登陆注册
2137100000003

第3章 中草药基础知识(1)

1.什么是中药?它的来源有哪几类?

中药是指在中医中药理论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这些药物大多是古代本草书中收载的国产药材,也有少数是国外药材,因使用年久和为区别于西药,古代也称为中药。中药主要来源于自然界,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和一部分加工制品。

(1)植物类中药除了少部分全草药材外,植物类中药常用植株的某一部分。例如:人参用根因麻黄用茎,桑叶用叶,菊花用花,五味子用果实,车前子用种子。实际上药物的来源远比这繁琐得多。譬如说根类药材吧,有的用直根(如防己),有的用须根(如威灵仙),有的用根皮(如桑白皮),有的用根茎如口茅根),有的用块根(如麦冬)。

如)动物类中药除了一些虫类药材外,动物类中药多数也只用其某一部分。例如:蝎子、蛤蚧主要用尾,羚羊、水牛用角,鹿主要用未角化的茸,穿山甲用其甲片,虎用其骨,驴用其皮(熬制阿胶),龟、鳖用其甲壳,石决明系鲍鱼的贝壳等。有的还用动物的病理产物因卩牛黄、马宝、狗宝、猴枣、珍珠等。

(3)矿物类中药这类中药以天然矿物为主,有硫化物(如硫黄),氧化物(如磁石),卤化物(如硇砂),碳酸岩(如钟乳石),硅酸岩如卩云母石),硼酸岩(如硼砂),硝酸岩(如硝石),硫酸岩(如石膏)等。自然元素如水银。化石如龙骨、龙齿、石。

(4)加工制品这类中药是以动、植、矿物原料加工制成的,这种药材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接近于中成药了。例如:植物经发酵制成曲剂,如神曲、建曲、沉香曲等;动物的胶体蛋白质的熬炼,如阿胶、虎骨胶、龟板胶、鹿角胶等;矿物用升华法制成红升丹、白降丹等。

2.丰富多彩的中药是如何命名的?

中药的名称丰富多彩,它的命名绝大多数有一定的来源和意义。其依据主要有如下十个方面。

(1)根据中药的天然颜色特点来命名如红花、丹参、赤芍、朱砂、大黄、黄芩、黄柏、白芷、白及、白薇、白术、青皮、青。

(2)根据中药的独特气味或滋味来命名如有香气的藿香、茴香、丁香、麝香、檀香等,有臭味的有臭梧同,有鱼腥气的鱼腥草,有甜味的甘草,有苦味的苦楝子、苦参,有酸味的酸率仁,有辛味的细辛,各味俱备的五味子等。

(3)根据中药的形态来命名如人参因根部像人的形状而得名,牛膝因其茎节彭大如牛的膝关节而得名,狗脊则因根上有长长的黄莺好像狗脊背而得名。

(4)根据中药的功效来命名如益母草能治妇科、产科病,对妇女有益而得名,续断、骨碎补能补骨、强筋骨、接骨续损,石决明、决明子用以明目,伸筋草利于舒筋止痛等。

(5)根据中药生长季节来命名如半夏在农历五月间成熟(夏季刚过一半),夏枯草每逢夏至就开始枯萎这冬青的叶历冬仍青,忍冬的叶经冬不凋,万年青的叶四季常青等。

夏根据中药的药用部位来命名桑叶、葛根、苏子、桂枝、牡丹皮、虎骨、蝉衣、蛇蜕、鳖甲、鹿茸、熊胆等。

夏根据中药的产地来命名如产于四川的有川椒、川芎、川贝等,产于杭卜的有杭菊花、杭白芍等,产于山东阿县的驴皮胶叫阿胶,产于西藏的红花叫藏红花等。

(8)根据中药的炮制来命名如熟地、姜半夏、醋柴胡、荆芥炭、酒大黄等。

(9)根据古代的传说来命名如刘寄奴、杜仲、徐长卿、使君子、何首乌等。

(10)根据中药外来语的译音来命名如诃黎勒、曼陀罗、荜茇、阿魏等。

此外,中药的名称中还存在着同名异药或同药异名的现象。如益母草东北叫坤草,江浙叫苦草;虎杖有称阴阳莲的,有称九龙根或活血丹的。异物同名的如萱草和藜芦的别名都叫鹿葱,但功能却异。故在用药时,应先分清所用中药的科、属、种等分类特征,以免药和名混淆,造成差错。

3.中药的性能包括哪些内容?

中药为什么能治病?主要是它能使病人的机体从病理状态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中药之所以能发挥这种作用乃是因为各种中药都有各自的特性,这种特性就是人们常说的药物的偏性。这是前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为数众多的药物的各种性质及其医疗作用的了解与认识不断深化,进而概括和总结出来的。中医把药物多种多样的特性和作用称为中药的性能。它的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

中药性能的概念,一方面是表明药物的具体性质,如质重、质轻、味苦、味酸等。而另一方面则表明药物的功效,如凡能治疗热证的药物便赋予性寒的概念,凡能治疗湿证的药物便赋予味苦的概念,凡具有解表、升阳作用的药物便赋予升浮的概念,凡具有泻下作用的药物便赋予沉降的概念等。这样医生便能掌握某种药物的特性及其相应的药理作用,即或寒或热,或苦或酸,或升或降等,利用这些特性与作用就能祛邪扶正,调整机体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使之恢复正常的生理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这就是用药治病的基本原理,也是药物性能的基本概念。

4.中药的“气”、“味”是如何确定的?

中药的“气”、“味”也称“四气”、“五味”。那么,它是如何得出来的呢?其实,完全是中医在治病过程中体验出来的,是长期用药所得到的经验总结。先讲“气”,例如发高烧的病人服了含有生石膏的汤剂,高烧退了,这就体验出生石膏具有寒性;上火的病人出现口舌生疮,服了含有黄连的汤剂,火就下去了,口疮疫愈了,这也体验出黄连是寒性的;又如怕冷的病人服了含有肉桂、干姜的汤剂,就能驱寒,或正常的人服了这两种中药就会感到口干舌燥,容易上火,这就体验出肉桂、干姜是热性的。“味”的确定也是人们长期临床所获得的经验总结,它主要是由味觉器官直接辨别出来的,不同味道的药物具有不同的功能,而同一种味道的药物有着相似的功能。有些中药虽然口尝不至U味道,但具有这种味道的功效,古人也称这种药物有这种味道。所以“五味”已不单纯是指中药的味道,也代表这种中药的功用。

5.熟悉中药的“四气”与治病有什么联系?

中药的“四气”又称“四性”,是指中药具有寒、热、温、凉四种性质。“气”是指气候的“气”,因四季气候有寒、热、温、凉之分,所以古人把中药的这种性质称为“气”。寒凉与温热是属于两类不同性质的“气”,而寒与凉及温与热仅是程度上的差异。温性大一些的就是热性,又称大温;寒性比较小一些的就是凉性,又叫微寒。此外,还有一种平性药,即不寒不热,性质平和。所以,“四气”的内容应包括寒、热、温、凉、平五个方面。

就中药的“四气”与治病的关系来看,一般而言,温热性质的中药具有散寒温里、补火助阳等作用,适用于面色苍白,畏寒怕冷,手足发凉,局部冷痛,舌淡苔白,脉迟等寒性病证。寒凉性质的中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适用于面红目赤,发烧怕热,肢体发烫,口干舌燥,小便黄赤,局部热痛,舌红苔黄,脉数等热性病证。平性的中药则寒证和热证或寒热偏向不明显的病证都可应用。但是,疾病是十分复杂的,有主症,有兼症,也有寒热错杂的病证,所以在中药复方中常常可以看到寒热并用的情况。另外,医生在开药组方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药物产生副作用,又常常要考虑药物过热或过寒的偏性。因此,在寒性的处方中可配伍少量热性的药物,反之,在热性的处方中也可配伍少量寒性的药物以补弊救偏。

6.熟悉中药的“五味”对治病有何帮助?

中药的“五味”,即酸、苦、甘、辛、咸,其实还有一种淡味,就是淡而无味的意思。但是习匮上只称“五味”,不称“六味”不同味道的中药具有不同的作用,适用于不同疾病的治疗。

酸,包括酸或涩的滋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尿频、遗尿、遗精、滑精、出血等温卩五味子能敛肺止咳、收敛止汗,乌梅、石榴皮能涩肠止泻等,都是有酸味的药物。涩味的药物如龙骨、牡蛎能涩精止遗,赤石脂能涩肠。

苦,即苦的滋味,具有泻火、燥湿、泻下及降下等作用,多用于治疗热证、湿证。如苦寒的黄连、黄芩旨清热泻火燥湿,苦寒的大黄能泻下通便,苦温的苍术能燥湿运脾,苦寒的栀子降。

甘,就是甜味,具有补益、滋养、和中、缓急等作用,一般适用于虚证的治疗。如人参能补气,当归能补血,甘草能和中,饴糖能缓急等,都是属于甘味的药物如辛,就是辛辣或辛凉的滋味,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一般用于治疗表证。如生姜、麻黄、桂枝、薄荷等都能发散表邪。另外如木香、陈皮能行气醒脾,川芎、红花能活血化瘀,也是具有辛味的药物。

咸,即盐的滋味,具有软坚散结、润燥通便等作用。多用于治疗瘰疬、痰核、痞块、热结便秘等。如海藻、昆布能软坚散结,芒硝能软坚润燥通便。

淡,即淡而无味,具有渗湿利尿的作用。多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如淡味的猪苳、茯苳都有利水渗湿的作用。

由此可见,不同味的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适用于不同的病证。如果掌握了各种药物的不同味道就大致知道了它们的作用,这对治疗疾病是很有帮助的。不过值得指出的是,许多药物往往兼有两种以上的味道,适应病证也就更加广泛,因此,初学者要注意避免教条主义,切忌生搬硬套。而且,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性和味,只有把两者综合起来才旨比较全面而正确地了解和使用药物。

7.什么是中药的“升降浮沉”有什么临床作用?

升降浮沉就是中药作用于人体后发生的四种趋向,升和降当浮和沉都是相对的而升,就是上升、升散的意思;降,就是下降、降逆的意思;浮,就是外行发散的意思;沉,就是内行沉泄的意思。

每一种中药由于性味、质地等不同,其升降浮沉就有不同。就性味来说,凡是温性热性及辛味甘味的药物大都具有升浮作用;凡是凉性寒性及苦味酸味咸味的药物大都具有沉降作用。就中药的质地来说,凡是叶、花以及质轻者大都属升浮药;凡是种子、果实、矿石、贝壳等大都属沉降药。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还必须从药物的功效特点全面考虑,例如,苏子的性味是辛温,就这一方面来说,应是升浮性质,但它又属果实,所以是沉降的。又如莱菔子的性味是辛、甘、平,应属升浮性质,但它是种子,所以也是沉降的。就药物的功用来说,一般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上行向外,药性是升浮的;而具有泻下、清热、利尿渗湿、重镇安夺申、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收敛及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还能下行向内,药性都是沉降的。但仍有些药物,其升降浮沉之性不明显或存在着双向;性,例如麻黄既能发汗,又可平喘、利尿。还有通过对中药的炮制可以改变其升降浮沉的特性还口经酒炒则性升,姜汁炒则性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另外,在复方中,一种药物的作用趋向还可能受到方中其他药物的制约,这在用药时也是应该加以注意的。

由于各种疾病在病机和征象上常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咳喘)、向下(如泻痢、崩漏)、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证不解)等病势趋向,因此,临床上可以根据不同的病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性质的药物。还般来说,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宜选用升浮药;在下在里者,宜选用沉降药。

8.什么是中药的“归经”?对临床有什么指导意义?

归经,就是说每一种药物对于某些脏腑经络有着特别的亲和作用,对这些脏腑经络的病变效发挥主要的治疗作用。在具体用药时不仅取该药本身能直人某经,而且还能引导其他原来并不进人某经的中药进人某经,以体现中药治病的针对性,提高临床疗效。

归经理论是中医学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并总结出来的。中药虽有性味的不同,但是,即使性味相同的中药其治病的疗效也是有差异的,因为各种中药都有一定的作用方向,其对人体各脏腑经络(部位)的作用亦有区别。例如:鹿茸、人参、黄!都是性温的补益药,但鹿茸以补肾为主,人参偏于补脾,黄!偏于补肺,各有专长。药物的归经,正是古今中医药学家长期临床实践的总结,说明药物于人体脏腑经络具有特殊选择性会。

中药归经理论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的。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并将人体以五脏六腑为核心划分为若干个系统,又把运行气血的经络和脏腑联系起来,分成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药物进人机体后,按它们的作用方向都有自己的主攻目标而人相应的经络。例如当归人干、脾、心经,阿胶归肝、肾经,白芍进肝经等。所有这些理论都是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得出的。例如杏仁、桔梗有止咳平喘之功,而咳喘与肺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所以说杏仁、桔梗归肺经。此外,根据五行学说,五味、五色都与五脏有相对应的关系因以药物的色、味总结出它们的归经,例如朱砂色赤人心,故归心经;酸枣仁味酸人肝,故归肝经等等。

归经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指导实践。归经理论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例如:黄连、黄芩、黄柏都是苦寒药物因都有清热燥湿的作用。但由于它们的归经各异,所以临床用药就应根据不同的病证作相应的选择。黄连入心、肝、胃、大肠经,黄芩入肺、心、大肠、小肠经,黄柏入肾、膀胱、大肠经因故肠热泻痢时可同用。但若是心火亢盛(口舌生疮、心烦失眠)则宜选黄连为宜,肺中有热(发热汗出、咳嗽痰黄)则宜选黄芩为佳,而下焦湿热尿频、尿急、尿痛、阴肿、阴痒则则选黄柏为当。

由此可见,应用中药归经理论指导临床用药可起到“有的放矢”、提高临床疗效的作用。

9.什么叫“药引子”?怎样正确应用?

“药引子”又叫引经药,它是建立在药物归经理论基础上的方剂学概念,即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他药物的药力至U达病变部位或某一脏腑经络,起着“向导”的作用,所以又称为“引经报使药”。它属于方剂君、臣、佐、使组成中“使药”的范畴。如头痛可根据疼痛部位,参照经络运行走向施治。大体头后连颈项痛属太阳经,前额及眉棱处痛属阳明经起两侧太阳穴痛属少阳经,巅顶痛连及目系属厥阴经。故治疗时在治头痛的方剂基础上,加羌活、藁本以治太阳头痛,加白芷、葛根以治阳明头痛,加柴胡以治少阳头痛,加白芍以治厥阴头痛。上述各药均为治疗头痛方剂的引经药。当然,引经药除向导作用外,其本身也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有时也可充当主要药物应用。也有些引经药应用较为广泛,如桔梗一味,历来被认为是“舟楫之药”,能载药上行,病在上部难达者,往往以此为引经。又如牛膝,能引药下行,下肢足膝病变,往往要配上它,牛膝还能引火导热下行,上部咽喉疼痛、牙齿疼痛等,均可以此为引。

药引子在处方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可以提高整个处方的综合效应,临床上用得好,常常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也不能将其神秘化,我们反对一些医生在处方时选用一些实际生活中难以寻觅的怪异之品作为引经药以示不同凡响。

10.何谓中药配伍的“七情”?

同类推荐
  • 针灸与养生

    针灸与养生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是苏轼《赤壁赋》里的名句。养生实际是人们长生梦想破灭后的一种现实补偿。看看时下大街小巷各式各样的美容院,令人眼花缭乱的保健品店铺,听听周围日渐平常的减肥健身话题,你就不难发现,追求健康、健美已成为都市人的生活时尚。
  • 实用妇科医学

    实用妇科医学

    科疾病长期困扰广大妇女。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医疗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妇科学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这在帮助我们提高诊疗水平的同时,也对妇科医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医疗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广大妇科医务人员实际工作的需要,我们编写了这本《实用妇科医学》。全书共十章,系统地介绍了妇科炎症、妇科胂癌、妇科内分泌疾病、妇科急症等常见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对妇科介入和妇科微创等新技术和新理论也做了简要的说明。本书内容丰富翔实,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操作性强的鲜明特点。本书可作为妇科临床工作者日常的参考书,可供各级妇科医师、临床研究生、进修生及其他相关专业医师参考。
  • 儿科常见疾病诊治

    儿科常见疾病诊治

    小儿阶段是人生过程中的基础阶段,健康活泼、朝气蓬勃的小儿不仅给家庭生活增添情趣,也是家庭、国家、民族的幸福与希望。儿科常见病的规范治疗是确保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为确保儿科常见病的诊治效果,我们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儿科常见疾病诊治》一书,目的在于为儿科医务工作者及相关人士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 精选妙用中草药减肥、美容、养生

    精选妙用中草药减肥、美容、养生

    肥胖系指人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尤其腰部和臀部的肥胖,不仅影响体型美,而且还会伴发高血脂症、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疾病。古人在40岁以后以“轻身”为美,这“轻身”包含现代所说的“减肥”。古代学者对轻身的食物研究十分重视,发现了许多食物具有轻身作用。这些食物减肥,不同于节食减肥,也不同于用其他药物减肥,不但不伤耗身体,而且使身体更加健美,更加充满活力。中医认为,肥胖多与痰湿有关,治宜化痰利湿、消脂减肥。
  • 公共场所消杀灭简明教程

    公共场所消杀灭简明教程

    公共场所是人们生活、学习、娱乐、工作和社会交往不可缺少的地方。由于人群在公共场所的聚集,这些场所也成为容易传播疾病的地方。在公共场所中容易传播的呼吸道疾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百日咳等;肠道疾病有细菌性痢疾、伤寒或副伤寒、霍乱、甲型肝炎等;接触传播的疾病有某些皮肤病、性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公共场所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公众的身心健康。
热门推荐
  • 力辟天穹

    力辟天穹

    混沌初开天地现,阴阳化为五行天!修仙一途,与天争命,强筋锻体,聚气为灵,化灵为海,归元中枢!驭以神魂,散魄重生!九转朝圣,力辟天穹!
  • 白话聊斋(下)

    白话聊斋(下)

    本书是节选《聊斋志异》中的白话文。书中人物大多是花妖狐魅,蒲松龄以他超凡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构筑起一个亦真亦幻、亦人亦鬼的幽冥世界。它是人间社会的真实投影,揭示了人世辛酸悲凉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偃蹇惨痛的生活经历,是理想社会的梦幻体现。
  • 马尾套

    马尾套

    田小根一愣,委屈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起了转转,田小根哽咽着说道:“套也套不住,药也药不住,又不用山炮打,都这么多天了,还去不去会面啊?几只沙半鸡儿比我的亲事都重要吗?”田老根心里就跑马般的乱了起来,他伸手扶住田小根的肩膀,悲怆地说道:“我再弄一次,最后一次,弄不住你来打……”两行浑浊的泪水从田老根的眼眶流了下来。
  • 桂花树

    桂花树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帝妃策·传奇不灭

    帝妃策·传奇不灭

    十二岁那年,世玛第一眼就看到了她,她的第一次露面就惊艳了他。召她来东宫,她却让他以天朝皇太子之尊等了三天,因她要去为那瀛国世子包扎伤口。他没有等她三天,他等了她十三年。多年后重逢,天州汉土,瀛渊海岛,将它们隔断的不只一道海峡,更有百年恩怨,波涛汹涌。他的名字是天朝,守土开疆,拓世天下;他的名字是瀛国,不甘人下,独立争霸。而她只是少女飞雨,却亦能成为坚韧的火翼蝴蝶,飞渡过海,剑悬天端。三千锦瑟,四顾吟鞭。徒手探星阙,明月湛海边。谁忆华年?
  • 体育伦理学

    体育伦理学

    本书共分三篇:体育伦理基础理论;体育道德规范体系;体育道德实践指导。
  • 江山劫之明末宏图

    江山劫之明末宏图

    一个明粉,一个19岁的大学生,偶然穿越到了明朝成为了明思宗崇祯皇帝。可穿越过去却发现,大明据亡国只有一百多天了。为了活下去,他不得已开启了逆袭之路,复杂的时代背景下,他布下了一盘惊天的棋局。奄奄一息的大明,一次次的厮杀,一场场的离别,一段段的血泪,大明能否因为他而篡天改命,他是否能完成这一场逆袭?那么就请跟紧小编的步伐,一同踏入那血雨腥风的明末,开启一段惊心动魄的传奇之旅。
  • 田园喜事之农家锦苏

    田园喜事之农家锦苏

    清贫村庄,白家二姑娘冲动,被无义人殴打卧病在床。父亲无奈只能卖掉柔弱大姑娘为二姑娘治病,母亲心善不忍大姑娘被卖,想从人牙子手里抢人。紧要关头,二姑娘醒来,下了地,一声呵斥,用一招李代桃僵,自己跟着人牙子走了。还当是天高任鸟,不料牙婆早生歹意,买她进大户冲喜。怎会束手就寝,偏他是个美若天仙一病夫,于心不忍,拐了他去种田。自此不管是山清水秀,渔歌唱晚,还是诡异朝堂,尔虞我诈,总有他形影不离,祸福与共。不一样的种田文,贩药,走马道,开饭店,称霸北方,养包子,斗亲戚,扶姐弟,风生水起,其乐无穷!********【年少侍妾篇】“别忘了你是我的侍妾!”就该时时想着我,时时跟在我的身边,以我为天,只想着我一个人!“侍妾?狗屁的侍妾!我白锦苏这辈子就算不嫁人,就算是死,也不可能与人为妾!无论你是王侯将相,皇亲贵胄,我,都,不,稀,罕!”你,元楚,可是听明白了?【教训无赖篇】“谁给你的胆子,让你辱骂我的父母,让你欺负我的兄弟,让你强娶我的姐姐——”抬手,一棒子狠狠打在某人的命根子上,直视那人跪地呻吟。“我从不欺负人,但是别人也休想占我的便宜,若你治好伤,——还想娶我,我等着!”少女扬起一个明亮的笑容,看着众人将残障的新郎扶了回去。【上门女婿篇】“怎么又是你?”某女纳闷,不是都说清楚了。“那个小木匠真就那么好,好到你见了他就笑,见了他就急急巴巴迎上去?”某男皱着眉,恶狠狠的逼近。“我急不急,巴不巴巴,与你没关系!”好歹人家小木匠帮着做婴儿车,还奔了百里地送过来呢!“有关系!——你不做我的侍妾,你不稀罕我,可我稀罕你啊,我想做你丈夫,做你孩子的爹,做你孙子的爷爷!”某男笑眯眯的贴了上来,声音低哑温柔似水。某女实在招架不住,大声吼道:“我要招上门女婿!”“我上门啊!怎么?不愿意啊?”某女退无可退,躲无可躲,红了脸儿,软了心儿。【功成子孝篇】若干年后。捡来的小包子终于事业有成。“多谢娘的养育之恩,是你教会了我做人,是你给了我一个完美童年,是你赐了我锦绣前程,你永远是我的娘亲,我永远是你的儿子!娘亲在上,请受儿子三拜!”白锦苏哭倒在男人怀里,重活一世,她所求不过夫贤子孝一家平安,现在她的愿望实现了!
  • 星际之墓

    星际之墓

    二十五世纪,人类发现了玻西元素,这个被很多人称之为上帝元素的元素却酿成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在战争之后,人类却是遇到了新的文明和种族,而人类被迫以附属小势力的名义加入了其中一方。以发现玻西元素为分界线,人类进入宇宙时代。只是,并没有很多人想象中的那样好。卷入宇宙势力中的人类又将何去何从,而玻西元素的真相是什么?
  • 情到浓时

    情到浓时

    谁的青春,不腐朽?亲眼目睹男友劈腿老女人,我把自己送给了叶寒声。他曾经警告我:“沈惑,我是买家,你是卖家,我们之间只存在交易。”但我坏了游戏规则。为了爱他,我宁可折损一切!可他不爱我。我用最好的青春年华,换来了一场爱恨纠缠的梦!有人拼命把我从梦里救出去。但我自甘堕落,一次又一次深陷其中,直至最后无法自拔!当我从梦中醒来时,却发现遍体鳞伤的不止是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