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400000051

第51章 得到糖果的孩子为何仍闷闷不乐

第八章4 得到糖果的孩子为何仍闷闷不乐

今天,幼儿园来了客人,游戏区里摆满了新的积木。中班孩子的任务是搭建一座大桥,他们兴奋地谈论着昨日参观的大桥。看,孩子们很快脱了鞋子坐在地毯上,开始用五彩缤纷的积木专心致志地搭建起心中的大桥。时间在孩子们的游戏中流逝,很快就到了该结束游戏的时候,孩子们纷纷展示了自己的成果:有的大桥线条流畅,有的大桥气势磅礴,有的大桥色彩和谐,但也有些大桥摇摇欲坠,有的大桥还正在“建设”中。完成任务的孩子得到了一颗糖的奖励,其中有一位参观的客人给一个未完成任务的孩子一颗糖以表示鼓励。接下来是户外活动,大部分孩子拿着糖兴高采烈地跑出门外去参加活动。可是,那个孩子却迟迟没有出门,手里紧紧握着那颗糖,显得很伤心……

尽管拿到了糖,但那个孩子却显得很伤心,这说明,此时孩子已经有了羞愧心理。羞愧感并不是天生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羞愧感伴随着个性和道德的发展而发展。

库尔奇茨卡娅用实验法研究了儿童的羞愧感。库尔奇茨卡娅通过比较了儿童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发现3岁的儿童已出现萌芽状态的羞愧感,但是这种羞愧感还没有从惧怕中“摆脱”出来,往往与难为情、胆怯交织在一起。它并不是由于认识到自己的过失而产生的,而是由于成人直接刺激——带有责备和生气的口吻才产生。这个年龄段儿童的羞愧感全部显露在外部。如在第三种情境下,当小朋友背儿歌忘词时,老师羞他的时候,他会脸红,会不好意思地跑到座位上坐下。

学龄期儿童已不需要成人的刺激,能自己认识到行为不对而感到羞愧,而且他们已将惧怕感与羞愧感分开。研究还发现,小班和中班儿童只在成人面前才感到羞愧,大班儿童在同伴面前,特别是在本班同伴面前也会感到羞愧,表明集体舆论已越来越重要。随年龄的增长,儿童羞愧感的范围在不断扩大,而且越来越“社会化”,但羞愧感外部表现的范围在缩小,对羞愧感的体验在加深。儿童还会记住产生这种情绪的条件,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境便会努力克制可能使他再做错事的行为和动机,将成人对他们的要求逐渐变为自己的要求。

库尔奇茨卡娅认为,儿童羞愧感的产生意味着儿童个性正在发生变化,当它成为个性中一种稳定的品质时,就会改变个性的结构。道德情感的发展是一个从外部行为的控制向内部控制转移的、不断内化的过程,有了这种羞愧感,就有可能使儿童自觉地克制不良行为。但要注意,对待孩子的一些不当行为,应该采取正向引导的态度和方式。否则,由于过多指责引起的极度强烈的羞愧感可能会束缚儿童的发展,从而形成不良个性。

延伸阅读:你不难为情吗

虽然妈妈既不打佳佳,也不骂佳佳,但在佳佳看来,妈妈的话比打骂更让她不寒而栗。妈妈最常说的话是:“你不难为情吗?我都替你害臊!生你这么一个女儿,真丢人!”佳佳从小在妈妈轻蔑的眼神和嘲讽的语气中成长,小小年纪便向往着能像邻家姐姐那样到外地读大学,其出发点不是为了给父母争光,而是由此可以走得远远的,离开整日唠唠叨叨的妈妈……

如果佳佳妈妈知道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不知会作何感想?

虽然父母难免有训斥和责骂孩子的时候,但有些话最好永远不要说出口,像佳佳妈妈那种给孩子造成羞耻感的话语,对孩子来说具有相当大的伤害力。

孩子自我成长最重要的是形成完整的自尊、自信的心理能力,这比其他方面的能力要重要十倍、百倍,只有从完整的自尊中才能产生爱、智慧与良知。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注意,不要用一些污辱性的字眼和孩子说话,那样会对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创伤,为了孩子,请你在批评他时注意你的语言。

同类推荐
  • 青春期如此关键,好父母有爱,更要有智慧

    青春期如此关键,好父母有爱,更要有智慧

    一本让你真正触摸到孩子内心的书。青春期来了不可怕。资深青少年心理专家,20年独特破解孩子成长中叛逆的秘密,给予千万家长以借鉴,成功帮助孩子安全度过青春期。
  •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是一部以全面提升中国家族教育水平和培养孩子综合素质为目标,从常识、呵护孩子的梦想,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引导孩子求知好学,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给孩子一个健康心理等方面着手,以经典的教育故事为主体,探讨了家族教育的方方面面,并凝炼出了闪光的教育智慧。这不仅是一本献给所有父母的教子课本,同样是一本所有家长的修身指南,更是孩子成长的良师益友。
  • 批判中国人的教子方法

    批判中国人的教子方法

    教子,是中国人永恒的话题,教子不当引发的种种问题,也是家长与社会必须面对的危机。从批判中见真知,才能让我们摆脱教子误区,守护孩子顺利成长。
  • 妈妈不生气 孩子很争气

    妈妈不生气 孩子很争气

    在多年的教子实践中,作者深切地感受到,很多家长教育方式和方法不正确,以分数为导向,只把孩子当做学习机器,过多干预孩子的积极性和兴趣,结果却适得其反。通过借鉴书中高考状元们的学习方法,优秀父母的教子方式,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最争气。
  • 非常教育6+1

    非常教育6+1

    本书是写给中国少年儿童的父辈家长以及祖辈家长的“参谋书”,要为“隔代教育”指明正确的途径。本书未在空洞的理论概念里面兜圈子,而是立足于中国“隔代教育”的现实状况,大量地撷取了现实生活中鲜活而又典型的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诠释了“隔代教育”的积极作用和各种误区以及化解误区的方法。
热门推荐
  • 君自故乡来

    君自故乡来

    叶无棱,不仅是如雷贯耳的MK财团总裁,还拥有着很多出类拔萃的技能,却由于不得已的苦衷隐瞒身份,以一个网店小卖家的身份示人,即使外界环境压迫到她快不能呼吸,她的生活还是不缓不慢地进行着。一个内心如此强大的叶女神,在遇到青梅竹马巩阳的“背叛”后,竟也在沐辜之夜借酒消愁,但她独特的气质却吸引了沈墨的注意,她和沈墨的缘分似乎是从沐辜初遇慢慢开始的......
  • 快穿:宿主变渣之路

    快穿:宿主变渣之路

    【女强,无男主。记得以纯洁心态看!】我可是个无忧无虑的人,不过就是无意间进了快穿。从此成了渣女,处处留情,没想到全都追过来了。“叹…这谁想到啊!”看着面前一群美男和手中没有解开的绳索。嗯……怎么逃好呢?
  • 自我演戏以来

    自我演戏以来

    《自我演戏以来》系我国著名艺术家欧阳予倩先生前半生的记录,讲述了他儿时、少时、留学、归国、创艺、敌后宣传抗日的经历。欧阳予倩先生用写自传来消除心理上的罪恶感。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法国大思想家卢梭所写的《忏悔录》了。在中国过去也有类似的作品,通常称为“自讼”“自责”“自诅”等。在他所写的《自我演戏以来》一书里,开宗明义就说:“这篇文字是我前半生的自传,也就是我的忏悔。空在戏剧界混了许多年,毫无贡献,只剩下些断纨零绮的记忆,何等惭愧!追思既往,悲从中来,极目修途,心热如火!今后的记录当不至这样空虚罢!”
  • 诀蝶

    诀蝶

    没有人知道神武山庄在哪?正如没有人知道神武山庄是谁创立。但世间所有的人都知道,神武山庄随便出来游历的弟子,都比任何一个门派的最强者强!青年武夜来,于青山深处,驾青鸾而出。正道,魔教,纷纷侧目。故事从这里讲起。
  • 嚣张女皇倾天下

    嚣张女皇倾天下

    黑暗中,一道娇小瘦弱的精神体被动的凌空穿梭者,为什么是被动呢?因为她正在睡觉,驮着她穿梭的是空气中各种元素力量。穿梭飞快,几个闪动间,消失在虚空中。没多久,另一空间的星空,点点星星的黑暗忽然被撕开了一道裂缝,依旧熟睡中的女孩出现在星空。“龙儿,醒醒,别贪睡了!”一道如水的声音传出,随后女孩胸前的透明星形水晶一阵白光扩散而出,一道精神体飘了出来。娴静而又绝色的脸庞俨然是熟睡女……
  • 书辑

    书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和我同名的人

    和我同名的人

    我叫张伟。我不知道全国有多少人叫这个名字。上小学时我曾经萌发过把这个大众化的名字改了的念头,回家还没等把这个意思和父亲表达清楚,就遭到了脾气暴躁的父亲的一顿臭骂:小兔崽子,刚上了两天半学胎毛还没褪净,就想出幺蛾子!这个名字是你爷爷给你起的,不能改!我父亲是个孝子,他认为私自把长辈赋予的名字改了,就是大不敬,就是大逆不道。于是我只能将这个我爷爷赋予我的名字继续延续下去。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意识到,其实名字说白了只是个区别于旁人的符号,对一个人的发展可能起到推进作用,但是作用不是很大,后天自身的努力才是最关键的。
  • 公子无爱

    公子无爱

    她是妙手回春悬壶济世的“小医仙”,却一朝蒙冤判了个夷灭九族,自此,洗冤复仇成了她活下去的唯一动力。他是高高在上生杀予夺的“九公子”,却一见“君子”误终身,自此,直男断袖傻傻分不清楚。她屡次救他性命,为了查清真相不惜卷入朝堂争斗,护着她的为她而死,想害她的却风生水起。然而,他心里的人,始终不会是她。“九无妄,我以后,再也不会想你了……”
  • 曹锟(北洋风云人物)

    曹锟(北洋风云人物)

    少时读书不成,卖布蚀本,又不愿继承父业,人称“曹三傻子”。愤而从戎,结“袁”而上,方成直系首领。成为北方霸主后,曹锟广敛钱财,家资无数,权力欲极盛,总想弄个总统干干。曹锟重金“贿选”,留下千古骂名。本书正是以“贿选”为核心,记述了曹锟“贿选”前后的起起伏伏。少时读书不成,卖布蚀本,又不愿继承父业,人称“曹三傻子”。愤而从戎,结“袁”而上,方成直系首领。成为北方霸主后,曹锟广敛钱财,家资无数,权力欲极盛,总想弄个总统干干。曹锟重金“贿选”,留下千古骂名。本书正是以“贿选”为核心,记述了曹锟“贿选”前后的起起伏伏。
  • 吉姆的人生

    吉姆的人生

    澳大利亚,公元2150年。吉姆和一名15岁少年进行了灵魂转移;这位少年犯了罪,在逃逸过程中死于意外。吉姆在医院死而复生、失忆,而且大脑严重受损,并进而影响到他的松果体和视觉。他的大脑中生成了过量二甲基色胺,这种神经化学物质导致他出现了梦境和幻觉。他的视觉发生了永久性的变化,现在他能看到别人体内的光、脉轮和光环,也能看到自己身上的光。他学会了利用和控制这些光场,成为了一名神奇的治疗师,因此被人们奉为救世主。一直以来,他都为一起自己不曾犯下的罪行而受到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