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3900000003

第3章 袍哥与码头(2)

袍哥开山立堂是一种隆重的仪式,当年加入哥老会的情景,侯宝斋是一辈子铭刻在心上的。那一天是同治十三年阴历六月二十四日、关圣帝君的生辰。新津哥老会组织“新西公”选择在人迹罕至的九莲山麓中开香堂,正式吸纳侯宝斋、陈若愚、何耀先、黄老五等人入会。

那晚疏星月朗,山风萧索。忠义堂正中置龙头宝座,两旁分设虎豹皮交椅,“新西公”舵把子大爷、圣贤二爷、桓侯三爷,以及各排管事依次入座。

侯宝斋等人跪在堂下,看见龙头宝座后面悬挂着关公关二爷的大幅挂像,挂像前有一张长条桌,摆放了野草一束、白水一樽。点燃了三把半信香,堂前烟雾缭绕,头一把香效法春秋时期的羊角哀与左伯桃结为生死之交;二把香效法刘关张桃园结义;三把香效法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最后半把香是瓦岗寨结义的三十六友,但三十六人没能最终走到一起,只算半把。

堂下新入会的兄弟们一字排开,齐刷刷跪下。三声炮响过后,只见掌舵的龙大爷在众多弟兄的簇拥下登上宝座。他身高体壮,威风凛凛,居中坐下。随后,白须飘飘的老香长出班上香,颤颤巍巍唱起了《上香令》。他是“新西公”的开山立堂人,老香长当舵把子的时候,龙大爷还穿开裆裤呢。《上香令》之后是一大堆《迎圣令》、《香水令》、《咒堂令》、《巡查令》……

要在平时,侯宝斋、黄老五等人早就不耐烦了,但今天不管在地上跪多久都没有一丝怨言。山风阴冷,兄弟们的心却是热热乎乎的。在香烟的氤氲气氛中,听见有人唱到: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江湖一把,功业千秋。

所有人均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神圣庄严,听到那些忽阴忽阳的唱词,如闻仙乐。他们抬头看了看堂前的挂像,关二爷赤面青袍,手握《春秋》,丹凤眼炯炯似火。身后有两人,左为周仓、右是关平。周仓青面獠牙,抱着青龙偃月刀,就像抱了根柱头,在关公身后探头探脑,模样像个鬼;关平白面无须,帽子上有朵大红花,穿得大红大绿,像个奶油小生。

新津城的哥老会组织不少,仅仅城区就有“忠义公”、“仁义公”、“敦伦社”、“新西公”等十多个,每一个哥老会称为一个“码头”。乱世之中,对于一帮闯荡江湖的人来说,加入了哥老会,就等于是买了一张护身符,在外面惹了事,有众兄弟撑着,在本码头上,更是互相照应,牢牢抱成一团,有钱大家使、有酒大家醉。侯宝斋与他的兄弟们大多是光棍一根、烂命一条,失去血缘和亲族的依靠,当时的社会又不能为他们提供精神和物质的追求。“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他们心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在异姓兄弟中找到人生的依附。

袍哥分为仁、义、礼、智、信五个堂口,“仁”字号是社会上有一定地位的人,“义”字多为商人;“礼”字多属无固定职业者,“智”、“信”两个字号就更属于下九流了。袍哥界有一句俗话:“仁字讲顶子、义字讲银子、礼字讲刀子。”

龙大爷的“新西公”是“礼”字号堂口,惨淡经营着三渡水码头,人员多为船夫、苦力和散兵游勇,一向为上流社会瞧不起。加上龙大爷近年来已经沉迷在烟榻中,每天云里雾里,他迫切需要几个能干的人帮一把手,把三渡水码头这个烂摊子收拾收拾。

侯宝斋与他的兄弟们歃血拜盟,给龙大爷的码头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加上侯宝斋为人仗义,办事稳妥,性喜济困扶危。龙大爷几乎没有操什么心,几个月之后,就叫他经管三渡水码头的运输业,把许多重要的事务交给了他。

“侯兄弟,这个码头虽然小,却是我们的命根子,以后一定要多费点心,多留点神。”龙大爷对侯宝斋交代清楚之后,就放手让他去干了。相对而言,三渡水码头是新津城诸多码头中油水最少的,渡口风急浪险,航船出事最多。特别是一年中有几个月不能通航,经营就要大打折扣,这里停泊的船只相对较少,货栈和力行的生意也很清淡。

黄老五等人对鬼神从来就不知道敬畏,他们认为如来、观音、太上老君都是一堆狗屎。黄老五曾经当着庙里尼姑的面把菩萨的供果抢来大嚼,还在香炉里狠狠地拉了一泡尿,尼姑踮着小脚又哭又叫。就连来庙里烧香的香客都看不过眼了,有人一路追赶,一路大骂:

“挨千刀的黄老五啊,我日你先人!”

黄老五索性拉开裤子,“来来来,看哪个日哪个的先人。”

香客们骂骂咧咧,不敢追了。

在外人看来,这是一群浑浑噩噩,既不要脸又不要命的人,但是他们心中有一尊神,规范着他们的行为,也给他们带来了自尊和自信,那就是朝叩晚拜,不仅供在神龛上,更是供在心中的神——关公关云长。

何耀先是码头上学识最高的。在开山立堂那天,他出足了风头,神龛上的字和门柱上的对联只有他认得完,掌舵大哥带着唱腔的入会词他也能够听懂大半,就代表了新入会的弟兄宣誓:

“上兄下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新入会的兄弟们先向关二爷磕头,又向龙头大爷磕头,再向本码头的老香长磕头。弟兄们头顶上的辫子盘成一圈,蛇一样绕在头上,大家的脑袋撞得青石地面咚咚作响,剃得青幽幽的脑顶门一片通红。

“新西公”舵把子龙大爷膀阔腰圆,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子。居中一站,十个人都会认为他是金刚下凡、干大事的角色。其实不然,龙大爷不仅胆小,做事拖泥带水,为人也不够仗义。出了事,让手下的兄弟们自己去扛;赚了钱,他龙大爷就要摆出一副真正的大爷派头了。

近年来,龙大爷对码头上的事管得越来越少,大烟榻上的销魂时光越来越多。

吃大烟在新津城并非稀奇事儿。这里是南来北往的咽喉要道,商业繁盛,人员繁杂,自然使得烟馆林立。不管是县城、场镇,还是幺店子,随处都有烟馆供人吸食。

城中几家大烟馆比较讲究,吸食者多为有钱人。龙大爷吃烟比有钱人还要讲究,简直算得上奢侈了。他有一套让烟鬼们眼馋的烟具,紫檀木烟盘上摆放了一个烟灯、两把烟签子、一杆烟枪。烟灯为白玉制成,包了一条金龙,是他龙大爷的标志性物件,烟嘴为翡翠制成,价值极昂贵。

龙大爷从来不上烟馆,认为那是下九流的人去的地方。他专门到成都的妓院买了一个叫小红的妓女来给他烧烟。小红先把烟灯点燃,再用烟签子挑出大烟膏在火上烤,屋子里缓缓飘散出一股诱人的香气。待到烟膏慢慢烤成胶状,再搓成烟泡,小心放进烟枪的烟斗中,整个过程是需要有点技术的。

小红并不漂亮,而且早过了青春年华,但这手烤烟的绝活让她身价倍增。小红握烟签子的手,状如盛开的玉兰花,随着大烟的香味,龙大爷如同坐在三月的春风之中。

龙大爷托人在成都把小红买回来,用去了他将近一半的财产,但是龙大爷认为值得,小红烤烟的动作让他深深着迷,特别是小红把胶状的烟膏放进烟斗,龙大爷会想到在成都操练的新式陆军,他们把子弹推进枪膛的时候,就像小红的这个动作,又潇洒又带劲。当然,更令人着迷的还是大烟诱人的香味儿。闻到味儿,龙大爷一身都酥了,当他半躺到床上,嗤嗤有味地吞云吐雾,就把一切事都丢到脑后去了。

“烟签子,软又绵,挑尽家中好良田;鸦片烟,楚楚楚,大人娃儿光屁股。”自从有了烟馆,新津城就流传了这一句话。大人娃娃谁都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但是仍然有那么多人,宁肯光屁股,也要做个神仙般的瘾君子。

黄老五也不例外,他的烟瘾之大,在码头上除了龙大爷就算他了。他抽大烟,是源于曾经得过的一场小病,有人对着他的嘴喷了几口烟,飘飘然之间,病痊愈了,精神还好得很。但从此以后,黄老五偶尔就会往烟馆跑。

对于黄老五吃大烟,侯宝斋是深恶痛绝的。曾经有一次,侯宝斋把黄老五从一家下等烟馆中揪了出来,气得浑身发抖,还当着众多乡党的面,狠狠扇了他一耳光。侯宝斋当街将黄老五拽得东倒西歪,一边走一边骂:

“给你龟儿子说过多少回,再不把大烟戒了,老子把鸡巴给你割了。”

侯宝斋对自己兄弟发这么大的火,还是平生第一次。

现在有了掌舵大爷的支持,黄老五又开始有恃无恐了。在码头上,无论大小事情黄老五都听侯宝斋的,只有在抽大烟这一件事上,他答应过侯兄,慢慢减量,逐步戒掉。可是面对龙大爷精美的烟具,以及小红烧烟的动作,他羡慕得直流口水。这个时候,他把侯宝斋说的话就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这天,黄老五走进龙大爷的烟榻。“老五,来,抽两口。”龙大爷刚刚过完瘾,把几块甜点往嘴里塞。小红斜倚在大爷的腿上,悠闲地用烟签子拨弄着烟灯上的火苗。黄老五搓了搓手,大喜过望,忙不迭地捧起烟枪,像抱着吹火筒,美滋滋地吸了起来。

谁料这个时候侯宝斋闯进了房间,他压制很久的怒火终于爆发了,“大爷,你不能再抽了,码头上的兄弟也不能再抽了。”侯宝斋忍无可忍,“扑通”一声跪在青石板上,浑身热血沸腾,胸口怦怦直跳,他强压着自己的一腔怒火,同时有泪珠在眼眶里滚动。

侯宝斋的不识时务让龙大爷呆了半晌,继而暴跳如雷。他是一个非常讲究规矩的人,你侯宝斋作为属下,跟掌舵大爷对着干,就是以下犯上,就是忤逆,在袍哥的规矩中可是犯了大忌。

“你给老子滚,码头上不要你了。”龙大爷气得吹胡子瞪眼珠,将一大把烟签子摔在侯宝斋的脸上。

侯宝斋无言以对,跪在地上默默把烟签子捡了起来,放回桌上去。他没有看任何人一眼,脸上带着一丝鄙夷的表情,头也不回走出门去了。

黄老五鼓圆了双眼,大张着嘴,有一缕浓浓的口水流了出来。

他第一次在鸦片烟的浓香中发了呆。

这两年来,龙大爷的生意比以前有所好转,全靠了三渡水码头的运输业。三渡水的激流让人心惊胆寒,洪水季节更是浊浪滔天,行船人可以说是把脑壳揣在裤裆里面耍。不论通往眉嘉平原还是经雅安进藏,这块码头都是南北客商的必经之路。侯宝斋与码头上的兄弟主要管理货栈和运输木材,在码头上,他带领着弟兄们用性命在拼。

其实龙大爷也不愿真正失去侯宝斋,他事后在酒桌上也提到过那天的事,说自己的脾气不好,叫侯宝斋不要放到心里去。但是侯宝斋已经把龙大爷看透了,在自己深爱着的码头上,这位舵把子大爷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平日里兄弟们虽然嘴上没有怎么说,心里早就对他生出怨言了。

跟着这样一个人想干成什么事,难啊!

侯宝斋一赌气,把码头上的事务全交了出来。他整天在新津城内闲逛,一个人闷得发慌的时候,走上了城墙头。

城墙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明末甲申兵燹后,城垣皆废。康乾时期重新进行了修缮,城墙高大雄伟,用红砂石砌成,设有箭垛。由于多年未经战事,箭垛已经废弃不用了。站在城墙头上,侯宝斋看见浩大的河面上船影点点。船上挂了白帆,河风吹来,呼呼作响。一位船家立在船头,一只脚使劲踏着船舷,猛将长长的竹篙杀到水里,推动船儿缓缓前行。大概船沉,吃水深,船家每撑一篙,好像要用尽全身力气。这位船家年岁也不小了,饱经风霜的黑脸从容淡定,脸上没有诉苦、没有悲愤,却有一种对闲暇生活的向往。侯宝斋清晰地听见,平静的河水中荡漾出了柔柔的声韵。船家唱道:

不用慌来不用忙,哪一个忙人得久长。

昨日打从忙山过,见几个忙人在商量。

头一个忙人诸葛亮,五丈原兵败一命亡。

二一个忙人有名望,五虎大将关云长,误失荆州打败仗,夜走麦城好惨伤。

……

这些小船家都是些朴实的乡间汉子,尽管生活辛苦异常,日晒雨淋,风霜如刀,却性情坚韧,对什么事都抱了一种随意放松的心态。

船家的歌声让侯宝斋的心渐渐平静下来。离开花园场老家以后,外出闯荡十多年了,风里来雨里去,甚至拿性命在拼,这些年到底挣得了什么?

他想了很多。

“老子不干了,回花园乡老家去,做个乡下农夫。”

“到邛州,投靠胡子大哥。”

“大不了,再上山,背桐油,前几年不也是那样过的。”

……

侯宝斋的屁股压在城墙的箭垛上,他抚摸着新砌的红条石。城墙在数年前加高了三尺,这里流传了一个传奇故事,让码头上的弟兄们一想起来就热血沸腾。

道光年间,花桥场有十三个哥老会堂口,其总舵把子杨督生是新津的风云人物。他使得一手好拳脚,有胆有识,在江湖上行侠仗义,也是侯宝斋十分尊崇的一位前辈英雄。

杨督生的一位兄弟犯了事,被押解秋审,人犯在牢中托人带话给他,“杨大哥,我命休矣,家中的老小就托付给你了。”杨督生听闻后二话没说,跳上一匹高头大马,提了一把钢刀沿路追赶到花桥场。他面对七八个押解人犯的衙役,一阵砍杀,将人犯从囚笼中提了出来,平放在马背上,仰天大呼道:

“人是我杨督生放的,有什么事冲我来就是了。”说完打马扬鞭,绝尘而去。在场有数百双眼睛目睹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全部惊呆了。

新津县令慌了手脚,立刻命令十多个衙役追至花桥场抓捕杨督生。杨督生把救出的兄弟安顿好之后,大大咧咧坐在街头的茶铺里面。衙役们将杨督生合围,手中的铁链、水火棍呼啸着向他招呼过去,杨督生使出浑身解数,刀出如风,当场砍杀三人,其余人全部惊散了。杨督生闯下大祸之后,亡命江湖,数个州县立刻通缉要犯。缉拿他的捕快也算有本事,一直追踪到了打箭炉(康定),趁杨督生理发修面的时候将其拘捕,押解回到新津。

杨督生入狱以后,得到黑白两道人物的大力奔走,用重金贿赂州县官员,同时厚葬死者、重恤家属。杨督生的亲属还出资把新津的城墙加高了三尺,于是死刑减为监禁五年。杨督生刑满出狱后,把花桥十三公口合为一体,做了舵把子大爷。直到今天,花桥十三公口的哥弟团结得像一块铁锭。特别是杨氏家族的后代,人才辈出,让人格外敬畏。

“杨大爷啊,——我怎么没有机会结识你啊——”侯宝斋想到龙大爷的薄情寡义和自己是遭遇,不由得心灰意冷。我们的码头上的弟兄们多好,就是没有一个像样的舵把子啊。

“侯兄。”侯宝斋的耳边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

“是黄老五!”侯宝斋头都不想回,转身就走。

“侯兄,我把大烟戒了。”

侯宝斋不由得止住脚步,回头看了看黄老五,他完全变成了另外一副模样。只见他整个人瘦了一圈,脸色发灰,双眉紧蹙,走路恍恍惚惚。特别是手腕、脚腕、脖子等处,一片乌青。原来他为了戒烟,熬不住的时候就叫人把自己绑起来,难受得口吐白沫,在地上乱滚。为了让自己彻底忘掉鸦片的诱惑,他把烟膏拌着茅坑里的大粪,放进嘴里嚼,然后又哇啦哇啦大吐一通,直到吐出来的全是黄胆水。这些天过去了,断烟的最紧要关头,也是最难捱的时间也过去了。

侯宝斋向黄老五紧走几步,只听见黄老五有气无力的声音在他的耳边响起:“侯兄你说过,是兄弟,就要生死与共,路一起走,崖一起跳。”

黄老五没精打采,神情呆滞,说出来的话却像火焰,在侯宝斋的心头熊熊燃烧起来。原来,侯宝斋走后,黄老五就觉得心头空空荡荡的。他本是个孤儿,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跑浑滩、打烂仗,四处漂泊,居无定所。

同类推荐
  • 雨船

    雨船

    正如我预想的那样简单。访客们一个个绕过棺木,冷光藻围绕着棺材的半透明盖子,在影影绰绰的照明下,阿巴妮的脸看起来仿佛再度丰盈了起来。她的最后时光很痛苦,但幸运的是——对我们每个人都是——没有拖延得太久。我听到哭声,是莱拉,她本来应该在今年成为我们家族的姐妹。但现在看起来婚礼或许要等到明年。哀悼的礼节是必需的,死者或许并不在意,但活人需要得到安慰。我看到我的姨妈们绕着棺木行走。我扶着母亲。她因为悲伤而显得更加矮小了,蜷缩着,弓起背,哭泣。我任由泪水滑下脸颊,却腾不出手来擦一擦。
  • 换一个地方

    换一个地方

    乡下女孩于红红来到城里跟着表姐弹棉花,不堪忍受表姐夫的侵犯,在表姐离开后也逃离表姐夫独自一人在大城市中谋生。从卖红辣椒到卖水煮花生和茶叶蛋,于红红切身感受到了大城市中小人物命运的悲欢沉浮,难得在生活的艰辛中始终保持着一颗朴实本心。然而在朱老板和表姐夫的恐怖阴影下,在得知好友蔡小菜赚钱生意的真相和表姐的命运后,于红红也茫然了。
  • 留在长治的那些足迹

    留在长治的那些足迹

    小时候在我们乡间说起长治,称之为潞安府,都说是一个很大的地方。昔时交通不便,村里很少有人进过城市,若有人从潞安府回来,人们围上去听他的见闻,那人便会有几分自豪。1953年初春,我虚岁十二,伯父带我去长治,我从那时离开了武乡故里。上路的时候,我很兴奋,却也懵懂,不知道要走多远。爬过一道道坡,翻过一座座梁,走过一个个村,那些村庄的名字很有意思,叫什么“擀杖沟”、“箩箩洼”之类。走到晌午,脚腿酸软,兴奋劲儿早没了。记得是到了襄垣县的下良村,在路边的小饭铺打尖,坐下就不想起来。
  • 陈万水名单

    陈万水名单

    姐姐凤玉的身后是弟弟映冰。两人一前一后,都在爬。后半夜那场雨,只是淋湿了地皮,路面恰好软滑,适宜爬行。但是,只爬了五六米,映冰就埋下头,没动静了。凤玉也停下来,把脸歪在手背上喘着气。几分钟后,凤玉想起自己是姐姐,就咬咬牙再度爬起来。她用脚尖敲敲地,映冰却毫无反应。她想,坏了,映冰的丝断了,先是爸爸的丝断了,再是弟弟的丝断了,看样子男人的丝才是丝,说断就断。她打算先回家给妈妈说一声,然后再出来。这时映冰抬起头对她一笑,笑容里沾了几片泥巴。两人重新向前爬,显得颇有信心。他们知道苜蓿地并不远,爬出巷道,向北一拐就到了。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09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09短篇小说卷

    这里其实就涉及了我们编选这套书的目的。我认为,文学的经典化过程,既是一个历史化的过程,又更是一个当代化的过程。文学的经典化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它需要当代人的积极参与和实践。文学的经典不是由某一个“权威”命名的,而是由一个时代所有的阅读者共同命名的,可以说,每一个阅读者都是一个命名者,他都有命名的“权力”。而作为一个文学研究者或一个文学出版者,参与当代文学的进程,参与当代文学经典的筛选、淘洗和确立过程,正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热门推荐
  • 绝天

    绝天

    倒霉穿越到修行废柴体内,体内隔三差五出现点小纰漏,狗屎运独爱寻上他。在别人想着如何推到美女时,他已经被美女强行推到N多次次……哎,人生怎一个悲惨了得,当真是寂寞如雪……
  • 错婚厚爱

    错婚厚爱

    据说她要嫁的男人克妻,新媳妇进门后都活不过一个月?那么阴差阳错嫁进荣家的关佳人,能活几天?死在三楼书房的两任少夫人,到底是精神失常自杀还是他杀?多次在书房醒来的关佳人是否也会命丧于此?荣家是被凶灵诅咒,还是人为?经过艰难险阻的感情,最终能否再愈合?【可忽略小剧场一】关佳人好一通蹦跶:“啊——老娘要崩溃了,我不想在书房挂掉!”荣翰丞:“换床上?”关佳人:“踹飞!”无良作者:“淡定,通常来说女主不会在故事未完前就完蛋。”【可忽略小剧场二】荣翰丞:“我们的感情难道经历不起这些波折?”关佳人:“那换我撞死你妈试试?”荣翰丞:“用一生来赎罪也不肯原谅我?”无良作者:“淡定,纵观各大言情套路,男女主最后铁定在一起滴。”……友情提示,这不是悬疑剧,都是无良作者在故弄玄虚。
  • 花朵得了精神高尚死亡症

    花朵得了精神高尚死亡症

    有一种病,叫做精神高尚死亡症,我听说得上这个病的人全都死了,现在还剩下花朵一个。一花朵病得厉害的时候是在一个夏天的早上。这天,花朵蓬着一头短发,迷瞪着眼睛倚在卫生间的门上。她刚拉完晨尿,睡裙的裙裾掖在了裤衩里头,露出细瘦苍白的长腿。荆棘弓着身子拉刨锯呢。荆棘有着年轻的身体,强壮的肱二头肌,看上去一点也没有改变,同三年前健康的荆棘一模一样。荆棘是什么时候起的床,花朵并不知道,花朵和荆棘没有睡在一张床上,自从荆棘出车祸失忆,荆棘每天睡醒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将自己的身体结结实实骑在马上,不停地在刨机与头之间忙碌。
  • 雨夜里的星星沙

    雨夜里的星星沙

    一段水晶般透明的爱情,无往而不胜的女孩子明晓溪同时遇到了两个令人心痛的少年,孤独脆弱的冰,温柔优雅的澈。无法选择却又不得不选择,爱是什么,怎样才是最完美的结局?言情小天后明晓溪联合超级新人diddl、叮叮告诉你最后的答案。
  • 辛丑年

    辛丑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都开好了

    花都开好了

    在爱情里面没有谁对与谁错,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不适合而分开,这没有错。错就错在分手的时候,说一些可笑的分手理由。既然不爱了,就直接坦白出来,就算会痛,那也是一时。可悲的子言在说了一大堆很伟大的话,到最后发现真相,她觉得自己说的话很可笑。“子言,很对不起!”“没关系,我可以等,我会等你回来。”“你还年轻,我不想你浪费了这几年的青春,你可以选一个比我更好的。我事业无成,不值得你这样做。”“没关系的。”“我不想伤害你,我们还是分开吧。”
  • 巴顿传

    巴顿传

    乔治·巴顿,二战战史上最牛的将军。他的坦克军团驰骋欧陆,所向披靡,从诺曼底到柏林,从塞纳河到易北河,每一块鲜花初绽的土地上,都有他铁血军魂的贯注。他的部队如天降神兵,没有给纳粹德国任何一丝喘息的机会。他凭着出神入化的军事才能,堪称“20世纪的拿破仑”。
  • 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

    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

    黄仁宇先生可谓是近世纪以来史学界的一大异数,他的“大历史观”“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从而高瞻远瞩地考察中国历史,在史学界影响深远。
  • 爱你胜过爱自己

    爱你胜过爱自己

    一见钟情多角恋浪漫的爱情故事我的人生我做主爱你胜过爱自己本书QQ群120678184欢迎书友加入
  • 佛海中的摆渡

    佛海中的摆渡

    我们经常听到或读到,个人对事情的看法可以改变周遭的一切。从客观上来说,外在的一切并没有改变,我们仍然是原来的自己,因为心灵的修行改变了我们的观点及看法,所以一旦心灵产生了变化,世界的一切也随之改变。可以那么说,世上一切的根本都在于心性,心灵的修为是至高无上的。佛陀教诲的奥妙就在这里,一切都在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