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5600000002

第2章 即位称尊——关于皇帝的种种(1)

(一)关于皇帝的称呼

皇帝这个称呼,在中国,无疑是妇孺皆知的。不过,它的含义是什么?它的里面还有哪些花样?却并不完全为一般人所通晓。

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了六国(齐、楚、燕、韩、赵、魏),自以为功业千古无匹,天下也从此大定。面对如此重大的胜利,“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他命令群臣商议给自己加一个尊号。习惯于谄媚奉承的臣僚们都说:“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王,泰王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号,号为皇帝。他如议。”从此,中国历史上便开始有了皇帝这一尊称。

由此可见,“皇帝”一词,原是合三皇与五帝的尊称而成的。三皇、五帝是传说中中国远古时代的明君,据说都是圣哲而大有功德于人的。但他们到底是谁?说法就很不一样了。上文《史记》列天皇、地皇、泰皇。《索引》谓泰皇当即人皇。孔安国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少吴、颛顼、高辛、唐尧、虞舜为五帝。又有说伏羲神农、燧人为三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还有以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而五帝却是黄帝、金天氏、高阳氏、高辛氏。陶唐氏、有虞氏六人,原因是“德合五帝座星者称帝”,“实六人而称五者,以其俱合五帝坐星也”。不同的说法还有好些。赵翼在《陔余丛考》里曾广为考证,结论是“去占愈远,载籍无稽,传闻异词,迄无定论”。(卷十六《三皇五帝》)其实,正因为他们都是理想的人物,所以能任凭人们臆造。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是极为神圣的王者,是后世人君功业道德的典范与楷模。从皇帝这一尊称的字义上看,“皇”,《说文解字》说是大之意。《白虎通》说:“亦号也。皇,君也,美也,大也。”帝,《说文解字》说:“谛也,王天下之号也。”郑玄注《周礼·月令·大雩帝》说:“帝,上帝也,乃天之别号。”《白虎通》说:“德象天地称帝。”《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郑玄注《中候敕省图》说:“德合五帝坐星者称帝。”又《坤灵图》说:“德配天地,在正不在私,曰帝。”胡三省注《资治通鉴》说:“帝者,天之一名,所以名帝。帝者,谛也,言天荡然无心,忘于物我,公平通远,举事审谛,故谓之帝也。”(卷七)其实,帝原是殷人所崇拜的最高神祗。据郭沫若考证:“卜辞中称至上神为帝,为上帝。”而殷人也同时把祖神或氏族神称为帝;死去的先王也称帝,与上帝相对而称为下帝。“因为上下本是相对的文字,有上帝,理所当然的也可以有下帝。”(《青铜时代·先秦天道观之发展》)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引苏辙《古史》说:“《商纪》有曰:‘自夏、殷以来,天子杂称帝。至夏,去帝号称王,与殷、周为三王。’按《礼记》:‘措之庙,立之主,曰帝。’则自商以前,生曰王,立之主曰帝,非是生称帝也。”(卷二)可知帝原只限于祖神。这种习惯,至少到战国时已发生变化。公元前228年,已日渐强大的秦昭;襄王野心勃勃,自称西帝,遣使立齐王为东帝,欲约与共同伐赵。齐澹王接受力、代的意见,在称帝二日后又自行取消。秦王感到孤立,也只好取消帝号,复称王。这时的帝,已明显地不限于祖神。所以《史记集解》引蔡邕的说法:“上古天子称皇,其次称帝,其次称王。秦承三王之末,为汉驱除,自以德兼三皇、五帝,故并以为号。”从此,“皇帝”就成了中国封建最高统治者独有的尊号。

在习惯上,皇帝又称天子,即天帝之子。这不单表明了其政权是神授的,同时又表明了他是神种,原是不同于凡民的。周人已把王称为天子。《尚书·洪范》:“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礼记·曲礼》:“居天下曰天子。”这一称呼一直为后世所承用,但解释却又有所不同。高承《事物纪原》卷一释“天子”一词说:“《说文》曰:‘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曰天子。’《春秋元命苞阳:‘安登生子,人面龙颜,始为天子。’《帝王世纪》曰:‘神农氏之母有峤氏,名安登,则帝王之称天子,自炎帝始也。”’这是从感生说的角度来进行解释的,大概多盛行于民间的传说。另一种就是汉儒的天命有德说。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认为:“德侔天地者称皇帝,天祜而子之号称天子。”皇帝执行天之所命,以至德而君天下,故天祜而子之。这里强调了皇帝的德行和职责。《吕氏春秋》说得更明显:“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能养天之所生而勿樱之,谓之天子。天子之动也,以全天为故者也。”(《本生》)王莽也说过:“王者父事天,故爵称天子。”这种解释自然留下来一个大漏洞,因为多数、甚至绝大多数皇帝并无德行和功业可言。所以《白虎通》就干脆武断地声言:“天子者,爵称也。爵所以称天子何?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故《援神契》曰:‘天覆地载,谓之天子,上法斗极。’《钩命诀》曰:‘天子,爵称也。’帝王之德有优劣,所以俱称天子者何?以其俱命于天,而王治五千里内也。”(卷一)一句话,只要是作了皇帝,就不管他是多大的一个混蛋、白痴、匪徒、无赖,他便都是受命于天来统治人民的,人民对他便只有俯首服从,至诚叩拜的权利,否则就是违犯天意。获罪于天,无可待也,谁还敢有半点不恭呢?

如上所述,皇帝是盛德的美称,天子是对皇帝其人的神化。所以习惯上也把“圣人”作为皇帝的尊称。他的命令称圣旨,他的指示称圣谕、圣训。其他如圣衷、圣虑、圣德、圣恩、圣览等,表明他的一切思想、行动,无不是神明至圣的。尽管尊贵到了极点,但他还是并不满足,还要给自己加上许多荣誉词藻堆砌起来的所谓尊号。“人主尊号,自汉哀帝用士之说始有之。”(《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三·甲集《尊号》)唐朝、宋朝的皇帝每逢庆典大礼时,在有意无意的导演下,群臣都争先恐后地请给皇帝上尊号,或称徽号。唐高宗称天皇。武则天称帝,上尊号为“圣母神圣皇帝”,以后又陆续加“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唐玄宗演的这种闹剧就越加无聊。他所受的尊号之一是“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证道孝德皇帝”,多达十六个字。宋太祖的遵号之一:“应天广运一统太平圣文神武明道至德仁孝皇帝”,多达二十个字。宋高宗更多达二十四个字。这完全是虚伪的自我吹嘘,也是无聊的自我安慰。宋神宗在这个问题上就表现得比较清醒。他曾下诏:“朕惟皇以道,帝以德,王以业层时制名,用配其实,何必加崇以自饰哉!秦汉以来,尊天子曰皇帝,其亦至矣!”他指出,上尊号这类作法,都是虚文烦礼讲宜罢去,“自是终身不受尊号”(《挥麈录》卷一)。这样的例子是很少见的。

尊号之外,每一个皇帝又有各自的谥号、庙号和年号。

谥号是老皇帝死后,继位者赠送给他的称号。《白虎通》说:“谥者,何也?谥之为言弓池,引列行之迹也。所以进劝成德,使上务节也。”《通典》引《五经通义》说:“谥者,死后之称,累生时之行而谥之。善行有善谥,恶行有恶谥,所以为劝善戒恶也。谥之言列,陈列其行,身虽死,名常存也。”所以,《乐记》说:“闻其谥,知其人。”可见其意原是根据死者生前的行谊,作出一个高度概括和简练的盖棺论定,以彰有德而劝善,贬失道而戒恶。老皇帝死了,除了营丧葬之外,加谥就是一桩大事情。先由“大臣吉服之南郊告天,还,素服称天命以谥之”。之所以特别去南郊,因为那里是皇帝祭天的地方。群臣给死去的皇帝上谥号,从人臣之义来说,无疑应该尽可能地掩恶扬善,以褒美死者。但是,据说谥法又是关乎礼制的大法:大行受大名,小行受小名,必须谨守客观公正的原则。到祭天必去的南郊,就是要特别表明谥号的公正性,“明不得欺天也”。这样作的潜台词就是说,南郊告天的谥号是无可怀疑名副其实,可以质证于天的。谥,始于周代湘传是周公的定制。《史记·周本纪》:“西伯崩,谥为文王。”秦始皇即位,发布制书说:“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辞世以数计,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省得后人对自己说三道四,这种作法很合乎秦始皇的性格。汉代又恢复了这一制度,以后一直为历代所沿用。在正常的皇位继承情况下,嗣皇帝对死去的父兄奉谥,肯定是谥美的颂词,所谓的公正,明是骗人的。如果是亡国之君,或者继位的人原是政敌,必得恶谥,这也便是情理中的事了。皇帝的谥号一般是一个字,也有两个字的。据《谥法解》:“经纬天地、道德博闻、学勤好问、慈惠爱民、愍民惠礼、赐民爵位”者皆曰“文”,如汉文帝、唐文宗者是。“刚强直理、威强敌德、克定祸乱、刑民克服、夸志多穷”者皆曰“武”,如汉武帝、唐武宗者是。“在国遭忧、在国逢祸乱方作、使民悲伤”者皆曰“憋”,如晋愍帝者是。“好内远礼、去礼远众“者皆曰”“炀”隋炀帝、金炀王者是。这里面确实微合褒贬。得到一个恶谥在历史上便留下千古臭名,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不说对皇帝也有警戒的意思。

和谥号相近的还有一个庙号,即皇帝祖庙——太庙里的灵牌号。《事物纪原》谓“盖其事原于虞舜,而备于商人”。“汉世因之,西京有太宗、世宗;东京有显宗、肃宗”(卷二)。古者称祖有恭而宗有德。《史记·孝文本纪》集解引应劭曰:“始取天下者为祖,高帝取高祖是也。始治天下者为宗,文帝称太宗是也。”颜师古则指应说为非是,而认为祖,始也,始受命也。宗,尊也,有德可尊。唐高祖的庙号是“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帝”。唐太宗的庙号是“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帝”。宋神宗的庙号多达二十个字。习惯上,人们仅取前二字,称高祖、太宗。明朝人于慎行说:“本朝庙号多至十六字,比之唐、宋,尤为过谥。惟年号不更;及主上御临,不上尊号。此唐、宋所不及也。”(《毂山笔麈》卷二)

年号则是皇帝在位的纪年号。这是汉武帝时候创行的。不过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却存在疑问。《资治通鉴》在公元前140年始系“建元元年”。胡三省注引贡父曰:“自元鼎以前之年,皆有司所追命。其实年号之起在元鼎(前116),故无封既元则始有诏书也。”(卷十七)赵翼则认为“帝至元狩(前122)始建年号,从前之建元、元光等号,乃元狩后重制嘉号,追记其岁月也。”(《廿二史札记》卷二)汉武帝以后,皇帝皆有各自的年号。年号通常为两个字,如“贞观”、“洪武”、“康熙”。也有三个字的,如王莽的“始建国”,梁武帝的“中大同”。还有四个字的,如武则天的“万岁通天”、宋太宗的“太平兴国”。古人言数不说“一”肥“一”说成“元”。所以建年号称建元,改年号称改元。按古礼,“君薨,世子即位,既逾年而后改称元年”。《白虎通》的解释是:“缘终始之义,一年不可有二君,故逾年即位,所以系民臣之心也。”(卷一《爵》)当年改元就带有对其前任皇帝的否定之意,所以是非礼的。一个皇帝可以有好多个年号,随他的心意,一改再改三改。武则天就是玩弄改元游戏的惯手,有一年内三次改元的。年号所取,或来自儒经、佛典,或出于迷信、祥瑞和喜庆;也有的具有鲜明的政治含义。“贞观”、“至元”,都是出典有据。“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就是“元鼎”改元所自。老耄的武则天,齿落更生,于是改“天授”为“长寿”。宋高宗建元“建炎”,是因为相信火德中微,他希望余烬重燃。宋哲宗改元“绍圣”,“圣”指的是神宗,“绍圣”就是表明自己亲政后要绍奉神宗的变法路线。徽宗即位之初,图调和党争,以求得政局的稳定,故建元为“建中靖国”。第二年,蔡京用事,政局又发生变化,改元“崇宁”,“宁”者,神宗的年号“熙宁”也,等于公开宣布再要按变法的路线办事,大兴党狱。宋孝宗受掸,建元“隆兴”,其意为“务隆绍兴”,“绍兴”即高宗的年号,以此来表示他对高宗的孝敬与感激。侯外庐在《中国思想通史》中说:“建元年号是统治阶级的支配思想的集中表现。”(第二册,第47页)总体讲,这是不错的。

这样,每一个皇帝既有生时的尊号,又有各自的年号,死后还有谥号、庙号、陵号,称呼相当复杂。习惯上,在唐以前,我们对他们都以谥号相称,如汉武帝、隋文帝。唐、宋、元、明时期,通以庙号相称,如唐太宗、宋太祖、明成祖。到了清朝,又以其年号相称,如康熙、乾隆。约定俗成,已没一定的标准可循了。

有的皇帝在百无聊赖之中,还喜欢玩点别号、雅号之类。汉灵帝喜欢擐甲驰马,行阵三匝,自称为“无上将军”。刘来后废帝喜欢微行,自号“李将军”。陈后主自称“无愁天子”。唐玄宗号“三郎”。宋徽宗迷信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王晨明皇大道君”、“都天教主”。宋高宗署其室曰“损斋”。明武宗自号“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后军都督府太师镇国公朱寿”,别号“锦堂老人”。他还取个回回名字叫“沙吉敖爛”,藏名“领占班丹”,蒙古名“忽必烈”。明世宗自号“天地钓叟”,又号“尧斋”,穆宗号“舜斋”,神宗号“禹斋”。清康熙帝号“体元主人”,乾隆帝号“十全老人”、“信天主人”、“古稀天子”等。这也算是趣闻,可供谈助。

皇帝的自称也有专用的词,叫“朕”。“朕”,原来的意思就是“我”。屈原《离骚》开篇就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秦始皇始规定“天子自称曰朕”。这个字开始成了皇帝的禁脔。

同类推荐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是炉火边的一场倾谈;流言,是口耳间的一阵私语。传奇与流言是流传在市井街头的生动故事,如同生命不能没有自由与激情一样,传奇与流言是生活必备的两样调味品,是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有声有色。传奇与流言,从来不是历史的传统主题,但是它们作为亲历和见证历史的一种方式,其中或多或少地烙下了当时重大历史变迁的身影。不要轻视传奇与流言的历史作用,虽然我们难辨真假,虽然历史不能再现,但是,印刻在传奇与流言上的,却是历史最为深刻的一面。所有的历史人物,全部的历史事件,都被忠实地记录在传奇与流言当中。这些或豪迈、或凄美、或浪漫、或感伤的精彩遗迹
  •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3部)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3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3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3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远东审判

    远东审判

    本书以前后长达三年的远东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为主线,以32个分镜头,全面再现了远东审判的全过程,充分展现出这是人民的胜利,这是正义的胜利这一主题。但是,如同阳光总会有阴影相伴,远东审判在澄清战争事实、宣判战犯罪责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当时行将登场的冷战的影响,不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日本731部队头子居然不是战犯,等等,“正义的遗憾”不一而足;当读到由于中国内战阴云渐浓,国民政府不惜以牺牲中国的国家利益为打赢内战增加筹码时,不禁令人扼腕……今天,当人们面对日本军国主义死恢复燃的危险时,尤其值得回顾这段历史。
  • 李家二少爷

    李家二少爷

    21世纪一位姓李的少年正在吹嘘着自家祖先的丰功伟绩,“我家祖上可是唐朝的皇帝李世民”,结果因为一个意外的原因穿越回了唐朝。“怎么回事,我不是李世民的后代吗?怎么成了李靖的儿子”。这是一部轻松,搞笑的小说,作者绝不撒谎。
热门推荐
  • 校园首席:误遇傲娇少爷

    校园首席:误遇傲娇少爷

    【已完结】她说:如果你是个好先生就好了。他说:如果你是个坏姑娘就好了。她说:那样你就可以讨人喜欢。他说:那样你就可以众叛亲离。她说:这样,全世界都赞同我们一起。他说:这样,全世界就只有我喜欢你。于是,正当年少,春光无限。他们狭路相逢,一场好戏。
  • 痛彻心扉情缘未了

    痛彻心扉情缘未了

    她,被他误会成杀害爷爷的凶手。他,把真正的凶手留在身边,甚至还杀死她肚子里的孩子只为给那女人治病。等她再度归来时,两手插在风衣兜里,见到他时抬起一只手摘下墨镜,嘴角弯起好看的幅度,对他轻吐了句:“闫总。”该说“你好”还是该说好久不见?
  • 西游记:演绎的人生智慧

    西游记:演绎的人生智慧

    通过对《西游记》的故事情节、艺术形象、人物的语言行动以及文本所展示的内容等方面的关照,探讨其中深含的思想哲理及人生智慧,挖掘其哲学和智慧层面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提供一个对《西游记》除却文学艺术视界之外的、文化与生活智慧角度的考察与评析,开拓其作为经典艺术作品的当代现实意义。
  • 宅斗之玉面玲珑大结局

    宅斗之玉面玲珑大结局

    绮丽玉面间的尔虞我诈,八面玲珑中的波谲云诡,再掀不见硝烟的旷世之争。拨开柯弘安身世的迷雾,捅破家族斗争的窗户纸。忠婢秋白智巧无双,腹黑妾合纵连横。一个要助迎初走出绝境,一个誓要断尽夫君后路。迎初与弘安能否突破重重困境,继续夫妻同心,斗破山河?且看这不见刀枪的战火,怎样继续这不同以往的故事……
  • 不喝孟婆汤

    不喝孟婆汤

    据说,这世上有一条路叫黄泉路,有一条河叫忘川,河上有一座奈何桥,奈何桥的另一端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孟婆在那里卖孟婆汤。想要投胎转世的人,都必须走过奈何桥,喝下孟婆汤,这样就可以忘掉今生的一切,转入下一个轮回......
  • 情落千年之与伊人共眠

    情落千年之与伊人共眠

    今生:她,颜昔眠,千川国丞相之嫡女,丞相待她冷淡如水,自小她就一直待在出面,自从得知江湖上流转一个千年墓宫有不少人间至宝,而地图在天下第一庄中,她就夜探山庄,没想地图未偷到,则惹上了难缠的他.他,千川牧凡,千川国的世子,他才识,相貌,武功等皆天下第一,他自己建造了天下第一庄,他在世人眼中已是完美之人,可是当她夜探山庄,欲偷墓宫地图,与他在樱花林的初遇,她的灵动,狡猾,以及那撼动了他心中最深处的爱恋,他就知道他的目光,他的世界就只剩下了她.推荐新文:寻三生之邪后很嚣张
  • 我到大秦当皇帝

    我到大秦当皇帝

    我刘南山,文可修身,养性,安民,治国,盛世太平!武可北上,南下,东进,西出,一统天下。虽处乱世,唯有一剑,劈开荆棘,斩尽天涯!
  • 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妈妈改变孩子一生》讲述了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成为社会中的精英,但是一些父母过于注重学校的教育,而忽视了自身对孩子的影响。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尤其是哺育孩子长大,陪伴孩子时间较多的母亲。母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直接联系,如果你希望孩子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那么现在就需要提升自我。
  • 高墙内的铿锵玫瑰:女看守所长

    高墙内的铿锵玫瑰:女看守所长

    本书是著名作家衣向东在某看守所体验生活一年时间后写就的一篇类型小说,通过女看守所长王燕的亲身经历及感情纠葛,描写看守所长王燕的大女生活。这完全是正常社会外的生态群落。正义之警的宽容与心灵救赎,与犯人的感情纠葛,揭示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看守所生活。读罢令人掩卷深思。
  • 神欲之心

    神欲之心

    游戏中的美少女突然降临到现实世界,冒险搞笑独居的二十二岁龙霸天,因在超市购买一包卫生纸,意外收获万元大奖·即由全球最大跨国财团天成国际开发的次世代网游《神欲》的游戏头盔及五星幸运帐号卡,隐藏种族,隐藏职业,竟然还送号称能实现任何愿望的【梦幻之球】以及超级美少女守护者·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