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7800000009

第9章 规划三分(5)

尤其是为了实现理想,诸葛亮更必须谨慎。择主不慎,不仅理想不能实现,而且身败名裂之事在他那个时代是常有的,最典型的就是荀彧。荀彧是颍川人,董卓之乱后,他预料家乡必为战火所焚,便离乡投奔冀州牧韩馥。韩馥被袁绍所灭,荀彧又为袁绍所用。不久,他发现袁绍不能成大事,便于初平二年(191)投奔曹操。同是避乱离乡,诸葛亮是流徙隐居,苟或是两易其主,可见二者在择主问题上态度之差异。然而荀彧的悲剧并未止于此,问题是他最后选中的曹操并非他理想的明主。荀彧投奔曹操后,为曹氏集团立下不少功劳。曹操攻打徐州,荀彧在后方为他力抵吕布的进攻。曹操平定吕布之后,荀彧又为他出迎奉献帝定都许昌的谋策。此后又帮曹操败袁绍于官渡,再灭袁绍之余烬,并献进军荆州之计,迫降荆州刺史刘琮。然而后来因反对曹操封魏公、加九锡,说得明白点,反对曹操觊觎汉家帝位,遭到曹操的忌恨。建安十七年(212)曹操征吴,荀彧从行。曹军向濡须,荀彧因病留在寿春(今安徽寿县)。据说当时曹操派人给他送一盒子“馈食”,荀彧打开一看,里面是空的。荀彧明白了曹操的意思,便“饮药而卒”。对于荀彧的评价,后代人众说纷纭,我们姑且不论,仅就魏晋时期而言,对其持批评之词者颇多。陈寿评价荀彧说他“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南朝刘宋裴松之说:“世之论者,多讥或协规魏氏,以倾汉祚;君臣易位,实或之由。虽晚节立异,无救运移;功既违义,识亦疾焉。”荀彧虽有才干,但择主见识不高,这是魏晋时舆论对他的评价。“世之论者,多讥或协规曹氏。”可见这种评价一直到裴松之时仍占上风。裴松之是不同意这种批评的,他对荀彧所作所为另有评价。然而这种评价,仍是荀彧择主不慎,理想化灰的绝好注脚。我们还是看看裴松之是怎么说的吧:

(荀)彧岂不知魏武(指曹操)之志气,非衰汉之贞臣哉?良以于时王道既微,横流已极,雄豪虎视,人怀异心,不有拨乱之资,仗顺之略,则汉室之亡忽诸,黔首之类殄矣。夫欲翼赞时英,一匡屯运,非斯人之与而谁与哉?是故经纶急病,若救身首,用能动于峻中,至于大亨,苍生蒙舟航之接,刘宗延二纪之祚,岂非荀生之本图,仁恕之远致乎?及至霸业既隆,翦汉迹着,然后亡身殉节,以申素情,全大正于当年,布诚心于百代,可谓任重道远,志行义立。

在裴松之看来,荀彧已经看出曹操并非汉室忠贞之臣,只是在汉室衰微之时,为了拯救汉朝,不得已借助曹操的力量。但无论如何,荀彧并未实现拯救汉室的理想,在曹操篡汉之心日明之时只得亡身殉节。

看看东汉末的社会风气,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诸葛亮择主如此谨慎。对比荀彧的身世经历,我们就会钦佩诸葛亮择主的明智。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桐不栖;

士伏处于一方兮,非明主不依。

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诸葛亮期待着他理想中的明主。他知道,理想中的明主出现之日,也就是他大展宏图之时。

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常常把自己比作春秋战国时的管仲、乐毅。这个比喻像一个哑谜,弄得后来一些人大惑不解。

管仲何许人也?管仲是春秋时齐人,那时的齐国政治相当混乱。齐襄公是个无道昏君,他为了与鲁桓公的夫人通奸,将鲁桓公杀死。不但如此,他还多次诛杀无辜,欺辱大臣,长期沉溺于女色。一些有识之士看出齐国的政治早晚要出乱子,管仲的好朋友鲍叔牙就说过:“君使民慢,乱将作矣。”为了避乱,鲍叔牙便奉齐国公子小白出奔莒国。管仲也看到了这一点,便和召忽一起辅佐另一个公子纠出奔鲁国。鲍叔牙辅佐的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是一个有见识有作为的君主。而管仲辅佐的纠,才能比不过小白,所以在继承齐国王位这个问题上,小白战胜了纠。西晋人张辅在论二人优劣时说:

管仲不若鲍叔。鲍叔知所奉,知所投,管仲奉主而不能济,所奔又非济事之国,三归反坫,皆鲍不为。

看了这段议论,人们不能不想,管仲奉主而不能济,所奔又非济事之国,而诸葛亮择主谨慎明智,所建功业甚多。诸葛亮与管仲之间,有什么可比性呢?

再看看乐毅。乐毅是战国时中山国人,赵武灵王灭中山,乐毅入赵。赵国发生动乱,乐毅又离开赵国进入魏国。后来,乐毅作为使臣出使燕国,受到燕昭王的礼遇,于是便背魏人燕。燕昭王死,新即位的惠王不信任乐毅,乐毅又离开燕国投奔赵国。乐毅像住店一样轻易去就于几个国家,而诸葛亮则不同,他不轻易择主,一旦选中他理想中的明主,便兢兢业业,始终如一。在有些人看来,诸葛亮与乐毅的区别还不仅于此。西晋人张辅《名士优劣论》比较诸葛亮与乐毅时说:

乐毅诸葛孔明之优劣,或以毅相弱燕,合五国之兵,以破强齐,雪君王之耻,围城而不急攻,将令道穷而义服,此则仁者之师,莫不谓毅为优。余以为五国之兵,共攻一齐,不足为强;大战济西,伏尸流血,不足为仁。夫孔明包文武之德,刘玄德以知人之明,屡造其庐,谘以济世,奇策泉涌,智谋纵横,遂东说孙权,北抗大魏,以乘胜之师,翼佐取蜀。及玄德临终,禅登大位,在扰攘之际,立童蒙之主,设官分职,班叙众才,文以宁内,武以折冲,然后布其恩泽于中国之民。其行军也,路不拾遗,毫毛不犯,勋业垂济而陨。观其遗文,谋谟弘远,雅规恢廓,己有功则让于下,下有阙则躬自咎,见善则迁,纳谏则改,故声烈振于遐迩也。孟子曰:“闻伯夷之风,贪夫廉。”余以为睹孔明之忠,奸臣立节矣。殆将与伊、吕争俦,岂徙乐毅为伍哉!

如果说管仲与诸葛亮之间有一些不同,那么乐毅与诸葛亮之间则有着较多的不同。

诸葛亮与管仲、乐毅之间有着区别,区别越大,可比性越小。既然不可比,还要常常比,这不是很奇怪吗?

其实,诸葛亮与管仲、乐毅之间是有可比之处的。

齐襄公死后,国内君位虚以待人,在鲁国的公子纠和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欲回国即位。齐国大夫高侯与公子小白关系甚好,暗地配合小白回国。鲁国为了阻止小白回国,一面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国,一面令管仲带兵在半路截杀公子小白。管仲带兵在小白回国的必经之路埋伏下来,他见小白一行远远过来,便弯弓搭箭,朝小白射去。只见小白中箭,应声倒在车中。众人见主帅已死,顿时大乱。管仲回师,向公子纠报捷。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管仲这一箭,只射中了小白身上的衣带钩。足智多谋的小白将计就计,假装中箭,制造了身亡的假象。公子纠以为小白已死,顿时放下心来,回国的速度一下放慢了。公子小白趁此间隙,急速回国,在国内高侯等人的配合下,登上王位,控制了齐国,将公子纠御于国门之外。

小白即位之后,欲用鲍叔牙为宰相,不料鲍叔牙推辞说:“我只是个平庸之臣,在治理国家方面,有许多地方不如管仲。您若想治理好国家,非用管仲不可。”小白问:“你怎么不如管仲呢?”“我有五个方面不如他。”鲍叔牙伸出五个手指,一一数道:“宽惠柔民,我不如他。治国家不失其柄,我不如他。忠信可结于百姓,我不如他。制礼义可使四方效法,我不如他。执袍鼓立于军门,使百姓更加勇敢,我也不如他。”“可是,他射中了我的衣带钩,差点致我于死命。他是我的仇人呀!”小白说。“请您不要这样想。”鲍叔牙劝解道:“人各为其主,他那样做是他忠于主人的表现。如果您能宽宥他,重用他,反过来他也会为您效忠。”

小白想了想,觉得鲍叔牙的意见很对,便决定依靠管仲治理国家。这年秋天,齐国与鲁国大战,鲁兵大败。齐桓公小白派人给鲁国君主送去一封信,信中说:“公子纠是我的兄弟,我不忍杀他,请你们将他处死。召忽、管仲是我的仇人,我一定要活着得到他们,亲手处置。如果不满足我的要求,我将进兵鲁国。”鲁国接到这封信,害怕齐国继续进攻,便答应了齐君的要求,将公子纠杀死,把召忽、管仲捆绑着送回齐国。召忽不愿回国受辱,自杀而死。管仲被押回齐国,一人国境,便被除去桎梏,接着便沐浴斋戒,受到小白的厚礼迎接。小白不但不计射钩之仇,而且还重用管仲。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小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最有名的一个霸主。

战国时乐毅建功立业,也是由于遇到了礼贤下士的燕昭王。燕昭王未即位以前,燕国的朝政被一个叫子之的宠臣把持着。子之执政期间,国内非常混乱,各派政治力量之间互相攻伐,严重地削弱了国家实力。这时齐国乘燕国虚弱之时,出兵伐燕。结果燕国的“士卒不战,城门不闭”,齐国没有费多大力气便大胜燕国。燕昭王即位时,正值国家破败,国力虚弱之时。燕昭王有强国之志,他知道国家强盛振兴首先要有人才的辅佐,便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他来到一个叫郭隗的人家里,对他说:“齐国乘我之乱攻破我国。我自知国力弱小,难以报仇。但我想求贤士和我一起共振燕国,以雪国破之耻。怎样才能得到贤士辅助呢?”郭隗回答说:“这要看求贤者的态度了。如果是折节而事之,尊重对方而受之学,就会得胜己百倍之才。如果是开始尊重对方,后来改变态度,则能得胜己十倍之才。如果是见对方尊重自己才去尊重对方,就会得到与自己相当之才。如果是坐在那里傲慢地指手划脚,得到的只是仆役之人。如果是瞪着眼睛怒骂训斥,得到的只是奴隶。大王果真想得到贤才辅助,就要有尊贤重才的表现。天下贤人听到您的重才事迹,就会前来投奔您了。”燕昭王点了点头,又问:“我应向谁表示我的尊重贤才的态度呢?”

郭隗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个国王,想不惜千金买千里马,但长达三年也没买到。他手下的一个官员自告奋勇为其买马,于是国王便把千金付与此官。没过三个月,果然发现一匹千里马,不过很可惜,这匹马刚刚死掉。那个官员便用了五百金买了死马的头回来交差。国王大怒,说:“我要的是活马,谁让你花那么多钱买死马!”官员自有他的道理:“大王买死马尚且舍得花那么多的钱,更何况活马呢?天下人都知道您买马的诚意,还愁千里马不送上门来吗?”果然,不到一年,就有三个人上门来卖千里马。

看着燕昭王若有所思的样子,郭隗才进一步把题点破:“大王真想求贤,就先从我郭隗开始。像我这样的人大王都尊重,那天下比我强的贤才听说后一定会前来辅佐。”

燕昭王听后大喜,便拜郭隗为师,为他修筑华丽的宫室。那些有才干的人听说燕昭王如此求贤若渴爱惜人才,纷纷前来投奔。乐毅就是其中一个。乐毅来到燕国后,受到燕昭王的重用,被拜为亚卿。后来,燕昭王又拜乐毅为上将军,委之以军事大权,让他联合赵、楚、韩、魏等国共击齐国。五年之内,乐毅领兵攻下齐国七十余城,并攻破了齐国首都临淄,几乎将齐灭掉。

了解了管仲、乐毅的事迹,我们就可以理解诸葛亮自比管、乐的苦心了。管仲有治国才能,但其治国才能的充分发挥,是因为他遇到了不计射钩之仇的齐桓公。乐毅有军事才能,但其军事才能的充分表现,是因为他遇到了求贤若渴的燕昭王。诸葛亮自信,自己有管仲之才、乐毅之能,如果遇到像齐桓公、燕昭王那样的明主,也会干出一番事业。然而,这样的明主至今尚未遇、到。知己的明主在当代还有没有?若有,现在在何处?他自信有管、乐之才干,又自叹无管、乐之幸运。

诸葛亮的这番苦心,在当时也并不是人人都理解的。一些人听了他自比管、乐的事之后,很不以为然。他们说:哈,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说什么怀才不遇,比什么管仲、乐毅。当今州刺史刘表待他不薄,在他流徙时收容了他,为他学习提供条件,为他生活提供接济,听说他们还是亲戚哩!这不是可以投靠的人主吗?如果真有管仲、乐毅之才,为什么不以刘表为主,大大地施展一番呢?

对于这些世俗的议论,诸葛亮只能一笑置之。不错,凭着叔父与刘表的交情,凭着自己与刘表的亲戚关系,诸葛亮完全可以在刘表手下谋个职位,但他不愿意这样做。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刘表不是他理想中的明主。诸葛亮理想中的明主,必须是汉室后裔中的英杰。诸葛亮对东汉光武帝刘秀评价很高,认为他超过西汉高祖刘邦。这一方面是由于刘秀作为汉家宗室的旁枝后裔使汉朝得以中兴;另一方面也由于刘秀具有神略计谋,生于天心,帷幄无他所思,六奇无他所出的杰出才干。从对刘秀的赞美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择主的标准。

诸葛亮理想中的明主,必须具有兴复汉室的志向。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期间,曹操已经陆续战胜北方各割据诸侯,统一了黄河流域。而诸葛亮虽志恢宇宙而终不北向,就是因为曹操阶董卓之祸,“窃执天衡,残剥海内,怀无君之心”。从诸葛亮对曹操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他选择明主的又一标准。

诸葛亮理想中的明主,必须是对他深信不疑、言听计从,使他尽展雄才的知己。从诸葛亮羡慕管仲遇到齐桓公、乐毅遇到燕昭王可以看出他的这一标准。还有一件事也很说明问题。诸葛亮在曹操攻克荆州后,赶往江东说服孙权联合刘备抗御曹操。孙权的谋臣张昭想把诸葛亮推荐给孙权,让他留在江东。诸葛亮不肯,有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这是诸葛亮依附刘备以后的事,退一万步去假设,即使孙权能尽诸葛亮之才,诸葛亮也未必会背刘依孙。不过这件事说明他择主的又一个标准。

用这三条标准衡量,刘表哪一条都不符合。

据当时史书记载,“刘表性缓,不晓军事”。和洽曾到荆州,他对刘表的评价是“无他远志”。裴潜在东汉末曾避乱于荆州,刘表待他甚有礼。然而他却看透了刘表的无能,对好友王粲、司马芝说:“刘牧(指刘表)非霸王之才,乃欲西伯自处,其败无日矣。”贾诩在南阳任张绣谋士时,曾到襄阳见过刘表,他对刘表的评价是:“平世三公之才也;不见事变,多疑无决,无能为也。”这些评价说明,刘表虽是刘汉宗室后裔,但不是英杰人物。

刘表所据荆州,“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然而他只知据地自重,“欲保江汉间,观天下之变”。汉献帝兴平元年(194),赵岐受董承之托,往荆州要刘表“身自将兵来卫朝廷”,刘表只是出资出人助修洛阳宫室,至于亲自带兵保卫朝廷,却始终是赵岐等人的一厢情愿。由此可见,刘表并非有心兴复汉室之人。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这样评价刘表:“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同样的意思也曾出于刘表的同时代人王粲之口:“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指刘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刘表为人若此,怎能对诸葛亮深信不疑,言听计从呢?

诸葛亮理想中的明主,岂止刘表不是,北方的曹操、江东的孙权、四川的刘焉父子都不是!诸葛亮深知,理想中的明主可遇而不可求,他决心隐居于隆中,躬耕于垄亩,等待遇到明主的那一天。这一天什么时候来到,能不能来到,他心中也没有底,然而他这样的信念是坚定的:一年不行就等十年,十年不行就等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一辈子。

同类推荐
  • 美国奴隶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的人生自述

    美国奴隶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的人生自述

    本书是美国众多奴隶叙事作品中最优秀和最著名的作品。书中,道格拉斯记载了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血淋淋的事实,抨击了奴隶制惨无人道的本质,描述了他对自由的向往。最终,他成功逃离了奴隶制,走向一条新的道路。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是美国十九世纪废奴运动的领袖,杰出的演说家、作家和人道主义者,更是第一位在美国政府担任外交使节的黑人。他生下来就是奴隶,切身体会到奴隶制的残暴。他在成功逃亡后,积极投身于废奴运动,不仅创办报刊加大对反奴隶制运动的宣传,还以实际行动帮助奴隶逃亡。在晚年,他分别担任了圣多明哥委员会秘书、哥伦比亚区法院执行官和记录员以及美国驻海地公使。
  • 曾国藩家书(下)

    曾国藩家书(下)

    《曾国藩家书》以清光绪三年的《曾文正公全集》为底本,从一千余万字的“全集”中选取了173篇对后世影响最深远、最能体现曾国藩思想精髓的“家书”,按时间顺序分为:养心之道、自勉之道、成事之道、为学之道、交往之道、理财之道、为政之道、养生之道共八个方面。
  • 名人传记丛书:杜甫

    名人传记丛书:杜甫

    名人传记丛书——杜甫——“诗圣”的“诗史”一样的人生:“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开宗立派的艺术家(4)》本书分为郑板桥、加埃里·维斯特里、邓石如等部分。
  • 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

    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

    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傲娇大叔有点甜

    傲娇大叔有点甜

    新书(重生后我成了霸总的小娇妻)欢迎品鉴!“白浅浅,我大你十岁,都可以当你的叔叔了,”面对小姑娘的猛烈追求,寒冬深沉着一张俊脸拒绝。后来,他将她吃干抹净,还日日都不让她下床。不是说大她十岁的吗?不是说要当她叔叔的吗?她揉着酸疼的小腰,气的跳脚。他盯着她那圆润的身材,笑的腹黑又温柔,“如今你长“大”了!”她顺着他的视线看向自己的身材,突然明白了什么,瞬间脸颊爆红,跳脚大骂:“寒冬深,你不是人……”提及寒冬深,他可是京都赫赫有名的人物,当初在部队时,杀伐果断、铁血手腕,让那些歹徒闻风丧胆。后来继承家业后,更是大展身手,铲除异己,就连自己的亲哥哥都不放过,更是让人谈虎色变!据传闻,他不止不近人情,还不近女色,可是自从有了小娇妻后,立马化身成了妻管炎。助理说:“寒总,今晚约在KTV谈事,您看行吗?”寒冬深:“我先问问我妻子。”助理说:“寒总,需要出差两天,可以不?”寒冬深:“还是你替我去吧,我怕我妻子不同意。”助理又说:“寒总,刚来的秘书是个女的,您看行吗?”寒冬深:“还是换成男的吧。”
  • 英雄

    英雄

    其一此刻,石田伸夫正坐在一家装饰考究的酒吧里。因为不常来这种地方,所以他总觉得非常拘束。毕竟平时只和同事去公司附近的小酒吧喝着角鲨头合十礼白啤或者罗格的榛子棕啤,借着酒精谈天说地,旁边的人都吵吵嚷嚷,他们便也抬高嗓门说话。而这里,只有几位穿着得体的客人坐在酒吧的一角,说话声音也不大。一台衣着考究的机器服务生把调酒师调好的酒端到客人那里,它的外表很像人类,但内核还是功能有限的A.I.,所以很容易从行为举止上识别出来。
  • 汉语诗歌的节奏

    汉语诗歌的节奏

    本书系统研究了汉语诗歌的节奏问题,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在分析、评价几种汉语诗歌节奏论的基础上,指出汉语诗歌节奏是 “音节—顿歇”节奏,而且这种节奏有其特殊的语音学根据和构成机制。中编论述《诗经》、《楚辞》、五七言诗和词曲的节奏形式(包括节奏单位、句式或行式、节式、体式和节奏调子)的构成规律和特点,着重从音顿节奏的观点探索某些节奏形式的起源等疑难问题。下编在分析和评价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新诗节奏形式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论述格律体新诗节奏形式和自由体新诗节奏形式的构成规律和特点,着重论述两种新诗体的建行原则及其根据。中编和下编还论述汉语诗歌韵的独特的节奏作用,以及这种韵与音顿节奏的关系。
  • 豪门劫:女人最痛

    豪门劫:女人最痛

    找份好工作然后找个大款嫁了是她的人生目标,为了忘记旧爱带来的伤害,她选择相亲,在一次醉酒后,她竟然跟个陌生男人发生关系,还弄出了人命……他身边美女如云,竟为了个女人而日夜失神,女人,他大把,唯独这个女人他不能放过。……嫁入豪门,山鸡变凤凰,令人百般羡慕,没想到是万劫不复的开始……妒忌、猜忌、阴谋……让她失去所爱。爱恨纠缠,折磨着他的心身,误会和误信他人谣言,他给了她一张离婚协议书,在她最无助的时候,是他给了让她依靠的肩膀,爱过、恨过、伤心过、绝望过……一段爱恨交错的感情最终何去何从,……刚开不久的读书会:186117267,欢迎各位加入!喜欢小迷的劣作就点一下收藏,嘻嘻!求荷包,求花花,求各种......
  • 陕州河亭陪韦五大夫

    陕州河亭陪韦五大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家小屋会穿越

    我家小屋会穿越

    遭雷劈的,顶着个大太阳补房顶居然都被雷劈。不仅自己被劈,全家人跟着被劈,甚至阿猫阿狗都被劈……好吧,连房子都被噼里啪啦!劈完之后没有事儿?谁说的,你出来我保准打不死你!明摆着遭雷劈、要穿越,怎么可能说是没事儿呢~
  • 永恒之心

    永恒之心

    外门弟子陈宇,体内融入了一颗神魔心脏。心脏,乃生命中枢,人体致命的要害。而对陈宇来说,心脏却是防御最强的一点,并让他拥有赶超妖兽、神兽的无限潜力。自此,他踏上一段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玄奇之旅。天才如云之,天骄盖世。宗门林立之,我主沉浮。万族辉煌之,跨界大战。太古悬谜之,神话争锋。我心唯有,永恒!——新书,迫切需要推荐、收藏。已完本作品《主宰之王》、《仙河风暴》、《仙鸿路》等。可以交流意见,获取更多独家资讯。
  • 木凸

    木凸

    《木凸》以谭家花园人物命运为背景,把生活中的故事当作历史的一部分来着笔,娓娓道来,描绘中国历新旧思想的交锋。生活在谭家花园的谭姓男人为什么都不能活过五十二岁,到时都得一命呜呼?谭家花园的继承人谭宗三同黄克莹的恋爱故事又和老管家经易门有什么关系?谭家花园新旧力量通过谭宗三的豫丰公司和经易门为代表的守旧派之间的明争暗夺所为何来?……
  • 帝王的暖妻

    帝王的暖妻

    他是一代商业帝王,无心也无情。她是平凡的小医生,没才也没貌。……当他遇到她,一切都变了!——传说中的帝王变成了……,,,小剧场,“铃铃,你去哪了?”“我跟小雨一起去逛街了!”“你不要我了,为什么要去跟那个人逛街?”<~>“额!她是女的”“女的也不行,你是我的!”紧接着他就把她抱进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