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3900000003

第3章 礼与法的关系

一、礼与法相继而生

自古以来,礼法并存,但是从历史源流来讲,应该说,礼早于法。原始社会就有“礼”,三皇五帝时期,“选贤与能”阶段,也就是孔子所谓的“大同世界”,就已经是“礼治”的时代了;自从大禹“父传子,家天下”之后,也就是孔子所谓的“小康世界”,这才进入“法治”时代,因为“法”是国家政权的产物。“大同世界”以前只有“礼”,却没有“法”。那时,礼就是法。有了国家,才有了法。法是在礼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说,“礼”早于“法”。古人相传,“周公制礼”,那是从文献学的角度讲的。

二、礼与法的区别与联系

法是强制执行的,礼是提倡实施的。就其产生先后而言,礼是法的基础,但就其实施来讲,法是礼的保障。就其相互依存来讲,礼法是互补的,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无“法”,“礼”难行;无“礼”,“法”也难行。

维护一个文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必须礼法并行。无论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需要礼和法。那种认为“礼是维护贵族等级制序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观点是片面的。因为这种观点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需要并且存在“礼”。由于这种观点的存在,使得我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后,社会主义革命之中,忽视了礼的建设,也忽视了法的建设。因为这种观点认为,法是资产阶级的法权。礼是奴隶主贵族的专利。

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必须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制,同时,还必须建设社会主义的礼制。礼法并行,才有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从某种角度讲,没有礼,便没有精神文明;没有礼,便没有社会稳定;没有礼,国民便无所适从;没有礼,法制都无法正常运行。

“法”只能规定公民必须做的事和绝对不可做的事。例如“法”只能规定公民依法纳税,不准偷税漏税。不能规定公民必须向慈善机构捐款,而“礼”却可以提倡公民向慈善机构捐款,因为这是自愿的。

“礼”提倡公民扶危济困、惜老怜贫。例如向灾区捐款,向希望工程捐款,自动领养孤儿、赡养鳏寡老人……等等。法律便不能硬性规定,因为这是尽力而为的事,公民做到了,国家给予表扬,社会给予称赞,做不到,法律也不能追究。这就是礼与法的不同之处。

又比如,法律规定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不准虐待老人。只要你按规定赡养而未遗弃老人,也没虐待老人,便尽了义务。但是赡养的是否尽心尽力,是否和颜悦色,是否为老人创造了尽可能好的生活条件,是否做到了“善事父母”,也就是孝敬父母,那就属于礼的范畴了。

又比如:出外旅行,凭票乘车。不买票而乘车便是违法,要受处罚。买了票而乘车,那便是合法行为,是每一个旅客应该享受的权利。但是有权利而不享用,把坐车的权利主动让给别人。就像雷锋同志给老大爷让座那种行为、便属于礼的范畴了。凭票乘车,不给别人让座,法律不能追究。但是有票不坐而让老人坐、这是礼貌行为、社会敬重、舆论赞扬、品德高尚,礼貌周全。

又比如:出门在外,路遇行人,主动让路。遇见朋友,先打招呼。遇见老师,鞠躬问好。这都是礼貌行为。能够做到,人们赞扬,不能做到,人们贬斥。但是法律并不追究。这些都是礼与法的不同之处。

但是,礼与法又是密不可分的。因为礼与法都有协调人际关系的功能,都规定了这个国家中的每个阶级、每个阶层和代表这些阶级、阶层、党派和个人的政治地位与经济权益。一个人要想溶入社会,并与人交际,必须懂法,又必须讲礼。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宪法规定,公民有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自由,结果导致了一场空前动乱。1982年宪法取消了这一条“权利”,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邓小平同志说:“我们总结的经验有很多条,那末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同志说:“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探索了中国怎么搞社会主义。归根结底,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逐步发展中国的经济。第一步,规定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从一九七九年底提出这个目标时到本世纪末,有二十年时间,我们不能脱离实际提出太高的要求,我们提出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按人均计算,包括人口增加的因素,从二百五十美元增加到八百到一千美元。达到这个水平,虽然比发达国家水平还低很多,但我们的日子会好过多了。所以我们叫小康水平。

古代孔子谈“小康”与“大同”的文章,是收入《礼记》一书的。今天小平同志谈“小康”,是治国大计,也是奋斗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礼仪的蓝图。因为“礼”便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规范人们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理想生活方式。

邓小平同志还说:“治理国家,这是一个大道理,要管许多小道理,那些小道理或许有道理,但是没有这个大道理就不行。”

大道理管小道理,这就是礼。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这也是礼。

总而言之,“礼”与“法”异曲而同工,“法”规定了起码的行为准则,违者必罚。不许跨越雷池半步。“礼”规定了最高的行为规范,提倡实行,违者要受道德的谴责。两者相辅相成,殊途同归。由此可见,“礼”与“法”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法由礼而来,礼因法而行。有的礼就是法,有的法也是礼。礼的范围大于法,法的威力大于礼。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估计礼法将合二为一,成为理想的“礼”。

同类推荐
  • 理想励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理想励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智囊(精粹)

    智囊(精粹)

    在古代,人们常用“智囊”一词形容足智多谋的俊杰人物,比如,战国时期的樗里子,“滑稽多智,秦人号曰智囊”;西汉时期的晁错,足智多谋,颈下又有一个赘生物,好像袋子一样,因此汉景帝称他为“智囊”。《智囊》的书名正是撷取此意。《智囊》全书分为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杂智,共10部28卷,收录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慧故事1238则。其中上智部、明智部、察智部,收录历代政治智慧故事,胆智部、术智部、捷智部,收录历代官吏处理政务的智慧故事,语智部收录历代辩才的智慧故事,兵智部收录历代军事将领的智慧故事,闺智部收录历代女子的智慧故事,杂智部收录历代黠狡小技之类的故事。
  • 毓老师说孙子兵法

    毓老师说孙子兵法

    《毓老师说孙子兵法》系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几十年来在台讲授《孙子兵法》的集大成之作。《毓老师说孙子兵法》重在告诉读者要懂得变局,知晓为人处世之道;要有智慧,遇事要以智取;更强调,凡事要留余地,得势时不可以赶尽杀绝。《毓老师说孙子兵法》告诉我们,《孙子兵法》最终的目的是使人类和平,天下一家,所有人类都同一尊贵,应同等对待!如能用此一眼光读《孙子》,相信人人皆可用智慧,为自己也为家人谋得一幸福的人生。如果社会因为智者多了,大家遇事能以智取,不作无谓之争,和睦相处,社会、国家也就日趋于安宁。大家共存共荣,互不侵害,最终才能达成天下一家的理想。
  •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中国服饰文化演变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原始社会服饰(公元前21世纪之前)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
  • 上海蓝调

    上海蓝调

    静安和闸北,一个诞生了近800年,一个不足400年;一个得名于寺庙,一个得名自水闸。出生时间不同,出生环境不同,甚至连陆路地域都不接壤,隔着苏州河相望。从全国解放到改革开放后,两个区都在曲折中发展,静安区走得稳,而闸北区追得猛,无论经济、文化,还是人口,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人把静安和闸北的商业、房产、交通、教育、文化等方面一一对比,得出结论:一个“洋气”、一个“霸气”,“洋气”的静安和“霸气”的闸北,那么远又这么近,终于在最好的时光里牵起了手。
热门推荐
  • 菜鸟萌妻:豺狼夫君太无良

    菜鸟萌妻:豺狼夫君太无良

    六月觉得,自己肯定是出门少给佛祖烧了一炷香,不然,她这辈子的神偷之路也不会如此的坎坷。偷个珠宝吧,一个不小心穿越了。在异世干起老本行,却又一个不小心偷了一个男银。而这男银看起来无辜纯良、呆萌可爱、易拐走的样子,却不料,纯良是骗人滴,卖萌是忽悠人滴,他真正面貌,却是一只爱使唤人的资本家。“娘子,我要喝茶。”“娘子,我肩膀痛,帮我捏捏。”“娘子、娘子我饿了。”面对某人催命一样的使唤,六月怒道,“滚粗!”
  • 重生之都市无上天尊

    重生之都市无上天尊

    【火爆爽文】星空巅峰强者陈羽,历经大战后自爆而亡,却重生回到高三时期,从此扮猪吃老虎,一路牛逼到巅峰。这一生,没有遗憾,只有璀璨。这一世,没有隐忍,只有无敌。ps:新书《无敌医神都市纵横》起航,热血火爆,无敌爽文,请大家多多支持!
  • 胡适新论

    胡适新论

    本书是作者1987年至1995年间胡适研究的相关成果。内容涉及很多方面,从《新青年》的思想及“新青年”群体的分歧乃至分裂,到胡适本人的思想及其与各界的关联,如胡适的文化观与价值观,他在国语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他在抗战前及抗战期间的思想与活动,他与蔡元培、陈独秀、梅光迪的关系及其思想、学术与政治态度的比较,等等。其中《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一文,批评某些人以所谓“全盘反传统”来否定新文化运动是不实之词,反响很大,纠正了学界对这一重大历史阶段的认识偏差。作者认为:对胡适的认识的改变和深化,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中国社会的进步,反映出开放社会条件下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 网游之重生开天

    网游之重生开天

    轻松的玄幻修真类网游小说,轻松游戏,轻松看书
  • 龙血鼎

    龙血鼎

    吾本凡人,奈何天意弄人;为掌命运,踏入飘渺仙途。破苍穹,寻仙缘,掀起浩瀚风云!极限道,修本源,吾当逆天成神!蛟化龙,掌混沌,我自武动乾坤!
  • 吃货的修仙日常

    吃货的修仙日常

    蠢萌吃货的修仙日常!——————————————什么是修道?修身、修心、修长生……嗯,其实还可以双修哒……*身为废灵根,非月很有自觉的,妹子们,好吃的留下,灵气你们带走!非月靠着一张脸混进了以美貌著称的出云宗,从此过生了,山上采药捉山鸡,种药养花收美男的奇葩生活!*废灵根的非月养了半个来月,准备做成叫花鸡的大公鸡,突然开口说话了,并且英勇无比的战死了一只百年蜈蚣、八百年蜈蚣、一条千年大蛇!甚至挥挥翅膀就能设置结界,令人不知不觉的爆体而亡……非月挥挥冷汗,吃鸡这事日后再议!*天、魔、妖、灵四界之人齐聚人间。非月发现,自己身边的男人,一个比一个美,一个比一个妖,一个比一个爱吃人!瑟瑟发抖,小心肝乱颤的非月,抱着种满美味的空间石,一边咽口水,一边想,到底要被谁吃掉,或者把谁吃掉!嗯,双修呢?然而……
  • 来自瓦歌世界的琥珀

    来自瓦歌世界的琥珀

    陆五,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毕业生,面对的是所有大学毕业生都要面对的问题:住处、工作、钱还有其他的烦恼。但是一次偶然的抽奖,他抽到了一个叫做holoera的奇怪电器,然后,他的命运改变了。一个来自异世界的穿越者进入了他的生活……本小说受人约稿所作,保证完稿,大家请放心收藏。
  • 如意小郎君

    如意小郎君

    21世纪双料硕士,魂穿古代。没有戒指,没有系统,没有白胡子老爷爷,连关于这个世界的记忆都没有……贼老天,开局什么都没有,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这让我怎么玩?腹中饥饿难耐,心里郁闷透顶,唐宁忍不住抬头竖起中指:“贼……”有一物从天外飞来,正中额头。抱着大红绣球,晕倒之前,他只想问一句:“哪个杀千刀给绣球里塞了石头!”再睁开眼时……有丫鬟笑靥如花:“姑爷,小姐有请!”有女子眉眼如画:“相公,妾身有礼!”
  • 非常出诡事件

    非常出诡事件

    架于哲学上的诡异、死亡弥漫的恐怖、未知境地的惊悚离奇……主角贯穿每个事件,然后告诉你——有一种恐怖逾越了鬼怪、恶灵、凶杀。它让你一个人呆着的时候细思极恐,害怕面对、讳莫如深。它就在你周围,在你时时看见又看不见的地方潜藏、蛰伏、呼之欲出……它让你自己去发现恐惧,就像水下沉尸一般,让你自己翻开更深、更阴寒、更令人精神崩溃的真相。如果你做好准备,就进来吧!但是小心,有可能一去不返。
  • 余生簿

    余生簿

    所托余生,以成余生簿。余生所记,含人及妖,道尽万千,唯余一情字而已,垂延后世,绵流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