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9900000055

第55章 刀快脖子硬

审配站在邺城的北门外,皱眉抬头看着正在修筑加高中的城墙,心里很是生气。

邺城乃魏郡治所,周围还分布着平阳城、武城、九侯城、污城等四座卫城,距离南下黄河的黎阳渡口仅有一百二十余里,距离进入并州的咽喉要道壶关也只有一百九十余里。

魏郡地处冀州南部,与司隶毗邻,是幽、冀二州进出洛阳和兖州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只要控制了邺城,就等于是控制了魏郡,而控制了魏郡,则等于是从冀州拿走了最丰茂的一片土地。

如今袁绍未经韩馥同意,便夺了魏郡之地,将原太守及郡中官吏悉数驱逐,私自任命其妻之弟李孚为郡守,这样的作为跟土匪强盗有何区别?

而且更坏的是,袁绍这么干,等于是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今后各地诸侯以此效仿,不用请奏朝廷,便随便安排地方官员,造成的结果就是名义尚存的中央朝廷将更加的失去正统影响。

如果谁的兵马强壮,谁就可以肆意妄为,今后大家穷兵黩武,割据一方,这天下将永无宁日!

正在审配思索之间,从北门内走出一队人来,当先那位却是审配的老相识郭图。

“正南兄北来,袁公让我前来迎接,还请随我一起入城!”

对于郭图,审配一向都是瞧不顺眼的,因为他觉得郭图当初身为韩馥从属,理当尽心竭力辅佐,怎么还能帮着高干游说韩馥让贤给袁绍呢?这不就是典型的吃里扒外么?

因为心中不喜,所以审配面无表情地向郭图还礼,然后说道:“且在前面带路。”

郭图看到审配这副人人欠他一笔钱的表情,也是懒得攀交情,扭头就在前面带路,也不问审配是为何而来。

似是袁绍授意,郭图领着审配在邺城中行走时,并没有直接往袁绍如今所住的郡守府中而去,而是先带着郭图“免费”参观了一座人声鼎沸、训练正酣的兵营,又参观了贮存粮草和兵甲的仓库,最后才带着审配来见袁绍。

审配对于郭图这点小伎俩自然心知肚明,于是本就沉着的脸便拉的更长了。袁绍拿他从冀州抢来的粮草兵甲向现任的冀州治中炫耀,你说直肠子的审配能高兴的起来么?

见到袁绍时,一肚子火气的审配直楞楞地站在一大群人的面前,却是纹丝不动地看着袁绍,竟然是要袁绍先向他行礼!

虽说如今是个礼崩乐坏的乱世,可场面上的礼节大家还是会遵守的,士大夫们彼此相见时也是谨遵礼教,毕竟谁也不想落个无礼失仪的名声。

从礼节上来讲,谁先向对方行礼,则表示地位上要比受礼之人要低,审配如今见了袁绍不先行礼,意思就是自己的地位比袁绍高。

袁绍帐前大将文丑见审配如此“不上道”,一把抽出腰间佩刀,几步来到审配面前,“唰”的一刀便将审配下颚胡须削去了一缕,然后将刀刃紧贴着审配的脖颈,恶狠狠地说道:“如今可知吾刀利乎?面见袁公,为何不上前行礼!”

审配在高邑那可是出了名的“二杆子”,连老好人韩馥有几回都被他顶得胃疼,他可是真不怕别人拿刀架在脖子上。只见他轻蔑地一笑,冷声说道:“哼!你这丑鬼,真是不知礼数!吾乃堂堂冀州治中从事,袁本初乃渤海太守,哪有上官先向下官行礼的道理!”

文丑勇武过人,与颜良义结金兰,在河北被人并称为“河间二虎”。二人在袁绍担任讨董盟主时双双来投,如今是袁绍帐前哼哈二将,在武将之中地位仅次于袁绍的外甥高干和袁绍的老伙计淳于琼。

有道是“骂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虽然文丑的卖相不怎么好,肤色黢黑,满脸的横肉,可被人当众骂作丑鬼,你让他如何能够忍受,所以审配这话刚落地,须发皆张的文丑便举起刀来要砍审配。

“文将军住手!”

一直没有说话的袁绍忽然出声,制止了文丑。

说实话,此时袁绍真的很想看到文丑一刀将这个不知死的审配给砍了,可他却不能让文丑真这么干。

审配虽然落了他的面子,可人家说的也没错,如今袁绍名义上的职务还是渤海太守,哪怕实际上已经控制了三个半郡的地盘,哪怕渤海郡如今被公孙瓒给抢走了,在没有经过朝廷的正式任命之前,这冀州从法理上讲,就该是韩馥做主!

这也正是袁绍费尽心机想要威逼韩馥让出冀州牧这个职位的原因。

只要是韩馥当众向外宣布自己愿意让出冀州,那么袁绍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接管冀州,哪怕是朝廷的任命文书不到,但在外人看来也是可行的。可若是韩馥没有答应,只要韩馥一天还在冀州,那他袁绍就算将整个冀州都抢过来,天下人依然不会认同。

这就是所谓的“势”,这就是所谓的“大义”和“名份”,曹黑子之所以能够咸鱼翻身,统一长江以北,是因为他当初听从了荀彧的建议,迎天子到许都,从此打着天子的旗号征伐不臣,因为他占据了天下最大的势和名份。

若是袁绍坐视文丑今日杀了审配,或许过不了几天韩馥、公孙瓒、刘虞甚至连东郡太守张邈都会加入进来一起攻击他!更何况,他现在之所以小日子过得红火起来,就连韩馥和刘虞对他占据冀州三分之一的事情都默认了,是因为去年他担任了讨董盟主之后有了声望,是因为韩馥在支伐董卓作战的后期确实克扣了粮草供给。

也就是说,袁绍现在还占着一定的道义,可他要是杀了审配,那就彻底将之前的经营付诸东流。这样的反面例子不是没有,历史上曹黑子一怒而杀陈留太守张邈,结果惹出了多大的乱子?陈宫直接造反,伙同吕布占了曹操老巢,差点没把老曹整死。

士可杀而不可辱,是文士本人对于别人的说辞;士不可杀也不可辱,则是对于想要收服天下人心的主公而言。

文丑虽然性情暴躁,但绝对不是演义中描述的那般四肢发达而头脑简单,当他听到袁绍出言制止时,很规矩的收起了佩刀,然后狠狠瞪着审配说了一句“老杀才莫要着急!”,便返回了站班的行列。

文丑不杀审配,那是因为他听从主公号令,但袁绍可没说不许他骂人,这句“老杀才莫要着急”的含义很丰富,既像是赤果果的威胁,也似乎是一种示威和宣言,意思是冀州迟早都要落入主公袁绍手中,那时候他文丑便可以寻个理由名正言顺地杀人了!

袁绍很不情愿地从座位上起身,然后对审配抱拳行礼。

“袁某见过正南先生。”

审配虽然脖子硬,但也不是食古不化的迂人,见袁绍服软,也就还礼,然后说道:“审某今奉韩州牧之命,特来邀请袁郡守前往安平信都共商讨董大事,还请莫要推辞。”

说完这话,审配自袖袋之中掏出一封书信,然后示意侍者面呈袁绍。

袁绍此时已经明白审配的来意,所谓的“共商讨董大事”,依然还是一块遮羞之布。冀州如今三分,大家各有算计,暂时也不想凑在一起打生打死,那就需要三方坐下来划定一个临时的边界,定下一些和平共处的条款,否则各方将士因为没有约束,私下里冲突不休,便会引起一些无法收场的麻烦。

大家都很忙,青州和并州那边大片的地盘等着去接收呢,这个时候哪里还有心思在冀州窝里死掐?

袁绍心里也愿意跟韩馥和公孙瓒好好谈一谈,看完韩馥的来信之后抬头对审配说道:“信都位于冀州中心,倒是方便各方汇聚,只是不知此地如今由谁掌控?”

袁绍这话的意思,是说安平国不在自己掌控之中,若还是韩馥控制,倒也不怕,毕竟韩馥是出了名的老好人,不可能干出类似鸿门宴这种事情来,可若是安平落入公孙瓒的手里,袁绍这边派人过去,岂不是很危险?

审配明白袁绍的担心,一脸轻松地说道:“袁郡守不必担心,如今安平国既不在公孙瓒的掌控之中,亦不在韩州牧的掌控之下,而是暂时交由天子特使刘和公子托管。”

“什么?刘和!”袁绍有些吃惊地说道。“韩州牧怎可如此荒唐?将偌大一个安平国交到一个黄口稚子手中,他懂什么!”

袁绍这话说的,听起来有些酸。

“袁郡守可能没听明白,不过是暂时托管而已。韩州牧为了让大家放心,于是出此之策。有刘公子届时作为见证,想必袁郡守可以放心了吧?”审配问道。

“好,便依韩州牧之邀,届时袁某必派人前往!”

审配此间事了,告辞离开,前往驿馆休息。袁绍没啥兴趣摆宴给他接风,审配更没什么兴趣陪着袁绍帐前一群如狼似虎的家伙虚与委蛇。

“主公,方才审正南的有句话需要注意。”许攸提醒说道。

“哪一句?”

“他只说韩馥将安平交给了刘和,并未提到会盟事了之后是否收回,但刘和势必不能在安平久呆下去……”

“子远的意思?”袁绍忽然心中一动。

“若是我们暗中与那刘和交涉,说不定可以不动刀兵便将安平国也拿来。”

同类推荐
  • 山中缘

    山中缘

    大学生秦钥附身到大山深处的一名少年身上,却在某一个月黑风高夜,被一棒子打晕,醒来时,却被强迫要成为大秦帝国的驸马。公主,不带这么强抢民男的……
  •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历史是古人活动的舞台,文化则是其中积淀而成的传统。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与文化是精神与思想的遗传基因,对现代人具有深刻的影响。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找出其本源,揭示中国传统世界的内核,便是别裁。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作者用现代的理性思维去理解历史上一些典型的事例。对于人们耳熟却并不能详的一些历史故事,书中细致地加以拆分,一步一步进行分析,对于故事的出路或结果,提出多种可能性,然后通过排除法,得出历史自身呈现出来的结论,并分析出为什么只能是这个结果的道理。书中讲的道理,事关价值体系,都是大道理。但不是空洞地讲道理,而是建立在大量的细节描述基础上。
  • 大楚小掌柜

    大楚小掌柜

    二十一世纪的青年穿越到了异世大楚一个普通农户少年身上,贫困的家境,举步维艰,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经商创业,一步步逆风而上,成为富甲天下的大商人。然而他却发现,国家积弱,朝廷昏暗,外有强敌环饲,胡虏掠地,内有奸臣当道,竖子横行。纵然自己富甲天下,那又如何,一朝国家崩塌,百姓受蛮夷欺辱,所有的一切都会湮没在胡人的铁骑之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虽然只是一个掌柜,但他有大气魄,身为一个穿越者,他毅然决然踏上了救国救民之路,斗奸臣,清朝堂,收失地,驱逐胡虏蛮夷,谱写一下一段段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闲人流,剧情流,中后期热血)花间书友Q群:336757504
  • 广陵水贼

    广陵水贼

    我也不知道能否写完,尽量写完吧,这本依旧磨练文笔,开头有些戾气,文笔有些差,文体有些白,我的文笔可以说差,但是我可以这么说,我的剧情一定是很有意思的,起码我给人家说了剧情别人都很感兴趣的。一个还算是熟悉三国历史人,穿越到了东汉末年,成了徐州一个水贼的儿子。在自家阿翁的兄弟扶持下成为了水寨头领。纪洪如何在这个世家林立的东汉称雄呢,我是水贼出身有世家子弟投靠我吗。对,没有。水贼的路子,走的要比世家子弟,难上数倍。有背叛,也有好友。却难有知己,天下乃一人之天下,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 历史的魔咒

    历史的魔咒

    该书是一本通俗历史书籍,罗列了我国历史上相对统一的几个封建王朝,自秦始,上册为秦、汉、隋、唐,下册为宋、元、明、清。详细介绍了这几个朝代的兴亡更替,重要的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重点介绍了开国之君与亡国之主,并试图挖掘一个朝代灭亡的深层次原因。
热门推荐
  • 捡来的王妃是块宝

    捡来的王妃是块宝

    哎,这年头,还真有穿越这一回事,本来就不相信,没想到还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悲惨的,为什么被这个王爷捡到,天啦,谁来告诉她,什么时候可以回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忠志

    忠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威武将军种田妻

    威武将军种田妻

    杀手穿成差点被家人卖掉的小农女,爹爹不爱,亲戚冷漠看热闹,可恶!看她如何教训烂老爹,恢复自由,发家致富,过上……等等,这后面紧追不舍的男人你谁啊,她发家致富的道路上不需要同伴,太拥挤了。哪知某人说:“娘子,不拥挤,人多力量大嘛!”某女:“那你能做什么呀?”某男:“我能帮你生猴子。”
  • 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朗读者系列)

    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朗读者系列)

    本书是朗读者系列之一——《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收录了60多位中外作家的文章,泰戈尔、叶芝、林徽因、朱自清、圣埃克苏佩里……《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适合表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对孩子降临的喜悦、给孩子呈现世界的渴望、让孩子成为更好自己的期待、与孩子共度美好时光的遐想……《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一书除了收录著名作家的经典文字,对作者的主要人生经历和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述,也对文字所创作的背景进行分析,还给读者提供了不少朗读的建议,让读者更立体地了解文字的内容,更顺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 谋生

    谋生

    发现曲三的是小简。那天晚上,夜黑,雪白,小简深一脚浅一脚地把踏板拽上来就感觉传送机的苫布瑟瑟颤抖,那颤抖影响了上面的雪,经不住地滑了下来。小简心想,里面肯定钻进野狗了。于是,毫不迟疑地在甲板上拾起根绑旗杆的木棍,对着那颤抖的地方,杵了两下。在小简的思维中,接下来应该是这样一幅景象:一条丧家之犬夹着尾巴拼命逃窜。即使,即使不是这样,最起码也应该有嗷嗷的嚎叫声,这才符合常理。
  • 史上最强佛门

    史上最强佛门

    “一座早已断了香火小庙,收徒只收天才!并且要剃度出家做和尚,最让人震惊的是,还要自掏腰包付入门费。小庙中,住宿要钱、修炼要钱、就连吃饭喝水都要钱。即便如此,却有无数人不远万里跑来寺庙做和尚,当然,还要带着足够的金银财宝。那座小庙上香不仅价格昂贵,服务态度还很差,但无数香客却争先恐后的乐此不疲。天呐!这世道是疯了吗?”——《江湖奇闻录》
  • 破局者

    破局者

    当年的自私与懦弱意会惹来杀身之祸,在见义勇为与明哲保身之间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每一宗罪案都是一个迷局,而谁又是那个破解迷局的人……
  • 穿越之剑破苍穹

    穿越之剑破苍穹

    千里长空,见诛仙之力,看破魔之猛,闻天雷之威,试青光琉璃之伤,悟生命之源。万镜之内,剑气之威,流光闪,龙灵现,一剑震山河,两剑碎生灵,三剑屠万物,四剑破苍穹,五剑哮乾坤,龙吟一出,看我剑神之威。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天不容我我猎天”且看一名穿越少年手持逆天神剑,身怀绝世武决百练成神之路!
  • 我家少主又跑了

    我家少主又跑了

    本书又名《X一代的人生巅峰之路》,风格偏仙侠~女主……女主?本文没有女主,大家记得把少主当男人看!一睁眼成为云天界最大的纨绔子弟,云涟刚刚想靠山活……一眨眼,靠山倒了!!!传说中的X二代呢?!好吧,X二代没当成,圆润的滚去当X一代。走上人生巅峰的路上,云涟想顺便拐个伪谪仙回家。然而——云涟弹弹脖子上的利剑。本大佬想跟你过日子,你却想杀我?!
  • 仲冬纪

    仲冬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