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9500000006

第6章 日日长看提众门(六)

二十四年前的夏天,汤若望第一次踏上大明帝国的领土——蚝镜【澳门】。

那时候,他刚经过了长达一年多的远航,一下船就脱下了僧袍,住进了中式房子,开始研究东方哲学和儒家经义。

那时候,利玛窦已经逝世,而且葬在了中国。

利玛窦的继任者以及一群狂热的天主教徒认为利玛窦的“合儒”策略是对天主教的背叛,严禁教徒祭祖祭孔,引发了著名的南京教案,使得天主教在中国大陆失去了立足之地,同时也破坏了明国士子对利玛窦的好感和友谊。

汤若望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入大明,依靠西方的科学技术获取了朝野的信任,在徐光启的帮助下进入钦天监。崇祯九年的时候,汤若望奉命铸炮,两年内铸成二十门,同时翻译了大量西方实用科技。

因为汤若望的功绩,崇祯十一年的时候,皇帝陛下钦赐“钦褒天学”四字,制匾分送各地天主堂悬挂。

现如今,他参与编修的《崇祯历书》已经进入了尾声。新的历书采用了东西合璧的制定方式,远胜以前的传统历书。

在这个关节点上,汤若望并不好奇皇帝陛下会召见他。但他万万想不明白,为什么来宣旨的太监用的是“太子殿下令旨。”他很希望能够见一见那位有神童之称,同时对科学十分有见地的皇太子,但是钦天监官员的身份使得他不能如愿以偿。

大明太子在理论上可以召见所有的官员,同时颁发自己的“令旨”。然而出于皇权的独一无二,和对君父的敬畏,明中叶之后的太子很少使用这种权利。当然,这和嘉靖、万历两朝太子的倒霉遭遇也有很大关系。

“传,钦天监汤若望觐见!”太监的公鸭嗓子传出了正式召见的上谕。

汤若望最后整理了一下仪容,学着儒臣们的步伐,谨慎且谦逊地踏进了乾清门。

这道门是内廷与外廷的分界线,汤若望从未听说过有外臣能够进入这道门的。好像当年因为皇权统治的问题,有群大臣冲了进去,赶走了一位幕后掌权的妃子,成为至今没有平息的“移宫案”。

汤若望颤颤巍巍拜倒在地,奉命抬起头时,终于见到了难得一见的皇帝陛下,以及他的家人。

大明帝国最至高无上的一家人。

他脑中彻底空白。

“汤若望,”崇祯让内侍将黑死病相关的部分拿给这个洋和尚看,“此文可有夸大之处?”

汤若望颤抖着双手,接过满溢油墨的新书,一目十行,速读之下心中骇然。他很难想象,许多人连欧罗巴有多少个国家都不知道,竟然有人能将黑死病的起源说得如此透彻!

是教会送来的资料么?为什么我没有见过?汤若望心中犹疑,再次重头读了起来。他很快就发现了问题,这里罗列的地名和国名,并不是教会的标准译法,甚至也不是明国士人熟悉的译法。这种近乎音译的翻译,仔细品读下来,并不是拉丁文,反倒有些像英国人的海岛口音。

“尊敬的陛下,”汤若望放下书,“这里的记录非但没有夸大其词,恐怕还有些过于保守。”

“保守?!”崇祯颇为震惊。

“当黑死病流传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会死人。凡有死人的人家,外墙上便用黑漆涂写一个‘P’字。”汤若望在空中写了个字母P,继续道:“按照我们的史书,当时整个村庄、整个城镇的人都死光了。伟大的翡冷翠——也就是这书里说的佛罗伦萨,几乎成了空城。”

皇帝和皇后的心同时被揪了起来:“这岂不是亡国之祸!”

“正是。”汤若望垂下了头。

“陛下,太子绝不可以外出抚军!”周后浑身颤抖,望向崇祯。

崇祯也动摇了。他虽然顽固,但并不够坚持。

尤其是在这涉及国本的问题上。

——好像有些过头了。

朱慈烺本想让汤若望来证明一下京师大疫的可怕程度,谁知道竟然真的将皇帝皇后吓住了。这也是无奈,后世史学家只是估算当时的平均死亡率,而遭受重灾的地区,留下的恐怖回忆肯定会有所夸张。

汤若望虽然是德国科隆人,但他在罗马读的神学院,多半是在那里承接了那段恐怖记忆。

“父皇,”朱慈烺起身道,“这鼠疫的确对欧罗巴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不过在京师未必会有这么大的杀伤力。”

“胡说!”周后怒斥道:“同样的病,难道能杀泰西人就不能杀大明百姓么?!只要我还是你母后,你就休想出宫一步!”周后更有种被儿子欺骗的感觉,不由怒气更盛。

“母后息怒。”朱慈烺走了出来,对一旁的汤若望失望地摇了摇头,道:“汤先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黑死病固然厉害,但那是在欧罗巴,却不是在大明。一者,这鼠疫原出于中部亚洲。蒙古人西征的时候,用投石机将人、鼠尸体扔进城里,动辄阖城尽死。然而蒙古人本身却没因此而染上鼠疫,更不曾见说全军尽没。”

崇祯见儿子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也不免微微点头,对皇后道:“看来这鼠疫果然也是因人而得,且听太子怎么说。”

朱慈烺总算松了一口气,继续道:“其二,当时欧罗巴乃在天主教极端统治之下,正在火烧女巫。”

“殿下!”汤若望见涉及了天主教,心头一寒,连忙叫道:“现在我们的教会已经知道,鼠疫与女巫并没有关系。”他可不希望让大明的皇帝认为泰西是野蛮之地。事实上,大明的士子本身就存在这种成见,利玛窦花了一生的精力,方才被那些骄傲的士子们认可。

朱慈烺瞪了他一眼,没有理会,继续道:“女巫有个习惯,那就是养猫。欧罗巴人将猫视作女巫的仆从,魔鬼的使者,认为鼠疫是猫带去的,于是满城杀猫。这就导致老鼠在城市里没有了天敌,繁殖更快。”

崇祯点了点头:“既然如此,让猫儿房往各宫中都送些能捕鼠的猫儿。”

“其三,”朱慈烺继续道,“眼下的鼠疫还是从皮肤、血液、口鼻侵入,只要不让带有鼠疫的跳蚤咬人,勤洗手沐浴,即便沾染上鼠疫菌,也未必就会被传染。而当时的欧罗巴传统上是不沐浴的。”

“不沐浴?”周后的注意力被转移了。

“当时我们的医生认为,人会因为洗澡而生病。”汤若望觉得血液上涌,脸上滚烫。

“即便如今,欧罗巴人还是如此想的吧。”朱慈烺恶意地揭穿了汤若望。

汤若望不能否认,他也是到了大明之后才养成了洗头、洗澡的习惯。

“有此三条,儿臣相信鼠疫即便在京师传播,也是可以抑制的。”朱慈烺上前道:“如今许多愚夫愚妇以为这是厉鬼索命,使得人心动荡。儿臣以为,正本清源乃是根本,赈济药材只是枝节,故而请父皇陛下派儿臣主持赈灾防疫之事。”

中殿里一片寂静。

过了良久,崇祯看了看眼睛泛红的周后,沉声道:“你可有把握不会染上这鼠疫?”

“儿臣在《防疫论》中已经说了条陈,”朱慈烺道,“有皮手套、棉布含碳口罩、大罩衫,再多养猫,勤洗沐,必然不会染上鼠疫。”

——若是要死,我宁可染上鼠疫去死……总比到时候被人劫来劫去,死得不明不白好!

朱慈烺心中暗道。

“陛下,”周后道,“既然太子已经写清楚了条陈,何不让中官去办?难道大明已经人力匮乏,以至于要十五岁的太子亲自去做了么!”

——看来这回真的吓到老妈了。

朱慈烺无奈,眼睛一翻,道:“母后,此事还真是只有儿臣去做。”

“狂妄!”周后叱道。

“母后,这鼠疫还会变化,其中反复只有儿臣知道。”朱慈烺知道鼠疫不止一种,眼下应该是最好对付的腺鼠疫,以及少量的肺鼠疫,等以后肺鼠疫大扩张,恐怕就真难抑制了。

“你怎么知道?看的哪些书?让太医去读来!”周后眉毛一挑,丝毫不让。

“书里并不曾有传,”朱慈烺咧嘴笑道:“是儿臣观察鼠疫杆菌得来的。若是让太医再看一遍,恐怕他们自身难保。”

一向温柔端庄的周后头一次觉得牙痒难耐,双手震颤,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父皇,母后,”朱慈烺道,“只要许我调配人力、物力、财力,这鼠疫必然能被遏制。否则再拖得几个月,儿臣就不敢说什么了。”

再过几个月,天气转冷,鼠疫流行就会进入低谷期,那时候恐怕就没太子抚军的必要了。

同类推荐
  • 三国人物召唤系统

    三国人物召唤系统

    东汉末年,谋士如云,猛将如雨,看后世少年张云附身三国寒门小地主,随身带着人物召唤系统与曹操,刘备,袁绍等人斗智斗勇…
  • 大明第一富豪

    大明第一富豪

    纪小岩,职业扑街写手,魂穿大明,成为一个孑然一身的乞丐,如何在等级森严的大明生存下去,并过上体面的日子……
  • 大唐玄甲

    大唐玄甲

    重生到贞观年间,苏九却发现自己带着一个修仙系统,以修仙之术,改变大唐的走向,创立一个修仙的盛世。
  • 大明春

    大明春

    三十年来公与侯纵然是梦也风流我今落魄邯郸道要向先生借枕头这是一个宅男穿越到大明朝万历年间意气风发的故事。
  • 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人文与社会译丛)

    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人文与社会译丛)

    《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人文与社会译丛)》指出任何史学作品都包含了一种深层结构、一种未经批评而被接受的范式,它是诗学的,也是语言学的。书中以十九世纪八位有代表性的史学思想家为例,展示其历史著述所采用的主导性比喻方式,从而确证历史作品普遍存在的诗学本质。
热门推荐
  • 步步惊情:小妻哪里逃

    步步惊情:小妻哪里逃

    千里之外的法国,却遇上了她誓愿守护终生的人。即使被轻视、被厌恶、被毁容,甚至,被当面送给另外的男人,她也不曾后悔过与他的相遇,因为——理想终归是理想,誓言永远是誓言,不得不离别时,她对他,也始终只有那一句美好的祝愿!天之骄子的他自幼便呼风唤雨,因为一切得到的过于轻易,才永远都学不会珍惜,直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他放弃继承权、隐姓埋名、全世界找寻,只想再看一眼那道曾经始终追随在他身后的人影,但是——她的身边,不再只有他一个人的位置,难道他与她的结局,最后只能剩下那句回忆中无限美好的祝愿?
  • 龙的奇妙幻想

    龙的奇妙幻想

    如果能够重活一世,并且是在一个高魔高科技高神秘的“三高”世界里,你会想要怎样的生活?阿萝娅,500来岁,是头雌龙,对上述问题她的回答是——咱身为划水奶妈只想过平静的生活。为此,咱还是得麻烦一点,把那些要破坏咱平静生活的家伙给处理掉呢。
  • 故事会(2018年5月下)

    故事会(2018年5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康熙的狂宠逃妃

    康熙的狂宠逃妃

    本文主要写的是康熙小玄子和德妃娘娘的爱情长跑,用一句话总结一下,本文就是德妃逃康熙追,德妃再逃,康熙再追,德妃逃逃逃,康熙追追追的动人爱情诗篇~女主——德妃(吴雅:人家穿越去清朝的都是阿哥捧着,大臣护着,凭什么她穿越过去就身处冷宫,而且还没搞清楚状况就在生孩子!?还一不小心生的是胤禛四四?疯掉了疯掉了,紫禁城太恐怖,看她如何玩转红墙,逃脱康熙的魔爪!哇咔咔…可是,逃离了以后,为什么会突然怀念起那个一身龙袍的家伙?男主——康熙:原本心中只有江山黎民,女人于他而言不过是传宗接代的工具,可是为什么这个女人会不一样,花样百出,四处放电,还居然为了逃脱跟他斗智斗勇!这个女人有没有搞清楚状况,她是他的女人,一辈子都是!无论她逃到天涯海角,他也一定会抓她回到他身边!附上其他男主滴浓浓爱意——马齐:“德妃娘娘逃出宫就在我身边,是皇上生生抓回宫中去的,如今已过三十年,也该将雅儿还给我了!”隆科多:“那日紫藤花下的一个回眸,便让我心心念念了几十年,上天入地,我也会守护着德妃娘娘,辅佐娘娘直上云霄!”钟楚良:“你总说当年是皇上误会了你我,才迫使你在御下承宠,也迫使我被逐出皇宫,其实当年我心意实真,如今改了名姓再度入宫,就是希望与你再续前缘!”…“你、你、你们,给朕滚远点,敢碰朕的女人,你们活腻了吗?”“男人靠得住,母猪能上树!管你是皇帝还是大臣,都是群下半身思考的动物!我不是优乐美,凭什么让你握在手里,我的穿越我做主,拐上阿哥闯天下去了!”片段一“万岁爷,德妃娘娘又翻墙了!”“哦,明天把那里的台阶再修平整一点,别摔了娘娘!”某皇帝声音波澜不惊。“娘娘是带着四阿哥一块逃的!”“哦,有四阿哥护着,德儿也比较安全。”“还有马齐大人和隆科多大人!”“什么!”某皇帝拍案而起,“摆驾,朕要微服,跟他们一起出去!”想丢下他,门都没有!片段二“才坐完月子,你又去哪儿了!”某皇帝脸阴的如同院里的缸。“我翻墙出去买桂花糕。”某女晃了晃手上的糕点,当然,还顺便看了看买桂花糕的小帅哥!“吃饱了?有力气了?看来朕低估了你的体力!既然这么有活力,我们上床运动一下吧!”“喂,我才坐完月子,你是想累死我吗?喂,轻一点啦!”“就该让你精疲力尽,你才能知道你是谁的女人!”片段三某四四眼巴巴地望着德妃:“额娘,我今天过生日,想吃额娘做的生日蛋糕…”生日蛋糕呀,说说就流口水。
  • 洛仙

    洛仙

    人若死去,必然重坠轮回,无法超脱。传闻数百年前巫鬼道,可以借鬼道神通而成大道,但是一夜之间却烟消云散。废墟之上,一鹤西来,天师道应运而生。佛灭之日,乱相纷呈,平民百姓命如草芥。方仲的亲身父母不幸成为一对亡命冤魂,为了复生双亲,他被迫踏上了修道之路。
  • 重生之废材王妃太嚣张

    重生之废材王妃太嚣张

    废材?姐,堂堂尚书嫡女叶倾城,携外挂重生,巅峰颜值,出手就赚了个战神王爷,虽然特么是冰山……这待遇,爽……然而冰山一碰到倾城就化了,这……叶倾城一脸委屈:“王爷,妾身不适……”慕容御寒一笑:“无碍,换本王照顾你。”
  • 装饰集:戴望舒作品精选

    装饰集:戴望舒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装饰集——戴望舒作品精选》为戴望舒的诗歌译作。全书精选了十九世纪末英国颓废派诗人道生的知名作。
  • 一学就会的超级记忆术

    一学就会的超级记忆术

    就像人类的其他能力一样,记忆力有着巨大的潜力。实际上,人类的记忆潜能是无限的。通过理性的方法,记忆力可以培养和训练得更强大和更有用。相反,若是对记忆力疏于管理,记忆力就可能逐渐退化甚至变得无用。 本书的诞生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大多数人最适合训练记忆力的黄金时间正在匆匆流逝,而他们却没有用来提高这项重要能力的系统的训练方法。 本书从良好记忆力的生理基础与心理条件,错误的记忆训练系统,记忆力是如何衰退,学校错误的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记忆力的基础与科学训练的方法,使读者能够从中体会到真正的、永久的记忆力训练法。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本书是弘一法师晚年将其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玉堂等作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大成捷要

    大成捷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