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600000001

第1章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多少繁华景象,自红楼幕落,转眼都付断井颓垣,紧随流水落花而去,只是柔情缱绻,却难以随时间流逝而减淡半分,是以越来越多痴迷于红楼的千万儿女,因红楼梦逝而魂牵梦绕,黯然叹息。

因此,此卷一开,不知又将惹出多少风流情债,勾起多少新愁旧恨来。

若说起接下数种情愁,这千般因果,仍要从许久从前的一段千古未闻的风流孽缘讲起。

许多年前,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曾经得以赤瑕宫神瑛侍者的浇灌,得以延续岁月,直至后来,这绛珠草得换人形,修成女体,因未酬报灌溉之恩,故心中始终存有婉转郁郁之意,以至得闻神瑛侍者下于凡尘,终求的警幻仙子之允,随他下凡,以毕生眼泪报恩去了,警幻仙子本欲相阻,奈何其意已决,不过轻叹数声而已。

自这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幻化为人,宝黛双玉,经历诸般缠绵纠葛,不觉间,人间已悠悠十数载,双玉历经人世悲戚,风霜雨雪,虽彼此有情,却终难相守,最终林黛玉焚稿断痴情,悠悠魂魄,终归离恨天而来,宝玉则与薛宝钗成就了金玉之缘,双玉尘缘,自此了断,而又一番红楼之梦,也就此拉开了帷幕。

话说黛玉当日气绝身亡,一缕凄凄惨惨,冷冷清清的魂魄荡悠悠离开尘世,仍旧归回太虚幻境而来,及至到了一处景地,只觉满眼飞花流水,翠树青溪,彩鸟蹁跹,凡人绝迹,黛玉心下模模糊糊,朦朦胧胧,惊叹之余,又不由得暗暗纳罕,想道:

“倒不知这是何处宝境,怎看去竟这般眼熟?”

她心中尚不知自己人已亡故,一时也忘了人世所历经之事,脑中心里仍旧只记得大观园的繁华之景,只是和这里的清风美景相比,便是大观园,也比得没了颜色,故犹犹豫豫地放慢脚步,只是疑惑。

未等得她想透,忽见薄雾中一阵娇声笑语,一群袅娜多姿,仙袂飘飘的女子走了出来,个个娇柔似三春之花,妩媚如中天之月,而众人中心,则是一个最貌美难摹的女子,一见到黛玉,忙上前拉着她的手来,笑道:

“绛珠妹妹可来了,可等苦了我们。”

四围的其他人也都笑道:“正是呢,从此妹妹脱了那凡尘苦海,了结心事,我们姐妹自此便可聚全了。”

众人一阵软语娇笑,直弄得黛玉有些云里雾里,心中惊疑不定,但见这些人虽看去面善,然绝非宝钗,湘云,三春之流,何故竟对自己如此熟稔,面上虽笑,心中更是不解。

警幻仙子见她仍未开悟,便向其他姐妹使了一个眼色,携着黛玉的手,笑道:“是我们心急了,妹妹一时朦胧,不知原委,也是有的,待我引你至一去处,一切由来,你自会明晰。”

黛玉只得跟随她而去,一时脚下有如踩着浮云一般,轻若无物,阵阵百花香风拂面而过,那脚下速度却也是飞快,不一刻,两人倒远远超在其他姐妹前头,及至孽海情天宫门前,方才止步。

这孽海情天,当年警幻也曾携宝玉来此处,只是宝玉性情痴顽,虽警幻仙子费尽心思,奈何他尘缘未断,终不过叹息作罢,仍旧放他归回俗尘,警幻引领黛玉从宫门侧殿飘然而入,黛玉遥遥看到许多巨大的书橱,橱上皆有长长的封条,更有上书‘金陵十二钗’几字者,一时蹙眉凝思,警幻见了,只略笑不语。

谁知警幻仙子并未与她在此停留,却绕过侧殿,直向宫后一处似楼非楼,像洞非洞的地方而去,这里云雾缭绕,奇香扑鼻,黛色石壁之上隐隐现出斑驳字迹,除了绛珠二字,再难看清。

及至入内,只见瑶琴,书画,宝鼎,笔砚皆俱齐备,一处神鸟之羽絮就的床榻,飘于淡淡薄雾之中,旁边更有一碧青潭,盈盈荡漾,缕缕生香,黛玉见此处甚是熟悉,可是无论如何想不出几时曾经来过,兀自犹疑,警幻仙子便笑道:

“妹妹果真不记得此处?”

黛玉细想,脑中心里仍旧迷蒙一片,便笑道:“虽有一两分印象,实不知这里是何地,还望姐姐告知。”

警幻仙子叹息一声,笑道:“原来妹妹果真尘缘未断,也罢。”遂携黛玉至那碧水旁边,说道:

“这潭水取自灵生河,世世吸纳天地灵气,万物精华,故此得名,一切前尘往事皆可尽数由此得知,妹妹乃有慧根之人,凡尘一行,必有所得,况是痴是悟,此乃天定,非我等所能强之,便是循循规劝,也绝非正理,妹妹且看。”

黛玉细细思忖警幻这些话,待听到‘凡尘一行’,心中略有所动,无数思绪渐生,警幻一语终了,她盈袖之下,灵生潭水竟有如一只荡漾的镜面,点点碎星闪耀,绝美异常,须臾片刻之后,潭水中竟然现出许多人来。

黛玉一看之下,暗暗惊心,此潭水所示,正是她过往经历种种,凡贾府大事小情,所有人等,皆可在潭水中遍览,及至看到诸芳散尽,昔日繁华的大观园终究落得个蓬蒿满地,青苔入墙,不觉间,那眼睛已经看得呆了。

这林黛玉本不是凡尘俗子,何至于半点前尘之事都不记得?本是一时情至痴处,迷了本性,如今经这一提点,便立时将所有过往都忆起,不但知道自己早已绝命尘世,心中更如慢慢点亮了一盏明灯,一并忆起青埂峰上,那纠缠千载的这一段灌溉之债来,只觉心中如雷鸣电掣,脑中嗡嗡作响,身子更是软绵绵的,不能自已。

警幻仙子见黛玉有所觉悟,遂绵声细语开导她道:

“虽说尘缘最是难以了断,妹妹何等聪明之人,既经历了这一世愁苦,如今重归我境,应知‘得放下时须放下’,竟是将那许多孽债情缘抛在脑后,方是正理,万不可再将凡尘之扰凝滞心中,枉自增添烦闷才是。”

黛玉听罢,低头思忖半晌,红着眼圈,说道:

“怪道我觉得所经之地,所遇之人皆悉眼熟,原来有这一番因果,姐姐说的固然有理,只是我虽泪尽报恩,心中却仍觉百感纠结,仿佛这情债仍未了结一般,竟无法释怀,亦不知怎样自处。”

黛玉轻声说着,眼中却仍旧怔怔依循着灵生之水所演示情景,心中凄凉难以名状,及至见到尘世的她焚稿绝情,气绝身亡,而宝玉,宝钗二人终究成了大礼,宝玉浑浑噩噩,犹不知所娶之人是宝钗,及待掀开喜帕,见到确是宝钗无误,竟只是一迭声地嚷着:

‘我要找林妹妹去’!

她只知宝玉负她而娶宝钗,原不知内里因果及死后之事,如今见了宝玉举止形容,更是让她心中千种痴愁,万般酸楚一齐涌至,又痛又悲,又慰又叹,只望着那灵生潭,眼中不觉滚下泪来,似为宝玉,又似为自己,以至抽抽噎噎,哽咽难言,其悲戚之处,着实让人不忍相视。

警幻仙子本欲令她见了这灵生之水,看透过往,或许便能收心敛性,与姐妹们一处司掌人间风情月债,而今看来,黛玉本身并未脱离凡世情愁,如何再去掌管尘世女怨男痴?方知冥冥乾坤,一切早定,纵是神仙也难强之,见她情难自已,不由得叹息道:

“只怪我当初心存侥幸心理,只道妹妹偿还了这灌溉之恩,不过十数年而已,姐妹仍可聚齐,共同司掌情怨,岂知这凡世尘缘竟是最难以了断的,纵你泪枯而逝,未完之债却仍旧郁结心中,缠绵不去,若早知如此,当初自然不必对你刻意隐瞒,不是助了妹妹,反倒害了妹妹了。”

黛玉见她话中似有所指,勉强忍住眼泪,痴痴看着她,问道:“姐姐这话什么意思,我竟不解,还望姐姐指点。”

警幻仙子轻笑道:“妹妹只知有灌溉之恩,岂知,另有一番更深重的恩情,要妹妹用一生才偿还得完呢。”

话语方落,但见她柔袖洒下无数如月清辉,刚刚贾府一干人等皆数不见,水波清漾中,黛玉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仙童蹦跳而来,虽为男孩,却貌似娇花秋月,眉清目秀,晶眸若星,见之忘俗。

黛玉刚刚见他,便顿时怔在那里,这小仙童身上倒仿佛有一股无形中的魔力一般,让她顿时没了三魂七魄,更比初次见到宝玉之时更甚百倍,不觉间早已看得痴了,心内只砰砰乱跳,一时回过神来,倒不知自己为何有此震撼。

但见小仙童方几岁年纪,不知从哪里得来的一粒晶莹剔透的种子,种于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以数种西方至宝磨碎合土中做养料,浇灌以灌愁海之水,日日看视,风雨不误,一心望这种子发芽成长,凡长一分,便欢呼雀跃,稍有不虞,便整夜相守,至于悄然落泪。

因得小仙童悉心照料,这种子倒果然长出嫩嫩的一株,仙童如获至宝,只可惜好事多磨,一场不期风雨,刚刚出土的嫩芽几乎就要折断,眼见心血就要付诸东流,他竟然日夜啼哭,其状好不凄凉。

直哭了一天一夜,恰逢一跛足道人走过,见此仙童,心中暗暗纳罕惊奇,见他可怜,便问端详,不禁笑道:

“何难?何难?你乃慧根慧眼之人,只需去离恨天之巅,灌愁海之角各寻一段天魂海魄,仍旧与至纯甘露灌溉其中,此草之命便可回转,只是若如此,难免得罪了天海之神,你这一劫却是在所避免了。”

那仙童听说有法,自然喜出望外,全不顾劫数之说,道了谢,便直顺跛足道人指点而去,说也奇怪,仙童立志要寻这天魂海魄,眼前便仿佛有金光铺路,仙凤指引,是以不出几日,这些至尊至宝之物已经被他尽数全得。

仙童按道人之说,辅以至纯甘露浇灌嫩草,守望数日,那仙草果又重新现出新鲜之色来,然果真应了道人的话,仙童恣意妄为,天海之神俱怒,待要拿他,方知此仙童原是仙界至尊金龙菩提之幼子,遂迁怒仙草,欲毁其以取精魄,仙童双臂护之,万般不依,哀哀哭道:

“我愿将一身仙灵仙气尽数献出,化作凡人,但求能保其无虞而已。”

天海之神本不敢应,然见仙童眉心一点金光闪耀,果是有凡界命格之像,自知其尘缘已到,前事已是定数,只得忍气吞声,取了他仙灵仙气,各自镇于天坛之底,海宫深处,只是心中仍郁郁难平,为看视仙草,免魂魄被他人窃取,便消去了她此番记忆,谁知世事千回百转,后又有绛珠草为报神瑛侍者甘露之恩下凡者,非这两仙之力所能干预,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且说黛玉在这灵生潭边,直看得如痴如迷,如梦如醉,但见那仙童将入凡尘的前一日,犹自亲手捧着甘露之水,灌溉于她,如此反复数次,后泪眼流连,知从此再难相见,每走几步便回头凝望,那仙草也感染了悲愁,嫩叶微摇,如女子掩面而泣,似怨似诉。

黛玉本是多愁善感之人,见此情景,心早已如刀割一般,虽并无一句话,那脸上早已遍布泪痕,抽噎起来。

正是,一梦方知愁无尽,千般缱绻恨情痴。

警幻仙子见其情形,知道她已自悟了八九分,此番种植救护之恩,又非神瑛区区甘露所能比拟,将来少不得重下凡界,再历凡缘,便叹息道:

“妹妹的缘分本非那纨绔宝玉,是以虽以泪报恩,胸中仍旧郁郁难安,若这十余年间,妹妹与他有一人觉悟,放下尘缘,如今定又是另一番结果,我自知妹妹本性痴迷,再难劝的,便曾于梦中试图劝谏宝玉,使他莫要沉沦情海,谁知也是枉然。”

黛玉听闻此言,便慢慢地收住了眼泪,低头不语,心中自细细体悟。

警幻又笑道:

“只因宝玉并非妹妹缘分,故两人终究难成连理,虽你下凡,这区区些许灌溉之恩,自然用不得一生一世去报答,不过区区十数载,泪尽恩绝,前尘过往便已了断,可这仙童不但对你有救命之恩,且又为你被贬下凡间,情债终须情来还,不必我说,妹妹也自明白的。”

黛玉听了这‘情债终须情来还’,顿时面如火烧,心中五味杂陈,竟如乱麻一般,半晌方说道:

“姐姐演示绛珠由来,可见万事前世已定,纵使我强留在这云海之地,也终究难成正果,那仙童既是至尊之子,想必在尘世中也必然不是凡人——倒不知是哪一个。”

警幻仙子笑道:

“天机不可泄露,况你既重入尘世,今天所历之事自是忘得一干二净,纵使我告知于你,又有何用?妹妹不必急,他是哪一个,到时候你自会知晓,我所担心的,唯有担心妹妹性痴,既然又要重回那繁华富贵场,新旧两段情愁或许不知该何取何舍,难以抉择罢了。”

谁知黛玉倒淡淡一笑,说道:“姐姐此言差矣,我既已泪尽而亡,从前的恩情便已经偿还得过了,那宝玉虽与我有缘,已成过去,如今我虽仍旧重归故地,但已与他没有半点关联,岂有再痴陷于中的道理?”

警幻听她如此说,这才放心,不禁展颜笑道:

“妹妹这话明白,如此甚好!”言毕便携了她的手,出这非楼非洞之地,一径出了孽海情天,直向西方而去,又行了没多久,两人竟到了一处园林,虽没有方才云雾缭绕的诸般仙景,却也是鸟语花香,春意盎然,只见面前一带粉垣,千百翠竹掩映,曲折游廊,石子甬路,不是潇湘馆,又是哪个?

黛玉心中本是疑惑,又见那轻纱软帘之中,竟又有一个黛玉,此刻正合目安稳而睡,浑不知所来之人,世外之事,犹疑更深,却听警幻仙子突然笑道:“可是时候了,妹妹此时不去,更待何时?”

黛玉正要询问,警幻仙子早已重重推她一下,黛玉只觉得脚下忽然酸软,竟迈不动半步,眼皮沉滞,心中一时模糊起来,朦朦胧胧,懵懵懂懂,不知过了多久,忽听耳边传来娇声软语,直叫‘姑娘’。

彼时黛玉妙目微睁,只见一个青缎掐牙背心,俏目温婉的丫头,知是紫鹃,见她醒来,倒舒了一口气,笑道:

“姑娘想是昨个一日与众姑娘们玩得累了,我见姑娘睡的香甜,本不忍叫你,又怕姑娘饭后存食而睡,晚上又走困。”

紫鹃自说着,因十月风重,一边为黛玉披了外衣,黛玉也不答言,脑中迷茫不定,若有所失,只觉得方才明明做了一场大梦,可是细细究来,梦中不过朦胧一片,竟是半点也记不得了。

同类推荐
  • 穿越女尊后被山贼抢亲了

    穿越女尊后被山贼抢亲了

    穿越成三夫四侍的女尊国举人,在进京会考的途中,却被男山贼给抢亲了!好歹她在末世挣扎了几年,求生经验妥妥的!可是刚逃出去,就被区县的府衙押回山寨了…正当许知之痛骂官匪一窝时,却发现:山贼竟是女帝私生子!妻纲从此不振!许知之大怒,发誓一定要重振妻纲。于是拍门道:“夫君,《男戒》的罚抄我替你写完了,让我进屋吧!”(女尊1V1欢喜冤家)这是‘文弱’女书生和‘痞匪’男山贼的互动日常。
  • 帝后归来,绝色妖娆妻

    帝后归来,绝色妖娆妻

    她是神女为解祸患重生,他是国师隐藏身份众里寻她。大婚前两次被掳,给未婚夫带足“绿帽”,得罪了皇室,她不知如何交代,他说:“做我的弟子,没人敢拿你怎么样。”当未婚夫转头说:“我与二小姐情投意合!”想要摆脱她。她说:“好,成全妹妹。”他却说,“我看她不错,今后就是我的人。”看别人如何把她摔下地,他就能如何把她捧上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妃常好色:妖孽王爷我来收

    妃常好色:妖孽王爷我来收

    [欢迎来看我的新书《惊世狂妃:王爷,放肆宠》,让你们体会一下什么叫巨宠无比!立志成为造糖机器的我…] 花小荷刚穿越,就莫名受了继母一顿毒打。他喵的,庶出怎么了?身为穿越者,她不要面子的啊?于是,她当街殴打了继母……被一位位高权重的王爷瞧见了。王爷甩了甩袖:“此等泼妇,无人敢要!”然而很快他就打脸了,皇帝下旨要把她许配给他。花小荷目露自信,勾了勾唇角:“听说王爷他俊美无双,却从不近女色?我倒要看看他定力如何?”【1v1互宠甜爽文】
  • 俟卿不渝

    俟卿不渝

    她遇见公子是在雨中最为狼狈的时刻,那时她以为他们只是陌路之人,未曾想过有朝一日,她会成为他的入幕之宾,和他一同畅谈人世大志,定下了繁荣昌盛的伟业之志。一直以来,她以为她是知公子的,公子也是知她的,他们是这天下难得的知己。可是一朝背叛,他们终将行途陌路,原来从一开始便错了,平都一别,再难相见。他遇见婧媛是在她被靖军追杀之时,行至陌路,唯有尽力一搏,看见她好像看见了当年临县那个孤注一掷的自己。……十三岁那年,她国破家亡;十七岁那年,她成为太子府的入幕之宾,从此步步高升……二十二岁那年,她辞官远游,从此再未归帝都;三十岁那年,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她高举义旗,开始了乱世之中的平乱之举
  • 和毓

    和毓

    她是昌平国公的庶三小姐,宴会上被北川国使臣点名要她作为和亲公主嫁去他国,随后陈太后收她为义女封为和毓公主前往北川国和亲,以后她将何去何从?
热门推荐
  • 网游之地狱龙骑

    网游之地狱龙骑

    手持三千焚神剑,头戴暗狱魔骨盔,身穿九幽炼狱铠,脚踏魔狱战神靴。斜卧魔殿王座,俯瞰众生蝼蚁。二货者,虐之!欺我兄弟者,灭之!夜枭回归,地狱龙骑强势登场!颤抖吧!蝼蚁们!
  • 凝脂

    凝脂

    我轻轻地画着,细细地描绘,三奶奶眼睛轻闭,一声不出,只有清泪不断地渗出。我边画边为她擦拭,小刘在旁边不停地换纸巾。直到最后一笔画完,三奶奶没有說一句话,也没有再睁开她那目光如剑光的眼睛。终于,我看见了,三奶奶的嘴角微微向上,细细的眉毛轻轻颤动,有了微微的笑意了。此时此刻,端庄凝重的三奶奶,已经成了一尊羊脂美玉雕像。一天后,三奶奶辞世,一个美丽的灵魂飘然西去。蓝天白云,碧空如画。
  • 校草大人,丫头袭来请接招

    校草大人,丫头袭来请接招

    “言时枫,你再欺负我,我就回娘家。”某腹黑面不改色道,“嗯,回吧。”某雪不依了,“你都不挽留我,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某腹黑直接合上电脑,把小媳妇圈入怀里,低沉的嗓音尽是诱惑,“看来我得用实际行动证明,我爱你!”某雪,“……”臭流氓!校园爆笑宠文,欢迎入坑!
  • 地上冒出个瓜尔佳镇(中篇)

    地上冒出个瓜尔佳镇(中篇)

    枣树乡在泉县是最穷的乡。过去枣树乡叫丰收公社,但几十年了,丰收公社从来也没丰收过。原因是枣树乡大都是半山区,没有正经的田地,种啥都长不起来,是干旱造成的,那里下多大的雨田地都存不了水。有些农作物不怕旱,比如花生、地瓜,还有旱烟,但这些农作物却不值钱。全乡的人吃饭得到石桥镇去买粮,村人兜里都没钱。青壮年都到外地去打工了。枣树乡的人长年在偏僻的山沟子里生活,读书的人不多,出去打工的人经常上当受骗,有人干了一年多也没挣回钱来。家里的零用钱就靠养几只鸡或猪,到春节前卖了。无论是养鸡还是养猪,多少也得喂点粮食,但村人舍不得,所以鸡蛋也不大,猪也瘦。
  • 太古造化诀

    太古造化诀

    世间有石碑千座,含诸般奥妙,惊世神通。石碑或隐于山林,或藏于幽海,或埋于大地,或立于火境。遇有缘人,当赐一场造化,成就英雄物语!
  • 噬天剑道

    噬天剑道

    千年后,天有异象。而属于星主的,终将会降临。极曜噬灵星,天外中最神秘的一颗星辰,深邃之间,宛如黑洞。身为天星宿主的少年莫封,体内同时有着强大的魔血传承。两者相辅相成,少年的命运将何去何从?既与天道不合,那便剑碎天道!
  • 石头汤实验:文化隔阂为什么如此顽固

    石头汤实验:文化隔阂为什么如此顽固

    本书讲述了一个有趣而又雄心勃勃的心理学课堂实验的经过。在讲授跨文化交流的课程中,作者将她的学生随机分为两个文化组。在随后的10周时间中,这两个组的人员内部逐渐形成结盟、忠诚等特质,而两个组之间则发展出偏见、敌意和冲突。这本书读起来就像一本情节曲折的小说,这个实验对于我们理解同一种文化内部的不同群体之间、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产生的原因、心理学机制很有启发意义。这本书对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文化传播学的学习者和研究人员都很有参考价值。
  • Manon Lescaut

    Manon Lescau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别中了她的温柔圈套

    别中了她的温柔圈套

    给好基友推文《笑言暖暖很贴心》求支持,超好看的啦~-学生时代的蒋漓,貌不出众、自卑懦弱。获得一次和校花同台的机会,人人都觉得她不配。…几年后,蒋漓牵起裙摆站上舞台,全身散发出自信迷人的光芒,美艳不可方物;她唇角绽笑,庆幸道:“年纪轻走过不少弯路,我这辈子做得最对的事,就是嫁给了颜先生。”观众席尖叫声连成一片。…【甜美逆袭女歌星vs俊美骄矜名企大亨】
  • 校花的修仙强者

    校花的修仙强者

    三百年修仙逆转天地法则归来,只为让那些辱我的人,都下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