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3200000005

第5章 楚汉之争的胜者(2)

楚怀王派军队入关伐秦时,秦军还很强大,诸将都不敢争这个先,刘邦却敢于接受“西略地入关”的命令,说明他有胆略,不怕死。但项羽想与刘邦一起入关,却始终没有被准许,原因是怀王身边的“诸老”反对。诸老认为项羽“为人慓悍猾贼”,经过的地方都被他烧杀破坏,而刘邦一向是“宽大长者”。其实,诸老对刘邦的了解并不全面,也不深入,只是刘邦的表面文章做得更好,又重视公关。

诸老对项羽的坏印象之一是他曾将襄城(今河南襄城县)的人全部杀光,但刘邦初起兵时就曾威胁沛县百姓,要不响应他,就会“父子俱屠”;西进时攻下颍阳(今河南许昌市西南)后也“屠之”,杀了个一干二净,也有过很残暴的表现。

就是刘邦最受人称道的入关后的表现,更多的也是宣传手段。他不是不想住豪华的宫殿,只是张良等加以劝阻。他封了秦朝的珍宝府库,但在进咸阳之初,“诸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已接管了秦朝丞相和御史收藏的“律令图书”(均见《汉书·萧何传》),鸿门宴时刘邦送给项羽的璧和送范增的玉斗,当然也是秦宫中的珍宝,只是刘邦没有像项羽那样明火执仗抢掠破坏,也没有将府库搬空,留下一部分应付项羽和其他诸侯。“约法三章”的主要意义是废除秦朝的苛法,但这一点谁入关后都会实行,而“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三条法令实际是无法执行的。因为一方面,要确定杀人、伤人、盗窃罪并非容易,伤人与盗窃程度相差很大,如何抵罪?不同的罪执行什么刑罚?另一方面,社会上的犯罪行为很多,远非上述三种,百姓犯其他罪怎么办?现在能看到的秦律还很多,难道当时都废了?况且从刘邦入关到项羽入关不足两个月,“约法三章”不会有实际效果。至于刘邦谢绝百姓的牛羊酒食慰劳,正如他自己所说:“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仓库中粮食充足,不缺,不想麻烦别人。)算不上是什么德政,却换来了百姓的喜悦,唯恐他不能当关中的王。

刘邦这些措施的真正目的当然是要当关中王,所以才派兵守关,想阻挡项羽和诸侯入关,只是兵力不济,被项羽一冲就垮。到了项羽大兵压境,刘邦把守关的责任都推给了出主意的“鲰生”,又向项羽表白守关只是为了防止盗贼和治安需要,“我日夜在盼望将军来关中,怎么敢背叛呢?”以后又忍着一肚子怨气,听任项羽背约,接受边远地区的封地。

等到刘邦回师攻占关中时,深恐项羽趁他立脚未稳,发动反击,特意让张良带信:“汉王只是想取得关中作为自己的封地,只要恢复原来的协定就会停止军事行动,不敢向东扩展。”又将齐国、韩国的“反书”送给项羽,上面写着“齐国准备与赵国一起灭楚国”。项羽果然上当,没有入关对付刘邦,却集中兵力进攻齐国,使刘邦占有整个关中,并巩固了后方。

刘邦不能再打关中牌,就利用项羽杀了义帝的借口,打出“伐无道”的旗号。刘邦为义帝发丧,连续三天去义帝灵前号啕大哭,派使者通告各路诸侯:“义帝是天下共同所立,大家一致臣服,现在被项羽放逐到江南杀害,真是大逆无道!寡人亲自为义帝发丧,全军戴孝,出古代瓷人动全部兵力,愿随着各位一起讨伐楚国杀害义帝的凶手。”就这样,为自己争夺天下变成了替义帝伸张正义。

在荥阳被围,无法逃脱时,他让纪信乘上汉王的车,装成汉王出东门投降,自己趁机从西门逃走了。要是项羽遇到这样的情况,肯定会宁死不走的。项羽作战不利,将刘邦的父亲放在一个高木墩子上,警告刘邦:“再不退兵,就将你老子下油锅。”刘邦答复:“我与你曾经在楚怀王前结为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一定要烹你父亲,希望能分碗肉羹尝尝。”这样的话,自然只有刘邦才说得出。项羽最终没有杀刘太公,固然是有项伯的劝阻,但正如项伯所说“为天下者不顾家”,刘邦做到了这一步,杀了他父亲又会有什么作用?

韩信攻灭齐国后,借口形势复杂,没有一个“假王”(代理国王)就难以统治,要求立他为“假王”。当时刘邦正被楚军围在荥阳,见到使者送来的信后气得破口大骂:“我被围在这里,日夜在盼你来帮我,你倒想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赶快在背后暗示,在他耳边说:“现在我们处境不利,哪能阻止韩信自立为王?不如主动立了他,与他搞好关系。要不,会出乱子。”刘邦也醒悟了,索性骂下去:“大丈夫平定了一个诸侯国,就该当真王,还当什么假王!”派张良封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兵力进攻楚军。要是刘邦不耍点花招,直截了当地拒绝韩信的非分之想,韩信肯定不会出兵相助,至多只会自立为齐王后隔岸观火,听任项羽灭掉刘邦,甚至会投入项羽一边。

要是刘邦恪守儒家的仁义道德、礼义廉耻,他绝不会成为以上这些较量的胜利者,也就当不成汉朝的太祖高皇帝了。有人说,开国皇帝十之八九是流氓无赖,只有流氓无赖才能成功,并非没有道理。刘邦如此,其他出身低微的开国皇帝莫不如此。

道理很简单,在任何一个专制社会中,一个出身低微的人按照正常的途径是绝对不可能进入权力中心的;而在家天下的世袭制下,更不可能合法地当上皇帝。非正常的途径无非是两条:一是武力,一是阴谋。武力是不可少的,但光有武力还不够,得武力和阴谋结合。问题是出身低微的人在开始时不可能有很大的武力,像刘邦起兵时只有二三千人,这还得益于他当过亭长,在草莽中啸聚了数百人,还有萧何、曹参等现职县吏的帮助。凭这二三千人几乎不能与其他任何一支反秦武装匹敌,更不用说最终将它们一一收编或消灭。

当然还可以用实行“仁义”的办法,至少可以达到争取人心的目的。但讲仁义得有条件,即大家都讲仁义,单方面讲仁义就只能当东郭先生,下场往往比东郭先生还惨。秦始皇的大儿子扶苏是比较讲仁义的,但对手胡亥(秦二世)和赵高却不讲仁义。面对伪造的秦始皇的诏书,扶苏只能选择自杀。在与刘邦的争斗中,项羽不止一次有过消灭刘邦的机会。项羽入关之初,已经部署了对刘邦的攻击,以当时的力量对比,刘邦毫无活路。而且刘邦守关阻拦诸侯,已经给了项羽很合适的借口,可以取得其他诸侯的支持。但项羽听了刘邦的辩解后放弃了袭击。在鸿门宴上又迟迟不实行与范增商定的行动,刘邦秘密回营后也就不了了之,固然是由于他有优柔寡断的缺点,但主要还是范增所批评的“不忍”,即没有完全不顾“仁义”,而刘邦对付他时就没有那么多“仁义”了。再说,即使是为了争取人心而实行的“仁义”。也得有实行的条件,施行者得掌握了一定的权力,拥有一定的地位。像刘邦宣布约法三章,前提就是他进了咸阳,成了关中的实际统治者,否则不是被当做空头支票,就是会被人视为痴人说梦。比较而言,“仁义”只对已经拥有权势者、当道者有利。出身低微的人要靠行仁义得天下是绝对不可能的。

唯一可以找到的理论根据是“天命”。有了天命就不怕出身低微,也不怕别人指责你手段不光明正大,因为天命在身的人的任何行为都是替天行道,代表天意。可是天命并不是什么具体的东西,不是一只真正的鹿,古往今来,声称自己得天命的人不知有多少,但最终被承认的只是少数成功者。所以那些人的得天命,实际上并不是什么预言,而是对既成事实的承认,是出于事后的追认和伪造。相反,失败者即使原来拥有过一些得天命的迹象,也会随着失败的来到而使之荡然无存,因为失败本身就证明是“天之所厌”,是天命的丧失。

就拿刘邦来说,汉朝的史官记载了他很多得天命的征兆和事迹,实际都经不起深究。《史记·高祖本纪》说,他母亲刘媪在湖边睡觉,梦中与神仙发生性关系,当时天色昏暗,电闪雷鸣,刘太公去找她时,见到有蛟龙在上面盘旋,刘媪就此怀孕,生下了刘邦。这样的故事本来是母系社会“知母不知父”的残余,后来成了真命天子出世的公式。但这种事要编造也再简单不过,因为除了刘太公夫妇外,没有谁能够证明。据说刘邦的相貌是“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也就是高鼻子,高额骨,长脖子,大胡子,相貌或许有点异常,但在没有摄影技术的情况下,真正见过刘邦的人毕竟有限,到了他死后,就随便史官自由描绘了。至于说他左大腿上有72颗黑痣,就更玄了,因为当时不兴在公共场所穿三角裤或裸体,除了他的父母妻妾,谁能看到这些痣并数一下究竟有几颗?

其它三个故事,一是老人看相。刘邦当亭长时,请假回家种田。一天,妻子吕雉带着两个孩子在地里干农活,一位老人路过,向她要些吃的,吕雉给了他。他看了吕雉的相说:“夫人是天下的贵人。”吕雉让他看两个孩子,他看了儿子后说:“夫人之所以能当贵人,就在于这个孩子。”看了女儿后也说是贵人。老人走后,刘邦恰好从邻居家过来,吕雉详细告诉了他,刘邦听说老人走了不远,赶快追上去,让老人给自己看看。老人说:“刚才夫人与小孩都与你相似,你的相贵不可言。”刘邦连声道谢:“要真像你说的,我一定不忘你的恩德。”刘邦发迹,却再也没有找到这位老人。

二是斩白蛇。刘邦将刑徒放走后,喝足了酒,走在野地小路上,让一位随行在前面探路,那人来报告:“前面有一条大蛇挡着道,退回去吧!”酒醉了的刘邦说:“壮士行路,有什么好怕的?”于是走上前去,拔出佩剑向蛇砍去,蛇被斩为两段,路通了。又走了几里,刘邦醉得就地睡着了。后面有人走过那里,见一位老太在黑夜里哭,问她为了什么事,老太说:“有人杀了我儿子,所以哭。”问她:“你儿子为什么被人杀了?”老太说:“我儿子是白帝子,化成蛇横在路上,现在被赤帝子斩了,所以哭。”那人以为这老太在胡说,想给她点厉害看看,老太忽然不见了。那人遇到刘邦,告诉了他这件事。刘邦心中暗暗高兴,以赤帝子自居,随从的人对他越来越畏惧服从。

另一个故事,是秦始皇曾说:“东南有天子气。”所以亲自东游,想凭着自己皇帝的身份将这股天子气镇压下去。刘邦听说后,就怀疑“天子气”是指自己,于是就隐匿在芒、砀二县相交的山野间。但他的妻子吕雉经常能找到他,刘邦很奇怪,问吕雉是怎么回事。吕说:“你所在的地方上面一直有云气,所以只要往有云气的地方就能找到你。”刘邦心中大喜。有的沛县子弟听说,都想投奔刘邦。

鼎这些故事显然是事后编造的。像看相的事,只有刘邦一家知道,反正随便他们怎么说都行。醉后砍死一条白蛇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也不能说必无其事,但将此事说成是赤帝子斩白帝子就只有一个人为证,偏偏此人像那位老人一样,连姓名也没有留下,在刘邦当皇帝后再也没有露面。第三件事唯一的证人是刘邦的妻子吕雉,荒野地方有云雾很普通,天晓得吕雉是不是碰巧找到了丈夫。但秦始皇东游并不是为了什么“天子气”,刘邦藏匿是因为放跑刑徒又弃职潜逃,是够得上死罪的逃犯,就是秦始皇不东游他也不敢露面。总之,这些故事没有一个能自圆其说,但在刘邦当了皇帝以后,不由臣民们不信。就是心里不信,又有谁敢冒着犯“大不敬”罪的风险说三道四呢?

不过,指出刘邦的无赖行径,并不是要否定他的历史贡献。一个人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应该得到肯定还是被否定,主要不在于他的个人品德,而取决于他是否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不在于他用什么手段达到了目的,而取决于这一目的是否与历史进程一致;不在于他这样做的动机,而取决于他所作所为的客观效果。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最终能得到鹿的只有一人。但在鹿死谁手还没有决定之前,统一政权不复存在,战乱不断,生命财产的损失不计其数,所以重要的是尽快结束争夺,至于谁是胜利者倒是其次的。而要真正结束战争,占有优势的一方就得不惜一切手段地将另一方彻底消灭。

青铜器如果项羽听从了范增的建议,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尽管他会受到道义的谴责,却消灭了一个劲敌。如果他亲自统治关中,或者他在刘邦毛羽未丰时就回师关中,刘邦就不可能建立巩固的基地。在他拥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张良、韩信以至萧何、曹参未必不能为他所用。一旦他取得最后胜利,今天我们看到的历史绝不会像《史记》一样。可惜项羽一次次错过了机会,他的失败只能说是咎由自取。项羽的下场或许能博得人们道义上的同情,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如果刘邦只满足于统治关中,不主动出关进攻项羽,或许能赢得道义上的胜利,但对他个人和历史都不会有任何好处。因为他将面临项羽或其他关东诸侯的进攻,不是出现旷日持久的战争,就是他被项羽等消灭。即使项羽等承认刘邦对关中的统治,也不过是回到了战国时代,当另一位“秦始皇”出现时,又得付出多少代价?

在楚河汉界划定后,项羽老老实实解甲东归,刘邦却出其不意发动追击。但正是刘邦的毁约,使战争在短短数月间结束,统一重新恢复。如果刘邦讲究信用,恪守协议,等到项羽喘过气来,少不了又是几年战争。无论谁获胜,大量生命财产的损失都是无法避免的。

在楚汉之间最艰难的相持阶段,项羽曾经对刘邦说过:“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全国已经有几年不得安宁了,都是为了我们两人,我愿意向汉王挑战,与你决一雌雄,不要再让天下百姓为我们受苦了。)但他既没有置刘邦于死地,也不愿意为了天下百姓的利益而退出历史舞台,而志在得天下的刘邦却不计一时的荣辱,百折不挠地夺取了最后的胜利。

当然,夺取了秦朝失去的“鹿”,如何保持也还是个问题。但在西汉王朝持续了200年以后,历史学家对刘邦的成功早已毫无疑问了。

同类推荐
  •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她曾经历了长平之战,见证了数十万人的坑杀。她曾率领大秦铁骑,与六国逐鹿天下。她见过天下三分,山河破碎。也听过那袅袅的隆中琴音。贞观盛世她曾一醉今朝,那千古女帝又是如何芳华?她鲜衣怒马过,也曾羽扇纶巾。做过田舍农,也为过教书生。却没人知道,这么一个人,活了两千年。嘛,比较轻松悠哉的历史文吧,因为个人原因可能并不能做到完全符合历史,经得起考证。但我会尽力查全资料来写的。第一次写这种文章,我还是希望写的有趣一些,哈哈。最后,变身慎入哈,单身向的。书友群:239590070二群:256080940应援群:242771856
  • 无所畏与无所谓

    无所畏与无所谓

    《无所畏与无所谓》从历史与现实的细节着笔,展示与分析中国的难题,拆解出其中的文化因素,继续批判国民性。历史往事暗示着今日依然存在的痼疾,提醒着未被注意到的重要细节;对于合作化运动以来农村变迁的分析研究;社会批评,着重评论时事风气与官僚制度的种种现象;个人的记忆折射着社会与时代的细节。[
  • 中华上下五千年(卷一、卷二)

    中华上下五千年(卷一、卷二)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到封建文明极度繁荣的明清时代,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与成就,也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挫折,数不清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在历史的征途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本书力求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将严肃的史实改编为数百个生动的小故事,通过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来展现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程。
  • 爸王三国

    爸王三国

    梦回大汉,小人物张翦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放出了搅动风云的魔星,一时间天下大乱风云变色。霸王项羽,无敌吕布,打虎李存孝,盖世李元霸。水浒四大寇,隋唐十八路反王,冉天王,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金主辽皇,无数英雄豪杰、奸相弄臣以各种身份进入了这个混乱的世界,且看张子良如何在这乱世中为家人拼杀出一片桃源圣地!
  • 最真实的汉朝

    最真实的汉朝

    少年时代,刘邦认真读书,但这不是他唯一的追求,他的最高目标是做一个自由放任、潇洒如风的游侠。所以成人之后,他不断改变自己,努力做一个闻名遐迩的侠士。游侠与无赖的区别是非常大的。游侠不工作,却以声张正义为根本,得到世人的尊敬,而无赖是人人唾弃的废人。如果混淆了这一关系,那刘邦的身份必受巨大贬低。这也不符合他的历史成就。刘邦是个侠肝义胆的游侠,而非无赖。他的建国之路,就是一条游侠的发展道路。“游侠”这个定位深深地印刻的刘邦的大脑和骨骼上,甚至流淌在他的血液中。
热门推荐
  • 媚色逃妃

    媚色逃妃

    冷血杀手夜景澜,死后意外穿越成为大玥王朝第一美人花媚奴。本来她是内定的未来皇后,可是,一道圣旨赐婚,让她一夜之间成了北安王轩辕卿尘的妻。北安王是大玥曾经废黜的太子,传闻他残暴嗜血,所娶的女子全都死于非命。新婚燕尔,他罚她一连三天夜夜跪在红鸾帐外欣赏他与侍妾欢好。为炼解药,他亲手害她深受剧毒痛苦伤身、伤心。她逃,天大地大,总有容身之处。他追,上穷碧落下黄泉,也要囚她在身边。他并不知如今的她,一张脸,两个人。今生得以续命,她岂会放弃得来不易的机会?可无论逃去哪里,他都如影随形,步步紧逼。
  • 扇面:咫尺无边儒雅

    扇面:咫尺无边儒雅

    本套作品根据中华文化形态的结构模式,共分为10套,每套冠以具有丰富内涵的套书名。再以归类细分的形式或约定俗成的说法,每套分为10册,每册冠以别具深意的主标题书名和明确直观的副标题书名。每套自成体系,每册相互补充,横向开拓,纵向深入,全景式反映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博大规模,凝聚性体现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厚重精深,可以说是全面展现中华文化的大博览。因此,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 陪伴孩子成长的神话传说故事

    陪伴孩子成长的神话传说故事

    在很早很早以前,宇宙中天地尚未形成的时候,世界上没有美丽的花草、树木,也没有高高的山岭、茫茫的草原、深深的河谷,更没有活泼的小兔、小鹿和……
  • 国色天香之涅盘时代

    国色天香之涅盘时代

    一个身世可怜,历经艰难的女孩——雨。一个拥有亿万身家的企业董事——诺。两个毫不相识的博友,是怎样的机缘巧合,让素未平生的女网友拥有了男人的一切。无父无母的孤女摇身一变成为上市集团的新主人,却爱上了对手公司的接班人——天。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细读这本书,它会帮你解开心中的疑惑。
  • 中医的现代打开方式

    中医的现代打开方式

    面对着形形色色的病人,孟梓琪神情淡然地说了一句话:“我,中医,能治!”
  •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叙述了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他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这怪物不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艇。潜水艇船长尼摩邀请他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海、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许多危险;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知道的海底秘密公诸于世。
  • 决狱之火

    决狱之火

    德克萨斯州科西卡纳城工人聚集区,一间木质平房正被大火吞噬,火焰飞舞,油漆、瓦块和家具烧得啪啪作响,烟尘直冲屋顶,窜入每个房间,霎时间房子就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11岁的巴菲·芭比外出游玩回家,她的家与着火的房子相隔两间,看到浓烟,立即跑进屋里叫妈妈黛安娜。母女两人迅即来到现场,看见房主卡梅伦·托德·威林哈姆独自站在前门廊处,穿牛仔裤,光着上身,胸部被烟灰染黑,头发和眉毛被烧焦,不停地大叫:“我的孩子在里面呀!”他有3个女儿:1岁的双胞胎姐妹卡萌和卡美伦和2岁的安芭。
  • 青春修炼手册

    青春修炼手册

    家境贫寒的少女洛梓星某一天得到了一份为偶像组合做助理的工作。从此生活开始波澜壮阔,绚烂无比。她更是被一个精致漂亮的少年吸引,那个少年有着最完美的容颜,坏脾气却心地善良。然而生活却总不是一帆风顺,家庭,生病……一系列的事情让他们越来越远。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她还会回到他身边吗?
  • 无声情歌

    无声情歌

    年度最惨烈青春小说,一个少女同三个男孩,绝处不逢生的爱情路。宣传语:不爱的人,用力的方式,怎样都不对。年度最惨烈青春小说,偏执同青春残酷告别。一个少女同三个男孩,绝处不逢生的爱情路,终有人狼狈出局。生命中,有些人用来回忆,有些人用来成长。
  • 中华健脑菜

    中华健脑菜

    本书详细讲解了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众多健脑食物及其营养成分、养生功效、烹调应用、搭配宜忌,及以这些食物为主料烹制的多道家常菜肴。这些菜普均介绍了详细的制作方法、食用方法及功效,让您既享受到美味,又增加了营养。书中还阐述了脑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以及健脑原则和饮食调理方法,帮助您用科学的方法健脑补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