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1700000006

第6章 隋文帝的武功文治(1)

久乱之后,人心思治,久分之中,孕育一统。这时,只要顺应时势,是极易取得成功的。但,易得者,又往往易失。因为顺势成功的人,功成之后,是极易放纵自己本性中需要克制的东西的。而一旦自我失控之后,所作所为就会与初衷大相径庭,使成功之中,潜伏下失败。在隋文帝杨坚身上,我们就看到了这一点。

隋文帝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魏晋以来持续数百年的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大业,在隋文帝手中得以最后完成;封建时期的许多重要典章制度,在隋文帝统治时期得到整合与创新,并给后世以很大的影响。但是这位值得称赞的一代良主,晚年的很多作为,又给臻于至治的王朝播下了衰乱的种子。

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人物诞生后,凭借祖辈的勋业扶摇直上。使用各种手段剪除异己和敌对势力,实权在握,步步紧逼。周静帝终于以“禅让”的形式将皇位腾给杨坚,宇文氏的周朝变成了杨氏的隋朝。

西魏大统七年(541年)六月,杨坚出生在冯翔(今陕西大荔)般若寺。据说,当时寺院内紫气缭绕,祥云笼罩。天明,从外地来了一个尼姑,声称这个小孩生来异常,不可按世俗的方法抚养,便把杨坚带到另外的地方照料。史书上还说杨坚的头上长角、身上有鳞甲,有玉柱直通头顶,眼光外射,手上有像“文”字的纹理,身材上长下短,面部表情威严庄重,不苟言笑。完全是一副“真龙天子”的形象。

其实,杨坚诞生的神话,与避讳其生母吕氏出身微贱有很大关系。杨坚是东汉以来有名的“弘农杨氏”的后裔。杨坚的先祖杨震,曾是东汉的太尉,以后祖宗几代都是北朝高官。杨坚的父亲杨忠,因在宇文泰执政和宇文觉建立北周的过程中功勋卓著,被赐姓普六茹氏,封随国公。杨坚的生母吕氏是杨忠在东游时所娶,家境贫寒,在当时社会上没有地位,故杨忠与吕家后来失去了联系。在封建时代的上层社会中,父母出身微贱,是一件耻辱的事情,所以用天降祥瑞的迷信加以弥补和掩饰。

古代人物凭借着“弘农杨氏”祖辈的勋业与地位,杨坚在宦海中一帆风顺。

从14岁开始,他就进入仕途。在北周的官场中,他可谓一帆风顺,步步高升,37岁时便当上了大前疑(相当于丞相)。当时统治北周的宣帝年少无知,又非常昏庸荒淫,上下都有怨愤。杨坚趁机做取而代之的工作。周宣帝后来有些警觉,曾在召杨坚进宫前,暗嘱卫士:“若他表情一旦有不正常之处,就立刻杀掉。”但杨坚却能做到不动声色,使周宣帝无法下手。为了逃避周宣帝的猜疑,并掌握地方实力,在内史上大夫郑译的帮助下,杨坚出任扬州总管,准备南伐工作。正在这时,周宣帝病重。在召来小御正刘昉、御正中大夫颜之仪欲托后事时,已不会说话。刘昉与郑译、杨坚密谋,矫诏让杨坚做辅政大臣,杨坚乘机控制了京师卫戍部队。周宣帝死后3天,才宣布消息,让8岁的宇文衍即位,史称周静帝。杨坚掌握了军事、政治大权,接着又自任丞相,设丞相府,拉拢重用高颎等具有政治才能的人,使相府成为中央真正的决策机构。

为了彻底控制朝政,并取代周室,杨坚在这一时期使用各种手段,采取各种措施,为自己登上皇位铺平道路。

首先是剪除周朝宗室宇文氏的势力。

在初执政时,杨坚曾以欺骗的手法,把周宣帝的弟弟宇文赞劝回家中,使其远离了朝政。之后,又采用阴谋手段,诛杀了宇文泰的5个儿子,并对周朝宗室大开杀戒,宇文氏的势力基本被消灭。

然后是宣布废除周宣帝时的严刑峻法,停止一些土木工程,以此争取人心,取得广泛支持。

与此同时,出动当时所能控制的全部军队,镇压地方起兵的敌对势力,派韦孝宽攻打在相州(今河南安阳)发难的尉迟迥,派王谊攻打在郧州(今湖北安陆)起兵的司马消难,派梁睿攻打益州(今成都)反抗的王谦。经过半年的战争,平定了三方武装反抗。

在平定三方武装反抗的过程中,杨坚又为自己登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自封为相国,让自己的几个儿子分掌军政大权,宣扬自己的家世,废除周朝皇帝对汉人的赐姓,使其各复本姓,以获得汉人的普遍拥护。

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后,杨坚征求了亲近的意见,都认为取代周朝的时机已经成熟。公元581年2月,周静帝被迫退位,以“禅让”的形式把皇位腾给了杨坚。杨坚因自己继承父亲的随国公起家,进称随王,故把新朝国号定为“随”。但他感到“随”字有“辶”,与走同义,不大吉利,便改“随”为“隋”,改元为开皇。

杨坚建立隋朝以后,立即着手统一全国的战争准备工作。原本依附于北周的后梁,轻而易举地被收拾。腐败无力的南陈王朝,也是不堪一击。北部边疆的突厥,在软硬兼施下分裂衰弱,不再成为威胁。一个侔于秦汉的统一的封建帝国,在隋文帝手中重建。

隋朝建立以后,杨坚在革新内政,巩固中央集权的同时,积极进行统一南方的工作。

南朝的梁朝亡于陈霸先后,西魏立萧督于江陵(今湖北江陵)称帝,为后梁,一直是北朝的附庸。杨坚代周后,为了巩固内部,进行了改革,对后梁政权则采取笼络的政策。当杨坚的统治已经巩固,经济与军事力量有较大发展,并对统一江南做好准备后,就不能再容忍在自己的疆域内存在一个独立王国。开皇七年(587年)八月,杨坚邀请后梁帝萧琮到长安,乘机派崔弘度率大兵以助其防守为名,开进江陵。梁国百官率男女十余万人投奔陈朝,梁国遂亡。

这时地处江南一隅的陈朝皇帝陈叔宝,史称陈后主,仍然生活在“无忧天子”的梦想之中。他大兴土木,建筑了临春、结绮、望仙三阁,所有的门窗栏杆都用珍贵的沉香木、檀香木做成,微风吹来,满院生香。三阁建成后,陈后主和他宠爱的妃子张丽华、孔贵妃,带着江总、孔范等人,经常登临游宴,并作《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乐词,整天沉湎在歌舞酒色之中。上层社会为了满足极端奢侈腐化的生活,加剧了对人民群众的盘剥欺压。当时在南方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反映出陈朝人民十分痛恨这个腐朽的统治集团,渴望有人来消灭这个政权,重归统一。

在陈朝君臣醉生梦死的时候,杨坚灭陈的动作一一出手。陈后主即位之际,杨坚就派大将韩擒虎任广州总管,进驻庐江(今安徽庐江),派贺若弼任吴州(今江苏扬州)总管,隔江钳制了陈朝首都。开皇八年(588年)末,设置淮南行台省于寿春(今安徽寿县),以次子晋王杨广为尚书令,总领平陈战役,以杨广、杨俊、杨素为行军元帅,发兵50余万,杨广出六合,杨俊出襄阳,杨素出永安(今四川奉节),刘仁恩出江陵,王世积出靳春(今湖北靳春县),韩擒虎出庐州(今安徽合肥),贺若弼出广陵(今扬州市西北),燕荣出东海(今江苏连云港),在东起海,西至今四川的整个长江沿岸,八面出击,水陆并进,大举攻陈。

隋兵步步进逼,陈朝边将上书告急,陈后主置之不理,还大言不惭地说:“王气在这里,从前齐兵、周兵来攻,都无所成功,今天隋军前来,又能怎样?”大臣孔范自称文武双全,也谄媚说:“长江天堑,自古以来限隔南北,隋军能够飞渡吗?这肯定是边将想邀功,妄言奏事。”于是,把告急的边报压了下来。此时,朝廷上下忙于元旦的大庆筹备。建康(今南京)的十几万军队无所防备,有能力并一再请战的萧摩诃等将领,得不到重用。

元旦之夜,陈朝皇宫里灯火辉煌,满朝文武围绕一桌桌丰盛的酒席,狂欢大嚼,陈后主喝得酩酊大醉,昏昏沉沉,十万火急的军事奏报未拆封便丢在床下。守卫采石矶军事要地的将士,也一个个喝得东倒西歪。隋将韩擒虎乘机率领500人夜渡采石矶,全歼酣醉的陈军。元旦之晨,大将贺若弼乘漫天大雾,偷渡长江,陈朝守军竟毫无察觉。隋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江口(今江苏镇江),直奔陈朝首都建康。隋军兵临城下,陈朝大将萧摩诃与不学无术的孔范出来迎战。隋军集中力量先攻孔范阵地,守军招架不住,大将任忠投降韩擒虎,引隋军进了朱雀门。守城之兵准备抵抗时,任忠对他们说:“老夫尚且投降,你们还起什么事?”陈军一听一哄而散。其他各地陈军也纷纷投降。躲在景阳宫内的陈后主及文武百官,全都作了俘虏,陈朝灭亡。

隋文帝以摧枯拉朽之势南伐之际,对构成威胁的北部边疆的突厥族采取软硬兼施的办法,予以控制。杨坚初执周政,便以千金公主嫁突厥,与之和亲,缓和双边关系。代周以后,突厥贵族沙钵略可汗声称为周报仇,大举南下,攻掠今甘肃和陕北一带。文帝派杨弘、高颎等率兵击败沙钵略。为阻止突厥南下,又在开皇元年(581年)、六年(586年)、七年(587年)三次征发兵夫修筑长城,与原来北齐所筑长城连接,加强对北边诸州的守备。不久,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突厥向西发展,东突厥逐渐南附,受隋朝控制,北部边防渐趋巩固。

隋朝统一南北,并控制了突厥以后,使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动乱不已的国土重归统一与稳定。到隋朝极盛之时,国境东南至海,西至且末,北至五原,东西9300里,南北14815里,户近900万,人口近5000万,一个比肩于秦汉的统一大帝国再现了。这其中既有隋朝统治者的功劳,但更为重要的,是各族人民反对分裂、渴望统一安定的大势所趋。

古代渔民当初拥戴杨坚代周的几个人满以为自己会得到重用,杨坚却说:没有这几个人,我就没有今天。但我知道他们都是些反复无常的小人,不能重用。于是,他重用了以高颎为代表的一批贤德之才,对久乱之后的内政多有整治与革新,促使国家走向兴盛。

杨坚能够以隋代周,刘昉、郑译等人出力很大。杨坚当上皇帝后,这些人恃功自傲,满以为会得到重用,可以攫取更大的权力。但杨坚深知这些人在北周就多是依靠阿谀逢迎得宠的,并不具备治理国家的才能。他曾明确表示:没有这几个人,我就没有今天。但我知道他们是不堪重用反复无常的小人。我若重用他们,他们也不会老老实实做事;若不用他们,他们就会满腹牢骚,跟我捣乱。因此这些人逐步被疏远、罢免或者杀头。一批享有声誉的贤德之才,受到重用。如高颍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兼纳言,虞庆则被任命为内史监兼吏部尚书,李德林为内史令,韦世康为礼部尚书。后来又提拔了具有军事才能的杨素和有经济头脑的苏威等人。

在建立新的领导集团之后,杨坚对久乱之后的内政,进行了一系列整治和改革。

北周官制多模仿《周官》设置,既乱又滥。杨坚执政后,接受崔仲方的建议,恢复汉魏之制。在中央,设三师、三公及五省。三师,即太师、太傅、太保,不掌实权,不置官署,是给予德高望重者的荣誉职衔。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虽置僚属,有参与国家大事的责任,但也只是顾问性质,没有实权,且不常设。五省,即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内侍省,是真正的权力机构。其中内侍省是宦官机构,只掌管皇宫中琐事;秘书省掌管国家图书历法,比较清闲,这二省在五省中不占重要位置;门下省和内史省都是协助皇帝执政的决策机构,掌管机密,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皇帝发布的诏书,签署大臣的奏章,对皇帝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对奏章可以驳回或另行处理;尚书省是主持日常政务的机构,置尚书令和左右仆射各一人,下设吏部、礼部、兵部、度支(后改称民部,唐时避李世民讳,称户部)、都官(后改称刑部)、工部等6部,分掌各项行政事务。

在地方,北周仍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当时全国有211州,508郡,1124县,每州所辖平均不到3郡,每郡所辖平均只有2县,“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状况非常严重,造成极大的财政浪费。开皇三年(583年),杨坚下令废郡,实行州、县两级制,又合并了一些州县,裁汰了一批冗官,既节省了开支,又有利于政令的推行。

同类推荐
  • 大明妖孽

    大明妖孽

    天上有神,世上何以妖孽横行?天上无神,心中何以疑惑重重?明朝成化年间,号称“狐生鬼养”的一群锦衣校尉,奉命在无神的世界里寻找真神,在有限的生命里寻找长生之道。
  • 汉末张家记

    汉末张家记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与冲突的故事。梁旭,一名生于和平年代、痛恨侵略者、厌恶单边霸权主义的新华夏老青年,很不幸地被送去了即将天下大乱的东汉末年。动乱的年代让他亲眼目睹到了本以为是热血挥洒和浪漫的战争的真面目,让他切身体会到战争的可怕与恐怖;后来还因为父亲的离世,使他从旁观者变成了历史的直接参与者。热爱和平的灵魂在他体内觉醒,但和平能在即将到来的乱世通行吗?他能为乱世带来什么?和平与发展?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民间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在民间流传、广受欢迎的一种文学形式。民间故事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语言活泼,想象奇异,蕴涵着对勇敢、乐观、善良等情操的褒扬……
  • 资治通鉴故事精选大全(超值金版)

    资治通鉴故事精选大全(超值金版)

    本书由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司马光编撰的,共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前403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其内容多为军事政治方面的史实,展现了历代朝代的兴衰更替,重现著名战役的金戈铁马,既有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叙,也有对著名历史人物精彩的点评。在文化史上,《资治通鉴》不但具有不可替代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可以与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相媲美。本书精选《资治通鉴》中著名篇章,为使情节更完整、故事更生动,在合理翻译的基础上,对原作进行了适当的加工,能帮助读者更了解我国的历史,获得阅读上的快感。
  • 世界上最著名的36桩暗杀事件

    世界上最著名的36桩暗杀事件

    所选的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暗杀事件,全书从摩萨德暗杀机器、美国暗杀谜案、失败的暗杀行动、被暗杀的国家元首、政治变革中的暗杀行动、民国刺杀疑案等几个方面为广大读者讲述一个个真实而又扣人心弦的暗杀事件。
热门推荐
  • 新零售时代

    新零售时代

    零售业适合不同资金人群的创业者,可以是大型连锁零售商场,也可以是一家低门槛的网店。零售业的每一次变革和进步,都带来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甚至引发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本书主要讲述在国内知名连锁零售企业的管理培训生,将传统的“店商”和“电商”深入联合,完成从线下零售到新零售产业升级的创业励志故事,见证我国新零售时代的到来。
  • 重生豪门:亿万归妻不好惹

    重生豪门:亿万归妻不好惹

    她是人人称赞的风家二小姐,然而,却遭生父嫌弃,后妈陷害,就连心爱的未婚夫,也被姐姐抢走。一次家庭聚会,让她发现了所有的真相,但是……却惨死亲人之手,尸沉大海!一朝重生,她年少时代,这一次,她再也不会任人玩弄,她要夺回一切!他是天之骄子,激荡不羁,没有任何女人可以入他的眼,唯有一个风陌雪,然而她却背叛他并且消失无影踪!再次见面,她是商界女强人,为了争夺权势而来。他捏住她的下巴,语带嘲讽:“遇到困难了?我给你两个建议,一、破产;二、嫁给我!”
  • 穿越之史为鉴

    穿越之史为鉴

    新书《我的家人都不简单》已经发布!历史与英雄的碰撞,现实与虚幻的交织,当英雄与历史人物面对面的时候,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他见过,一代女帝,日月当空,威仪天下!他见过,青莲剑仙,酒入豪肠,七分月光,三分剑气!他见过,千古一帝,一统天下,徐福出海,以求长生!他见过,一只猴子,桀骜不驯,踏碎凌霄,欲齐天!
  • 王者荣耀之大神我有喜了

    王者荣耀之大神我有喜了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又名《慢慢追妻路》【宠文,1v1】{鸡血版简介}游戏现实双双被绿,小三还找上门来求祝福!?What!当她是软柿子好欺负是不?本已卸载王者荣耀的陈以以同学,怒回游戏,强势打脸小三渣男后,却意外被本服最强战队的收入麾下,不仅与大神们组队排位,还与前男友和小三在王者峡谷狭路相逢,这是什么狗血操作.......然而更狗血的是,现实与她相亲的男人,第一句话竟是:以以,要不要一起打排位?What?{温馨版简介}分开前,那个男人给另一个女人钻石鲜花。分开后,这个男人给了她钻石鲜花还有一个温暖的家。
  • 月光之绊1

    月光之绊1

    被仇人带走的我,命运本应该是不幸的……晨曦五岁时,家庭遭遇变故,她唯一的亲人父亲因为误杀被判入狱。被其父误杀的人的妻子为了复仇,带走了晨曦。被仇人带走的晨曦,来到了月霜、夜雨和凝雪的身边。在三个大男孩的呵护下,来源于仇恨的生命被满满的幸福包围。我们是一家人,无论如何都会在一起的一家人……在银色的月光中许下的誓言,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无情地挑战。那个突然出现的少年,是晨曦的救世主,还是让一切美好都幻灭的魔王?月光下的牵绊将如何坚守到底?
  • 夏墨倾歌

    夏墨倾歌

    我该如何温暖你,以陪伴,以等待。我该如何回应你,以笑容,以眼泪。我该如何让你爱上我,以妥协,以放弃。我该如何爱上你,以努力,以认真。我该如何放弃你,以后悔,以明了。
  • 生活的幸福(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生活的幸福(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每个都知道,在钩鱼时,要考虑鱼儿喜欢吃什么,而不是垂钩者喜欢吃什么。如果钩鱼者用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去钩鱼,最终将一无所获,除非他改变诱耳。任何只重视自己想要的想法都是幼稚的、不可思议的。固然,每个人永远对自己所要的感兴趣。但别人并不一定对他所要的感兴趣。同样,其他的人也只对他们所要的感兴趣。
  • 重生之鬼帝医妃

    重生之鬼帝医妃

    她是暗夜国医学世家传人——沈七,被剁她双手双足最终一枪毙命。她是本朝将军府名贵命薄的庶女——沈荣华,到死都不知道是谁在害她!当沈七再睁眼竟喜获新生——且看她医学世家穿越女如何在这陌生的古代捍卫她的医世荣华!!【初时】她悄悄的重生了,慢慢的开始在高门大户里斗嫡打庶的无聊日子,一时失手救了一只人神共愤的鬼畜——从此走上不归路。他本该是这天下之主,却因年幼不谙事而被‘惨害’,为了复仇隐忍偷生,只待有朝一日夺下这本该属于他的一切,不曾想却遇上了她——从此君王不早朝【后来】某男阴鸷的对她说:“沈荣华,你这丑八怪怎么配嫁给本皇子为正妃,本皇子要娶那女子,容貌比你美千倍,才情比你高万倍。你敢不退婚,本皇子定休你为弃妇,所以识相的赶紧拒绝这门婚事吧!”沈荣华哭的一脸泪花依依不舍:“殿下,殿下,既然如此,那我,我就依了皇子殿下,只盼他日再见时,殿下能念着荣华点好来。”某男错愕,不是说爱他爱的死去活来,非他不嫁的么?怎么这么轻易就答应了?【再后来】沈荣华退了某皇子的婚约后。三皇子,五皇子,六皇子都请皇上赐婚,都说要娶那沈荣华!五国圣宴,东倾、西华、南疆、北漠四国的皇子求娶沈荣华!然,只有他:“荣华,我以这万里江山为聘,娶你为妻可好?”她粲然一笑:“好,那——就把这万里江山送人可好?”他点头,得她失了这天下又如何?没有她,这万里山河也不过一片永寂!【文艺版】他:江山拱手,为她一笑。她: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他: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他:谁眼角朱红的泪痣成全了你的繁华一世,你金戈铁马的江山赠与谁一场石破惊天的空欢喜。【一句话简介】这就是个医学世家的穿越医女不小心救个残暴的美男而后携手踏平三川五岳共造美好家园的故事。【好友古言精品完结推荐】《重生之天价弃妇》【我的古言重生完结文推荐】《嫡妃重生》
  • 羊脂球: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

    羊脂球: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

    1880年,莫泊桑发表了短篇小说《羊脂球》,一鸣惊人,立刻成为法国文坛的一颗新星。这篇小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普法战争期间,一辆法国马车准备离开敌占区,但被一名普鲁士军官扣留。车上都是有身份的人,还有一名妓女,名叫羊脂球。普鲁士军官提出要羊脂球陪他过夜,否则不许马车经过。这个要求被羊脂球断然拒绝,但是同车的人哀求她、逼迫她牺牲自己,解救大家,羊脂球最终不得不屈从。但第二天早上马车被放行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感谢这位妓女,反而疏远她,鄙视她,甚至有几位夫人称她“贱人”……
  • 布景集

    布景集

    “这个世界小得就像一个街的布景。”在这巨大的虚假的存在里,我们无需理解自己是谁,我们是剧情需要的楚门。《布景集》是黄立宇近年创作的散文作品集,收录其创作的散文作品四十余篇,共分八个部分,从不同时间不同角度叙述所见所思,描绘沉浮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