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4300000340

第340章 剑拔弩张

左贤王呼楼兰躺在地上,面色痛苦,双目半睁,死不瞑目。刘冥和刘豹跪在他身边,神情狞狰,两眼赤红,悲愤至极。

李弘愁眉不展地站在大帐中间,沉默不语。此时他既惦记并州的安危,又担心军心不稳,心里乱成了一团。鲜于辅站在他旁边,和朱穆、宋文小声商议着。

朱穆的意思是立即派兵围住匈奴铁骑,以防生变。如果匈奴人暴乱,大军即使能够迅速平定,但北征军必然受损,士卒的士气也会受到影响,平叛行程也要耽误。北征军假如不能及时赶到蓟城,从冀州方向攻击而来的刘虞大军就成了孤军深入,很危险。宋文极力反对,他说现在情况不明,贸然调动军队围困匈奴铁骑,会造成匈奴人的误会,匈奴人一怒之下,不反也被逼反了,还是再等等。只要呼楼兰的死讯不传出,暂时不会有危险。鲜于辅犹豫不决。马上就要出居庸关开始平叛大战了,在这个节骨眼上竟然出了这么大的事,实在令人震惊。刺杀时机挑的这样好,这刺客背后的主使者肯定不是单单为了一个大单于之位,更多的目的大概还是想挑起北征军内乱,迟滞北征军出关作战的步伐。

郑信轻轻走进来,李弘回头看了他一眼。郑信失望地摇摇头,低声说道:“并州没有任何消息传来,估计雁门关出事了。”

李弘走的时候和徐荣有个约定,每三天必须给他一封书信,但现在已经五天了,李弘都没有接到徐荣的消息。从并州到幽州,目前只有一条驰道,就是出雁门关到代郡。镇北将军府没有书信送来,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雁门关受到了攻击,书信送不出来。

刘冥和刘豹在赵云的小声劝慰下,走到了李弘身边。呼楼兰死了,但还有一万铁骑需要安抚,悲伤和愤怒都不能解决问题,这一点两人很清楚。刘豹二十岁左右,高大健壮,两道漆黑的浓眉有一双大大的眼睛,长相英俊,英气逼人,因为出身匈奴贵族,他的神态略显狂傲和矜持,看上去桀骜不逊。这次随左贤王出征,他是统领大军的大当户。

“这不是屠各人干的,就是须卜氏干的。”刘豹咬牙切齿地说道,“自从大单于废除左右骨都侯之后,呼衍氏、须卜氏和兰氏家族就对大单于怀恨在心,一直图谋不轨。匈奴各部现在一定大乱了,单于庭也肯定危在旦夕。将军,我要带铁骑回家。”

李弘奇怪地看看刘冥,心想这须卜骨都侯不是匈奴的左谷蠡王吗?怎么又冒出个骨都侯来了。刘冥看出了李弘的疑惑,急忙解释了一下。

匈奴以撑犁孤涂单于为最高首领。(匈奴语称“天”为撑犁,称“子”为孤涂,故“撑犁孤涂单于”的意思就是天子。)单于总揽军政及对外一切大权,在他的下面原来还有左右骨都侯。骨都侯辅政,权力非常大。能够担任骨都侯的只有三家匈奴贵族,就是呼衍氏、兰氏和须卜氏。呼衍氏居左位,兰氏、须卜氏居右位。羌渠被护匈奴中郎将张修强行扶为大单于之后,左右骨都侯联合匈奴各部落王反对,要举兵作乱。张修非常强横,让羌渠废除了左右骨都侯,大权独揽,同时把左骨都侯呼衍氏抓了起来,还差点把呼衍氏老王杀了。现在大家叫须卜氏为须卜骨都侯,那是习惯,不是须卜氏的名字。

“凭三家在匈奴的声望,如果反叛,他们可以召集上千部落几万大军,再加上屠各人,他们至少可以凑足十万大军攻杀大单于……”刘冥叹了一口气,想起家乡的父母亲人,心里又是担心又是悲伤,恨不能立即杀回美稷。

“将军,你让我和刘豹回家吧,就是给我们三千铁骑也行。”刘冥突然跪下,泪流满面,磕头不止。刘豹也跪了下去,连声哀求。

李弘俯身把他们扶了起来,低声安慰了两句,然后说道:“你们不要担心,匈奴即使大乱,情况也不会象你们想象的那样糟糕。如果你们一定要走,我也同意,但你们考虑到没有,左贤王被刺的消息一旦在匈奴军中传开,军心必会大乱,你们能把这一万铁骑平安带回美稷吗?”

被仇恨和担忧冲昏了头脑的刘冥和刘豹骇然心惊,两人面面相觑,顿时清醒了许多。这一万铁骑虽然都是左部落各族士卒,但领兵的各部当户、且渠、千长、百长和匈奴三大贵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谁能保证这些人在回家途中不举兵作乱?左贤王都被自己的侍从杀了,还有什么事不会发生?

“护匈奴中郎将部有风云铁骑和度辽营两万人,单于庭有一万多人,美稷南部的左部落其他部族还有一万多人,再加上镇北将军府的支援,保护大单于的军队至少有五万人。匈奴其他各部即使全部叛乱,勉强凑齐十万大军,也不会危及到大单于的安全,虽然平叛需要一段时间,北疆的安危受到威胁,但情况绝对不会糟糕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你们带一万铁骑千里迢迢的赶回去,无助于解决匈奴目前的混乱局面,相反,假如一万铁骑在回家途中叛逃溃散了,反而会增加匈奴的混乱,让局势更加恶化。”

刘豹低头不语。李弘这么一说,他心里安稳了许多,有五万大军在匈奴,大单于应该不会有什么事,麻烦的不过是如何平定匈奴叛军而已。回家还是不回家?他很犹豫。

“将军大人是什么意思?”刘冥也冷静下来,低声问道。

“你们还是留下来继续平叛。”李弘说道,“匈奴铁骑立下大功后,天子一定会非常高兴,这无论是对大单于的平叛还是对匈奴的将来,都有百利而无一害。”

“那左贤王的事怎么办?我们怎么向各部将士解释?”

“瞒是瞒不掉的。”李弘说道,“就说是叛军的刺客刺杀了左贤王,一来可以安定军心,二来可以激起匈奴将士对叛军的仇恨,有助于平叛大战。”

刘豹突然抬头问道:“将军大人可曾想过,假如匈奴叛军主动向大汉皇帝臣服,说这是匈奴内部事务,要求重立大单于,而大汉皇帝又答应了,我们这些匈奴兵一样会反的。”

李弘很坚决地摇手道:“你放心,我只要接到匈奴叛乱的确切消息,立即向陛下上书,恳请陛下全力支持大单于,保证不会出现这种事。同时,我向镇北将军府和护匈奴中郎将部发出急令,命令他们尽一切力量帮助大单于平叛。”

“至于左贤王的事,我会派人向大单于详细说明,并且要求大单于以右贤王于夫罗为左贤王,匈奴储副。”李弘看了一眼刘豹,不理众人惊愣地目光,从容说道,“以大当户为单于庭左大当户,统领平叛大军。”

刘豹的神情略显激动,半天没有说话。刘冥的脸色却有点难看了。

左贤王是匈奴储副,虽然死了,但他的实力犹在,新的储副自然应该是呼楼兰的儿子,单于庭右大都尉铁烨,而且,铁烨的舅舅就是日逐王去卑,实力也很强劲,所以说,这个新的储副怎么轮也轮不到于夫罗。李弘不知道是不懂匈奴的事还是为了留下匈奴军稳定军心,竟然出此下策。这样做的后果可能直接导致匈奴旧乱未平而新乱又始。

刘冥是去卑的侄子,当然向着铁烨,所以他心里十分不高兴。

但这个时候当着刘豹的面,谁都不敢出言阻止,然而李弘犹嫌不足,又说了一句更加令人震骇的话。

“此战过后,只要我在北疆,你就是储副,就是未来的大单于。”

刘冥脸色剧变,再也忍不住心中的震骇,脱口惊呼道:“大人,刘豹上面有四位哥哥,他既没有领地也没有兵马,将来回到匈奴后怎么办?”

刘冥不管了,他就是得罪了李弘,得罪了刘豹,他也要出言阻止了。刘豹是于夫罗的第五子,奴婢所生,庶出,既不是部落小王,也不是单于庭的高官,仅仅是于夫罗所在部落大军的一个军官而已。这次大汉国皇帝征调匈奴军北上幽州平叛,匈奴贵族的子弟都知道有恶战要打,都不来。左贤王亲自率军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他为了讨得大汉国皇帝的欢心和支持,如论如何都要做做姿态。左贤王没办法,最后就给了刘豹一个大当户,把年少轻狂的刘豹给哄来了,他自己的儿子反而一个都没带。象刘豹这种庶出身份的贵族子弟在匈奴多如牛毛,无论有多高的战功都没用,根本就沾不上权力的边,至于说做储副,那更象做梦一样。

李弘不但在匈奴旧乱上添新乱,连匈奴将来的内乱都安排好了。

刘豹自己当然清楚,所以他瞪大眼睛望着李弘,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弘冷笑道:“我大汉国数万将士帮助大单于平定内乱,难道提这么点要求也不行吗?刘豹在幽州帮助大汉国平叛,立了战功,他就是我大汉国的功臣,背后有大汉国皇帝的支持,将来他做个储副,做个大单于,怎么不行?”

他手指帐内众人,对刘豹说道:“今天当着众人的面,我李弘发誓,只要我在北疆,你就是匈奴的储副,就是将来的大单于,即使我不在北疆,我也让你有足够的实力坐上大单于之位,有违此誓,天诛地灭。”

大帐内霎时死一般的寂静,大家惊呆了。

鲜于辅和众人虽然觉得李弘之议大大不妥,但想到这可能是李弘为留下匈奴大军而想的权宜之计,所以谁也没有太在意,忽然听到李弘发誓,这才知道事情严重了,李弘不是在敷衍哄骗刘豹,而是来真的。众人目瞪口呆地望着李弘,心神俱震。

刘豹大悲之下突逢大喜,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刘冥愤怒了,他握紧双拳,张嘴就要大吼。说到底,李弘的眼里只有他的大汉国,根本没有匈奴,他巴不得匈奴人一直乱下去,死绝了才好。

李弘突然转脸瞪着刘冥,满脸的杀气,那骇人的眼神似乎在告诉他,你要胆敢吼一嗓子,我就杀了你。刘冥虽然满腔悲愤,却终究没有喊出来,他冲着悲喜交架的刘豹,咬牙说道:“还不跪下谢过将军大人。”

刘豹扑通跪下,感激涕零,连连磕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跪在左贤王呼楼兰遗体旁边的一帮侍从和几个当户、且渠因为听不懂大汉话,也不知道李弘和刘豹他们刚才说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但看到刘豹给李弘磕头,也急忙跑过来跟着磕了几个头。

===

李弘把刘冥喊到一边,低声安慰了几句。刘冥很难过,也很气愤,低着头,一言不发。

此时,李弘非常需要得到刘冥的帮助,他的特殊身份让他在匈奴中下级军官中非常有威信,说话也有份量。李弘看他情绪很激愤,问道:“潜思,你从洛阳开始就和我在一起,我是什么样的人你清楚。兄弟之间,没什么话不能说?你说,我什么地方做的不对,让你这样生气?”

“将军大人,你这种做法,虽然稳住了刘豹,稳住了一万匈奴铁骑,但后果是什么?你想让匈奴人互相杀到什么时候?你……”刘冥涨红着脸,忍不住还是把后面的话说了出来,“你居心何在?你想把匈奴灭族吗?”

李弘摇摇头,郑重地说道:“潜思,你错了,你为什么只看到匈奴单于庭的王权之争,却看不到匈奴部落的稳定?”

“我看不出大人这样做对匈奴各部的稳定有什么帮助?”

“屠各族为什么反?须卜氏等三家贵族为什么要谋夺大单于之位?左贤王为什么被刺?”李玮叹了一口气,说道,“这都是因为单于庭的实力不足以震慑匈奴各部所导致的结果。如果刘豹坐拥大军,再辅以大汉国的强势帮助,让他实力倍增,傲视匈奴各部,试问匈奴还有谁敢反?”

“我大汉国在度辽水设置重兵,为什么?为了帮助单于庭震慑匈奴各部心怀不轨者。如果单于庭以一己之力就可以做到震慑四方,还需要我大汉国在度辽水驻扎重兵吗?”

“要想稳住匈奴,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李弘说道,“我大汉国需要一个稳定的北疆,而北疆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匈奴,匈奴更需要一个强大的单于庭。”

刘冥低头想了一下,情绪渐渐稳定了下来,“大人,那刘豹怎么雄起于匈奴?”

“平定了幽州叛乱,我们立即回并州。凡大军所平之匈奴部落,皆归刘豹。”

===

匈奴各部将领听说左贤王被叛军刺杀,无不怒气冲天,发誓要诛杀叛军,为左贤王报仇雪恨。

大军在涿鹿停留三天之后,随即出发,行军速度大大加快。

李弘虽然留下了匈奴铁骑,稳住了军心,但他的做法还是让大多数部下难以接受。如果匈奴的事按李弘的办法处理,难度很大,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引发匈奴内部频繁的动乱,匈奴不能稳定下来,对北疆是个很大的威胁,同时,大汉国也要为平定匈奴内乱而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得不偿失。李弘不愿意和部下过多的谈论这事。将来的事,将来再说。

并州的消息终于传到了李弘手中。因为雁门关被鲜卑人攻击,镇北将军府的信使只能翻山越岭,从小路绕到代郡,时间上大为耽搁。

大单于被杀,匈奴大乱,情况远比李弘所想象的要糟糕得多,而鲜卑大王魁头和北部鲜卑大人拓跋锋的入侵,更是让李弘寝食难安。北征大军的主要将领和幕僚聚集在一起商量了很长时间,谁都想不出好办法。除了尽早平叛,尽早回援,别无他途。

“大人,是不是可以征调张燕和杨凤的黄巾军到雁门关?”朱穆问道。

“不行。”李弘坚决地说道,“告诉徐荣,无论如何不能征调黄巾军。下个月末,冬小麦就要收割了,为了确保谷物进仓,黄巾军要遍布两郡各地,以防黑山黄巾军下山掳掠。”

“大人,大单于被杀的事要不要告诉刘豹和刘冥?”赵云问道。

“我亲自告诉他们。”李弘想了一下,对郑信说道,“守言,你派个心腹手下回并州,带个口信给徐荣。”

“大人请说。”

李弘冲郑信招招手。郑信走到李弘身边,附耳倾听。李弘小声说道:“叫他告诉麴义,找个机会,不露痕迹的把铁烨杀了,动作要快一点。”

郑信心领神会,笑着问道:“左贤王被刺的事要不要……”

“先放一放,暂时不要告诉徐荣。”李弘说道,“到了蓟城,我们和刘大人会合以后,我再上书陛下,由陛下通知镇北将军府。”

===

本月初,长沙太守孙坚报捷,长沙叛军被彻底剿灭,贼首区星被斩。天子大喜,封孙坚为乌城侯。

天子还没有高兴半天,并州的八百里快骑就到了,匈奴右部落须卜骨都侯反叛,和屠各族叛军合兵十万,攻打单于庭,击杀大单于羌渠。护匈奴中郎将麴义率部救援,掩护单于庭余部和匈奴左部落败逃西河和长城要塞一带。

天子和大臣们商量了半天,无计可施,只能安慰一下镇北将军府,答应多给一点粮饷。其实这也是一句废话,朝廷的粮饷现在都集中送往幽州战场,哪里还有余钱?

这里刚刚送出圣旨,那里并州又来急奏,鲜卑大王魁头率五万军入侵,正在猛攻雁门关,形势危急。

天子气得破口大骂,幽州的叛乱还没有开始平定,并州又狼烟四起了,这样打下去,李弘的人马还能支撑几天?

“朕要建军,朕要在洛阳建军。”

皇甫嵩早就听他说过,所以马上劝阻道:“陛下,洛阳的防守有北军,无需耗费巨资再建新军。现在北疆战火四起,大司农府连打仗的钱都不够,哪来的钱建军?”

天子小眼一瞪,气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北军?正是因为有北军朕才要建新军,否则朕吃饱了撑的,钱没地方花啊。

“朕就是要建新军。”天子挥手说道,“北军守京畿八关,新军守洛阳,就这么定了,你们马上给我筹办。”

卢植一看天子发火了,赶忙打圆场,“陛下,现在北疆战事这么紧张,尚书台实在抽不出人手,以臣看,这事还是先往后拖一拖……”

“嘿嘿……”天子一阵冷笑,说道,“朕体谅你们的难处,这样吧,朕给你们增添人手。”

“下旨,迁议郎韩馥、许靖为尚书,立即进尚书台。”

皇甫嵩和卢植无奈了。

天子有天子的打算。虽然自己的老师蔡邕死活都不愿意帮助自己,但他不能就此放弃对名士的拉拢,没有这些人的支持,想轻松通过废嫡立庶之议,让小皇子继承大统还是非常困难的。于是他就另外想了一招,他想通过任命一些名士充任内外廷的要职,以高官厚禄来拉拢一些名士大儒。让韩馥和许靖进入尚书台,只是天子实施自己想法的开始。

===

并州东西两个边关同时开战,所需军资急剧膨胀,大司农府叫苦连天,大司农袁滂联合三公大臣又是上书,又是哀求,逼着天子借钱。

天子就是不借,躲在后宫不出来。大臣们无奈之下,跑到长乐宫向太后哭诉。太后坐不住了,亲自跑到北宫找天子。

太后对天子说,皇帝躲着不见大臣也不是事,不就是要钱吗?皇帝想个生钱的法子不就行了。皇帝在并州、河东开盐铁,为什么就不能在全国开盐铁?

天子连连摇头,心惊胆战地说道:“母后,那些大臣不会同意的,而且,诏令一下,北宫门外至少有好几百人要以死相谏,到那时,北宫门外到处都是死人,很可怕。”

太后说,和大汉国的兴亡相比,死几百人算什么?豹子将军一场战打下来要死十几万人,十几万将士的性命难道还比不上这几百人性命?

天子一听,有理,如此一来,建军的钱就有了,有了钱,大臣们估计就找不到什么理由反对建军了,于是他急忙召集三公府和众臣议事。

“重开盐铁,利国利民,如果有人反对,直接罢职,如果有人要以死相谏,直接到北宫门外去,怎么死都行,但要带上棺木,死了就抬进去,免得让朕看了难受。”

在众臣瞠目结舌的时候,袁滂说话了。

“陛下,臣急着要钱,现在就要。”

天子没招了,心想看样子你不把我万金堂拆了你是不罢休啊。他转头看看站在身后的张让,问道:“爱卿可有办法?”

张让愁眉苦脸地想了一会儿,小声回道:“陛下,可以卖罪。”

“卖罪?”

“天下的牢狱数不胜数,关押的犯人也是多如牛毛,陛下可以按罪刑大小定下价钱,让犯人买罪回家。这样,钱马上有了。”

天子大怒,瞪着张让骂道:“你个老混蛋,怎么不早说?朕今年正月才大赦,那损失了多少?朕要杀了你。”

===

并州又来急奏,并州刺史张懿阵亡,要求朝廷立即增援。

太仆杨彪立即说,并州不是有张燕的黄巾军吗?张燕既然受抚了,他的黄巾军就是汉军,就应该到边关去杀敌。

天子回到尚书台,征询皇甫嵩的意见。皇甫嵩大惊,急忙跪下奏道:“陛下,这是谁说的,此人该杀,所献之计乃亡国之计。”

天子吓了一跳。

“陛下,如果黄巾军到了雁门关,趁机叛乱,打开要塞,让胡人一泻而下,我北疆就彻底完了。此时镇北将军府的留守主力都在长城要塞以北,晋阳只有几千人,根本不堪一击。陛下,此人该杀啊。”

天子大怒,立即下旨,罢去杨彪太仆一职,改任太中大夫,迁谏议大夫黄琬为太仆。

“爱卿,那增援雁门关一事……”

“让河内郡的武猛都尉丁原去。”皇甫嵩说道,“上次镇北将军征调兵力,他竟然阴奉阳违,只派了一千人去应付差事,这次,叫他带上所有兵力北上。河内府有五千多人,在雁门关守上一个月,绰绰有余。”

“河内怎么办?”天子问道,“那里的黑山蚁贼经常下山骚扰四境。”

“陛下不是要建军吗?”皇甫嵩笑道,“以臣看,就让北军中侯刘表率屯骑营到河内驻防,让大将军府的侍御史蒯越率越骑营到孟津驻扎,两营护为支援,以守黄河南北,陛下以为如何?”

天子大笑,小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好,准奏。”

===

同类推荐
  • 在古代开网店

    在古代开网店

    欢迎光临李家小店,我是店长,为您服务,来看看需要点什么?
  • 海天绞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海天绞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红楼之贾琏攻略

    红楼之贾琏攻略

    金陵十二钗的绝世奇才,终逃不过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命定前生。而惊世的顽石,也不过是一块无法补天的石头!红楼轰然倒下,梦醒而碎,青灯古佛的云空未必空,随经文诉出曹雪芹满腔幽怨。红楼无梦,只余梦影残痕!PS:建了个群115435584,欢迎加入红楼大家庭!!
  • 问世间情为何物:中国历代名人情感解读

    问世间情为何物:中国历代名人情感解读

    本书对中国历代近两百位各类名人隐秘、经典、曲折、具有代表性的情感历程与影响进行了真实、生动、细致的披露、展示和解读。君王们的纵情色、英杰们的豪情干云、文土们的旖旎多情、另一类的畸零私情——本书写尽了中国历史上的各种男女人,写尽了男女人之间的各种情感。本书故事精彩、人物鲜明、情感充沛、内容丰富、语言优美、表述通俗、富有哲理,从而具有有趣、博识、励志等功能。
  • 重生之南朝争霸

    重生之南朝争霸

    南朝刘宋末年,昏君当道,骨肉相残,乱世初现。乱世英雄萧瑾言,柔情似水,壮志雄心,英雄一怒,天下大动!宝贝儿们,还等什么,一起来南朝争霸呀!!!新书《大汉光武帝》
热门推荐
  • 教授大人有点甜

    教授大人有点甜

    问,为什么高远最近倒霉连连?答,应为他碰到了一个叫霍商的男人。自从高远再次遇到多年未见的霍商,他就预感到他平静的生活将再次被彻底打乱。什么被夜闯民宅,什么爱车被拖,什么被小混混追的满街逃窜,什么泡妹不成反被压啊,这些都弱爆了。书友群:297652967期待各位大大的大驾光临本文走的是轻松搞笑路线,好吧,可能有些小剧情有点那个什么什么,但是,请别问我逻辑君在哪,我只能说,它跟节操君一样,被狗狗给叼走了。
  • 容斋五笔

    容斋五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君王笺

    君王笺

    永乐八年,王室衰微,大业将末,武林骚动,江湖暗涌。乱世纷扰,天下易主。沉寂多年的“君王笺”之言重现江湖:若得“得城”,齐禹苏三州任得其一;若得“得人”,齐禹苏三军任领其一;若得“得心”,无需城军,便得天下。然成大业者必有根基,无地无兵便得天下实属荒谬,人可胜天,胜负难别,故又传道:三笺得其二,天下归一。而今纵观天下大局,齐禹苏三州三足鼎立,齐民团结,禹民富裕,苏民善战,孰得天下,未可知也。江湖能人志士接踵摩肩,纷纷择木而栖,或自立为军,或入驻三州。一时之间,天下如水,一分为四。
  • 重生专宠:摄政王的毒妃

    重生专宠:摄政王的毒妃

    他,轮回百转,为情依旧……她,碎骨化血,转世重生……再世相遇,逆天改命。她不信命,他亦然。他残忍暴虐,风姿卓绝,宠一人而手覆天下。他轻抚她的发丝,在她耳边低声呢喃道,“玥儿,此世你终为我妻。”不负责小剧场:清晨,某王爷俊美无双的容颜陡然放大在眼前,“爱妃……”某女疑惑,“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哈佛经典讲座

    哈佛经典讲座

    学习的最大成本,是时间。如何在最短时间里了解更多的知识,尽可能提升自我的人文素养,培养自己的高尚品位?哈佛大学校长邀集30位世界顶级教授,就人类社会的9大核心知识领域,进行了42堂深入浅出的讲座,最终集结成这部《哈佛经典讲座》。此书一经问世,便风靡世界,不仅美国大学人手一册,也几乎成为美国家庭的必备藏书。本书包括历史、哲学、宗教、诗歌、小说与传记、评论与随笔、戏剧、教育、旅行等9个门类,囊括了3000年来的人类知识精华,涉及的原典达百部之多。读者通过这一本书,能轻松踏入人类知识的殿堂,尽情汲取人类智慧的精华,使自己拥有广博的视野、深度的思维和不凡的品位。
  • 较量故事

    较量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第五界点

    第五界点

    “你就是我的Master☆咪咕~”某只粉毛狐狸道。“阿拉阿拉,这样躲着姐姐,稍微有些恼火呢。”某只长短不一的双马尾道。“毕竟我们可是青梅竹马,所以我喜欢你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吧。”某只因为压力而难以露出其他表情的明星道。“前辈,最喜欢你了。请收下我爱の告白吧。”某只头发能够动的螃蟹。“那个,师傅......什么时候陪我练下拳头。”某只光头挠了挠头说道。“我的超能力可不是用在这些地方的,不过这次算是例外吧。”某只顶着两个怪异装置的粉毛道。讲述了名为第五王权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生。
  • 环保大师

    环保大师

    林寒,一个年轻的护林员,偶然间获得了与地球意志沟通的能力。从此,他受雇于地球,作为地球意志的唯一代理人,为了全世界的环保大业而不懈奋斗。他可以提供最精确的天气预报、天灾预警;他可以解决最复杂的生态问题、物种入侵;他知道全世界成千上万的宝藏地点;他对全球的矿产分布了如指掌......我是林寒,我为地球代言。——————书友群:150872241
  • 好父母你该如何爱孩子

    好父母你该如何爱孩子

    普天下的父母最无私的时候就是爱孩子的时候。全天下的父母都一样。但是当父母在爱孩子的时候,是否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呢?是否思考过:这些究竟是孩子的需要,还是父母的需要?宠爱和溺爱仅有一线之隔,除了物质,我们还有其他方法爱孩子吗?“圈养”还是“放养”,究竟哪一种教育方式更加完善呢?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对孩子的爱,如何给,给多少,都是应该细致讨论的问题。本书向父母说说什么是真正的爱,什么是错误的爱,该怎样去爱孩子,该怎样让孩子去爱别人。我们都知道,能够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从来都不是什么技术性的工作技巧和生存技能,只有好的性格才是孩子受益一生的财富,才是好的命运的基石。
  • 缠蛇记(下)

    缠蛇记(下)

    一年后,蒋峻熙考上了警察。当了警察的蒋峻熙每周都要抽出一个晚上,穿上便服,去县城安宁河大桥桥头“堪舆之家”门前的露天茶馆喝茶。堪舆之家的主人,是一个年近古稀的中学退休物理老师,姓尹。尹老师退休后,勤研堪舆之学,颇有心得,试着帮人看阳宅阴地风水,择红白喜事吉日,不曾想一不小心出了名,来找他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尹老师干脆挂起了“堪舆之家”的招牌,门前搭一凉棚,摆上几张茶桌,就成了一家茶馆。从此,那里经常会聚集一些三教九流人物,谈风水,论政治,摆各种各样的龙门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