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3600000022

第22章

印度队的选手们在开场的时候被打蒙了,剑客所表现出来的强大实力完全打乱了他们的事先的部署。阿普拉下场之后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向所有的队员道歉,他在这场关键的比赛里犯了致命的错误。队友们也没有埋怨,毕竟今天的战术是大家一起拟定的,不能让阿普拉一个人承担责任。虽然输掉了最重要的第一场,但是他们并非没有机会。只要把剑客打下场,对上后面的张奎等人他们还是有相当的自信。

K.T.R战队能有今天的名气绝非幸至,除了超群的实力以外,他们的临场应变能力也非常出色。很快,一个对付剑客的“可行方案”就被研究了出来。很明显的,与剑客做空手的搏斗是没有任何机会了——对上他的时候,没有人有信心攻破他的防守,而防守他的攻击却又非常困难——所以与剑客空手格斗绝对不是明智的选择。

“第二场,印度队请求使用武器。”裁判宣布。

奥运会预选赛不同于WFCG预选赛。前者是国与国之间的争夺,而后者是国内的选拔。因此前者在比赛时允许使用武器,它要让选手们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比赛时武器的选择权为劣势优先制,就是由两个比赛选手中上场序号较大的进行选择,而双方序号相同是由先上场者选择,第一场比赛则规定为必须空手。林风的上场序号为1,而他的下一个对手上场序号为2,所以第二场就应该轮到印度队选择。

听到对手选择了使用武器,林风不禁微微一笑。看来印度人虽然认识他的名字,却不知道这两个字所代表的含义。剑客的名字不是白叫的,他用剑的时候只会比空手更加可怕。只可惜现在他已经在赛场上,看不到张奎他们的表情,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为自己担心还是暗暗偷着乐?

武器,身体的延伸。在格斗游戏的广告词里,他们是这么对武器下定义的。真不知道他们的广告词是花了多少时间想出来的,每一句话都恰到好处的点出了游戏中最高的境界。

使用武器的格斗与空手截然不同。有了武器之后,每个人的攻击判定不再完全相同,而是随着手中的武器变化。每种武器的标准姿势也各自不同。比如可以选择用弓箭类武器(包括长弓、短弓、弩箭等),便出现了射击的攻击方式,近身时也可以使用弓身和弓箭攻击;用长枪类(包括骑士长枪、中国式的长枪、棍等)的武器时更是出现了各种中距离攻击的姿势,比如挑、刺等,近距离时它也有一套自己的用法;剑类的武器(包括西方的刺剑和阔剑、中国式的三尺剑、单刀、匕首等)则在所有的武器里最短,但是它的攻击速度却最快,使用起来的花样也最多。不过由于剑的标准姿势实在太多,一般人很难学全用好。而且即使练全了,它的攻击距离也比另外两种类型的武器要短,所以使用剑的人数量很少。有了武器之后还取消了破防这个空手格斗时最容易被利用的判定。人手里拿着武器时绝对不会像空手时那样,身体被电脑强制麻痹。

这种种判定的改变,使有武器和无武器战斗之间的差距相当大,这也是印度人想在武器上放手一搏的原因。

林风这一次的对手就是他早已想见识一番的“天才少年”科西。WFCG是业余玩家们的天堂,一个玩家如果想从业余走入职业,那他除了参加职业队训练营之外,还可以选择参加WFCG地区预选赛这条道路。它那业余玩家与职业玩家同场较量的比赛方式给了真正技术高超的业余玩家们战胜职业好手的机会,林风的ID剑客正是在WFCG中一战成名。科西也是从WFCG打拼出来的业余玩家。在前年的WFCG比赛中,他一路闯关,击败了众多职业玩家,虽然最后进入四强时被南拉(东南亚联赛第二,印度和东南亚几国组织的是东南亚联赛)击败,但是他的名字也被传诵一时。只不过与剑客的来去匆匆不同,他随即便现身宣布加入印度K.T.R战队。

与上场比赛相比,也许人们对着场比赛有着更多的期待。都是从业余玩家中走出来的天才,都是参加WFCG崭露头角,究竟哪个比较强?

在众人的期待中,科西进入了赛场,他选择的武器是古印度式的长刀(枪类),身上的衣服也换成了与长刀相配合的铠甲(无防御力,只是好看用)。林风则仍然选择了他最习惯的中国剑,一身儒衫飘飘,仿如古代的剑侠再现。

“比赛开始。”随着裁判的声音落下,第二场比赛开始。

陈茹芸目不转睛的盯着转播的赛场,紧张的抓住身边方茵的手问:“他能赢吗?谁见过剑客用武器的?”

方茵还没来得及回答,被女朋友拽过来看剑客比赛的小P就接口道:“剑客嘛!他既然叫剑客,当然用剑很厉害喽。”小P的话却没有引起应有的议论,因为这时候比赛开始了,众人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比赛所吸引。

科西利用自己武器在长度和攻击距离上的优势首先开始了进攻。运刀从林风头部左上方斜斜向右劈下——正是长刀的标准用法之一:斜劈。他看到林风用剑,所以可以放心的使用这种速度比较慢而威力比较大的中距离攻击招式。

林风不愿意和用长刀的对手在中距离上较量,对于对方的强攻他采取了暂时退避的策略。向后一跃脱离对手的攻击范围,林风开始利用自己的反应能力保持与对手之间的距离。劈、刺、砍、挑……科西竭尽全力的挥舞着手中的长刀,试图将林风逼入一个角落。但是林风的反应却实在太快,他总能利用冲刺或者突然变向的技术摆脱科西的压制——能做到这一点绝不简单,不但要有快速的反应和精确的判断,而且对场地大小的把握也必须准确无误。

全仿真格斗游戏对体能(与体力的概念不同)是有规定的,尤其是在手上有武器的时候。游戏的设计人员将武器的重量列入了考虑的范围,长时间的挥舞武器会使你感觉到武器的重量增加,攻击判定时间延长。科西对这一点也很清楚,在强攻不果而又无法将林风逼进角落的情况下,他开始考虑防守。

刚才连续的进攻已经或多或少的消除了科西的紧张情绪,对林风的进攻他也不再像刚开场时那样感到恐惧。毕竟他用的是长刀,在攻击范围上有优势,防守的时候也能有效的利用它和对手保持比较远的距离,何况有武器的战斗是没有破防这种说法的。虽然进攻没有能够起到科西所希望的效果,但是却让科西增加了不少信心。就在科西准备防守的时候,林风的脚下却突然一滞。

对手的失误使科西又看到了希望,因为这时的林风已经进入了他的攻击范围。科西一刀笔直从头上劈下,林风则用力将刀格开。比赛开始两分钟之后两人的武器才第一次撞在一起。正面毫无花巧的对撞,用长刀的科西无疑是占了便宜。他将被格开的长刀方向一转,又变成了向左下方的斜劈,林风刚刚挡住他的重劈,手中的剑顺势向右划过半圈,再次将科西的攻击化解。科西当然也没有认为这样的攻击就能击中以放手见称的林风。他将被搅开的刀向回一带,准备用一个前刺的动作攻击林风的中路空挡。

对手一步步掉入自己设置的陷阱,林风的心里却没有一丝波动,他的精神已经完全沉浸在了比赛中。利用自己向右后方格挡对手斜劈的力量,林风使用出冲刺的技术向前冲去,他已经知道对手的下一个动作就是回刀前刺,所以能提前使用出这个技术动作。虽然他仍然无法完全躲开对方之后刺出的一刀,但是那对他而言,只是小小的代价。林风利用科西的心理,给他一个能够和自己开始中距离对战的机会,一直进攻不果的科西当然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他的前面的强攻已经使他的攻击判定发生了微小的变化,也许科西觉得这一点并没有什么,但它其实就是林风所需要的。如果他的判定没有减弱,那个前刺就可以刺中林风的胸部正中,但现在林风却可以利用前冲加上闪避的动作,使对方只能刺中他的左肩。前冲时被刺中左肩,他的体力虽然会减少,但是却不会出现任何僵直时间,同时可以达到近身的效果。

被持剑的对手近身,是所有选用长武器选手的噩梦。

(今天偶尔得闲,写一篇大家看看吧。做一点小小尝试,写一篇武器格斗的,带点武侠色彩。是不是很有新意?)

同类推荐
  • 开局送妲己

    开局送妲己

    这一年,周瑜刚从稷下毕业,孙策还只是个航海爱好者。这一年,橘右京的病还没好,宫本武藏还只是个流浪剑客。这一年,孙悟空不知道被压在哪座山下,后羿还在沉睡装死。这一年,兰陵王还是个王子,花木兰正准备加入长城预备军。这一年,朱雀门上还没有出现“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只是个游侠。这一年,韩信还在不断受辱,干将刚学会打铁。这一年,该隐还没有觉醒,露娜已经显露出卓越的天赋。这一年,王者们还没有觉醒……也正是这一年,一位年轻人流落孤岛,莫名其妙的成为了妲己的主人,同时也莫名其妙的成为了主角。故事就这么开始了……(故事发生在王者荣耀的世界背景里)683539084
  • 我的世界——归途

    我的世界——归途

    当《我的世界》变成唯一的现实,LMH会怎样选择……“我一定会活下来,我会夺取这场游戏的胜利,与你再见……”“做我的队友吧!为能和我这样的美少女组队感到骄傲吧!”“我要找回他,这一次,不会再弄丢他了!”身别两个世界,LMH能否夺得胜利,与好友重会?
  • 同桌作业借我瞅瞅

    同桌作业借我瞅瞅

    前世贵为名门望族,到头却也没落得好下场,家破人亡,可笑的是他明明还有父亲,母亲走了不过问,他被送走了也不过问,甚至是死了尸体凉透了,也不见他父亲的身影,真可笑。这一世他不会再让相同的事再发生第二次,该走的路他正在走,该尊遵守的规则他正遵守着,别人的事她不管,他的事别人也别想插手分毫,他自己道,他自己守!《耽美文》
  • 绝地求生之唯我吃鸡

    绝地求生之唯我吃鸡

    (封面是大米枪战我也很无奈)实力吃鸡选手刘凯,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来到了真实的绝地岛!开局一个降落伞,装备全部都靠捡。五十米以外完全脱靶,我的眼里只有十米之内的敌人。什么?还要跑毒两千米?救命啊!98K?对不起,那不是我的浪漫。空投?不好意思,那不是我的梦想。伏地魔大战老阴逼?这才是正解。可是为什么还有神仙啊?我一定是在做梦,麻麻,我要回家。
  • 问道之试道王者

    问道之试道王者

    十年问道,初心不变,兄弟情深,久伴不离。问道,虽是一款现实当中2D回合制网游,但却承载着太多太多的羁绊,让我们带上回忆,跟随主角,一起踏上试道王者之路!
热门推荐
  • 齐世篇

    齐世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至尊魔妃:鬼帝我不服

    至尊魔妃:鬼帝我不服

    【新书《病娇反派又骗我宠他》已经发布,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她,世界第一金牌杀手,再次睁眼,竟然穿越成了被长姐杀死的废物三小姐?!空有绝世容貌却无法修炼?!哼!看她如何御兽驭植,炼器炼药,同时还成为最年轻的神!咦?!她的亲生母亲竟然要被抓去献祭?!怎么可以!这位少主,只不过吃了你一个果子,你缠着我有病吧!什么?你要陪我一起打天下?还将所有财富上交?还说会成为最强大的鬼帝?嗯……我考虑考虑!
  • The Maintenance of Free Trade

    The Maintenance of Free Trad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横刀立马闯三国

    横刀立马闯三国

    道不完的三国,数不尽的风流。一部三国演义,多少风流人物,且看立马横刀,何人一战
  • More of Me

    More of Me

    Teva goes to school, studies for her exams, and spends time with her friends.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she's a normal teenager. But when she goes home, she's anything but normal. Due to a genetic abnormality, Teva unwillingly clones herself every year. And lately, home has become a battleground. When boys are at stake, friends are lost, and lives are snatched away, Teva has a fight on her hands—a fight with herself. As her birthday rolls around, Teva is all too aware that time is running out. She knows that the next clone will soon seize everything she holds dear. Desperate to hang on to her life, Teva decides to find out more about her past … and uncovers lies that could either destroy her or set her free.
  • 死亡螺旋

    死亡螺旋

    无解的逻辑死局,无尽的恐惧螺旋。人的大脑对于难以理解的事物,总想千方百计找出符合逻辑的解释来。如果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答案,人就会在自己设下的逻辑迷宫中迷失、绝望、发疯,甚至死亡……味冈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落入如此境地的——身边的每一个人,从相识多年的手下,到偶然相遇的艺妓,甚至是随手拦下的出租车司机,都似互相勾结,编织起一张巨大绵密的死亡之网,将味冈逼至无处可逃。被接二连三的杀人事件折磨得神经衰弱的味冈,最终竟看到了地狱般恐怖的幻觉……
  • 女记者婚恋纪事

    女记者婚恋纪事

    明明有个知寒问暖的优质帅哥跟在身边,为毛姐偏偏选了个专爱跟人玩暧昧的花花公子涅?姐后悔了,可以拍飞么?可是有了娃肿么办?娃呀!咱们可以拍飞你爸那厮么?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几万头草泥马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
  • 谁动了本王的生死册

    谁动了本王的生死册

    “女人,放下本王的生死册!谁让你乱动的!”“你叫我什么?再叫一遍!”“哎呦呦...本王的耳朵,疼疼...我的好苏苏,我最爱的苏苏...”自己本是21世纪米国王牌女杀手,一朝穿越成为妖王之女,而且还嫁给了眼前这个冷血鬼王联姻。不过那又如何?什么样子的男人到了自己手里头,那都得被调教的老老实实的!“男人,你看什么看?还不赶紧把洗脚水端过来...”“苏苏,当着奴才们的面,留点面子呗!”“好的,亲爱的老公,么么哒,乖啦!快点去!”“...”(男女主身心清白,1V1)
  • 王晋康科幻小说精选2:替天行道

    王晋康科幻小说精选2:替天行道

    与刘慈欣齐名的当代科幻名家。12次斩获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1997年国际科幻大会银河奖得主。2010年世界华人科幻星云奖长篇小说奖得主。迄今为止最全版本——王晋康最经典科幻小说精选集!
  • 我成长,我快乐

    我成长,我快乐

    本书前半部分从一个接受教育的孩子的角度,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对中国家长的教育进行深入的反思,内容涵盖了从学前到高中,从家庭到青少年自我教育的全过程,故事生动可读、方法实用好用,本书的后半部分,呈现了作者作为教育实践者,连续三年网络答疑的宝贵经验,并分享了学习方法和成长心得,帮助高中生们走出迷茫、迎战高考、快乐成长。作者的双重身份、两种视角,使这本书极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一本适合孩子阅读的成长白皮书,适合家长阅读的教育反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