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3400000009

第9章 心有灵犀(4)

一年之后,威廉·雷兹教授指着一大堆垃圾,按照垃圾原产品的分类、名称、重量、数量、包装,对雪佛隆公司的老板说:“垃圾袋绝不会说谎和弄虚作假,什么样的人丢什么样的垃圾,查看人们所丢弃的垃圾,是一种最有效的行销研究方法。”他通过对十珊市的垃圾进行研究,获得了有关当地食品消费情况的信息,为雪佛隆公司做了这样的分析:

一、劳动者阶层所喝的进口啤酒比收入高的阶层多;

二、中等阶层人士比其他阶层消费的食物更多,因为双职工都要上班,而且太匆忙了,以致没有时间处理剩余的食物。依照垃圾的分类重量计算,所消费的食物中,有15%是还可以吃的好食品;

三、通过对垃圾内容的分析,了解到人们消费各种食物的情况,得知减肥清凉饮料与压榨的橘子汁属高层收入人士的良好消费品。

雷佛隆公司老板把这份报告当做教科书,并且依据威廉·雷兹教授的调查结果制定饮料的产销战略。最后的结果是威廉·雪兹教授成为雪佛隆公司的英雄,雪佛隆公司成了利润的英雄。

人生哲理

面对这个案例,曾主持过多项市场调查的我目瞪口呆。当时我们总是在问人们:你怎么做的,你怎么想的……尽管知道人会为了各种目的而说谎,但我们仍乐此不疲,设计、散发着种种调查问卷,有些统计结果甚至我们自己都难以置信。市场的真实信息在哪里呢?看来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找得到。

总会在另一种观点存在

阿甘死后,升入天堂,在天堂入口,他遇到了圣徒彼得。

彼得对他说:“很高兴见到你,阿甘,我们已经听到了许多赞扬你的话。但我不得不告诉你,这里已是人满为患,因此每个想进入天堂的入都得接受一次测验,通过测验的人才可以进入天堂。”

阿甘说:“彼得,能来这里我很高兴。不过没有人告诉我测验,但我还是希望能通过测验。但愿题目不要太难,毕竟生活本身就已经是一次足够难的测验了。”

彼得说:“我知道,阿甘。测验不是很难,只有3个问题:

1.一个星期中有哪几天是以字母‘T’开头的?

2.一年有多少秒(Seconds)?

3.上帝的名字是什么?”

阿甘带着这几个问题离开了。第二天,他找到彼得,要回答问题。彼得向他挥了挥手说:“现在你还有机会再想一想,然后回答我。”

阿甘说:“不必了。你的第一个问题太简单了,答案就是今天(Today)和明天(Tomorrow)。”

彼得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喊道:“阿甘。这可不是我意料中的答案。不过你言之有理,我想我没有把问题说清楚,好吧,我同意你的答案是正确的。”

“下一个问题呢?一年有多少秒(seconds)?”

“这个有点难,”阿甘说,“我想了又想,觉得答案应该是‘12’。”

彼得惊得目瞪口呆:“‘12’!天哪,你怎么能说一年只有12秒?”

阿甘说:“是的,是‘12’,它们是1月2日(January Second)、2月2日(February Second)、3月2日(March Second)……”

“好了,好了,”彼得打断阿甘,“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个答案又出乎我的意料。不过我还是算你对了。让我们来看最后——个问题,你能说出上帝的名字吗?”

“安迪(Andy)!”阿甘回答说。

彼得问:“你怎么知道上帝的名字是安迪?”阿甘说:“你知道的,我们在教堂里常唱的那支歌:‘安迪与我散步,与我谈话。’(Andy Walks with me,Andy talks with me)”

由此得出,总是会有另一种观点存在。对同一个问题,你与别人的看法不同,这并不证明你是错的。

人生哲理

生活不一定就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世界不一定有唯一的终极真理。我们不应以“非对即错”的简单思维去分析这多元化的世界。

第一人格

一个乞丐来到一个庭院。向女主人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过,碰上谁都会慷慨施舍的,可是女主人毫不客气地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捉弄人呢?”

女主人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了一趟说:“你看,并不是非要两只手才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妇人,尖凸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了两下,终于他俯下身子,用他那唯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几绺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歪贴在额头上。

妇人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妇人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妇人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这条毛巾也留给我作纪念吧。”说完他深深地鞠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这庭院。那妇人把乞丐引到屋后,指着砖堆对他说:把砖搬到屋前就给你20元钱。这位双手健全的乞丐却鄙夷地走开了,不知是不屑那20元还是别的什么。

妇人的孩子不解地问母亲:“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母亲对他说:“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可就不一样了。”

此后还来过几个乞丐,那堆砖也就在屋前屋后来回了几趟。

若干年后,一个很体面的人来到这个庭院。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那些自信、自重的成功人士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人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来人俯下身用一只独手拉住有些老态的女主人说:“如果没有你,我还是个乞丐,可是现在,我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妇人已经记不起来是哪一位了,只是淡淡地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

独臂的董事长要把妇人连同她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市人,过好日子。

妇人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为什么?”

“因为我们一家人个个都有两只手。”

董事长伤心地坚持着:“夫人,你让我知道了什么叫人,什么是人格,那房子是你教育我应得的报酬!”

妇人终于笑了:“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吧。”

是的,所有的哲学家对人格的认同都是一致的:第一是劳动,第二是思考。可是我们放眼望去,或者巡视周遭,是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这两条基本品格呢?那些为人父母者是不是清晰地知道孩子在成人之前应该教给他什么呢?

人生哲理

我不是没有同情心,但不会轻易给乞丐钱,相反,我可以为劳动付报酬之外的奖金小费。对任何有劳动能力的人而言,劳动是生存的第一理由。

一和十万

一个欧洲观光团来到非洲一个叫亚米亚尼的原始部落。部落里有位老者,穿着白袍盘着腿安静地在一棵菩提树下做草编。草编非常精致,它吸引了一位法国商人。他想:要是将这些草编运到法国,巴黎的女人戴着这种小圆帽和挎着这种草编的花篮,将是多么时尚多么风情啊!想到这里,商人激动地问:这些草编多少钱一件?“10比索。”老者微笑着回答道。

天哪!这会让我发大财的,商人欣喜若狂:“假如我买10万顶草帽和10万个草篮,那你打算每一件优惠多少钱?”

“那样的话,就得要20比索一件。”“什么?”商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几乎大喊着问:“为什么?”

“为什么?”老者也生气了,“做十万件一模一样的草帽和十万个一模一样的草篮,它会让我乏味死的。”

商人还是不能理解,因为在追逐财富的过程中,许多现代人忘了生命里金钱之外的许多东西。或许,那位荒诞的亚米亚尼老者才真正参悟了人生的真谛。

人生哲理

人生需要金钱,更需要快乐,有了金钱也许会有更多的快乐,但用快乐去换取金钱可能就不值得了。

同类推荐
  • 心灵鸡汤智慧全集

    心灵鸡汤智慧全集

    这是一本让你抛开人生诸多精神枷锁,塑造完美人性,造就成熟人格,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人生的书。心灵是一间贮满杂物的货仓,需要不断的清扫才能扫除生命中的羁绊和心灵上的负担。打扫心灵就是净化内心的环境:扫掉烦恼,才会留下沉静;抹掉虚荣,才会留下真实;扫掉悲伤,才会留下坚强。只有经常打扫心灵,才能拥有一份宁静超然的心境,才愈能发挥潜能。生命的难度也就在于此。
  • 饭局经济学

    饭局经济学

    饭局经济学是一门边缘却又现实的学问,看似简单易行,实则别有洞天。我们收集了诸多古今官场、商场、职场、关系场的精彩之“局”、代表之“局”和那些劳而无功甚至起了不良影响的“反局”,为您解析其中关系与利益的博弈,精彩评说“局”外功夫。
  • 跟任何人都能聊得来

    跟任何人都能聊得来

    《跟任何人都能聊得来》是一本交际口才指导书。它告诉我们,人的聊天技巧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可以在后天环境熏陶和有意识的培养下获得的。本书通过通俗易懂的事例和小故事,深入浅出地点透成功社交的小窍门,告诉你在不同场合下,与不同的人如何打交道、交朋友,让你轻松成为一个会说话、会聊天、会做人的社交达人。你想要改变命运吗?那就要学会改变自己!你想要改变自己吗?那就从读这本书开始吧!
  • 沟通,就是好好说话

    沟通,就是好好说话

    本书从学会沟通出发,为读者传授沟通的技巧的,让读者能够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话、该说什么话,从而让自己舌灿莲花,左右逢源!
  • 教你学习演讲

    教你学习演讲

    口才是指我们在交际的过程中,口语语言表达得十分准确、得体、生动、巧妙、有效,能够达到特定交际目的和取得圆满交际效果的口语表达艺术与技巧。
热门推荐
  • 进藏英雄巴利祥子

    进藏英雄巴利祥子

    今天的太阳真好,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整个藏北大地,远处的昆仑山脉连绵起伏,雪峰也跟着连绵起伏,驼峰一样,一峰连一峰,一直绵延到天之尽头。李狄三走出地窝子,踩着坚硬的砾石地面,向远处走去,一直走到小腿肚子剧烈疼痛,才摇晃了一下身子,站稳。极目远眺,还是没有发现巴利祥子的影子,已经八天了,巴利祥子怎么还没有回来。打猎组外出打猎的时间越来越长,有一次巴利祥子和几位战士还出去过十五天,那一次一共打到了五头野牛,三头野驴和十多只黄羊,驮运猎物的战马和骆驼累得直喘粗气,到了营地,一个战士从驼峰上重重摔下,在地窝子躺了两天,才缓过精神。
  • 民国枭雄杜月笙

    民国枭雄杜月笙

    本书主要描写杜月笙的生平事迹,提到杜月笙,不得不让我们想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清末民初。由于清廷当局的无能、软弱和妥协,使得全中国被外国殖民统治者侵犯和蹂躏。举国上下官商勾结、民不聊生,社会动荡,百姓俨然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在当时的大城市中,繁华璀璨依旧的首属上海了,堪称商业军事重镇的上海滩成了冒险家的天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滩,潜伏着光怪陆离、千差百异的危险信号,满足了那些冒险家对于刺激和挑战的追寻和需求。上海滩从来没有平静过,相较于黄浦江的风平浪静而言,更是具有浓烈的角逐厮杀气息。
  • 瘫痿门

    瘫痿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语言与存在:探寻新诗之根(京华学术文库)

    语言与存在:探寻新诗之根(京华学术文库)

    本书主要围绕“语言”和“存在”两个层面展开讨论。书中,著者将“语言”和“存在”这两个不可分隔、相互依存的范畴称为新诗之“根”,并以之作为透视新诗诸种问题的切入点:在分析新诗语言时隐含对现代人生存状况、文化处境的关切,在探讨新诗的存在主题时多从语言层面入手。这样的思路集中体现在前二辑论文中,分别着眼于新诗语言及相关问题的总体论述,和诗人个体、诗歌文本的具体剖析。
  • 尖叫宠物店1:离奇宠物店的无解密室

    尖叫宠物店1:离奇宠物店的无解密室

    某一天,学校周围突然出现了一排排奇怪的宠物店广告牌,这些看似普通的广告牌里却隐藏着一个只有孩子们才能发现的大秘密。无数的小学生涌入这家诡异的宠物店,以自己的灵魂来和古怪的店长立下契约从而换取那些看似呆萌无比的宠物。所有签下契约的孩子都被店长带往了一间神奇的密室,诡异的事情也随之发生了……小伙伴们在好奇心旺盛的邓杰克的怂恿下踏上了宠物店冒险之旅,殊不知这个决定却将大伙推向了恶魔的深渊……
  • 平遥往事

    平遥往事

    以故乡平遥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平遥往事》脱稿,各方面的反响都很不错,将在今年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前正式出版发行。这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内心感到莫大的宽慰。踏实做事,造福桑梓。平遥商会以这本书的出版,再次践行了立会的宗旨。尤其在人们热衷物质利益的时下,关注纯文学创作,并能以切实的帮助促其开花结果,努力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实属难能可贵。商会诸多同仁的努力终结善果,作者的心血也得到回报,夫复何求?
  • 重生之儿子十四岁

    重生之儿子十四岁

    死后重生回五年前,程婧娆第一件事就是去少管所认儿子,她要让这个孩子今生发自肺腑地叫她一声‘妈’。然而,堂堂教育专业这才发现,养儿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就把孩子当孩子:好家长应懂的60条心里法则

    就把孩子当孩子:好家长应懂的60条心里法则

    儿童的内心世界与大人很不相同,他们的心理成长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耐心地引导。但实际生活中家长往往没有耐心去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就给孩子贴上成人世界的标签。要帮助孩子,家长不能从人品、从思想去看待孩子的心理脆弱问题,首先必须从心理发展的角度,先去理解孩子问题背后的心理动机,帮助孩子渡过成长中的难关。
  • 钻石合约:撩个男神抱回家

    钻石合约:撩个男神抱回家

    一遇男神深似海,钻石合约定终身。当零恋爱基础的他遇上同样情商为负数的她…损友支招:鲜花、红酒、烛光晚餐,一言不合直接拿下!闺蜜支招:眼神一勾、香肩一露、红唇一送,直接盖章占为己有!她初为艺人,一场比赛一夺冠,一份钻石合约,她成了他旗下艺人。他即刻霸道宣誓主权,牵手、拥抱、接吻的戏份统统不给接!她荣登影后,恍惚间还在聚光灯下,转眼就被拽到了民政局前。她勾唇媚笑:男神,跟我回家吧!
  • 仙道隐名

    仙道隐名

    少年猪脚初登场就弄死了一只大猛虎,哦不是,是差点被大猛虎弄死,肯定是差点咯,要不然就是本书完了。别人家的灵宠都是威武雄壮,但猪脚的灵宠骇人听闻了,咳咳,是无语到想吐槽,就一只蚊子和一只蚂蚁,这样就敢闯荡仙侠界了?作者是认真的吗?肯定不是认真的,因为还有一只吃货兼话痨的肉球,居然敢自称“朕”的胖球,还有谁!还有一土法吗?外加一条不知道怎么形容大大大的鲸鱼,一个大铁锅,绝对装不下那种。女主吗?必须是有的。后宫吗?谁知道作者是怎么想的了,都一千多章了,还是钢铁直男!千言万语不如移步书中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