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0600000001

第1章 做到鹤立鸡群(1)

工作要超出领导的期望

有一次,我应邀到一位学员家做客。这是一位刚刚毕业两个月的大学生,为老总做秘书。在她的书桌上,我偶尔发现了一张打印工整的“时刻记得提醒老总的20件小事”,上面包括“提醒老总带好名片”、“提醒老总开会时间”,等等。

我一边仔细阅读着上面的文字,一边问她:“你的工作很细致,这么细小的事情你都要提醒老总吗?”

她笑着回答我:“我想,作为一个下属,应该常常问自己三个问题:领导需要什么?我能做什么?我应该怎么做得更好?写在纸上的这20条,领导从没有要求过我。领导的做事风格是对宏观把握得很好,但对一些小细节比较容易忽视。既然领导有时候需要提醒,那我这个当下属的当然有这个责任。”

听了她的话,我当时非常感慨。

后来,再见到她的时候,她已经不再担任文秘工作,而成了集团的办公室主任。对她有这样的发展我一点也不觉得奇怪,因为如果她是我的下属,我也愿意给她这样的平台。

要想在职场中获得发展,首先就要得到领导的重视,那么怎样才能成为领导格外重视的员工呢?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做每一件事,都好到超出领导的期望。

海尔集团的发展,与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努力密切相关。而张瑞敏在谈到海尔的发展时,除了称赞全体员工外,格外称赞他的助手、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他对她有一个很高的评价:“往往我期望二,她却能做到十。”

的确如此,我们来看看杨绵绵是怎么做的,且看《第一执行者》等着作所介绍的关于她的一些故事。

海尔的前身是青岛市东风电机厂,主要生产电动葫芦等小机电,由于经营管理不善,面临倒闭。1984年12月,上级派时任青岛市家电公司副总经理的张瑞敏组建青岛电冰箱厂。张瑞敏上任之后,决定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的生产线,实际上是购买利勃海尔的电冰箱生产技术。

在张瑞敏的真诚邀请之下,杨绵绵参与了项目的引进,并成为张瑞敏的主要助手。

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这个项目。用杨绵绵的话说,当时的情况是:一分钱没有,就那么几块地,几间破房子,要把那些没有见过、也不懂的设备引进来,谁心里都没底。

但既然决定引进这个项目,那就必须做好。既然决定生产冰箱,那起码得对冰箱的生产过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于是,张瑞敏便让杨绵绵去了解一下情况。

打听之下,杨绵绵才发现,国内并没有真正懂得生产冰箱的技术人才。而她自己对冰箱的印象还停留在小时候看到的古董冰箱。

这么大的一个引进项目,总不能由一群门外汉来操作。于是,她特意去图书馆苦读关于冰箱制造的书籍。她发现一本名叫《电冰箱》的书,写得非常不错,便专程去上海向此书的作者请教,把他请过来做企业顾问,让他把冰箱制作的基本原理详细讲了一遍。通过这样强化式的“学习”,杨绵绵从对冰箱一无所知,到初步掌握了相关知识。

之后,她又派人向国内的同行学习,回来之后结合自己之前掌握的知识,设计出了图纸,从此开始了电冰箱的制造和研究。

可以说,如果没有当年杨绵绵那种超乎寻常的执行力,或许就没有海尔后来那么迅速的发展。

本来,张瑞敏只是希望杨绵绵去了解一下情况,换作很多人,或许就会走走过场,或者干脆交给底下人去做。毕竟,对冰箱的制作一无所知,哪能那么快就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何况,自己是管理者,具体的研发完全可以交给技术人员去做。

但杨绵绵却不这么想,既然决定转产做冰箱,那自己就非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不可,不这样做,怎么抓好管理?所以,她不仅自己买书看,还亲自去拜访专家,了解冰箱的制作原理,甚至自己画图去设计。

类似的事情,在杨绵绵身上还有很多。

有一次,一台质量合格的冰箱抽屉里有一根头发。杨绵绵看到之后,立即叫来全体相关人员召开了紧急会议。

有人觉得她太小题大做了,不就是一根头发嘛,拿掉就行了,又不会影响质量。

对此,杨绵绵却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抓质量就是要一根头发丝也不能放过!今天对一根头发视而不见,明天就会对更大的问题同样对待,头发丝虽小,但它关系责任心的问题。”

为什么杨绵绵细到连一根头发都不放过?

因为从海尔创业时开始,张瑞敏就把质量问题当成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来抓,甚至不惜砸掉70多台有问题的冰箱。他格外要求管理干部对大家的质量意识常抓不懈。

为了落实这种精神,杨绵绵对质量问题严抓不懈,即使是一根头发,也绝对没有把它当成小事。正因为她能将企业的制度和张瑞敏的要求,落实到一般人觉得难以理解的程度,她的确无愧于“期望二,做到十”的高度评价。

这样的下属,哪有不被格外器重的道理?

别的优秀人士,也大部分都是领导“期望二”,自己能够“做到十”的人。

潘基文是现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传》介绍了他以前的一段经历:

2000年,潘基文还在担任韩国外交部次官,有一次他陪同韩国李汉东总理访问俄罗斯。

在飞往莫斯科的飞机上,其他的随行人员大都去睡觉了,潘基文也可以去休息,但因为李汉东总理在阅读访问俄罗斯的文件,他想,说不定总理会有什么需要,要叫自己。

因此,他就一直等在总理身边,直到飞机快抵达莫斯科,确认总理已经休息了之后,才在一旁稍微休息了一会儿。

领导并没有要求潘基文等在旁边,但潘基文却想到万一总理需要自己做什么该怎么办,所以主动在一旁等着,直到确认总理已经休息了,才敢让自己稍微休息一下。

换了你是领导,看到这样的下属,心里是不是也会觉得很温暖、很踏实?对这样的执行者,你会不会重用呢?

不要把小事看得很重

现在给你讲一个富戏剧性的故事:

1945年3月,罗勃·摩尔在中南半岛附近276英尺深的海下,学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当时,他正在一艘潜水艇上,从雷达发现了一支日军舰队——一艘驱逐护航舰,一艘油轮和一艘布雷舰——朝他们这边开来。他发射了两枚鱼雷,都没有击中目标。突然,那艘布雷舰直朝摩尔乘坐的潜水艇开来。一架日本飞机把他们的位置用无线电通知了日本驱逐护航舰。摩尔他们潜到150英尺深的地方,以免被日军侦察到,同时做好了应付深水炸弹的准备,还关闭了整个冷却系统和所有的发电机器。

3分钟后,天崩地裂。6枚深水炸弹在四周炸开。把摩尔一行人直压海底——276英尺深的水下。深水炸弹不停地投下,整整15个小时,有十几枚就在离摩尔他们50英尺左右的地方爆炸。若深水炸弹距离潜水艇不到17英尺的话,潜艇就会炸出一个洞来。

当时,摩尔等人奉命躺在自己的床上,保持镇定。摩尔吓得无法呼吸,不停地对自己说:“这下死定了……”潜水艇的温度几乎有100多度,可他却怕得全身发冷,一阵阵直冒冷汗。15个小时后,攻击停止了,显然那艘布雷船用光了所有的炸弹后开走了。

这15个小时,他感觉好像有1500万年。摩尔过去的生活一一在眼前出现,他记起了做过的所有的坏事和曾经担心过的一些很无聊的小事。摩尔曾担忧过,没有钱买自己的房子,没有钱买车,没有钱给妻子买好衣服。下班回家,常常和妻子为一点芝麻大的事吵架。还为自己额头上一个小疤——一次车祸留下的伤痕发过愁……

那些令人担忧的事,在深水炸弹威胁生命时,显得那么荒谬、渺小。他对自己发誓,如果还有机会再看到太阳和星星的话,永远不会再忧愁了。在这15个小时里,摩尔学到的比他在大学4年里学到的还要多得多。

摩尔的经历和从经历中悟出的道理告诉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不要让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影响了我们尽情去享受生活,耽误了我们去实现更加宏大的目标,不要被一些小事搞得垂头丧气。

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因为在意一些小事而耽误了自己的美好前程,影响了自己的幸福生活。这种人经常在小事上跟别人较劲,比如,在餐馆能够因为服务员的小失误而大闹一番,不但影响别人进餐,也坏了自己的食欲和心情。在家里,会经常因为妻子的饭菜做得不合胃口,而对妻子破口大骂,结果影响了夫妻幸福和谐的生活。在工作上,会因为上司的不恰当批评,因为同事的一两句不舒服的话,而跟上司、跟同事闹翻脸,结果丢了工作,失去了朋友。

这些人总是把小事看得很重,天天被一些小事折磨着。虽然,很多时候在这些小事情上,他们赢了。但是,他们根本就没有考虑,他们为了这些小赢付出了多大的成本和代价。他们在小事情上赢了,在大事情上却输得一塌糊涂。

因此,作为一个聪明人,要学会宽容小事、忘却小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要把有限的精力放在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上,只要小事情不会影响自己大目标的实现,就应该尽量不要在它们身上浪费自己宝贵的精力和时间。要知道,放弃思想包袱,你就不会跌伤自己。

沉着冷静是一种优异的品质

心情起伏变化很大,或是变化频率很高的人,做错事的比率也比正常人高。

人的行为受两大力量的引导,一是理性,二是心情。一个很理性的人,他的行为不会因为心情的变化而受到影响,而理性较弱的人,则每天的行事会让心情牵着鼻子走。

理性的强弱看起来对一个人的处事影响不大,因为理性并不代表一个人的智慧。这就是说,理性弱的人也不一定没有智慧。所以在作出重要决断的时候,理性弱的人也有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与抉择。可是,有一件事你必须相信:一个心情变化起伏很大,或是变化频率很高的人,他做出错误判断与抉择的概率比别人高,有时甚至会丧失判断与抉择的能力。因为当一个人心情烦乱时,其思维方式与机能就处于一种怠情的状态,这样便会对判断力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人性丛林看起来似乎平静安详,事实上它里面潜伏着种种险恶,有很多情况必须审慎应对,应对不当,轻则灰头垢面,重则惹祸上身,甚至好事也变成坏事。而这种种状况之中,有的很单纯,有的很复杂,有的看起来单纯,其实很复杂。单纯也好,复杂也罢,最难的是让人看不清事实的真相、真假虚实不明的状况。这些状况有的是自然产生的,有的是有人故意设下的陷阱与埋伏,应对失当,就会惹出大麻烦!面对这些状况,也唯有通过理性及智慧来判断、思考,这样才能发现其真正的面目。在这种情况下,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就很重要了。平静的心情就如平静的湖面,可以让思虑澄净,映射出你真正的智慧及事物的本质。

所以,生活于尘世之中的每个人,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为这样你才不会说错话、做错事。要保持心情平静说难不难,说易却也不易。对某些人来说,天生就是个沉着冷静之人,心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有些人则不然,心情很容易发生变化,不但别人摸不清,自己也感到苦恼。不过,你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协助训练自己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情,例如:

1.静坐

这是很多大人物采取的方式,静坐可以滤净思绪中的杂质,让心情保持稳定的状态,不过并不好学,也需要旁人的指导。

2.暗示

每天告诉自己保持心情的平静,或是写成字条,放在容易看到的地方,以随时提醒自己控制自己的心情。日子久了,保持心情平静就会成为习惯。

3.自省

每天检讨自己的心情变化,甚至可以画一张心情起伏曲线图,透过此图来强化保持心情平静的意念。

4.规律

生理会影响心情,这是众所周知的事,例如睡眠不足,便容易脾气暴躁,因此生活有规律也是很重要的。

此外,你也可以通过十分个性化的方式,如祈祷、读书、听音乐,或与朋友聊天,来保持心情的平静。不过,最好能训练到不用靠外力,就可以保持心情的平静,到达这种境界,你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永远想到领导的前面

最好的执行者与一般执行者很大的一个区别在于:一流的下级总能提醒上级,末流的下级总要上级提醒。

一般执行者的想法是:既然是领导,做的决定肯定是正确的,我只要照着去做就行了;即使觉得有什么不妥当,也是领导说的,就算出了差错,也不是我的责任,我何必多事?领导都没有想到,我怎么可能替他想到?

但是,一个最好的执行者,不仅不需要领导来提醒,而且总会想到领导前面——上级想到的自己当然要想到,上级没有想到的,也要主动替他想到。

有一次,一位培训界的同行向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他经常要出差,一忙或者一着急,就容易忘记带一些东西,如名片、资料和相机等。为此,他跟秘书说,记得提醒他一下,免得耽误事情。

秘书老是不记得提醒,后来终于学会提醒了,但是执行起来,往往又很不到位。

有一天,他在北大高级总裁班讲课,下午讲完课后就直接去机场,到外地出差。

中午时,他接到秘书发来的短信,上面写着:“您下午要出差,别忘了带名片、资料和相机。”

一经提醒,这位老师一想糟了,相机在家中,又忘带相机了。可等讲完课再回去拿相机已经没有时间了,只好就不带了。

尽管是一件小事情,但也能反映一个员工的执行能力。这位老师感慨地说:“如果是一个合格的执行者,她完全应该熟悉我的日程安排,提前一天提醒我:‘您明天就要出差了,如果现在方便的话,请把需要带的资料、名片和相机放到包里,以免忘记。’有了这样的提醒,我还会忘记带相机吗?”

很多下属都有一个错觉,领导哪会有什么想不到的事情。可别忘了,领导不是神,也有考虑不周全时,也有需要你提醒的地方。

不要说普通人需要提醒,就算是非常杰出的人,有时候也需要下级帮他把关。担任过周总理秘书的纪东,在他所写的《难忘的八年——周恩来秘书回忆录》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1971年,林彪“九·一三”叛逃事件发生后一个月左右,一天上午,周总理在连续工作了17个小时之后,离开办公室去卧室办公。

不久,总理打电话让他过去一下。他以为总理要安排任务,像往常一样拿着本子和笔,迅速赶过去了。

但出乎意料的是,总理并没有交代他办理任何事情,只是很郑重地看着他说:“我要跟你说一件事情。”

然后,总理拿起一个大信封,对他说:“你看,我写错了一个信封。”

他接过信封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呈主席、林副主席批示周恩来某年某月。”

林彪叛逃之前,总理给毛主席和作为当时党中央副主席的林彪写报告,通常都是这么写的。但当时林彪已经叛逃,再这样写就是大错误。

由于连续工作了那么长的时间,在极度疲劳下,写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总理在叮嘱他把信封销毁的同时,还特意提醒他:“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你,让你知道,注意以后要帮我把关。”

同类推荐
  • 不纠结过去,不忧心未来

    不纠结过去,不忧心未来

    《不纠结过去,不忧心未来》解构影响当下人们快乐的诸多要素,教你学会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生活、控制起伏不定的情绪,在平淡的生活中感受幸福的滋味,获得丰沛的满足感。最终,你将在修炼强大内心的同时,将宝贵的时间与精力倾注于某个目标,发掘你不曾利用的潜能,创造人生奇迹。
  • 情商高,就是说话让人舒服3

    情商高,就是说话让人舒服3

    孩子叛逆不听话,其实都与父母的沟通方式密切相关!一句满是责问的“谁喝的牛奶,不放回冰箱”,肯定不如充满了爱和尊重的“儿子,牛奶不放回冰箱,会变酸”的沟通效果好。因为,对于孩子来说,接受提示比接受谴责容易得多。当我们给孩子提示的时候,他们往往就知道该怎么做了。高情商父母都懂得采用一种有效、愉快的沟通方式,让孩子听着舒服,并且乐意去做。如何用共情体验孩子的内心世界,说出其内心需求;如何做到高段位的表扬和批评,给孩子带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如何停止无用而伤人的吼叫,用高情商沟通术赢得孩子的合作……有理论,有方法,有经验,手把手教你“如何说孩子才会听”,使做父母变得更高效和更快乐。
  • 幸福女人要懂心理学

    幸福女人要懂心理学

    最全面、最麻辣、最实用的女人心理书。这里有精于包装自己的换装术,善于说服、引诱的言辞策略,谙熟驾驭人心的手段……智慧女人不容错过的心理修炼教程。
  • 平常心做人,进取心做事

    平常心做人,进取心做事

    做人常怀一颗平常心,做事常有一颗进取心。如果没有平常心,行走在人生中就会患得患失,自私自利、心灵难有真平静。修平常心,是为了更好的进取,否则人生将在原点打转,永远看不到山顶的风景。取平常心,救治时代浮躁病,辟一方净土诗意栖居;持进取心,超越生命的平庸,创一番事业笑傲人生。
  • 挫折磨炼智慧(上)

    挫折磨炼智慧(上)

    一个人,总有一定的目标,也许,这一辈子都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奔跑着。可是,奔跑的路并不平坦,即使是期望很平静的生活,有时还会让你摔跤,摔得很痛,或许还会受伤——这,就是挫折。
热门推荐
  • 找个神仙谈恋爱

    找个神仙谈恋爱

    三亲背叛,天降横祸,这些还不够,她门天天像个被老天唾弃的人,厄运在同一天爆发!万念俱灰时,山中老翁一句话点悟:“天外有天,天外有仙。”天吗?属于她的天一直在千里外。仙?等待她的又是哪一个?神仙也只是多了相貌和法力,终究是人!大神,为她撑起保护伞,她却爱不起,魔王,把她捧在手心里,她又躲不起……修仙吧,身边还有个拖油瓶,他纯净的双眼和强大的法力让她不忍也不敢甩开。祈求众仙,如吾所愿,赐予她一个可以安身的云朵吧~
  • 复仇战姬

    复仇战姬

    一个本该平凡的青年,因为曾经的一场变故,莫名圈进了一场纷争之中,他并非什么英雄,也并非什么救世主,只是一个为了生存下去的普通人。在这场纷争中,只有一个人,始终对他不离不弃……
  • 解读一份文件

    解读一份文件

    《中央宣传部关于胡风及胡风集团骨干分子的著作和翻译书籍的处理办法的通知》这份文件,在以往关于胡风及胡风集团案件的研究中,未见引述,在收录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本重要文献选集中,也没有收集。胡风集团案件的当事人也没有提到过有这样一份文件存在。本文认为,这份文件在研究胡风事件中有重要意义。虽然档案法早已公布,但中国关于重要档案届时自然解密的事实极少,所以对于研究者来说,从各种渠道获得相关的研究材料本身也是重要的学术工作。
  • 有责任心的孩子才有未来

    有责任心的孩子才有未来

    提升孩子责任心,培养未来精英的最佳读本。让孩子在责任的担当中感悟人生的意义,从优美的文字中汲取至深的哲理。教会每一位青少年勇担责任,把握自己的未来。
  • 错爱王爷非诚勿扰

    错爱王爷非诚勿扰

    她,冷淡无情。现实,三个好姐妹一同被炸死,醒来后,发现自己竟穿越在了古代,成了在丞相中的二小姐。他,断雁孤鸿,如同离了群的孤独大雁,对她,却是一见钟情。初入王府,遇到了她的姐妹,二人相依为命。“我们还回得去吗?”“如果回不去了,那么就在古代生存吧……创造自己的历史。”宴会上遇见了她们另一个姐妹。对于王府的“争宠”,她又如何选择,面对他的暧昧与冷淡,她又如何选择,那么她呢?三人,又是怎么样的命运呢。
  • 弃妇翻身计:BOSS走着瞧

    弃妇翻身计:BOSS走着瞧

    面对对面挑衅的男人,他邪肆一笑:“如果你不嫌弃她是被人穿过的破衣裳,尽管拿去!”契约......私生子......绯闻......前女友......一场猫与老鼠的游戏开始上演,然而这背后竟然还有更大的阴谋。这一切,让她的心悴然成灰!几年后,她涅盘重生,修炼成一名惊世名媛。她踩着光环回来,呼风唤雨。小心了,那些曾经侮辱、欺凌她的人,她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 翎医圣手戏王爷

    翎医圣手戏王爷

    她,21世纪的暗夜女王,杀人如麻。一朝穿越,成为异世大陆南宫家的废柴三小姐。出生时说是天赋异禀,后来发现就是一个废柴,所以受尽欺辱。如今且看她强势归来,碾压小白花,虐残绿茶婊。他,一代修炼鬼才,碰上她也只能束手无策。一心求娶这磨人小娇妻~‘为夫的胸肌如何~可还诱人?’‘夫你个头啊!‘我知道小翎儿这是害羞了,没关系,多看看就习惯了,要知道许多人想看都看不到呢~’‘切,谁稀罕!’‘······’她与他斗智斗勇,他与她纠缠不休!且看他如何陪着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掀动大陆风云!
  • 我的盗墓故事

    我的盗墓故事

    据相传古有一六指棺,其设计精妙绝伦,传说只有六根手指的人才能打开,棺内埋藏着一个惊世的秘密。而我不知为何生来右手便有六根手指,在一次偶然得机会中,拜了一位师傅习得了其六指绝技“太昆指”。原本只是为了赚钱才走上盗墓,却不想趟入这浑水之后,再也没用解脱,一切都好像是命中注定。古代将魂的诅咒,巨人文明的消失,盗墓家族的秘密,一切的一切在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 Zanoni

    Zanon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家谱学

    家谱学

    林一含在金屋宾馆成立了“我们的来历”工作室,专门为人编修家谱。随着业务拓展,需要招聘写手。招聘启事发出后,林一含没想到应聘者那么踊跃。其中以退休者居多,有退休中学教师,退居二线的行政干部,和从史志办退下来的工作人员。对这些人林一含都不满意。教师文字功夫不错,但人古板。干部就不用说了,他们拎茶杯,翻报纸,还太计较待遇。而史志办的人又过度倚重考证,每个人和事,甚至一根发丝都要有出处。这些人林一含都不需要,他们没法工作。说穿了,林一含要的人必须擅长说谎,要把谎言编圆。它是工作室的原则,这么做,无非是让顾客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