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9700000003

第3章 不同体质保健常识(3)

在我们医馆院内,有一个搞环卫的小伙子每天来给我们倒垃圾。有一天,他找到我父亲的学生阮劲平医师,说他咳嗽已经一个多月没好,到药店里买了好几种中西药,都没有治愈,让阮大夫给他治治,药费不要太贵。

他的症状是咽喉疼痛、咳嗽不止、有黄黏痰。阮大夫诊断后先给他开了一个简单的清肺化痰的小方子,吃了三天效果并不明显。

因为他不想花太多钱,于是阮大夫就想到用黛蛤散试试,但黛蛤散中化痰的海蛤与清热的青黛的比例为10:1,清热的力量不足,阮大夫就又加了一点青黛到里面,送了他一包,让他每次吃6克,一天可以吃两到三次。过了一段时间又遇到了他,他说那个药面还真管用,没吃几天咳嗽就好了。

关于黛蛤散的来历有一个小故事。

相传宋徽宗年间,宫廷中有一名宠妃患了咳嗽,整夜不能安睡,非常痛苦,负责诊治她的御医用了很多药物都不见效。皇帝命令一名姓李的御医在三日之内治好此病,否则就将他问斩。

李御医惊慌失措地回到家中苦思,却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忽然听到门外有人叫卖:“咳嗽良药,一文一帖,其效如神。”江湖游医的偏方难道真能有效吗?但是李御医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派仆人买了十帖回来,这是一种浅绿色的药粉,用碎葱姜蒜泡成的淡齑水,再滴上几滴麻油后服用。

李御医担心药性太强,于是把服用剂量减少了一些,分为两次让宠妃吃下,结果宠妃当晚就不咳嗽了。皇上也龙颜大悦,重赏了李御医。后来,李御医用重金向卖药的小童索要药方,原来只是用蛤粉在新瓦上炒红,拌人少许青黛制成的。

黛蛤散中海蛤壳性味咸寒,可清热化痰、软坚散结,青黛性味咸寒,可清热解毒、凉血定惊,故合用可治疗肝火犯肺、咳痰带血、咽喉不适等症状。

什么是脾湿

脾的职能是负责搬运,它既要把营养物质搬运到身体需要的地方,同时也要把垃圾搬运出体外。

当然这种作用不是由脾单独来完成的,而是要与其他器官协调配合。在中医里,无论是养生也好,保健也好,健身也好,一定要从身体的整体考虑出发。脾的主要功能是负责运化的,我们把脾的运化失常称为脾湿。

在中医学中,脾是主运化的,而胃是主受纳的。我们可以把人体的胃理解成一个粮仓,吃的任何东西都保存到里面。我们可以把人体的脾理解成现代社会的物流公司,仓库里的东西通过这个物流公司运输到身体需要的部位去。

如果这个物流公司出现了问题,就是脾胃不合了。比如说,胃本来能放2公斤的东西,物流公司只有两个工人,让这两个工人去搬2公斤的东西,可以达到动态平衡。如果有一天,胃里放了4公斤的东西,还让这两个工人来搬运,那么,他们就要加班加点地干了。

所以说,吃多了也不行,吃多了脾就会感觉累,累得难受了,它就不干活了。吃少了,虽然脾的负担减轻了,但是身体各个部位所需要的营养就不够了。对于老年人来讲,少吃一些则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从中医学来讲,过饥过饱对身体都不合适。现在有许多女孩子为了让自己瘦下来经常不吃饭,长期这样对身体也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脾与脾湿的区别

在整理临床记录时,我发现有病人分辨不清脾与脾湿的区别。我祖父有一个学生,现在已经80多岁的高龄了。有一次,这位老中医在看门诊的时候,来了一个患者,这个患者介绍说自己的腹部一直感觉有点不舒服,大便也不成形,别的倒也感觉不出有什么异常。去医院做了几次检查也查不出有什么毛病。这个人是从事IT行业的,年龄不大,也就30多岁,工作压力比较大,食欲也不太好,基本就是这些症状。

听完病人的介绍之后,这位老中医给他仔细号完脉,开了药方,然后告诉他说:“你这是由于脾湿造成的。”当时这位患者就哈哈笑了,他说他在前几年出过车祸,脾都被摘除了,怎么还能患脾湿呢?

但是他对这位老先生比较敬畏,不敢多问,因为很多医术很高的老中医都挺有脾气的,问多了他们也不明确回答。举个例子,比如说你去找中医看病,如果你要问老中医说:“您会看肝炎吗?”一般的老中医肯定会说:“我不会看,什么是肝炎我不知道,不懂。”其实他真的不懂吗?他怎么可能不懂呢!但是如果你这么问,老中医会觉得你不够尊重他,而且我们的文化讲求谦虚,一般越是有本领的人,越不会说我什么都懂、什么都会治,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作为我个人的观点,我还是希望中西医能够结合起来,共同把这些概念上的误区解决掉。回到刚才的话题,因为老中医往往会有些脾气,所以这个患者就没好意思继续追问。他出来以后就跑来问我,说自己的脾都被摘除了还能患脾湿吗?我就跟他讲:“你所理解的那个是脾脏器官,与老中医所说的脾湿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有很多中医还是喜欢用“藏”字,理由是这个“藏”是一种整体的概念,是划分为三元的,就是分为有形的五脏和无形的五脏,也是形之五脏、气之五藏和神之五藏说,一个是血肉之五藏,后两个是功能之五臌,两者并不是一个概念。要是说因为你的脾臓被摘除了,那么你的身体就完全失去了营养的运化功能,那还了得,几天人就不行了。

中医强调七情致病,致是导致的致,喜、怒、忧、思、悲、恐、惊都会导致疾病,其中思虑就会伤脾,是指影响脾的运化功能。

所以我把我对中西医对人体认知的不同理解跟他一一解释,我说:“中医里的这个脾与西医建立在解剖学上的脾脏器官是不同的,它讲的是功能上的划分,是客观存在的功能,就好像人体的十二经络一样,何为经络?经络你用放大镜看不见,用显微镜找你也找不到,但它是客观存在的,在国家的863工程里,也专门立项,花了大量的资金在研究人体的经络上。”

脾湿是致病的内因

脾湿这个概念我刚才也解释过,就是说因为人体内有湿,导致脾的运化失常。那么,脾湿是如何形成的呢?

脾湿不会单独致病,中医认为脾湿本身不是病,但是它与其他一些致病的原因结合起来就会致病。比如说,我们常可听到湿热一说,湿是体内有湿邪,再加上一种热,称为湿热;同样,体内有湿,又受了一种寒邪,就称为寒湿。

当体内有湿,又外感风寒,风邪与湿相相合,就称为风湿,比如风湿性关节炎等在中医上就叫做痹症。天气变化的时候,四肢冰凉或者有疼痛的感觉,往往就是与体内有湿有关的。

为什么会痛?中医里常说:“通则不痛,不通则痛。”如果体内没有湿,外面来什么风寒也不怕。因此,《黄帝内经》里这么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如果体内没有发生疾病的内因,体内没有湿气,无论外界有什么“邪”都不用怕。由此可见,湿邪也是致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无论阴虚也好,内热也好,脾湿也好,虽然我们是分开在讲,但是看待问题要把它们综合起来,因为在临床实践中,大部分疾病都是由阴虚,内热,脾湿引起的。如果体内没有阴虚、没有内热、没有脾湿,我认为生病的可能性就非常小,包括一些病毒性的传染病,这个病邪拿你也没有任何办法。

运化超载导致脾湿

现代都市人群,由于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再加上生活条件好了,饮食上普遍高营养、高热量,而运动量减少,许多年轻人除了吃饭,整天就坐在电脑前,于是,摄入和排出不成正比,久而久之,积留在体内的这些东西,我们就管它叫湿。

而脾湿的形成,就是脾的运化功能出现问题了。你每天给它很多东西,让它去搬运。它超负荷运载,超量工作,也是搬不完的。这些东西慢慢积累在体内就会成为致病的内因。

因暑贪凉导致脾湿

我们来看看现代都市人群的一些生活习惯。比如到了夏季,天地之气相交,酷热当空,湿气上蒸,加之气温交叉变化,放晴时暴热,下雨时阴凉,因此,暑湿最易袭人。特别是在南方,太阳的照射使水分从水面、土壤和植物中蒸发到大气中,气温越高,空气中水蒸气越多,暑湿也越重。

中医认为,暑为熏蒸之气,湿为重浊之邪,暑湿内袭人体,使脾胃运化受制,加之暑湿直接耗伤正气,困阻清阳气机,就会使人倦怠乏力、食欲减少,气短心悸,肢困头重,大便溏薄,低热绵绵,舌苔腻,民间称为“疰夏”。

疰夏易发生于老弱或气阴不足、脾胃虚弱者。因此,中医一直强调,久病体质虚实夹杂者,在炎热的夏季不要贪吃寒凉之食,以免导致湿邪。暑湿为患和脾湿为患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夏天骄阳似火,容易让我们采取一些方法去避暑,但是在避暑的过程中问题就出来了,这就是:因暑贪凉。

同类推荐
  • 谁偷走了我的健康:全方位忠告你生活中的健康危害

    谁偷走了我的健康:全方位忠告你生活中的健康危害

    本书对保健问题进行介绍,全面阐述了不良习惯对健康的危害,饮食误区对健康的危害,运动不当对健康的危害,以及环境污染、心理疾病对健康的危害。
  • 健身小窍门

    健身小窍门

    其实,很少有人身材就是天生的完美、匀称、标准。后天的塑形努力十分重要。如果说瘦身让你变得苗条,那么修塑体形就会让你成为一个十足的瘦身百变女郎。说到修塑体形,器械力量训练是最有效的修塑体形、加快身体代谢的训练方法。
  • 黄帝内经排毒护体养生

    黄帝内经排毒护体养生

    毒是万瘸之源,养生祛病先排毒。远离各种体毒,身轻体健不怕老。《黄帝内经排毒护体养生》精选中医特效排毒法,教你轻轻松松清体抗毒。其主要内容包括认识体内毒素、饮食排毒法、体质排毒法、五行生克排毒法等。
  •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养生妙招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养生妙招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养生妙招》分别从饮食养生、运动养生、以静养生、心理养生、日常起居养生、四季养生、保健养生各方面给大家深入地介绍了一些养生的原理、方法和建议。希望广大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本书而更加关爱自己、热爱生活、珍惜健康和生命,增强生活中的养生意识,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治病于未发。
  • 只有中医知道:中成药这样用才有效

    只有中医知道:中成药这样用才有效

    国家卫计委表示:超九成居民用药存在误区!中成药是中药的一种,相比中药更方便和易存,但是关于中成药的服用也是有讲究的,本书就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病症以及针对性使用中成药的医学养生常识进行了介绍。生活中很多人在用药的时候更青睐于中成药,觉得副作用和依赖性会小一些,用起来也相对安全一下,但是在服用中成药的时候也是有很多注意事项和禁忌的。资深中医医师亲手教你辨别病症,正确使用中成药。有病切莫乱吃药,辨证用药疗效好。
热门推荐
  • 庐山莲宗宝鉴

    庐山莲宗宝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走婚

    走婚

    云桂西部有一个特殊的村子叫做麻姑村,麻姑村里全都是女人,而我和我的朋友就是因为这群女人,妄图贪香享受,最终却踏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惊魂之旅......
  • 大王饶我命

    大王饶我命

    天地昏暗,电光奔腾,安静的世界不复存在,一幕幕离奇场面飞快划过,九十岁老头站在泰山顶上吞云吐雾,八十岁老奶奶徒步赛火车,十岁儿童力举三百斤石像,妖孽狗子活到一百二十岁打破世界吉尼斯纪录······灵气复苏了,世界在进步,位面在前行,遥不可及的修仙者,就在眼前!
  • Before He Takes (A Mackenzie White Mystery—Book 4)

    Before He Takes (A Mackenzie White Mystery—Book 4)

    From Blake Pierce, bestselling author of ONCE GONE (a #1 bestseller with over 800 five star reviews), comes book #4 in the heart-pounding Mackenzie White mystery series.In BEFORE HE TAKES (A Mackenzie White Mystery—Book 4), newly minted FBI agent Mackenzie White is ordered to take on a new and disturbing case. Women are going missing in rural Iowa, and a pattern is emerging. It is feared a serial killer is on a rampage, his pace increasing. Given her Midwestern roots, Mackenzie is chosen as the perfect fit.
  • The Eldest Son

    The Eldest S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龙文集:流星·蝴蝶·剑(上)

    古龙文集:流星·蝴蝶·剑(上)

    一个像流星般短暂而灿烂,一个像蝴蝶般美丽而脆弱,两个没有自由的人,在爱情中实现了彼此之间的互相拯救。孟星魂只想和小蝶过着普通人的生活。这就是他心中最渴求的生活。一个人能按照自己想的方式活,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可对于一个杀手而言,永远没有普通的生活……
  • 奇门遁甲之道术先行

    奇门遁甲之道术先行

    张太一是个孤儿,除了一身道术之外几乎一无所有,这也包括十六岁以前的记忆。就像他自嘲时说的话一样“我就像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为了解开自己身世之谜因而加入神秘组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渐渐接近事情的真相……然而事情的真相却隐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
  • 三百千千:千字文

    三百千千:千字文

    我国传统文化启蒙教育读物,最普及的当属《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这四部书在民间简称“三百千千”,是旧时儿童上学必读之书。
  • 杜明权中篇小说集

    杜明权中篇小说集

    《杜明权中篇小说集》收集了作者2015年6月至2016年间创作的三部中篇小说:《逃离我视线的春儿》、《我的工业时代》、《我的房地产时代》。《逃离我视线的春儿》表面看似是一部关于“我”、春儿、秋娟的爱恨悲喜剧,似乎属于爱情小说,但实际反映了某些社会情态。《我的工业时代》通过主人公“我”与张丽儿的故事,表现一代人曾经的乡镇企业时代的人生。《我的房地产时代》叙述了“我”(余浩)在亲戚余文欣带领下,逐步进入社会,步入风起云涌的房地产行业,最后终至失足并幡然悔悟。三部中篇小说虽然悲剧成分较浓,但均为悲喜剧,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变化前行状况以及个人人生历程,与其作为小说文本,毋宁作为哲学文字慢慢阅读更好。
  • 匆匆半夏

    匆匆半夏

    十年前,他是温润如玉的物理老师,她是纯白天真的学生;再见面竟是在他的葬礼上,一封藏了十年的信竟成遗书。她怅然若失,却意外遭遇车祸,穿越时空隔阂,重返十七岁。想要拯救老师,却遇到遗落在时空缝隙里的爱情。是颠覆苍白的青春残梦,还是难以改变的殊途同归?如果你喜欢《匆匆那年》《重返二十岁》,那么这本书一定会让你更懂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