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8300000004

第4章 佛家智慧故事:(4)

一个僧人想考一下马祖道一禅师,就在马祖面前画了四条线,上面一道长,下面三道短,然后问:“不能说一长三短,请和尚说说看吧!”然后一脸得意的样子,等着看马祖难堪。

马祖也在地上画了一条线,然后说:“不得道长短。回答完毕。”

那僧人顿时目瞪口呆。

开悟

马祖好像是以难题反击难题,实际上他也同时回答了对方的难题。禅家要去掉分别心,长短概念也要打破,即使对方不限制条件,马祖也不会说“一长三短”。对方头脑中有牢固的长短概念,所以认为只有这个答案而已。实际上,一旦打破概念,答案就多了,比如:非长非短,长者不长短者不短,长即是短短即是长,等等。不过,比较有禅味的答案还是:不得道长短。好好琢磨一下,这句话还能当警世格言呢!

你在说啥

无难禅师年老后,选了一位继承人,名叫正受。正受开悟后,无难召他人见:“这里有一本书,代代相传,师师相授,至今已有七代了。我也依照我的领悟添进了不少观点。现在我将它交给你,以示传承之意。”

“您还是自己保存吧!”正受不接书,又解释说,“我接受的是您不立文字的禅,这才是禅的本来面目。”

“虽然如此,你也不妨留着,作为传法的一个象征。拿去吧!”

正受接过书来,将它投入火炉中。

无难见状,不禁怒吼道:“你在干啥?”

“你在说啥?”正受回吼道。

无难吃惊地望着正受,突然间,心下大悟,马上变得心平气和,静静地看着那本书变成灰烬。

开悟

佛祖说法,孔子讲学,都“述而不作”,不立文字。因为他们知道,文字最易引起后学者误解,很可能变成束缚后学者的绳索。然而,若没有他们的弟子费尽辛苦,将他们的学说整理成文字,他们的思想就无法流传久远。所以立不立文字,都有利弊,难下定论。无难执著于立文字,正受执著于不立文字,都是偏执。但最后无难大悟了,知道立不立,已不是自己管得了的事,就看后人了,不知正受看见前辈们的心血付之一炬,可曾有悟?

插花的艺术

丰臣秀吉是日本历史上的著名英雄,在日本战国末期,完成了国家统一大业。他是茶道大师千利休的好友,他总想在智慧上胜过千利休。有一年春天,丰臣秀吉在茶室的地板上放了一个大而浅的圆盘子,里面装满了水,又准备了一支红梅。然后,他将千利休请来,指着圆盘和红梅说:“请开始插花吧!”

这么大的一个盘子,只有一支梅花,如何插花?只见丰臣秀吉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他等着千利休认输。千利休盘腿静坐片刻,轻轻拿起那支红梅,在丰臣秀吉惊讶的目光注视下,将枝条上的花瓣轻轻捋下来,撒在盘子里,然后,又将枝干横搭在盘子边沿上。于是,清浅的水面上,浮动着艳丽的花瓣,与沧桑如铁的干枝形成强烈的对照,从而撞击出一种清如月光、冷若冰霜的美丽。

丰臣秀吉惊呆了,他从灵魂里体验到了一种难以言表的禅意。

开悟

艺术的灵魂来自人的心灵,而不是人的手。当你懂得用心灵来做事时,你做出来的事不仅好,而且美。我们判断别人做的事好不好,只需看过程和结果美不美就可以了,无论绘画、打球,还是开机床、擦皮鞋,你能看见美,就可相信对方一定做得很好。

随遇而安

夏天里,一位小和尚指着寺院里一片行将枯死的草地,对师父说:“你看,这些小草马上就要死了,我们应该撒些草籽,不然这儿没草,太难看了。”

师父向他挥挥手说:“随时!”

许多天过去了,终于到了中秋节。这天,师父交给小和尚一包种子,让他撒到草地里。小和尚高兴地拿着种子去撒。没等他撇完,忽然间秋风四起,种子随风飘走了好多。小和尚大叫起来:“不好了,不好了,种子被风吹跑。”

“没关系,吹走的大多都是空壳,种在地里也不会发芽。”师父说,“随性!”

小和尚刚刚播完种,空中飞来了几只觅食的鸟,在草地上不停地啄着。

“不好了,种子要被小鸟吃光了!”小和尚急忙告诉师父。

“没关系,种子多得很,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里,天降暴雨。第二天清早,小和尚出去一看,草地已被暴雨冲得面目全非。他急忙告诉师父:“种子都被暴雨冲走了!”

师父微笑着说:“冲到哪里就在哪里发芽!随缘!”

第二年春天,草地上竟然冒出了许多嫩绿的草芽,就连一些没有撒种的墙角也冒着绿绿的生机。小和尚高兴得直蹦。

师父含笑点头:“随喜!”

开悟

凡事都有规律,心情再急迫,也要等待恰当的时机。时机再好,也要具备相应的素质。素质再佳,也要合适的机缘。一切皆备时,自可收获喜悦。假如条件不成熟时,该怎么办呢?最佳的方法是:等待,努力,不抱怨。

割舍

金代禅师酷爱兰花,天天都要花一些时间侍弄他的“宝贝”。有一天,他外出办事,让一个弟子负责为兰花浇水。

弟子浇水时,不慎将兰架绊倒,整架的盆兰都打翻了,兰花变得零落不堪。弟子心里非常惶恐,决定主动向禅师认错,甘愿接受处罚。

金代禅师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安慰弟子道:“我喜爱兰花,是为了用香花供佛,美化寺院环境,并不是为了生气呀!世间种种皆属无常,不该执著于心爱的事物呀!”

弟子听后,若有所悟,从此更加精进于修持。

开悟

人生幸福的诀窍,归根究底就是两点:拿得起,放得下。无论学问、技术、工作还是别的事情,你觉得它再好,再有价值,你再喜欢,拿不起来,也只能是白想。如果拿起来了,再也放不下,如贪权、恋位、迷情等,那么你就成了这件事的奴隶,不是它在听命于你,而是你在受它的支配。拿不起或放不下,都无幸福可言。拿得起、放得下,你就随时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你就获得了大自由。

放下包袱赶路

一个年轻人千里迢迢跑去找一位高僧,他说:“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和寂寞,长途跋涉已使我疲倦到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棘割破了双脚;手也受伤了,流血不止;嗓子因为长久的呼喊而暗哑……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快乐?”

高僧笑问:“前面那条河,你是怎么过来的?”

“乘船过来的。”

“你扛了船赶路吧!”

“什么,扛了船赶路?”年轻人很惊讶,“它那么沉,我扛得动吗?”

“扛不动,为什一么不放下?”高僧微笑道。

“什么?”年轻人没听懂。

高僧解释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你会感到不堪重负。同样的道理,过去种种,都是你到达现在的渡船,你既来到现在,何不把渡船放下,为什么还要扛在肩上,为它痛苦、孤独、寂寞、烦恼呢?”

年轻人若有所悟。

开悟

很多东西能给我们带来舒适的体验,所以我们称之为美好的东西;有的东西会给我们带来伤痛的体验,所以我们称之为坏事或失败。但是,不管什么体验,其实都是我们需要的,就像生命需要各种营养一样,否则,人生就太单调了。而且,一件事体验过了,就放下,假如它给你带来的不喜欢的体验,何必让早已过去的它一再刺激你呢?想通了这个问题,行走人生时就会变得轻松多了。

有舍才有得

一个小和尚去河里挑水时没注意,水里带来了一只小蝌蚪。他正准备把这个拖着长尾的小蝌蚪放回木桶里,捎到河里去时,老方丈看到了,就走过来说:“放到玻璃瓶里养些天吧,看它有什么变化,然后再放它到河里去也不迟。”

小和尚就把小蝌蚪暂且养起来,有时喂它些馍馍粒,或者把它从房间里捧到阳光下晒晒,对小蝌蚪非常疼爱。每隔三天五天,老方丈也过来看看小蝌蚪的生长情况。大概过了半个月,小蝌蚪的长尾巴明显地短了许多,后腹部位还长出了两只小腿。又过了十多天,小蝌蚪的尾巴更短了,嘴巴下边也长出了两只小腿。老方丈看看快长成青蛙的小蝌蚪,又看看勤勉饲养它的小和尚,捻须不语。

又过了几天,尾巴彻底不见了,小蝌蚪终于变成了一只绿色的小青蛙。老方丈捧着玻璃瓶看了又看,然后对小和尚说:“你可以放它回归大自然了,它终于由原来的蝌蚪变成青蛙了,阿弥陀佛……”

小和尚又去挑水时,就把小青蛙给放了。回来的路上,他遇到老方丈从山上下来,背着一捆树枝。他非常困惑地对方丈说:“您这么大岁数了,为什么还要亲自上山砍柴呢?”

方丈笑笑说:“我不是去砍柴,我是去为小树们超度,树木不如蝌蚪,它们的‘尾巴’不会自行消失,务必让人动手砍去才行。”

小和尚幡然开悟,一下子心头抛却许多烦恼,轻松了许多。

开悟

舍得舍得,不舍何以得?蝌蚪舍弃尾巴,长成了青蛙;小树舍弃冗枝,长成参天大树。人的一生,也无非是在“舍”与“得”之间度过。“舍”未必是祸,“得”也未必是福。但人们往往喜欢“得”,不喜欢“舍”。斤斤计较于一丝一毫的得失,结果丧失了很多该去“得”的东西。

消气之法

一个妇人经常因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于是,她便求一位高僧为自己开阔心胸。

高僧一言不发,把她带到一座禅房中,锁门而去。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骂了很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哀求,高僧仍不理会。这样闹了很久,妇人终于沉默了。

高僧来到门外,问道:“你还生气吗?”

“我不气你,只气我自己,”妇人说,“我不该来这地方受罪。”

高僧说:“连自己都不肯原谅的人,怎么能心静如水?”说完拂袖而去。

过了许久,高僧又来问:“你还生气吗?”

妇人答道:“不生气了。”

“为什么?”

“生气也没有办法呀!”

“你的怒气沉郁在心里,并未消逝,爆发后会史加剧烈。”说毕,高商僧又离开了。

过了很久,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生气。”

“还知道值不值得,”高僧笑道,“可见心中还有衡量,气根未除。”

高僧把房门打开,放妇人出来,当着她的面,把手中的茶水泼洒在地。妇人凝视良久,顿悟,连连叩谢,欢喜而去。

开悟

泼水于地,妇人悟到了什么呢?把烦心事像喝剩的茶水一样泼出去,把心空下来,好装新鲜的事情?别因气恼做后悔之事,以免覆水难收?好像怎么理解都行。

两足尊

有一个外国人向一位禅师请教佛理,旁边有人给他翻译,这个外国人听了,直摇头,说禅师讲得不对。

禅师见外国人手一拿着一本书,就问:“你拿的这是什么书?”

“英文版佛学辞典。”

禅师明白了,他讲的不合辞典的意思。于是禅师问:“‘佛两足尊’如何解释?”

外国人查了查辞典,然后说:“佛有两条最尊贵的腿。”

禅师摇摇头说:“我讲的你不满意,你讲的我不满意,不必谈了!”

开悟

“两足尊”意思圆满,“两足”是指智慧与福德圆满无缺,“佛两足尊”是指佛陀具足了圆满的福德与智慧,最尊最贵。外国人解成“佛有两条最尊贵的腿”,这是哪跟哪?禅师不再谈下去,是明智的。这个故事的启示是:双方互不接受意见时,谈下去只会带来毫无意义的争辩而已,那么何必谈下去呢?

同类推荐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日常用品,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 道家妙语话人生

    道家妙语话人生

    道家学派对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等诸方面的重大影响都是不可低估的。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作为中国人的处世修身之学,与儒家思想分庭抗礼而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基本内核,它产生了老子、庄子两位世界级的大思想家,它的思想丰富了人类文明的精神宝库。《道家妙语话人生》在编选原文的基础上,主要选用了道家的、一些经典名著中的“妙语”,例如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华南经》、《列子》、《淮南子》,以及道教兴盛时期的一些著名代表人物,如阮籍、嵇康、陶渊明等人的经典“妙语”,在正文中,对“妙语”进行了阐释,用浅显的语言铺陈“妙语”的精髓,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妙语”的真正含义。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唐僧玄奘,年少时跟随兄长出家,于藏经楼专职抄写佛经,过目不忘。28岁时,不顾朝廷禁令,冒死偷渡玉门关,独自一个人踏上漫漫西行取经之路。沙漠中迷路,高山遇雪崩,六次遭强盗,甚至被异教徒当成活人祭品……沿途艰险不断、诱惑不断,玄奘未曾动摇。4年时间,1400多天,玄奘终于穿过西域二十四国,于公元631年到达西行目的地——印度那烂陀寺。此后十余年,玄奘游遍印度,虚心求学,吸取各宗各派之精华。在曲女城辩法大会上,玄奘与大乘佛教斗法、与小乘佛教斗法、与婆罗门教斗法、与各派智者斗法,18天无一人挑战成功,一举成为全印度第一高僧,征服全印度,修得正果。
  •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本书是“聆听大师”丛书胡适系列的第四本,以胡适谈禅说佛为线索,遴选其综述禅宗历史、考证禅宗代表人物、以及谈禅说佛杂记等文章汇编而成。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虽然不能说全面完整地反映了胡适对于禅宗和佛教的思考和主张,但基本上反映了他在这方面的代表性观点。尤其是胡适谈禅宗历史的文章,深入浅出,学理清晰,趣味横生,凸显大师小书的品位,可读性极强。
热门推荐
  • 出轨

    出轨

    遍布着积雪的山谷中,有一片陈旧建筑物,四周被铁丝网包围。屋子内阴暗破败,布满了灰尘,工作台上摆放着许多化学仪器,像实验室。五名男女四下里走动,好奇探索。“六十多年了,居然从没人发现遗迹?”一个女孩纳闷地说。“这地方叫‘失魂谷’,传说有可怕的妖魔吃人,当地人都不敢靠近。咱们赶紧走吧,别呆在这儿,我老觉得后背麻酥酥地。”
  • 最强狂神升级系统

    最强狂神升级系统

    穿越灵武大陆,废材林封意外得到狂神系统,从此人挡杀人,佛挡杀佛!一剑斩阴阳,一掌握九天!一脚踩死小蟑螂,爆出神技狂神决!神技在手,天下我有!
  •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凤歌(全集)

    凤歌(全集)

    一尺华丽,三丈争斗,华彩重章,宫心巨献!此生此爱,无怨无悔。看倒霉花痴女如何攻略明朝美男。凤歌最近很倒霉,但再倒霉也倒霉不过这件事了——被绑架、飞机坠毁,还一不小心穿越到了明朝!?没有手机,没有WIFI,连冲水马桶都没有!一个习惯了现代文明生活的女子,如何度过古代无聊又不便的王府生活?皇帝朱允炆温润如玉,朝中大员李律腹黑霸道,侍卫上官可怜体贴入微,更有鞑靼二位王子为了争夺她而不惜开战,在各种甜言蜜语与温暖的怀抱中,凤歌该如何选择?她最终能否找到真正的爱人?
  • 快穿之宿主大人别搞事!

    快穿之宿主大人别搞事!

    黑夜,是一切罪恶最好的掩饰。人心,向来是个猜不透的东西。时间的转轴从未停歇,鲜血淋漓的一切是她为复仇画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呀拉,坏掉了呢~】系统1843的出现是一切的转折点…做任务是为了她那亲爱的父亲?不是啊,这个世界太无趣总是要为自己找些乐子的呐。当发觉一切是个阴谋的她会怎样?谁知道呢…不过,她会生气呢…【本文慢热且无男主,女主无感情!深爱只是他人的事,女主负责搞事情就好了(^O^)】
  • 全职管家

    全职管家

    高考零分怕什么,哥自有妙招活下去!吃吃霸王餐,被车撞了?还获得神奇异能?哈哈,赚了!邂逅二美女,没想被逼做管家!还是全职的?这是艳福吗?!不料体内恶魔重生,展开了一场颠覆乾坤的阴谋,他勇担大任,创造世纪神话!
  • 布什家族:主宰美国政治版图的豪门世家

    布什家族:主宰美国政治版图的豪门世家

    在美国诸多的政治世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四大家族。按照时间排列,分别是:亚当斯家族、罗斯福家族、肯尼迪家族和布什家族。相比肯尼迪族男性成员命运多舛、人丁衰落,布什家族显然强势得多。布什家族从政至少可以往前追溯四代。第一代塞缪尔·P.布什是钢铁石油大亨,曾担任过全美招商协会的会长、胡佛总统的顾问。第一个在政坛站稳脚跟的是塞缪尔·P.布什的儿子普雷斯科特·布什,他先经商后从政,当联邦参议员多年,结识了艾森豪威尔总统,为后辈从政打下了基础。
  • 曲蹄

    曲蹄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大登殿

    大登殿

    母亲的洞房花烛夜被她自己搅得一塌糊涂,她将房内一切可以破坏的摆设都弄了个稀巴烂,那闺中女儿的春梦也随着瓶盏的破裂化作了乱糟糟的碎片,四处飞溅,响亮而震撼。无畏、不吝、不屈、刚强,暴怒的母亲充分展示了她北京朝阳门外南营房旗兵后代的气势,这种无羁的活力是她进入的这家人所没有的,她的举动打乱了这家原本的秩序,一切都变得无章可循。史学家们常说,游牧民族对中原政权的入侵,为木僵的中原文化增添了活力,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
  • 浮沉尽之江山为谋

    浮沉尽之江山为谋

    她是恶名昭彰容貌丑陋的罗家二小姐,他是丰神俊朗惊才艳艳的玉凤战神,一场阴谋,她嫁给了他。“罗玉,我会把雪儿所受的一切都还给你!”大婚之夜,他丢下她一人独留空房。第二日纳妾进门,让她沦为永京笑柄。他是玉凤百年难得一遇的少年丞相,一人之上万人之下。“我护得人,看谁敢动!”竹林初遇,不问来历,却许下铮铮誓言。势力门,白莲教,凤羽骑……层层迷雾之中,她艰难独行,幸得有人相伴。惊世容颜现世,身份暴露,她成为天下的众矢之的,失去爱人,失去亲人,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当最后迷雾散去之时,她才晓得,真相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