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6300000011

第11章 白晋战役中的南关战斗(2)

我同王远芬赶到旅部向旅首长汇报了我们的想法,王远芬详细地汇报了兵力的使用和部署。陈旅长听了之后高兴地说:“老伙计,这一次我们又想到一起了,有句俗话叫做‘英雄所见略同’,我们谈不上是英雄,但凡人之间也有所见略同的,对吧!我还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做‘打虎掏心’。”接着陈旅长同我们一起研究了战斗方案、火力的配置以及行动部署,并且再三指示:“潜伏部队必须隐蔽,不能过早地惊动敌人。一旦被敌发现千万不可惊慌,要猛打猛冲,打乱敌人的阵脚。”这时,太阳已升出老高,我站起来问:“首长还有什么指示,我们是否可以回去?”陈旅长也站起来:“我就不留你们吃早饭了。”又看了看我说:“老郑,你一定要注意把握全局,掏心也不允许你本人到‘铁扇公主’的肚子里。”我兴奋地说:“请首长放心,这一回一定要让‘牛魔王’看看我们的手段。”

从旅部返回驻地后,部队正在吃早饭,我一边吃饭,一边同鲍政委交换了意见,同时决定饭后立即召开全团连以上干部会议。会上,鲍政委传达了刘、邓首长和旅首长的战斗意图和决心,说明刘、邓首长把攻打南关这一重任交给我们团,是对我们团的信任,也是全团的光荣。我向大家介绍了南关的地形,敌军的兵力和部署,并说明了我们的战斗方案、火力配置和大体部署。王参谋长提出作战要求,指出部队要隐蔽行进,严守纪律,不能有任何侥幸和麻痹心理,发起冲锋前不能有任何响动,冲击要突然,这样才能达到突袭的目的。政治处张立功主任强调所有共产党员都要起模范和骨干作用。

我们这个团原来是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师改编的,全团70%的排以上干部、80%%的连以上干部,都是红军时期入伍的,素以战斗作风过硬,善啃硬骨头着称。这些久经考验的干部,一听说要打大仗而且是块“肥肉”,个个高兴异常,都争着要当突击尖刀。三营九连连长杨玉忠急得站起来大声说:“这把‘尖刀’我们连是当定了,谁争也不让!”看着大家摩拳擦掌求战的高涨情绪,我心里也感到十分兴奋。鲍政委让大家停止争论,笑着说:“你们都不要争了,今后大仗、硬仗有得打。”接着他又对我说:“老郑,下命令吧!”我当即宣布了战斗命令:“命令三营担任尖刀,隐蔽潜伏到南关镇,腹地开花,由内向外打。二营担任突击,待三营打响后,以密集的火力,封锁云盖山下两个突出高地和秦王坡、极子山中间碉堡的火力。以突击动作,迅速扫清前进路上的障碍,由外向内打。

一营为预备队,随时准备出击支援三营和二营。”同时决定由三营营长马忠全和二营营长张天恕带领二营六连、三营九连、十连3个连长,化装成老百姓,由地下党的敌工组组长、南关镇维持会会长孙汉英带领到南关镇内进行战地侦察。会后,各营分头做战前动员和战斗准备。命令下达后,三营和二营营长高高兴兴地走了。一营营长李德生怎么也不走,他问我为什么不让他担任主攻任务,我说明了这次任务十分艰巨,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预备队。他还是闷闷不乐,显得不大满意的样子说:“这一次我没有抢到主攻任务,下一次我可再不能让步了。”看着这些可亲可敬的指挥员,鲍政委咧开大嘴笑着说:“真是一些好同志啊!”我说:“有这么好的指挥员,任何艰难险阻也会变成坦途,日军这头‘野牛’,必将陷入火阵,自取灭亡。”

山区的天气,真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上午,天上一点云彩也没有,十分晴朗。中午,一阵山风过后,霎时间就布满了乌云。我对鲍政委说:“乌云如能到午夜不散,那对我们部队的潜伏和隐蔽接近敌人,是再好不过了。”

(三)

5日傍晚,天上的乌云纹丝不动,夜幕也来得早。部队按预定时间准时出发了,战士们个个精神饱满,行动迅速,经过25公里急行军,到半夜时已逼近南关镇。我沿着崎岖的小道,赶到三营,看到指战员们正在等待着我下命令。我对指战员们说:“这次战斗,你们三营是钢刀,这是你们三营的光荣。”我又拍了拍九连连长杨玉忠的肩膀说:“杨玉忠,你们连是这把钢刀的刀尖,刀尖要插在敌人的心脏上。”杨玉忠这个红军老战士,平时话少,有点内向,打起仗来从不含糊。他挽了挽袖了,把握紧的拳头在我脸前晃了晃,无声无言地表示了决心。这时三营营长马忠全走过来,低声地对我说:“团长,下命令吧!”我立即发出了行动命令。三营全体指战员在营长马忠全的带领下,悄悄地从敌人两个炮楼之间的接合部向镇内摸去。三营开始行动后,我抬头看了看天气,乌云有增无减,夜黑如墨,我心里一阵高兴,立即向二营和一营发出了行动命令。二营、一营迅速按预定战斗方案展开,行动非常隐蔽、迅速,没有发出一点响动。

战前的寂静,总是给人一种沉闷和难以等待的感觉,连我这个老战士也有点坐立不宁。我在团临时指挥所围着电话机来回走动,鲍政委今天也是站起来坐下,坐下又站起来,显得很不安。突然电话铃一响,打破了沉闷的气氛,我急忙拿起话筒,就听见陈旅长问:情况怎么样?我回答一切正常。可见旅长的心情也不轻松。我把话筒放下,立刻又恢复了战前的平静。大约过了20分钟左右,三营摸进了南关,我的心才踏实了一些。三营的全体指战员穿过铁丝网,一直摸到了大街上,敌人才发现,三营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冲击,由内向外打。二营马上以密集的火力,封锁着南北碉堡的火力,同时以猛虎下山之势,迅速发起冲锋,由外向里打。霎时间,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喊杀声连成一片,沉睡的山镇立即沸腾起来。我刚把电话机拿起来,就听见陈旅长说:“老伙计,这一锤砸准了!”听得出旅长是很高兴的。我马上命令各营火力要集中,动作要迅速,猛打猛冲,不能给敌人以任何喘息之机。

我们的战士个个像小老虎一样勇猛,以大无畏的气概,排山倒海之势,奋勇向前冲击。战斗在大街上、火车站、碉堡与碉堡之间和外围炮楼激烈地进行着。当时,敌人的司令部、仓库都在大街上,并早有戒备,所以,大街成了这次战斗的焦点,打得非常激烈。

担任大街争夺战主攻任务的九连指战员,在连长杨玉忠的带领下,猛打猛冲,于6日拂晓占领了镇子的东南角,并且扩大战果,迫使敌人龟缩在镇西离火车站不远的一所坚固房屋内。

敌人用密集的火力封锁着大街,企图阻止九连和三营前进。这时,全师有名的战斗英雄、九连副连长袁开忠,按照营长马忠全的命令,立即带领一排在火力掩护下,冒着敌人密集的弹雨,以闪电般的战斗动作,英勇无畏地冲过大街,占领了一栋房子。正当他组织部队一边打,一边掏墙壁,准备向前继续扩大战果的时候,突然从街上冲出20多名日军,端着刺刀,嚎叫着向他们扑来。袁开忠高喊一声:同志们!让刺刀见红啊!随着喊声,他的驳壳枪一甩,撂倒了3个敌人。

一排的勇士们高喊着“冲啊!杀啊!”的口号,冲到大街上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格斗。袁开忠见到一个刚入伍的新战士,在同一个日军对刺着,眼看这个新战士手脚有些慌乱,袁开忠高喊着杀声冲了过去,愤怒的刺刀直刺敌人心窝。

这个敌人随着一声惨叫倒在了地上,那个新战士抹了一把溅在脸上的血污,学着袁副连长的样子向另一个敌人冲去,突然,一发冷弹击中了袁开忠,那个新战士看见副连长负了伤,马上跑过去搀扶,袁开忠一把将他推开,说着:不要管我,快去消灭鬼子。说完就倒下了。战士们看见副连长牺牲了,个个怒火满腔,人人奋勇向前,杀向敌群。这时,连长杨玉忠带着二排赶来增援。

虽然杨玉忠的头上和左臂负伤处还流着鲜血,但是他像一座铁打的金刚,仍然精神抖擞,带领二排的勇士们,喊着杀声冲向敌群,真好像天上杀下来的一批神兵天将。就这样二排协同一排,一鼓作气歼灭了这股敌人,巩固了一排占领的前进阵地。尔后,在杨玉忠的指挥下,战士们迅速掏穿了墙壁,又是一阵旋风般的猛打猛冲,我军很快占领了与敌司令部仅一墙之隔的一幢房屋。

此时,敌我双方,隔着一堵墙,互相对扔手榴弹。被袁开忠抢救的那位新战士,一手捂着伤口,一手向墙那边扔手榴弹。杨玉忠见他伤势很重,几次叫他下去,可这个新战士说什么也不肯下去,他坚决地说;我要为袁副连长报仇!

战斗越打越激烈。经过连续战斗,九连伤亡较大,弹药也不多了。此时十连和十一连正在同敌人进行激烈的巷战。面对这种情况,我命令三营营长马忠全,集中火力和兵力朝敌人司令部猛攻。同时,我又命令一营集中火力,封锁南北两面碉堡。尔后,命令二营要不顾一切地迅速向前进攻。战场的形势很快发生了变化。十连和十一连经一阵猛打猛冲,占领了火车站和街上的仓库,肃清了村西的残敌,解救出1000多名被敌人抓来修路的民工。他们马不停蹄,掉头就朝敌司令部猛冲。二营在营长张天恕的率领下,也突破了敌人火力的重重封锁,扑进镇内。二营和三营会合后,立即调整了兵力部署,在很快肃清了大街上的敌人之后,便以迅猛异常的战斗动作,冲向敌司令部。

正当战斗激烈时刻,敌司令部突然停止了还击。当时,大家都有点莫名其妙,稍停顿了一会,便不顾一切地冲了进去。冲过去一看,到处是一堆堆弹壳,一具具面目狰狞的尸体。搜遍了所有的角落,也没找到一个活着的。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大家都感到很奇怪。战后才知道,原来狡猾的日军早已偷偷地挖了一条火车站直通到村外的秘密地道,少数残敌就是从这条地道溜掉的。

(四)

虽然南关镇的外围炮楼还未完全攻下来,残余的敌人仍依托坚固工事负隅顽抗,做垂死挣扎,但是整个战斗已近尾声。旅首长已带着近2000名从榆社、武乡赶来支前的民兵和民工进到南关镇。

敌人的司令部、仓库、火车站堆放着许多不同颜色的木箱子、麻袋、包裹和其他物资。民兵和民工们表现得很积极,一进来就扛东西。我们告诉大家要先扛炸药,然后再搬运其他物品。但是一时又分不清哪些是炸药。这时,旅部的参谋铁夫同志赶来了,他是东北人,懂日文,他一看就高兴地对大家说,绿色的木箱子里是炸药,赶快扛绿色的木箱子。

大家都知道,对于我军来说当时炸药比金子还贵重。眼下看到这么多的炸药,谁心里不高兴呢?在突击抢运炸药时,外围炮楼的残余之敌,仍然发疯地射击,就像一块绊脚石一样横亘在我搬运大军的路上,阻碍着我们搬运。这时,旅首长对我说:“郑国仲,限你半小时,拿下外围炮楼,搬掉绊脚石。”其实没有旅首长的命令,我也早就被这些该死的家伙激怒了。我立即把二营的两挺重机枪和特务连3挺转盘机枪集中起来,协同一营正在战斗的轻重机枪,一齐压制敌人的火力。同时命令特务连向残敌发起冲击。我对侦察排排长吴振邦说:“尽快组成4个突击组,等轻重机枪打响后,你们跟着往上冲,坚决把这些残敌吃掉。”

在我们七六九团大家都知道,侦察排的每个战士,都是从各连挑出来的尖子,他们不仅思想过硬,而且射击技术、单兵动作基础也很好。平时一人一支驳壳枪,两颗手榴弹。不到关键时刻,我是不撒手放这群雄鹰的。一听到我的命令,他们迅速在吴排长指挥下,改换了武器,做好了出击的准备,机枪一响,他们个个如同离弦的箭,迅速扑向了敌人的炮楼,只用了10多分钟就全歼了残敌。野政派来战地拍摄电影的徐肖冰同志,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不顾个人的安危,把这个真实的战斗场面摄入了镜头。可惜这一珍贵的资料后来遗失了,实在遗憾。

南关战斗胜利结束了。守敌日军1个加强中队200多人,除少数从地道逃走侥幸活命外,大部分被歼。200多名伪军全部被歼,日军中队长峰正荣被击毙。此外,我们还解放了被抓来的修路民工1000多名,缴获黄色炸药近2000箱和其他许多军用物资。

南关战斗打得干脆、利落。我们这个“太行山的铁拳头”用“打虎掏心”的战法,劈开了日军套在太行、太岳根据地的枷锁——南关,胜利完成了刘、邓首长和旅首长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

(作者时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团长)

同类推荐
  • 重生明朝当皇帝

    重生明朝当皇帝

    天启七年,晚明势颓,附身朱由校,身染疾患,垂死挣扎。一朝痊愈后,诛东林,灭晋商,强皇权,问鼎天下,舍我其谁!兴工业,练强军,控文艺,看塞北铁流滚滚,望关内百花齐放。美人泪,杯中酒。齐鲁风云,儒林孔门从此休;江南烟雨,袅娜名妓梳红妆;荆楚鹿鸣,栉风沐雨祭江陵……收商税,开厘金,摊丁入亩,官绅纳粮,行改土归流,藩王锁京都。开贸易,重振海洋霸权,欧罗贵族崇汉化,美洲之地尽是峨冠博带,之乎者也。读者群:398359794
  • 神话三国

    神话三国

    这是一个充满热血的时代,横刀立马、驰骋疆场。这同样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名将如云、谋士如雨。最后、最后这绝对是一个可以颠覆你们想象的时代......
  • 大明鼎鼎

    大明鼎鼎

    “不就是钱嘛,赚嘛!花嘛!凡是用钱可以解决的事那都不算事!”苏莫满脸嚣张,慢慢的从口袋中掏出了身上唯一的一枚铜币。。。。。
  • 独断大明

    独断大明

    猪脚是明光宗第六子,他觉得不能让未来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做皇帝,于是,他在紫禁城里大喊了一声:我要做皇帝!新书:宋时风流,求支持~
  • 大宋起航

    大宋起航

    大宋新立,叛乱四起,群狼环伺,内忧外患。赵匡胤这位行伍出身的帝王,却制定了文治的国策。宋鼻涕的雅号,也许连穿越之神,都难以接受。于是一个倒霉蛋,便跨越了千年的时光,来到了这中古大宋。历史的车轮,命运的齿轮,天命的转轮.......等等,许多的轮子,都开始改变了方向。至于会驶向何方,现在连作者都不知道........我们还是一起见证吧!
热门推荐
  • 温暖永远

    温暖永远

    《温暖永远》是一本散文集,收录了作者近五年间发表在各种报刊上的散文作品60余篇,约28万字。大部分作品是对亲情、友情等人间真情的讴歌与赞美,表达了“人世间真诚友善的感情才是人类永远的温暖”这一主题。文笔朴实,格调高雅,多侧面艺术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3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3卷)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 重生之追求完美幸福

    重生之追求完美幸福

    在家蜗居了一个月的荼娭,终于出门了,然后……就被车撞了。再次醒来,就看见一个胖娃娃?!“宿主,本系统检测您生前生活的不幸福,最终含恨而死,为了让您幸福的死去,请开始本系统为您安排的生活”荼娭“……”啥玩意?!含恨而死?还要我幸福的死去?!“滴——根据本系统的检测,前方那位帅哥会给您带来幸福,宿主,加油!”“……”要加你自己加,油费很贵的。
  • Letters of T. S. Eliot
  • 打工记者

    打工记者

    几年前,老徐是省城记者行当耳熟能详,十分叫得响的“老记”;为何称其老呢?一是因为其年龄大,四十多岁的老徐平时背个大挎包,里面装满所有采访所需的行头:采访本、微型录音机、一款小巧实用的奥林巴斯全自动相机等等;不管是在都市还是在乡村,只要遇到有价值的新闻,老徐一头扎进去,有时骑一辆扔在路边都没人捡的破自行车,有时搭班车;去乡村采访时,甚至连拖拉机、摩的都是经常搭乘的,其采访新闻的劲头丝毫不亚于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这在本是吃“青春饭”的记者行当的年轻人中十分罕见;
  • 全能王妃美又飒

    全能王妃美又飒

    新书《穿成神仙哥哥的心尖宠》期待你的支持!她,惊才绝艳的天之骄女,一朝穿越竟成痴傻废材。废材?绝无仅有的修炼天赋,望尘莫及的修炼速度,她怎么能是废材!他,堂堂睿王殿下,邪魅狂傲,不管多少女子为他深情几许,却只宠她一人。陪她修武技,学炼丹,御神兽,横扫大陆,笑傲天下。他要让这沧云大陆明白,她是他的唯一!
  • 一品夫人荣宠记

    一品夫人荣宠记

    作为侯府毫无存在感的庶女,上一世的洛简澜被情爱蒙蔽了双眼,最后却被所爱之人灌下毒酒,受尽折磨凄惨而亡!重活一世,她斗嫡母,护生母,前世欺她负她辱她之人,今世她必将百倍奉还!不料惹上闷骚小侯爷,以近乎蛮横的姿态霸占了她身边的位置。然而,这男人白天看着人模人样的,怎么一到了晚上就化身为狼了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最彻底的家庭教育方法

    最彻底的家庭教育方法

    本书是传统启蒙经典《弟子规》与家庭教育的完美融合,作者以《弟子规》中的语句为纲目,把其中蕴含的最彻底的家庭教育方法挖掘、提炼出来,深入解读分析,并加上其多年来家庭教育研究的心得和体会,向广大父母介绍了如何改造自己,成就孩子,从而让教育孩子这件事变得超级简单和轻松。
  • 汉末理想家

    汉末理想家

    汉末天下,硝烟弥漫,群雄四起;或为保全性命,或为成就功名和霸业,人们彼此争斗不休;也皆因此陷入并展开了一场规模浩大,追求理想化的世界以及自我坚持的理念的苦战之中。这里没有系统,没有超强外挂,只有一个空怀大志,但自身行动能力与志向相差甚远的热血青年,无凌驾天下的武艺,也没有无出其右的诡计;却误入了这汉末群雄四起,纷乱的天下,如何保全性命?闯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在完善自我,披荆斩棘的道路中艰苦奋战,实现理想?……
  • 奥秘世界2

    奥秘世界2

    地球的年龄是多少?百慕大为什么被称为“魔鬼三角”?为什么会有“水往高处流”的现象?动物有哪些特异功能?鲸鱼为何会“集体自杀”?人类的寿命极限是多少?“法老的诅咒”为什么一再应验?比萨塔为什么斜而不倒?面对信息化时代知识学习问题的挑战,加强课外知识体系建设,提高课外阅读的科学性、健康性、先进性以及趣味性,不仅重要,而且极其紧迫。在人类的科学尚不发达时,人们囿于知识的局面限,对自身及周围的种种现象,只能靠主观的猜测与揣摩;当人类的科学知识水平获得空前大发展以后,很多过去遗留的难题,都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同时又发现了更多的有关这个世界目前仍无法解释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