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700000003

第3章 金融寡头之首——洛克菲勒财团(2)

其实,当时洛克菲勒只有1000美元的积蓄,另外的1000美元是他以10%的年息向父亲贷来的。尽管有诸多困难,1858年4月,他们的公司还是开业了,公司名称为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19岁的洛克菲勒正式开始了他的创业历程。

他后来回忆道:“自己做老板的感觉实在太棒了,我当时心里得意极了,我成了一家拥有4000美元资本的公司合伙人!”

这个由29岁和19岁年轻人创办的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从一开始就受到了业界的热情对待。当时克利夫兰的报纸这样写道:“我们建议本报的读者垂顾这两位经验丰富、负责任、交货及时的商人开办的商号。”

公司进行的还算顺利,他们经营谷物、鱼类、石灰、奶酪等。当年年底,他们就赚了4400美元的利润,这是一笔非常可观的巨款,相当于他之前在休威特塔特尔公司年薪的三倍。第二年,利润更是达到了12000美元,这让洛克菲勒感到自己天生就是一块经商的料。

当时克拉克负责外部事务,洛克菲勒负责内部事务。克拉克有一次这样评价他的这位富有商业才能的合伙人:“他有条不紊到极点,留心细节,分毫不差。如果有1分钱该由我们得而未得,他一定会把它取回来;如果有1分钱该由我们付而未付,他也一定会送去。他的生活目标也很明确,除了完成一笔笔的生意之外,没有任何玩乐方面的爱好,他视工作为生活,做起事来不知疲惫,一本正经。”

6,大发战争财

在战争过程中,总是伴随着某些物资的大量消耗与奇缺。而此时那些富于冒险精神的商人,就会看中时机,大赚一笔。虽然发的是战争财,听起来很不光荣,但财富却是实实在在的,金钱的吸引力是很少有人能抗拒得了的。

洛克菲勒的商行创办之时,正是美国南北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洛克菲勒充分把握住了对内战的认识。他没有忘记为休威特塔特尔公司赚钱的经历,他把战乱与发财的机会同等看待,认为虽然战争会导致通货膨胀、经济萧条,但是军需物资和生活用品的市场需求却会大量增加。于是,洛克菲勒再次筹款购物,囤积居奇,进行投机。他不仅购买了谷物、火腿和食盐,还购买了大量的棉花、铁矿石、煤等重要军用物资。

美国内战爆发后,军用物资和生活用品的订单雪片般飞入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物价也正如他预料的那样扶摇直上。这一年,他们的利润飞速上升,比预测的还要多一倍。洛克菲勒掘得了第一桶金,并为他后来进军石油产业提供了良好开端。

要想在商海里浮游,有时是和投机、赌博分不开的,洛克菲勒的这次经营就是一次成功的投机,他曾这样说:“任何企业,要想上台阶,适当的投机是必然的过程,或者说是必要的条件。在发展过程中,当我们遇到了任何一个你认为是机会的时候,而它又超过了你的能力,你就只能去投机了。那时,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去压缩投机性,争取更多的可行性,直到达到一个极点,然后就只需把全身的力量集中在拳头上,接下来就是在最佳的时机出击。”

(第二节)标准石油公司的诞生

1,进军石油行业

2,

1859年8月,埃德温·杜雷克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泰塔斯维尔发现了石油,这立刻引发了美国经济史上的石油热潮,和当年的黄金热潮一样,人们又蜂拥至宾夕法尼亚州去寻找发财的机会。洛克菲勒最初也曾去泰塔斯维尔作过实地考察,但他回来后认为目前石油需求量较小,产油区的盲目开采容易导致石油价格暴跌,投资原油开采的风险太大。

后来的事实证明,洛克菲勒的观点完全正确:那时柴油机尚未出现,石油主要用于制造照明用的煤油以及机器上使用的润滑油。由于宾夕法尼亚州原油开采过量,而又无法及时运出,结果导致价格直线下降,仅用了两年时间,原油价格已经由1860年的每加仑0,22美元下降到1862年的0,0083美元,简直就同水一样便宜!(3)

在这种情况下,泰塔斯维尔地区的采油商亏损惨重。而此时的洛克菲勒和他的公司一直以经营农产品为主,业务蒸蒸日上。

真正把洛克菲勒引入石油行业的是一个叫萨姆·安德鲁斯的英国人。安德鲁斯是克拉克的老乡,主要从事煤炭的液化研究工作。在埃德温·杜雷克钻到石油之后,安德鲁斯认识到从石油里提炼出来的灯油绝对可以代替从煤炭里炼出来的液化油。于是,他又转向石油的精练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安德鲁斯终于发明了亚硫酸气炼油法,这成为他敢于自主创业的秘密武器。

为了筹措资金建设炼油厂,安德鲁斯找到了他的老乡莫里斯·克拉克。由于当时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的经纪生意正红火,所以克拉克并不打算在这个项目上进行投资,但洛克菲勒却对石油的前景充满信心。由于洛克菲勒的劝说,最终克拉克也同意拿笔钱来试一试,不久之后,他们投资4000美元,成立了“安德鲁斯克拉克公司”,这标志着年仅24岁的洛克菲勒正式进入了石油行业。

1864年9月,洛克菲勒与政治家斯皮尔曼的女儿罗拉结婚。他的这位太太给丈夫带来了不少好运,因为岳父斯皮尔曼大人已经是俄亥俄州的议员,所以克利夫兰的财界不得不对洛克菲勒刮目相看。此时的克利夫兰已经有石油精炼厂12座,但规模都很小。

2,一生最大的决定

洛克菲勒的炼油厂设在金斯伯里的一条小河边,离克利夫兰市中心只有2,4公里的路程。不做则已,要做就全力以赴,这是洛克菲勒的个性。此时的他已经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从贸易公司转移到了炼油厂上面。

如果说洛克菲勒最初进入石油业得益于安德鲁斯的游说的话,那么他后来对石油的热情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判断。

在洛克菲勒的精心打理下,炼油业务取得了很大成功,一年之后业务就超过了农产品生意,成为公司最赚钱的行业。

随着炼油业务的发展,洛克菲勒同合伙人克拉克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从19岁与克拉克成立公司以来,洛克菲勒与克拉克的关系一直不是很融洽,因为克拉克并没有把这个比自己小10岁的合伙人放在眼里,而洛克菲勒也不会在自己羽翼未丰时便与比自己强的人作对,多年来,为了公司的业务,他兢兢业业,对趾高气扬的克拉克多方闪避。不过,随着洛克菲勒在公司里地位的上升,克拉克不得不在多方面依赖起洛克菲勒来,两人的这种微妙关系终于在取得了某种平衡之后,才使得公司没有因内讧而早早夭折。

但是,随着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洛克菲勒意识到克拉克已经成为自己取得更大发展的绊脚石,如果想拥有更大的崭露头角的空间,就必须摆脱克拉克的束缚。1865年,洛克菲勒正式向克拉克摊牌。

决定合伙解散后,由经纪公司投资的这个炼油厂成为两个合伙人争夺的焦点,因为他们在经营中都认识到石油项目的巨大发展潜力。他们决定用拍卖的方式在他们之中产生炼油厂的最终归属者。

洛克菲勒对炼油厂的所有权抱着势在必得的决心。炼油厂的底价是500美元,但很快双方的报价就达到了7万美元,这其实已经超出了炼油厂的实际价值。

不知是洛克菲勒选择了石油,还是石油选择了他。后来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详细的记录了当时的过程:

“最后价格开到了6万美元,又一步步喊到了7万美元,我开始担心自己是否真的能够买下这个企业,是否能筹到这么多钱。最后,当对方喊到72000美元时,我几乎是本能的喊出了72500美元的价码。这时,克拉克说:‘我放弃了,约翰,炼油厂归你了。’我提议立刻开支票给他,不过克拉克说:‘不用了,我乐意将炼油厂托付给你,在你方便的时候我们再结账也不迟。’”

洛克菲勒虽然如愿以偿地获得了炼油厂,但他并没有占到便宜,他用自己在经纪公司的一半股份,换来了对炼油厂的完全控制权,像赌博一样将所有的赌注压在石油这个项目上。

克拉克退出后,公司名称改为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公司。这对于26岁的洛克菲勒而言,是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他在回忆这件事时曾说:“这是我一生所作的最大决定。”

从此之后,洛克菲勒便勤勤恳恳,全神贯注于自己的石油事业上了。他利用岳父的关系从银行申请了10万美元的贷款,改进和增添炼油设备,扩大生产规模,使日产油量增至500桶,年销售额也超出了百万美元。当年,克利夫兰市税务局有这样的记录:

“1865年,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公司共交纳税金31800元”

与此同时,洛克菲勒还大肆扩建与炼油相关的其它设施,并趁产油地缺乏统一管理、盲目开采导致油价暴跌的机会大量囤积原油。克利夫兰《领导者》报上登出过这样的消息:

“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公司有一座大车库,内可容纳8辆原油装卸运输车。此外,还有两座可存放60000桶油的仓库。”

3,从克利夫兰到纽约

内战之后的美国,金钱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人们以前所未有的高涨热情追逐着财富。而作为世界经济主动脉的石油,从那个时候起,开始显示出其无限灿烂的远景。发财的欲望驱使着成千上万的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宾夕法尼亚州和克利夫兰等地区,以实现他们的石油梦。其中,克利夫兰的炼油业发展的最为迅速。克利夫兰市的《领导者》报曾做出过以下报道:

“尽管匹兹堡拥有比克利夫兰更多的炼油厂,可是克利夫兰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得匹兹堡的炼油厂相形之下前途暗淡。克利夫兰市的精炼油可以经五大湖从水路运往欧洲,而如今铁路网的不断延伸,也使它成为连通宾州石油、煤炭生产地带和内陆消费地区的转运中枢。”

克利夫兰市商务局也有过以下记录:

“1866年,克利夫兰市输入原油60万桶,精炼油40万桶,分别销往东部、南部、西部,这个数字是上年度的两倍。1866年,炼油厂由1865年的35家猛增到50家,日产量6000桶。”

“今年是上一年石油消费量的两倍,原油的精炼度达到了66,6%。克利夫兰生产的精炼油有2/3通过纽约等大西洋沿岸的港口销往海外,目前国内需求只有13,4万桶,但国外销售量可望在不久的将来增至68,8万桶。”(6)

经过不懈努力,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克利夫兰最大的炼油厂。随着企业的发展,洛克菲勒又相继成立了第二家、第三家炼油公司,由弟弟威廉任总裁。后来,洛克菲勒将总部搬到了市内最繁华的珍珠大街,楼下就是亚历加尼银行,站在办公桌前,低头就能看见装满洛克菲勒公司蓝色油桶的马车来往穿梭。

19世纪50年代之后,欧洲的石油需求量一直在递增。为了开拓石油出口业务,洛克菲勒派弟弟威廉前往纽约筹建分公司,以负责克利夫兰炼油厂的出口业务。而威廉也确实没有让哥哥失望,纽约的分公司成立后不久,便接到了来自欧洲的150万桶的订货单,迈出了他们侵吞欧洲市场的第一步。

威廉在纽约设立的分公司离华尔街非常近,这显示了兄弟俩渴望与银行家们拉近距离的愿望。为了扩大生产,增加出口,他们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为此,他们不得不大量举债。

若果说洛克菲勒一生中有过让他极为难堪的事情的话,那必然与借贷有关。洛克菲勒后来回忆时说:“我不得不去求银行为我们提供资金和贷款,我几乎是跪着去的。我经常在上床时担心自己如何偿还那些数额庞大的贷款,可是当一觉醒来时,我又变得信心百倍,盘算着去哪里借更多的钱。”

在与银行家打交道的过程中,洛克菲勒树立了自己年轻有为的企业家形象。他不仅办事灵活,而且绝对讲求原则。他从不欺骗别人,一切均按照达成的合约来履行,特别是他从不拖欠还款,到了该还钱的时候,总能如数还上。

洛克菲勒的这种良好风范赢得了银行家们的信任,事实上,洛克菲勒事业上的发展,主要得益于银行家们的大力支持。可以说,没有银行家们雄厚的财力作为后盾,洛克菲勒的事业不会如此辉煌。无论在经济繁荣时期,还是在经济萧条时期,银行家们对洛克菲勒的支持,是其商业帝国不断成长的主要动力所在。

4,同业之间的竞争

勘探石油、开采石油等工作在当时被称为石油业的上游工业,精炼和销售则是下游工业。在人们蜂拥挤进上游工业的同时,粗制滥造的风气也逐渐在下游企业中兴起。除了在克利夫兰有50多家炼油厂之外,位于纽约长岛的也有8家,波士顿、新哈芬、新泽西、伊利、水牛城、巴尔的摩等工业城市中,也不断出现新的炼油厂。而在宾夕法尼亚州石油产地,既做上游工业又干下游行业的公司至少有30家,他们都拥有自己的炼油厂。

另外,当时的炼油事业对资本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拥有1万美元的资金,就能在产油区当个炼油厂的老板。例如,创设“星级石油公司”仅花费了2,7万美元,而“大西部石油公司”的资产投资只有7000美元。因此,各式各样的投资者都想趁着这个机会挤进炼油行业大赚一把。

炼油行业的火爆发展使得石油市场很快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状况,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当时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观念充斥着社会,如果一家炼油厂经营稍有不善,倒闭将是其不可逃脱的归宿。因此石油企业的破产已经成为稀松平常现象,没有人会因此感到惊奇。

5,新伙伴的加入

在事业方面蒸蒸日上的同时,另外一个问题也逐渐展现在洛克菲勒面前,即他和威廉两个人已经无法照应整个公司的发展,他迫切需要一个与他思想接近、支持他并心甘情愿做他副手的人。很幸运,洛克菲勒如愿以偿了,他很快便遇到了他事业上的助手——靠贩盐起家的亨利·莫利森·弗拉格勒,此人比洛克菲勒年长9岁,性格活泼,精力旺盛,而且有垄断市场的强烈欲望,洛克菲勒对弗拉格勒很欣赏,他们很快便成为了一对互补型的事业伙伴。

后来的事实证明,弗拉格勒确实是洛克菲勒兄弟忠实的助手,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他们一直保持了极佳的合作与友情,这与洛克菲勒跟前几个合伙人的关系完全不同。弗拉格勒加盟洛克菲勒兄弟公司之后,原企业改名为“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弗拉格勒公司”。

洛克菲勒从这个新合伙人身上受益匪浅。由于庞大的资金需求,洛克菲勒已经从银行里借贷了大量款项,但他觉得资金还是不够充足,于是将目光投向了个人投资者。

同类推荐
  • 原一平的疯狂推销术

    原一平的疯狂推销术

    在日本保险业,他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近百万的日本寿险从业人员中,也许会有人不知道十大寿险公司老总的名字,但绝对没有人不认识原一平。“推销之神”已名声赫赫、收入丰厚,但是他从来没有停止过自己的疯狂推销。他总是睡得晚、起得早。他的太太曾关爱地埋怨他说:“以我们现在的储蓄已够终生享用,不愁吃穿,何必每日再这样劳累地工作呢?”原一平回答道:“这不是不愁吃穿的问题。而是我心中有一团火在燃烧着,是这一团永不服输的火在身体内作怪的缘故。”
  • 超盈利服装店小老板的生意经

    超盈利服装店小老板的生意经

    本书从科学、实用的角度出发,将服装店开业准备如何选址、筹划、筹资、起名到经营过程中的商品采购、员工管理、卖场装饰布局、陈列以及怎样有效地进行商品销售推广、导购、定价、商品分类等店铺相关工作有机结合。本书旨在启发和唤起广大服装店店主赚钱的潜能,用智慧巧妙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套经营模式。
  • 华为是如何培养人才的

    华为是如何培养人才的

    华为的人才在业界有目共睹,本书将为你揭晓华为是如何培养人才的。已经培养人才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读二十四史学领导智慧

    读二十四史学领导智慧

    察时势之变、误决策得失、学领导智慧。古人几千年积淀下来的领导智慧,从文化上有着割舍不断的延续性,从应用上有着极具可操作性的现实意义。因此,从领导学的角度开掘《二十四史》这座智慧的宝库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
  • 高效能人士的时间管理艺术

    高效能人士的时间管理艺术

    在相同的时代,每一个人都经历相同的从生到死,但每一个人都书写着不同的人生故事。有的人碌碌无为,贫穷一生;有的人叱咤风云,经天纬地;有的人获得了巨额的财富,泽被后世;有的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青史留名;有的人留下了瑰伟的艺术,光烁古今;有的人创造了华美的篇章,留传万世。为什么在相同的时间之内,人生的道路如此截然不同?人的命运竟会出现如此天壤之别?问题的根本在于人们对于人生的掌控、对时间的利用。无数事实证明: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必须先掌控好自己的时间,充分发挥和利用自己的每一分钟,让每一分钟时间都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热门推荐
  • 佛说顶生王故事经

    佛说顶生王故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左手巴菲特 右手彼得·林奇

    左手巴菲特 右手彼得·林奇

    本书凝聚了投资大师最精练的实战投资技巧,为您的投资之旅带来一套最权威、最实用的投资理论和操作方法。
  • 用诗歌冒犯时代的疯子:诗人食指

    用诗歌冒犯时代的疯子:诗人食指

    诗歌该不该存在,诗人该不该存在,若无死亡的冲动别再去碰诗,北岛远行,顾城已逝,海子自杀,食指疯了。
  •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之水天上来》选自刘玉民剧作选,包含了《女儿海》、《黄河之水天上来》两个剧本。《女儿海》共二十四集,故事开始于一个黑龙江姑娘卓望涛孤身一个来到烟台的一个小岛上——庙岛求生计,围绕着望涛、瑶琴、国伟、荣新、窦元山等一众青年人展开了叙述。伴随庙岛的变迁,这一群年轻人在事业上、爱情上也经历着波折起伏……
  • 又见好时光

    又见好时光

    她,是神秘家族的嫡女,却流落在外受尽欺负,流落的千金不如婢!一次误闯,她惹上了高冷神秘总裁,从此他便像个无赖,缠着她要对他负责到底。她的身份逐渐继一系列的阻扰事件后浮出水面,最终获得了新生,获得了爱情。女人:这是个误会,我不介意了,你不用对我负责。男人:不用对你负责可以啊,但我已经是你的人了,你要对我负责。女人:你堂堂一个大男人要神马负责?男人:我取向正常,当然要妇责啊!女人:这哪跟哪啊……
  • 逆天魔妃太嚣张

    逆天魔妃太嚣张

    【精短版简介】:玄幻修真打怪兽+双强宠文1v1+天才宝宝虐渣渣!*【正儿八经简介】她是华夏誉为天才神迹的军校高材生!惨遭家族背叛,她穿越星辰古路而来!素手翻天,在这片浩瀚的莽荒大地将掀起怎样的精彩?求魔证道,在这个无边的寰宇世界又将创出怎样的传奇?*【搞笑剧场版本】武场竞技,百家争鸣忽来一人望空大叫:“快看,沐天音来了!”众人仓惶逃窜,桌子凳椅倒落一团!*众族座谈,其乐融融忽有孩童指门叫唤:“你瞧,是不是沐天音到了?”大家噼啪乱撞,酒水茶碗遍地开花!*万兽嬉戏,欢腾恣意忽有一兽吼:“那不是沐天音吗?”顿时鸟兽皆散,再看毛都不剩一根!*绝对的一对一宠文,坑爹虐渣不解释,简介无能,请看正文!处雨新文开张,求各位书友支持!*【力荐完结旧文】《天下无双之王妃太嚣张》幻言1v1《嗜宠夜王狂妃》古言1V1
  • 沙汀文集(第六卷):报告文学·散文·剧本

    沙汀文集(第六卷):报告文学·散文·剧本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九日,一个晴朗的融雪日子,我们“鲁艺”一部分同学,还有何其芳同志,跟随同志一道从延安出发,到晋西北去。因为机器出了毛病,出发时我们乘的一辆车开得最迟,当下午三点钟到达青化砭时,同志已经歇下来好久了。青化砭离延安七十里,是一个高踞在山道边的小小村落,只有二三十户人家。同志正站在路当中和一个青年农民攀谈。那个矮小而又瘦削的农民,一面编织着那种恰和北方人豪迈性格相称的羊毛板带,一面回答着他的询问。这些询问,多半是关于编织毛织物的技术知识的。最后,同志把那尚未完工的羊毛板带拿过来,学着编织了一阵。那些围绕着他的干部、小孩子和头缠毛巾的朴实农民,全都忍不住笑起来。
  • 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干到死

    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干到死

    领导应该学会培养一群善于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自己去解决所有问题! 原则:员工的方法可以解决问题,哪怕是很笨的方法,也不要干预;不为问题找责任,鼓励员工多谈哪个方法更有效; 一个方法走不通,引导员工找其他方法;发现一个方法有效,那就把它教给你的下属;下属有好的方法,记得要学习!7个步骤:创建舒服的工作环境,让员工有更好的积极性、创造性去解决问题;调节员工的情绪,让员工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帮员工把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动作,让目标清晰有效;调用你的资源,帮员工解决问题,达到目标;赞美员工的某个行为,而不是泛泛赞美……
  • 西汉传奇

    西汉传奇

    王莽篡汉,光武中兴,云台二十八将,绿林更始赤眉军。烽烟滚滚的西汉末年,有着很多有趣的历史和人物,比起战国七雄、三国鼎立、大唐初始、明末清初,这段时间的历史有着其独特的创作魅力。但可惜的是,这么有意思的题材,却迟迟等不到大师级别的作品。小子不才,愿为后人添砖加瓦。
  • 封芒师

    封芒师

    以古代的冷兵器为主线,每一把兵器之中,都藏着一个器灵,器灵又分为守灵人和剑灵,前者是该兵器的铸剑师或者主人,后者是该兵器衍生出的灵体。每一把冷兵器都有锋利的锋芒,容易伤人,想要让兵器封芒,就需要依靠男主这样的封芒师以传承的上古秘法进行“渡灵轮回,封灵于内”。器馆是一座古香古色的茶楼,里面摆着各司各样的冷兵器,在古城大学的公园里面,位置很偏僻,不仅知道的人少而且也不易察觉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