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700000015

第15章 华尔街金融领主——摩根财团(6)

当危机已经过去,而摩根的所作所为被大家了解的时候,公众的反应已经趋向理性。大多数人认为,正是这些大银行家包括摩根本人策划了这起危机,目的是借以肥私。因为所有金融危机都会使华尔街的强弱次序重新排列,而那些能够从危机中脱身的最精明的金融家也肯定会比他们在危机之前更加富有。很显然,美国公众的这种指责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另一方面,经历了这场金融危机后,华尔街和美国政府都意识到了美国银行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尽管J·P·摩根的女婿哈伯特·萨特利把摩根的态度总结为:“这一体制或许并不是一个好的结局,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这一点,但这是他所创建的一种模式。从那时起,他就致力于完善这一体制,使之在形势不佳或投机过分时不至于不堪一击。他意识到,银行体制必须能够抵抗因欺骗或反常造成的银行倒闭和以及公众信任的降低。安全不能单单建立在某一个人身上。”34然而事实上,在1907年的那几个星期里,银行界的安全显然是建立在了他个人身上,他毫无疑问是那个时期美国最重要的人。

这次危机最终促使美国国会通过了银行制度改革的决议,并在1913年设立了联邦储备系统,以实现银行的分散化和货币的自由弹性,防止类似的危机再次发生。银行界或许并不喜欢这个系统的约束,并因此与之不停的对抗,但联邦储备体系最终还是确立了下来,并在特殊时期成为银行的拯救者。

4,美联储的背后推动者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大部分基础工业和资源都被华尔街最有实力的七个人控制着。其中J·P·摩根、詹姆斯·希尔和乔治·贝克,属于摩根集团;其余四人——约翰·洛克菲勒、威廉·洛克菲勒、詹姆斯·斯蒂尔曼(花旗银行总裁)和雅各布·希夫(库恩雷波公司总裁)则属于洛克菲勒财团。他们构成了美国资本的核心,控制着整个国民经济。而且,以J·P·摩根和约翰·洛克菲勒为首的华尔街的这七位大腕,是建立美联储的真正幕后推动者,他们之间及其与欧洲罗斯查尔德家族的秘密协调,最终建立了英格兰银行在美国的翻版。

1910年11月开始的两个星期里,一份重要的文件《联邦储备法案》(Federal Reserve Act)在佐治亚州的哲基尔岛的著名的“哲基尔岛打猎俱乐部”35里被起草出来了。参与起草这份秘密文件的人有:

尼尔森·奥尔德里奇(Nelson Aldrich),参议员,国家货币委员会主席,纳尔逊·洛克菲勒的外祖父;

派亚特·安德鲁(A·Piatt Andrew),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

弗兰克·范德利普(Frank Vanderlip),纽约国家城市银行总裁;

亨利·戴维森(Henry P·Davison),J·P·摩根公司高级合伙人;

查尔斯·诺顿(CharlesD·Norton),纽约第一国家银行总裁;

本杰明·斯特朗(Benjamin Strong),J·P·摩根的左膀右臂;

保罗·沃伯格(Paul Warburg),库恩雷波公司的高级合伙人,也是罗斯查尔德家族的代理人,美联储的总设计师,第1任美联储董事。

这其中,保罗·沃伯格是银行运作方面的高手,精通几乎所有的银行运作细节。他自然成为了文件的主要起草者和解释者;尼尔森·奥尔德里奇是所有人中唯一的外行,他负责使文件内容符合政治方面的要求,能够在国会被接受;其他人则代表不同财团的利益,他们围绕着保罗提出的方案细节进行了长达九天的激烈争论,最后终于达成了共识,使美国中央银行——联邦储备银行的雏形建立了起来。

而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个设计以法律法案的形式真正建立起来。在银行家们的精心计划和操纵下,1913年,他们支持的民主党候选人威尔逊当选为美国28任总统。之后,虽然经历了漫长而激烈的讨论,但以银行巨头们在哲基尔岛的策划为蓝本的《美联储法案》还是获得了参众两院的通过。

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顿时一片欢腾,他们为美国的金融事业今后将拥有制度上的保障而高兴。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或许只有林德伯格(Lindbergh)议员看到了问题的本质,他在当天对众议院发表了这样的演讲:“当总统签署这个法案(《美联储法案》)后,金钱权力这个看不见的政府将被合法化。人民在短期内不会发现这一点,但几年以后他们就会看到真相。到时候,人民需要再次宣告《独立宣言》才能将自己从金钱权力之下解放出来。这个金钱权力将能够控制国会,而国会最大的犯罪就是它的货币系统法案(《美联储法案》),两党领导人和(银行巨头们的)秘密会议再次剥夺了人民从政府得到利益的机会。”

美联储的始作俑者奥尔德里奇参议员在1914年7月《独立》杂志对他的采访中透露:“在这个法案(《美联储法案》)之前,纽约的银行家只能控制纽约地区的资金。而现在,他们可以主宰整个国家的银行储备金。”

美联储系统的实际控制者是美联储纽约银行,它在1914年5月向货币审计署报告的文件中记录着股份发行总数为203053股,其中:洛克菲勒和库恩雷波公司所控制的纽约国家城市银行,拥有最多的股份,持有3万股。摩根财团的第一国家银行拥有1,5万股。当这两家公司在1955年合并成花旗银行后,便拥有了美联储纽约银行近1/4的股份,其它股份则相对分散的分布在纽约国家商业银行、汉诺威银行、大通银行和汉华银行等金融机构手中。

因此说,以J·P·摩根和约翰·洛克菲勒为首的这两大财团是最大的幕后推动者,实际上决定着美联储主席的候选人,也就间接控制着美国金融政策的制定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5,最后的航行

在摩根生命的最后几年中,他继续担任着J·P·摩根公司的首席合伙人,但越来越多的将工作交给了手下。同时,为了继续保持J·P·摩根公司统领华尔街的力量,他接纳了许多有能力、有头脑的人作为公司发展的新合伙人,包括查尔斯·斯蒂尔、后来成为公司领导的亨利·戴维森以及银行管理专家威廉姆·波特。皮尔庞特从他们身上看到了J·P·摩根公司未来的希望。1910年,伦敦的J·S·摩根公司改名为摩根—格伦费尔公司,因为公司新增加了一位英国合伙人格伦费尔,而那儿的生意也主要交给了这位年轻人来打点。

晚年摩根的形象和海象比较相似,从那之后,他已经成为卡通故事中“银行家”的代表:态度粗暴、沉默寡言、虎视眈眈、非常注重事实和数字,同时也要求别人言出必行,这些都是银行业的基本要求。

塔夫脱38总统上台后,对垄断问题采取了新的政策,并立即开始实行反托拉斯措施。他在他的第一篇国情咨文中提到:“一个强盗集团,一个由饱食私利和私欲的经济财阀与巨大的政治权力在保守与自闭的堑壕中结合的集团,要摧毁掉美国人民的自由。”罗斯福直率的将炮口对准了以摩根财团、洛克菲勒财团为首的托拉斯组织。因为在他看来,以J·P·摩根为首的一批人掌握了美国经济中大量的资源,他们通过在各企业相互担任董事得方法,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关系网,可以翻云覆雨,为所欲为。

到了1912年秋,J·P·摩根开始频频被卷入到国会发起的调查运动之中,但与那些装病装傻戏弄委员会,而不去华盛顿作证的资本家不同的是,摩根很愿意回答政府的询问,并用自己的雄辩口才和丰富专业的知识为自己赢得了解脱,充分体现了这位华尔街大佬的个性以及他对竞争与垄断的独到见解。但是巨大的压力也使摩根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刺激,身体状况也变得恶化起来。

1913年1月,摩根乘亚得里亚号前往开罗,出发前,他悄悄立下遗言:“把我埋在哈特福,葬礼则在纽约圣·乔治教堂举行。不要演说,也不要人给我吊丧。”

在开罗,摩根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医治无效后,被转到了意大利罗马继续进行治疗。在那里,摩根的病情依然不断加重,1913年的3月31日中午过后,摩根说出了最后的一句话:“我得爬到山上去喽。”华尔街的朱庇特就这样与世长辞了。

摩根的去世震惊了整个世界,德意志皇帝、英国王室都表示了哀悼之情。他在纽约经常光顾的花店立刻发电报给罗马同行,要买下罗马城全部的百合花,以满足应接不暇的花圈订货,因为摩根生前喜欢这种色调淡雅的花卉。纽约证券交易所则向死者表示了最高敬意:决定在摩根下葬的4月14日停止交易。

依照遗嘱,摩根的遗体被运回纽约,在圣·乔治教堂举行了葬礼。同一天,列车将他的遗体带回他的故乡哈特福,埋葬在家族的墓地里。

在父亲留下的基础上,J·P·摩根延续着家族的事业,但其规模和成就却是J·S·摩根永远也想不到的。摩根的一生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他深植于欧洲银行业的根基让他在金融权力的巨大转移过程中扮演了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同时将家族的产业发展到了极致,建立起了足以影响整个世界的庞大金融体系。

摩根去世后,其子杰克继承了他的事业,整个摩根体系继续向前发展。截至1929年大危机之前,摩根体系的构成如下:

摩根家族系包括银行家信托公司、保证信托公司、第一国家银行,总资本34亿美元。

摩根同盟总资本约48亿美元,由国家城市银行、契约国家银行构成,摩根同盟与摩根家族系合称为摩根财团。

摩根财团中,以J·P·摩根公司为轴,在5大金融公司(银行家信托公司、保证信托公司、第一国家银行、国家城市银行和契约国家银行)的领导下,超过20万家各类金融机构互相联结,构成了结构庞大、组织严密的摩根体系,这一体系占有全美金融资本的33%!另外,摩根财团还拥有125亿美元的保险资本,占全美保险业的65%,39握有保险领域的绝对控制权。

在生产事业方面,J·P·摩根公司在全美35家大企业中拥的47名董事,这些企业包括:美国钢铁公司、通用汽车公司、肯尼格特制铜公司、德州海湾硫磺公司、大陆石油公司、通用电器等。而摩根同盟的两大银行——国家城市银行和契约国家银行拥有510亿美元总资产,它们控制着亚那科达铜山、美国香芋、西屋电气、联合金属炭化物等主要托拉斯企业。

J·P·摩根公司在铁路事业上的渗透已是人皆尽知了,同时,它在服务业领域也占据着重要地位,拥有联合公司、国际电话电信公司、全美电缆、邮政电缆、美国电话电信公司等大企业。

上述所有资产相加,扣除重复部分,大恐慌前的摩根体系已控制着740亿美元的总资本,相当于全美所有企业资本的1/440。而从摩根公司派出来的167名董事,控制着整个摩根体系,贯彻着华尔街的各项“指令”,巩固着可以左右白宫的霸业。

(第五节)杰克时代

1,新的领导者

J·P·摩根的逝世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终结,但摩根财团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前进的脚步,财团迎来了它新的领导者:J·P·摩根唯一的儿子——小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即人们通常所称呼的杰克·摩根。

杰克生在美国,长在美国。尽管出生在富豪家庭,但杰克并没有受太多美国上层社会的影响,因为他从哈佛学院毕业之后就被父亲送到了英国,在摩根公司的伦敦分行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而且在那里一住就是15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杰克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英国味”十足的美国人,所以当1905年父亲把他召回美国时,他就是带着英国人传统的一身贵族气来到了纽约。

长期以来,杰克深受父亲的影响,他崇拜自己的父亲,对父亲言听计从,完全按照父亲的设计和安排走着自己的路,可以说,杰克一直生活在父亲的光环下。J·P·摩根的影响和威望减少了人们对杰克的关心,杰克被挡在了他的影子背后,这是杰克不为人们所熟悉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按照摩根家族的传统,家族的首领是家族在外界的代表,任何人包括接班人都不能“宣传自己”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这使得杰克对外界来说,完全是个未知数。因此,当1913年4月1日,J·P·摩根银行宣布该公司新的总裁和首席合伙人为小约翰·皮尔庞特·摩根时,人们都觉得很突然,好像从来不曾知道有这么一个人似的。

杰克虽然没有父亲那样的知名度,但这并不代表没有能力,事实上,他同样继承了家族的经商头脑,是一个相当精明的商人,只是似乎缺少了一种霸气,不像他父亲那样咄咄逼人而已。现在,父亲走了,再没有人能给杰克发号施令了,他真正走向了前台,继续贯彻着摩根家族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并引领家族走上新的旅程……

2,鼎盛时期

在入主摩根财团的第一年中,杰克并不顺利,他先是在纽黑文事件41中败下阵来,使得摩根财团在它经营多年的铁路王朝中开始退却;另一方面,由政府主导的美联储开始运行,从而取代了以前摩根家族曾经掌握的一些重要权利,同时,反托拉斯法等新经济法的实施,使摩根财团的扩张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约束,这些都使得摩根财团的地位面临着严峻挑战。

然而就在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了,火药味也很快开始在美国弥漫。杰克敏锐的感觉到这对于摩根财团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机会,因为战争需要大量的物资、军火和资金,所以为参战国筹资和采购军火将是稳赚不赔的好生意。

杰克充分参与到了这次大战中,他不停地在欧洲大陆和美国之间穿梭,致力于拓展家族的生意。一方面,摩根财团为盟国代理军火等物资的采购,成为了英法在美国进行军火采购的主要代理商,仅1916年,盟国在美国就购买了价值达30亿美元的物资,而摩根财团则代理了其中的绝大多数合同,十月革命以前,摩根财团还为俄国政府采购军需物品;另一方面,摩根家族更大的生意还是来自它的老本行——筹资,当时盟国为了购买军需物资需要大笔资金,摩根银行借此机会为各国政府发行了大量公债,并向公众进行推销。据估计,在这次大战期间美国借给盟国的资金高达25亿美元,而这些资金大多都是由摩根财团经手。

战争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纽约成为新的世界金融中心,而美国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人,于是,摩根公司又把注意力放在为各国政府提供融资的业务上。这一时期,摩根家族通过对欧洲各国的资金援助,进一步发展了家族和财团的势力,并对美国的对外政策以及其它国家经济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类推荐
  • 鲁冠球管理日志

    鲁冠球管理日志

    鲁冠球是中国民营企业家中的“常青树”。从15岁辍学打工以来,他带领万向创造了细分领域的巨人——万向集团。在40年领导企业的过程中,他积累了丰富的带团队,管企业、踩准宏观调控节奏的管理智慧。他每一次都能“老马识途”的智慧在哪里?面对宏观调控要怎么做?面对行业不景气要怎么办?如何抓住未来趋势和发展的机遇?企业百年长青,对待员工和组织建设有什么秘诀?本书以“管理日志”的形式,用12个章节展开描述鲁冠球在企业经营、团队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独特智慧,为当下企业管理和研究者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 社交媒体与新消费时代

    社交媒体与新消费时代

    本书以社交媒体与新消费时代为主题,内容为麦肯锡全球各分支机构的董事和合伙人关于这项主题的研究集成,文章包括中国社交媒体铸就消费新时代、制胜中国社交网络市场、破解社交媒体营销谜团、社交网络危机管理法则、"会面"2020中国消费者、2011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报告、振兴中国电动汽车产业。
  • 像军队一样去落实

    像军队一样去落实

    培训员工高效落实能力的经典读本,打造优秀组织基业长青的通告法则。像军队学习,把落实的种子植入成员的血液。并转化到日常工作的行动中,那么,这个企业就是一个落实型的企业,它拥有的员工就是落实型的员工,它也就成了长久屹立于优秀企业之林的“常青树”。
  • 做高效能管理者:管理者应该向狼学习的9条管理哲学

    做高效能管理者:管理者应该向狼学习的9条管理哲学

    在当今社会,企业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劣,如同狼的生存环境一样,竞争不断,险象环生,别说发展,就连最起码的生存都不再脊易 那么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到底该如何应对呢?
  • 创意大师的习惯

    创意大师的习惯

    在问及创意从何处来时,许多著名的创新者都表示,他们自己也不太清楚,想法自己就冒了出来,不过他们都明白,要是自己不采取行动,也会有别人这么做。这些创意大师并非人云亦云,他们说的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意思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表示,在产生创意的过程中,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切莫骄傲自满。我们很有理由相信,伟大的创意就隐含在常识中,如果有人能将自己的思想和时代精神调齐,他们就能看到这些好主意,进而起到枢纽的作用,把这些想法应用于现实。
热门推荐
  • 弃妃逍遥:王爷,你被休了!

    弃妃逍遥:王爷,你被休了!

    “啊……”直冲云霄的尖叫声,顿时让整个皇宫都沸腾了。“鬼叫什么?”宿醉后,被人吵醒的当今二皇子,皇上册封的康王,双眼未睁,就怒斥出口。可是……触手可及,一片嫩滑温润。双眸爆睁,入眼之人,竟然是该成为他弟媳的当朝相府三小姐冷夜儿。……纷沓而至的脚步声来不及阻挡,已经全都冲进了敞开的殿门。“荒唐!”“无耻!”“唉……”“二弟,你也……”当朝太子无奈喟叹,转身离去。“滚出去……”终于清醒了的康王恼怒的吩咐,猛的抽出了一直被身旁女子做枕的手臂。
  • 十二經補瀉溫涼引經藥歌

    十二經補瀉溫涼引經藥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朕的摄政皇兄是红妆

    朕的摄政皇兄是红妆

    她为红妆,倾世之姿容,却身着青衫,傲然与朝堂,玉颜墨发,谈笑间,暗藏波涛,却弹指而欠妥,立新帝,称摄政王,教养一代圣皇!小包子狡诈,七岁为皇,面为弱子,实则聪慧,面对百样朝臣,斗奸臣,惩权贵,杀佞官,奖忠良,他是皇者,决胜千里,却那那人面前,环其纤腰扮猪吃老虎“皇兄,景儿怕!”她以为,这是一部朝争辅皇记,却不曾想,他竟然是一部养成片,至到其一天,养成的小狼崽咬上她的唇,宠溺一笑“皇兄,生个娃吧!”某摄政王震惊傻眼,说好的一皇一政呢?某皇帝轻笑“一皇,一正~宫~”
  • 傲娇夫君:萌徒,求不坑!

    傲娇夫君:萌徒,求不坑!

    众人眼中的废柴小公主,一朝成人……额,逆袭失败了!运气叼炸天,实力弱到爆!要问怎么办?智商不够,师父来凑!公主天真又呆萌,师父当爹又当妈!师徒俩开启开挂模式,一路行走一路抢!
  • 近体乐府

    近体乐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元大陆之除妖传说

    元大陆之除妖传说

    元大陆,人类聚居地。人们在此享受欢乐,幸福。直到一万年前妖族通过时空差来到这里,与人类争夺这片净土,七大势力崛起,守卫者这一切。一位少年和他的战队斩妖除魔,惊险,悬疑,迷踪不断上演。。。。。
  • 契约娇妻:容少的猎心游戏

    契约娇妻:容少的猎心游戏

    一场糊涂的醉酒让她成了他的女人;一条项链却同时让他成了他的仇人;因缘巧合之下,一张没了踪影的两百万支票终于让她彻底的成了他的情人;当她真心爱上他时,却发现原来一切只是一场阴谋!转身离开,却不料,孩子成为唯一的牵绊!
  • 高铁群侠传

    高铁群侠传

    饱尝酸甜苦辣,历经生死造化,走出国门靠谁?中国高铁群侠
  • 妃要自由:王妃很抢手

    妃要自由:王妃很抢手

    王妃要自由同王爷约法三章:我不管你,你不管我王妃时尔搞笑,时尔腹黑,时尔装傻,时尔呆萌。。。。。那就要看王妃遇上什么人啦但她最重要的是,我需要自由,自由路上,人不惹我,我不惹人,人若惹急了我,嘿嘿。。。。。我也是心狠手辣的,要不,试试这是本妃第一次写作,希望大家我多支持啦,多给意见,多收藏。。。那都是动力啦。开始在文章里见吧。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斯人记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斯人记

    《斯人记》以文人梁寒山与女诗人张梅仙由诗互倾,由诗相识的故事,根据“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之意,描写北洋政府时期,所谓首善之区北京的“士”阶,“捧戏子,逛窑子,酒肉征逐”,“弄弄风月文艺”的颓废生活,一面是正直清,一面是荒淫奢侈,形成鲜明的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