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0500000005

第5章 天文·历法(4)

早在远古时期,月神就被列为“六宗”(六种祭祀的对象——日、月、星、河、海、岱)之一。《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实柴祀日月星辰,”就是把供奉的祭品放在柴薪上燃烧。在周代已经产生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习俗,后代一直延续“春分朝日于东郊,秋分夕月于西郊”的传统。现在北京东郊的日坛、西郊的月坛就是明清两代祭祀日月的场所。秋分之夕祭月,自然希望见到月亮,但是由于秋分的日期在农历中并不固定,可以出现在八月初,也可以出现在八月末,如果出现在下半月,甚至月末,这时祭月就很难见到月亮,因而魏晋以后,民间就把祭月的活动固定在仲秋望日,即八月十五。这一天整夜都可以看到满月,而且八月秋高气爽,“月到中秋分外明”,实在是祭月的最佳时间了。至于正式定名为中秋节,则是宋代的事了。

祭月一般在月亮升起后进行,在露天设案。有的地方所用供物有月饼,瓜果、毛豆枝、鸡冠花,萝卜、藕等。祭拜时,因月属阴,多由妇人先拜,男人后拜,也有“男人不拜月”的规矩。祭月完毕,一家还要吃“团圆酒”、“赏月饭”,这天回娘家探亲的妇女也必须回家“团圆”。

作为祭月的最主要的物品月饼,祭供后由全家分食。由子月饼象征团圆,反映了人民的美好愿望,所以有些地方又称它“团圆饼”。

据传说,月饼出现于唐代,至宋代更盛。到了近代,月饼不仅成为四时生产的传统糕点,而且制作、风味也因地而异。如苏州的苏式月饼,广东的广式月饼,北京、宁波、潮汕,云南等地生产的京式、宁式、潮式、滇式月饼等等,都别具特色;就是同一地区所产的月饼也因其馅心成分、制作工艺、饼面花形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各号,如果仁、豆沙、莲蓉、火腿、蛋黄叉烧、嫦娥奔月月饼等等。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我国传统的“重阳节”。

重阳之说来自《易经》。该书称阳爻为九,故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两阳相重,称为“重阳”,又称“重九”。爱国诗人屈原在他的《远游》诗中,曾有“集重阳入帝宫兮”的句子,这说明重阳节在战国时已经有了。

到了汉代,据说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残害死后,其侍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后来嫁给平民为妻。有一次她谈起每年九月九日,在皇宫中饮菊花酒、吃“蓬饵”、带茱萸,以求长寿的故事。从此,重阳节在民间也广泛流行开来。

重阳节的风俗很多,主要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和赏菊等活动。

登高,原是我国古代的一项娱乐活动,据西汉的《长安志》说,汉京城长安的近郊有一高台,每年重九节日,就有很多人登高游玩观景。

到了三国时候,登高活动更为普遍,改为每年一次,登高发展到登山。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真切地写出了重阳登高活动和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极为后人称诵。

在天高气爽的佳节,山上的果实、药材都已成熟,人们登高远眺,流连美景,是别有情趣的。清代,在宫城的御花园里,甚至还有专供皇帝在重阳登高的假山,由此可见古人对重阳节的重视。

插茱萸,古书记载说,可“辟除恶气而御初寒”。茱萸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有吴荣萸和食茱萸之分,都可入药,但功效以吴茱萸为佳。用它制作成药或酿制成茱萸酒,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可治腹痛、吐泻、便泌、消化不良等症。它的叶可治霍乱,根可杀虫,如果把茱萸放在身上,可避蚊虫叮咬。可见,古人插茱萸的习俗是有道理的。

饮菊花酒,据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说,“今世人以菊花,茱萸,浮以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从医学角度来看,用菊花泡成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等,看来饮菊花酒对人体是有益的。

赏菊更是重阳一大乐趣。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有北宋开封“九月重阳,都下赏菊”的盛况。到了清代,有些地方在重阳前后举行菊花大会,倾城出动看菊花,一般三五年或十年举办一次,若是六十(一甲子)年一次的大会更是盛况空前。在菊花会上,有各式各样的赛诗会,还有画家作画,十分热闹。

冬至

在现代人看来,冬至只是一个节气,而不是节日,但在古代,它不但是节日,而且是个重要的节日。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间最长的一天,从此白昼逐渐延长。古人认为此刻阴气达到极点,阳气即将回升,所谓“冬至一阳生”,“气始于冬至”,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古人一直把冬至看作节气的起点,并且当作新年来过,其隆重程度仅次于新年,远远超过其他节日。即使在正月初一成为民间的最重要的节日以后,冬至仍然是很受重视的,直到晚近才发生变化。

汉代以前,每逢冬至都要停止一切工作。就是说冬至前后,人们都要安身静体,什么事都不干:君王不听政,百官不工作,商旅也要停止外出。为什么要这样呢?这是为了扶助刚刚处于上升状态的微弱阳气,使之更快地上升,所以要尽量减少消耗。

因为冬至标志着阳气上升,春天将至,是个吉日,所以还要庆贺。隋代冬至日皇太子要入宫向皇帝祝贺,群官和客使也要入贺。唐宋两代,每年冬至或其次日,皇帝都要接受朝贺,官员们也要互相拜贺。明洪武二十六年制定正旦、冬至朝贺仪,并称冬至为“履长之节”、“履长之庆”。嘉靖二十一年又规定冬至前三日、后三日百官俱穿吉服,通政司不奏事,与元旦同。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己巳(公元1449年)废除冬至朝贺礼。但到清代此礼又恢复,而且更加隆重。自中古以来,历代帝王一直把冬至当作仅次于元旦的重要节日来庆祝的。

祭天与祭祖是冬至的重要活动。古人认为天为阳,地为阴。夏至虽然阳气极盛,却是阴气开始回升之时,所以祭地;冬至虽然阴气极盛,却是阳气开始回升之时,所以祭天。北京天坛公园里的圜丘就是明清两代帝王冬至祭天的地方。

冬至日在民间还有祭祖的习俗。据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冬至祭祖之礼与元旦相同。民间还有“冬至大如年”的谚语。

冬至的当令食品是馄饨。明清时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冬至为什么要吃馄饨呢《燕京岁时记》说:“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是盘古开天辟地才打破了这种浑沌的状态,所以吃馄饨就有纪念开天辟地伟大功绩的意义。馄饨最早写作“混沌”或“浑沌”,到了唐代把“水”旁改为“食”旁,便成为“馄饨”。为什么要在冬至日吃它呢?因为冬至是祭祖的日子,而盘古及其后的三皇五帝被认为是最早的祖先,作为原始宗教中祖先崇拜在后世的演变,“饷先则以馄饨”,便是极其自然的了。

腊日

腊日是一个古老的节日。古人在年终,为了庆祝农业丰收,总要祭祀天地万物,表示答谢,并祈求他们保佑来年获得好收成。这个祭祀称为腊祭,举行腊祭的这一天称为腊日。如果遇到灾年就不举行腊祭了。据《礼记·郊特牲》记载:腊祭起源于“伊耆氏”。伊耆氏是传说中的远古农业部落的酋长。这个说法当然并不可信,但至少可以说明腊祭的历史是很悠久的。

腊祭的时间,最初并不固定,直到南北朝时才固定以腊月(即十二月)初八为腊日,这个日子一直延续到现代。

腊祭的对象是百神,也就是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的神。古代腊祭的仪式是盛大而隆重的。根据《礼记·郊特性》等资料记载,祭礼通常由国君主持,开始时先由大司乐指挥奏乐和歌舞,乐舞重复六次,用以召来百神的降临。众神降临后,国君头戴皮弁(一种皮制的礼帽),身穿白色礼服,在神前祝祷,乐队唱起《小雅·甫田》之歌,歌词大意是:“我们的土地已获得丰收,这是神灵赐给农夫的恩典。奏起琴瑟,敲起土鼓,来迎接田祖神农的降临,用来祈求霖雨,用来祈求五谷丰收,用来养育我们男男女女……丰收的五谷,是神灵赐给农夫的恩典。报谢神灵,以祈求福佑,世世代代长寿平安,永无止境。”歌舞祝颂之后,主祭者又换上黄色的礼帽礼服进行祭祀,黄色象征土地,表示国君和农民一起庆祝丰收,以此慰劳农民,让大家暂时得到休息。腊祭结束后,贵族们都要大摆宴席,诸客饮酒,老百姓也要聚餐共享,欢度节日。

“腊八”,也是佛教的节日,称作“佛成道节”。传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得道成佛之前,曾游遍了印度的名山大川,寻长老,访异人,苦修行,寻求人生的究竟。他到北印度的摩揭陀国,即现在印度比哈尔邦的尼连河附近时,由于饥饿劳累而昏倒路旁。这时幸好一位牧女将所带的午餐拿给他吃,才使他得救。牧女的午餐,是几天来家里吃剩下的各种粘米和糯米粥混合的杂烩饭,里面还有从山上采来的各种野果。释迦牟尼吃了这种食物顿觉元气大复,精神振奋,于是,在尼连河里洗了澡,然后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于十二月初八得道成佛。后来,他的弟子们每至“腊七”都取新谷果,涤净器皿,终夜经营,直至天明熬成熟粥,供奉佛祖,并集会诵经演法,喝“腊八粥”,以示纪念。

古代关于喝“腊八粥”的记载很早。《天中记》载,宋时东京十二月初八,都城各大寺院送七宝五味粥,谓之腊八粥。每逢腊八,不仅朝廷、官府、寺院要做大量腊八粥,民间也争相效法,成为风俗。清代喝腊八粥更为盛行,宫廷里,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大寺院发放米、果,以供僧侣餐用。在民间,人们也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并阖家聚食,馈赠亲邻。

同类推荐
  • 厘俸:傣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厘俸:傣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厘俸》是一部叙述古代英雄海罕和俸改之间的战争的史诗,展示了从原始社会解体到奴隶制初期傣族先民广阔的社会生活。当傣族先民进入“英雄时代”以后,创造了剩余的生活资料,私有制观念和私有财产的产生和存在成了可能,阶级分化出现,随之而来的便是无休止的掠夺战争。战争的起因和目的就是为了掠夺对方的财富包括妇女。海罕的妻子被俸改所掠夺,为了夺回爱妻,海罕和桑洛的联军包围了勐景罕,天上的天神也来帮助海罕攻打俸改,经过旷日持久的激战,海罕打败了俸改,夺回了爱妻。力量和勇敢成为这个时代的道德风尚,形成了整个社会崇尚武功赞扬英雄的风俗。
  • 北大五明国学课

    北大五明国学课

    明身、明心、明性、明德、明道,正好代表人生最应该具有的五种智慧,源于明身、启于明心、进于明性、达于明德、成于明道。五明国学,希冀站在历史的高度,以21世纪的视野、全方位的角度、兼容并包的态度来传播今日之国学,且并不单纯地讲国学,而是将国学用于当下。学习五明国学,在当今物欲横流,缺乏信仰的社会中,找寻真实的自我。以明身、明心、明性、明德、明道之五明,化解对社会、对工作的怨、恨、恼、怒、烦之五毒,以此安顿好我们的灵魂。
  • 五轮书

    五轮书

    《五轮书》作者宫本武藏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剑圣,“二天一流”的鼻祖,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引起无数人的巨大兴趣。《五轮书》中所述均为作者亲历杀场的经验总结,不仅揭示了武学兵法的奥义,也折射出了人生的深刻哲理。宫本武藏穷其一生所得著就了《五轮书》,《五轮书》,即是其把自己亲历沙场的经验,通过地、水、火、风、空五卷,由浅入深、层层环扣地做了详尽解说,使其成为既简单易学,又至深至奥的兵法秘籍,其销量和影响力在日本长盛不衰。20世纪80年代,一直在寻找日本商业奇迹秘密的欧美商界人士发现了《五轮书》,从此在西方,《五轮书》和《孙子兵法》一样,成为希望在商场竞争和人际关系中取胜的商界人士的必读之书。
  •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世界各国的文化与教育各有所长,如何汇集国外文化与教育的优势资源,建立符合本国实际的先进的文化与教育体系和模式?《西方文化与教育史》就是致力于这一目的的研究成果。我国文化与教育的深刻变革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需要经过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要想真正地赶上和超过国际先进文化与教育发展水平,必须要有一个大的跨越,必须对西方几千年来文化与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整体的梳理,对与孔子齐名的一大批教育思想家及其教育理论进行认真的分析、批判和总结,必须通过对其整体脉络的发展变化的把握来对国人进行思路的创新,才能够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本书是余秋雨“封笔”5年来出版的首部新书。在书中余秋雨一改以前学者身份,以老师的角色和十余名北大学子“课堂互动”来对话中国文化,并对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进行了新型的解读。业内人士称,该书也开启了中国文坛“散文式”文化通史的先河。
热门推荐
  • 皇神道权

    皇神道权

    皇权,至高无上。帝皇一怒,血流千里。神权,蔑视众生。神灵以下,皆为蝼蚁。道权,讲道理的权力。你有实力,你就是道理。三种权力构成了所有世界的主旋律。别把这个世界想的太好,也别想的太坏。因为,每个世界都会有舍得为了众生付出生命的傻子,也有几个让神灵都会感到绝望的疯子。至于我们的主角……反正他不是什么好人。这是一个主角和他创造的AI少女,征服无尽文明、无尽种族、无尽世界,当一个幕后大boss的故事。
  • 名门旧爱,首席秘书太傲娇

    名门旧爱,首席秘书太傲娇

    五年前,安城亿安集团千金阮诗若的父亲突然因公司财务造假及非法融资入狱,狱中自杀。亿安集团破产,被首都大财阀凯恩集团收购。阮诗若和母亲被迫变卖家产远走美国,留学归来后,阮诗若进入当初收购亿安集团的凯恩集团,任职董事长慕亦辰的秘书,阮诗若原本准备搜集唐城投资公司犯罪证据,对许云峰和慕亦辰进行复仇。但身份被许云峰识破。慕亦辰知道阮诗若的身份和动机后,不但没有赶走阮诗若,还出于愧疚将亿安集团股份还给了阮诗若。在阮诗若做慕亦辰秘书期间,慕亦辰深深的爱上了阮诗若,不仅和许云溪分手,还将许云峰送进了监狱。许氏兄妹恨阮诗若入骨。随后对阮诗若展开了疯狂的报复,慕董的漫漫追妻路由此展开。
  • 草伯

    草伯

    咣的一声,樟木坳的天就亮了。阳光从东面山头老鹰嘴上哗哗地倾泻而下,把整个樟木坳亮闪闪地笼罩起来。那些金币一样欢跳的阳光,先是爬上坳子东头的那一片香樟林,把那一张张手掌般大小的树叶子摇得哗哗响,然后轻轻地荡漾着,向坳子中间漫过来,爬过一垄垄绿油油的菜畦子,翻过一道道歪歪斜斜的竹篱笆,向那一户户人家轻手轻脚地走过来,一下一下地敲打着一扇扇的窗格子,屋子里的人们渐渐地就听到阳光那轻微的响动了,一个一个翻身下床,吱呀一声拉开房门,走进一地的光亮里。一就这样,美美地睡了一夜的樟木坳就算是醒过来了。
  • 九零后农民工

    九零后农民工

    本书主要描述高小旺和他的同学们的事,描述他们这群落榜的学生,走向社会的坎坎坷坷!和出门务工的风风雨雨,以及在繁华都市里被冲昏了头脑而走向深渊的事例,婚姻的变/迁,事业的失败,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设下一道道阻止他们顺利成长的障碍物!回过头来看看,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幸福!
  • 弑宠特工女:杀手皇后龙凤宝宝

    弑宠特工女:杀手皇后龙凤宝宝

    二十一世纪绝世特工,手刃仇敌。一朝穿越,“唰——”当嗜血特工穿越为恶名狼藉的上官家“废材公子”,女扮男装雷厉风行,生杀与否全在她一念之间。然,冷俊腹黑男子用计压上她身后,不见其踪影,肚中却埋下了祸因。代嫁入宫,没想到那男子竟当朝皇帝。经历沉浮,逃出皇宫。几年后,苦寻烟刹的皇上再遇她时,失忆的烟刹却携着龙凤宝宝走向他……
  • 遇见你是我的倾城时光

    遇见你是我的倾城时光

    从进入高中的那一刻起,苏筝的命运就和顾攸宁联系在了一起。对未来迷茫的她,因为他,找到了自己需要的信念。可是在苏筝觉得生活充满希望的时候,母亲的离逝,和他的背叛,让她的生活跌入谷底。当误会逐渐揭晓,他们又何去何从
  • 修成佛

    修成佛

    明尊来问我,何为佛?何谓佛?我言,所谓佛,不过教化世人,心灵宁静,弃恶从善之道理,仅此而已。世人问我,如何修成佛?我言,既为人,何来成佛?
  • 无尽神幻

    无尽神幻

    这是一个令人着迷的神幻世界!在汪洋大海里遨游的誓灵海兽,在大地上践踏万物的泰坦之主。蔚蓝的天空中展翅翱翔的玄鹰,光明山上沐浴着圣光的光明之子。深渊魔窟里吞噬岩浆的熔岩巨魔,百花谷里翩翩起舞的万花女皇。火狐、死亡之主、始祖灵兽、战争狂魔、恶魔男爵······火系、武斗系、魔系、神系,形形色色的神幻成为神幻使的战斗伙伴!黑暗深处,更有窥觑着这方世界的邪灵,试图毁灭这个刚有起色的世界!而我们的主角,一位从地球穿越到这方世界的幸运儿,励志要成为神幻大师,以在世界神幻联盟大赛上取得冠军为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着。一路上披荆斩棘,收服许多珍贵稀有的神幻,获得了友情、爱情,最终站在了世界巅峰的故事。
  • 快穿之我的任务它老歪啊

    快穿之我的任务它老歪啊

    意外受伤成为植物人的苏夏之被拉入到了一个系统任务中,并且被告之,只要完成一个个任务,完成原主的心愿她就能从植物人的身体里醒过来。苏夏之强烈表示:她可以!她能行!扶她起来,她还能活!不就是任务吗?有什么大不了的?做做做。于是苏夏之小心翼翼的过起了猜测原主死前心愿的忐忑日子,可是慢慢她却发现,无论出现在哪个世界,都会有一个堪称完美的男人默默守护?完成任务什么的简直不要太轻松。她表示:大佬?你是谁?走走走,别打扰我做任务。某只大佬:……苏夏之,无论哪一个世界,你总有一天会落在我手里。跑?跑去哪?
  • 太子妃的踏花路

    太子妃的踏花路

    沐红尘是南王沐家嫡女,人称五月郡主。自出生始定婚于太子周颛顼(字上生),大婚后在太子冷热高变的性格中去捉摸那一个又一个怀揣各种目的明里暗里想要踢翻她想要推倒太子的女人。她把她们一个个按翻再踏上一只脚,然后笑傲天下,不服的来战。如果太子不默许,她算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