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1400000013

第13章 我国抗日战争转成敌我相持阶段(10)

陆定一同志:《拥护蒋委员长》(1939年1月1日)、《汪兆铭永远开徐党籍与吾人应有之认识》(1月21、22、25、27日)、《晋察冀边区粉碎敌人进攻中的几个重要经验教训》(1月27日-2月15日)、《回答一个问题》(3月13日)、《目前宣传工作中的四个问题》(4月9日)、《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9月13日)、《答易平同志》(8月15日)、《东欧和平之奠基与我国抗战》(11月23日)、《三种救国与三种和平》(1940年1月1日)、《坚决铲除明的和暗的汪精卫》(2月5日)。

朱瑞同志:《论建设晋冀豫抗日根据地》(1939年1月11日)、《论人民武装的组织与领导》(3月19日)、《纪念“以五四”,发展与统一青年运动》(5月3日)。

李大章:《祝<新华日报·华北版>成立周年纪念》(1940年1月1日)。

北方局领导同志带头给报纸写文章,有力地推动了各级党组织重视运用党报开展工作,逐渐培育起全党办报的认识。中共中央北方局为推动全党办报,曾多次发出指示和号召。

杨尚昆同志在报纸创刊周年时,向华北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提出:“阅读党报、推销党报是每个党员的责任。”他在文章中指出,党报是党的政治路线与工作方针的传播者,是党动员群众和组织群众的犀利武器。要求各地方党部尽一切力量来帮助《新华日报·华北版》以加强它与群众的联系。每个党员和干部必须阅读《新华日报·华北版》,每个同志都应该帮助报纸的推销和发行。建立通讯工作,组织各地的通讯网、读者会。

北方局组织部、宣传部的领导同志,也先后在报上发表文章,要求各级党组织通过阅读报纸,使党和广大群众密切联系起来,把各项组织工作和报纸宣传工作结合起来,作为党胜利地完成自己任务的重要方法。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经常向《新华日报·华北版》投稿,提出建议与批评,反映党内外各方面的意见,并在物质上资助党报。

1940年,报社发起资助党报的募捐活动,帮助报纸克服物质和技术上的困难。这一号召得到各机关、广大党员和干部以至战士的热烈响应。短期内,募集资金1万元,那时报社全年费用为2万多元,给予报纸以极大的支持。

四、编辑委员会的组建及其工作

1939年4-5月间,党报委员会决定报社改为总编辑负责制,总编辑为北方局在报社的党代表。这是因为一个报社的全部工作,最后都将集中表现在那张白纸黑字的报纸上。总编辑是最了解党的意图,通过他,使报社与党的领导机关息息相通。总编辑的党性锻炼,能决定一个报纸的党性强弱。也只有他最了解报纸的需要,从而组织整个报社的工作,使之从政治上、干部的使用上与培养上、作风上以及物质上服从于并服务于完成党报的任务。总编辑的政治思想水平、才干、作风、品德,对报社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为使总编辑的主要精力能够集中于办报上,增设社长职务,也是为了减轻总编辑对内对外的行政事务工作。但为体现一元化的领导,社长由总编辑何云同志兼任,由副社长实际主持全部行政事务工作。以总编辑为首的编辑委员会实现对报社的集体领导。改变体制后的第一任的编辑委员会委员有何云、陈克寒、韩进、左漠野四同志。编委会下设编辑部和管理委员会。编辑部没有部级机构,由总编辑直接领导各版编辑,编委分工领导记者,电务科(科长张天华)、通讯联络科(科长高戈)、参考室(主任江横)、文书科(科长刘川诗)、木刻室(主任陈铁耕)、校对科(科长刘威)。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副总编辑韩进兼任,副主任由王显周担任,下设经理部(华民同志调走后,由王显周同志兼任)、印刷(部长兼厂长周永生)。1940年初,太行文化教育出版社并入报社后,由杜毓沄任副社长兼管委会主任。增设丛书编辑部,张磐石任部长。1940年11月,发行科扩大为发行部(部长史育才),增设材料采购部(部长王显周兼),管理委员会委员有杜毓沄、王显周、周永生、史育才、朱省三(总支书记)、杨叙九(秘书主任)、王友唐。

报社的编委会是以总编辑何云同志为首的一个坚强领导核心。何云同志,他经历过国民党统治下的地下工作的磨炼,长期监狱生活的考验,赤胆红心,有远大理想,有实干精神,1926年,已在故乡《上虞声》党刊上,以犀利的笔锋,刺向封建制度,揭露社会黑暗,唤起民众,打倒军阀,打倒地主豪绅。1929年,曾留学日本,1932年入党后,曾任宋庆龄、何香凝组织的人民自卫武装委员会宣传部部长,编辑《中国论坛》。“七·七事变”后出狱,党分配他在南京编辑《金陵日报》,旋即调武汉,任《新华日报·国际版》编辑。及至担负起《新华日报·华北版》总编辑的重任,进一步发挥出他的才华。他工作认真,作风严谨,好学不厌,凭他丰富的经验向编辑记者们提出明确的奋斗方向。他说:“一个完整的新闻记者,等于一个英明的政治家或社会活动家,他应该对国际国内的大势了如指掌,他应该深刻了解党的各项具体政策,能认清自己,洞悉敌人,正确掌握和运用革命斗争的策略,正确指引广大人民,要不断提高自己,不要因为写了一两篇漂亮通讯和文章,就沾沾自喜。”何云同志不但这样说,并且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为报社的干部做出榜样,他孜孜不倦、兢兢业业地办《新华日报·华北版》,并以他的待人坦率,真诚、谦逊的态度和作风,团结来自各方的干部和文化人,把全报社同志组成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

他有两个得力的助手,就是副总编辑陈克寒和韩进。陈克寒同志精明干练,1938年,曾奉《新华日报》(武汉)之命,深入敌后晋察冀边区,第一个向全世界报告了在中国的大地上共产党、八路军创造的第一个模范抗日根据地,蜚声一时。韩进同志曾任中央苏区《红色中华》的编辑,重视学习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通晓建党理论和原则,熟谙党的方针政策,文章写得好,写得多,写得快,人称“韩万言”。适应敌后报社所在地同领导机关经常相距几十里的特殊情况,他们两位先后长驻北方局,在党报委员会直接领导下,为报纸撰写社论和政策性、理论性文章,及时向报社传达北方局领导的意图、工作指示和对报纸的批评,保证北方局与报社的息息相通。

编委左漠野同志,主编《国际版》,是主要的国际问题评论员,在职两年,发表署名国际论文20多篇,写了《国际动态》17篇。他在编辑工作上精益求精,在刊登的外国通讯社的电讯之后,加以必要的简扼注解,使党报不为外电做义务宣传员。这个方法是他的创新。

报社编辑委员会,经常地及时地认真讨论中央和北方局的指示、方针和政策,按月制定宣传方针、宣传计划、社论计划、检查完成计划的情况,总结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检查每期、每周、每月的报纸。讨论管委会工作方针和计划、编辑部的组织机构、全社干部的任免和调动及奖惩制度、干部的培训计划、记者的派遣、听取记者汇报、审定记者稿件,按月向党报委会报告工作,重大问题随时请示报告,保证切实执行北方局给予的指示和交付的任务,搜集和征求读者意见及批评和建议,研究改进各方面工作的方针,加强与各级党组织的联系,取得各级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

五、难能可贵的艰苦创业精神

报社的干部,在年龄上除几个领导同志外,都是青年,是一支党报新军,如何带领这些新战士上阵并非易事。在何云同志主持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制定工作守则和制度,具体规定各部门的任务和分工,制定工作计划,使没有经验的同志职责分明、有章可循、忙而不乱。编委会工作严谨,不断总结教训,研究改进工作的方法。就是这样,通过实践,逐步提高干部工作能力。好在这支新军朝气蓬勃,具有高度的抗战热情,奋发有为,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顾疲劳。经过几个月的锻炼,基本上已能担负起各项工作。

为开辟地方新闻的来源,使报纸能够密切结合实际,发展通讯工作是报纸的一大基本建设。1939年11月25日,报上公开招请“抗日救国通讯员”,声明《新华日报·华北版》是华北全体军民所共有的报纸,为了及时反映华北军民,特别是山西军民的英勇奋斗,反映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民运等各方面的工作,建立报纸与读者的密切联系,号召一切文化工作者、爱国同胞来参加抗日救国通讯工作,担当“抗日救国通讯员”,使我们的抗战宣传工作在集体的努力之下得到更有力的推进与发展,凡志愿担任“抗日救国通讯员”的请投稿三次,合则即予聘请。报社制订了通讯工作守则,规定了通讯员的权利与义务。更重要的是仔细地进行发展和培养工作,在新闻荒地上辛勤开垦播种。来稿不论采用与否,每稿必复,给通讯员以热情鼓励,详细答复,解答疑难,解释每个时期的宣传方针。通过这样一个一个地教育培养的方法,开辟了地方新闻的源泉。同时,号召组织读者会,希望各部队、机关和各村组织读者会,经常集体读报,进行讨论,集体写稿,对报纸内容提出批评建议,协助推销报纸,发展读报小组。随着工作的初步开展,报社于1939年4月,增设了通讯联络科,由通联科第二任科长肖殷主持,编辑出版了通讯员读物《通讯与读者》,研讨写作问题,经过一年的努力,通讯员发展到500个,读者会发展为50个。

报纸的国内外新闻,初由电台抄收延安新华社和重庆中央社的电讯。设备简陋,只有一台三管收报机,由总司令部调来台长张天华和四个报务员。以后,报社多方置办收发报机,培养电务人员,电台扩大为电务科(科长张天华)和译电科(科长范成明)。重庆中央社和新华社发报台功率都不大,讯号微弱,报务员即使全神贯注,也经常有抄漏的、错了字码的、分不开间隔的、字码连成了一大串的。为了增加新闻来源,电台青年同志成天戴着耳机,捕捉空中的电波,寻找其他发新闻的电台。长波、中波找不到,自制短波、超短波线圈,在5米、10米、25米、31米波段上,发现好多滴滴答答的声音。经过几个月的摸索,逐渐能够抄收一些字句和段落,电讯多是英文的。首先找到的是莫斯科塔斯社发的新闻。报社的领导鼓励大家继续努力,并调来杜宏同志,专门敦促电台同志学英文。外国电台是用机器自动发报,1分钟可发150多个字母,手抄跟不上,同志们下苦功练习快抄,又自编各种代号来抄下常用的名词和词汇(如国名、人名、人民、共产党等),逐步建立起英文收报台。有两三年的时间,报上的《国际新闻》,主要靠我们自己的电台抄收各国通讯社(美国的合众社、英国的路透社、法国的哈瓦斯、日本的同盟社、德国的海通社)的电讯。

同类推荐
  • 荣光时刻

    荣光时刻

    丘吉尔散文选集。丘吉尔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作家,他的历史著作和传记作品已经成为经典。丘吉尔本人作为一位文体家,相信一个好的故事本身就会发生影响;他喜欢坦率而不是旁敲侧击,点缀不必要的虚饰。他的隐喻虽然不多但很有表现力。
  • 鲁迅还在

    鲁迅还在

    本书是作者阎晶明近十年来关于鲁迅话题的学术随笔集。重要特点为以散文笔法对鲁迅精神、思想、创作及生平进行精微描述与评述,力求生动形象,不求论述总结;力求角度新颖,而非人云亦云;力求材料丰富且取自原著,不做宏篇大论。本书对普及鲁迅作品、精神及其经历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鲁迅的学术研究也具有相当的启发性、提示性。本书多数文章发表在《人民文学》《十月》《上海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国内重要文学杂志,多以散文发表。其中少部分文章收入多种年度散文、随笔选本。
  • 陈沂评说

    陈沂评说

    本书从小说、散文、诗歌、影评、文艺思想、政治思想、政坛伟人交往、文艺大师交往等方面对陈沂进行了研究。
  • 狼兄虎弟

    狼兄虎弟

    1937年7月7日,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序幕。不久,侵略者凭借其强大的武力迅速南下,“8.13”事件后、短短一年中,我东南沿海各咽喉交通口岸全部沦陷,广九铁路和滇越铁路也先后被切断。1938年8月,由国民政府接受云南省主席龙云建议而着手修建的、由昆明经楚雄、下关、畹町、瑞丽到缅甸腊戌这条全长1146公里的滇缅公路,成为运输滞留在境外的支援抗战军事物资的唯一通道。
  • 时间的羽翼

    时间的羽翼

    诗人郑重正是在其极度自由的诗写中,淬炼出蕴藏在自己人生坐标轴上的三个关键词---孤独、倒影与柔软。以孤独的姿态远行,寻找着相似的倒影,并最终抵达更为柔软的自己。
热门推荐
  • 雨落在旧光的原点

    雨落在旧光的原点

    忌司牵头组建了一支乐队,带着自己的伙伴们毅然投身到全国声势浩大的选秀比赛中。在一路过关斩将中,社会所展示出来的另一面则像一块巨大的阴影压向他们,这个小团队开始分化,最终走向分崩离析,忌司宣布放弃努力,安格无奈单飞。默默支持着他们的爷爷的弃世更是扯断了他们和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丝情感牵挂。迷惘中的安格东渡日本,希望在这里实现自己的音乐和艺术之梦,结果一无所获。几年后,当她拖着满身疲惫重返故地时,意外发现:那个宣布放弃音乐梦想的人——忌司,他还在努力...
  • 既然青春留不住(张翰陈乔恩主演)

    既然青春留不住(张翰陈乔恩主演)

    电影《既然青春留不住》原著小说《当菠菜遇上空心菜》重磅上架,空心菜张翰、大波妹陈乔恩主演,金秋上映。这个世上,谁是谁的菜,就是天注定,就是命注定,就是缘分注定,和厨师无关,和非诚勿扰无关,和星座无关。
  • 情绪与健康

    情绪与健康

    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类善于思维和创造,在每天的紧张工作和学习中,我们不免给我们带来情绪的波动,带来焦虑,也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危害。正确保持身体健康、心里健康,调节、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情绪与健康》这本书中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阳光,可以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 桃夭peach

    桃夭peach

    遇到时深之前,身为玄都城爹疼娘爱哥哥宠的小小姐,阳春表示,她很幸福。每天作天作地,招惹一堆烂摊子丢给她妹控哥哥解决。她想,这一生,就这样胡胡闹闹地过去吧,做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也挺好。遇到时深之后,她收敛了一身锋芒,开始学起青楼中的那些女子风情万种起来,那一段时间,她把自己的名声踩在脚下狠狠摩擦。她为他痴过,狂过,学过青楼女子,扮过妖艳歌伎。都城中一时间风言风语,全是她厚脸皮倒追的故事,但她从没在乎过。或许,当你喜欢上一个人时,你满心满眼就都会是他,别人说什么做什么你都不会在乎。纵然千夫所指,你也在所不惜。时深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注意到她的,可能就是那年的桃花林中,她眉眼弯弯地笑着,满眼桃色,像精灵一样。或许就是那时,他一望成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其实爱上你,真的没什么道理。“阿芜,别怕,我带你回家。”
  • 中国古代经济改革家:镜鉴兴衰三千年(修订本)

    中国古代经济改革家:镜鉴兴衰三千年(修订本)

    本书对中国古代六大经济改革家:管仲、商鞅、桑弘羊、刘晏、王安石、张居正的改革背景、改革历程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改革成果以及他们的改革思想,剖析了其中蕴含的王朝兴衰的秘密,同时对官商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做了清晰的解读和分析。
  • 凤逆天下:绝美六狂妃

    凤逆天下:绝美六狂妃

    当薄情冷血的嚣张杀手附身到一个懦弱胆小受人鄙视十六年的草包身上会怎么样?眼眸睁,寒气显,凤狂九天。一身素衣,一支笛子,舞一曲群蛇共舞,不笑中夺数人性命。三皇子戏弄,放蛇咬他命根子。十九王爷要娶她?她冷冷一笑,群蛇攻之。大婚之日,皇帝下旨斩杀他一家。“恭喜王爷,今天全府一起共赴黄泉。”他却是挑眉,一手揽住她的腰“我的新王妃,这黄泉,你怕是要跟我一起下了。”一场各色人物的争权夺位,看她反手为云,素手编织一张密网,笑看沧桑,睥睨天下。【在这场权力的烽烟中,到底谁才能问鼎权爱的顶端?成为心尖上的那滴血?万年识缘,不过只为你缘定三生那一眼。】
  • 全家最后一个穿越者

    全家最后一个穿越者

    周雅颂最近才发现,他那些没良心的亲人竟然全都穿越了!网瘾弟弟身陷吃鸡战场财迷父母去了漫威宇宙旅游沉迷古风耽美的姐姐误入霹雳布袋戏甚至就连早年养的橘猫都莫名其妙成了哆啦A梦的伙伴C位出道!…最恐怖的是就在半个小时以前,他突然发现自己熟悉了二十多年的地球online似乎也迎来了船新版本!
  • 世界简史

    世界简史

    《世界简史》的时间节点是从宇宙中的地球,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和约”,是一部独具韵味的世界史,从人类文明的起源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把人类文明各种滋味的旅程都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在这本书中,对于古代埃及、古代希腊罗马、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美国独立战争等,作者都进行了独具特色的描绘,还涉及到了像儒家和道家这样的东方文化。作者没有用枯燥堆砌的文学史料进行陈述,而是用剥离的方式对繁冗的文学史料进行简炼,把这段历史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可以称为世界史的代表作品。
  • 带着未婚妻去修仙

    带着未婚妻去修仙

    一个普通男孩,被送进江湖门派因为和好兄弟做好事,救了一个女孩反被那个女孩套路后,成为他的未婚妻。男孩机缘巧合踏入修仙之路,他带着她在修仙的路上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
  • THE FIGURE IN THE CARPET

    THE FIGURE IN THE CARPE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