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0000000004

第4章 喜闻乐见的中路梆子(1)

中路梆子,因形成于山西中部而得名,又被人们称之为晋剧或山西梆子。其流布范围除晋中、晋北外,在内蒙古、河北、陕西的部分地区也都有广泛的观众和固定的班社。

中路梆子与北路梆子均脱胎于蒲州梆子。清咸丰前后,晋中、晋北将中路梆子、北路梆子统称“大戏”。两者的活动区域范围也大体相同,两地班社均可互搭演出,没有门户之见。

清同治年间,中路梆子为适应晋中一带百姓的欣赏习惯,加之晋商的扶持与介入,唱腔遂改革为调低腔缓、委婉柔和的演唱风格。而北路梆子地处晋北雁门关内外,民风豪放,蒲州梆子腔高板急的风格正好迎合了强悍刚烈的民风民俗,所以其唱腔基本仍沿袭蒲州梆子的特色,只是由于主奏乐器的不同和拖腔、润腔的不同,日久天长与蒲州梆子形成音乐风格上的差异。为便于区别两者,当时人们将中路梆子称为“下路调”,北路梆子称为“上路调”。

提起《小放牛》,喜欢看戏的朋友们都对这出载歌载舞的小戏,印象深刻。特别是剧中的唱词及旋律,通俗易懂,简洁明快。既朗朗上口,又使人易学易记,很受观众的欢迎。

据说这出《小放牛》,就是中路梆子早期名伶侯俊山依据民间小曲,经其加工改编后才得以广泛流传的。除中路梆子外,川剧、滇剧、湘剧、徽剧、汉剧、秦腔、同州梆子、河北梆子、豫剧、梨园戏、云南花灯戏等,均有演出,现以京剧演出影响较大。

牧童(唱)天上银河什么人儿开,

什么人儿跳下了望夫台,

什么人斧劈华山顶,

什么人奔月她就没有回来吧咿呀嗨,

什么人奔月她就没有回来吧咿呀嗨!

村姑(唱)天上银河王母娘娘开,

孟姜女跳下了望夫台,

小沉香斧劈华山顶,

嫦娥奔月她就没有回来吧咿呀嗨!

牧童(唱)什么鸟儿穿青又穿白,

什么鸟儿身披绿豆色,

什么鸟催人把田种,

什么鸟雌雄就不分开吧咿呀嗨,

什么鸟雌雄就不分开吧咿呀嗨!

村姑(唱)喜鹊穿青又穿白,

锦鹦哥身披绿豆色,

布谷鸟催人把田种,

鸳鸯鸟雌雄就不分开吧咿呀嗨,

鸳鸯鸟雌雄就不分开吧咿吧嗨!

牧童(唱)赵州桥什么人儿修,

玉石栏杆什么人儿留,

什么人骑驴桥上走,

什么人推车就压了一道沟吧咿呀嗨,

什么人推车就压了一道沟吧咿呀嗨!

村姑(唱)赵州桥鲁班爷爷修,

玉石的栏杆神人留,

张果老骑驴桥上走,

柴王爷推车就压了一道沟吧咿呀嗨,

柴王爷推车就压了一道沟吧咿呀嗨!

牧童与村姑,一问一答,两小无猜,且歌且舞。浓郁的田园风情,两个活泼可爱的少男少女,好一幅清纯质朴,充满乡野情趣的美丽画卷。

之所以提及《小放牛》,缘于侯俊山,更缘于侯俊山在中路梆子的历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从他的身上,似乎可以清晰地看到中路梆子、北路梆子孕育、形成、发展的脉络。

侯俊山作为中路梆子早期的一代名伶,其高超的技艺曾在民间广为传颂。他虽为男儿却以出演旦角成名于舞台,得艺名“十三旦”。多才多艺的他除主工旦角外,可谓文武不挡,除《九花娘》、《红梅阁》、《玉堂春》、《珍珠衫》、《双锁山》、《延安府》等旦角戏,还有《伐子都》、《黄鹤楼》、《八大锤》等武生戏也演得很是出彩。可以说,侯俊山是中路梆子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侯俊山生于1854年,9岁随蒲州梆子艺人“老七百生”北上晋中学艺,工花旦。因其13岁即唱红忻州、张家口一带,被称之为“十三旦”。穆辰公《伶史》中就有“状元三年一个,十三旦盖世无双”的评价。可见侯俊山在当时梨园界的名气是很大的,也是被大家所公认的。

侯俊山也是后世戏曲研究者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人物。因唱红忻州、张家口一带,人们又认为是北路梆子与河北梆子的名伶。其实,这也正好从另一方面佐证了古老的蒲州梆子派生出了中路梆子、北路梆子和河北梆子。因三者最初区别不大,所以艺人们在三地之间相互搭班演出也就成为常事。

原籍晋南,学艺晋中,唱红张家口、忻州一带,似乎侯俊山与蒲州梆子名伶“老三盏灯”王来来几乎如出一辙。他们成为那个年代蒲州梆子艺人北上传艺,中路梆子和北路梆子不分彼此、同根同源的真实写照。

由此可以看出,中路梆子和北路梆子在形成之初,正是借助于蒲州梆子艺人北上传艺而扎根于晋中、晋北所形成的一个新剧种。北路梆子艺人中代代相传的“陕西梆子蒲州调”之说,指的就是前面谈到的山陕梆子。

当年为使“蒲白”念的地道,晋中、晋北的科班最初采取的方法是从晋南买来幼童学戏。从史料记载的情况看,中路梆子最早的科班之一云生班的情况即是如此。

距今已经有200余年历史的云生班,创办于清朝嘉庆三年(1798),由祁县东观镇北张庄南村的富商岳彩光在其家乡承办。

岳彩光早年经商时就曾在京津看过“山陕梆子”的演出,很是着迷,于是就有了在家乡自己办戏班的念头。当时正值清廷禁秦腔(山陕梆子)在京演出,京中艺人流落各地。他们加入地方戏班,有的就被聘为科班教习,岳家科班就由这些艺人们担任。

清嘉庆三年,岳彩光从蒲州一带买回男童30多名,第二年又从晋南买回男童20多名,开办了云生班。云生班以严格的训练方法,培育出了“十二红”、“蔓菁红”、“斜眼黑”、“夜壶丑”等一批中路梆子早期名伶。

当年的教习如何教戏,坐科的伶童们如何学艺,今天已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蒲州梆子在晋中一带开始传播并扎根下来,这是毫无疑问的。

今天的岳家故地及当年所建之戏台早已被毁。唯有“秦妙更晋”的匾额,仿佛还向人们依稀诉说着那段久远的往事。

如果说云生班代表了中路梆子的草创阶段,那么到清同治七年(1868)出现的聚梨园,则代表了中路梆子发展到了一个相对成熟阶段。

聚梨园是一个组建早、名家多、活动时间最长的著名“字号班”,也是当时闻名华北的大戏班。

同治年间,中路梆子虽已初具规模,但还未定型,正处于发展上升阶段。当时,名噪三晋的班社是榆次的“四喜班”。渠源淦是位酷爱中路梆子,且能拉会唱的晋商巨贾。在他看来,“四喜班”虽好手云集,但处处显得小家子气,不够大方。行头、乐器也不讲究。于是乎,他决心自承一班,以争高下。

从一开始,班社便聘用各方名角,又专门从江苏定制了全新的演出行头,特别是首次将“班”改为“梨园”,可谓一大创举。一时间名角荟萃,声誉大振,聚梨园成为中路梆子班社中傲然崛起的第一批名伶班。

当时的聚梨园分为上、下两班。上聚梨园重在研究改革与演出,下聚梨园则以培育伶童为主,带有戏曲科班性质。

在班社中,名角们各有各的拿手好戏。有的以唱工见长,有的以做工称绝。如“元儿红”张世喜之《反棠邑》、《卖华山》,“一千红”王喜云之《铁冠图》,“玉印黑”王玉印之《忠保国》,“八百黑”安会成之《炮烙柱》、《沙陀国》,“金镶翠”之《祥麟镜》、《鲛绡帕》,“一股风”之《女中孝》、《三上轿》,“天明亮”之《六月雪》,“一盏灯”之《万福衣》,“一条鱼”之《武家坡》,“探探生”之《调寇》,“娃娃生”之《战宛城》,“虎儿生”之《罗章跪楼》,“盘门丑”之《排王赞》,“猪嘴丑”之《月明楼》,“高老旦”之《太君辞朝》等,均红极一时。

另外,班社还出重金聘请了名鼓师宋兴儿、名琴师彭根子、名马锣师郭三蛮。在他们的努力下,聚梨园首先在场面上做了突破性革新。把文、武场面分开,文场坐下场门,武场坐上场门。马锣加大加厚,由提击改为吊打。还将高音板胡(俗称小壳子呼胡)改为中音板胡(俗称大壳子呼胡),为适应晋中一带人们的欣赏习惯,降低了调门,力创新腔并积极推广,使中路梆子行腔逐渐走向温婉与清雅。

其次,在音乐上采用九手场面。即文场4人:胡芦子、二股弦、三弦、四弦各一人;武场5人,板鼓、铙钹、马锣、梆子、小锣。每一乐器都按其音域音色、轻重主次做了恰到好处的定位安排,使之与演员更能协调配合,伴奏和演唱达到浑然一体。

可以说,聚梨园在中路梆子的定型发展阶段,的确贡献非凡。

今天的祁县渠家大院之戏台院,在坐南朝北的戏台两侧所矗立的四根木柱上,仍悬挂有两副楹联。“些小戏台可家可国可天下;寻常人物为将为相为帝君”;“借古喻今教化众生知伦理;以假为真规劝世人明是非”。置身其中,当年的高朋满座、梆腔绕梁,犹同昨日。

清光绪元年前后为中路梆子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当时中路梆子已很受本地百姓们的欢迎,为满足演出市场的需求,晋中一带开办了很多中路梆子的科班,如保和班、小梨园、太平班、喜胜园、禄梨园、小祝丰园等。

在这些班社中,已一改过去从晋南招收幼童学艺的做法,而逐步过渡到了招收本地儿童进科班学艺。在随后的几年中,这些儿童中出现了一批中路梆子的代表人物,如“狮子黑”乔国瑞、“三儿生”孟振清、“天贵旦”王春元、“说书红”高文翰、“盖天红”王步云、“毛毛旦”王云山、“自来香”高根海等。

他们可以说是中路梆子承上启下的一代名伶。继他们之后,以丁果仙为代表的一大批女演员登上舞台,将中路梆子推向了如日中天的新时代。此为后话。

至此,到清朝末年这个阶段,中路梆子已以强劲之势迅速风靡晋中、晋北乃至内蒙古、河北、陕西等地。这个脱胎于蒲州梆子母体的新生儿,在其发展的进程中,既保留了蒲州梆子慷慨激昂的艺术特色,又注重了婉约细腻的抒情风格。应天时合地利,发展迅猛,渐成气候。其班社之多,人才之众,流布之广,已位居山西四大梆子之首。

在中路梆子孕育形成、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从始至终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都有晋商的参与和介入。

同类推荐
  • 文化符号:武术

    文化符号:武术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与缩影,是一种很有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本书从文化符号的视角来审视武术,以解说中国文化的方式来解说武术。希望本书所讲的武术,能让大家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气息与魅力。
  • 厘俸:傣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厘俸:傣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厘俸》是一部叙述古代英雄海罕和俸改之间的战争的史诗,展示了从原始社会解体到奴隶制初期傣族先民广阔的社会生活。当傣族先民进入“英雄时代”以后,创造了剩余的生活资料,私有制观念和私有财产的产生和存在成了可能,阶级分化出现,随之而来的便是无休止的掠夺战争。战争的起因和目的就是为了掠夺对方的财富包括妇女。海罕的妻子被俸改所掠夺,为了夺回爱妻,海罕和桑洛的联军包围了勐景罕,天上的天神也来帮助海罕攻打俸改,经过旷日持久的激战,海罕打败了俸改,夺回了爱妻。力量和勇敢成为这个时代的道德风尚,形成了整个社会崇尚武功赞扬英雄的风俗。
  • 奇险天下:华山(文化之美)

    奇险天下:华山(文化之美)

    华山名胜数不胜数,自山麓至绝顶,庙宇古迹,天然奇景,处处可见。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不仅山峰雄伟惊奇壮观,而且还是道教名山,从古至今,有多位学者在华山开馆受徒,同时也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游览,留下了许多赞咏的诗篇。自隋唐以来,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文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千余篇,摩岩石刻多达千余处。
  • 街角的老北京

    街角的老北京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北京人,阿龙伴随着这座古都一起成长,他看到处处皆文化的老北京正在渐渐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灯火璀璨、人声喧嚣的现代都市逐渐崛起,心中满是怀念与不舍。于是写下《街角的老北京》,将目光投向北京的街头巷尾、古寺园林,并将目之所及且依稀尚存的原汁原味的老北京的风物图景记录下来。
  •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培养中职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国学文化教育的目标。《弟子规》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精华,讲述人在家、在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本册书主要就《弟子规》所阐述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方面,具体讲解其中隐含的113件事的道理,并就生活在当代的中职学生如何受到用人单位喜爱,如何在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获得认可加以阐述。
热门推荐
  • Two Short Pieces

    Two Short Piec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囚龙渡

    囚龙渡

    安执跟在她身后出来,看着她的背影,心下忽然莫名的柔软,他小跑了两步,一把拉住了她的手。陈琦玖身子微微颤抖下,没有转身,只是淡淡道:“你喜欢的人,在里面。”安执面如清风,轻轻道:“在那片浓雾里的时候,我已经看清,谁是我该珍惜和保护的人。”顿了顿,又道:“其实在大伯跳下去的之后,我就已经知道了。他把你托付给了我,我不希望我们也只能在生命的最后才清醒。”陈琦玖剧烈颤抖着,慢慢转身过来,眼含热泪。微笑着看向安执,忍了忍,终于扑上来抱住了安执。
  • 彩虹冰激凌

    彩虹冰激凌

    “如果我说喜欢你,你会同意我吗?”“会,你知道我喜欢你喜欢了多久吗?”“多久呀?”“十年。从见到你的那一刻我就喜欢上你了。”“哼,男人都是大猪蹄子,谁知道你说的真的假的。”是你让我重新变得开朗爱笑,我又怎会把你丢下呢。
  • 还珠格格第三部之天上人间(下)

    还珠格格第三部之天上人间(下)

    尔康展死沙场?紫薇决定殉情相随?!小燕子和紫薇婚后,到底发生了一些什么事?大而化之、状况不断的小燕子,能够当五阿哥的贤内助吗?乾隆南巡,又发生了什么事?夏盈盈和乾隆的忘年之爱,掀起了怎样的轩然大波?才华洋溢的知画,怎会进了皇宫,成为五阿哥的新娘?紫薇和尔康有了东儿,是不是就拥有了人生最大的幸福?幸福是什么?谁能抓住幸福,让它长长久久?箫剑和晴儿的苦恋,要面对怎样的风暴?清缅战争,永琪、尔康、箫剑都上了战场,付出怎样惨痛的代价?
  • 傲娇竹马你不要跑

    傲娇竹马你不要跑

    他们因为一场娃娃亲被绑在一起,就连名字都是被绑在一起的。小时候的易水寒每次出门玩都要带上风潇潇,这并不是易水寒他自己愿意的,而是他的妈妈和他的干妈。易母&风母:“水寒出去玩啊!带上潇潇一起吧。”导致易水寒的小伙伴每次一看到风潇潇都喊:“易水寒~她来了。”这让易水寒特别想甩掉身后的跟屁虫。某一天,易水寒发现风潇潇不再黏他了,好像…有点…不适应了。好像有一种奇怪情愫在他的心中悄悄的发芽…… 【青梅竹马】
  • 荀子

    荀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乱了浮生凉了夏

    乱了浮生凉了夏

    他,十恶不赦,她,聪明狠绝,处处是错的纠缠,程少的深情感天动地,她却只想送他入地狱。
  • 十二志

    十二志

    天地分为三界,上为空,中位陆,下为海,自三界错乱欲合并为一体,发生天灾人祸,三界之首联合镇压,此后,三界相安无事,主人公醉轻舟走错异世,他如何在这样的乱世中生存?
  • Bad Girl

    Bad Girl

    Ricardo Somocurcio is in love with a bad girl. He loves her as a teenager known as 'Lily' in Lima in 1950, where she claims to be from Chile but vanishes the moment her claim is exposed as fiction. He loves her next in Paris as 'Comrade Arlette', an activist en route to Cuba, an icy, remote lover who denies knowing anything about the Lily of years gone by. Whoever the bad girl turns up as and however poorly she treats him, Ricardo is doomed to worship her. Gifted liar and irresistible, maddening muse-does Ricardo ever know who she really is?
  • 怎样当好基层管理者

    怎样当好基层管理者

    作为基层管理的一线管理者,除了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外,还需要有领导的胆识、肚量,指挥的艺术和上司相处的技巧,善待自己的下属,协调好人际关系,把员工拧成一股绳。本书针对基层管理的重要地位和基层管理者的工作特点,详细介绍了基层管理者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供了具有很强操作性和指导性的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