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5000000001

第1章 鲁迅(1)

鲁迅(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鲁迅一生写有大量杂文,创作了《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一系列中短篇小说,对文学和历史也作研究。他揭示传统社会的“吃人”本质和现代社会的种种隐症。二十世纪的中国作家,没有谁像鲁迅这样给后世造成巨大影响。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二十世纪的文化巨人,他对中国现代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和所做出的贡献,是举世公认的。

人生追求

1881年9月,鲁迅出生于绍兴周氏家族。周氏家族有绵延八百年的历史,曾是绍兴望族。

嘉道以后,由于“族中多效奢移奢侈(shēchǐ):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遂失其产”。到了鲁迅出生的时候,周氏家族已经败落。

鲁迅小时候并不爱写字。除了书房里的“例行公事”外,既看不见他习字,也看不见他考究考究:研究字帖,家里字帖本来倒是有一些的。他幼时很爱画,放学的时候就去买画谱画谱:画帖。他把过年时所得的压岁钱,都拿去买画谱了。他向书坊要了目录来,看有什么可买的,如《海仙画谱》、《海上名人画谱》等等,买了许多,当然,并不是怎样好的版本,无非木刻或石印的。买来以后,大都用绢线钉过,因为书坊店里钉的不好,往往容易脱线。他还常常改换封面,封面照例用栗壳线。看画谱的时候常常在晚上。母亲房里有一顶四仙桌,晚饭后,他揩干净桌子,搬出画谱来,一张一张翻开来看。翻时很仔细,先看指上有无墨迹或是否脏。他最恨翻时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刮过去,使左下角翘起来,再拿住它,翻过去。因为纸面上就留有一条指甲刮过的痕迹了。他总是用指头拿书页折缝上方印有一条阔墨线处去翻,因为不会弄脏。看了,又放到母亲床边的一只红色皮箱里去。这皮箱里并无衣服,藏的都是他的书。因为木板的书箱虫子容易进去,所以放在皮箱里,虫进不去。书当然放得很整齐,大空处放大书,小空处放小书,缝里插些小包樟脑,以防蠹(dù)虫蠹(dù)虫:咬器物的虫子。来蛀食。

不但爱看画谱,而且还喜欢画,有一时期是用荆川纸,因它薄而透明,映在画上描绘。他用尖细的小狼毫笔。描下许多小说上的绣像。

还有一件课外工作,即书房以外的活动,是抄书。他也很喜欢看讲草木虫鱼等的书。

鲁迅小的时候,玩的时候非常少,糊盔甲,种花等,可以说玩,但也可以说不是玩,是一种工作。关于玩,大概下雪的时候他也打鸟,也玩斗马,就是玩纸折的马,二人相对吹去,被撞到,后退的算输。

1898年5月,鲁迅离开绍兴前往南京求学。他报考水师学堂,是因为叔祖周庆蕃在学堂任汉文教习兼管学堂监督,叔父伯升也早就在学堂就读,因此有所依托依托:依靠。,祖父也容易同意。

鲁迅在水师学堂试学三个月后,由于二班无缺额,补入三班,分在机关科,即轮机班。江南水师学堂是洋务派创办的西式学堂,学科共分为汉文、洋文两部分,一星期中五天上洋文,一天上汉文。洋文中包括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中学课程,以及驾驶、管理各种专门知识。但鲁迅在这里只学了半年,十月中回家时,便已经退学了。退学的原因,是对教学方式及校风日益反感。

1902年,鲁迅由江南督练公所派往日本留学。3月29日乘“神户丸”从上海启程,4月4日到达横滨。

鲁迅到东京后,先在弘文学院速成普通班补习。弘文学院是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嘉纳五治郎在1899年创办的,1902年1月刚刚改为弘文学院,院址设在东京郊外的巢鸭。

1902年4月,鲁迅由弘文学院毕业。同年9月,转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但1906年初,鲁迅就离开了仙台。他离开仙台时,未办理退学手续,也未告知任何人。

鲁迅后来在说明自己放弃学医、离开仙台的原因时,还提到过著名的“幻灯事件”。他在《〈呐喊〉自序》里说,每次细菌学课结束,如果还有时间,教师便放幻灯片给学生看。“其时正当日俄战争的时候,关于战事的画片自然也就比较多,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看我那些同学们的拍手和喝彩喝彩:大声叫好。。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看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却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被绑着的是替俄国做军事侦探的,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lú)头颅(lú):人的头。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jiàn)赏鉴(jiàn):欣赏鉴别(多指艺术品)。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据说看到这一场面时,周围的日本同学都呼喊起“万岁!”从这以后,他开始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zhuó)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因此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

在这期间,鲁迅已开始筹办筹(chóu)办:筹划办理。《新生》杂志。在放弃学医后,致力以文艺改造国民的精神,是鲁迅离开仙台时的设想。二十多年后,他在《〈呐喊〉自序》里说:“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鲁迅说:“我决计要学文艺了。中国的呆子,坏呆子,岂是医学所能治疗的呢?”从鲁迅以后的经历看,这个最终让他离开仙台的理由,也的确成为他一生的转折。

1909年8月,他启程回国了。他来日本已经八年。初到日本时,他还坚信科学和实业可以救国;八年后,他不但认为科学和实业不能救国,而且文学救国的希望之路也充满艰辛。

1912年5月,鲁迅由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推荐去民国政府教育部任职。

随着军阀混战局势恶化,北京学界纷纷离京。1926年6月,经林语堂介绍,他接受厦门大学之聘,任国文系教授和国学研究院教授。

后来又曾去广州任教,但最终是到了上海。

1930年之后,鲁迅开始在上海从事革命文学活动,成为左翼文坛的领袖。

他在上海同共产党接近后,政治压力就接踵而至接踵而至(zhǒnɡ):形容人多,接连不断地来。。

1930年3月,他获知自己被浙江省党部通缉通缉(jī):公安或司法机关通令辖区搜捕在逃的犯人。,首次往内山书店避难。因此在这以后,他在上海的生活就转向“半秘密状态”。

不过,作为左翼文化的领导人,他不可以总是蛰伏蛰伏(zhé):在此借指蛰居,像动物冬眠一样长期躲在一个地方不出头露面。在租界里,过一种秘密生活。这不符合他反抗的性格,也不符合共产党方面对他的政治期待。在必要时,他也要参加各种公开的政治活动。

1936年10月19日凌晨,他溘然长逝溘然长逝(kè):突然死亡。了。两个月前,他在《死》里曾预拟过一份遗(yí)嘱(zhǔ):

一、不得因为丧事,收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赶快收敛(liǎn),埋(mái)掉,拉倒。

三、不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四、忘记我,只管自己生活——倘若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五、孩子大了,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情,不要当真。

七、损着别人的利益,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毋(wú)和他接近。

在遗嘱的下面,他还写有这样一段:“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宽恕(shù):宽容饶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也不宽恕。”——这也应该是他遗嘱的一部分。

生活与写作

鲁迅的日常生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朴素的战士的生活。他在北京时期房中只有床铺、网篮、衣箱、书案这几样东西。万一什么时候要出走,他只要把铺盖一卷,网篮或衣箱任取一样,就是登程的旅客了。他永远在奋斗的途中,从来不梦想什么是较为安适安适:安静而舒适。的生活。

鲁迅吃东西很朴素,每次吃饭,都不过两三样菜。燕窝、银耳甚至牛奶之类的东西,他是并不如一般人那样看重的。他爱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如清脆的黄瓜和一些带着泥土气味的农民食物。他不大喜欢吃鱼,认为它骨头很细很多,吃起来太麻烦、太费时间。在正常情况下如此,如果因为有事耽误耽误(dān):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他吃饭就更简单了。有时随便吃一点蛋炒饭,有时就买几个“蟹(xiè)壳黄”的烧饼来吃,非常简单。他吃菜喜欢用点辣子,这一点说起来也有一段很辛酸辛酸:辣和酸,比喻痛苦悲伤。的历史。鲁迅从家里出来到南京上学去的时候,母亲只给他筹到八块钱的路费。到南京以后,这些钱就用光了,伙食费虽然由学校供给,但是穿衣服的钱很不宽裕宽裕:宽绰富余。。鲁迅在过冬的时候,因为没有棉衣,所以只好借吃辣子来发热保暖。结果,使他长期害了胃病。胃病发作起来的时候,非常厉害,如果来不及治疗(liáo),鲁迅就痛得把心口紧紧地顶在桌子上,神色非常不好。这一点,鲁迅没有对很多人讲过,所以知道的人大概也不太多。

同类推荐
  • 近距离接触陈佩斯

    近距离接触陈佩斯

    众所周知,陈佩斯是家喻户晓的喜剧明星,却很少有人知道,陈佩斯自诩小学毕业,并没有上过任何专业艺术学校。可是,受上海戏剧学院邀请,他的喜剧实践经验和理论展示,居然走进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的艺术圣殿,并由他指导大学生们实践和体验陈氏喜剧的风格。此举不但受到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师生们的认同和赞许,同时还得到戏剧界同仁们的认可和推崇。从喜剧小品到电影、电视,再到舞台喜剧的升华,用他自己的话说:演小品不过瘾、也太麻烦;演电影门坎儿高、太繁琐;演电视剧周期长、运作难。
  • 吴佩孚(北洋风云人物)

    吴佩孚(北洋风云人物)

    吴佩孚,亮相《时代》杂志封面的第一个中国人。1898年投淮军,后颇得曹锟器重。曾镇压蔡锷领导的云南护国军,讨伐张勋复辟。不纳妾、不留洋、不租借,绝不与日本人同流合污。
  • 彼得·林奇传

    彼得·林奇传

    1944年1月19日,一个男孩出生在了美国东北部马萨诸塞帅首府波士顿。这个男孩就是以后被华尔街投资者称为“股圣”的彼得·林奇。波士顿始建于1630年,它濒临大西洋,是一座美丽的海港城市,距今已有380年的历史了,被公认为“美国最古老的城市”,也是最有价值的城市之一。它是由一群受宗教迫害的英国清教徒建立的。由于这些人大部分都来自英国林肯郡的波士顿镇,所以为了表达他们对故乡的热爱,便把这个定居点叫做波士顿镇。
  • 杰拉德自传:我的故事

    杰拉德自传:我的故事

    每三页唤醒利物浦球迷一段热泪盈眶的回忆。利物浦队魂杰拉德自述27年欧洲足坛生涯。足球还远没有结束,只要我还有利物浦,我就还有希望。从8岁加入利物浦青训营,到35岁飞赴洛杉矶,史蒂文·杰拉德将其27年欧洲足球生涯的全部,都奉献给了利物浦,伴随了整整一代球迷走过青春。作为“红军”队魂,杰拉德总共为利物浦出场710次,打入186球,跟随球队夺得9个冠军奖杯。36岁正式退役前,他将他与利物浦的珍贵回忆写进自传里,翻开本书,听史蒂文·杰拉德自述他和千万利物浦球迷的青春回忆。
  • 浩气长留天地间

    浩气长留天地间

    2009年年初,台湾出现了少见的寒冷天气。一月十一日,择吉日历显示是个诸事不宜的不祥之日。这一天早上,台湾历史博物馆前馆长何浩天先生像往常一样,吃完早饭,稍事休息,就走进书房,展纸泼墨。这几乎是这位90岁高龄的老人每天必做的“功课”。夫人周建藩劝先生:天寒手冻,少写几张。丈夫笑笑说:“你看,我已经写得出汗了。”晚上,泡完脚,上床休息,印尼籍的女佣为老先生按摩,夫人在一旁看着,不见有什么异样,略有不同的是,老先生觉得晚上一个人在屋里感到很冷清,希望有两三个人和他说说话,陪陪他。说是这么说,但不一会儿他就安然睡去,还传出均匀的鼾声。
热门推荐
  • 当代北京篮球史话

    当代北京篮球史话

    本书主要介绍了北京篮球运动的发展历史,从篮球传入说起,重点讲述当代北京篮球运动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包括民国时期北京篮球运动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文革”时期北京篮球运动的发展和动荡、改革开放后北京篮球在新时代的改革和进步。书中介绍了众多为北京篮球发展做出贡献的运动员和教练,也介绍了许多重要赛事。作者在讲述篮球运动发展历史的同时,也在思考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律,积极为北京也为中国篮球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 书荒拯救者

    书荒拯救者

    灵气复苏百年后,道书体系崛起,世人可观道书悟道。然,好书难寻,全球书荒!值此之时,少年吴逆偶得奇葩推书金手指,从此,他背负起了拯救全世界书荒者的重任……“亲,书荒吗?这里有本《赘婿》,每日十更,全年无休!”“你好,《神雕侠侣》了解一下,不虐主无绿帽!”“兄dei,《人生长恨水长东》造吗?妥妥的至尊爽文!不看不是中国人!”“我跟你港,《冰与火之歌》真乃旷世巨作,不死人,零血腥,作者一点不任性!”等等,怎么好像有点不对?————这是一个反向文抄公靠卖刀片发家致富,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
  • 醉梦校谈

    醉梦校谈

    把酒言欢,飘醉中笑看灯火阑珊。心悲泠凉,梦游校史忆世态炎凉。(注:“这个小说世界以学生的学习为主,学习成了当下世界十分重要的事情,所以其中的一些内容可能与现实不符”)
  • 妃本张狂:王爷夫君有礼了

    妃本张狂:王爷夫君有礼了

    慕容璃从来都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传说中最腹黑的七王爷娶回家。可惜,真相就是这么悲催。“启禀王爷,王妃又去炸人了,现在正浑身狼藉的回府中!”“备好干净的水,本王要伺候王妃沐浴。”“启禀王爷,王妃又去骗人了,现在正被人困在锦绣楼等您去救呢!”“谁居然敢幽禁本王的王妃,活得不耐烦了,给我把锦绣楼夷为平地。”“启禀王爷,王妃又去偷人了,现在……”正带着奸夫回府呢,侍卫话音未落,便听到自家向来云淡风轻的王爷一声暴喝,“慕容璃,你给本王滚回来!”本文一对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目之所及光之所向

    目之所及光之所向

    本来以为可以白头偕老的人,说离开就离开……本来以为坚强的自己,工作上却频频出错……光,一个类似于平行世界般的全息网游问世。她,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游戏小白,却有着过硬的身体素质,也许还带着一点点的幸运值?她是否能在光的世界找到属于自己微小的光……
  •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中国历史大事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中国历史大事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中国历史大事》遴选了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00件大事,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这些大事或开时代之先河,或为历史转折点,或决定着历史的走向,改变了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中国人的命运。
  • 方符树

    方符树

    小小方块,包罗万象,是魔法还是科技?方块为基,符文为核,演绎大千世界万世精彩。
  • 顽劣小萌妻之妖王么么哒

    顽劣小萌妻之妖王么么哒

    她是煌舞大陆殇家的大小姐,,可家族被灭,妹妹背叛……
  • 致我们暖暖的的时光

    致我们暖暖的的时光

    类似日记,记录生活,记录你,记录我,记录我们的点点滴滴PS:幼儿园文笔,多多指导,谢谢
  • 天平天国御制千字诏

    天平天国御制千字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