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4200000002

第2章 我的家乡和家庭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无论他离家多久、身居何职,都不会忘记家乡那片热土。家乡是每个人的生命之根。

一、我的家乡

1932年农历七月初一凌晨,我出生在河北省平山县的三汲乡访驾庄村。

平山县位于河北省西部,太行山东麓,西扼冀晋之咽喉,东开平原之通衢,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发源于山西繁峙的滹沱河奔腾不息,纵贯全县150余公里,滋养着两岸的沃土和人民。有山有水的平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县境内古迹遗址众多,比如水帘洞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仰韶文化遗址、西门外商始祖发祥地遗址、战国中山国都城遗址、唐代文庙、后唐太子墓塔群等。其中,战国中山国都城遗址灵山夕照(何克宁摄)就在我们三汲乡,后唐太子墓塔群就坐落在我出生的访驾庄村西北面。

我出生的这个村子,距离县城13公里,位于滹沱河北、东灵山南,村庄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在当地是个大后唐太子墓塔群村,有二三百户人家。村子始建于五代后唐时期。关于村名的来历,一直说法很多。据元至治、明崇祯年间重修灵山万寿寺石碑记载,后唐天寿太子(李昶)曾出家于灵山万寿寺。相传,朝臣潘、何二丞相曾赴灵山万寿寺访问太子遇此地,故建村时以史事取名访驾庄。20世纪70年代,在村北古墓中发掘出青铜器等不少战国前期的珍贵文物,据说对研究神秘的中山王国很有价值。

其实,真正让平山闻名中外的是西柏坡。我一直认为,解放战争时党中央之所以选址西柏坡,与这里坚强的党组织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分不开的。平山是革命老区,早在1931年就有了共产党的组织。于光汉①、栗再温②、王昭③等,是平山第一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当时党组织秘密领导平山人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如下口砸盐店、木盘分粮等,都产生过不小的影响。也正是从那时起,平山的老百姓对共产党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共产党领导革命是为了让穷苦百姓翻身解放过上好日子,因此对党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抗日战争时期,平山是晋察冀根据地最坚强、最活跃的根据地之一。中共中央北方局,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及二、四军分区,北岳区党委,华北联大,野战医院,兵工厂,都长期驻扎在这里。为摧毁这块根据地,日军在这里制造了33起惨绝人寰的惨案,屠杀我无辜平民14000多人。为抗击侵略,平山人民送公粮、抬担架、救伤员,积极参军参战,可说是不畏牺牲,前仆后继。平山县曾组织了著名的"平山团"、回舍大枪班,还涌现了戎冠秀等拥军模范,被誉为"抗日模范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时,党中央移驻西柏坡村,在这里召开全国土地会议,指挥"三大战役",召开七届二中全会,作出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重大决策,孕育了新中国的诞生。西柏坡因此成为与井冈山、瑞金、延安齐名的革命圣地。

解放后,在平山境内兴建了岗南、黄壁庄两座大型水库。曾被聂荣臻元帅称为"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的13万亩良田被淹,128个村、10万多人由富饶的滹沱河畔迁到了高岗旱岭上。水库的建成,结束了滹沱河下游每年洪水泛滥的灾难历史,保证了京汉铁路的安全运行,成为石家庄地区及北京、天津重要的水源地。平山人民在战争年代形成的勇于牺牲和无私奉献精神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作为土生土长的平山农家子弟,作为一个从平山走出来的普通共产党员,我对于家乡的历史尤其是这段红色历史,一直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我深爱这片土地,深爱养育我的父老乡亲。

注:

①于光汉(1912-2005),平山县霍宾台村人。1930年入党,1931年8月创建平山县第一个党组织。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劳动部副部长等职。

②栗再温(1908-1967),平山县杜家庄南沟人。1927年在北京入党,是平山籍第一个中共党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山东省委书记处书记、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副省长等职。

③王昭(1917-1970),平山县天井村人。1932年入党。新中国成立后曾任青海省委第二书记、省长。

二、我的家庭

和许多同龄人一样,我的童年、少年生活都是在贫苦中度过的。我的老爷爷叫王守信,生有我爷爷弟兄四人:王清达(奶名王联会)、王清尊、王清发、王清之。大爷爷王清达没有儿子,按照农村习俗,王清发的大儿子也就是我的父亲王吉冬过继给他,后面提到的"我爷爷"就是王清达。其余各门孩子都不少:二爷爷王清尊生一子,三爷爷(嫡亲)王清发生四子,四爷爷王清之生三子。另外还收养了一个外甥,叔叔辈共计9人,爷爷王清达是当家人。当时,我们家是个有三十多口人的大家庭,人口虽多但挺和睦,在我记事前一直没有分家。

我的父亲王吉冬,是个普通农民,不识字,但为人忠厚,老实淳朴,从不得罪人,更不会欺负人。他庄稼地里的活儿样样在行,经常上山打石头、赶大车拉石头,是个好车把式。他一辈子在农村辛勤劳作,1980年农历正月廿一去世,活了七十六母亲岁。我的母亲李丑妮是典型的农村妇女,也不识字,但很聪明,心灵手巧,针线活儿很好,又懂得勤俭持家,里里外外料理得都很好。她孝敬公婆,疼爱子孙,是个贤妻良母。她一生劳作,2006年农历五月初三去世,活了九十八岁。我弟兄四人,一个妹子。我行大。二兄弟王来喜在部队、工厂待过,前几年去世了。三兄弟王明喜当过乡党委书记、县卫生局党组书记,退休后一直生活在平山。四兄弟王明军多年看护中山国遗址遗迹。妹子王明合一直在农村,身体不太好,做过开颅手术。

我叔叔辈中有两人上过学,而且从村里考到县里,在平山上过高小,抗战后都成为八路军的干部。其中,三叔王迎春曾任雁北地区宣传部长,解放后回乡务农,病死在家里。四叔王吉春16岁参加八路军并入党,抗战时期在晋察冀边区当勤务兵,解放后回乡务农任村干部至去世。四爷爷的二儿子王茂春,1946年驻石家庄的敌人偷袭平山时在郎家村被杀害,是革命烈士。当时我正上学,一个夏天的晚上,全家人正在房顶上睡觉,听到有人敲我家的门,还急切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说,"你们家出大事了"。后来就听说叔叔被害了,死得很惨,身上被扎了几十刀啊。当时他是八路军贸易局的局长,敌人偷袭的目的就是为了杀他。后来八路军为给他报仇,专门召开群众大会。我记得我也参加了群众大会,并站在主席台上带领群众喊口号。解放后杀害他的汉奸被抓住,枪毙了6个人,为他报了仇。我四爷爷的三儿子王三秋参加了八路军,1943年牺牲,也是烈士。

我们家以务农为业,土改时定为下中农,依靠佃租土地为生。爷爷这一代几乎都不识字,但勤劳节俭、老实本分、善良和气,在村中人缘好、威信高。那时家里穷,整天吃糠咽菜,过的是糠菜半年粮的日子,主食是青雨菜、红高粱,每年能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吃上顿白面就很不错了。全家全家福男女都会纺纱织布,大人孩子穿的是自家用草木灰或竹叶染的衣裳,每人每年一个布,所以村里人说我们家穿的是"灰老鼠皮"。没有鞋穿,男人们下地劳动都是光着脚。一家老小睡的都是土炕,冬天铺点干草(谷秸、麦秸),女人生孩子铺的也是草,从未生过煤火。那时,人多、地少,无钱置买土地,祖辈基本上靠租地、佃地维持生活。听父亲说,到了秋天,高粱熟了,晚上到离家五华里路的岗北村每人背五趟高粱秸才能睡觉。靠着全家人的勤劳节俭,我们家储存的谷子比别人家多些,本是为度荒年用的。抗战开始后的第二年,晋察冀边区政府号召捐粮捐款支持抗日,地主老财们一看势头不好,把粮食都转移了,而我们家响应号召,捐出好多粮食,晋察冀边区政府还给我家赠送了"劳动光荣"匾。日本鬼子进村后,见到我家门上挂着边区政府赠的这块匾,就想用玉米秸等柴草烧房子,幸亏我婶子尚秀芝发现,急中生智把柴草搬了,才保住这块匾。解放后,村长王岁长把匾要去,也不知做什么用了。我们这个家庭出过革命干部,出过革命烈士,全家都积极为抗战作贡献,这在平山应该是很普通、很平常的,但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却深深埋下了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的种子。

三、战乱中的小学生活

我七八岁时在我们村抗日小学上学。学校各方面虽不很正规,但家里人都很重视,毕竟穷人家的孩子能有机会上学读书,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了,何况又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记得爷爷经常接送我上下学,天黑时就提一盏马灯为我照路。

抗战小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敌来停课,敌走上课"。鬼子侵入平山后,经常到村里"扫荡",我们就不得不停课。当时的环境特别恶劣,吃的是糠窝窝,穿的是小灰袄,学习用具是石板、石笔、毛笔、砚台、木凳、油灯。冬季满手裂口子,夏天一身热疮。这些都阻挡不了我的学习热情。不上课时,我就帮大人照顾弟弟妹妹,干点力所能及的农活,割草、放牲口、锄地、收割庄稼,这些活儿都干过。给我们上课的老师不多,有一位叫刘景元的老师,我一直记得。他很喜欢我,有时他吃不完的饭叫我吃,顺便了解我和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为什么老师喜欢我呢?我想大概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可能我长得招人喜欢,用现在的话叫"小帅哥"吧;二是我学习用功,成绩好。

我喜欢读书,很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1946年,我考入上三汲完小(即高小),学习算得上是拔尖学生,考试都是前几名。国民党侵占延安后,老师以此为题布置了作文,我写的作文被贴在学校的墙上,那时候感觉很光荣。有一年全县会考时,我的算术、语文、历史、地理各科都不错,试卷还被县教育科的督导员带回县里去了。可以说,我进取心强、凡事不甘落后的性格就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

遗憾的是,我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太短暂了。1947年11月,我上完小的第二年就被抽调到平山土改工作团参加工作。我在学校学习的时间虽短,但从此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增长才干。我这一生爱读书学习,也是这几年打下的基础。我虽然离开了学校,但我的学习并没有停止,不过是换了另一种形式--到实践中开始新的学习。

同类推荐
  • 和尚皇帝:朱元璋

    和尚皇帝:朱元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和尚皇帝:朱元璋》为丛书之一,介绍了早年生活、投军从戎、建立明朝、身葬孝陵、历史评价。《和尚皇帝:朱元璋》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马克·吐温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马克·吐温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马克·吐温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转变,其思想和作品风格也呈现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改变。马克·吐温不受欧洲传统的束缚,以新大陆人的眼光看待事物,提倡并开辟了“运用口语进行创作”的独特文体。
  • 最是人间留不住

    最是人间留不住

    拣定安宁或沉静的一隅,焚上一炉沉香,暗香袅袅里静睇着那炉上斑驳,借此窥得一点长眠在岁月中的过往。在幽香细细中我们还窥得见那些岁月里的女人们。她们鲜活在时光里,庄妍靓致,风雅超群。她们或倚楼独望,或长风吟诗。她们飘扬的衣袂化作了时代的旌旗。她们像岁月里的浮光锦,不沾染一丝世俗污淖,留给我们的都是皓月般完美的倩影。世代的笔墨已经将她们的故事渲染得锦绣如斯,而历史仍旧让我们从只言片语中感受到现实的粗粝。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下)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下)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谋略始祖:姜尚

    谋略始祖:姜尚

    姜子牙,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商朝末年人,其始祖四岳伯夷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吕氏。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热门推荐
  • 盘古至唐虞传

    盘古至唐虞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世之老大你对象掉了

    末世之老大你对象掉了

    女主:余阳是个边自考本科边上班的普通单身狗。就在她最后一次考试结束,将要领到毕业证的时候,倒霉催的末世来了。好死不死都快到部队门口得救时却被丧尸给差点挠死!福祸相依,置死而活,觉醒异能纵横末世,杀丧尸,护家人,守家园,为了我们的未来而战!男主:蒋明风是出生在家风严谨的军人世家里,是排行老二的冷面少将。就在他即将调任去往H省的时候,末世来了。一朝梦醒,雷系异能觉醒,出于军人责任感的他甘心被困在这个沿海城市。却不想一次剿丧尸的任务遇到了那个一见动心的她,从此再也无法自拔。————玉山部队无预警尸变,在混乱的人朝中,他们携手御敌,共同进退;上阳基地里,人们的尔屡我诈,各党派的勾心斗角,让余阳和蒋明风失望出走,欲寻一片净土;颠沛流离的西北之路,他陪她一起度过最无助的时光;暗藏凶险的藏族领地,独眼巨虫令两人一度生死相隔,是彼此的坚持战胜了危险;————蒋明风曾说过:“我对你的心日月可鉴,只要你愿意,我会给你一生的安稳。”余阳也说过:“我不懂这算不算爱情,但我自私的想要你一生一世都在我身边,无论风霜纷扰。”这是两个单身狗在末世里学会爱的过程,是一场不以言说的爱情。
  • 你是我久等的归人

    你是我久等的归人

    本书共选了陈麒凌18篇短篇小说。每篇所描写的感情类型都有不同,有大学生纯纯的爱,有刚步入社会青年青涩的爱,有对信仰的尊敬,有对父母深切地关怀,有对故乡真切的怀念,也有对社会不公平待遇的反应。每一个故事的人物形象刻画鲜明,没有千人一面,每人都展示了独特的个性。语言简洁质朴,贴近生活,是一本写满作者真诚的小说集。
  • 冷王毒爱

    冷王毒爱

    第一见面,他霸道地夺走她的心爱簪子;为此,在她的纠缠下,他和她结下了一个她单方面的婚约,要他拿一辈子的自由来换取簪子的稀世价值;第二次见面,她不顾一切地为他当下那致命的一箭,在剧烈快要昏死过去的疼痛中,只见到他理所当然地潇洒离去的背影,当下,她被气昏在地上,心里的如意算盘再一次落空!第三次见面,没有任何的理由,也没有任何的解析,直接用她的生命来帮他解毒,在痛苦的折磨下,她发自内心痛苦问:“为什么是我?”“因为你,是目前我找到最为安全的女人!”留下这句近乎冷血的话语后,他再次消失在她的面前,这一刻,她知道……她没有选择了!………………冷风萧萧吹过,吹散了她颊边的青丝,她看着深幽不见底的悬崖,用轻到几乎不能听闻的声音问道:“为什么要这样残忍地对我?”“这从来就是一个天衣无缝的算计,你只是其中的一颗不可或缺的棋子而已……”风依旧呼啸地不断吹拂着她颊边的青丝,吹散了黑夜中脸边上两条光亮水痕!她回头看着他依旧冷锐刚毅的脸庞,木然地道:“我是不是很重要的棋子?重要到你可以娶一个你不爱的女人,当你的妃子?”他喉咙上的喉结滚动了一下,最终只是锐利地沉默看着她,没有说半句。这一刻,她知道了结果,心酸地轻颤了一下身体,她毫不犹豫地往前一跨,坠入漆黑不见底的万丈悬崖之中……这就是她最后对他回答的回答!“玉儿……不要……不!”撕心裂肺的嘶喊声,似乎远远地传来,但是这一刻,什么都不重要了,因为她已经知道了‘最终的答案’了!。。。。。。。。。冷王毒爱。。。。桂枝。。。。。。介绍文文的广告区域:亲们一定不要错过喔,这些文文都很好看喔,呵呵!江渔《救赎》超级好看的现代文喔,亲们不要错过喔,呵呵!幽夜罗《鸾殇》文文有很多很好看的悬念,是一本不能错过的好文,呵呵!江渔《邪王狩奴》六月穆水《钱奴》六月穆水《舞倾国》一本慢热而好看的文文,亲们千万不能错过!呵呵,这三本文文,枝枝自己也在追看,都是非常好看的文文喔,大家千万不要错过拉!推荐一下枝枝本人完结的文文,希望亲们多多支持喔,呵呵···谢谢!:帝君临情冷帝虐情
  • 穿越之捡到包子当娘亲

    穿越之捡到包子当娘亲

    失去亲情的女主因为一一双高跟鞋啼笑皆非的穿越到一个贫困的小孤女身上,一睁开眼睛发现身边还躺着一个白白嫩嫩的小包子,缺失了亲情的女主一眼就将这个小包子当成这一辈子的补偿,即使没有血脉相连也能成为亲人,誓要将小包子给养成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补偿上辈子缺失的亲情,只是...随着小包子的长大,怎么这个孩子越来越粘着自己这个只大了他五岁的娘亲呢?场景一:院子里一群小孩子听完白风幽讲的西游记之后,恋恋不舍的被大人么给拉着回去了,白风幽正将院子里给打扫干净。“幽儿幽儿,你只能给我一个人讲故事,不能讲给他们听!”才三岁的曦儿背着两只包子手一脸不高兴的撅着小嘴对着白风幽正经的说道。“曦儿听话,要叫娘亲!和小朋友们一起听故事不好吗?”白风幽无语,不知道为什么曦儿三岁之后就是不叫自己娘亲了,老是幽儿幽儿的叫,白风幽很头痛,说了多少遍也没用,而且曦儿好像越来越霸道了,这可不是个好现象。“不要!幽儿就是幽儿!幽儿是曦儿一个人的,不能讲故事给别人听!”曦儿抱着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白风幽固执的说道。“好好好,曦儿说什么就是什么。”白风幽无奈的拍着曦儿小小的身子纵容的说道,这个家的情况和别的家庭不一样,曦儿大概是没有安全干吧,白风幽这么想着,完全没有看到抱着自己的曦儿眼中一闪而逝的得逞的光芒。场景二:“幽儿我来帮你吧。”白风幽和曦儿在山上捡了柴火背下山去,在路上遇到了同村的铁柱,铁柱看幽儿一个人背着柴火就上前帮忙。“那就谢谢了,我一个人还挺累的。”白风幽见到铁柱高兴的说道,有人帮忙真是太好,完全都没有看到身边一张小脸臭臭的曦儿。“幽儿,曦儿长大了也能帮幽儿背柴火。”曦儿拉着白风幽的手说道。“好,等曦儿长大了,再来帮娘亲。”白风幽笑着摸了摸曦儿的小脑袋说道,完全当成是童言童语,让曦儿郁闷的,看铁柱越来越不顺眼。场景三:“幽儿!幽儿!快看,这是父皇赏赐给我的琉璃国的宝石,你看你看,是不是很漂亮,做成首饰幽儿戴上一定很漂亮。”精美的安王府,身着精美服饰的安王拿着一个装满了钻石的盒子找到白风幽高兴的喊着。“曦儿,你记住我是你娘亲,这么漂亮的宝石还是要给你未来的安王妃用吧。”白风幽无奈的看着在自己面前讨好的曦儿,无奈的说道,什么时候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居然会对自己生出这样的心思,白风幽无奈。
  • 穿越囧事:十两皇后

    穿越囧事:十两皇后

    <腾讯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没什么好说的,一个倒霉的女人穿越后的事情,很囧,很无奈,结局是温暖的!言情+小白+武侠+阴谋,总之乱七八糟的事情,多的数不清……
  • 荣耀之重:暨其他演讲

    荣耀之重:暨其他演讲

    该书收录C.S.路易斯1939至1956年间的9篇著名演讲稿。这些演讲稿之论题,与现代中国思想密切相关。如,《荣耀之重》谈德性伦理的古今之别:今人以为最高德性乃“无私”,古人以为最高德性乃仁爱;《战时求学》一文谈的则是,保家卫国与大学求学两不相妨;《我为何不是和平主义者》谈和平主义之纰缪;《高下转换》一文则针对现代哲学之主流:还原主义(reductionism),等等。
  • 异辞录

    异辞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主宰

    主宰

    鸿蒙界,共有三千宇宙,其中种族如林,强者辈出。而人族,不过是一个极其弱小的种族,一个被称作战神的少年,从昊天星走出,又会带来怎样的传奇故事呢?吾为主宰,当俯瞰时光长河,镇压万古敌!
  • 赞阿弥陀佛偈

    赞阿弥陀佛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