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叶思芬说金瓶梅(第1辑)
《金瓶梅》对世情的揭露,对人性的描绘,比它的情色描写更具冲击力与持久性。在解读者叶思芬的眼中,这不是一部人们惯常认为的“淫书”“禁书”,而是一部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描写日常生活的书,写的是柴米夫妻的衣食住行、爱恨情愁、贪嗔痴慢、生离死别。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明朝中后期运河沿岸一个有钱人家的日常生活;看到潘金莲如何挣扎谋求一个更好地未来;看到西门庆在官场、商场乃至欢场的应对进退;看到那个时代的官员、商人、妓女与尼姑的生活点滴,以及这样的日常中,人的可笑、人的可怕,还有人的可悯;看到数千年来从未改变过的世道与人心。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文学包罗万象,但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人。”《我只知道人是什么》是著名作家余华亲自编选的一本最新杂文集。本书正是他近年来所发表的杂文结集,余华充满睿智又真诚地分享了他的观察和思考,内容包罗万象,从往事到现实,从自我到时代,既漫谈生活体验,也谈及创作心得,他生动回忆了他和福贵、许三观等笔下人物的相遇,也讲述了走访世界时和勇敢的波兰农民、意大利精神病院病友的相遇……有时候他们千千万万,有时候他们就像是同一个人。这些对人性宽广与丰富的探究,展现出一位优秀作家对生活的深刻洞察,而命运无常中凝练出的一个个故事,不仅连接着我们的过去与未来,也最终指向了所有文学和艺术创作中最根本的力量来源。萤火时代的闪电:诗歌观察笔记或反省书
本书以新世纪以来诗歌的热点现象和焦点问题为切入口,具有说服力地辨析和反思了诗人与语言、技艺、现实以及时代的复杂共生关系。这是一个对诗人的精神难度和写作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精神闪电的照彻。作者通过对代表性诗人的精神征候分析和文本细读呈现了整体性意义上的诗歌场域的多层性构成。从碎片化、电子化、浮躁化、活动化的诗歌生态出发,作者对诗人心态以及诗歌的写作、阅读、传播和评价予以厘清和定位以及准确的评骘。与此同时诗人与空间尤其是精神远方的关系在本书中得到深入探讨,城市化时代的“乡愁”“记忆”和“地方性知识”已然成为诗人绕不开的写作路径。超级富翁的9个习惯:古巴比伦的理财圣经
6000年前的巴比伦,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最繁华的城市,每个巴比伦人都了解金钱的价值,并懂得如何让自己变得富有。完备的理财原则指导他们致富、储蓄、投资赚钱,他们的收入像汛期的河水一样源源不息,为他们的富有生活提供保障。而这些简易朴实的理财智慧,沿用至今也不显得过时。作者乔治·塞缪尔·克拉森很荣幸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项财富运动中,从而完成他们的愿望。而《超级富翁的9个习惯:古巴比伦的理财圣经》更是用许多有趣的故事来更具体地解答读者最关心的问题,鼓励读者增加存款数目,积累财富,在解决个人财务难题等方面给予读者最真切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