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2500000008

第8章 隋唐时期(2)

此时的陈子昂虽说有了名气,但只是个虚名。后来中了进士,也没有混得一官半职。不久,唐高宗死于洛阳,要把灵柩运回长安。陈子昂借这个机会,上书武则天,进行劝阻。他认为将高宗灵柩运回长安不仅会加重关陇频遭荒灾人民的负担,而且护灵的数万大军也疲于奔波。当时武则天掌权,正要网罗人才,看到陈子昂的上书后大加称赞,因而召见了他,让他负责管理文献典籍工作。由于他以不同寻常的政治见解和超群才华赢得武则天的重视,因此他的书,文人争相购买,互相传阅。

陈子昂喜欢研究历朝历代的兴废与盛衰的原因,为武则天执政出谋划策。他经常上书武则天,对当时的政治提出建议,然而武则天认为他不过是一舞文弄墨的文人,并不采纳他的意见;即便对于他劝谏将高宗灵柩运回长安的建议,她也置之不理。

从此,陈子昂心生不满,并指出武则天是“外有信贤之名,内实有疑贤之心”。这一下更得罪了刚愎自用的武则天。同时由于他上书直言不讳,也得罪了一些权臣,遭到他们的嫉恨。从此,陈子昂感到心灰意冷。他想努力改革政治弊端,可是自己人微言轻,没有人听他的。酷吏们依然横行无忌,武则天的侄儿们还是权倾朝野。后来陈子昂因继母去世,回乡守孝去了,守孝期满回到长安之后,他被擢升为右拾遗,但终日郁郁寡欢,准备辞官归隐。

就在这时,陈子昂因朋友的牵连被判入狱两年。出狱后,他跟随建安郡王武攸宜出征契丹,担任参谋一职。结果前方兵败失利,武攸宜犹豫不前。陈子昂见后,提出要武攸宜亲率部队担任前锋主动出击。谁知贪生怕死的武攸宜根本不理睬他。由于陈子昂坚持自己的主张,再三要求武攸宜亲率士卒出击,结果被武攸宜罢免了他的参谋职务,降为军曹掌管书记文牍之事。

此时,陈子昂感到深深的绝望了。他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怀着满腔愤激之情,登上了蓟北楼,一边缅怀古代明君圣贤的丰功伟绩,一边回想自己的不幸遭遇,深感前途一片黑暗。从而写下了他的代表作《登幽州台歌》,这是他理想破灭的悲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从战场上回来的陈子昂,立志归隐,便以父亲年老多病为由,上表请求辞官回乡,侍奉老父,以尽孝道。武则天同意他的请求,从此他回到了家乡射洪。

但是武三思等人却不放过他,他们指使射洪县令诬陷陈子昂,把他关进大牢,陈子昂忧愤交加,不久就去世了。

元代有人称陈子昂是“唐之诗祖”,给他这么高的评价,主要是针对他对诗歌的革新理论和诗歌的创作实践而言的。

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理论,深刻批判了晋宋以来的形式主义,要求诗歌反映社会现实,讴歌进步理想。

陈子昂在革新理论的指导下,亲自实践,努力创作,写下了《感遇》38首、《登幽州台歌》等优秀的作品,“一扫六朝弊习”。

陈子昂的诗内容充实,针砭时弊,关心国家兴亡和人民苦难,具有强烈现实意义。

不难看出,陈子昂的诗已洗尽六朝脂粉气,成为“音情顿挫,有金石声”的作品。因此,说陈子昂开创一代新诗风,成为“唐之诗祖”,是毫不夸张的。

总之,陈子昂顺应时代潮流,高举诗歌革新大旗,横扫六朝形式主义诗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

王昌龄

在群星灿烂的唐代诗坛上,有一位“位卑而名着”的杰出诗人,对后来诗歌,特别是绝句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就是赢得“诗家天子”称号的王昌龄。

王昌龄,生年不详,卒于约756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晚年贬龙标(今湖南洪江西)尉。开元、天宝间诗名甚盛,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尤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从军行》七首、《出塞》两首皆有名。其宫词善写女性幽怨之情,也为世所称。原有集,已散失。后人辑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平民家庭里,他一生贫困,生活在社会的下层。后来虽然中了进士,当了个小官,但因为自己的行为不合世俗,被一贬再贬。即使如此,流言蜚语还是铺天盖地地向他袭来,使他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面对这无情的现实,他决定辞官归隐,但就在他辞官返回故乡,路过亳州时,被刺史闾丘晓无辜杀害。

王昌龄一生虽屡遭贬谪,但他也有得意的时候,他在边塞时,豪情万丈,想在疆场立功,寻求出路,其《从军行》就表明了他当时的志向: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中的“不破楼兰终不还”抒发了诗人的爱国豪情和冲天壮志。

结束了边塞生活,王昌龄到了长安,任校书郎,这也是他很得意的时期。在这里,他与李白、高适、王之涣、王维等人,交往密切,经常在一起吟诗作画。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与高适、王之涣“旗亭画壁”的故事,就是文坛的一段佳话。

有一天,外面还下着小雪,王昌龄、高适和王之涣相约到旗亭交流诗体,同时在那里聚餐。正当他们酒兴正浓之际,忽然有梨园伶官(即乐官)十几个人上楼来搞聚会。

他们三位诗人见此情况,就退到一边围着炉火观看。刚过一会儿,有4个歌女上楼来了,她们穿着十分华丽。当时乐声渐起,4个歌女则闻乐起舞,顿时安静的旗亭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这时,王昌龄提议说,我们都是以诗出名,今晚不妨多写几首,以诗助兴。每人的诗稿上不留姓名,送给她们吟唱。谁的诗入选为她们所唱,谁就胜。于是他们快速的写诗送给伶官,等着她们吟唱。

过了一会儿,有一伶官打着拍子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新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听完后,在墙上作一记号。

接着又一伶官唱道:“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听完也在墙上作一记号。

又有一伶官唱道;“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又作一记号。

唱了半天,没有王之涣的。他认为未必自己的诗不如他们,便起身说:“这些伶官都是潦倒乐官,听唱的都是一些俗辞,至于阳春白雪,这些俗人会唱吗?你不信,我挑出歌女中最佳的让她唱,她唱的如果不是我的诗,我当面认输,终身不与你们比高下。如果她唱的是我的诗,你们就要奉我为师。”大家听罢,一阵欢笑之后,等待看结果。一会儿,王之涣挑选的人出来了,她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果真唱的是王之涣的诗,他听后高兴地说:“你们看,我没有吹牛吧!”大家听后,欢笑不已。

当然,王昌龄之所以被称为“诗家天子”,主要还是他绝句贡献大。他的诗现存180余首,其中绝句约占一半,艺术造诣也最高。

他的诗在人物心理刻画上,善于捕捉一刹那的感情变化,并能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如《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诗中从“不知”到“悔教”,中间用柳色带动,把少妇的劝夫封侯到后悔的心理活动,刻画得尤为深刻,充分表现了王昌龄在表现人物心理上的高超艺术手段。

王昌龄的诗能够广为流传,还在于能深入浅出,如《出塞》之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整首诗字里行间,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急切的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充满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又曲折地讽刺了昏庸无能的统治者。既有对历史的总结,又有对现实的批判和对将来的憧憬。

王昌龄的诗作长于心理刻画,注意虚实结合,深入浅出,达到了一个很高的艺术境界,从而广为流传。

孟浩然

孟浩然,生于689年,卒于740年,湖北襄阳人,是唐代着名诗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后游长安,应进士不第。晚年曾为荆州从事,一生不得意,寄情山水,游历了东南各地,写了许多山水诗,因与王维齐名,称为“王孟”。

孟浩然在家勤学30年,但一生怀才不遇,因而很容易受到襄阳当地历史上着名隐士的影响。他对这些隐士高人仰慕不已,经常去凭吊、瞻仰他们的遗迹旧址,他不止一次地去鹿门山寻觅庞德公的隐迹,深感“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孟浩然对曾经隐居隆中的诸葛亮也非常崇敬:“谁识躬耕者,年年《梁甫吟》!”也希望自己能够逢遇明主。

还在30岁的那一年,有一天,孟浩然正在那幽静的树林中散步的时候,他看到那树枝上压满枝头的果实,不胜感叹。他想到孔子三十而立的教诲,想到自己虽饱读诗书却无一点功名,不能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想到自己到而立之年,还住在田园之中,不禁文思涌动,挥笔写了一首《田园作》,道出了“三十犹未遇”、“丘园日暮空”的感叹。

在开元16年(728年)岁暮,孟浩然满怀希望,离家去京应考。但考试的结果是名落孙山。科场的落魄使他平生第一次真正认识到,科举制度实际上是不公平的。后来他总结自己落榜是朝廷无人的缘故。虽然朝廷无人,但他并没有马上回去,而是留在京城,结交朋友,以显露自己的才华。

这年中秋,孟浩然应邀参加了一些文人学士举办的赏月吟诗会。当孟浩然念出:“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在座的文人、名士都赞扬这句诗清绝秀丽,集体放下笔不再续联。丞相张九龄、御史王维、尚书侍郎裴朏等很快便与孟浩然结为忘年之交。此事在京城都很快传开,孟浩然的诗名也就传开了。

孟浩然在京城期间,经常生病,托宰相张说举荐的事,也是杳无音讯。至此,孟浩然觉得再呆在长安没有什么意思了,仕途的进取已没有什么希望,于是,归乡隐逸的念头产生了。

回家两年后,为了排遣仕途失意的不快,孟浩然开始了出游。先到洛阳,再顺舟南下,循着汴水、邗沟、江南而行。先后经过荥阳、汴州、宿州、楚州、扬州、润州、苏州、太湖、杭州。这次出游,对于孟浩然来说,是为了散心。他在《自洛之越》一诗中叹息自己“功不成,名不就”,现在只好寄情山水,泛舟湖海了。

这次出游还乡后,孟浩然又开始了闲居生活。第三年唐玄宗诏令州郡,举荐贤能。当时襄州吏史兼山南东道采访使韩朝宗很欣赏孟浩然的才学,想向朝廷推荐他,于是约孟浩然做好准备,一起去长安。可是约好见面的那一天,孟浩然正碰上一位朋友来访,两人正在一起饮酒、高谈阔论时,门人提醒他说:“你与韩公有约,他已在外面等你了!”孟浩然听后,马上呵斥说:“正在饮酒,不要管他!”孟浩然失约,韩朝宗一怒之下,也走了,再没找过孟浩然。

然而,孟浩然对失去这次机会并不后悔。此事居然使孟浩然博得了“好乐忘名”的美誉。

后来张九龄被贬出长安到荆州任长史。在这年夏秋之交,张九龄招孟浩然入他的幕府任从事。孟浩然没有拒绝。但不到一年,他就辞职回家。在家中,过着写诗、耕种的生活,在这期间,他写下许多山水田园诗。如流传很广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首诗,写田家留饮的优美情境和宾主之间的友谊。看这首诗,仿佛近似陶渊明诗。写景不雕琢,人物心情表露无遗。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除田园诗外,孟浩然还有不少行旅诗。如《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写暮江闲眺所见和独客异乡的惆怅。又如《春晓》,写春朝初醒时的情趣: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像这样一些旅游诗和生活小诗,大都写得很生动,让人有一种清新自然之感。

孟浩然怀才不遇,寄情山水,他是继陶渊明之后的又一田园山水诗大家。

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先世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军陷长安时曾受伪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中年后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悠闲生活。

开元盛世,唐诗的发展达到了顶峰。这一时期,除了李白、杜甫两大杰出诗人外,同时还出现了一大批具有相当成就的诗人。其中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

王维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他靠母亲崔氏抚养成人。他母亲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母亲的熏陶下,王维与其弟王缙也从小信佛,以至长大成人以后,也常以素食为主,不食荤腥。实际上王维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人称他是“诗佛”。

王维15岁时和王缙离开了家乡,在当时的长安和东都洛阳活动。凭藉着自己卓越的才华,很受上流贵族欢迎,经常出入王公、大臣的府地。

王维也常到唐玄宗弟弟岐王李隆范家里去走动。有一次他看见李隆范家中的墙上挂着一幅奏乐图,看着看着,不觉面露微笑。旁人发现以后,问他:“王维,你笑什么?”

王维回答说:“你看这幅画上,乐师们在演奏什么?”

旁边的人仔细看了一遍回答说“不知道”,便问王维:“你看出其中的什么啦?”

王维说:“图中的乐工演奏的是《霓裳曲》,而且是第三叠第一拍。”

李隆范知道后,召集乐师们演奏这首曲子。结果,与王维所说的一模一样。

从此,李隆范更赏识王维的才能,并视为知交。

经过李隆范的举荐,王维参加科举考试,考了个第一名,被马上授予太乐丞之职。这对王维来说,可说是少年显达、春风得意了。但是,不久因手下的人不谨慎,私自表演了只能为皇帝表演的黄狮子舞而受到牵连,贬谪济州(今山东境内),任司库参军。这一挫折,对王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他在《被出济州》诗中,以“微官易得罪,谪去济州阴;执政方持法,明君无此心”等诗句,表现了他的不满与怨恨。

在济州期间,王维结交了许多失意文人。从这些人的不幸遭遇中,他开始对社会政治的黑暗有了认识。他发现朝廷在用人方面,不是看一个人的品德和才能如何,而是看他出身是否名门望族。那些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倚仗祖先的功劳,而享受着荣华富贵和种种特权,而那些德才兼备的人才,却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以致被埋没在乡野田园之中。因此,他认为这很不公平,他在《济上四贤咏·郑霍二仙人》一诗中,愤慨揭露那些“翩翩繁华子”,“幸有先人业”,得以“肉食鹜华轩”的庸人,这些不合理的现象,使王维看破红尘,愤而辞官归隐了。

但是,王维归隐不久,张九龄拜相。王维很拥护和支持张九龄的政治主张,因而又取消了隐居的念头,回到京城,当上右拾遗。不过,王维与张九龄的合作是建立在政治主张一致的基础上的,与那些个人投靠和培植私党有着本质区别。但是好景不长,奸臣李林甫为了专权,向皇上进谗言,把张九龄贬为了地方官。从这以后,李林甫大肆结党营私,培植个人的政治势力,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这样一来王维又开始心灰意懒,准备辞官归隐。

但是,王维的归隐并未能马上付诸实行。皇上派王维带着朝廷的奖赏去凉州劳军。

同类推荐
  • 爱尔兰古诗选编

    爱尔兰古诗选编

    在英语进入爱尔兰之前,古爱尔兰语——盖尔语——的诗歌已经兴盛,并影响了后世的爱尔兰文学。爱尔兰古诗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纪,发展出了严格的格律。诗歌讲究对仗押韵,每行多为七音节和五音节,和中国古诗有相通之处。此书选译的爱尔兰古诗包含有多个主题——神话、信仰、自然、爱情等——可供读者一览早期爱尔兰诗歌的风貌。
  • 2013民生散文选本

    2013民生散文选本

    《2013民生散文选本》精选了2013年发表在全国 各地报纸、杂志等媒体上的优秀散文,作者中多为当 代中国文坛著名作家。这些文字优美清新,或温婉圆 润,娓娓道来,或老辣独到,鞭辟入里,无不透露出 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以及对民生,对亲情、乡情等 的挚爱。
  • 有思文丛:深夜醒来

    有思文丛:深夜醒来

    本书是小说家乔叶的一本散文集,收录了“深夜醒来”、“咬文嚼字”、“吟游四方”3辑共39篇文章。内容涉及对逝去亲人的回忆、对日常生活的感悟、对旅行意义的哲思,语言通俗清丽、感人肺腑。
  • 读点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读点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美国的一个影评人大卫·邓比,在48岁那年重返大学校园。起因就是当年发生在美国知识界的一场争论--如何对待西方传统“经典”?我们国内也有关于“阅读经典”的争论,几乎就是多年前发生在美国的那场论战的翻版。无论是支持或反对阅读经典,尤其是国学典籍的,都在实际上离他们所讨论的那些书--文学、哲学、历史的作品--特别远。比如四书五经,它们毫无疑问既是国学也是经典,但它们真如某些人所言是邪恶的根源,或者如另外一些人所言,是民族精神的源泉或21世纪的希望吗?得到真实答案的最好办法,就是带着今天所遇到的问题,把这些书认真地读一遍。
  • 都是打嗝惹的祸

    都是打嗝惹的祸

    《都是打嗝惹的祸》收录的作品分为今古传奇、人生百味、人间真情、超级想象、世相百态五部分。作者的文字轻快精准,文如其人,极具穿透力,同时又丰满而有温度,通过一篇篇文章,你可以触摸到作者独特的心灵气质——既拥有清冷的理智,又不乏湿润的心情。在看似微小的故事情节中,你能读出作者四溢的智慧灵光,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都是打嗝惹的祸》是一本值得阅读和收藏的好书。
热门推荐
  • 诡楼

    诡楼

    某市第一大厦,位落于繁华地带,精美装潢后却成了杀人利器;午夜若隐若现的影子、双眼暴怒的尸体、楼道里凌乱的脚步……高入云端的大楼受到了诅咒,如何逃离这出满惊悚和诡异的鬼楼,方法只有一个……
  • 乡愁(黑塞作品02)

    乡愁(黑塞作品02)

    《乡愁》是黑塞一举成名,跃登文坛的作品。黑塞独特而富有音乐性的文体,描绘心灵思维暗影的观察力,伴随他日后一系列的作品,逐步赢得其世界性的声誉。书中刻画佩特在恋爱、感情路上的浮沉、挣扎,友人溺死的打击,人生际遇中遭逢的孤独与寂寞,亲情的呼唤与牽絆,青年对大自然的向往,使这部作品成为一本动人的教养小说。黑塞的作品,如诗如画的节奏,宛如小提琴和钢琴的奏鸣曲,时而悠扬,时而低沉,带着浓郁诗质的乡愁和对生命执着的热爱,也表现经历战斗、锤炼之后的领悟,故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弦。
  • 老师来找茬

    老师来找茬

    天河小学五(5)班的任课老师个个身怀绝技,个性十足。当学生们的日记神秘失踪后,语文老师“万人迷”巧施“催眠术”,智破日记失窃案;面对全班五十多条追星“好汉”,思想品德老师“活雷锋”,以一堂生动的行为艺术课,帮助同学们树立了正确的偶像观;十万巨奖从天而降,同窗好友“反目成仇”,英语老师“麦兜”果断上演“狐狸分饼”,将钱用到了刀刃上;科学老师“龅牙大叔”爱讲恐怖故事,在他居住的那座恐怖的老房子里,“探案小虎队”意外地捉住了一个“幽灵”。
  • 妖刀魔魅

    妖刀魔魅

    身世难寻的遗孤,神秘强大的心脏,浴火重生的凤凰,野心弥漫的大陆。天界,魔神裔的一员,扑朔迷离的真相。苏雪,有史以来最惊才艳艳之辈,最接近迷雾终点之人。但轮回若无法打破,故事便不得终止。
  • 血中原

    血中原

    天下大乱,况我堂堂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耶!——英雄末路,千载之下,让人唏嘘!
  • The Middle Class Gentleman

    The Middle Class Gentle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接生

    接生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王子复仇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王子复仇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末世之女配要黑化

    末世之女配要黑化

    推荐作者新书《穿成末世文中男主前女友》,欢迎大家移步观看哦!沈蔓穿进了一本末世甜宠文里,武力值炸裂的男主带着一群小伙伴,和女主一起创建基地,然后快乐生活的故事。然而,快乐是属于别人的,沈蔓命不好,成为男主漫长人生中的唯一黑点。末世前,嫌贫爱富甩掉男主的初恋女友,最重要的是,她在这本书里没有活过第一章。看着这危机四伏的末世,柔弱废柴的小辣鸡觉得自己抱紧偶遇的前男友,似乎还可以挣扎一下! 【原书简介:末世十年,丧尸横行,韩清涟没有死在丧尸手中,却死在了男朋友和他的小情人手下。没想到死后,心中却涌起了一阵明悟。自己所处的世界是由一本书演化而来,自己原本身为女主的机缘被穿书人所夺……重回十年前,韩清涟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傻白甜……】
  • 解放临沂

    解放临沂

    历史的脚步从不停息,多少故事如流星划过,尘封在记忆里。有些故事过去了也就过去了,有些故事因其意义非凡常在我们耳边回响,而有些故事则需要拂去尘埃,重新打量,以全新的角度审视其曾存在的意义。发生在67年前的国民党军队与日寇间的临沂战役就是一个这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