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3300000009

第9章 迷宫之谜

1950年,英国南部小村维克里辛顿的教区牧师撒尔斯做了个很奇怪的梦,梦中,他从家里的窗子向外望,看到很多人在下面花园的迷宫中走来走去,背后有一个模糊的影子向他讲述眼前的情景。

他醒后,梦境仍历历在目,自觉非把梦里的迷宫建造起来不可。迷宫仿照村中教堂里一组宗教雕刻而建成,甚具象征意义,蜿蜒小径表示人生的旅途,那些死胡同代表人死前所犯的罪孽,是登上极乐天堂的路障。

有史以来,世界各地都建有迷宫,有的是真实的建筑,有的是具象征意义的艺术品。远古人类也采用酷似迷宫的图案,例如在苏默人的图记、巴比伦人的书板、伊特拉利亚人的酒瓶、罗马人的碎石路、庞贝城的一根柱子上,甚至在爱尔兰纽格兰奇古墓壮观的石门雕刻上,都可以见到这些图案。纽格兰·奇古墓已有五千年历史,是世界上一座最古老的建筑。

尽管迷宫时有发现,但是其真正意义和建造原因,人类所知甚少。很多人认为迷宫是用来消遣的,有些人觉得那是个猜不透的谜,或是个伤脑筋的难题,更有些人认为迷宫是种隐含特别意思的符号。

远古最着名的迷宫,据说是密诺斯王下令在克里特岛诺瑟斯建造的,由着名建筑师、雕刻家代达罗斯负责设计,相传,最里面的密室住着可怖的牛首人身怪物弥诺陶洛斯。密诺斯王因儿子死于雅典人之手,强迫他们每年献七对少年男女给他作补偿,供弥诺陶洛斯吞吃。后来,提修斯得到密诺斯的漂亮女儿艾莉艾妮帮助,斩除此怪物,才逃出错综复杂的迷宫。

尽管这个传说脍炙人口,克里特迷宫的实际形状却无人知晓。这迷宫可能只是条经过装饰的走道,供举行祭祖仪式时跳舞之用,或者可能就是今天称为戈提纳洞穴的洞穴网,网中洞穴位于诺瑟斯市密诸斯皇宫附近,由迂回交错的隧道相连。

有些专家认为密诺斯皇宫根本就没有什么迷宫,因为英语“迷宫”一词源于一个希腊词,意指“双头斧”,克里特岛古时崇拜公牛,在诺瑟斯此风尤甚。当地人以双头斧宰杀供祭祖用的公牛,密诺斯皇宫可能是“双头斧之所”,后来误称为迷宫。至于传说所描述的迷宫,考古学家在诺瑟斯迄今还找不到一丝痕迹。

中世纪时期,欧洲一些着名大小教堂的地板和墙壁上,都画了迷宫,有些名为耶路撒冷之途,用意似是让不能前往圣城朝圣的人以手指沿墙上的迷宫路线画,或者跑下来以膝盖沿地上迷宫的路线前进,作象征式的朝圣。至于其他的迷宫,有人认为是代表耶稣由彼拉多的衙门往骷髅地所走的最后一段路。

在英国,专为非基督教徒作游戏而设计的迷宫是在田野中用草皮铺成的。这种草皮迷宫古时可能数以百计,并且有各种各样的地方名称,例如牧人竞赛,朱利安的卧室等,乡人就在迷宫内玩各种游戏,时至今日,草皮迷宫只剩下9个,游戏规则更早已被遗忘。

十四世纪后,流行在大宅的花园内建造树篱迷宫,供娱客之用。法王路易十四曾在凡尔赛宫建造过一个十分壮观的树篱迷宫,1775年已毁。1690年建于伦敦汉普顿宫的树篱迷宫,也许可算是最着名的。

在欧洲草木不大茂盛的地带,如斯堪底纳维亚沿海,石料甚多,碎石大石都有,建造者就地取材,以石块来造迷宫,建造目的则众说纷纭。譬如十九世纪一位历史学家调查过建于瑞典海岸外哥特兰岛上维斯贝的迷宫,当地人说那是为儿童游戏而建的,其他证据却显示那个迷宫可能是水手在出海前跳舞祈求上天保佑的祭祖地点。

近代,建造迷宫之风又开始兴起,所及的地方有瑞典的韦姆兰、比利时的伯勒伊堡、苏格兰的弗罗斯堡。1968年,雕刻家艾尔顿用了20万块砖和无数石头,在纽约州阿克维尔建成长504米的“克里特迷宫”。

新迷宫将陆续建成。不论是作为一种象征,还是供举行祭祖之用,甚至只用来娱乐,所有迷宫均显示出人类的创造力,以及爱好思考难题的天性。

同类推荐
  • 辛巴达航海历险记

    辛巴达航海历险记

    《辛巴达航海历险记》,出自《天方夜谭》,是中古阿拉伯文学中一部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民间故事集,是世界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亚洲中近东各国、阿拉伯地区广大市井艺人和文人学者经才几百年的共同加工、提炼、编纂而成的。它包罗了各种各样的精彩故事,集中了阿拉伯世界民间故事精华,是规模宏大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包括寓言、童话、冒险、爱情、名人轶事等各类故事。因其想象丰富、描写生动、故事曲折而风靡全世界。
  • 今天明天

    今天明天

    我们生话在何其神奇的一个小世界。事物与事物,就如同豌豆与胡萝卜,如此不同,又如此相似。就好比雷声和彩虹;作家和画家;垃圾车和洒水车;打呼噜的猫咪和小碎花的窗帘。而每一个小孩心中,都有一个长大成人的愿望;每一个大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童心未泯的理想。
  • 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趣味物理卷)

    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趣味物理卷)

    物理是一门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科学,它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一些看似简单的事情,你不一定能够将其中的道理讲清楚。美丽的彩虹是怎样形成的?风筝为什么能飞上天?不倒翁为什么不倒?静电带给我们哪些福与祸?这些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其中的物理知识,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搜集有古希腊民间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七篇。大部分为动物寓言。
  • 两片叶子不孤单

    两片叶子不孤单

    《两片叶子不孤单》文采斐然的童话盛宴,简洁流畅的文字辅以形象可爱、栩栩如生的精美插图,为孩子们打造出一个鲜活灵动的童话世界,这一个个妙趣横生的童话故事下,流淌的是真爱纯美的情愫情感,蕴含的是积极探索的童真童趣,能有效帮助孩子培养好品质、好习惯。
热门推荐
  • 假妾真宠

    假妾真宠

    女主穆因音误入古书剧情系统的第一天就被送入洞房。系统中的世界再悲惨变态,也不及她触发、改编的新情节来得反转。她双商在线斗智斗勇,但也一本正经胡说八道,更擅长捋起袖子浑水摸鱼。左手揽夫君,右手点钱票的她是否能成功自系统中逃出?(这个还真有点难说)关键字:先婚后爱+文明游戏
  • 虎皮鹦鹉

    虎皮鹦鹉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四明十义书

    四明十义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级帝主

    神级帝主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叶玄重生的第一件事就是,干死自家老祖宗,吸收其力量和精华,强大自身。第二件事:造反,自己当老大!第三件事:以至尊神典为基础,杀遍全世界!(主角冷血无情,不喜勿入!)
  • 繁瑾余笙

    繁瑾余笙

    处于学生时代的我们,总会有属于少年时代的青涩。懵懂的情愫。时光变迁,我们……会变吗?“你好,我叫余帆”“顾瑾笙”白驹过隙,我们早已被社会磨平了棱角。不变却是我们的心。“余帆...你走吧,趁我还没有后悔。”“瑾笙,我...”
  • 创世天帝录

    创世天帝录

    日月星辰交替,在辽阔无垠的大地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卷上古卷轴,有人说,混沌初开时,这卷轴便存在于世,也有人说,此等上古卷轴,只是虚无缥缈,没几人见过,根本不存在。慢慢的五花八门的传说假想四溢而出,而这神秘的上古卷轴被称为天帝录。相传当有人达到某个层次,被天地万物认可时,天帝录上便会撰写上这个人的名讳,而这个人便是这个世界的主宰,统领天下,通常这个人会被称为天帝。但无奈岁月蹉跎,天帝的层次没有几人可以达到,这片广阔的大地上,对于这个传说渐渐消失殆尽,剩下无几的人还在向往着这个缥缈的称号,厮杀拼搏着。
  • 绝代神帝

    绝代神帝

    诸世凋零,末日来临,帝皇定天逆世挣扎,踩倒天才,横推八荒,这天地,有我无双!终将治理无序!终将位列巅峰,俯瞰天地沧桑!
  • 终归太虚

    终归太虚

    “您掐住了对方喉咙,对方感到恐惧,获得绝望值一点。”“您剑斩敌首,获得绝望值十点。”“您威震远东一城,吃瓜群众甚众,获得绝望值一万点!”神佛不渡世人,我以绝望普度众生。“如何普渡?”“自然是送其归西。”易九慈悲一笑。
  • 梦回大秦

    梦回大秦

    硝烟战火,断壁残垣,一袭身影,红妆佳人。她是穿越千年的现代女,来到这千年前的战国只是一个意外,和暴君秦始皇相知相爱,一切都是这么甜蜜美好。然而对于权力熏心的君王,那一点卑微的爱,又算的了什么。而她,注定被抛弃。重华宫外,十里红妆,绵延不断。“大王,你当真要我过去和亲?”喜忧眼中平静,然心中痛的早已麻木。“忧儿,你相信孤,你归来的那一天,便是孤唯一的王后。”王后?她从来便没有想过,但是她也知道,他决定的事情,不会改变。无声的笑笑,把眼泪咽回肚中,干涩道:“那便如此吧。”秦王,你可知道我有多爱你,但愿你不会后悔。三载沉浮,楚国终究一梦成泡影,而她赵喜忧,心死身也死。嬴政紧紧抱住喜忧娇柔的身子,发觉怀中人儿生命的流失,几乎癫狂。赵喜忧,赵喜忧,他后悔了,从你一出秦宫,他就后悔了。每每午夜梦回,他都思念你如狂。三载的筹谋,只为和你再次相遇,你怎可如此狠心,不许!
  • Spirit Level

    Spirit Level

    'An irresistibly coherent book which celebrates the rising and the raising of the human spirit' - Michael Hofmann, "e;The Times"e;. 'If any poetry written today can have this 'redemptive effect' - as Heaney in his critical writing has begun to claim it can - then this is it' - Mick Imlah, "e;Independent on Sunda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