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0700000002

第2章 自序·导言(2)

笔者却以为,人性难题并不是太难解决,关键在于探寻的路子对头不对头。此前探究人性,大多仅仅试图从总结、归纳和提炼世人的繁杂多变的行为表现中去发现规律、获取真理。这样做,属于单纯地走归纳法的路子。把重点仅仅放在探究人的繁杂多变的外在表现上,是片面、烦冗、又困难的研究方法。如果我们同时注重走演绎法和归纳法相结合的路子,把人的表现和人性形成的原因结合起来研究,并且把重点放在人性形成的原因上,比如追问下去——人性是由什么决定的?也就是什么原因决定着人性发展变化的方向和形成的结果?决定人性的东西就更根本。自然规律已经表明,根本性的东西就简单、稳定、不容易“发生转换”。

本文就是要通过演绎和归纳相结合的逻辑方法,以翔实的解说和论证来揭示,幸福的问题、人性问题和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是一脉相承、三位一体的问题,并且着重阐明了幸福的问题和人究竟为什么活着两个问题。故此,从根本上结束了自古而今人们对这两个问题的无休争论。限于篇幅,笔者对于人性问题的观点,虽然在本书中已经能够初见端倪,但是人性问题同样是个老大难问题,深邃而难缠,所以只好另行阐明。

为什么说幸福的问题、人性问题和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是“三位一体”的问题,并且需要放在一起交叉地进行探索呢?

主要是因为第一,这三个问题本来就相互纠缠;其二,古今达人,尤其是西方人对这三个问题交叉地进行了几千年的不断探索,虽然积累了不少可贵成果。但从总体上来看,不但没有探索出世人共识的结论,而且积累下来很多带有“三位一体”性质的包袱,遗留下来太多的绊脚石。所以,不首先清除这些包袱和搬掉这些绊脚石,把几个关键的难点解释清楚,就别想能够孤立、又不失中肯地回答“人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尽管笔者一向忌讳烦琐哲学和兜圈子讲话,但是企图三言两语、直接轻易地说出明确、中肯、根本性的答案,那也只能是痴人说梦。

中国俗语有“饱暖生闲事”之说。近些年来,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急速提高,在生活水平达到或超过小康的社会环境里,社会大众思考和谈论人性问题、幸福的问题与人为什么活着等问题尤其“时髦”。但同时,了解这些问题也确实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譬如在《中国青年》2011年第23期中的一篇文章中,谈到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那样睿智又经历丰富的耄耋老人也曾经饶有兴趣地对采访他的美国《时代》周刊的记者说:“我想探究人性,探寻人类的幸福之源”,由此可见一斑。

二十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科学文化的大力发展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向逐渐从客观物质世界向主观精神世界转移,学术界专门注重研究人性、幸福和人为什么活着等问题的人也明显多起来。尤其是早已先行的现代欧美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学者们,力求用生理学、心理学、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甚至高等数学等知识,从宏观,如人与其他动物的外在情绪表现;到微观,如人与其他动物在细胞以至分子层面的生理—心理的运转机制,凡涉及这些问题的诸方面都有详细的、很有成效的研究。

但是,由于研究人性、幸福和人为什么活着等问题必须涉及的学科过于庞杂,尤其要求研究者本身必须尝尽人间的苦、辣、酸、甜,并且在此基础上有过长期艰苦的理论探索历程。再者,这些问题既十分重要又万分难解;专门研究这些也是很不实惠的差事,只花钱而不进钱。所以虽然不能傻、但必得痴的人,才选择专注地研究这些费力不讨好的问题。当然,在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等学科中,以研究这类问题作为公职的则另当别论。把研究活动作为取得薪酬的职业或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环节,那一般地说,钻研的劲头儿自然就不如“好之者”或“乐之者”;从上文所述可得知,对“好之者”或“乐之者”的要求又太苛刻,所以至今在广度和深度上,关于这类问题的知识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现在中国是全民谈论幸福和人为什么活着等问题。但是,社会上常见有人谈论到“什么是幸福”和“人究竟是为什么活着”等一系列问题时,答案往往是混乱的。致使很多人误认为关于幸福的问题和人究竟为什么活着等问题,是谁也说不清的问题。

不只是中国人,我们看看西方的学者们是怎么判断这类问题的:

荷兰现代著名学者弗里斯:“尽管几乎所有人都推崇幸福,但它还是一个神秘的概念?为什么我们如此热衷于描写幸福却又发现无从描写?是因为我们还不知道答案还是因为没有答案?有些写过幸福的人甚至认为这是个不该探索的主题。例如,英国作家吉尔伯特·切斯特顿写道:‘幸福犹如宗教,是一种神秘的东西,永远不要对它加以理性的阐释。’他宁愿不再深入探索,因为他觉得没有答案。”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我们在地球上的情况是不可思议的……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和为何到这里来。”

《叔本华》一书的作者,英国人克里斯托弗·贾纳韦却说:“人生是无目的的。”

之所以现在的中国人对这类问题仍然摸不着头脑,一方面是这类问题确实难缠;另一方面与西方人错误观点的长期影响,和有着上下五千年文化遗产之富足的中国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术界的专家们,对西方人的错误观点却屡屡亦步亦趋,有着必然的联系。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近些年,翻译出版了很多外国的、有关此类问题的专著;我国学术界专门谈论这种问题的书籍也不少;国内不只一家很有影响的电视台和其他媒体所组织的,由西方名校回来的心理学博士或博士后们和国内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以至文艺界的学者们主讲的,以幸福或人为什么活着等为题材的《讲坛》、《讲座》、《公开课》之类常有;尤其是一些综合大学里的人文学科或研究机构,针对这些问题的教学与研究投入了宝贵的人力和财力。可是大众们仍然在不断地探求“什么是幸福”、“人为什么活着”等问题。也就是说,媒体和研究此类问题的专业人士们忙活了许多年,但是,并没有出现得到社会大众普遍认同的结论。可见,对于此类问题的研究结果和探讨途径,都是很应该认真地检讨了。

这些问题被前人钻研和探究了几千年,其结果却是一个深浅难摸、正误不辨的现状。这种结果,与以往物质条件差、科学技术水平低,尤其是信息交流手段等方面的限制也是有关系的。现时,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人们以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应对爆炸式的无限增长的知识信息,其情势几陷窘境。所以,在如今浮躁的社会风气中,人们虽然已经越来越觉察到,这类问题是牵涉每一个人生存的深层次的重要问题,有着理解和指导人生的重大意义,但是大多数民众缺乏沉寂下来的心绪,也难有足够的时间,更可能对有关的专门知识了解不足,再加上一些专业人士无意中的误导,最后只落得吵吵嚷嚷、“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文人们谁情愿傻傻呼呼、踏踏实实地去做研究这类问题的赔本儿的买卖,而不去走“经济捷径”?因此,当今中国图书市场上流行的关于谈论此类问题的书籍,常见的只有两个面目:其一是对西方人玉石杂糅的结论直接地翻译传达,或“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式的讲解;其二是老生常谈,无休止地翻弄着前人的陈词滥调。

我们的社会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就这样,在反复咀嚼前人的陈货,和追随或附庸西方人的难堪的过程中低效益地反复、长久地流逝着。

笔者经过长期理论和实践探索,尽力全面地吸纳、综合、梳理历来有关幸福论和人生哲学方面的其他各主要观点,融通相关学科的精粹成果,再添加上新的体验和思考,然后尽量用通俗、简明的方式,紧密结合社会实际直接揭示问题老底,挖掘出已经隐藏了几千年的问题的最终核心,以之呈献对此类问题有兴趣的后来朋友。既节约他们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同时结束为探讨这些问题再继续不断低效率地投入大量社会资源。

亦期盼能够以之实现,笔者为人类探索此类问题的思维成果得到提升而尽一己之力的夙愿。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愿与有共同爱好者切磋共进。

敬祈不耻下顾者垂教。

同类推荐
  •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也做了周密的考量,最终 选择按照先天八卦的次序,分八个卦宫,分别予以讲 述。在每一卦的结尾处还附上了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 。这样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轻而易举地读懂周易。
  • 《论语》:中国人的圣经

    《论语》:中国人的圣经

    本书结合古今中外的历史故事及个人的感悟等,详细剖析了为人处世、为学识人、为官为政等问题,对我们正确认识人类的危机、人生的苦恼以及中国的前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我们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于天下大同、在于人类可持续、在于超越阶级、民族、国家。因此孔子之学是天下学,论语不仅是中国人的圣经,更是人类的圣经。
  • 孙子大讲堂

    孙子大讲堂

    《孙子兵法》一书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家和军事著作,其军事思想至今仍然光芒万丈,具有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不仅如此,作为军事著作的《孙子兵法》,不仅对当今世界军事学起着弥足珍贵的启迪意义,其所蕴含的丰富而又深刻的哲理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尤其是现代商业竞争中,它的作用已被愈来愈多的商界人士所重视。一部论语可治天下,一部《孙子兵法》亦足以称霸商场。大唐盛世的开创者李世民曾经说过,“观诸兵书,无出孙武”。据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日本商界,《孙子兵法》几乎人手一册,更有甚者,号称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竟把《孙子兵法》列为松下公司全部管理人员的必读书。
  • 趁父母还健在

    趁父母还健在

    2006年一次社会大调查,题目是“老年父母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的10000对老年夫妇。在“老年父母最希望儿女为自己做的事情”一栏中,98%的老人都选择了“抽时间多陪陪父母”这一选项,而选择“给父母大量的生活和消费费用”的仅占不到1%。在“最希望过的日子”一栏中,竟有87%的老人选择了“和儿女一起吃团圆饭”这一选项,而选择“外出旅游”的不到10%。理由是跟儿女在一起时心情最愉快。
  •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收录了《穿衣之道:诸子争鸣的一个话题》、《周敦颐思想在儒家道德形上学中的地位》、《朱子“中和说”略论》、《儒宗别传:方以智的庄学史观》、《以庄继易:钱澄之的庄学观》、《近代墨学的复兴及其原因《经、子之别与“国故”问题--章太炎、胡适关于治学方法的论争》等论文。
热门推荐
  • 广播电视综合知识

    广播电视综合知识

    本书主要讲述广播电视综合知识、从业资格考试、资格考试、认证。
  • 暖情总裁蜜宠刁蛮妻

    暖情总裁蜜宠刁蛮妻

    从龙城出发,乘坐大巴,晃晃悠悠过了二个小时,顾念终于到了目的地——桃花镇。一下车,不远处大片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就出现在了顾念的视野里。迎着微风,飘来阵阵甜甜的香气。顾念抬手放在额头,遮住些许阳光,站在马路边上,四处望了望。远处青山叠嶂,近处溪水淙淙。道路两旁,开满了不知名的小花。这里真是个休闲度假的好地方,环境清幽,风景优美。但,顾念可不是来旅游散心的,她是带着……
  • 八关斋法

    八关斋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七宗罪(七)

    新七宗罪(七)

    “小沈,你知道王峰在哪儿么?”电话传来老李的声音,他一改往日的戏谑口吻,这让沈翎心中一紧。“我在跟进费冰欣的案子,他自己有事走了,你打他手机吧。”“又关机了!靠,每次都这样!对了,局长要找你,你抽空去一下吧。”说完老李就挂了。要说起王峰唯一的缺点,就是喜欢关机了。他关机的时候,没人知道他在干什么,也没人找得到他。大家时常开玩笑说他准是和哪个小妞在宾馆里开房了。
  • 嫡女无双

    嫡女无双

    世子府贴出告示:现征一名才貌双全,又懂得见风使舵,趋炎附势,见利忘义,过河折桥,见缝插针,刁钻圆滑的王妃。当然,当皇帝最之疼爱的秦王世子墨卿将这告示贴出之时,白家的二小姐,京城之中才貌双全,又懂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白荷,轻轻一笑,信手揭下了告示,带着丫环离开。白苒啃着手中的半个馒头,脸上的半片红斑大火亮的照耀下,显得非常之狰狞,她漫不经心地给炉灶里添着柴,突然出现在她眼前的是十几年没见过面的亲爹,他爹扔给她一件白荷穿剩下的衣裳说是参加选妃,白苒急匆匆地跑后院的小水沟子里洗洗干净,屁巅屁巅地跟着白荷的轿子后面去了秦王府。第一轮,比貌。白荷:丹唇素齿,翠彩蛾眉白苒:唇色朱樱,红斑半脸第二轮,比才。白荷:吹箫引凤,技压群芳。白苒:清喉娇啭,唱死王臣。第三轮,比德。白荷:风华绝代,惊世奇才。白苒:疯花绝色,惊天动地一场一场比下来,太傅老眼晕花,脑袋被门拍过,淘汰才女一个又一个,偏偏留下了白家二女。暗处,墨卿薄唇轻扬,浅道:“有意思。”小厮:“爷说的是谁有意思?”最后一轮,世子亲自出马,题目,比胆!白荷自认从小随父管家,什么大场面没见过,就是皇上太后来了,她也敢正视,倒是白苒…白苒从小亲娘不在,亲爹不闻,天天窝在厨房里随着丫环奴才生火。她胆儿小,忒小了,想退缩,被白家亲爹一个眼神瞪了回去,不敢反驳。不过…小厮回报:“爷,您养兽园的那两只白虎不见了。”墨卿脸色微变,策马狂奔而去,看到的是皑皑白雪之半点火光,肉香四溢,引人口水。王爷青筋暴露,咬牙切齿,双拳紧握,淡定,淡定…“姑娘可否赏在下一块肉吃?”温润而雅,丰神如玉。素手一指,雪地里还有一只刚刚剥了皮血淋淋的虎身:“随便拿,不用客气,反正我吃不完的,也是用来喂狗。”侍卫回报:“爷,太子殿下被人扒光吊在皇城门口…”…白家大小姐,人前是唯唯诺诺,又不受人待见的丑丫头,人后却是做事凌厉风行,毫不拖泥带水暗阁女主人。前一刻,她还跪在白家老爹面前嗑头,下一刻,白家老爹为了那十万两的订单,舍命地在她的面前嗑头,让她情何以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妖孽高出十万丈。墨卿世子,人前是嚣张跋扈:横行霸道被皇帝宠坏又恶名昭彰皇子,而背地里呢…P:见财忘义是会的,趋炎附势是会的,扮猪吃老虎经常干啊,抢个财,劫个色,当然也是偶尔做做的…
  • 初雪

    初雪

    我退休前执教的滨海大学法学院即将迎来建院六十周年院庆,出版历届专家的文集是院庆活动的一部分。黄昏时分,一个年轻人把一本装帧精美的纪念文集送到了我家。天气预报说今夜有雪,如果是真的,这将是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尽管急着赶回去,但年轻人对我的保姆说他想见我一面。尽管我已多年不曾会客,但这个风雪来临前的黄昏让我有些不明缘由的不安。“好歹也算是打发时间。”这么想着,我把轮椅滑离书桌,整理了一下盖在我那失去知觉的双腿上的毛毯,让保姆把年轻人请进了我的书房。这是个面容和善、苍白瘦弱的青年。年轻人穿着一件黑色的旧呢大衣,袖子有些短,露着一双青白而骨节突兀的手腕。
  • 鉴湖说

    鉴湖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法师之苏醒之界

    魔法师之苏醒之界

    继魔法师之魔法世界后的第二部作品,第一部是定额故事世界框架,第二部是主线起源。业余新手,如果不足之处,还望大家多多指出。
  • Of the Jealousy of Trade

    Of the Jealousy of Trad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语人间

    花语人间

    地球上瘴气横行,各种生物不能生存。在以牡丹月季杜鹃菊花荷花梅花等为主的群花数亿万年的努力下,它们吸入各种大地上的对生物有害的气体,施放出清新的花香和氧气。地球上空气日渐清新,各种生命在各花的佑护下出生。为抵御外系的入侵,各花勇敢战斗,英勇献身。一次次击败了外系的攻击,保护了地球各生物的平安。最终牡丹成为百花之王,牡丹、荷花、菊花、梅花为四季花主,月季为四季通关之花,联系四季的花主。花王牡丹经过几万年的修行,由花王成花神,又经过数亿年的修行,由花神成为花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