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5300000003

第3章 糖尿病基础知识(2)

糖尿病易患人群有哪些

肥胖的人

肥胖往往是多种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例如血脂异常、高血压、胆囊疾病、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等,也包括糖尿病,都与之有关。

肥胖者为何易患糖尿病呢?主要有3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肥胖者脂肪细胞肥大,脂肪细胞上受体的密度减低,对胰岛素敏感度减退,血糖容易升高。

其次,肥胖者活动不便,体力活动减少,糖代谢减慢,血糖容易升高。

最后,肥胖者往往同时伴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血黏度也高,这又是发生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精神紧张的人

人不同于动物,人是有复杂的思想和心理活动的,故心理治疗对糖尿病血糖控制至关重要。一方面精神紧张可能造成血糖波动;另一方面,血糖波动又会引起精神紧张,结果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精神紧张、焦急忧虑、愤怒、恐惧等,都会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体内的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浓度急剧升高,血糖水平上升,血脂分解加速,甚至会造成酮症。反过来血糖升高、酮体阳性又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心慌意乱,进一步刺激交感神经。

更年期妇女

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其主要病因是由于胰岛细胞中的胰岛素分泌减少。中年期后发病增多,40岁以后发病的占总发病患者数的75%以上,妇女更年期的生理变化也开始于40岁左右,这两类病理和生理的变化正好处于同一年龄阶段,因此,更年期妇女发生原发性糖尿病的比例较年轻人为高,就不足为奇了。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较多的学者认为糖尿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遗传学研究表明,因调节血糖的基因组合异常,而导致发病。调查中发现,糖尿病人的亲属比非糖尿病亲属发病率高得多。其父或其母有糖尿病者为8.33%,其亲胞有糖尿病者发病率为1.62%~5.85%。一般认为,隐性遗传常隔代或隔数代,糖尿病病人遗传给下一代的不是病的本身,而是遗传容易发生糖尿病的体质,即突变基因遗传,临床称之为糖尿病易感性。糖尿病易感者,对胰岛素的适应能力很差,极易发生糖尿病。

老年人

(1)基础代谢率下降,饮食不合理不科学;

(2)体力活动减少;

(3)胰岛β细胞衰老以及全身各器官衰老、不协调,胰岛素质量、产量下降,机体消除氧自由基的作用下降。

总之,老年人的身体各脏器趋于老化和发生逐渐衰弱变化,在患糖尿病的基础上,身体损伤更甚,以致表现为各种并发症。

此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高尿酸和高胰岛素血症患者,也是糖尿病高发人群。另外,据有关部门调查,吸烟者比不吸烟者糖尿病患者高达一倍以上。

怎样检查血糖

当肾脏功能正常时,血糖与尿糖是平行的,也就是说,血糖浓度越高则尿糖越多,血糖正常则尿糖阴性。因检查血糖浓度不如检查尿糖方便,故此时检查尿糖大致可以判断出血糖情况。但当肾脏功能不正常时,二者是不平行的,不能用尿糖检查来代替血糖浓度测定。

怎样检查尿糖

通过将尿糖试纸浸入尿液中,湿透约1秒钟后取出,在1分钟内观察试纸的颜色,并与标准色版对照,即能得出测定结果。

化验结果表明,根据尿中含糖量的多少,试纸呈现出深浅度不同的颜色变化。由于试纸的颜色变化各异,故得出的化验结果也不一样,有阴性和阳性之分。如比色为蓝色,说明尿中无糖,代表阴性结果,符号为“-”;呈绿色,为一个加号“+”,说明尿中含糖03~05g%;呈黄绿色,为两个加号“++”,说明尿中含糖05~10g%;呈橘黄色,为三个加号“+++”,说明尿中含糖1~2g%;呈砖红色,为四个加号“++++”或以上,说明尿中含糖2g%以上。

目前,尿糖的自我检测均用尿糖试纸,用比色法来判定尿糖的多少。但是,尿糖的自我检测结果只能作为参考,其原因如下:

1.试纸与尿液接触时间的长短可以影响尿糖结果。

2.病程长的糖尿病病人,尤其伴有糖尿病肾脏病变的病人,由于肾糖的升高,此时尿糖反映的水平往往低于实际血糖水平。

3.尿糖反应测定的是几个小时前的血糖水平,而不是测定当时的血糖水平。

4.糖尿病伴有自主神经病变的病人,常常不能排空膀胱里的尿液,其尿中可能包括更早期的尿,因此测定的尿糖不能反映当时的血糖情况。

5.正常人的肾糖是10毫摩/升,因此血糖低于10毫摩/升时尿糖均表现为阴性。

6.妊娠妇女、老年人肾糖有改变,尿糖不能准确反映血糖水平。

测定血糖一般采用静脉抽血。但是如果经济允许,建议应用快速血糖仪测定手指血糖,这种方法更方便、简单、采血少,结果比较准确,病人可以自己操作,根据病情可以随时按需进行检测。

用血糖仪测定手指血糖的方法如下:

1.操作前准备:先用温水洗手,准备好血糖仪、试纸、酒精棉球或棉签、采血笔、针头。

2.按下主开关,检查仪器代码与采用试纸代码是否相同。如果不同,调整仪器代码或更换芯片。

3.取出试纸,将瓶盖盖好,试纸插入,有圆洞的正面朝上。

4.取下采血笔盖,将采血针插入后再旋转采血针保护盖,取下采血针保护盖,将采血笔盖放回原位。酒精消毒手指皮肤后将采血笔笔端放在手指侧面,按下按钮,轻轻挤压出一滴圆弧形指血。

5.将足量的血滴入试纸圆形测试孔,注意要覆盖整个圆形测试孔。

6.注意事项:酒精消毒后,要等到手指干后进行测试;试纸不用时,要将盖子盖紧,防止潮湿而使试纸失效;清洁血糖仪时用沾清水的棉棒或软布清洁测试区,避免使用酒精、含氨的清洁剂、玻璃清洁剂等。

糖尿病为什么需长期治疗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慢性进行性疾病。除少数继发性糖尿病外,原发性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尤其是胰岛素依赖型病人,需终身胰岛素替代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者,经适当的治疗后,病情可迅速得到控制。只要认真对待,精心治疗,两种类型病人都可以稳定病情。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影响糖尿病的可变因素较多,如劳累、失眠、感染、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都可引起病情的复发和变化。因此,如不坚持治疗,症状很快就重现,反复性大。

糖尿病人须禁服哪些药物

1.噻嗪类利尿药抑制胰岛细胞释放胰岛素,促使糖尿病发生,作用最强的是氯甲苯噻嗪。

2.长期服用避孕药,对葡萄糖耐量有轻度抑制作用,可诱发糖尿病。

3.链霉素对胰岛细胞具有直接抑制作用,动物证实,链霉素能促进糖尿病的发生。

4.烟酸药可引起糖耐量下降,并通过末梢组织抑制对葡萄糖的利用。

糖尿病患者是否都必须使用降糖药物

Ⅰ型糖尿病病人当然得打针,但Ⅱ型糖尿病病人就不一定了,有人统计过Ⅱ型糖尿病病人约有20%不需要用降糖药物,单凭饮食和运动疗法就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北京协和医院的做法是:如果一个Ⅱ型糖尿病病人初诊时空腹血糖不到200毫克/分升(11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不到300毫克/分升(167毫摩尔/升),说明患者的胰岛内还是有一定的功能,此时应嘱病人严格控制饮食、加强锻炼1个月后再查,如一个月后血糖有较为明显的下降,就可以继续饮食控制1个月,以观后效。但如血糖控制仍不满意,可根据情况,适当选用口服降糖药。当然如果一开始患者血糖就很高,比如说空腹血糖高于200毫克/分升,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300毫克/分升,那就得及时用药了。如果空腹血糖高于300毫克/分升,尿中有较多的酮体,就需要考虑使用胰岛素治疗了。

所谓口服降糖药,就是指经口服用后有降糖作用的药物,主要指西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包括磺脲类、苯甲酸类、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噻唑二酮5类。老年糖尿病患者忌服降糖灵。

发生糖尿病昏迷时应如何抢救

糖尿病患者出现昏迷,可分为低血糖性和高血糖性昏迷,低血糖性昏迷常见肌力弛缓、体温下降而呼吸平稳,皮肤潮湿、呼吸无特殊气味;而高血糖性的病人,则见呼吸深而快、口渴、皮肤及口唇干燥,呼出气体有甜的类似“苹果”气味。发生糖尿病昏迷时的具体抢救措施如下:

1.最好先辨别昏迷的性质,区别出高血糖性昏迷或者是低血糖性昏迷。

2.如果患者意识尚清醒,并能吞咽的话,那么对于低血糖性昏迷最有效的办法是让患者喝甜水或吃糖块、甜糕点之类;而对高血糖性昏迷的有效方法是喝点加盐的茶水或低盐番茄汁等。

3.若患者意识已经丧失,应将病人放平,解开衣领,保证呼吸道通畅。

4.当一时很难判断出糖尿病患者昏迷的原因时,暂时不要采取任何措施,因为高血糖与低血糖两种原因引起的昏迷的治法是完全相反的。

5.患者如果不能迅速恢复知觉或仍不省人事,则必须立即将病人送医院枪救。

同类推荐
  • 糖尿病自我康复全书

    糖尿病自我康复全书

    糖尿病真的很难被发现吗?糖尿病的危害到底有多严重?糖尿病可以自查吗?糖尿病患者应该怎样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调养?基于大多数人对糖尿病的陌生,本书将用最通俗的语言和直观有趣的插画,试图把糖尿病彻底说清楚。在书中,我们将向读者传达普通大众必须了解的糖尿病常识,以及一大套简单易行的控制、改善糖尿病的方法,让你真正轻松达到“无病先防,既病防变,小病自疗”的目的。
  • 糖尿病高血压疾病防治全书

    糖尿病高血压疾病防治全书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最好的医生是预防疾病发生的医生,而不是患了疾病再去治疗的医生”的理念。不仅谈到了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治疗,还大篇幅论述了预防。本书内容全,通俗易懂,都是患者和健康人遇到的常见问题。一册在手,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常见问题都摆在面前,特别是饮食换算非常简便。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明确的告诉健康人应该如何提早预防高血压和糖尿病,而不是患了这些疾病后再去找医生、吃药和购买如何治疗这些疾病的科普书籍。因此本书非常适合于患者和健康人阅读。
  • 心律失常(贴心大夫丛书)

    心律失常(贴心大夫丛书)

    这套丛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俗性:采用大众语言讲解医学术语,患者及家属能看得懂,并以生活“比喻”帮助了解;2实用性:学以致用,用得上。一人读书,全家受益,成为“家庭小医生”、左邻右舍的“健康小顾问”;3科学性:不仅知其然,还要了解其所以然。通过临床病症的表现,讲基础理论,理论与实际结合。贯彻“一分为二”的两点论讲解、诊断和治疗,避免绝对化不会使群众无所适从;4权威性: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具有丰富的经验的临床医生,其中多数是某一专科的专家,并介绍了他们所在单位、姓名、联系方式、出诊等时间等,便于联系,又成了就医指南。这套丛书包括多种病,由于每种病的性质、表现的多样性和特殊性。
  • 糖尿病的保健细节和养生(现代健康丛书)

    糖尿病的保健细节和养生(现代健康丛书)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日益增大我们更要关爱自己的身体,密切注意自己身体发出各种疾病信号。糖尿病是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的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而以高血糖为其共同主要标志。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稳及删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和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糖尿病严重威协着我们的生命、健康怎样合理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让更多的人掌握糖尿病的知识就显得十分紧迫。为此我们编写了《糖尿病的保健细节和养生》一书。本书从糖尿病的基础知识,日常生活细节,糖尿病的保健养生和防治几个方面入手。让更多的人对糖尿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力求贴进生活,科学实用。
  • 杨力讲人体保健

    杨力讲人体保健

    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大脑、头发、眼、耳、口、鼻、肢体、胸、背、腰、腹、皮肤,以及五脏等多个重点部位,向读者系统地阐述了一套全新的科学养生方法。《杨力讲人体保健》涉及了中西医保健学、卫生学、生理学、病理学、营养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内容翔实、简单明了,且通俗易懂,是一本健康养生、延年益寿的工具书。
热门推荐
  • 最强嫡妃,王爷乖莫闹!

    最强嫡妃,王爷乖莫闹!

    被迫嫁给由狼奶大的残暴王爷,将军府嫡小姐一哭二闹三上吊。折腾了两年,死了。唐芸穿越而来,顶替了“狼”王妃的位置。**前世,做了半辈子特工,到头来,被人一枪爆头。这辈子,唐芸只想金盆洗手,和自家好“狼”君,相敬如宾的过日子。奈何,府上银子入不敷出,全进渣男渣女手,穷的连下人月钱都付不起。奈何,自家从小长在狼堆,不识字,不懂人情世故的夫君,老被人嘲笑,当枪使。奈何,一堆女人眼巴巴的往她夫君面前凑,拼命败坏她的名声,就想进府坐她的位置。她是那么好欺负的?谁知,小日子正过得风生水起,怀着包子,数着银子,皇帝居然让她夫君上战场?被迫在家待产,谁知,包子刚满月,就传来她家夫君投敌造反另娶美娇娘的消息。
  • 那年的我们哭着哭着就笑了

    那年的我们哭着哭着就笑了

    时光把每一个人浇筑成他们该有的模样,从清浅的高中校园到奋斗的大学时光,再到风起云涌的成人世界,故事中的人在成长,撰写故事的人也在成就自己的人生。走过故事中的人可能是我自己也可能是我高中时期那几个重要的朋友,更有可能是那些有过青春或者正在青春中徜徉的每一个你。
  • 腹黑相公:萌妻不好惹

    腹黑相公:萌妻不好惹

    啊呀,别人要么穿越,要么重生,穆清婉却一次两种体验,先穿越,后重生,这是个什么节奏?难道因为她是网络作家,所以老天爷格外优待?感谢上苍,她穿越重生后,既有爹:渣男;也有娘:包子女;外加前世合伙将她推下悬崖的堂妹和未婚夫,这样的生活,实在是精彩极了,不然写宅斗文积累下来的经验,就该浪费了,你说是不是?
  • 寒少的心尖宝贝2

    寒少的心尖宝贝2

    “你就是个疯子!”凤厉寒吝啬地连一个眼神都不给她,可见对她是讨厌到了极致。“修来,搜!……
  • 温公日记

    温公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守郧纪略

    守郧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当(中国好小说)

    绝当(中国好小说)

    因挪用公款炒股被判刑七年的古长风刑满出狱,回到了府后街。面对亲有的众叛亲离,古长风重整旗鼓,干起了典当的行业。随着古嘉寄卖商行的营业,古长风也积累了大量的资产。一个80后的女人谢柳儿在一次办理典当业务中,结识了古长风,二人由此发生了一段曲折的爱情故事。
  • 剑破九荒

    剑破九荒

    【巅峰聚焦——品牌佳作,强力推荐】大梦千秋,梦中悟道,任何武学,一梦便知,天赋普通的少年从此崛起。比武学领悟?你不行!比肉身强度?你不行!比身世背景,你更不行!神秘金珠、伟岸背影,落魄少年,他从未觉得自己是天才,但是无数天才却只仰望他的背影,而他需要做的只是酣睡一场。
  • 接骨手法

    接骨手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支气管肺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支气管肺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支气管肺病,怎么防治?怎么调养?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支气管肺病是怎么发生的,您知道吗?各种支气管肺病的诊断、病因、危害,您心中有数吗?食养食疗、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经络调养、验方防治,怎么做才能远离支气管肺病?怎么做才能有效治疗支气管肺病?居家调养,您的心中是否一清二楚?细节决定成败,健康来源于生活态度。健康,就在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