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6600000008

第8章 生死关头的抉择——汉武帝遗嘱(3)

而在这之前,最有可能成为太子接班人的昌邑王刘(骨+傅去单人)也被清除出去。刘(骨+傅去单人)是本汉武帝晚年非常宠幸的李夫人的儿子。李夫人可是汉武帝的心肝宝贝,更是由于死得早,所以被汉武帝深深地记在心里。从历史上来看,李夫人这个人是最聪明的女人之一,当初,她得了很严重的病,马上要死掉时,汉武帝几次去看望她。可李夫人坚决不让汉武帝进来,汉武帝有几次坚决进来了,李夫人就用被子盖着脸不让汉武帝看她的脸。汉武帝非常遗憾,几次想看,李夫人不让他看。李夫人的侍从问他,为什么皇上来看你,你不让他看你的脸。这位聪明的夫人说,我现在正患病,脸色差得要死,如果皇上看到我这个脸,他对我的印象就全破坏了。但他如果不看到我的脸,那么,他就会永远记得我当年最美的样子,我的家族也会因为他的这点遗憾而足以得到好处。

这岂止是聪明,简直就是狡诈。

也正如她所预料到的那样,在她死后,由于非常怀念他,汉武帝对她的家族都很照顾,前97年,刘(骨+傅去单人)被封为昌邑王。刘(骨+傅去单人)的舅舅李广利被封为将军,其身份地位与当年的卫青、霍去病不相上下。而李广利又与当时的丞相,也就是率兵灭掉太子的刘屈髦结成了儿女亲家。

征和三年(前90年),匈奴进犯,汉武帝命令李广利率兵出征。李广利在出兵前找到了刘屈髦,两人谈了很久。大概谈话内容就是,李广利希望自己带兵出征的这段时间内,刘屈髦能想办法让让昌邑王继位做太子。因为昌邑王一继位做太子他就是未来皇上的舅舅。那么刘屈髦跟李广利是儿女亲家,也是个受益者。

可是,这两个人绝不就是做大事的人,两个人的谈话被人发现了,报告给汉武帝后,汉武帝险些提前驾崩。这倒不是因为昌邑王没有做太子的资格,而是在帝制时代,大臣们私下里议论立谁为君主可是谋逆之罪,要被诛三族的。另外,汉武帝此时的心情很复杂,太子刚死,他还不知该如何处理后事时,居然就有人为他打算上了。

所以,他立即把丞相刘屈髦扔进了监狱,抓了刘屈髦以后,经过严密审查,发现刘屈髦的妻子不是个东西,在她家里搜出了许多小木偶。“巫蛊”余波再次掀起,事情大了。

汉武帝一怒,丞相刘屈髦和他的妻子和她的全家人都被杀掉,同时,远在前线的李广利也被牵扯进来。结果李广利的妻子、孩子也全被杀。李广利在前线听自己的妻子、儿子被杀,大为慌张,他想急于立功来求得宠幸。可由于他的军事才能比不上他的急于立功之心高,又加上军队内部不合,在贸然进兵的情况下,李广利兵败,最后居然投降。

这件事情结束以后,昌邑王也不存在了,而汉武帝已经没有了任何选择,只能是最后一个儿子:少子刘弗陵。

6、精心的准备

就在汉武帝让人把一副《周公负成王朝诸侯》的画图送给霍光不久,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把晚年最宠爱的钩弋夫人以总违背他的意思而打入冷宫。这个钩弋夫人无论是在正史还是在野史中,脑袋都是顶着“传奇”二字出现的。据说,她一生下来,手指就握成拳伸不开。到了该出嫁的年龄,汉武帝到来,她的拳头马上伸展开了。汉武帝得到她后,宠爱的要死要活。后来,这位传奇人物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孩子就是刘弗陵。在汉武帝赐霍光画图时,这个孩子还不到十岁。

聪明的人早已经看出汉武帝这样做的目的,汉制,“皇太后至尊之号,天下一统”,权势极大。汉朝初年,吕后专权,把刘氏弄得灰头土脸,如果不是刘邦遗嘱的玄妙,恐怕刘氏天下早已改姓了。此时的汉武帝就快死了,他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考虑如何抑制这种情况的发生,只能采取最狠毒的计策:杀掉未来的皇太后,让汉初时的吕后乱政不再重演。

紧接着,他又实施第二步,对分封王的镇抚。汉武帝时期,各个诸侯王虽然没有景帝时那么大的权力,但仍不可小觑。刘旦在太子被杀后给汉武帝写信,希望能进京为父亲分忧,汉武帝马上疑心顿起,把来送信的使者杀掉,又削其三县之地,以示惩戒,同时也对其他诸侯王发出警告。后元二年(前87年)初,汉武帝病得已经走不动路了,但仍然在甘泉宫朝见各个诸侯。虽然,这次朝会并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也没有什么重要记录,但它绝对不会是一次普通的、礼仪性的活动,而是武帝为镇抚诸侯王、使之认可后来他要立的刘弗陵为皇帝的一次重要措施。要知道,在这一年之前,汉武帝已经连续九年不曾接受诸侯王的朝见了。

不久后,汉武帝觉得自己真的要去寻找仙人或是鬼了,就命侍臣起草诏书,立刘弗陵为太子,迁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第二天,下诏书命霍光为辅臣,同时命令金日碑、田千秋、桑弘羊和上官桀帮助霍光共同辅佐刘弗陵。

几个人奉诏入见汉武帝,他们到御榻前下拜,汉武帝已经神智不清了。他不能太多的说话,而且说的话前言不搭后语。一代英雄生前曾征服了万里江山,临死前,却只占了一张床的面积,一动不动,想来让人伤心难过。

几天后,汉武帝与世长辞,终年69岁。

托孤大臣虽然有五位,但真正的一把手却是霍光。在后来的日子里,五个人时常发生矛盾,最终引起燕王刘旦与上官桀、桑弘羊的叛乱。整个辅臣班底垮掉,还好,汉武帝的精明选择的第一辅臣是霍光,而不是其他几位。

后人谈到这段历史时,说汉武帝是“晚而改过,顾托得人”,并且说,这一举措的正确性与长远性都被历史证明。这些人认为,汉武帝没有走上秦始皇的老路,全在此。

托孤之事,古已有之,但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没有发生过。这里的原因大概有如下几个:第一,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皇帝很少,还没有皇帝可以碰到托孤所具备的一些条件和背景;第二,从意识形态上来讲,“托孤”只有在儒家“人性本善”的基础上才能做得,才可做得。汉朝在汉武帝前不过是秦朝的延续,儒家思想并不占主流。先期是发家,后来是道家。一直到了董仲舒提倡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后,汉朝才真正地有了儒家思想。第三,汉武帝是逼不得以。

但是,汉武帝的这种“死马当成活马医”确实成功了。这从后来的历史可以得到答案,另外,当时的汉朝也有了这样的氛围。托孤最为着名的大概就是西周初年的武王托孤于周公旦。儒家的经典对周公辅政之事深信不疑又津津乐道,西周政权的巩固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被归功于周公的辅政,周公因此而成为儒家最为敬服的古代圣人之一,成为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化身。

所以,汉武帝托孤霍光时,先是赐给他《周公负成王朝诸侯》图,后来又在临终前明确嘱咐他“行周公之事”,可知此事既为现实所需要,又是援引古例。而这种情况若是发生在秦朝是绝对不可的,或者说,就是发生在刘邦时代也不可。可发生在以独尊儒术为基本国策的汉武帝的身上,应当说有其思想上的必然性。它除了说明汉武帝本人深受儒家文化教化以外,还反映出当时西汉朝廷的政治及其社会生活深受儒家的影响。如果不是这样,汉武帝不可能想到了这个托孤方式,即使他能提出,在他死后,当时的人们也不会认可这种方式。

回过头来,我们再来论述一下中国自有皇帝以来的第一位皇帝和第八位皇帝的相通之处。第一位皇帝自然是秦始皇嬴政,而第八位就是汉武帝刘彻,同时,他也是西汉王朝的第六位皇帝。历史上经常把“秦皇汉武”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汉武帝的所作所为在许多方面很像秦始皇:秦始皇招神弄鬼,汉武帝也招神弄鬼;秦始皇想把匈奴灭绝,遣大将蒙恬发兵30万打匈奴,长驱匈奴700里;汉武帝也与匈奴势不两立,曾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等3次发动对匈奴大规模战争,使匈奴退却1000多公里;秦始皇废藩置县,立严刑峻法,以残酷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则以“推恩令”削藩,任用酷吏抑制豪强和镇压反抗,动辄诛杀夷族,血流成河;秦始皇穷奢极欲,建阿房宫,筑郦山墓,耗费无数,汉武帝也是荒淫享乐,劳民伤财,他在秦代皇家园林上林苑的基础上大肆扩建,占地达300余里,内有连绵的亭台楼阁和人工湖泊,蓄养着大批宫女歌优,直至武帝晚年,上林苑的土木工程都没有间断过;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强权控制思想文化,汉武帝则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有破有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形成延续数千年的文化专制主义;

两个皇帝所面临的形势竟然也惊人的相似。秦朝通过多年战争,实现统一,接着秦始皇继续他的大作为,国力已是强弩之末。汉朝到了武帝晚期时,也是国库空虚,乱民四起。

但是,秦朝自秦始皇后二世而亡,汉朝自汉武帝后却又有中兴之气。关键就在于:秦始皇非但不懂得如何看清时事,更没有把遗嘱问题搞明白,汉武帝恰好相反。

汉武帝应该庆幸,多亏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刘邦从他那里汲取到经验教训,为汉朝的强盛做出了正确选择;汉武帝晚年虽然邯郸学步,但关键时刻,还是改弦更张,没有重复秦始皇的宿命。

大汉王朝继续前行,但经过汉武帝的折腾,离灭亡已经不远了。

同类推荐
  • 一品武官

    一品武官

    雄关漫道真如铁,策马驰骋纵横!锦衣神机崛起,洪山子弟戍边。赳赳忠魂英烈,佑我邦国社稷!
  • 敦煌文化寻绎

    敦煌文化寻绎

    这是一本文化普及的知识读本。本书观照黄沙漫漫的西部世界,深入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带领读者欣赏绚丽多姿的敦煌壁画,浏览浩如烟海的敦煌文书,回顾五味成杂的敦煌学史。从而使读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作者在对敦煌文化起始、辉煌及衰落的重读中表达出对中华文化的深切关怀和文化反思。
  • 回到明朝当少爷

    回到明朝当少爷

    二十一世纪大学生苏云,一觉醒来穿越来到了明朝,成为一家商户的家丁!这个登记森严的社会上,看苏云如何辗转腾挪,建功立业走上人生巅峰!
  •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

    任浩之编著的《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以风趣的语言将我国的历史分为:两宋:两京梦华;元代:大漠烟尘;明代:浮华世家;清代:天朝日暮;民国:走向复兴。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 赣鄱壮举:辛亥革命在江西

    赣鄱壮举:辛亥革命在江西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百年前的这场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是中华民族寻求振兴的起点。江西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省份,萍浏醴起义、九江光复、四易赣督、中山先生莅赣、湖口枪声,轰动一时,影响深远。《赣鄱壮举:辛亥革命在江西》以翔实的数据、史话体的形式,完整地再现了赣鄱大地这段充满理想与热血、激情与拼搏、艰辛与荣光的历史。
热门推荐
  • 决战白日门

    决战白日门

    银杏树下,道观桥边!异界的门打开了,你准备好了吗?!
  • 凰临天下

    凰临天下

    一场阴谋,只因皇权利益,贵为郡主的她沦为亡命罪女,身败名裂,家族尽遭戮杀!一朝醒来,生杀予夺,我行我素,腹黑轻狂的佣兵首领,重生竟成罪王千金哑女!莅临异世,两世记忆,相似境遇,她本性不减,有仇必报,来敌必杀!他,炎汉皇子却又是赤夏女皇嫡子,俊美如斯,铁血冷酷,多重的身份,平静的心下却暗藏杀机,期待着狩猎般的杀戮。当围猎场上佣兵罪女对上心机重重的冷艳皇子,利箭匕首相向,究竟谁会臣服谁,谁能虏获谁的心?--------------“求婚”-----------------“我要娶你!”“娶我?凭什么?”“本王有权有钱还有色。”“庸俗!”“再加上我的心和命如何?”“王爷,你的节操呢?”“节操是什么?对你我应该有节操么?”
  • 雷公炮制药性解

    雷公炮制药性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惠慈康复中心

    惠慈康复中心

    东琪到达惠慈康复中心时已经是黄昏了,叔叔没有来接她,电话也打不通,好在她记得地址,只是不管怎么说,司机都只肯在桥头把她放下,无奈之下,东琪只得拖着行李箱,一步一步过河穿山,往康复中心的大门挪过去。等她的手终于抓住满是铁锈的大门时,东琪已经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她坐在行李箱上喘气,打量着自己的实习地点。惠慈康复中心无疑很老旧了,连“惠慈”二字的亚克力“心”字底都没了,只留下模糊的痕迹。灰泥墙面,方方正正的三层楼,一侧的爬墙虎已经攀到了楼顶,楼内没有开灯,昏沉沉看不清所以,窗口又长又窄。
  • 德高望重的我谁也打不过

    德高望重的我谁也打不过

    本座诛邪道人,修真界最大组织浣世盟盟主,修真界十大门派听我调遣;十七岁入元婴,十八岁是以元婴中期修为跨阶怒斩合体期魔修,十九岁渡劫,如今已是地仙,当世修为最高之人;那边那个筑基弟子,你拔剑做什么?冷静下来!我不接受你的挑战!救命!救命!救驾啊!护法呢?老婆救我!————修真界五好少年宇程墨,身怀天道功法诛邪决传承,从此斩杀魔修如砍瓜切菜毫无难度,砍怪升级好似火箭一日千里,但是正道修士砍他……似乎也是砍瓜切菜啊!于是宇程墨唯一擅长的事情,似乎只有把自己装的德高望重一点……折纸星人第二本书,已有一部成绩不错的完结作品,质量、更新和完结均有保证。
  • 小猪弗莱迪:空中大历险

    小猪弗莱迪:空中大历险

    《小猪弗莱迪》系列童话故事书每册都是一个精彩独立的故事。或是迷案重重、悬疑跌宕的侦探故事,或是意外横生、步步惊心的冒险故事;或是斗智斗勇、充满惊险的间谍之战;或是想像奇特、笑料十足的太空旅行……
  •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 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

    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

    本书收有35篇研究唐代碑石与文化的文章,有“《张士贵墓志铭》所反映的问题”、“唐代的学士”、“关于西安建都的朝代问题”、“魏征的史论观”等。
  • 全唐五代诗格

    全唐五代诗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最强妖兽

    重生最强妖兽

    【精品完本】天穹大陆第一仙尊遭人暗算,重生为蛇,逆天化龙!生而为妖,当斩天下人!【书友群:5654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