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0900000003

第3章 审时度势,才能让自己立于不倒之地(2)

李鸿章的失败,曾国藩看在眼里,他写信给李鸿章,在信中,曾国藩要求他自行训练淮勇:“……尽募新勇,不杂一兵,不滥收一弁,扫除陈迹,特开生面,赤地新立,庶收寸效。”

此时的李鸿章,并不认为自己有这种能力,只想捞一点儿从军资本。他急于作战,目的只是在自己的求职简历上添上一行光彩的文字。定位的错误,让他再次做出错误的决定。结果更加惨不忍睹。

他只能将全部希望寄托在老师曾国藩身上,希望曾国藩能够给他提供飞黄腾达的平台。

1858年冬,李鸿章决定去投奔老师曾国藩。

李鸿章到了曾国藩幕府,接连干了几件漂亮的事,让他一下子成了幕府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也终于让他认清了自己不可替代的价值。

当时,李鸿章虽然深得曾国藩的器重,不过,心志甚高的他主见甚强,因某些建议不为曾国藩所用而负气离开曾府。不久,曾国藩念其才干,修书力劝他回到自己身边。

这次的出走与回归,让李鸿章彻底明白了两点:第一,曾国藩不是一个好老板,其他的老板更不靠谱;第二,连曾国藩都让自己不如意,那能让自己如意的,只有自己了。

但此时的战争已经接近尾声,李鸿章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不过,李鸿章已经完成了自己人生的正确定位,就是自己要有一番大作为,不靠天不靠地,只靠自己!他已经准备好了,但机会还会来吗?

1861年下半年,太平军在浙东、浙西战场连获大捷,直逼杭州、上海。上海受到太平军威胁,官绅自然惊恐万状,于是派代表到已经克复安庆的曾国藩处乞师求援。使者私下找到李鸿章“晓之以理,动之以利”,这些打动了李鸿章,于是他力劝曾国藩援救上海。在李鸿章的劝说下,曾国藩认识到上海对兵饷的重要,同时亦想借此争得江苏巡抚的重要职位,于是决定派兵沪上。

曾国藩派他的胞弟曾国荃前往上海,不料,曾国荃对率兵援沪却是百般不满,因为他一心要争夺攻克“天京”的头功,于是采取种种办法违抗兄命,拒不放弃进攻“天京”而援兵上海。

曾国藩只得改变计划,决定派李鸿章率淮军前往。此时的李鸿章已经不再是那个挑肥拣瘦,只想跟着别人赚点小便宜的李鸿章了,而是一个一心想要自立门户,干出一番大事业的李鸿章。果然,后来的赫赫战功证明了李鸿章的定位是正确的。

此后晚清的政治舞台上,少了一个意气书生,多了一个文武双全的栋梁——李鸿章。而准确定位之后的李鸿章,在这个位置上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在晚清的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四十年屹立不倒。

4.与大清朝同呼吸共命运

行高于人,人必非之,当然,被人非议,只能说明做事遇到很大的阻力,并不说明就会被打倒。李鸿章在四十年的政治生涯中,一直被打而不倒,这和李鸿章的立场有很大关系。李鸿章的立场很坚定,那就是力保大清,力保皇室。

有感于时事的艰难,李鸿章曾经无奈地感叹:“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间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这段话是李鸿章对自己目标的准确表述:第一,他是改革者,总是想通过各种修修补补来让这个王朝焕发生机。所以,中兴,是李鸿章的追求。第二,与维新派相比,他思想保守;与保守派相比,他又太过激进。在主战派面前,他是彻底的投降派;在主和派面前,他又太不淡定。甚至,在帝后的明争暗斗中,他也显得格外超然。

无论任何时候,李鸿章的立场都是力保大清,力保皇室,坚定不移。尽管有时候这种立场让他吃了不少苦头。

甲午海战之后,李鸿章不愿赴日本谈判,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去了,不管最后结果如何,卖国贼这个帽子他是戴定了。但在国内国外“只认李鸿章”的形势下,李鸿章还是出发了。在日本谈判结束后,当面颊缠着厚厚绷带的李鸿章带着《中日马关条约》回到大清国时,他忽然发现几乎所有人都用一种怪异的眼光看着他,众人对他唯恐避之不及。李鸿章知道,他被毫不留情地否定了。李鸿章到了天津以后,称病不出,此后,李鸿章一直留在天津与俄、法、德三国交涉,让他们对日本施压,要求将辽东半岛归还大清国。八月二十八日,当李鸿章销完病假,进京上朝向光绪汇报所有情况,光绪阴沉着脸问李鸿章:“身为重臣,两万万之款从何筹措;台湾一省送予外人,失民心,伤国体。”

尽管光绪很生气,但他生气的只是合约,并不是生李鸿章的气。因为换别人去谈判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也深知,李鸿章对大清的忠心耿耿。他更知道,现在的时局,缺少不了李鸿章这样的大臣。

1900年8月,八国联军占领北京,谁来处理义和团事件之后的乱局呢?颇负众望的老政治家、两广总督李鸿章受命料理局势。

朝廷在七月三日和六日两次催促他立刻北上,接着在七月八日任命他为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

此时义和团闹得正凶,慈禧也被她身后的满清权贵集团端郡王、刚毅等人所挟持。李鸿章回电说,先定内乱,如有眉目,即行启程,言外之意是我去了也无能为力,那么各方为何一致认为乱局非李鸿章梳理不可呢?

在担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期间,李鸿章几乎参与了清政府所有的外交折冲的处理,天津教案、马嘉理案、琉球冲突、中法之战、甲午之战,他柔软而不失原则、圆滑而务实的外交风格获得了西方政治家们的尊重。当时很多外国人,包括后来研究李鸿章的汉学家、史学家都评价李鸿章是当时最具有国际眼光的一位清朝大臣。

但李鸿章不是机会主义者,他始终处在各派势力的联合夹击当中,却总是似倒而没倒。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他被各方势力攻击,是因为他的定位的问题,而他始终不倒,也是因为其定位的问题:他始终代表着大清国当时最广大的臣民的利益。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他只是代表当时,而没有代表未来。

所以,面对所有人的攻击,他始终不倒,即便数次被冷落,甚至遭免职,一旦大清国遇到无法收拾的危局的时候,他总会当仁不让地走到台前。

李鸿章本来不想做裱糊匠的,他要做改革者,但能怎么办呢?

李鸿章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为中国的近代化而努力。他比满清权贵还关心那个在风雨飘摇中的国家,他勇于承认自己比别人落后,他倾尽心血建水师、搞实业、办洋务,他一生不知创造了多少个“中国第一”:第一批留学生,第一个织布厂,第一个兵工厂,第一个炼钢厂,第一个矿务局,第一个电报局,第一个轮船招商局,第一条铁路,第一支中国海军……李鸿章为中国引进了许许多多人认为是离经叛道的东西,倾尽精力却饱受骂名。然而,这些东西对冲击中国根深蒂固的守旧思想,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都起了极其巨大的作用。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李鸿章被绑在大清朝这只破船上随风漂流,为了船走得更远,作为“船夫”的他竭尽全力修修补补,却无力回天……

李鸿章在风雨飘摇的晚清,始终将倒而不倒,他始终将自己与清王朝连在一起,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大清王朝,他不得不以公敌的姿态出现,在血雨腥风的晚清王朝,李鸿章始终与大清朝同呼吸共命运,这既是他的幸,却也是他的不幸。梁启超曾说“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这是比较中肯的说法了。

在晚清的权力构架中,慈禧和李鸿章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知李鸿章者,慈禧也;助慈禧者,李鸿章也。他们之间惺惺相惜,互相需要,却也对对方心存戒备。李鸿章和慈禧虽然方法不同,但殊途同归,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目标,那就是全力保全大清朝,保全皇室,他们就像清王朝最坚固的两根柱子一样,构求着一种平衡,支撑着末日的清廷。

当然,要想大清朝不倒,就要保证李鸿章不倒。

5.审时度势,才能在夹缝中游刃有余

在曾国藩看来,李鸿章虽然是自己的得意门生,但绝不是池中之物,不会长久寄人篱下。在李鸿章还是曾国藩幕僚的时候,曾国藩就已经看到了这一点。

曾国藩与李鸿章的第一次不欢而散,是在咸丰十年(1860)。当时李鸿章是寄居在曾国藩的屋檐下,是曾国藩的“机要秘书”。两个人在是否在祁门这个地方设置总督衙门,以及在处置李元度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这导致李鸿章愤然离开曾府。虽然后来李鸿章还是回到曾国藩身边,但这个事件至少表明了两件事:第一,李鸿章不仅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为了自己的想法可以不惜代价;第二,李鸿章想要单飞,只不过没有更合适的机会,所以才又回到曾国藩身边。

不管怎么说,在曾国藩看来,李鸿章终究是“自己人”,所以,当上海出现权力空缺的时候,曾国藩还是推荐了李鸿章,并且支持他建立了淮军。

虽然淮军是从湘军中分离出来的,但湘军是湘军,淮军是淮军,两者有着根本的不同。淮军带有很强的地方军队的性质,而老大就是李鸿章,没有李鸿章发话,谁的话淮军都不听,这种独立性很快就让李鸿章尝到了甜头。

李鸿章自立门户之后,立刻表现出了在维护自己利益方面的精明。

同类推荐
  • 海上骑士:尼米兹

    海上骑士:尼米兹

    本书中生动具体地描写了尼米兹的军事生涯,特别是对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担任美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兼太平洋战区总司令期间,组织指挥的一系列重大海战,打败曾经猖獗一时的日本联合舰队做了详尽的描述。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日两军在太平洋战场海战中的激烈争夺,以及双方的兵方部署、战略决策、指挥方式和作战经过,反映了尼米兹的作战指导和指挥艺术。
  • 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说到胡适与鲁迅,两大对峙的奇峰,他们有着太多的相同:一样的出生于文化丰厚之地,一样的来自于文脉世家,一样的青春年少便出门求学,最终又一样的漂洋过海留学深造,甚至一样的被守寡的母亲以同样的“母病速归”的谎言诓骗回家,娶了一个同样的没有文化的小脚太太。这太多的相同背后,又有着太多的不同:一个求学金陵,一个求学上海。在金陵的学校,鲁迅过的是比绍兴还要保守、传统的封闭生活。而在上海求学的胡适,则被开放、摩登的殖民文化所陶醉,如鱼得水,如浴春风,用他自己的话说:“自打进入上海后,我几乎没有一天不读报纸。”成山成堆的报纸杂志,兼收并蓄的海派文化,开阔了胡适的心胸,拓展了他的视野,让他看到了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此起彼伏的文化大潮。
  • 九州俏佳人

    九州俏佳人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千古一帝之武则天、楚汉二媖之吕雉、楚汉二媖之虞姬、喻世三婧之赵京娘、喻世三婧之秋香、喻世三婧之白娘子、醒世四姣之三巧儿、醒世四姣之弄珠儿等。
  • 叩开台湾名人之门

    叩开台湾名人之门

    作为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角张学良,早在1946年就被蒋介石下令用专机秘密押往台湾,从此在台湾度过45年的幽禁岁月。作为“山西王”的阎锡山,曾经独霸山西38年,败退到台湾之后却在阳明山极其偏僻的一角建造窑洞式石屋,惨淡度过生命的*后10年。从此他处于蒋介石特务的严密监视下,终死于非命……本书也关注台湾文化名人的命运:被大陆斥为“反动文人”的著名学者胡适、“自由主义者”国画大师张大千、“三大反动文人之一”钱穆、“两脚踏中西文化的”林语堂,等等。他们在台湾又经历着怎样的动荡与酸楚?本书是这些名人的集体后传,著名传记作家叶永烈多次远赴海峡,为你叩问史实。
  • 绣口一开:余光中自述

    绣口一开:余光中自述

    本书是当代著名诗人、学者余光中先生的自述文集。包括自述性散文、师友交游、自述性质的序言及后记等几部分,对进一步了解余光中先生生平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本书系余光中先生自述文章在海内外的第一次系统结集。
热门推荐
  • 情人节

    情人节

    我和济宽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李嘉曾经建议我们以后可以收养一个小孩。但济宽觉得,毕竟现在这不是一种被普遍认同的关系,我们得为小孩子的将来着想——我们是因为爱,自愿在一起的,小孩子则是被动的。所以我们打算就这样下去。这在老辈人看来,就是一个极大的缺陷。而我,也在公司里做得有点不耐烦了。这种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让我感到厌倦。除了事业,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爱情不可能在真空里生长,它永远与整个生活缠绕在一起。但我们不担心。我们的心里很安静。
  • 秘密花园

    秘密花园

    教育部推荐书目,新课标同步阅读,英美家庭陶冶子女情操必备的文学读物。影响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略特和劳伦斯创作的不朽经典。任性而孤僻的富家小女孩玛丽因为一场突来的瘟疫变成了孤儿,被送往英国一处古老庄园里的亲戚家中收养。在幽僻宁静的乡野和淳朴的乡人中间,她的性情渐渐变得平易。一天深夜,循着神秘大宅长廊一端传来的隐隐哭声,她被带到了一个同样古怪而孤独的小生命面前。玛丽的表兄,大宅的少主人科林生来体弱,长年卧病在床,性情乖戾难测。为了帮助科林,玛丽带他进入了庄园里被关闭多年的秘密花园。孩子们在生机蓬勃的小天地里不受干扰地玩耍,学会了友爱待人,恢复了纯真快乐的天性。一个因牵涉死亡记忆而被关闭的花园,现在,因为新生命在其中焕发出的活力,被重新开启。这不能不说是自然力的秘密,生命力的奇迹。
  • 一号追杀令

    一号追杀令

    斩草锄根,赶尽杀绝。一道天字一号秘密追杀令,迫使一位十二岁少年王子踏上亡命之旅。前有悬崖猛虎拦路,后有追兵步步紧逼,处处危机重重,惊心动魄。他最终能否逃过必死的噩运?一位2000多年后的现代都市男孩,穿越于古代与现代之间,鬼使神差身陷其中。在枪林弹雨中他能否识颇诡异迷局,并最终挽救一个朝代的大势?
  • 残情王爷的嫡妃

    残情王爷的嫡妃

    月半悬空,白雪皑皑。浩瀚王府,洛神苑。洛王妃小产出血过多而死,浩瀚王爷自白天进宫到现在还未曾归来,正王妃逝,大夫人西美主持大局。西美为了表示自己的姐妹情深一直守在这里不肯离去,把眼泪都哭干了,整个浩瀚王朝的谁人不知,她们姐妹向来情深,不然洛王妃也不会应允自己的庶妹妹进府为妾了。西洛就是在哭声中被惊醒的,哭声一撞入她的耳中她就在寻思,不知道今天又死了哪……
  • hello,小叔叔

    hello,小叔叔

    暴风雨过后可能就是彩虹,彩虹的对面可能就是你。
  • 骑车去元朝

    骑车去元朝

    一个人,一辆破单车、一个二手驮包,26天,2000多公里,越过草原、荒漠、高山与湖泊,东西横跨蒙古国,追寻那已经消失的伟大民族的遗迹……文化行者郭建龙再次上路,将茫茫草原变成脚下的路途,以单车作为自己的代步工具,继续他的文化之旅。在本书中,他不仅用文字与照片记录了沿途所见的草原、沙漠、雪山、湖泊等瑰丽风景和动人传说,并且再一次带领读者,去一同遭遇那些在蒙古大地上存在过的、已经消失的和继续生存的民族,一起走入大草原的历史长河,享受旅途中的精彩与奇遇。
  • 石屋余渖

    石屋余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别过来我身后有大佬

    别过来我身后有大佬

    天资纵横的王不凡,遇上了从天而降的神秘人张怒。原本以为对方是从蛮荒落后地区而来,没想到却被一再刷新三观。一个修行天才在傍上一位脾气超好的大佬之后如何愉快在诸天万界作威作福?当然的是,怎么作死怎么来!反正出了事,身后的大佬都会一巴掌团灭了对方。每次被人追杀的时候,王不凡只能善意的提醒对方:“别过来,我身后有大佬。”
  • 快穿99式:Boss,矜持点!

    快穿99式:Boss,矜持点!

    (1v1,男主女主身心干净)叶黎:怎么感觉被坑了?某兽无辜脸:什么?主人,我对你忠心耿耿啊!我……#%*某兽还没说完,就被另一只拖走:走了,媳妇,别丢脸了叶黎:回来,你们给我说清楚!那臭男人怎么回事?某臭男人危险地眯了眯眸子:什么臭男人?梨梨可不可以跟我解释一下?嗯?叶黎包袱款款,脚底抹油就想溜:江湖再见,有缘再会
  • 浮生——未歇

    浮生——未歇

    不谈亏欠,不负遇见,惊艳时光,从容岁月。“我自从混迹到尘世间,便忘却了我自己,在你的灵魂里我才知我是谁”昔日的科学家窥探时空的奥秘,一朝穿越重生,等待女主的,是纵马江山的快活,还是命运不羁的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