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6400000001

第1章 赏月渡长江吟联少女 闻弦过野寺笑接狂生

这是一个四月天气的黄昏,暮色苍茫之中,浦口铁路两旁的电灯,已经明亮起来。在灯光下,照见旅客如潮涌一般,由火车上跳下月台。月台上迎接旅客的人,搬运行李的运夫,检查行李的军警,却又迎面赶了去,于是在人头钻动的空间,发生出一种哗啦哗啦的人语声浪。作旅客的,不必受什么来住人的拥挤,只是这一片喧哗声浪,就可以让他心慌意乱,不知所措。

在这众客如潮的里面,有一位由济南来此的青年旅客,左手提了籐篮,右手提了小提箱,横了身子,只管在人群中挤。右手的箱子,提着上了前,左手的篮子,却让后面的人夹住了,拿不出来。极力的向前一扯,又撞到了前面的一个人,只得陪着笑脸,和人道歉,说了一声劳驾。这劳驾二字,不是南京人口语,也不是南方任何一省人的口语,只这两字,可以知道他是北省人,纵然不是北省人,也是在北方多年的人了。原来他原籍是广东新会,四岁的时候,随着他父亲游宦北方,河北山东河南,都走遍了。成人之后,他父母都去世了,他就靠着向来能画几笔画,在济南中学,当了两年的图画教员,聊以糊口。为了他身世的不幸,和他生性的洒脱,又加之以艺术的陶养,不知不觉走入浪漫一流。在济南教育界,没有人不知道画疯子于水村的。他在济南过了两年粉笔生活,自己烦腻起来。恰好是学生们闹着校长风潮,他就趁了校中无人管理的机会,也不用和哪个辞职,简单的带了两件行李南下,第一要看看南京的朋友,第二也要西游庐山,东游西湖,添些图画的资料。当他到了浦口,看到火车上下来的人:竟是如此的拥挤,觉得南京的繁盛,确是与平常都会不同,这回不会白来,总可以增长许多见识。

他正如此想着,忽然籐篮上劈拍让人踢了一脚,接着喊道:“放下放下。”抬头一看,原来是三四个军警,拦住了去路,正在人群中检查行李。水村料是闯不过去,只得一弯腰将东西放下。他刚是一弯腰,后面一只大网篮向前一撞,撞得头向前一伸,人几乎要栽了过去。两手赶快向前一撑,就撑在一个人身上,并未倒下去。一看那人,穿了一件米色的夹斗篷,原来是个女子;未免过于孟浪,连忙低了头,蹲着身子,就去开箱子。他面前是一兵一警,兵正在检查一个人的箱子,警士却拦住两个搬行李的不让走。水村开了箱子,许久也没有人来检查,手上搭的大衣,拖在地上,却让过来过去的人,踩了许多脚。正待站起,一只大箱子在头上扛了过去,几乎碰了一下。水村道:“老总请你快……”一句话不曾说了,后面人向前一挤,这回挤得真倒了,两手向开了的箱盖子上一按,箱子一翻,里面的东西,全翻了出来,倒在地上。那兵士手一挥道:“快走!快走!”给了他两张印着验讫字样的纸片,又用脚踢了一踢箱子,连喊道:“走走。”

水村将地上的东西向箱子里一阵乱塞,箱子盖一合,手里提着,还不等他开步,后面的人,已经拥着他向前走了。他两手提了箱篮,夹在人堆里,向前走了去,好容易走出站台。在疏爽的空气里,清凉了一阵,接着又挤上轮渡的趸船。趸船的跳板既窄,而且又是由上向下,行人不能不慢,这后面要上船的,如狂风暴雨一般的挤着向前。水村两只脚已不能听自己的命令,两手拿了行李,又不能左右撑扶,索性听其自然,让人挤去,这倒很方便,一下就挤上了趸船。在趸船上的人挤得透不过气来,闷了许久,这才有渡轮到了。眼看渡轮上的人,从另一方面跳板上登了岸,这趸船上渡轮的栅栏门方始开了。这栅栏门,也不过三尺宽,上千旅客,要由这里挤上轮渡,这不是潮涌了,乃是榨油。水村拼命地挤上了轮渡,见旅客舱里,人已塞满,这就不打算进舱,在船舷上将箱子提篮放下。靠了舱门板,将西服领子提了一提,一阵凉风吹入怀来,精神为之一爽,于是蹲着将箱子里的东西,整理了一番,锁上了暗锁。站起来时,船身有些晃动,原来船已开动了。这时向前一看,一片大江,东西不见边,由天底下来,流到天底下去。东头一轮盆大的月亮,拦住了江流,悬在上下一片白的中间,那月亮虽然不动,江中的白浪,在月下流动着,现出一道银光,只管一闪一闪,好看极了。向北看看下关,许多灯火,高高低低,分出人家来。在灯火后面,隐约的现出一座青暗暗的狮子山来。

水村看得正出神,忽然身边有个女子声音道:“这月亮底下的江景真好。你看那一只船在月亮底下飘荡着,好像一幅画一样,仿佛我就在什么地方看过这一幅画呢。”水村第一个感觉,连忙向舷外看去。果然见一只小船,扯着十成满的布帆,远远背着月亮而去。第二个感觉,便想到这女子说话,很是不俗,是个什么人?回头一看,这女子穿了米色的斗篷,头上簇拥半勾式的烫发,瓜子脸儿,溜圆漆黑的眼珠,敷粉之外,还点有胭脂,很有些丰致。斗篷里面,是一件葡萄点的花旗衫,在衣襟上,插了一支自来水笔。看那样子,不象是大家闺秀,也不是象风尘中人物,究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想起刚才在车站扶了一个女子一把,那女子也穿了米色的斗篷,大概就是她,这可别让人家发觉了,便掉过头去看江景。看到江头月色摇动,随口将成诗吟了一句“月涌大江流”。停了一停,那女子却也吟了一句千家诗“月光如水水如天”。水村不觉心里一跳,她倒有心和我说话?回转头来又一看,只见她右手两个指头夹了一根卷烟,弹了一弹灰,交给身边一个老妇人,撮着嘴唇,嘘出一口烟来。水村心想,若是一个女学生,不会在这种地方抽烟的,这不见得是个上等人物了,然而她刚才念了一句千家诗,似乎也不是一种普通女子。要说她是旅客,她又没带着行李。那一个靠她站住的老妇人,衣服虽然半新旧,也是一件黑绸长夹衫,决不是佣仆,但也不象是母亲。那有女儿这般华丽,母亲那样朴素呢?恰是怪事,她们又并不曾带着行李,也不象出门的样子。心里只管这样想着,眼中可就偷看了人家几次。

忽然人声一阵喧哗,船到了下关了。这时,水村鉴于刚才浦口那样受挤,不愿跟着人丛走,提了手提箱,三脚两步,就抢上行人的前面,由跳板上跑上了趸船。但是他到趸船上的时候,后面的人,也蜂拥而来,又抢着跑上了码头。可是自己一上码头之后,自己发现把那只提篮丢了,那提篮里面,虽没有什么值钱之物,但是零用东西,都是不可少的。手边钱并不多,到南京重新来制上一套,事实上是不可能,只有到轮渡上去找去。正待动脚,看看趸船上下来的人,一层压着一层,也万不能挤上去。在这种纷乱情形之下,就是挤到轮渡上去了,未必还能找着那提篮,这也只好罢了。手上提了一只箱子,沿着江边,无精打采的走着。

那江岸马路上的车夫挑夫,四处兜揽旅客生意,见水村走走又看看,似乎是个新来的旅客,两个挑夫,一个人扛着一根扁担,上面拴了一串麻索,将扁担横着一拦,叫道:“先生,到那里?我挑了去。”一个穿黑衣的人,将一顶盆式呢帽向后翻着戴了,两手将挑夫二边一分,伸着头,用手指了水村道:“先生,进城吗?路还远得很罗,坐我们的汽车去,好不好?”挑夫道:“说好了,我们送了去。”汽车夫道:“你讲什么鬼话?人家一只提箱、倒要你两个人挑了去?”正纠纷着,又伸过两个头来,叫道:“坐黄包车罢。”立刻之间,水村让这一班欢迎的工友包围了。水村道:“过去!过去!什么人也不要。你们不要揽生意,我是个穷光蛋。”

忽然后面有人叫道:“在这里了,在这里了。”水村回头一看,正是在轮渡上遇到的那个女子,那老妇人紧紧在后跟随着,提了那个籐篮。水村还不曾说话,那老妇将篮子提到面前,笑道:“先生,这是你的篮子吗?”水村道:“哎哟!真是多谢得很,我急于要下船,把篮子就丢了,难得老太给我送了来。”那些挑夫车夫,听他所说,出门的人,会丢了行李,这人对于江湖上的事情,至少有八成外行,便又挤上前,这个喊我拉去,那个喊我送去。水村笑了起来道:“朋友,你们是今天生意不大好吧?怎么只管来包围我。我花不起多少钱的,就是把我这只箱子和篮子全送给你们,你们也不够喝一餐酒。”那些工友们听他如此说,都哈哈笑了。那个女子站在身后,也微微的笑道:“这些人,实在也淘气。人家不愿要人送,何必去勉强人家。”水村听了她出来解围,心中倒是一喜,便装出要问不问的样子道:“这到清凉山的夕照寺去,不知道有多少路?”那女子已走上前两步了,便望了那老妇人微笑道:“那地方多荒凉呀,晚上能去吗?”那老妇人道:“就是白天去,那地方也没有人家的。”水村道:“我也听说那地方象乡下一样,倒不料是真的。”那女子道:“那地方晚上是找不着人家的,不如今夜在下关歇了,明天再进城。”水村点着头道:“多谢姑娘指教,我就这样办了。”那女子原是半向着水村说话,半向着老妇说话,水村和她道谢,她才将脸正式对着水村点头一笑。水村经人家送还了提篮,正想问那老妇人贵姓。那老妇人已是对女子道:“前面有辆野鸡车子在等客,我们赶上去罢。”于是这二人匆匆的就走了。

水村所站的地方,正有一家客栈,面江而开。心想晚上去找朋友投宿,本来不便当,加之所要到的地方,又说是很荒凉的,那末,照着那位女士的话,在客栈里先休息一晚,是妥当些。于是提着行李,就在这客栈里投宿。第二天且不带东西,先空了手进城。进城之后,问明了路径,果然离开交通便利的大路,穿过一片野竹林子,和些零碎的菜园,就走上一道小山岗子。这山岗子上长着一些乱草,乱草里随着几棵小树。山下却是一凹稻田,对面小山岗子下,有几户人家。顺着这边山腰,一道很平坦的人行路蜿蜒深入前面山嘴子里去。山嘴子那边,露出一截青苍的树林,似乎那地方有路可通。靠稻田的一边,有一路桑树,顺着风有一阵布谷鸟的声音,吹了过来,叫着“割麦栽禾,割麦栽禾”。人走到这里,决计想不到这就是南京,仿佛是到了乡下来了。心里想着梁秋山夫妇,难道就住在这种地方?这里交通很不便的,于他们的生活,不发生阻碍吗?

心里一面犹豫,一面走着,忽然一阵叮叮冬冬的声音,在沉寂的空气里吹过来。听那声音,好像是琵琶响,这种乱草空山,那里会有这种雅奏,这不由人不惊异起来。站在风头上,侧着身子,静静一听,果然是有一人弹琵琶,那声音紧一阵,缓一阵,非常的动人。急的时候,如狂风暴雨,缓的时候,如小石鸣泉,一定是琵琶名手,决非出之平常街头唱曲人所作,听了这琵琶声,把来作什么的,都一齐忘了,只管顺了声音的出发点,跟了上去。走到近前,已经转过了一座小山嘴子,面前忽然现出一片平地,地上有一片冬青树的林子,造出幽凉的绿荫,映着四周的草地。树林深处,一堵红墙,有门面西而开。穿过树林一看,门上有匾额,正是“夕照寺”三个大字。怪不得了,这种地方那有这种声音,原来是梁秋山在这里作乐。我突然冲进庙去和他见面,他可要惊异一下子。于是悄悄地进了庙门,正待向里面走,却有一个人,胁下夹着琵琶,笑嘻嘻的走将出来。那人约莫有三十岁,头上戴一顶呢帽,一直罩到眉毛头上来。身上穿一件蓝布大褂,洗得都有点变白色了。看他帽子下面,露出一截蓬乱的头发,配着他清瘦的面庞,是个清贫而不好修饰的人。自己远看以为是秋山,这才知道错了。他见一个西服少年匆匆而来,只管打量他,他也有些惊异的样子,便站住脚,望了一望。水村笑道:“弹得好琵琶呀,怎么不弹了?”那人笑道:“你老哥怎么知道我弹得好琵琶?我是个卖唱的。”水村道:“卖唱要什么紧,凭了本事卖钱,一不偷,二不抢,三不诈欺。我也是个卖画的,我就不小看我自己。”那人笑道:“你莫不是由济南来的于水村?”水村点头说是。他就伸了手出来,和水村握了几握,笑道:“我听得秋山说,阁下要来,日内准到。我一听你的口音,和你的情形,就猜定了你是那位浪漫的大艺术家。你不知道秋山有个音乐大家的朋友吗?那就是我。我叫莫新野,全南京城里人都崇拜我到五体投地,我去拜访阔人,阔人都不敢见我,我这叫布衣可以傲王侯。”说着,牵了一牵自己蓝布大褂的衣襟,接着,哈哈大笑起来。他正笑着,身后有人道:“在新朋友面前狂吹,不知道有老朋友在一边听着吗?”水村向里看时,也是一位西装朋友,手上提了一个照相匣子,从庙里走出来。他倒是个漂亮青年,只是嘴上唇多了一撮小胡字。他的盆式帽子,有点和莫新野不同,却是歪戴在右边的。莫新野就笑道:“我来介绍罢,这也是艺术大家,摄影圣手,一天能用五打胶片的李太湖先生。这一位是新的大画家于水村先生。”李太湖笑道:“对于大画家,你就说是大画家,并不加以形容词。何以在寡人名字上,你却加上许多形容词,这也有什么理由吗?就是一天用五打胶片,这也是摄影人的常事,还提他一笔作什么?”莫新野道:“本来不用得提,但是因为你常有照五打胶片的梦,事实上一天能照五张胶片,你也心满意足了。我给你夸赞两句,你倒不愿意?”李太湖笑道:“总有一天,我有惊人的纪录发现出来,发一笔大财,买一打摄影机,大小镜头无所不有……”莫新野道:“不要说梦话了,我们应该引于先生去见老梁,让人家老朋友见面。”

于是他二人在前面引路,由庙后瘦竹林子里,钻过一道小石头路,出了林子,豁然开朗,是一片很大的菜园子,直抵西边山脚下。莫新野将胁下的琵琶,向空中一举,如摇摇鼓似的,连连摇了几下,叫道:“客来了,客来了,主人翁出来欢迎呀!”一棵桑树后面,有个人答道:“你们是什么事高兴?又来扰乱人家的文思,人家写着几个少年,正带着了那个美人,坐在紫藤花下,向她求婚呢。”说着话,那人走出来,穿了灰布短旗衫,头上戴了一顶男子平顶草帽,手臂上挽了一大筐子桑叶。那蓬松的乱发,两鬓下垂,配着那清秀的脸儿,现着一层受日光的红晕,一笑,便露出那洁白齐整的牙齿。水村连忙一点头叫道:“秋华大嫂,两年不见,还是从前一样呀!”秋华将帽子取下,在脸边遮着日光,笑着哟了一声道:“果然贵客到了。”李太湖一举手道:“不要动,这个姿势太好,让我照一张。”莫新野道:“你有胶片吗?”李太湖一低头,将手摸了一摸照相匣子。秋华和新野都大笑起来,只在这笑声中,这正面半瓦半草的屋主人出来了。

同类推荐
  • 因为爱(中国好小说)

    因为爱(中国好小说)

    身体不好的母亲,不想好好学习的儿子,夹在中间辛苦为生活为工作奔波的妈妈操碎了心,这一切都是因为爱……
  • 千古奸佞

    千古奸佞

    公元一九三八年元月,日本东京,新年的钟声还没有完全消失,帝国都城仿佛被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大街小巷都沉浸在一种近于病态的狂欢之中。原因很简单,就在二十多天前,也即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帝国的军队攻破了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这是一个大胜利,要知道自打明治维新以来,征服这个隔海相望且幅员辽阔的古老国家,是帝国几代领导人的梦想,如今已然唾手可得,能不令天下臣民欢呼吗?有了中国这个资源丰厚的战略策源地,那么由帝国独霸整个亚洲也是指日可待的,于是,这个新年就有了别样的意义。
  • 雨月物语·春雨物语

    雨月物语·春雨物语

    这本书共五卷九篇志怪小说,有借史事阐述理想抱负,有的托鬼怪谴责人间不平,有的张扬儒学以惩恶劝善,有的探讨宗教哲理和人生真谛。《雨月物语》熔日本民间传说和中国神怪故事于一炉,文字精妙、朗朗上口;情节曲折、结构严密,更兼人物性格鲜明、氛围刻画生动,是日本文学史上的经典杰作。《春雨物语》是《雨月物语》的姊妹篇,取材全部来自日本正史或野史轶闻,成稿于上田秋成晚年时期,它巧妙地融合了真实历史、虚构传奇这量大要素,带有浓郁的寓言和讽世色彩。是作者思想认识、人生体悟都达到顶点的力作,在其去世后才出版刊行。
  • 天龙八部(第三卷)(纯文字新修版)

    天龙八部(第三卷)(纯文字新修版)

    《天龙八部》一书以北宋、辽、西夏、大理并立的历史为宏大背景,将儒释道、琴棋书画等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其中,书中人物繁多,个性鲜明,情节离奇,尽显芸芸众生百态。丐帮帮主乔峰与大理国王子段誉、少林弟子虚竹结为兄弟。他身为大宋武林第一大帮帮主,发现自己竟是契丹人,虽受尽中原武林人士唾弃而不肯以怨报怨;他身为辽国南院大王,却甘愿背上叛族罪名,最终以悲壮的自杀来阻止辽国发兵攻宋,不愧为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 间接叙述

    间接叙述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热门推荐
  • 重生惊世医妃

    重生惊世医妃

    什么?现代21世纪第一毒医穿越到古代,成了个天下第一废材?没爹疼,也没娘爱?还被各种姐姐妹妹欺负?这也就算了,就连奴才丫鬟都想过来踩一脚?谁给你们的胆子?且看她如何疯狂打脸,逆天而上!
  • 农门辣妻

    农门辣妻

    家徒四壁,穷得揭不开锅,第一天就撕隔壁寡妇,落得饿肚子。夫君虽然傻,但是爱她疼她。为了她,可谓是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周依苒想:有这样的丈夫,她还有什么理由拒绝?为此,她学着做一个合格女人,合格的妻子,利用自己的能力,携手一起致富奔小康。
  • 这些事30岁以前一定要学会

    这些事30岁以前一定要学会

    对梦想成功的每一个青年来说,只要及早规划人生,找准方向,经过五年、十年、十五年的努力,相信你一定可以取得成功,成为一个成功者。本书旨在端正人们对生活、感情、事业、财富的理解,以开放的眼光立足于当今社会,它包括:设定人生目标、建立必胜的信心、开创自己的事业、与人相处的技巧、提高办事的能力等。三十岁以前,可以决定你的一生,我们编写本书的目的也就在于此。如果你很迷惘,或者你目标很明确,想要激励自己,这本书都是不错的选择。
  •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我国第一部研究整理中国二三十年代流行歌曲断代史的专著。叙述的是从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问世到1949年中国大陆不再唱流行歌曲为止,二十多年间流行歌坛的风云变幻。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流行音乐仍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同步前进,引领了从中国大陆到东南亚一带流行音乐的潮流,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大国风范。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该书通过对22位作曲家、38位词作家和43位歌星、29位演唱电影歌曲的电影明星的介绍、研究,展示了那二十多年间中国流行歌坛的几度辉煌。以如此恢弘的规模提供如此博大和厚重的信息量,在全国范围内无第二部作品。
  • 天降媚妃:皇上你走开

    天降媚妃:皇上你走开

    她,有着倾国倾城的绝美容颜,为了禁断的爱人颠覆朝野,远嫁霖国,可有些爱注定荒芜,有些爱终究缄默,她一路斗王后,踩宠妃,誓要登上至高宝座,既担了这狐媚之名,何不独宠两朝?
  • 我也是带着农场的男人了

    我也是带着农场的男人了

    刘浩穿越了,虽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穿越的,不过这不妨碍他打酱油
  • 我的心上人是没见过面的未婚妻

    我的心上人是没见过面的未婚妻

    从小定下婚约,却互不相知。一见钟情,相爱相知,婚约却成为了我们的绊脚石,……
  • 降落远古

    降落远古

    活了20多岁,踏过万年,认真生活的人,谁的身上不带斑斑驳驳的伤?守着我的善良,等待它变成坚强,狗血的初见化成泣血的灵堂,再用爱孵化出自由的新生,宇宙间纵横来往……
  • 天才神医宠妃

    天才神医宠妃

    一日为妻,终身为期。一日为夫,终身守护。她是天才神医,素手丹心。时空变幻,无双医术,天下任行。他是暗夜之王,万年冰山。唯独对她,情深似海,冰雪消融。
  • 陌上花开缓缓行

    陌上花开缓缓行

    人世韶光,何其忽然?人生际遇,何其偶然!与其独自向隅,击磐敲钟,以生的快乐作修束,去叩问佛祖苍天,谋求来世幸福,不如好好的活在当下,珍惜所得,珍惜拥有,感受现实和现世的欢乐。入山参禅,出山归凡,如此,则幸福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