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8100000014

第14章 叶名琛“六不”之谜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作为两广总督的叶名琛,采取“六不”措施战败被俘,在中国近代史上又留下了屈辱而令人费解的一页。叶名琛的悲剧固然有其身的原因,而更重要的根源是在清廷内部的举措失误。

叶名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初,任两广总督兼对外交涉事务的钦差大臣。这样一个重要的封疆大吏,却以采取“六不”一一“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措施和为英国俘虏屈死后竟为咸丰帝夺爵的笑话而遭到后世的嘲笑。然而,叶名琛的笑话,不仅有他个人自身的原因,更是由于清政府的错误政策造成的,是清政府错误政策的牺牲品。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清朝的对外方针一直是:“上不可以失国体,下不可以开边衅。”尤其是当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清政府把主要力量用于镇压农民起义及通过对外贸易获得军饷时,清政府便把上述方针看得更为重要。这条方针无论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是一个让人殊难两全,不可能实行的死方针,然而,尽管英国已进攻广州,边衅已开,蒙昧自大的清政府却死抱这一方针不变,多次谕令叶名琛“既不可意存迁就止愿目前,又不可一发难收复开边患。”叶名琛只得在这“宽猛两难”中,只得一唯朝廷意旨行事,“常以雪大耻,尊国体为言”。

当然,叶名琛愿意严格执行清政府这样一条前后矛盾的死方针,与他本人的出身、经历和知识有密切关系。叶名琛(1807—1859),字昆臣,湖北汉阳人。从其曾祖起,世代为官。道光十五年(1835)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从此踏进仕途,且十分顺遂,到道光二十八年(1848),已成为广东巡抚,从人仕到成为一方大员仅13年时间,可见清廷膺寄之重。到咸丰二年(1852),授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可谓青云直上,这造成了他对清朝皇帝的感恩心理与绝对的忠心,因此在处理政事中,一依皇帝旨意行事,不敢稍作更移。

在知识结构上,在传统教育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叶名琛,迂腐,喜大言,缺乏世界知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腐儒,却通过两件事的偶然成功,获得了擅办外交的美誉,更增加了他对清政府那条前后矛盾方针的坚定性。一是道光二十九年(1849)三月,英人欲入城,巡抚叶名琛与总督徐广缙采用的办法是一方面向英国人宣示不准进城的“假圣旨”,以不失天朝国体,另一方面又加强海陆边防,并利用当时民众反进城的声势,企图以兵威吓退侵略者,以达到“不启边衅”。他这办法本是行不通的,但由于当时侵略者准备不足,不想在这个时候打仗而搁置于入城的要求。因而使叶名琛等人这次获得了意外的成功。二是叶名琛处理的一件洋教士潜入内地的案件,他用的办法是强硬的“申列条约,奏交各国领事,严加约束,勿任复至内地。”由于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没有洋教士可到内地传教的条文,所以叶名琛这次又获得了“不失国体”、“不启边衅”的成功。然而,面对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准备并不充分的英国侵略者,清政府的对外方针已不能实行,如今面对蓄谋已久的英法联军,清政府的这条方针就更是行不通了,死抱这条方针的叶名琛,只得采取“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六不”措施,以任凭侵略者宰割的态度来表现自己对清政府的忠心和对清政府所定政策的坚决执行。

由于清政府明文规定不开边衅,叶名琛相应提出“不战”的对策,既不能战,自然“不守”,因此,“不战”、“不守”四字是清政府外交方针的具体表现。但叶名琛为何又提出“不和”的政策呢?不和政策,主要来自于叶名琛自己反侵略的思想。叶名琛反对外国对中国的侵略,对外国侵略行为一直持强硬、不妥协态度。咸丰五年九月“亚罗号事件”中,英方向中方提出索要人犯的无理要求,叶名琛回答说:“亚罗号非英国船,乃中国船也,中国官入中国船捕中国之海贼,于理为当”,拒绝了英方的无理要求。当广州城已靡烂之时,柏贵派人与敌议和,而叶名琛“仍执不可许进城之说。”叶名琛坚持不许进城是完全正确的,因为阻英人进省城是中国官民在道光二十九年斗争的胜利成果,是中国人民民族尊严的表现,维护了这一点就维护了民族尊严。在英军步步紧逼,广州城岌岌可危的情况下,叶名琛深知备兵抵抗,必获“启衅”之咎,于是想依靠民力来反击侵略者,他发出告示:准许民人对“滋事英匪,痛加剿扑,准其格杀勿论”,又“悬赏格,斩英人头一颗及生擒一名,俱赏银一百两。”在朝廷束缚其手脚的情况下,他能用民力抵抗,决不是屈服投降之表现。

由于叶名琛态度强硬,遭英国侵略者忌恨,因此攻城时炮火“专攻督署”。英军头目巴夏礼、威妥玛及汉奸张同云、李小春等都“大责叶相,恨恨不已。”最后英人掳之而去,目的是侮辱他,以泄切齿之恨。

“不降”、“不走”四字来自于清政府的“维护国体”的方针,无论投降还是逃跑,在叶名琛看来,都有失民族气节,是失国体的,自不肯为,但叶名琛为何又提出“不死”的主张呢?其实,叶名琛还真不怕死,当英军炮轰广州城时,巡抚柏贵的表现是“口噤手颤”,而叶名琛在炮火“专击督署”的情况下,还整理紧要文件“坚不肯避”。但当他被俘上船时,随从人员曾示意他投水自尽,以全名节,他却没有做,其原因是:“我之所以不死而来者,当时闻夷人欲送我到英国,闻其国王素称明理,意欲得见该国王当面理论,既经和好,何以无端起衅,究竟孰是孰非以冀折服其心,而存国家体制。彼时此身已置诸度外,原期始终其事。不意日望一日,总不能到他国,淹留此处,要生何为?我所带粮食既完,何颜食外国之食物。”即叶名琛天真地以为可以用自己还有用之心去同英国国王辩论,当英国国王之面谴责英国的侵略行径,通过个人的努力来说服英国保持同中国的友好关系。其书生之见固属可笑,而其心诚可悯。

叶名琛在印度尚保持着民族气节,他拒绝乘外国马车“游玩”,拒绝食用外国食物,而且还时时惦记着国内的战事:“闻战稍有喜色,闻和则太息耳。”当自己所带粮食用完,遂绝食而死。

综上所述,清政府的无法实行的对外方针造成了叶名琛的悲剧。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期,在这个变化的时代,上层社会必然出现形形色色的人物,这些人物又会有各种不同的表演,对外国侵略者,有抵抗的,有投降的,还有的则如叶名琛,令人觉得奇怪不解,其实细分析则并不奇怪,各种人物出现,都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的,叶名琛想抵抗外国侵略者,然而环境和清廷的对外政策制约了他,而他的出身和经历又使他不可能跳出这一樊篱,加上他的愚昧、固执、自负,因而导致了一个悲剧结局。

同类推荐
  • 海盗

    海盗

    我们是海盗,有本领的海盗。美丽的姑娘们,请你来到我的怀抱。我们是海盗,自由自在的海盗。在骷髅旗的指引下,为了生存而辛劳。我们是海盗,没有明天的海盗。永远没有终点,在七大洋上飘荡的海盗..感兴趣吧,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海阔天空的海盗世界吧!他们挥舞刀枪,宣称与上帝为敌;他们抢掠成性,蔑视人间一切权威。他们抛撒金币,以生命疯狂下注;他们以船为伴,有着自己的道德规章--他们已成传说,被海与天封藏。独眼的船长、生锈的火枪、哗啦作响的金币,盛着财宝的木箱..纵横匕海的故事,并不只是幻想。暴风雨、坏血病、骷髅旗、私掠证,荒岛埋宝,公海搏杀..海盗的世界。
  • 祠庙陵墓对联(上)

    祠庙陵墓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对联。
  • 韩非子(精粹)

    韩非子(精粹)

    《韩非子》是韩非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韩非子》主要论述君主如何才能驾驭臣民、富国强兵乃至称王称霸,即古人所说的“帝王之学”。当然,书中除了论述法术、权势等主要内容之外,也论述了一些君主必备的道德修养、政治策略。同时,书中还有一些韩非对人情世道的剖析与感慨。本书选录了《韩非子》中广泛流传的大部分著名篇章,目录仍然采用通行本的编排顺序;每篇文章都按照原文、注释、译文的体例,篇首有题解、篇尾有评析,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全面深入地解读了韩非的思想。书中有许多精辟的名言警句、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和借鉴。
  •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的实质,是一种“绅士道”。绅士的传统或绅士风度来源于英国的英格兰,作为一种确定的观念系统和行为方式大约形成于近代英国。这种理想采纳了古希腊、罗马的美德理想以及中世纪骑士道的理想,后来又继承了欧洲大陆国家如意大利、法国的宫廷文化,在英国经过继承发展而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绅士理想与观念。对传统的尊重和理性主义,为绅士道奠定了心理基础。讲礼貌的传统,包括尊重女士和骑士风度,构成了绅士道的标志性行为特征。而自身保持基本的优良品德,如诚实、正直、忠诚,同情、仁慈、温和、宽容、慷慨的待人之道,以及谨慎、自制、节制、坚定、自尊、荣誉的坚强精神,则构成了对绅士德性的根本要求。
  • 读史悟玄机:中国历史中的铁血规则

    读史悟玄机:中国历史中的铁血规则

    本书将展示给您历史中的种种玄机:关于攀升的学问,关于明哲保身的计策,关于统驭天下的智谋,关于处世的哲学,关于政治与道德的关系,关于君子与小人的争斗……带给您的必是耳目一新的感受!当您掩卷而思时,您会发现这是历史、文化与智慧最完美的融合体!
热门推荐
  •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致命ID

    致命ID

    “当我走上楼梯时,看到一个原本不在那里的人,今天他又不在,我希望,我希望他会永远消失。”“你这是从哪学来的?”“是我小的时候自己瞎的。”“小时候的事情你还记得吗?”“你就直接问吧,别拐弯抹角,快直接问吧,医生。”“你还记得你的母亲吗?”“我记得我妈,我记得她是个妓女。”“她把你关在那个地方多久?”“她去忙多久就要多久。”“知道你为什么要来见我吗?”“因为你专门治头痛,我吃药没有用。”
  • 极品盗妃驭夫术

    极品盗妃驭夫术

    【本文男女主均为成长型!男女主身心干净,一生一世一双人!】人前,她为世人唾骂,因她无才无德又好色,豢养三千美男,日日笙歌夜夜迷乱。人后,她为世人愤恨,全因她是天下第一盗,翻墙高门大院,搜尽钱财盗尽宝物。其实,暗自韬光养晦,只因她身背家仇国恨,哪怕认贼作父,势必刃血仇取天下。他是战神,被世人敬仰;他喋血无情,被世人畏惧;他是天下第一美人,亦有周身一丈为女性死伤区的怪癖,但仍有无数女子不顾安危前赴后继自荐枕席。他一张皇榜告天下:兹有天下第一盗蝶恋盗取宸王王印,悬赏万两黄金缉拿。世人皆议:此次蝶恋惹到宸王,定然不死也要脱几层皮。可那个对她死缠烂打唯命是从宠溺无度的人是谁?她说:偷一次是偷,盗一米是盗,何不多偷大盗?她还说:毁我家园,分我山河者,盗他天下又何妨?他只说:但凭卿卿王妃高兴,本王自相伴左右,鞍前马后!★片段一★某女看着某男无怨无悔地处理着本该自己圈点的大山似的奏折,心里寻思着这么下去可不行,忽然灵光一闪,留书一封:爷稍等,老子去偷个人来帮忙处理国事!某男看到洋洋洒洒地信,额头青筋直冒,风一般窜了出去,徒留总管看着大山奏折风中凌乱:不带你们这么不负责任的啊!★片段二★某男看着一手抱着一只尾羽拔掉的小孔雀一手拖着条只剩臼齿的小狼的宝贝女儿,有些不明所以,“宝贝儿,你这是要做什么呢?”“小姨天天都说娘亲只会偷鸡摸狗,女儿想着女承母业,所以女儿把就小姨家的鸡偷来了,狗就带在身边时时刻刻摸着!”小宝贝儿说着就摆上了哀怨的表情,“唉,也不知道能混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特别说明】欲知详情,请欣赏正文!坑品有保证,欢迎亲们
  • 唯恋青梅心之融化

    唯恋青梅心之融化

    冰一样寒冷,冰一样坚毅,冰一样脆弱。光一样明亮,光一样温暖,光一样无奈。风一样冷漠,风一样凛冽,风一样柔和。光一样的他想要走近冰一样的她,风一样的他希望守护冰一样的她。坚冰,也有会被融化的一天。冷漠,也有被瓦解的一天。坚强,也有被击垮的一天。当泪水爬满脸颊,他知道,她曾有多么绝望。当笑容轻轻绽放,她知道,他曾有多么心痛。当落寞充斥全身,他知道,他一直无法放弃。 无论她是谁,彻骨的冰冷都会成为遥远的过去。 最终,一切都交给命运决定吧,该有的该无的,都会在落幕的一刻展现它们的结局。
  • 罪孽的报应:德国和日本的战争记忆

    罪孽的报应:德国和日本的战争记忆

    一部关于战争记忆、国家罪行和民族悔罪的政治游记。二战结束七十年来,当正义的一方欢呼胜利,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危险的民族”,又是如何面对自己不光彩的过去?表面看来,德国人对大屠杀的彻底反省,日本对侵略责任的抵死不认,世人有目共睹;然而在历史的阴影下,关于奥斯维辛、广岛、南京这几个炼狱之所,关于历史的胜者审判和历史的纪念泛滥,以及为了实现“正常化”的努力和手段,两个看似迥异的国度,实则都充满了难以分辨是非的灰色地带。走访历史的暧昧角落、捕捉冠冕堂皇话语之下的潜台词,同时作者也不忘一再追问:究竟该由来偿还,这罪孽的报应?
  • 凤染九天

    凤染九天

    在这世界上,凤柒最爱的就是墨夜了,她以为墨夜也爱她,可最后也只是她以为而已。当凤柒看到墨夜娶别人的时候,当凤柒被一剑穿心的时候,她才知道她最不该的就是爱上墨夜。
  • 柘轩集

    柘轩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五苦章句经

    五苦章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只有我知道的末日

    只有我知道的末日

    灵气复苏五年后,人民的生活被改变,每个人都拥有了修行的可能,一切欣欣向荣。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林缺跨过时间通道来到十年后,却发现城市变成了废墟,尸骸和枯骨被随意弃置在路边,好像末日一样的光景。这、这是末日吗?又为什么会发生末日?就这样,林缺穿梭于两个时间点的地球,一边搜集末日世界的资源提升自己,一边探寻末日发生的起因。这——是属于他一个人改变未来,拯救世界的史诗!
  • 双姝

    双姝

    门开的时候,许柯呆在了当场。眼前,竟是一个赤身裸体的女人。许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又知道自己没有看错,那的确是活生生的人,雪白的胴体,眼睛正望向许柯。钟小秀今天起床很晚,她做了很长的梦,儿时的情景,浮浮沉沉荡漾在梦里,让她感觉很甜蜜。然而现在她却头痛欲裂,脑中仿佛有什么东西在爬,在大脑的脑膜上爬,好象是因为刚才的梦境而惩罚她。洗过澡,吃过了早饭,头痛的感觉丝毫没有减轻,坐在沙发上不断地揉着太阳穴,直揉得眼睛发花,眼前昏暗。顿时,她发觉房间里死气沉沉,没有声音,没有气味,空气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