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4100000006

第6章 误打正着的微软生涯(3)

可是,之后的统计让人大出意料。2002年1月到4月,虽然财政软件的支持业务量不是太大,但是,客户不满意率却为“0”。这是所有产品支持项目中,有史以来最好的数字。因为无论什么产品的技术支持,历来每个月的客户满意率调查,都不可避免地会有不满意的客户。这是中心北美在线支持的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过客户不满意率为“0”的情况。而这一切恰恰发生在最新、最难支持的微软财务软件业务中,所以大伙非常激动和振奋。

几个工程师的成绩,证明了中心的能力,财务软件支持项目业务得以继续开展并不断壮大。由于客户满意率的提升,从总部划拨的财务软件case不断上升。中心的支持小组由最初的4人,发展为10多人。中国人开始帮美国人理财了。

一般而言,一个支持中心支持的产品越多,越能体现工作的水平与水准。而微软总部将新的软件产品下拨前,会有约两周的试验。总部先下发一些case,让这边的工程师做,看这批工程师能否做到准确到位地支持每个case。如果基本合格,产品就下达了,经费也过来了。从这个角度说,如果接受的产品越多,业务便越多,经费也就越多。

苹果机软件的支持也是这样获得的。在美国,还有相当多的人使用着苹果电脑。这种电脑使用的软件与一般机器的软件不同,是单独为这种机型开发的。

2001年1月,工程师陈琳接到了支持苹果机软件的任务。“当时,我的压力很大。因为,中心没有人做过这个项目,万一不好,中心的声誉也会受影响。”陈琳回忆。它的难度在于,应用程序和系统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果Office软件出问题,系统就会损坏,但系统并不是微软的。所以,每支持一个case,必须与苹果公司的系统联系起来,一起处理。而所有这些系统资料,微软公司不具备。于是,陈琳通过各种途径获得这些资料,充实苹果机系统的知识。

刚开始,在试验阶段,美国总部有一个技术导师在线指导,陈琳一边看他怎么做case,一边用心揣摩,很快掌握了支持这类软件的路数。两周后,美国的技术导师评价说:“对路了。”陈琳听后终于松了口气,他理解其中之意是:这帮中国人可以做这个项目了。果然,不久项目下达了。直到今天,还有数位工程师在做着这个支持项目。因为工程师们能不断接受挑战,中心快速发展壮大也就在情理之中。

6前任微软(中国)总裁高群耀辞职

2002年3月18日媒体开始报道“高群耀辞职”一事。3月29日,高群耀真的辞职了。在众多的外企中,微软(中国)总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它好像一根敏感的神经,一动就让新闻界兴奋。吴土宏辞职如此,高群耀辞职也如此。

高群耀为什么要辞职?媒体有过许多猜测。一个普遍的说法是,高群耀在去年底丢了北京市政府采购那块肥肉,在与中国几家软件公司的竞争中,唯独微软被淘汰,这使得微软很失体面。所以,高群耀不得不黯然离去。

但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看法。北京一家杂志刊发的一文很有代表性:

“其实,这种说法对高群耀来说并不公平。对一个企业来讲,不可能囊括所有的大单,即使是微软这样的霸主。另外,微软也不可能仅就一桩丢单事件就逼高群耀离职。即使就采购事件本身,这也不是高群耀的错。当时,他正在休假,这桩单并不是他定下来的。高群耀其实只是微软发展战略调整的一个牺牲品。”

更多的媒体分析,把与政府搞坏关系的责任推到高群耀的身上也是不公平的。搞好与政府的关系,其实也一直是高群耀的工作重点之一。“微软在全球的成功必须立足中国,中国的软件业必须走出去……而微软(中国)是最好的桥梁。”高群耀这样表示。让中国接受微软,让微软了解中国,一直被高群耀看做是肩头上的最重要的任务。“商场绝非战场,前者是大家可以合作,后者是拼得你死我活”,如何把中国软件市场做大,才是最重要的。他这样认为。

为了“全球化、地方化”,高群耀称:“过去两年,我做了很多的努力。”事实上,2001年比尔在上海的许诺,2002年年初与中关村科技、四通等合作成立的中关村软件有限公司都是证明。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高群耀一直表示,在微软(中国)做得很

因而,有业内人士分析,高群耀的尴尬事实上是微软在中国政策的置,难保不会遇到同样的问题。高群耀的辞职,是微软调整的一个标志,它意味着微软在中国面向产品时代的结束,标志着微软已经走过雷区,而高群耀,就是那个蹬地雷的人。

尽管媒体有种种的分析和猜测,但是,这都是局外人的看法,都不触及事情的要害和本来面目。2003年1月,高群耀,这个被人们称为微软的“沉默的羔羊”终于说话了。他撰写的《体验微软——我对微软说实话》一书公开出版。

谈及他的辞职,高群耀这样表达:

可以这么说,重重的人事问题和管理体制是我下此决心的一个关键所在。我的工作环境变了,工作节奏变了,各种意想不到的干扰,使我无法保证公司的正常运作。我看不到未来,这未来包含着我自身的事业发展和微软(中国)的种种不确定因素。我爱微软,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典范,但我的爱是有原则的。

此时,也必须面对这样一种现状,我的理想、我的管理理念,已无法和我的工作融合在一起。我的热情在急剧下降,而我每天也只能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为了上班而来到微软。我无法忍受自己浪费多年来积累的经营管理财富。

我知道,我必须给我这段微软岁月画上一个句号了。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我作出了辞职决定。

从此番表白来看,高群耀的辞职,不是因为反盗版,也不是为了北京政府采购的出局,而是不满微软的体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人事和管理问题。

更直接地说,高群耀不满的是微软大中国区与微软(中国)区的格局。他这样说:“微软大中国区与微软中国区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合作成功的典范。没有一届、一任、一对合作成功过。而归根到底,除去组织机制本身的不合理性,可以说人为的因素也占有相当的比例。”

这样一个判断可能并不夸张。到高群耀辞职,微软进入中国仅仅7年,可是中国区的总裁就换了6位,人称“蜜月式”的人事策略。杜家滨出走思科,吴士宏逆风飞扬,香港经理的愤然离去,以及高群耀的突然辞职,“无不是这种公司体制和人事策略的产物”。

微软一直宣称,中国是微软公司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地域。因为中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更使微软的高层重视到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在全球战略地位上占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一席。无论是比尔·盖茨,还是斯蒂夫·鲍尔默,在对中国访问期间都一再强调,虽然中国目前占有的市场份额与微软的总额比,只有1%,但是,中国仍有着无限的市场潜力和广大的用户群体,他们将继续加大对中国的投资。

可是,微软宣称的重视与实际的重视又有很大的距离。按照高群耀的描述:从组织机构上看,微软(中国)首先要报告给位于北京的大中国区,接着是设在日本的亚太区,然后是美国销售部,再后来是总裁、CEO,最后是比尔·盖茨。从组织机构的设置,就可以看出其对待战略地位的基本态度。既然中国的战略地位如此重要,为什么她的“婆婆”如此之多?给微软(中国)区增添的关节和枷锁那样复杂?没有一个受人重视的战略地域公司,会与公司的最高决策者的距离有那么远!

从《体验微软——我对微软说实话》一书中看到,高群耀在任期间,试图去说服、去改变,但是毫无进展。事实上,也是他力所不能及的。所以高群耀说:“我坚信一个事实:如果公司不调整大中国区和中国区的组织机构、定义及责权的话,我不认为我还能把工作做得更好,我也不相信我的热情还在。”

为什么一个特别讲究效益的跨国公司,却要不惜成本设立如此相近的大中国区和中国区两个层次?一个中国公司不就解决问题了吗?一个大中国区不就解决问题吗?这样的问题许多人要问。微软公司没有解释。可以理解为微软对中国的重视,也可以理解为微软对中国以及大陆中国人的不信任。

因此,我们看到的事实是,中国需要微软,微软也需要中国。但是,阻滞微软(中国)发展的,并不是中国,甚至不是盗版软件,而恰恰是微软本身。从这个角度上看,高群耀和他的前任没能闯过这片“险滩”,他的继任者恐怕要闯过去也会很难,即便能闯过去可能也会是遍体鳞伤。难怪高群耀要感叹:直到今天,我仍在为微软(中国)祈祷,希望历史不会重演!

高群耀正式离职的2002年3月29日还没有到,3月27日,他的继任者就被选好了,这个人正是唐骏。

尽管对高群耀的辞职媒体炒得热闹非凡,但此时的唐骏从没想过,这一切会与自己有什么关联。可是,结果恰恰相反,微软总部盯上了他。

7继任微软(中国)总裁

对于唐骏而言,出任中国区总裁一职,来得太突然,也很有戏剧性。事后,有关这一演变,唐骏曾向许多媒体有过叙述:

3月15日,唐骏像往常一样,打开自己的电子信箱,一封意想不到的邮件出现在他的面前,发件人是微软(中国)公司总裁高群耀。信件内容让唐骏大吃一惊:

“我将于2002年3月29日辞去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总经理职务,去追求在业界更富于挑战和对中国发展有更多贡献的职业生涯。高群耀”

信末所留的电子邮件地址为高群耀私人邮箱,不再以@Mi—crosoft.com结尾。唐骏立即拨打高群耀手机,可高群耀的手机关着。唐骏马上给高群耀回了一封电子邮件,他在电子邮件中对高群耀说,自己感到很伤感,很不希望他离开微软。唐骏问:“能不能重新考虑一下?”他劝说高群耀的理由是:“第一,你对公司很好;第二,公司需要你。”

唐骏再也没有收到高群耀的回复。

唐骏对高群耀的离开感觉很突兀,3月初,高群耀去上海,唐骏还和他一起吃早餐。那时正好作完年中报告,两个人所谈都是报告中工作的事情,高群耀丝毫也没有流露出离开的意思。

微软在中国的布局,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北京,设有微软(中国)公司、微软亚洲研究院、微软(中国)研发中心;而上海,则设有微软全球技术中心。除了美国本土,中国已成为继欧洲之后,微软所设机构最全面的国家之一。作为两大机构的负责人,唐骏和高群耀之间有过很多的合作。高群耀每次到上海,两个人总会在一起吃饭。唐骏感觉高群耀很温和,为人非常好,很尊重高群耀;而高群耀也很尊重他,“因为我是微软老员工”,唐骏这样分析。

唐骏收到高群耀电子邮件的第3天,媒体开始炒作“高群耀辞职”一事;两天后,微软对外证实高群耀离职;又过了3天,唐骏收到微软高层的一封电子邮件,高层在邮件中说有非常非常紧急的电话会议要唐骏参加,让唐骏一定预留出时间。

收到这封电子邮件,唐骏就知道下面的事情了。他的第一反应是“不能做”。

唐骏的人生哲学比较简单,他喜欢开心,他不追求富贵荣华。他说:“就算现在没工作了,也无所谓。我在上海有房子、有车,今后吃饭的钱也有了,这辈子我会过得很开心。所以,我不会因为追求名利、地位、金钱,而失掉快乐。”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做他想做成功的事情,而且,在做的过程中要特别地开心。“我不是冒险主义者,我不冒险,也不需要冒险”,唐骏如是说。

最后,电话打来了,又是微软高层。但唐骏的态度很坚决:“不,我不能去北京当总裁。我在上海已经做得挺好,我不想离开上海。而且,我已经答应做微创CEO了,微创是盖茨对上海的承诺。全球技术支持中心和微创双肩挑,我的担子已经足够重了。”

电话那头,没等唐骏说完,就抢过话去:“现在是公司关键时期,你说的那些,公司都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帮你解决,但你现在必须慎重考虑我的提议。明天,我还会给你打电话,还会谈同样的事。但公司的策略一定不会变,你必须重新考虑一下。”

第二天,微软总部的电话又来了,是更高一级的高层。唐骏这次没有直接说“不”,他先听对方说。情况紧急,对方也就直话直说了。“公司一定要你来做总裁,你说的那几个顾虑,我们都已经考虑了,你可以兼任微创CEO,你不是舍不得你原来的公司吗?你可以在全球技术中心继续挂名。你当了总裁,公司上下一定会支持你。”

总部话说到这份上,唐骏已经没了拒绝的余地。唐骏说:“再让我考虑一下。”口气明显缓和了。接着,他被叫去美国面谈。在唐骏答应出任总裁1小时后,中国媒体就被告知微软已经任命唐骏为中国公司总裁。这一天,是2002年3月27日。当然这是事情的真正的过程。

关于唐骏的上任也有过另一个美好的“传说”。

据说,推选微软(中国)总裁的人选,起初并不止唐骏一个人,而有多个。而唐骏最后能当选,得益于井冈山的灵气。

在许多人的眼里,井冈山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因为唐骏在2001年11月17日走了一趟,所以才得了这种灵气,使他与众不同,几个月后,担任微创CEO后,又得以升迁,担任中国区总裁。这个传说传到微软,所有听众都大笑。他们希望井冈山的灵气,不仅光耀唐骏,也能光耀微软的所有人。

只不过,现实比传说更加严酷。这一点在唐骏上任一年后得到充分体现。一周后,唐骏正式到北京上任。

微软(中国)总是被媒体关注炒作,唐骏原本没有多少体会。可是,从他走进北京中关村希格玛大厦的第一步起,这种关注就没有停止过。上任的第一天,他的所有活动几乎就是现场直播。媒体跟踪他的每一步。

同类推荐
  • 别让借口害了你

    别让借口害了你

    有人说,一个借口就是一个缺口,这个借口足以毁了一件事、一个人。但也有人说,一个借口能补一个缺口,这个借口能让你摆脱尴尬,避免伤害他人。的确,借口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工作不能完成是因为“难度太大了,事情太多了,自己太忙了……”;人生没有成功是因为“没有人帮忙,缺乏资金……”最无厘头的借口是“命运不太好”。借口是可怕的敌人,是成功人生的窃贼。它会损坏人的性格,消磨人的意志,从而让人变得变得慵懒,让人最终一事无成。在很多人的眼里,借口是一种推辞,更多是对责任的推脱。很少有人意识到借口的作用是多元化的,因为不是所有的借口只会给人产生消极的暗示,有些借口的使用也会给我带来便利。
  •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当下社交生活中,人们被大量无效低能的社交耗费时间成本。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核心朋友圈?价值交换是一切的答案。本书一针见血提出价值交换是等价的:满足别人需求的能力决定你在别人眼中的价值。低价值勉强融入高价值的圈子,终将因为利益基础不同一场空。此外,本书并不消极,书中关照到积极行动能够提升圈子的质量,因为价值交换是动态的:此刻不能融入的圈子不代表未来不属于你,你手头正在做的每一件事情,决定你未来进入哪一个圈子。最后,本书帮你快速提升交际能力,价值交换是多层次的:想让强势客户进入你的圈子,就要在某个层次上创造需求,例如请一位名医帮客户解决健康难题,从而产生新的价值交换。
  • 丑女无敌

    丑女无敌

    从女孩的性格、气质、品位、社交、心理、才智、处世、财商、爱情、婚姻、职场等角度,全方位地讲述现代女孩获取成功的必备要素。希望本书能让所有女孩有机会重新评估自己的生活方式,修炼出一个美丽的自己!也希望它能给读者带来一丝美丽的灵感,一份成功的自信,一把安身的钥匙,一道立命的光环!
  • 不抱怨的活法(大全集)

    不抱怨的活法(大全集)

    抱怨,早巳成为了现代人的通病。有病不治,病情势必会恶化,最终让人在抱怨的轮回中陷入痛苦的深渊。寻找抱怨原因,追本溯源审视自己:你在抱怨什么?你为什么会抱怨?怎样才能不抱怨?只有找到病因,积极“治疗”,你才能根治,从而在走向快乐的同时,拥抱成功。
  • 唐骏传奇

    唐骏传奇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顶级职业经理人,“打工皇帝”——唐骏职业生涯的成功史。阅读它,你等于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当你有所领悟后,命运从此会与众不同。《唐骏传奇》的最大特点是涵盖了唐骏人生每一个阶段,阐述他职业生涯成功的原因、过程、方法等,尤其是其中的管人、用人方法,可以使你深刻领悟唐骏的管理之道,堪称一部管理实战指南。
热门推荐
  • 餐神

    餐神

    地球第一厨神罗鸣,穿越“美食大陆”。这里的“美食”相当于“丹药”,这里的“厨艺”相当于“功法”,这里的“厨具”相当于“兵器”,这里的厨师更有着相当高的地位。什么?你不信?罗鸣冷笑一声,向着背后指了指。只见一位头戴皇冠,有着万人之上气质的美妇,此刻竟然玉颊烧红,娇滴滴的问道:“罗厨神,朕的‘水煮龙鱼’,好了没有?要是没好的话……朕可以再等等!”
  • 华严经骨目

    华严经骨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胃口大开的儿童营养餐

    胃口大开的儿童营养餐

    本书介绍的食谱做起来方便简单,所用的材料都是超市里容易买到的食材和家庭厨具,而且每一道菜中都注明了其营养成分和含量,让家长做得轻轻松松,明明白白。在书中除了现成的食谱外,还对儿童营养知识作了详细的介绍,解决了家长们不会为宝宝做营养配餐的烦恼。《胃口大开的儿童营养餐》中的每一道菜式都是作者按照宝宝的喜好和口味来设计的,它的形象可爱,让孩子看到它就会勾起吃饭欲望;它营养健康,作者按照孩子每个年龄段的身体成长特点而科学合理地为孩子做的营养搭配,能够让孩子吃得开心、健康;它易学易做,家长们看到书中的菜谱就能学会每道菜的做法,让做饭成为家长们的生活乐趣。
  • 重订曲海总目

    重订曲海总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为妻:泼辣福晋

    穿越为妻:泼辣福晋

    张洁妤:一个因逃婚而陷入无底黑洞之中的活泼女孩,她不敢相信自己想要追求幸福却陷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被一阵狂风卷到了陌生的时代成为富贾一时的豪门千金。善敏:醇亲王儿子,拥有贝勒头衔,平日里却总是流连于花街柳巷之中,玩世不恭的他视女子为无物,而在他玩世不恭的面具之下隐藏的又是怎样的性情呢?一个异时代的美丽女子,一个清朝身份地位显赫的亲贵,又会展开怎样一段奇异的爱情?好友美文:强力推荐:《总裁烈爱:校花妈咪》文/魍魉魑魅饕餮狻猊□□http://m.wkkk.net/182742/□□(戴琳娜初来红袖,各位亲们若是喜欢戴琳娜的书,请留下收藏!)
  • Recall苍蓝幻想

    Recall苍蓝幻想

    当你对不可置信的事情习以为常的时候,就说明你已经融入其中,无论是表层还是深层都有唯一的特点,那就是与科学格格不入……用科学无法解释的事件不断出现,古典学说即将重现江湖?亦或如此,亦或反之……
  • 敌后

    敌后

    这是我生平最受窘的一件事。1938年秋天,我刚刚结婚,太太关玉如22岁,人长得美,在我看来几乎没有缺点——当然,除了迷信之外。接受任务的当天,玉如硬是拉着我去算了一卦,就在独流镇的运河边上。卦师将三枚铜钱摇得哗啷哗啷响,卜出一个“大畜”卦,二四爻动,变爻后为“离”卦。他说,此卦卜南行不吉,您太太五日之内当有小恙,一个月之内您会错失一个自救救人的机会,最要紧的是,腊月之前您必有血光之灾……我向来不信这些骗人的玩意儿,但玉如相信,她出身于满族世家,除去洋教,凡是日常生活中的迷信他们家都信。
  • 兰花指

    兰花指

    苗大凤的手比先前瘦多了,也难看多了。满手的老年斑,瘦骨嶙峋的一点光泽都没有,仿佛干死了的枯树枝。母亲看着,抚摩着,眼睛有些湿润,也更加模糊了,多少年前那朵盛开的兰花指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凋零了。苗大凤走了。在香水,唯一和母亲有故事的人走了。母亲詹大凤终于看见了苗大凤的那双手,看上去她有一种如愿以偿的兴奋。在我搀扶着她往家走的时候,母亲依旧无理由地笑着和梦呓般地嘟囔着,只是那一天的笑声和嘟囔声比先前更嘹亮了……
  • 好方法胜过好老师

    好方法胜过好老师

    本书从现状出发,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父母应该帮助引导孩子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快乐学习、主动学习。
  • 臻于灰霾的尽头

    臻于灰霾的尽头

    最可悲的事情是,失去了自我,只剩下空躯壳。亓官韫和郗卓,爱得真爱得切,然而却又爱得痛。亓官韫的目光闪烁,说道:“如果我早知我们的爱,像在荆棘丛里翻滚过一番,我就不会要这份姻缘了。”“那么说,你后悔了。”郗卓瞪着韫儿,闷声道。“不,不是,我只是不想看到你那么痛苦。”亓官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