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1000000005

第5章

离开盖茨黑德府的这一天终于来临了。这是一月十九日早上,钟刚刚敲了五点,我就起床并穿好了衣服。窗外,冰冷的月光流泻在大地上。

除了我,整个府里贝西是唯一已经起床的人。她生好了炉火,给我做好了早餐。可是,即将出门的我心情激动极了,吃不下贝西给我准备的早点。贝西只好包了几块饼干放在我的袋子里。

贝西说:“简·爱小姐,你去和里德太太道声别吧。”

我告诉她,里德太太昨天晚上就告诉我说,早上不要去惊吵她了,也不要去惊吵我的表哥表姐们。此刻,除了我和贝西弄出的一些响动外,里德太太她们以及整个盖茨黑德府都沉浸在宁静的睡梦之中。

贝西和我穿过大厅,来到了前门。

月亮落下去了,到处一片黑暗。

这时,钟敲响了六点。有一辆马车从黑暗中急速地驶来。

马车停在门口。这是一辆套着四匹马的坐满了乘客的马车。

我抱着贝西的脖子吻了吻她。有人把我和贝西拉开了,将我抱进车厢里。

车轮开始在冻僵了的路面上滚动起来。清脆的马蹄声和车轮碾过路面上的声响,回荡在早晨清冷的空气里。

我朝伫立在黑暗中的贝西挥了挥手:“再见了,贝西!”

“再见了,盖茨黑德府!”我朝身后渐渐远去的被黑暗笼罩的盖茨黑德府喊道。

对我这样一个十岁的女孩来说,这是一次多么漫长的旅程啊。一路上,我的心情既兴奋又忐忑不安,我不知道我奔赴的是一个怎样遥远与神秘的地方。

马车颠簸了整整一天,穿过了好几座城镇。

夜幕降临时,马车驶进了四周都是灰蒙蒙山峰的田野,接着,驶进了一座山谷。黑乎乎的树林覆盖着这座山谷。风从树林里呜呜地吹过。一天的旅途劳顿,我竟然不知不觉睡着了。

马车突然停了下来。我被人叫醒了。终于抵达了目的地——劳乌德学校。

我还没有完全从疲劳和睡梦中清醒过来。我抬起有些晕乎的头打量四周。我看到了一堵墙。墙上有一扇门。一个佣人模样的女人带着我走了进去。

她把我带到一个房间里就离开了。一会儿,有两个人走了进来。其中一个高个子女人,黑头发,黑眼睛,额头宽阔苍白。她上下打量我,露出吃惊的神情。因为她没有想到小小年纪的我竟然是独自一个人远道而来的。

“米勒,让她吃点晚饭再睡觉。”她吩咐一起进来的另一个人。

米勒小姐带领我穿过一个又一个迷宫一样的过道,来到一间又长又宽的房间里。房间里放着两张桌子,每一张桌子上都燃烧着两支蜡烛。桌子周围坐着一群姑娘,她们的年龄从九岁到二十岁不等,都穿着式样古怪的棕色衣服,上面系着长长的荷兰麻布围裙。她们的嘴里正发出嗡嗡的读书声。

米勒小姐命令道:“班长们,把书本收起来。”接着,她又吩咐:“去把晚饭拿来。”

晚饭是分成了好多份的一张薄薄的燕麦饼。

吃过晚饭,念过祈祷文,我和姑娘们排着队上楼去睡觉。卧室跟教室一样是个长长的房间,里面是长长的一排床。十分钟过后,卧室里那盏唯一的灯熄灭了。

劳乌德学校一下子静寂下来。

黑暗中,躺在床上的我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天,我在铃声中醒来。天气冷极了,我打着哆嗦穿好衣服,在六个人共用的一个脸盆里洗了脸,然后和大家一起排着队走进教室。

我分在一个低级班里,坐在最末的一个位置,给我们上课的是米勒老师。

等做完功课,天终于大亮了,该吃早饭了。

饭厅的桌子上放着两盘热气腾腾的粥,散发出一股烧糊了的气味。

不仅仅是我,所有的姑娘都一点食欲也没有。早餐结束了,可是,谁也没有吃早饭。我听到有人提到布洛克赫斯特这个名字。她们把这个名字和可耻这个词连在一起。

就是在这一天,我知道了昨天晚上接待我的那个黑头发女士的名字。她叫玛利亚·坦普尔,是劳乌德学校的总监,担任着高年级的历史、语法、音乐等课程。她是那样美丽、端庄,还有着一颗让人肃然起敬的善良的心。十二点的钟敲响了,坦普尔小姐站起来说:

“今天的早餐你们吃不下去,一定都饿坏了,我已吩咐午餐给大家提供面包和奶酪。”坦普尔小姐停顿了一下。“至于事情的后果,由我负责好了。”

吃着面包和奶酪,可想而知,被饥饿折磨坏了的我们是多么兴高采烈。

吃过中饭,我们来到花园里进行户外活动。花园里有几十个小小的花坛,现在还是一月,到处是一派枯黄的景象。天空中飘着蒙蒙细雨。一些姑娘跑来跑去,而另一些姑娘则挤在一个避风的角落里。

初来乍到的我暂时还没有朋友。我一边环顾着花园和其他建筑,一边思考着。我想到了我的未来。可是,对于未来我既无法预料也无法把握。想到这里,心里不禁茫然起来。

突然,我背后传来一阵咳嗽声。我回过头,只见一个女孩坐在不远处的石凳子上,正埋头看书。她十三岁的样子,显得那样文静、柔弱和深沉。读书也是我的爱好。在盖茨黑德府,我常常用读书来打发时光。这个全神贯注的女孩吸引了我。我不由自主地朝她走去。

我和她交谈起来。

她告诉我,这是一所慈善学校,这里所有的姑娘不是失去了父亲就是失去了母亲,还有的父母双亡。我们在这里的学习和生活费,大部分是那些好心人捐助的。这里的一切都由布洛克赫斯特先生监督管理,包括我们衣服和食物的采购。

接着,她还告诉我,那位黑头发的老师叫斯加切尔德小姐,是个不可冒犯的急性子,教历史和语法;那位教法语的皮埃尔老师是从法国来的;至于坦普尔小姐,她最能干,知识渊博。

这时,吃饭的铃声响了。我们回到了餐厅。

我们吃的是煮熟了的烂土豆和味道怪怪的肉片,难以下咽。我不知道以后的饭食是不是这样。事实上,在洛克赫斯特先生监督管理的很长一段日子里,我们每天的饭食都是如此。

饭后,我们继续上课。

接下来,发生了一件让我难以想象的事情。我刚刚结识的看上去文静柔弱的那个女孩,竟然被斯加切尔德小姐罚站了。

罚站是一件多么羞愧的事情,可是,这个女孩站在众目睽睽之下,既不哭,也不脸红。我想,如果换作我是肯定受不了的。

如此文静的她,为什么会惹得斯加切尔德小姐大发雷霆呢?

外表柔弱的她,又哪里来的镇定自若的勇气呢?

我疑惑不解。

同类推荐
  • 黄金屋

    黄金屋

    工程还差一半没做完,这群关姓人就要离开。老板劝他们慎重,只有完成剩下的一半才可以拿到另外三分之二的工钱。关长江平静地说,家族里有事,这是没办法的。关长江是这伙关姓人的头儿,他的年龄不是最大的,但辈分最高,是爷或叔辈。老板跟关长江他们结了账,叮嘱说,办完家里的事就回来。老板喜欢这群关姓农民工,他们团结诚实卖力。老板是个奸商,但在这群关姓人面前良心从来不敢丢弃。其实当初接工程时,关长江他们就知道这个工程做不完,因为按推算,他们必须十月回村。关长江他们回村开凿隧道。这个隧道打了四百年了,目标是山的那边。山那边太远了,这山仿佛是永远不能到头的魔山。
  • 吉姆的人生

    吉姆的人生

    澳大利亚,公元2150年。吉姆和一名15岁少年进行了灵魂转移;这位少年犯了罪,在逃逸过程中死于意外。吉姆在医院死而复生、失忆,而且大脑严重受损,并进而影响到他的松果体和视觉。他的大脑中生成了过量二甲基色胺,这种神经化学物质导致他出现了梦境和幻觉。他的视觉发生了永久性的变化,现在他能看到别人体内的光、脉轮和光环,也能看到自己身上的光。他学会了利用和控制这些光场,成为了一名神奇的治疗师,因此被人们奉为救世主。一直以来,他都为一起自己不曾犯下的罪行而受到审判。
  • 罂粟的咒

    罂粟的咒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上个世纪的月季

    上个世纪的月季

    每天在老园丁到来之前的凌晨,文婕妤就来到园中绕着月季花坛散步。一圈又一圈,灯芯绒布鞋走得漫无声息。那是当年小城民间常见的手工鞋款——便宜、软和、轻便,与那种闹市中马蹄滴嗒的皮鞋相映成趣。有一些雾气,空气非常清新。那时天只蒙蒙光亮,最后的几颗蓝星还在头顶闪烁。站前悄无人迹。婕妤忍不住伸手摘了一朵月季花。红色的朵瓣上便骨碌碌滚下几滴露水。露水顺着她的手背流进了她的袖口,婕妤感觉到冰凉。吸了吸鼻翼,有一股清香钻进鼻孔沁入心扉。婕妤恨不能将鼻尖前的花朵咬上一口。文婕妤就住在车站附近,一个坐落在近郊的长途汽车车站。
  • 30年文学典藏小说卷(一)

    30年文学典藏小说卷(一)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
热门推荐
  • 冠心病食疗菜谱

    冠心病食疗菜谱

    《常见病食疗菜谱丛书》是为常见病患者及其家庭精心策划的一套食疗养生菜谱丛书,共10本。本书精选了60余种对冠心病具有一定的辅助疗效和预防作用的日常食材,详细、全面、科学地介绍其基础知识,并配备了120余道菜例,还包括一些冠心病的常识,让读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轻松抵抗疾病威胁,健康生活每一天。
  • 墨爷有令之乖乖受宠

    墨爷有令之乖乖受宠

    传言,京都墨爷家世好,身材好,可惜相貌丑陋,面容凶恶,见一面会吓出心脏病。传言,墨爷不好女色……狗屁谣言,她要离婚!“离婚?不好意思,你要么丧偶,要么给我生个孩子。”“……”她自我了断行不行?“我去死,让你当鳏夫!”“请便。”“你……”“你要是死了,我会追到阎王那里,也要你把欠我的抹平。”阴魂不散,大概就是说的他这种吧。多年后,又有传言,墨爷得了一种绝症,叫宠妻晚癌。
  • 补气血的保健智慧

    补气血的保健智慧

    “气”、“血”、“精”是我们健康的根本,它们充盈,则人健康、长寿;它们亏虚,则人会经常出现所谓亚健康的症状,甚至疾病缠身,过早衰老。书中描述了气、血、精三种能量在人体中的作用和意义、三者的关系、这三种能量亏虚时人体的生理表现,以及弥补这三种能量的方法,希望能为读者打开一扇通往健康的大门。
  • 穿越远古:种种田

    穿越远古:种种田

    因为一次意外,女主许心瑶穿越到了远古时期。好不容易勉强能生活下来,结果捡到一只帅到没天理的野人小哥哥,强占她的窝不说,还整天卖弄美色来勾引她。终于忍无可忍的许心瑶,一脚揣在某男的腿上“你给我滚回你该呆的地方!”
  • 楞严法玺印禅师语录

    楞严法玺印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国家订单

    国家订单

    这个集子的题材分两部分,一是描写乡村生活的《烟村故事》,一是描写打工生活的《国家订单》、 《白斑马》等中篇小说。王十月的乡土小说,继承了沈从文、汪曾祺一脉的抒情小说传统,在烟村故事系列中,作者倾心描绘了优美的田园风光和生活在那一片水土上的生灵,抒写着人性中的温爱与美好。作者笔下的乡村,自然不是当下的农村,也不是过去的农村,而是一种理想化的乡村生活。作者在这里要努力告诉读者的是:我们还可以这样活。而反映打工生活的小说,有被《人民文学》以头条刊载的《国家订单》,有描写在金融风暴席卷下的普通中国工人命运的《九连环》,也有深入打工一族心理暗河的《白斑马》,更有文字中透着内心疼痛的《不断说话》……
  • 覆船山

    覆船山

    站在我这里,能看见整个会场,七八个男人围着一盏马灯坐着,有人指手画脚,有人一动不动。陈光中坐在左边第三个,他是他们当中最年轻的一个。空气中弥漫着硫磺与火焰的味道。这味道是从两个巨大的锅炉里发出来的,它们像妖怪一样叉腰耸立,突突直冒热气,那里面有各种铁,铁锅铁斧,铁耙铁镰,铁锤铁钗,这些铁家伙,一部分是按人头上交的任务,一部分是干部们深入各家各户,从门背后、床底下搜出来的“废”铁,还有一部分是根据举报线索,组织人马从池塘里捞上来的。炉前有人两天两夜没睡了,谁都不肯回去,怕错过出钢的光荣时刻。
  • 哆嗦

    哆嗦

    吴稽觉得他的生存是客居。美国垮掉的一代老说他们是生活“在路上”。吴稽是中国人,他不知道“在路上”是什么感觉,也不想知道是什么感觉。吴稽生活在20世纪中国的九十年代末,他始终感觉自己是生活在一个“半瓶子”的社会里。吴稽本来是有职业的,而且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曾是一份让人羡慕而又绝对不寂寞的职业;吴稽毕业于中国广播电视的最高学府——北京广播学院,吴稽毕业分配在一家省级电视台工作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让人不能理解甚至莫名其妙的是,吴稽在省电视台工作整整满了五年之后,悄没声息——当时在比较长的时间内竟没人发觉地失踪了。
  • 古武战帝

    古武战帝

    杨沐枫,一个被逐出宗门的落魄子弟,阴差阳错来到异世古武世界,身负华夏古老传承太极拳的他,如何在异世潜龙出渊,执掌乾坤,伴美而行,最终踏上武学巅峰之路。
  • 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

    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

    本书是宋以朗围绕其父宋淇的一部传记。宋淇(1919—1996),笔名林以亮等,文艺评论家和翻译家,在文学批评、红学研究、翻译、电影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与张爱玲、钱锺书、傅雷、吴兴华、夏志清等有深交,长期以朋友身份担任张爱玲的文学经纪人和顾问,张爱玲去世前将遗物(包括遗稿)交给宋淇、邝文美夫妇保管。作者在私家资料、家族记忆和公开资料的基础上完成本书的叙述,书中涉及的大量细节不仅还原了宋淇的一生,披露了那一代文化人的相知相惜,破解了不少疑团和误解,也构建了一部“细节文化史”,使读者可以看到20世纪华语文学、翻译、电影和大时代的一个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