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6800000006

第6章

这是一件无聊的事情惹出的麻烦。英国人想让我们入伙,承担义务。他们并不关心以后会怎么样,他们是想把他们肩上的担子放在我们肩上。因此他们强调速度是最重要的,[罗斯福]也有同样的愿望,要我们做出些成绩来,不断地催促我们采取行动,而不顾他的顾问提出的意见。老天作证,英国人现在竟说大英帝国无法生产它自身需要的弹药,我们必须继续为它做出贡献,否则……我不理解“否则”的含义,可我想去问问他们,还要告诉他们自己应该做什么。

1月9日

见到了麦克奈尔,讨论了“体育家”计划。他认为如果我们能够实现这个计划的话,效果会像“闪电一样”。他对亚速尔群岛和加那利群岛并不担心,他将支援我们(5个)战斗机大队,并且同意我们应该有猛烈的防空火力。他努力地说服自己这不是一次轻率的冒险。每个人都声嘶力竭地叫着要更多的部队,更多的枪,更多的飞机,什么都要。我们刚积攒的数量有限的空运物资被分光了。总司令部和陆军部对此已经厌倦了,参谋长给德鲁姆、德威特和埃蒙斯分别写了信,告诉他们闭嘴。麦克奈尔说德威特疯了,他被拒绝十次后才认识到那意味着是“不行”。

1月10日

上午8点钟打电话给总司令部。会议一直开到11点。我们必须把有关时间的可靠情况落实到纸上。什么是必需的,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时间。我们的参谋人员都坐着听。海斯把报告读了一遍,他自己认为很系统。他估计要6到8个月。唯一的出路是在此期间各个方面要尽全力、不分昼夜地运转上4个月,而且不能有半点耽搁和损失。这次被证明是毫无作用的会议不仅使我们十分费解,也使我们产生了一些疑虑。会议一直持续到夜里11点。对日期和吨位等做了摘记。

1月11日

好家伙!今天我进入了高级人员的小圈子!在斯塔克的办公室开会,(马歇尔、斯塔克、金、特纳、霍尔科姆等等)大部分海军上将都来了。我的感觉是他们全都很在意自己的金色锦带,并对他们的地位洋洋自得。气氛热烈。大家都表示厌恶英国人贪得无厌地攫取全部物资。英国人急于想把我们的物资从我们手中分到他们的名下,却从不表明他们要贡献什么。海军被派出15.3万人去马格尼特的要求吓得目瞪口呆,后来只同意派6000—9000人的部队。这只是公事公办。

乔治[马歇尔]试图用急需物资来限制他们,但哪里也没有这样做。“你们能守住夏威夷吗?”金对此问题的回答是“陆军能守住吗?”马歇尔反驳道“如果陆军说能守住,海军是否也能这样说?”金说“是的。”语气并不十分肯定。可以想象,对夏威夷存在疑虑。他们为澳大利亚担惊受怕,为斐济群岛和喀里多尼亚瞎忙活,还为你掌管的事物操心。问题的要点是海军不能或是不愿做任何事情,他们所起的唯一作用就是驾驶能够航行的运输舰和货船。那些必须完成的工作都落在陆军身上了,主要是飞机和一些防空武器。从现在起到××,每天将有3架飞机飞到爪哇。

1月13日

与参谋长、麦克奈尔、马洛尼、海斯开会,分析“体育家”计划。考虑到在黎巴嫩可能遭到失败,英国人对此计划并不热心。

我们对计划[指北非计划]的隆重“展示”开始了。举行了6次有关经济、民族、政治、心理等方面的讨论,也进行了对地形的军事方面的评估。

我们的“展示”后,麦克、马洛尼和我在一起交谈,麦克说我们要把计划写在纸上——“不要多于一页纸,否则总统是不愿意去看的”。我们提出不能进行“体育家”计划的65条理由,同时在另一张纸上提出了一项我们能够设计的替代方案,在合适的时间实行或者至少开始实行,为此我下午5点钟就开始制订具体计划,因为明天上午要拿出来。把我所制订的达喀尔和北非战役计划交上去了,我发现与司令部昨晚搞的计划不谋而合。[这一段可能是14日写的。]

1月14日

奉命于晚9点到史汀生家里开会。当我到达时,才发现我是他唯一的客人。亨利和我就中国问题交谈了一个半小时。显然,他不想选择德鲁姆。他正在物色最合适的人选前去处理中国事物。他认为中国将会接受一位美国指挥官。我告诉他我对此有怀疑,但他的看法截然不同。他问我有什么想法,我对他说我听从调遣。他说,“命运之手在指向你。”我将“体育家”计划、“黑色”计划和佛得角群岛的真实情况告诉了他,他表示赞同。

步行回住处。

1月16日

下午2点半参谋长叫我去。在那儿一直待到5点钟,谈话涉及中国、“体育家”计划和“黑色”计划。

史汀生一开始并不想考虑我,“因为他一言不发”(这是指有一次开会我一直坐在那里低着脑袋)。乔治[马歇尔]对他说,我低着脑袋很可能是我正在准备冲锋。于是部长[史汀生]说他愿意见我,我就去了。第二天亨利[史汀生]说他很受鼓舞,要乔治多关心我,因为我可以成为指挥官。于是乔治告诉了他。该死的,他就是这么跟亨利说的。亨利说德鲁姆不愿意去,我明白这是他让乔治来试探我的意图。乔治说那怎么办呢?还有其他人选吗?他们也曾考虑乔伊斯、理查森和艾克尔伯格,后来认为他们都不是合适的人选。

于是我说,“任务是什么?”他把文件给我看。协调指挥,消除分歧,使滇缅公路[中国与缅甸间的公路,这是当时中国与西方之间唯一的交通线]畅通,把各派召集在一起,掌握指挥权,给他们下达任务。

有没有把握取得显著成效?我说,是的,如果给我指挥权的话,这事是有的。“我们怎样安排为宜呢?”“问问蒋介石是否愿意。”“好,把这个问题写出来。”我写出来了,由他把这个问题转告宋子文。我或许将被任命为蒋介石联合参谋部的参谋长。不管那个参谋部是什么样子,在执行蒋介石的命令时,我将行使指挥权。好,就这样吧!或者他们拒绝我而我也不愿去,或者他们接受了而我也想去,听其自然吧!情况进展很快。正如乔治所说,“等你到达中国上任的时候,你可能已成为驻澳大利亚军队的司令官了。”“同时,我们将任命你为陆军中将。”(中国规定的准将之上的军阶,因为苏联人的军阶包括中将和上将。)

1月18日

他们把克努德森先生升为中将。太令人高兴了。怎么不是谢利·邓波儿呢?看在上帝的份上,为什么不一下子升为海军上将呢?

1月19日

他们授予帕特·赫尔利准将军衔。还是看在上帝的份上。

下雨。英国人来了,与我因我们护航船队的事争吵起来。沉闷的一天。

1月21日

乔治[马歇尔]说:“在我们的高级军官中物色一名有本事的人真是太难了。年轻人中有许多不错的,但你得挖掘很深才能找到。”

1月22日

中国又来劲了。蒋介石答复说同意给予行政控制权和接受一位美国参谋长。提出在缅甸实行两重领导。要求美国派的参谋长要是一位中将,才能同时担任蒋介石司令部的参谋长。

上午和乔治[马歇尔]开完会,写了信,下午和陆军部长及麦克洛伊[时任美国助理战争部长]开完会,准备文件。(乔治和亨利·史汀生有过争执。史汀生要到总统那儿去把事情决定,而乔治告诉他应先到战争计划处与我谈谈,不要轻视行政机构。)

给史迪威夫人的信

“粉色”[指多恩]、桑迪和我吃海鲜晚饭,随后我们去看电影《翡翠谷》,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影片之一,许多歌曲都是由一个威尔士歌唱队演唱的;虽然不像《告密者》一片那样动人,但也别有韵味。

我花了一整天时间试图与海军协调行动,结果发现他们至今还没有开展我们几周前就开始进行的工作[指北非战役]。我先去他们参谋长那儿,他对我说他患感冒卧床休息了,不了解情况。他让我去找爱德华兹海军上将——他们的第3号人物,作战训练指挥官。他对我所说的事一无所知。他问他的作训助理参谋长,他也不知道。爱德华兹给计划委员会的特纳海军上将打电话,但没有找到他。告诉我说一旦他们了解了情况就给我打电话。这是我们“重要”工作的一个样本。

你一定对我在信中说了一大堆废话感到厌烦了。我的日常工作有趣得如同我在监狱中度日一般。我很同情长期驻扎在这儿的年轻小伙子们。像这样度过6个月,我在睡梦中都要大声喊叫了。现在仅一个月就证明这是多么严峻的考验。

给史迪威夫人的信

我们还在原地转圈,东奔西跑,相互挥舞着手中的文件,几乎没有进展。不管怎样,总的形势正在改善,除非“大人物”表示反对,我们会迅速地参加战事。现在不是你提到的某一个地方,但可能明天就是了。这可以向你说明我们了解的程度。一个人今天送来了卡其布军装,也许下星期他还会送来皮帽,放心好了。潮水退下去后礁石还会露出来的。爱德华兹带来了巧克力和邮件。我当然最喜欢收信,但我也喜欢薄荷糖。

会议继续进行。我在陆军部长[史汀生]家中和他谈了1个半小时。你可以看出你的老伴侣进入了很高的小圈子中。这并非全无意义。每个人随时都要“交换意见”。除了这些事务之外,我们还要起草计划,有时还要重新起草,或是另外起草一些新方案,真是令人厌恶之极。我不愿意长期待在这里,但这只是说说而已。

正当华盛顿的计划委员会起草未来计划之际,现实的形势发生了恶化。对美国来说,最危险的地方看来是在亚洲。日本人夺取了香港,孤立了菲律宾,侵略了马来西亚,占领了泰国,并要肃清澳大利亚以北的一切盟军防御要点。

史迪威在战前曾在亚洲长期工作过,他被视为美军中最有造诣的东方问题专家。他了解中国政府,在抗战初期曾视察过中国抗战前线,能说能写中国语言。1月上旬,统帅部经常就阻止日本人前进的方案向他咨询。

盟国与中国之间能够发挥作用的联系通道只剩下缅甸了。对美国的战略而言,使中国保持旺盛的战斗力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在从缅甸仰光南下到澳大利亚达尔文港长达3000英里的防线上,保证缅甸不受侵略比守住任何其他要点都要重要得多。

1月底,陆军部长史汀生曾请史迪威吃饭并讨论中国局势。他们的友谊在战争中稳固发展。在他们交谈之后,史汀生认为,比起领导遥遥无期、争论不休的北非战役,史迪威到缅甸去抗击日本人,能够为国家做出更实际、更直接的贡献。

谈过话后没几天,史汀生就向史迪威征求他是否愿意担任抗日前线的指挥。史迪威要求他能够得到对中国部队的完全、有效的指挥权。蒋介石允诺给予他指挥全权。这是史迪威第一次请求给予这种权力,也是蒋介后所做众多承诺中的第一次。

从“体育家”战役指挥官的位置上卸任后,史迪威立即把精力集中在亚洲前线。他尽快地组织了骨干参谋班子,在2月中旬乘飞机到了缅甸。史迪威希望能够协调中国和英国部队,但他们之间的敌意在不断发展,他还要依靠他们来守住这条可能会成为日后进攻的出发线的战线。

1月23日

到这里正好一个月了。打击终于来到了。俗话所说“他们将用一只山羊作烧烤的祭品”,这话成为了我的现实状况。参谋长把我找去,告诉我说看来我将是那个“祭品”,并告诉我麦克洛伊要见我。我去了,麦克洛伊告诉我他见到了宋子文,宋说蒋介石同意了,不必再发电报来了。他自己对此安排感到满意。宋了解到了美国的代表是什么人,还“调查”了我的档案。之后他说他十分满意,并认为蒋介石也会满意的,他认为我是美军中最适合担任这一职务的人。(我的主啊,我承担了重任。)

于是,麦克洛伊寄给了史汀生一封他给宋的回信。我表示了认可,乔治[马歇尔]也同意了,史汀生又与我进一步深谈。他相信这或许会取得很大的进展——他肯定希望如此——他给了我“命运之指”的物资。他答应要用一切可能的方式给予我支持,并说,上帝将保佑我出征。

艾森豪威尔让我去德鲁姆的办公室。我去了,和费里斯、怀曼进行了交谈。然后到陆军学院向我的参谋班子公布了这一消息。他们大吃一惊,全部沉默不语。他们将继续工作,弗雷登多尔从他所在的军调到第3军来了。可能他是想变动一下,这样我也好调整一下我的参谋班子。见到了马洛尼,他笑着说,“乔治本想用一个聪明的办法摆脱德鲁姆,结果却失去了他最好的军长,他大为恼火。”

回到陆军部阅读材料,看来德鲁姆是有些大设想的,“在加尔各答建一个基地,带去大批的参谋人员和一个军的骨干,以逐步组建一支美国远征军,随后再发动雷霆般的进攻”。他那些唯命是从的手下把他的设想在材料中进行了发挥。所有这些计划看起来都无法实现,世界正在燃烧,必须有所作为,和宋子文约定明天见面。

1月24日

去陆军部和陆军学院。

英国人在拉姆加尔东部部署了一个旅,另一个旅正在途中。他们认为以如此兵力就可守住缅甸了。最高长官韦维尔拒绝了蒋介石派出两个军的提议。他不愿让中国人到缅甸去。

这是繁忙的一天。如果中国人真的要动手,我们可以在他们干得最漂亮的地方助他们一臂之力。愿老天保佑苏联人,他们今天要去霍伯姆,我希望他们能把德国人的司令部请出斯摩棱斯克。

1月25日

看起来韦维尔拒绝中国支援缅甸的原因是英国人害怕缅甸的国民政府。军队要通过他们才能使用铁路。而缅甸人却是恨中国人和英国人的。

美、英、荷、澳联军的防御体系是“篱笆”状的(马来亚、爪哇和澳大利亚北部),两头是缅甸和澳大利亚。组织进行一次向北推进并阻滞日军的战斗,以重建与菲律宾群岛的联络。韦维尔任最高指挥官。空军的最终目标是追歼从中国起飞的日本飞机。但缅甸支撑点受到威胁,韦维尔提请中国方面支援的请求至今没有收到回音。韦维尔曾拒绝了中国向他提供的两个军,这次又提出要中国的两个军,蒋介石会怎么说呢?(可能有一个军,即3个师的日军正在向缅甸进攻。)

美国志愿航空大队编为美国第23驱逐机大队[即陈纳德将军指挥的著名的“飞虎队”],它将保持原有编制力量。补充的物资正在通过海运运来。如果我们能够守住仰光,并发展在中国的基地,就能使用轰炸机。到夏季时,日本人就要开始在本土挨炸了。那将是多么大的乐事啊!

同类推荐
  • 法界巨擘:倪徵奥传

    法界巨擘:倪徵奥传

    倪徵奥的一生堪称传奇,东京大审判,他以凛然正气,将侵华日军战犯绳之以法,作为新中国第一位国际法院法官,他以高见卓识,贏得了国际法界的尊崇。
  • 任正非内部讲话:关键时,任正非说了什么

    任正非内部讲话:关键时,任正非说了什么

    本书深刻的分析了华为发展过程中关键性的时间点,以及其时任正非所扮演的角色,他如何引导企业的成长,如何在黑暗中抓住微光,应对企业所面临的一次次危机。任正非日益成熟的管理智慧,一篇篇热情、深刻而鼓舞人心的文章,一次次动人心魄的演讲,他大气磅礴地进行全球性布局,游刃有余地面对激烈竞争,从容不迫的处理企业发展困惑……任正非并非天生就是卓越的企业家和领导者,他也是经过了披荆斩棘、披星戴月的奋斗,历尽艰难困苦,才成就辉煌。我们可以坦诚地讲,在企业管理与经营方面,我们的确需要以任正非为楷模,以他为方向、为导师,我们由衷相信,中国企业的未来,是靠华为这样的企业推动的。人人敬仰的“英雄”任正非,是如何指引华为,使其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国际化企业的呢?相信你从这本书可以找到答案。
  • 毛泽东与地名文化

    毛泽东与地名文化

    毛泽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习俗文化也在他的文化性格上打上了难以磨灭的烙印。他对习俗文化很熟悉,在对待这一问题上,从来是持批判的继承态度,承其精粹,弃其糟粕。本书收录了毛泽东与乳名习俗、称谓习俗、起居习俗、春节习俗等16个方面的件件趣事和段段佳话。
  • 杜兰特和斯隆:通用汽车两巨头传奇

    杜兰特和斯隆:通用汽车两巨头传奇

    他们在各方面都正好相反。威廉·克拉波(比利)·杜兰特,一个从高中辍学的学生,是个浮夸的梦想家和赌徒,重视人际关系,喜欢冒险。而小阿尔弗雷德·斯隆则是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工程师,是严厉的管理者和经理人,重视数据和逻辑(当然还有利润)。比利勇敢地蔑视当时的工业和金融巨头,奋然创办了通用汽车公司。斯隆则将其转化为世界上最大而且最成功的企业,不管怎样,今天,全球各个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员工都还在应对他们两个入在20世纪前50年所创造的那些先例的影响。
  •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纵横捭合的外交家(3)》本书分为乔治·克利孟梭、穆罕默德·萨达特、诺罗敦·西哈努克等部分。
热门推荐
  • 每天学一点销售心理学

    每天学一点销售心理学

    认清客户心理,用不同的推销方式推销,会使你的业绩提高得更快。那么在你推销的道路上,怎样才能看懂客户的心理呢?《每天学一点销售心理学》正是为所有期待掌握客户心理、引导客户消费的推销人员而作,并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例子,讲述了行之有效的推销方法,尤其适用于需要和客户面对面沟通的销售人员,相信此书能够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每天学一点销售心理学》的作者是墨墨。
  • 电梯魅影

    电梯魅影

    这是一部短篇悬疑小说集。大城市的人们,尤其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们,总有着或多或少的“电梯情缘”,或因电梯太慢而迟到,或因电梯故障而受困,或在电梯里邂逅浪漫恋情……只要你留意听,即便是“植物人”也有很多故事。一对夫妻,旅游回来,妻子觉得丈夫已经死去,丈夫觉得妻子是个妖怪……
  • 不良婚宠:首席前世妻

    不良婚宠:首席前世妻

    苏淼只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女孩。喜欢帅哥,喜欢调戏帅哥。幻想着有一天能遇到一个美男可以让自己调戏一生。没想到啊没想到,她居然被人卖了。更可气的是还把处女血给弄丢了。么,这人是她前世之爱?能不能别这么悲催,她可不想与一个怪物过一辈子。逃,逃,逃……某男坏笑道:“三水,你这辈子注定是我贺玉璟的女人,不管你逃到哪里,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苏淼绝望的望着天,“神啊,如果生一个小怪物出来,可要怎么破?”
  • 胡适新论

    胡适新论

    本书是作者1987年至1995年间胡适研究的相关成果。内容涉及很多方面,从《新青年》的思想及“新青年”群体的分歧乃至分裂,到胡适本人的思想及其与各界的关联,如胡适的文化观与价值观,他在国语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他在抗战前及抗战期间的思想与活动,他与蔡元培、陈独秀、梅光迪的关系及其思想、学术与政治态度的比较,等等。其中《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一文,批评某些人以所谓“全盘反传统”来否定新文化运动是不实之词,反响很大,纠正了学界对这一重大历史阶段的认识偏差。作者认为:对胡适的认识的改变和深化,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中国社会的进步,反映出开放社会条件下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 以情深赴流年

    以情深赴流年

    曾经沧海难为水,愿以情深赴流年……我爱你是我的战歌,你可曾回头看看我满是伤痕的样子.........
  • 星际绝色祭司

    星际绝色祭司

    "出身古武家族,容颜绝美;却有恶毒妹妹频繁算计;俗话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让你尸骨无存!渣妹养母一边去!绝色美人降低容貌,玩星际网游,成为第一祭司;内测结缘,结识腹黑魔道,却是星际联盟最强少将!想追我?唔,少将在瞪你。本书可作《腹黑少将爱上我》《来自星星的少将》《论两个低情商怎样谈恋爱》《一个奇葩的我怎样拯救一个变。态的你》《我的基友都是壕》《史上最强小队》《作者作死》"
  • 绝不手软

    绝不手软

    王晓雪死了。王晓雪是被人谋杀的。王晓雪的血从客厅流出铁门缝再直流到了底楼过道上的雨水里。这天雨下得特大。昏天黑地,风声呼啸,雷声轰鸣。血腥使得冷落而偏僻的死者住房更加阴森恐怖。一道闪电过后,公安刑警队的车尖叫着飞驰到N市花园街13号。当法医翻开一脸死灰,怒目圆瞪的王晓雪尸首的时候,她的血冒着热气还在汩汩往外流。直到王晓雪的尸体被拉走后,自称是王晓雪的男人刘楠才挤进人群来到死者面前,放声恸哭……
  • 三国之第四帝国

    三国之第四帝国

    这里有你耳熟能详的人物。也有你曾经忽略过的好汉。有经典的战役。也有不经典却很重要的战争。公元189年,永汉元年,黄巾起义被镇压之后,外戚宦官在内斗中失去权柄,董卓从此控制了朝廷.自此天下大乱。所谓乱世出英雄,且看李腾在这乱世之中如何斩将夺城,建立丰功伟业,成为一代帝王。
  • 闪婚溺爱:拐个老公做侦探

    闪婚溺爱:拐个老公做侦探

    作为一个以福尔摩斯为偶像的私家侦探,本以为可以破破案子耍耍威风,谁知道整天除了一些捉奸案子便再无其他,更让人恼火的是开张不利,第一次执行任务便忘记了关掉快门,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还走错了房门,这还不算什么,最倒霉的是遇到了那个妖孽,还赔上了自己,在一次次的交手中,她发现妖孽的智商能力都在她之上,于是让她有种强烈想要邀请他加盟侦探社的冲动……
  • 跟人的艺术

    跟人的艺术

    每个人都会有做新人的阶段,无论是在私企业或做公务员。“东家”在胸襟与为人如何?所处环境对自己事业目标有多大的帮助?从“有奶便是娘”到“良禽择木而栖”个人事业的成败只在一步之间。作为一名员工,你上面有领导,作为一个部门领导,你上面有上司,因此绝大部分人都存在一个“跟人”的问题。跟人跟得对,跟得好,自然跟着上司吃香喝辣;跟人跟错了,或跟对了却方法不当,自然免不了落魄潦倒。那么,身在职场的工薪族,应该如何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