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4800000003

第3章 写作的主题要创新

主题创新,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多加训练:

1.了解主题新颖、深刻是文章的特征之一

人有求新心理。文章只有写得新颖,读者才爱看,才会有新的感受和受到启发。这样,文章才谈得上发挥其功用,达到作者写文章的目的。

所谓“新颖”,即别致,不平常;所谓“深刻”,不但指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更重要的是指“见人之未见,发人之未发”。新颖和深刻是密不可分的,能“见人之未见,发人之未发”,自然别致、不平常,也即新颖。当然,新颖的东西不一定都是深刻的。有些不能揭示事物本质、甚至歪曲事物本质的所谓奇谈怪论,是不可以作为“新颖”而写进文章的。

现代实用写作的文章,虽然不少是直接为工作服务的,其主题主要要求是正确集中,并不强求新颖、深刻。但很多实用写作的文章,如调查报告、新闻、总结、评论等,其立意都要求新颖、深刻。即便是应用文,古代也有不少因其立意新颖、深刻而成为传诵不衰的名作。

2.加强学识、能力培养

不少作者不是不知道写文章要写出新颖、深刻的主题,但无奈或因阅历不够、学识浅薄、思想水平不高,难以提出高出一般人的观点;或因观察能力不强,看不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或因概括能力弱,即使感觉到一些新东西也概括不出;或因表达能力差,“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新的东西也难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等等。

要使文章的主题新颖、深刻,一方面,作者应加强思想锻炼,丰富阅历,提高学识水平和思想水平。经常的思想锻炼,有助于培养无产阶级的世界观,这对立意是非常重要的;阅历丰富,学识水平和思想水平高,则可以使“立意”新颖、深刻。另一方面,要提高写文章应当具备的几种基本的写作能力,如观察能力、提炼主题的能力、表达能力,等等。

3.寻找立意的新角度

文章主题一般化,不新颖、不深刻,往往是由于作者不善于多角度地思考、研究写作对象,或者习惯于用单一的思维方式去看事物造成的;或者不肯多下工夫,不愿反复地提炼主旨,敷衍成篇。因此,炼意时,一是要尽量广开思路,用多向思维代替单一僵化的单向思维,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事物。尤其是应当多用逆向思维,打破习惯或经验形成的定式和思维模式,不囿于陈规俗套,从事物反面去思考。这样,可能找到新的角度,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如“勤奋出天才”这已成定论,但一位作者用逆向思维,换了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却发现了新的东西,写了篇题为《勤奋未必出天才》的文章,指出:“光勤奋是不够的蚂蚁就很勤奋。天才不能光靠勤奋,还应讲究科学的方法,考虑个人的主观条件和所处的客观条件等因素。”再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乃是杜甫老先生的千古名言,但一作者从新的角度,提出了“读书破一卷好”的观点,并以丰富、确凿的论据证明之,颇有新意。二要多下苦功,要有一种“意不惊人誓不休”的精神。对此,清代廖燕在《五十一层居士说》中说:“余笑谓吾辈作人,须高踞三十三天之上,下视渺渺尘寰,然后人品始高;又须游遍一十八重地狱,苦尽甘来,然后胆识始定。作文亦然。须从三十三天上发想,得题中第一义,然后下笔,压倒天下才人;又须下极一十八重地狱,惨淡经营一番,然后文成,为千秋不朽文章。”廖燕的话虽然夸张了些,但他提倡这种严谨的炼意态度,给人的启示是深刻的,是可取的。元代陈绎雷在《文说》中引戴师初一段话,更道出了炼意的一种“求精”精神及方法:“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用;第三番来者,精语也,方可用之。”首先想到的意思,是从最一般角度考虑的,是最省力的,但多是“陈言”,即老一套的、一般化的,扫去不用;换个角度,“第二番”想,得出来的东西也许不再是老生常谈,但并不精辟,新意也不够,也不用;再换个角度,直至发现新颖独特的精语来,“方可用之”。

鲁迅曾以同一材料写了两篇主题不同的文章,试看这两篇文章中主题创新的技巧:

我的兄弟

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我的一个小兄弟是喜欢放风筝的。

我的父母死去之后,家里没有钱了。我的兄弟无论怎么热心,也得不到一个风筝了。

一天午后,我走到一间从来不用的屋子里,看见我的兄弟正躲在里面糊风筝,有几支竹丝,是自己削的,几张皮张,是自己买的,有四个风轮,已经糊好了。

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也最讨厌他放风筝,我便生气,踏碎了风轮,折了竹丝,将纸也撕去。

我的兄弟哭着出去了,悄然的在廊下坐着,以后怎样,我那时没有理会,都不知道了。

我后来悟到我的错处。我的兄弟却将我这错处全忘了,他总是很好的叫我“哥哥”。

啊!我的兄弟,你没有记得我的错处,我能请你原谅吗?

然而,还是请你原谅罢!

这篇文章写于1919年,这篇文章的主题是:通过对毁掉小兄弟风筝一事的悔悟、自责,批判了旧思想、旧习惯。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只对事件作简洁记叙,表达自己对小兄弟十分抱歉的心理。五年后,鲁迅又根据这篇文章的材料写了一篇《风筝》,请看下文:

风筝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哪里?四面都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慌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枝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气力,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在《风筝》这篇文章中,鲁迅以真挚的感情,记叙了自己如何对小兄弟进行一次精神虐杀和由此而带来的悔恨、自责的沉重心情。作者对原有材料作了较深的开拓,显示了毁风筝一事的错误不是别的,而是对儿童精神的虐杀。文章还揭示出了这样深刻的道理:要正确对待和尊重别人,无理剥夺别人正当权利,妨碍别人的自由,勿宁说是一种罪恶,至少在道义上是不可宽恕的。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作者特别增加了对北京严冬景象的描写,借景抒情,用“严冬的寒威和冷气”暗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显然,这篇文章的主题更新颖、更深广,它不仅是自责和对旧思想的批判,还表现了作者对真正精神虐杀者的深恶痛绝。由于主题的深化、创新,使文章产生了更加感人的艺术魅力,

一篇文章的材料,往往可以提炼出多个主题,然而哪一个主题更新颖、更深刻?这要看作者的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高低。比如有这样一段材料:中亚古国花剌子模有一古怪的风俗,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给君王带来坏消息的人则会被送去喂老虎。据此材料,王小波写了杂文《花剌子模信使问题》,提炼出这样一个主题:在不公正的社会环境下,传达坏消息的学者受到惩罚,最终导致大家都不敢说真话,被迫在求真实和受欢迎之中,苦苦求索一条两全之路。最后,他召唤“文艺复兴”,赞美人们能畅所欲言的时代。这样的主题深刻、鲜明并且足够新颖。

同类推荐
  • 好习惯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好习惯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想改正某种不良习惯,也常常需要一段时间。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是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会变成你的信念。 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一个人不能去掉他的坏习惯,那简直一文不值。
  • 茅盾经典

    茅盾经典

    茅盾的散文从个人的感受与经验出发,但并不仅止于书写自我,而是通过“风景”的发现,将主观情感与时代精神有机地融合,在描摹世相、记叙人情的同时,反映时代,超越时代。其小说通过描写小人物的命运挣扎折射出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动乱景象,篇幅虽短,但内涵深广,艺术特色鲜明。
  •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才是广播影视事业的第一资源。为提高广播影视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强广播影视人才培训工作,我们针对当前广播影视岗位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组织编写了“广播影视业务教育培训丛书”。
  • 哈克·贝恩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哈克·贝恩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世界文学名著是世界各国社会和生活的结晶,是高度艺术化的精神产品,具有永久的闪光魅力,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本书讲述少年哈克摆脱了收养人道格拉斯寡妇和常常虐待他的父亲之后,遇到逃跑的黑奴吉姆,并与他结伴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流的故事,兼具冒险性及启发性。
  • 成长路上的红绿灯(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成长路上的红绿灯(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热门推荐
  • Swords of a Rising Power 大国长剑

    Swords of a Rising Power 大国长剑

    1966年7月1日,第二炮兵正式成立,它的名字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后来被世人称作中国战略导弹部队。1984年国庆大阅兵时,第二炮兵为整个世界所震惊,然而一支强大的军队背后必然有千万个无私奉献的幕后英雄。许多官兵家属舍弃城里的工作,跟随丈夫上高原、进戈壁、钻山沟,一住就是一辈子……本书作者带我们走进那段峥嵘岁月,全景式地展示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初创时期,第一代导弹人在接近原始的状态下的山坳里,献身导弹事业的战斗历程。讲述导弹部队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感人事迹,呼吁世界珍爱和平!
  • 最强妖锋

    最强妖锋

    踢踢球,赢得别人赞赏,就能强化自身能力。如果你有这样的金手指,你会如何?……高中生楚歌为自己定下一个小小的目标,他想成为最伟大的球星,结果,他不小心超过了。书友群:831483258
  • 爆君放开我娘亲

    爆君放开我娘亲

    六年前,她夜夜承欢于三位君王的身下。他们羞辱她,侵犯她,甚至身怀六甲都不知晓孩子的爹是何人。六年后,一舞惊天下,被封为第一美女,自那一刻起,便光芒万丈,笑看凡尘。且看女主如何翻江倒海,如何一步步走上帝王的巅峰,凌驾九霄!小片段---※那日,她登基为皇,第一天上朝,放眼望去,各色美男争相绽放某女捂着鼻子,阻止鲜血狂喷,怒喝:“你们……你们想造反吗?”他们哪里是上朝,简直想上床嘛!★号外!琪琪完结文(别叫爷娘娘):★号外!此文与(沼液)的‘父王,娘亲被抢了’是同类文,相当类同,我们两个PK写相同的文,亲们一起支持哦,链接:★推荐琪琪的旧文(胖子王妃)链接:特别推荐琪琪大嫂的文文(冤家路最窄)链接:
  • 追踪历史真相(科学探索的真相)

    追踪历史真相(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爱,若烹小鲜

    爱,若烹小鲜

    年近中年的一代大厨沈何夕,一觉醒来回到了令她怀念又揪心17岁。疼爱她的哑巴哥哥顺利渡过生命劫难,爷爷不再强迫她学厨艺,沈何夕如愿踏上了前世里错过的留学之路。异乡生活因厨艺而神奇般地打开,在奇葩餐厅兼职、做美食节目主持,她第一次感激自己出生于一个厨艺世家,可是母亲却反对关于厨艺的一切。但命运就是要胡搅蛮缠,突然出现的日本和食大师,竟与爷爷有着半世的爱恨纠缠……
  •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2)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腹黑皇帝:皇后被软禁

    腹黑皇帝:皇后被软禁

    她刚穿到古代,身边就有俩帅哥,王爷帅,皇帝更帅。这王爷为毛每天都来看她,每天进门就喊:皇嫂,我来看我侄子了。某女黑线:你侄子还在我肚子里呢。悲剧的是,她被皇帝软禁了。不行,这皇帝跟她有过节,她得逃啊!某皇帝阴险道:让她逃,天下都是朕的,她能逃哪去!
  • 女县令的捕快

    女县令的捕快

    前世的商场沉浮,张君已经厌倦了,这一世,穿越而来被人所救,还是个美女,不错不错。不过一个女人当县令是不是有点不对啊?算了算了,人情债最难还,既然如此,那我就当你手下那个小小的捕头吧,替你遮风挡雨。什么?你说还人情债?成了一家人了不就不用还了吗?
  • 枫叶伊始

    枫叶伊始

    枫树不会枯萎,枫叶不会凋零。故事还在继续,冒险并未终止。书写下属于你的冒险之旅
  • 四大名石故事

    四大名石故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四大名石故事》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有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