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6000000011

第11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探要(3)

刘劭的这些见解都是很有价值的。

诸葛亮的管理思想

诸葛亮(公元191——234年),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幼年父母相继去世,潜心读书,留心世事,公元207年,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感召下,协助刘备建立蜀汉,官拜丞相。诸葛亮管理思想主要特点是善于审时度势,根据实际形势决定对策。

(一)“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刘备去诸葛亮隐居隆中三访时,他提出了占据荆、益二州,安抚西南各族,联合孙权,整顿内政,俟机从荆、益两路北伐曹操的策略,以图统一中国,恢复汉室的战略目标。他分析形势说;“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贤能为用,此可为援而不可图也。”接着又指出:“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益州塞险,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而成帝业。”诸葛亮的“联吴抗曹”是他的“图难于易,为大于细”策略中的重要一环。孙权称帝,蜀汉不少人认为无法接受,但他始终坚持这一方针,而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的局面。

(二)威刑必肃,德政必举。诸葛亮以法治国:“治国之政,其犹治家,治家者务立其本,本立则末正矣。”什么是本呢?他说:“故本者,经常之法,规矩之要。”这就是说,各项工作都要按照这个根本之法的规定去做,做到“圆不失规,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由于诸葛亮“刑法峻急”引起旧臣刘璋不满。法正对刘备说,应“缓刑弛禁,以慰其望”。诸葛亮知道后立刻作《答法正书》,说:“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致使蜀中官民“专权自恣”,国家没有权威。法令难以实行。

为使各级官吏做到执法公正,赏罚严明,归纳诸葛亮的思想,必须做到以下五点:1.赏罚标准要公平合理。他说:“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赏赐知其昕施,则勇士知其所死,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谓。故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赏虚施则劳臣怨,罚妄加则直士恨”。2.“以教令为先,诛罚为后”,即先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人君先令而后诛,则人亲附,畏而爱之,不令而行,……”。否则,“无劝戒则赏罚失度”就达不到目的。3.“喜不可纵有罪,怒不可戮无故,喜怒之事,不可妄行。”‘如果凭一时喜怒滥行赏罚,就会使人心离散,政局混乱。4.秉公执法,以身正人。他要求刘禅做到“先正其身,然后乃行其令”。在执法时,他提出“赏赐不避仇怨,诛罚不避亲戚”。他一再强调赏罚严明的重要性:“赏于无功者离,罚加无罪者怨,喜怒不当者灭。”5.赏罚规定相对稳定,不可随意变动。如果“教令不常,以私为公”,即以个人好恶乱立赏罚标准,就会影响赏罚效果,“此国之五危也”。

对蜀汉实行严刑峻法,而对西南少数民族则进行“仁德感化”,他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很快就使西南诸部落首领诚心归顺了。“七擒七纵”就是一个脍炙人口的例子。

由于刘备采纳了诸葛亮的上述主张,于是在蜀中出现了“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罚,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励,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的局面。

(三)“治国之道,务在举贤”。诸葛亮把用人与国家兴亡联系起来。“国之有辅,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细,辅不可弱,柱细则害,辅弱则倾。”“柱以直木为坚,辅以直士为贤。”“若夫国危不治,民不安居,此失贤之过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

诸葛亮对各个层次、部门的人材标准及具备的特长条件论述很详。《将之器》一文说:“将之器,其用大、小不同,若乃察其奸,伺其祸,为众所服,此十夫之将。夙兴夜寐,言词密察,此百夫之将。直而有虑,勇而能斗,此千夫之将。外貌桓桓,中情烈烈,知人勤劳,悉人饥寒,此万夫之将。日慎一日,诚信宽大,闲于理乱,此十万人之将。仁爱洽于天下,信义服于邻国,上知天文,下识地理,四海之内,视如室家,此天下之将。”

诸葛亮在挑选人材、了解僚属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相传在他的《心书》中,概括了以下七点: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资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诸葛亮虽然用人标准十分严格,但并不求全责备,在《阴察》一文明确提出:“洗不必江河,要之却垢;马不必骐骥,要之疾足;贤不必圣人,要之智通。”

另外,诸葛亮在兴农、屯田、兴修水利、官营盐铁、养蚕缫丝、开山通路、改进生产工具及薄赋、节用等方面都有精辟的论述和实际功绩。

贾思勰的农业经营管理思想

贾思勰,曾任北朝北魏高阳郡太守,杰出的农学家,他用了10年时间,“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写出了闻名于世的《齐民要术》一书。

贾思勰把发展农业,解决百姓吃饭问题作为当政者的首要任务,他在该书开宗明义就指出:“食为政首”,并说:“要在安民,富而教之”。他主张多种经营,《欲速富,畜五牸”(指牛、马、猪、羊、驴)。他对那些关心百姓疾苦,解百姓缺衣少履,能给他们“充给”、“富实”的官吏大加赞扬。

书中总结了许多农业经营管理的经验教训。他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如果“任情反道”,则劳而无获,事倍功半。他主张“劝民务农桑”、“敬授民时”、“教之垦辟”。他提倡精耕细作:“锄头三寸泽(水分)”,“湿耕泽锄,不如归去(回家)”,“初耕欲深,转地欲浅”,“秋耕欲深,春、夏欲浅”,“耕而不劳,不如作暴”等。他提倡轮作、间作、混作和套作,并举例要人们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

书中鼓励农业交易,甚至对农家哪一月份卖什么买什么都作了详细说明。贾思勰对农产品通过为卖而获取利润的经济行为能予以重视,《齐民要术》中对这问题的阐述比十六世纪俄国西里维斯特在他的《家庭经济学》所提出的类似观点,要早一千年。

魏征的政治管理思想

魏征(公元580——643年),从小好读书,唐朝杰出的政治家。他才华出众,施政有方,为辅佐唐太宗治理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贞观之治”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南开大学郑致光认为他的政治管理思想有以下几方面:

(一)“居安思危”,“善始克终”。魏征认为,历代王朝君主都是殷忧而遭著,功成而德衰,能善始者众,能克终者寡。魏征在当时能窥视封建皇帝这一规律是很有见识的。贞观初,社会满目疮痍,连年灾荒,魏征以隋为戒,劝谏唐太宗要“居安思危”、“善始克终”。唐太宗能听直谏,稍后,社会安定,生产频丰,对外战争也取得胜利,太宗逐渐产生骄矜逸乐的念头,魏征仍反复告诫他要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存不忘亡,要做到“善始克终”。

(二)励精图治,勤俭建国。贞观六年,匈奴克平,远夷入贡,符瑞日至,年谷丰登。这时,岳牧等屡清封禅,群臣又称述功德。魏征却极力反对,他认为战乱创伤初愈,国库尚虚,不宜行劳民伤财之事,由于魏征陈谏,太宗才终止此举。贞观十一年,太宗命令在洛阳兴建飞山宫。魏征愤愤不平,上疏太宗要以隋亡为戒,节制欲望和嗜好,减少游猎,制止铺张浪费,停止不必要的兴建。由于他的规劝,太宗停建飞山宫,把准备建筑该宫的材料,赐给了遭水灾的百姓。

(三)仁以广施,义以正身。魏征常说非仁无以广施,非义无以正身,他一再提倡轻徭薄赋,给人民以安定的政治环境,使人民休养生息,发展生产。贞观后期,太宗认为百姓安居无事,容易养成骄惰,于是要求百姓多服劳役。魏征则认为自古以来没有因为百姓安乐而国家危亡的情况,相反,他强调治国之要,先必正其身。有一次,太宗把郑仁基之女选入宫廷,并列入册内,魏征听说她已许配他人,于是向太宗进谏:“陛下处台榭,则欲民有栋宇;食膏粱,则欲民有饱适;颐嫔御,则欲民有室家。今郑已约婚,陛下取之,岂为人父母意!”由于魏征劝阻,太宗下诏撤销原议。

魏征直谏与唐太宗纳谏,已形成贞观时期的政治风尚。魏征反复提醒太宗要倾听各方面的意见,不要偏听偏信。“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已成为经久盛传的名言。

唐太宗的政治管理思想

唐太宗,即李世民(公元599——649年),自幼聪颖,有文韬武略,公元622年迫使高祖交权,继皇帝位,称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太宗在位期间,社会经济趋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史称“贞观之治”。

(一)治国安邦,唯在得人。他说:“致安之本,惟在得人”,“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他十分重视培养人才,大办学校,大兴科举,仅国子学一项,学生人数就达八千余人。他求贤不论出身、经历,不计亲疏恩仇。例如,“身兼文武,出将入相”,平定塞外大患,屡建奇功的李靖,原为隋朝名将,曾因识破李渊造反意图,赶赴江都告发,后被李渊擒获,要下令斩杀,而唐太宗十分敬重李靖的军事才能,一手将李靖救下,并加以重用,功拜尚书,封卫国公。再如,曾力劝李建成及早除掉的太子谋士魏征,也因太宗爱惜其才能,不计旧怨,加以重用,由谏议大夫迁升郑国公。在唐太宗身边集聚的人才之多,水平之高,是历代帝王所没有的。

(二)能思己过,鼓励纳谏。他多次对侍臣说:“自古人君莫不欲社稷永安,然而不可得者,只为不闻己过,或闻过而不能改也。”又说:“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他还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唐太宗并以”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为鉴戒,要求大臣们“每看事有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而且形成制度。为了鼓励别人“谏诤”,他还给予嘉奖。如太宗下令处决一个不该判死罪的人,大臣孙伏伽据法上疏反对,他不仅收回成命,而且将兰陵公主花园赏给孙伏伽。太宗因魏征在当谏议大夫的三年中,“每犯颜切谏”,提出进谏200多条,论功提升魏征秘书监,参与朝政。魏征病故,太宗悲痛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占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得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三)赏罚严明,不循私情。唐太宗说:“国家大事,惟赏与罚;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咸惧;则知赏罚不可轻行也。”他的堂叔淮安王李神通对别人官职在自己之上,表示不服,太宗坚持“计勋行赏”,没有满足他的私欲,太宗说:“不可缘私滥与勋臣同赏”。太宗还把高祖封为郡王的几十个皇亲国戚,除其中有功勋者,一律降为县公。太宗的外甥赵节犯了死罪,他的姐夫宰相杨师道暗中为赵节活动,太宗知道后,马上下令将赵节处死,并将杨道师降为吏部尚书。太宗说:“赏赐不避仇敌,刑罚不庇亲戚”

(四)体恤百姓,力戒奢侈。唐太宗认为皇帝不可过分剥削百姓,否则就会灭亡。他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还说:“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深恐‘嗜欲以成其祸’。”

唐太宗在位期间,经济繁荣,生活安定,出现了“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的大好形势。

武则天的管理方略

武则天(公元624——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通经史,多权谋,刚强机智,在其专权的半个世纪中,使“贞观之治”的兴盛局面得到了发展。学者王守志总结她的主要管理方略如下:

(一)“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武则天在太宗宫中时,太宗有匹壮马,名叫狮子骢,非常暴烈,没有人能制服它。武则天向太宗说,她能制服它,但要有三件器物:一个铁鞭、一个铁挝(音抓)、一个匕首。其制服的办法:用铁鞭抽打它,若有服,用铁挝打它的头,若再不驯服,用匕首割断它的喉。武则天执政之后以制烈马的方法驾驭天下,即以严刑来控制仕途,发明不称职或不规的官吏,便革职甚至杀戮。她还任用一些酷吏,大开告密之门,屡次召见告密者,并予以赏赐。

另一方面,武则天对大臣们的中肯建议、批评,又实行奖赏。大臣苏安恒两次上疏,指责武则天代唐自立,建议她还政于李氏,疏中严厉批评她:“贪其宝位而忘母子深情,将以何圣颜见唐家宗庙?”武则天不仅没有生气,还把苏召到宫中赐给酒食。大臣朱敬则当面批评武则天生活腐化、宠爱男妾,武则天非但不动怒,反而“赐百段”;又一次朱敬则针对武则天滥施威刑,建议“宜省刑尚宽”,“使天下苍生坦然大悦”,于是“太后善之,赐帛三百段”。

(二)打破门阀,广开才路。武则天用人能广开才路,“务取真才实贤”,并委以重任。例如,狄仁杰才学横溢,武则天听后,便委以宰相的重任。由于她任用了一批贤臣良将,因而稳定了唐朝的政局,武则天提倡推荐人材。如狄仁杰推张柬之任宰相。后来张柬之除掉了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等人,很得民心。张嘉贞本是一个小官吏,由河东采访使张循宪推荐,武则天任张嘉贞监察御史,后拜为宰相。武则天提倡自举并实行试官制度,公元690年,令存抚使十人分巡十道,荐举本道人才,被举者一律考察,称为试官。合格者,再命为正式官吏。第一次提出了官吏的试用期制度。此外,武则天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了科举制。武则天以前没有武举,公元702,开武举,考武官。

(三)“劝农桑,薄赋徭”。武则天在位时规定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予以奖赏;如果“为政苟滥,户口流移”,则必加惩罚。她还派人编《兆人本业记》农书,说明她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另外,武则天能听劝谏,不信谗言。武则天是个女皇帝,在继承问题上,她变李姓的唐朝为武姓的周朝,想立自己的侄子武三思为太子,群臣们有异议,狄仁杰带头劝谏武则天后,她就收回了立武三思为太子的主意。她在临终前的遗嘱说:“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武则天平日对身边的宠侍能加以控制,不给他们行政上的实权,不听信他们对大臣们的谗言,不让他们干扰朝政。下面的一个例子说明她有宽广的襟怀,能爱惜人才。公元684年,武则天废掉中宗李显,立幼子李旦为傀儡皇帝,实际上,大权掌握在武则天手中,引起大臣们的强烈不满。徐敬业约集骆宾王等人在扬州起兵叛乱,讨伐武则天。骆宾王起了名曰《为徐敬业讨武兆檄》,文中列举了她的种种不端行为,骂她“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武则天听后,连声夸赞文章写得不错,雄伟而有气势,十分惋惜地说,这是宰相的过错啊!人有这样的文才怎么能让他流落到叛军那一方去了呢!于是下令设法找到骆宾王。

同类推荐
  • 改变:从平凡到优秀

    改变:从平凡到优秀

    改变与适应并不矛盾。适应,是为了改变,是为了实现人生理想;改变,是为了优化自己,进而成就绚烂的人生。良性互动二者,平凡的你将走向不平凡,优秀的你将变得更加优秀。既能适应又善改变的人,“不管风吹浪打”,都能“胜似闲庭信步”。这样的人,才是自己命运之舟的最可靠舵手。
  • 王健林决策万达的66金典

    王健林决策万达的66金典

    在中国商业地产的发展浪潮中,标杆企业万达一直是行业研究的样本,其当家人王健林带领团队创立了“订单商业地产”的运营模式,成为后续跟进者争相研究、学习和模仿的对象。然而,王健林本人并不满足“商业地产教父”的名号,他懂得顺势而为,也善于打破规则,一次次颠覆自我,让万达的摊子越铺越大。从商业地产到高级酒店,从百货连锁到文化投资,从电影院线运营到青岛东方影都开发……王健林带领万达一次次震惊业界,打造了一艘巨型商业航母,而他自己的财富也成几何倍数增长:2013年年初,胡润发布2013全球富豪榜单,他以780亿元的财富跻身华人第七;而半年后彭博社发布的亿万富翁排行榜显示,他以1350亿元的身家成为新科中国首
  • 从零开始读懂销售学

    从零开始读懂销售学

    简单实用的销售书,总结了与成功销售息息相关的忠告和方法,提出了操作性强的销售技巧。帮助每一位有志成为销售精英人士提升业绩水平,走向成功之路。本书通过产品推介、客户沟通、客户谈判、成交细节等方方面面的介绍,让读者掌握销售中的各种细节问题,发挥优势,规避劣势,真正地以卖出产品为目标。
  • 服务致胜

    服务致胜

    我们一定要记住,服务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因循守旧,而必须时时刻刻为客户着想,发自内心地为客户服务,真诚地为客户解决问题,注意细节,勇于创新。由覃曦编著的《服务制胜》分节介绍了各种服务法则,详细地告诉你应该怎样去为客户服务,帮你解决服务过程中的种种困扰,让你学会怎样达到客户的要求。
  • 重构跨境电商:阿里巴巴中小企业全球化实践

    重构跨境电商:阿里巴巴中小企业全球化实践

    中国外贸正处在结构调整、新旧动能持续转换的关键时机,随着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等相关政策持续落地生效,进出口企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也随之加快。在新形式下涌现出很多中小企业成功转型的新模式,本书回归到跨境电商自身,通过挖掘、打造新外贸人的标杆和成功故事,用标杆效应影响和成就更多外贸人。本书将结合eWTP,以及阿里在全球市场的最新战略和布局,辅以数据和案例,揭示当下世界贸易的新趋势,以及中国供应商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本书旨在帮助更多中国中小企业找到发展方向,货通全球。
热门推荐
  • 巴山的剑:两湖之乱

    巴山的剑:两湖之乱

    二十万字的新派武侠,立足于现实的人,武林人物也要吃饭穿衣,也有普通人一样的人性,也要真实的经历人生的苦难。本书无种马,无奇遇。有真情,有热血,有命运。
  • 一两江湖之绝顶

    一两江湖之绝顶

    除了有个当蛊师的叔叔外,麻怀西只是个普通的高一学生,有人却特意从异世穿越而来,阻止她在生日那天“穿越”,名义是“为了避免社会动荡”,呃?这么说她在“那边”可以混到引发动荡的地步?!带着这样的美梦麻怀西成功地在十五岁生日时穿越,但,什么?奴隶?宠物?她、她、她是准备来倾国倾城的呀!
  • 看这就是我

    看这就是我

    刚穿越那一会。带着忐忑的徐天青:系统,系统!已经把身边的人都得罪死了。抱有期待的徐天青:怒气值已满,系统启动!被逼上绝路那会。歇斯底里的徐天青:我已经穷途末路,系统,系统你快来吧!一家之主,已经走在奋斗途中的徐天青:别人穿越都有系统,老爷爷小宠物,你他妈一路奋斗到现在也没个金手指,我真是太不容易了!能走到如今的这个......滴,宿主金手指启动中!正在加载:1%...33%…66%…99%能量不足,加载失败,请宿主继续努力!晴天霹雳。怒气冲冲的徐天青:金手指…你他妈逗我玩呢?一个被金手指刷了怒气值的宿主!
  • 欢笑夏侯

    欢笑夏侯

    一个在校时只知傻笑的差生,时常成为同学和老师的嘲笑对象,高考落榜却得益于官人相助,在市某机关谋得一职,每天虽只是帮领导跑腿,多年之后却让众多过去嘲笑他的同学自惭形秽。是什么让他如此神通广大并让命运发生逆转?夏侯阳光是开学好几天以后出现的。我们学校是全省最牛的重点高中,中考录取分数线、高考升学率从来都是全省的至高点。每到中考招生,校领导那儿就明里暗里挤破了人头。有带着上至中央下至顶头上司的批条的,有带着大大小小的红包或银行卡的,有批条、红包、银行卡一样不少的。之前,主要次要的校领导栽了好几任。
  • 留个钻戒好离婚(财蜜eMook)

    留个钻戒好离婚(财蜜eMook)

    每个女人都有一个钻石梦……谁说的? 咱财蜜的名字不叫“每个”,也不轻易做梦,所以还真不都是钻石的拥趸。本期有妹纸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女人和珠宝的关系;还有个姐们儿摆明了不爱钻石,分享了一场没有珠宝的求婚;更有牛人本着普天同庆的心情传播技能,告诉我们作为礼物的珠宝是不需要“还给前任”的。 这些还不够?那咱们从专业的角度跟你讨论下珠宝的保值和投资;科普一下离婚时珠宝的分配原则。
  • 穿越之回到书中当巫女

    穿越之回到书中当巫女

    叶海棠是误入时空的一缕魂魄,成了四神天地书中最不受作者亲妈待见的青龙巫女,说好的女主光环拯救绝美邪气大将军,嗜血凶残的狼人,性感杀戮并存的美女,心理扭曲的面具男,不死不老的神秘男,性格迥异的双生子。怎么遇上的都是软糯可爱的小正太和天真无邪的小萝莉,是她进入书中的时间以及打开的方式不对吗?为了不让原本虚弱的自己消散在异界的时空里,叶海棠不得不穿越不同的七个平行时空去完成自己所谓的巫女使命。
  • 出嫁

    出嫁

    袁月父亲死了,袁月渐渐长大,对自己父亲的哥们儿——盗墓人刘凤福产生了感情,袁月的母亲玉香为了钱默许袁月的行为。刘凤福犯罪伏法,袁月悲痛不能自拔。后在诊所上班,跟老板娘的丈夫勾搭上了,后被扫地出门。老板娘到袁月家大闹一场,让袁月颜面扫地,从此远走他乡来到武汉,经历各种曲折后,袁月做了一个处女摸修复手术,嫁给了一个有着市侩气的中年男人……
  • 师父,不要!

    师父,不要!

    他是她的师父,她是他的徒弟。她问,你可有一点喜欢我?等来的却是他一剑刺进她的胸口。之后她失忆,再遇,回到他身边。前尘往事涌来,她再问,你有没有一点喜欢我?他将她按在墙上吻了上去。
  • A Prince of Bohemia

    A Prince of Bohem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萌妻是鬼差

    重生之萌妻是鬼差

    其实这是一个乡下丫头重生后被人从女孩养成女人最终成为一名小媳妇的故事。正经文案:没哪个鬼差像乔莞这么窝囊,活着的时候真金白银倒贴小白脸,死了以后,鬼差没当几年,便在那轮回台上一失足,掉了!再醒过来,她发现自己回到了童年时代。带着一身鬼气重生是啥滋味?乔莞摸摸鼻子,管他啥滋味,小日子照着过呗,难不成再一砖头把自己送回去?不过这重来一世,再窝囊她也得过得比上辈子好吧,至少前世那小白脸得踹了吧,那姓刘的老骗子给揭穿了吧,还有她得给他们老乔家屯点钱吧……等等等等!这一世好像又有点不同?这个年少时期被她捡回家的男人似乎有点诡异,就跟开了挂一样的打怪升级。知天命,懂时机,白手起家,翻云覆雨。乔莞想不明白了,重生以后,这面瘫男怎么变得那么难搞。上辈子他不是很乖很木很听话的吗?怎么一晃眼就变成现在这副又糙又霸道的模样?后来的后来,她又发现,其实不仅仅是她开了金手指,她家男人也不简单呐……【片段1】他本是财阀之子,权贵集于一身,却因年幼遭家族迫害,隐姓埋名,匿于一平和小镇,装疯卖傻,等待浴火重生。直到欺我者——辱之,害我者——杀之,逆天改命,再创巅峰……乔莞默,两辈子都被这么个男人惦记上,她的压力真的很大啊……【片段2】乔莞低头数手指:我的经期好像推迟了两个月。傅天琅沉默片刻,说:怀孕了。她也沉默,良久后惊惧抬眸:啥?傅天琅重复:怀孕了。她转而掰他的手指:格老子的,我一个黄花大闺女,做都没做过,怎么怀?!傅天琅惜字如金:做过。乔莞傻眼了:啥时候?他低头,不说。【片段3】某日午后。某只色猫趁狼狗午睡,做贼似的蹭了他一嘴油。狼狗睁眼,色猫吓得一屁股坐地上。乔莞眨眼:你醒着啊。傅天琅淡笑:我刚才梦到自己被一只猫叼了舌头,所以就醒了。乔莞心虚捂嘴,她没叼,没叼!PS:双重生,双处,忠犬,1V1,HE,小暖文,小甜文。老坑《婚不由己之溺爱暖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