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9700000003

第3章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1)

任何人的创业之路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也都有相同之处,大多数创业者都在创业之初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和追求,只有马云能够在数年的创业历程中坚持一个别人甚至都不敢相信的梦想。但马云就像一个神奇的造梦者,把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都变成了现实。

1.带着梦想起航

没有梦想,生活就失去了方向和动力。不怕做不到,就怕不想做到。只要你有梦想,并愿意为之努力,总有一天,命运之神会抓住你的手,领你一路狂奔。

不要疯狂,不要沉默,而要向前推进。马云永远不会忘记创业之初的时光,那是一群充满激情的青年为事业打拼的日子。出身普通百姓之家的他没有钱,没有家庭背景,没有人脉关系,没有名牌大学的光环,没有海外留学的经历,没有MBA学位,没有计算机知识……除了梦想,他一无所有。

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马云有梦想,并愿意为之奋斗。

他曾这样说:“我们常被别人当成疯子,在中国一个小城市想打进世界一流。但我们还是说,在5年内,阿里巴巴要成为世界十强。”

做一家中国人创办的全世界最好的公司,做一个世界前十名的网站。在当时,这个梦想更接近于幻想,因为在那个一无所有的年代,这一切实在显得太离谱太疯狂了。

马云像一只海燕,迎着暴风雨在大海上翱翔,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让所有的困难都迎面而来,只要有梦想在,他什么都不怕。创办阿里巴巴之后,尽管当时企业规模还很小,马云就想:“很多人都懂得怎么赚钱,世界上会赚钱的人很多,但世界上能够影响别人,完善社会的人并不多。如果做一个伟大的公司,你就得做这些事。这个使命不是赢利、上市,而是改变世界,尤其是中国商业世界的规则。”

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就想改变中国商业规则的中国企业家能找出几个?马云就是其中之一。

随着事业的蒸蒸日上,马云的梦想更多了。“我的四大天王,每人至少能管理1000亿人民币以上的公司;八大金刚,管理500亿;十八罗汉,管理300亿;四十太保,至少10个亿。别人说阿里巴巴是黄埔军校,我们就是要做这个事,但不要刻意做这个事。

结果是我们为中国互联网产业,新经济产业培养和造就了大量优秀人才。10年之后,我的考核指标是:世界500强中的中国企业的CEO有多少是从阿里巴巴出来的。这帮人被培养出来以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就大了。那时就会形成吸收了美国的全球化战略和日本的严谨管理风格,又融合了中国太极的中国流派,那时中国军团在全世界的声音就不会是现在这么点儿!”

这个批量生产世界500强CEO的梦想,人们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褒扬他。

马云说:“我认为中国是一个充满创业机会的国家。”

马云还说:

“如果我马云能够创业成功,那么我相信中国80%的年轻人都能创业成功。”

中国正面临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个经济腾飞的年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尽管中国商界群雄并起,但是像马云这样成就了互联网霸业的世界级的企业家还是少数。“80%的年轻人都能创业成功”这句话只是马云对年轻创业者的一种激励。事实是真正能够成功的创业者不会超过10%。

但是创业毕竟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像马云一样用梦想创业正在成为中国年轻创业者们的理想和追求。马云已经成为一个榜样、一个号召。

为梦想舍弃一切,敢于行动,敢于冒险,敢于做探索者和开拓者,这是每一个成大事者应有的胆识。

2.初次“下海”的惊险传奇

初次“下海”闯荡当然不会一帆风顺,人要想取得成功,都必然要经历一些疼痛。坎坷复杂的遭遇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马云在成为商海一员之前是一名教师。1989年他被分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当英语老师,后来又兼学院外办主任。他在这座校园里待了整整6年。

6年的教书生涯使他有了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他总能把握住别人的心理,然后几句话把人说得热血沸腾。马云不是个安分的人,也正因如此才有今天的阿里巴巴。还在1992年时,马云就和朋友一起创办了一家“海博翻译社”,这是他第一次涉足商海。

如果在浏览器中输入www.haibofany.eom,你会看到马云手写的一句简单但又令人震撼的话:永不放弃!在这句话的右侧还有一张马云用食指轻靠嘴唇的经典照片。

也许你会觉得惊奇,以阿里巴巴著称于世的马云,什么时候开始“把玩”上了这个看似与阿里巴巴“不着边际”的网站?这个网站又何以用马云的签名和照片作为链接直接进入主页?它们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关系?如果能想到马云的英语教师出身,那么细心的读者定能对马云和这个据说是杭州最早的专业翻译社之间的联系猜出几分。

海博源自英文单词hope的谐音,意为希望。1994年成立海博翻译社时,马云正好30岁。这一年,他所供职的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校长对他许诺,将来让他当学校驻外办事处主任。

可就在马云刚过而立之年的1995年,在外人眼中看来仍有些“傻傻”的马云做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决定:他从学校辞职了!

虽然日后看起来马云的下海有些意气用事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马云自己的解释是:“当时我在学校里接触的都是书本上的知识,所以很想到实践中辨明是非真假。

所以我打算花10年工夫创办一家公司,再回学校教书,把全面的东西再传授给我的学生。”

也正是因为他的辞职,才有了这家杭州最早的专业翻译社的不断发展,以及之后马云所得到的幸运之神的眷顾。

12年后,海博翻译社负责人张红女士回顾当初马云投身翻译行业时,依然动情地说:“当开始大家都还没想到这个行业的时候,当大家都还没有看到这个商机的时候,马云首先想到了,他的想法都是具有前瞻性的。那时我们杭州没有翻译社,我们是第一家独立存在的这样一个公司,大家都不看好,而且一开始也不赚钱,但马云坚持下来,没有放弃。所以,我很佩服马云,他说的话会让你振奋,没有希望的东西在他看来也充满生机,他能带给他身边的人生活的激情。”

据马云自己介绍,建立翻译社的想法是因为那个时候精通英语的人确实有限,但需要翻译的人又一大把。所以,就有许多人找身为英语老师的马云帮忙翻译。可是马云并没有足够的时间,于是就找已经退休的老师做“枪手’,代替他翻译。

当时马云只是想开一家翻译社将退休老师供养起来,也算是为社会贡献绵薄之力。不过仔细算起来,还在1991年,马云在学校安安心心地教书时就有开办翻译社的想法了,并且已具雏形。

所以,其实海博是马云创建的第二个翻译社了。

翻译社的经历相比于日后阿里巴巴的大红大紫,可以说那时的乌云肯定称不上功成名就。但回忆以往的点点滴滴,马云独辟蹊径地总结道:“经营翻译社的过程让我明白成功者至少需要兼备两种品质:一是大胆执着的性格;二是对市场的敏锐嗅觉。”

折腾了几年,海博翻译社并没赚到多少钱,但马云却从中尝到了商海的滋味。

1995年,杭州市政府正在修杭州通往安徽阜阳的高速公路。

此时美国的一个投资者跟杭州市政府和市交通局谈判了一年,但是钱却一直没有到位。双方认为谈判中的翻译有问题,一向英语好的马云便在此时粉墨登场了,要知道那时的马云在江湖号称“杭州英语最好的一个人”。

由于马云的专业是英语,对于国外的情况也比较了解,所以杭州市政府和美方都相信马云,就请他在中间从事翻译和协调的工作。但是随着在协调过程中的深入了解,马云发现这其中异常复杂的关系为他所始料不及,这在马云看来“是特别复杂的一个故事”。

简单地说事情大体上是这样的:那个美国人以投资者的身份参与杭州至安徽阜阳的高速公路修建工程。投资的回报就是美国人获得路费的收取权。这种投资修筑公路收取过路费用以偿还投资款的方式,类似于李嘉诚在深圳修筑梧桐山隧道的做法。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方面,都没有任何疑义和问题,即使在现在,也有很多市政工程都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的。

然而,问题却在杭州至安徽阜阳的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出现了。据马云所知,当时杭州有上千民工在修杭州至安徽阜阳的高速公路,修了一年多了,眼见就要到年底了,工钱却还分文未给。

连美国人也做起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不仁义的勾当!杭州市政府委派马云做翻译来与这个自称出现沟通障碍的美国人进行协调。

结果据美国人说是因为香港董事会不同意,于是马云只好随着美国人到香港去做协调工作。

可是等马云去了香港,才发现原来一切并非如美国人所说,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马云只得和美国人折返杭州再行商议。

这次,这个狡猾的美国人竟然把美国董事会给搬了出来,说其实是因为美国董事会的不接纳。无奈之下,拿美国人也无法的杭州市政府只得派马云跟美国人去一趟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

于是,马云就按着市政府的意思申请去了美国。然而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马云在美国的生活和经历,有点像美国惊险大片了。

一个大块头加州人,带着马云游山玩水并劝说马云加入一家并不存在的美国公司。当他把马云带到拉斯维加斯赌场时,还故意亮了一下腰上挂着的手枪。在拉斯维加斯赌场,马云用25美分在老虎机上赢了600美元。当马云拒绝了对方十分明显的贿赂后,恼羞成怒的美国人扣押了他的行李并把他锁在了海滨别墅二楼的一间房间里。到这时马云已经明白他所调查的这家美国公司肯定有问题,也明白了自己已经处于危险之中。

接下来就是一场调查与反调查,一场斗智与斗勇。

美国人把马云软禁了起来,并异想天开地想利用马云去欺骗中方企业,从中牟取巨额暴利。他试图说服马云和他合伙干,并开出了10万美元的诱人年薪,然而一向胆识过人、一身正气的马云当即一口回绝。于是美国人继续把马云关在房间里,不闻不问。

马云也是常人,也耐不住饥饿和困乏,当他觉得实在不行了的时候,就呼喊美国人,马云对他说:“如果你希望我回去跟你合作的话,光靠做这个不行,我们应该投资一些其他的事。”之后马云就跟美国人讲有这么个网络,但靠坑蒙拐骗混饭吃的美国人对于当时的高科技自然是什么也听不懂,不过美国人表示,真要是那样的话准许马云回去看看。

于是,马云决定“逃到”西雅图,那个加州大块头告诉他:到了售票处说你是马云,他们就会把我们为你买好的机票给你。

马云到了售票处才知道,根本没有什么“马云的票”。上了当的马云用赌来的钱买了到西雅图的机票,并最终用这笔钱买了一台386笔记本电脑。

就是这初次下海的惊险经历,使马云对商业更加感兴趣。他明白在这个领域,最最重要的资本不是身份,不是勇气和金钱,而是头脑。

3.改变一生轨迹的“触网”

成功需要运气吗?其实这不是成功的关键,上帝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当机会来了,能抓住机会,才是真正的强者。

互联网是个好东西,它被评论家们称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诞生在当今世界科技中心的美国是顺理成章的。

全世界第一个触网的人已经无法找到。虽然马云肯定不是中国第一个触网的人,但他的确是第一个触网而动的中国人。

一切源自于1995年的那次美国惊险之旅,他用在拉斯维加斯赌来的钱买了飞机票,到了西雅图,并在那里找到了一位美国朋友Sam(山姆)。

寒暄过后,朋友就迫不及待地把马云带到一家名为ISP的小公司。当时的马云对电脑有一丝恐惧,因为在这之前,马云从未碰过电脑。

在马云的印象里,电脑在中国可是个稀罕玩意儿,老百姓想看都看不到,只有有钱的公司里才有;并且放在有空调的房子里,由最漂亮的小姐看管着,很高深。听说他们学院也有电脑,但马云在那待了6年都难与其见一面。

那家公司的人很客气地对马云说:“不要紧,你就用吧。”那个年代,IT类的硬件东西恐怕大多还不为人所知。据马云介绍,那时候的浏览器叫mosec,美国最大的搜索引擎是webclou,而雅虎在那时候还很小,微不足道。

那家公司里的人跟他说要查什么就可以在上面敲什么,他在上面敲了“beer”(啤酒),结果搜索出来德国啤酒、美国啤酒和日本啤酒,但是就是没有中国的。然后他又敲了个“Chinese”,但是搜索结果竟然是“nodata”,整个网络他查了好多都没有数据。

以前只是听闻互联网,现在却亲自接触到了互联网,在神奇的互联网上居然没有中国,这事让马云既沮丧又惊奇。于是他对朋友说,能不能把杭州的海博翻译社放在网上试试?

朋友帮助马云做了一个海博翻译社的网页,挂在网上。网页做得既简单又丑陋,只有文字没有图片。文字说明部分也只有海博翻译社的翻译人数和价格。

同类推荐
  • 带一本书会用人

    带一本书会用人

    领导方向决定成功方向,一流管理塑造一流企业,启用“太极”式管理学,“内敛”式用人学,“慈悲”式安人学,三者合一,管一流的公司,带最好的员工!
  • 玩转手机赚大钱:移动互联网营销革命

    玩转手机赚大钱:移动互联网营销革命

    本书是关于移动互联网营销的完全攻略,从“时间碎片化”“精准营销”和“用户体验式营销”等移动互联网营销新思维出发,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手机创造财富的种种营销策略:APP怎么定位?微信怎么营销?微博怎么互动?如何迅速吸引人气,积累粉丝?……这本书将给你最全面的答案!书里附带不少极具启发性的真实案例,极大增加了这本书的参考价值。
  • 你领导,他们跟从:如何鼓舞、领导和管理你的员工

    你领导,他们跟从:如何鼓舞、领导和管理你的员工

    经理人的职业生活中最困难的部分便是对员工的管理了,而《你领导,他们服从》将使这一工作变得简单。本书囊括了首席执行官、总裁、业务总监、部门领导和其他管理者必须面对的许多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优办法,是一本幽默、风趣、通俗易懂的“管理百宝箱”。这是一本经理人看了就想买的书,因为本书提出的理念和方法可以直接应用到工作实践中,从而极大地帮助经理人员创造卓越业绩、攀登职业高峰。
  • 破局:打造人才供应链

    破局:打造人才供应链

    《破局:打造人才供应链》的主人公是一个长期为外企服务的HRD崔世波。因为职业发展遭遇瓶颈,崔世波离开了服务了整整20年的老东家BJ集团。而后,崔空降到一个民营企业,开始寻求职业发展新机遇。本文以时间为序,以空降兵到企业后逐步开展的人力资源体系变革为主线,一步步展示其人才供应链体系搭建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倍智团队为企业提供咨询和解决方案的过程,是解决人才供应链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破局:打造人才供应链》在写作过程中,大量使用了实际的案例和解决方案,对建设人才供应链各个环节所需要用到的各种理念、工具、方法都进行了详实的描述。
  • 一分钟抓住客户的营销妙招

    一分钟抓住客户的营销妙招

    永远不要表现得“像一名推销员”!接近客户的30秒,决定了营销的成败:要有一个漂亮的开场白!客户的拒绝将带来销售,只要你处理得当!60秒成为营销之王!
热门推荐
  • 人不寐

    人不寐

    穿越成丞相府的千金,竟每到夜晚不能眠。裙摆一提,袖子一卷,翻墙而溜。本以为古代人都已进入梦乡,没想到还有灯火辉煌的地方……碧瓦斗拱,绿竹幽兰,看似一派平静祥和;朱砂烛笼,屏风庇佑,其中却暗藏杀机。幽幽黑夜,侍茶童子化作冷血毒龙?月圆云峰,那前世今生缘能否经得住竹下银光冷箭的洗礼?不寐楼……道出这三个字,眼前又浮现出梦中那个大雨滂沱之日,雨是红的,地上的水也是红的,雨打到那血红的流水上,有的融入流水,有的在那水面上绽开一朵朵血红的莲花,她的双目流出血泪,自双颊滑落,沾湿衣襟,滴落到他的脸颊上。血水混着雨水,眼前一片迷蒙,却恍若看到他长袖飘飘,残留浅笑;天空雷声轰鸣,耳边又是谁在悲戚长啸,回音不绝?回忆的画面像电影一样慢慢回播着,美丽的像一部剪辑的不完整的电影。也只是这些了,她静静地闭上双眼。何时再听君萧歌凄美:“人不寐,芳菲不断潇湘梦,天地珠帘因涟起。夜如醉,笼光白袖,半楼拆破烟雨碎。衣履红尘美,一生萧曲散,与君共眠血与泪。”如果没有你依旧在身边,那一切,也许都是梦境。与君共眠,不寐...
  • 友情故事

    友情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最强复仇系统

    最强复仇系统

    意外穿越到修真界的林萧,得到了一个复仇系统。复仇系统,寄生的宿主必定倒霉,天生拉仇恨,他要想生存下来,就必须搞事情,事情搞得越大,闯的祸赵大,复仇值就越多,他就越能够通过复仇值买到生存下去的必需品。从此,为了生存,林萧不得不走上了一条搞事情之路。
  • 大自然的报复

    大自然的报复

    人类社会经济的跨越式的发展和对大自然资源的过分的攫取,在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威胁着人类自身的发展,在自然灾害频发的今天,人类也逐渐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我们面临着怎么的生存环境的问题?自然灾害的频发与人类疾病有着怎么的关系?自然灾害的产生与人类活动具体有着怎样的联系?我们又该怎么去应对已经出现的环境问题?只有充分的了解了这些,才能提高我们环境保护的意识。
  • 故事会(2016年12月下)

    故事会(2016年12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办刊时间长,知名度极大。该刊以短小精悍的篇幅,讲述老百姓最喜爱的精彩故事。
  • 补汉兵志

    补汉兵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时间开出了花

    时间开出了花

    那些费尽心机想要忘掉的事情,真的就可以不再想起了吗?很多年前,当她还是一个伪文艺小青年的时候,时常揪着那个人“拜读”她最新出炉的大作。堂堂C大金融系才子的他,苦不堪言之余,实则是心甘如怡的。有一回偶尔翻阅到一篇她登在校刊上的小说,还夸过那个题记——回忆是倒在掌心的水,摊开或是握紧,最终都会从指缝间,一点一滴,流淌干净。这些年,她时常会想起那句话。若真如此,该是多好。可是,属于他和她之间的回忆,固执冥顽,竟生生烙成了手心的掌纹。每每触及,便教她钝痛不已。四年了。她没有想过会再回到这座城市。流浪是一种大境界,不论是关于脚的还是关于心的。她没有这样的境界。她只是,必须,将自己放逐得足够远。
  • 天古学院

    天古学院

    魂穿不知名的大陆,成了大洲帝国元帅儿子,本以为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出身,可没有想到居然有一个延续了九代的婚约等着他。前身一直奋斗在退婚的路上,现在他来了,准备继承他的遗志。话说人不作就不会死,婚没退成,反倒把自己送进了一个学院,在这里又开启了他另一个人生。学院真变态,好在妹子多,学习之余除了撩妹还能干啥?不过话说回来,一直女扮男装和自己同居的那个妹子,他可是觊觎已久啊!且看主角如何凭借脑海中的一个图书馆系统,征战大陆,抱得美人归!
  • 天书生死劫

    天书生死劫

    诸神将无数世界当做实验室,创造了命运,定下了天命,玩弄众生于股掌。李青衣化身僵尸,撕开世界真相,转战天下,立宗,立国?都不如我那一拳!阴谋算计?神魔压塌?诸天群雄?我之一拳,碎虚见神!
  • 末世危机封学长的霸妻

    末世危机封学长的霸妻

    五年前,无意传到魔法大陆,再次回归,各种各样残肢缺腿凹眼怪物满街跑,怎么回事?她怎么跑到末世来了!没事没事,不怕不怕,咱不是有契约兽吗!照样打打怪、练练阵法、带带娃、种种田、拐一下变异兽,日子很休闲的。只是这位学长,你能不能别老往我身上凑,我腰难受啊!! 若是想知道一些情节的可以加群哦! 群聊号码:79828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