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6000000003

第3章 重建中国人的信仰(2)

2009年10月18日,我在圆明园主持祭祀,我们的祭司演奏了黄帝留给我们的《钧天广乐》,大风从西面降临,名园呼啸,为往者招魂。中国书画在天意垂怜下走笔入神,诞生了《兰亭序》、《清明上河图》这样代表人类心智极致与审美极致的作品。中国书画家用一支灵笔,饱蘸灵墨,就着灵光,抒发性情。中国舞蹈家穿着无缝的天衣,踏着无形的节拍,沿着一条线舞向天庭。中国园林是仙居,山水养眼而润心。中国建筑是神殿,方中寓圆、层层叠起,一道中轴线接通天脉。唐宫汉殿虚位以待,天子之城迎接上天的使者。中国服装汉服体现了“天下一家”的概念。中国化妆术汉妆使我们从中国女性身上看到了汉代的明月,唐代的梅花。中国医术中医使人更加热爱自身。中国物质文明:家具、瓷器、丝绸、茶叶、饮食使中国人具有高品位的生活。中国的精神文明:文学、艺术、哲学、科技、教育成就了中国人的荣耀。而这一切,都是上天所赐,对天道的深刻领悟使中华民族成为天道民族。我们常说,中国不仅有四大发明,更有一大发现,这一大发现就是:中国人发现了上帝的存在,凡合上帝心意的无不圣洁美好。中国人发现了天道。这是老子、孔子与一切圣贤、艺术家亲自告诉我们的,现在我们又把这个奥秘告诉世界。一大发现是四大发明的前提,因此我们要说,中国有“一大发现,四大发明”,这是中国的贡献,是中国人天道信仰结出的果实。什么叫文化?领悟天道就叫文化!文化哪里来?从天道而来。

文化的意思是信仰,一词两说,是同义词。一旦没有信仰,文化就消失。一旦有信仰,就有文化。去年我在清华大学历史系讲了一个观点,叫做“非信仰不文化,非贵族不生活”。前一句意思是只有信仰才能带来文化,因为任何文化的生成需要时间,任何文化都必须是“慢”的,所谓“快餐文化”绝非文化。信仰是慢的,充分给人时间思考与选择,调理世事,安慰身心。世间一切轰隆隆驶过,唯有信仰是最慢的,正因为是慢的,就产生了文化。文化的“化”就是化石的“化”,产生需要时间。一点一点形成,一旦形成就不可更改。

中国文化的本质是天道信仰,对天的敬拜,产生了各种文化、艺术与科学。自然是在地之天,但还不是天。当自然变得不自然时,比如汶川大地震改变了地貌与当地人的生活,天依然是天。当自然变得不自然时,国家就来恢复自然。国家有能力匡正自然,恢复自然。国家有移山之力,这很好,更好的是国家不去移这座山,保护不受伤害。在这关系中,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信仰,国家就是我们的天,在自然之中,也在自然之上。萧野说:“我们要破除对自然的迷信。”无疑这是正确的。天的意志我们称为“命”,《易经》卦四十九《革》上说:“改命,吉。”改命的唯一办法是敬天、爱人。二零零五年,国家在充分采用安徽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一举免除了全国农业税,这是德政,说明国家决策层对天命的体会逐步加深,这是可喜的。

任何文化都是人的文化,没有人哪来文化?基础文化是生的文化,高级文化是死的文化,最好的文化是永恒的文化。中国文化是永恒的文化,以信仰为支撑,支撑起中国人的生活,不但关怀生死,更能把握永恒。

道家贵生,儒家同样关注生命。《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病了,叹息着说:“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非常关心世界的将来,并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生命。孔子对子贡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予,殷人也”。意思是:我是殷族人。殷族即殷商民族,以一颗殷切的心敬天,故称殷人。孔子记起了自己是殷人之后,不忘本。本就不忘他。不忘本,这是孔子,这是儒家。但我们如果仅仅把儒家理解为儒家,境界就小。与儒家相称的是儒家文化,但通常意义的“文化”无法表达“儒”的含义。在孔子的教义中,可以说有生有死,也可以说无生无死,仁爱之心实即永恒。董仲舒祖述孔子教义,说“天不变,道亦不变”,这是合乎天道的。

儒家不仅是我们的文化,里面更有我们的信仰。信仰是真正的文化。我同意任继愈先生“儒教”的提法。儒教是仁爱的宗教。智怀说:“如果说是儒家,就仅仅是很多家中的一家,人家不会尊重。说是‘教’,才会受到尊重。”智怀又说:“以儒家文明和道家学说为表述可能好些。”这是行中庸了,非常正确。孔子的文化态度:“吾从众。”孔子的态度就是我的态度。文化文化,若不化之,何以成文?

文化是自由,文化是权利。在一切权利中,最大的权利是初有权。我们提倡重建信仰,就是重申权利,就是强调:我们享有文化初有权。文化初夜权。我们永远是第一个。我们也永远只要第一个。我们期待成长,我们收获成长,我们邂逅美丽。我们对世界的爱,就是少年人对一切女性的爱。是人爱,也是兽爱(叶灵语)。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中国文化作为古老文化,复兴的中国人作为人类新郎,对整个世界享有文化初有权。我到现在还不明白为何上苍眷顾中国,但这无疑是美好的事情。既然上天赋予我们文化初有权,那么我们就把世界放在手中。我们呵护地球新娘。感谢上天,给了我们民族美好的爱情时光。天地是一张打开的床,是一本翻开的书,因着信仰,我们是天道在地面的版权代理人,与制版人、印刷工,凡是地球上发生的一切都与我有关,皆在“道”中。什么是道?中国文化就是道。什么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就是仁义,就是“爱”、“和”、“真”。上天告诉我们,世间一切皆可享受,我们享有文化初有权。上天如此爱我们,要的就是大道流行,聚合众光。因着共同的信仰,文化就成美好生活。我们以“纯粹的文化、绝对的精神”完成了中国人灵性意义的觉醒,始知有信仰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

四中国人的生活

清明节我带孩子去踏青,路上看见人们扫墓,感觉到传统习俗的力量很大。国家已把清明节定为法定节日,这很好。不忘祖先的人就会爱父母,爱父母必会爱自身。一代一代,中国人的生活变了,不变的是内心深处的感情。

要说中国人的生活,有物质生活也有精神生活。物质生活者柴米油盐,精神生活者琴棋书画,两者往往不能统一,这是很多人感到苦恼的地方,对于知识分子来说就更明显了。精神上,我们的国人有信仰、有追求,现实生活中却不得不向物质低头。但就算向物质低头,物质生活依然不满足,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生活的质量无法用物质来量化,完全取决于心态。人觉得幸福,在于身心和谐。幸福与外在的因素并没什么关系。

这方面,我们的老师孔子有很好的体会,最经典的话是赞美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颜回安贫乐道的生活符合天性,符合天性必然幸福,深具天然的道德,同时具有天然的美感,我把这叫做“诗意的道德”,又可称“道德的美感”。这种道德不是通过硬性规定得来,而是先天道德。先天道德具有天然美感,并且可以天然自律。国家培养国人的道德,可以引导认识先天道德,人人发现自己身上有生俱来的善。安贫乐道一定乐,并且一定不贫。道德成为生活习惯,人就通过精神力量成为信息中心与物流中心,富裕是容易的,也是必然的。有平民颜回,就有富人子贡,都是孔子的学生。至于孔子本身,当然是大富翁。

孔子告诉我们,“富而好礼”的生活最享受。儒家的诗教传统打造出了有君子风度的国民。圣道流行,生活优雅,同时充满原始野性。这并不矛盾。任何优雅必须以野性为支撑,孔子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论语·先进》)让我们都来做优雅的野人。

唐诗宋词把中国人的情感发挥到了极限,一读诗词,就带动了我们美好的情感,顿时觉得人生有意义,生命毕竟不会空虚。所以我一直认为:重建中国人的信仰,应从精神上入手。大家来过诗意的生活,就什么都复兴了。从这个意义讲,我提倡诗词复兴与国乐复兴。可以通过诗词与国乐,把国人的情感调动起来,自然而然恢复信仰。任何强迫的行为都无力承担重建信仰的使命,因为那违反人性。内心深处说:“我愿意”,才算拥有了信仰。人的信仰生活好比婚姻生活,必须是“我愿意”。怎样才能“我愿意”?那就需要献诗献歌了。一朵花胜过千军万马,一句话让人过全新的生活。送您一首我写的诗:“桃源至今不可得,自种桃花在堂前。”不知您是否喜欢?

信仰不是理论,信仰是生活。信仰也不仅仅是生活方式,信仰是生活本身。当我们生活本身需要信仰,那么就会过有信仰的生活。我不喜欢说:“我有宗教信仰”,我喜欢说:“我有生活信仰。”我们不是复兴什么宗教,而是复兴真正的生活。

如此看来,我们还在假日子中。日日夜夜,颠颠倒倒;年年岁岁,迷迷糊糊。我们一直认为新的胜过旧的,现在看来未必。我们的国家不仅是新中国,更是古中国。作为中国人,我们不断革新进取很好,也不要忘了自己的根。

中国人五千年来,一直在努力认识自己的生活。家家户户都想过好日子,每个人都祈祷明天。孔子告诉我们,人的精神可以超越,过日子却必须是世俗的。需要调和入世与出世,重新勾勒生活的蓝图。

什么叫生活?生活就是生命的活法。您可以有一千种活法,但生命必须是活的。我们的生命一定要参加到天道中去,个人生活与国家生活融为一体,这样才是全息。有一次子贡问老师什么是好国家?孔子说,首先是丰衣足食。《论语·颜渊》记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在周游列国的路上,孔子赞扬卫国(河南)繁华,弟子问:已经这么繁华了,下一步该怎么做呢?孔子说,要富裕起来。《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孔子告诉我们,物质生活必须是富足的,才与我们本来富足的精神生活相称。

干大事的人必然心胸开阔,富人必然爱交朋友。学习富人与富国,要明白富裕与理财方式无关,与生活方式有关。《史记·高祖本纪》讲,汉高祖刘邦还在底层锻炼时,有一次当地县令吕公请客,萧何为吕公定下排场,凡贺礼不满千钱,宴会坐次席,刘邦这时还很穷,但说:“贺钱万!”其实身上没有一文钱。这样以来,成了贵客,以后还成了娇客,从此起势,可谓善于生活。

生活有境界,万事难不倒。刘邦在人群中看见秦始皇,就说“大丈夫当如是!”项羽在人群中看见秦始皇,就说:“彼可取而代之!”我不喜欢刘邦项羽,但不得不佩服刘邦项羽各自有万丈雄心,一种情怀。项羽的《垓下歌》,刘邦的《大风歌》,让我们热血沸腾。这才是人过的生活。

我中华上国,盛产英雄豪杰,才子佳人。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如此崇尚力与美,如此提倡爱和真。智怀指出:感恩、欢喜、赞叹、祈祷、圆满,这就是中国作为国家、中国人作为人类,光荣神圣的信仰建设之途。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我和我们的朋友家人时时为国家感到骄傲,为自己身为中国人感到自豪。中国人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需要别的信仰与生活。这话不排外,您听我说:只有坚持自己的信仰,我们才有资格融入全人类共同的信仰中。搞好自己的生活,我们就可以融入全人类共同的生活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是自己的信仰。提到这是一个有信仰的国度,人家才尊重,不然,就要被轻视,强行输入信仰与生活方式,改换其国本,动摇其基础,这是危险的。中国一百年来所受的屈辱,不是因为我们国力不强,而是因为丧失了自己的信仰。信仰才是我们的国力。

世人看不起一个国家,就说,“瞧老百姓过的是啥日子!”看不起一个人,也是说,“瞧那身打扮!”一个人,一个国家的形象,全反映在生活中。作为大国国民,我们不是要建设外在的高楼大厦,而是要建设内心的圣殿。我们依靠信仰,真正强大起来。重建信仰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工作,从现在就开始进行,以坚韧意志引领所有人成功。

重建中国人的信仰,就是重建中国人的生活。改变国人的精神面貌,要从生活入手。按层次讲,初步的改变是知识的改变,进一步的改变是行为的改变,深刻的改变是内心的改变,彻底的改变是形象的改变,过新生活,从头到脚换了一个人。改变的是形象,不变的是内心。我们认识到本来面目,必是新人。

什么是本来面目?就是我们的父辈、祖辈、远祖与历代圣贤、英雄豪杰、有良知的知识分子、贞洁的女性捍卫的做人尊严,所有中国人神圣不可侵犯,我们是有光的民族。和谐世界中,人人皆吾友。

什么是光?就是神性。神赋予我们神性,祖先传递给我们神性,黑眼睛是黑夜里的眼睛,黑头发是黑暗中的智慧,黄皮肤是黄土地的光明。我们的神性生活是安心的平凡生活,也是美好的生活。《帝王世纪》上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击壤歌》)这首歌是尧帝时的老百姓作的,有个老人在尧帝面前唱这首歌,尧帝觉得好开心。歌里说“帝力于我何有哉”,意思是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与王者没有关系。尧帝作为大圣人,高明的王者,需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让百姓忘记王者,此为大治。彼此忘怀,各过日子,这是幸福。忘了他,他会来找我。忘了我,一切都是我。不是水火不容,而是水乳交融。

圣人为我们设计生活,意识到必须要有国家。人有约束,才能尽情享受自由。这是辩证法。在这个前提下,始可言做人,始可言生活。圣人告诉我们要爱国家,因为国家是所有人共同的信仰。很多人因为共同的信仰走到一起,就形成了国家。国家是信仰共同体,生活大本营,精神基础,能量总站。

圣人同时告诉我们,爱国家并不难,国家与我们是一体,爱国家就是爱自身。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不是说修身就可以齐家,齐家就可以治国,治国就可以平天下,不是这样的,圣人讲“修齐治平”意思是:天下国家与我是一体,我修好身,就同时完成了修、齐、治、平,修身就是齐家,就是治国,就是平天下。不是层层递进,而是刹那间同一完成。爱国家非常容易,就是热爱自身。

热爱自身的意思是热爱生活。与妻子儿女一起吃张热腾腾的大饼,刹那间全世界都有意义,都是美好的。圣人总是从微小处下功夫,生活无需轰轰烈烈,生活是细水长流。

中国人勤奋工作,中国人会过日子,这是全世界公认的。现在,在上天真道的引领下,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通过“返祖”达到全面更新,家家户户过上“和谐生活”。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在国家的关怀下,一步一步呈现与大国国民地位相称的风度。这不仅是物质生活,更是精神面貌。中国人的衣、食、住、行要“返祖”,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是来自汉服文化界、饮食文化界、建筑文化界、武术文化界共同的呼声。

同类推荐
  • 实用春联精粹

    实用春联精粹

    《实用春联精粹》向读者朋友介绍了关于春联的基础知识及创作,并整理了中国最经典的实用春联和搜集了民间截至今天最新的春联作品。《实用春联精粹》囊括了从古至今的名人、专家最经典的春联作品。
  • 重构人的精神生活

    重构人的精神生活

    本书基于对精神生活质量的理论研究,回答了什么是精神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多维度探索了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的衡量尺度和发展规律,结合和谐社会建设中人的精神生活质量问题的实践,通过对改革开放与社会变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元文化、高科技发展等社会际遇下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突出问题的大胆探索,有针对性地指出培育改革共识、增强全民法治和德治观念、坚持社会主义文化主导与发展多样文化相结合、培育人与科技互动中的主体性、做高科技时代真实存在的自我等应对措施,进而提出人的精神生活质量提升总体对策研究,从目标、原则、方式、路径几方面提出具体的思路。
  • 平心平天下

    平心平天下

    本书从全方位角度来展现了作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解读,既显示了作者的精神情怀与文化自信,又彰显了传统文化的品格情操和独特魅力。作者归纳中国文化的本体论是“一”,“一”的最初形态是“和”,基本形态是“纯”,由此产生了和谐与纯诚的文化,并且一以贯之;中国文化的辩证法是“二”,为阴阳,也为因果,更是“不二”;中国文化的特征为“三”,即三才天地人,也即体相用,不易变易简易,表现为佛体道相儒用,神奇神秘与神圣;中国文化的抱负是四为,精神是四观,智慧是四知,作者提出“以四观精神开启四知智慧成就四为人生”;中国文化的方法论是“五”,五行产生了五音五色、五液五方、五味五常等。
  • 十三经开讲:孟子开讲

    十三经开讲:孟子开讲

    本书先述孟子传略,然后分别讨论《孟子》一书的作者及其成书经过、《孟子》的主要内容、《孟子》经学地位、《孟子》的哲学思想等。其中对孟子的性善论、仁政论、修养论、天命论、处世论以及许行、杨墨批判论,作了较深入的分析。此外,关于《孟子》的文学成就、《孟子》研究历史及《孟子》的研究方法亦逐次叙及,旨在引导读者从新的角度梳理并探索《孟子》的精深思想。
  • 多元文化模式与文化张力:西方社会的创造性源泉

    多元文化模式与文化张力:西方社会的创造性源泉

    近代以来,西方文明展现了某种非凡的创造性。就文化而言,这种创造性究竟出自何方,在现有的一些著作或教科书中是难觅恰当答案的。本书通过对占希腊文化两重性及其张力的解读,对西方文化的多元性的分析,尤其是对古典文化、基督教文化、日耳曼精神之间的张力、冲突与融合的解读,阐述了西方文明如何在吸收他者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历程,以求对上述问题给出满意的答案。此外作者还对为什么说西方正经历一个“末人”的时代,其文明的“悖论”是如何产生的这样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使读者从中获得某种反思和启发。
热门推荐
  • 校草大人,丫头袭来请接招

    校草大人,丫头袭来请接招

    “言时枫,你再欺负我,我就回娘家。”某腹黑面不改色道,“嗯,回吧。”某雪不依了,“你都不挽留我,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某腹黑直接合上电脑,把小媳妇圈入怀里,低沉的嗓音尽是诱惑,“看来我得用实际行动证明,我爱你!”某雪,“……”臭流氓!校园爆笑宠文,欢迎入坑!
  • 薄先生的遇见

    薄先生的遇见

    【霸道强势男vs双重性格女,双处双洁,绝宠】桐城所有人都知道,封家和林家斗了二十年。在封家再也斗不过时,封家女儿躺在了薄家太子爷的床上。一朝醒来,封沁沁发现自己被卖了。呵,既然父亲这么过分,她为什么要让她得逞。“我们来做个交易吧。”封沁沁扬起小小的脸,看着男人毫不畏惧。男人掀眸,勾唇一下,祸国殃民。“理由。”“我身娇体软易扑倒!”本是一段毫无感情的交易,封沁沁没有想到却得到了盛世豪宠。她直呼:嗯哼,命太好!封沁沁:时而花痴,时而忧伤,个性大胆的同时,心里又藏着小小的自卑。薄仲邺:桐城家世显赫,名门望族,薄家的太子爷,霸道,强势,杀伐决断。关于老不老的问题。某天,封沁沁斗完绿茶婊回来,心情很不爽!她勾着男人的脖子,两腿缠住他的腰,告状。“老公,林芷幽说你老了,让我离开你!”当然,原话肯定不是这样的。薄先生一个用力抱紧她,声音嘶哑。“那宝贝儿觉得我老吗?”封沁沁一个激灵,立刻识相的摇头。“不,不老,我老公一点都不老!”
  • 山沟里走出个刘天才

    山沟里走出个刘天才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又是金秋。报社要改制,人心散了,议论最多的是在文化系统找地方还是跟着报社走。刘天才想管也没那么多事,听说报纸要黄,债主又盯上门了。账上没钱,刘天才找过刘富几次,想能不能再给点儿,可手机打不通。有天见着娜娜,问起刘富来,娜娜扔出一句:“矿里死了人,他躲起来了,这老东西我都找不着。”混吧,债主能躲就躲,反正都是公对公的事,一般催的也不那么紧,拖到年底再说。出版的事又交给了欧阳,他也没难为他,反正谁管都没多少事。报社在风雨飘摇之中,大家做起事来都善良了许多。
  • 菩萨处胎经

    菩萨处胎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养娃记

    快穿养娃记

    别人穿越是为了吃香喝辣的,而我快穿却是给孩子们当老妈子的。说起来都是泪,各种黑化的孩子,真是难带。
  • 凉州往事

    凉州往事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末西北凉州境内古浪县的乡村。神秘的水家 大院上演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三小姐水英英与仇家二公子仇家远私 奔、水二爷给亡儿办阴婚、仇家远提出在青石岭种草药、药草的疯长引起 疯狂的药品争夺战、何家二公子何树杨被俘后当了叛徒、水家被强占、英 英被迫下嫁长工拾粮…… 恩怨交织的水、仇、何三家……
  • 经过考验的友谊

    经过考验的友谊

    门开了,门口的所有人拥上前,你一句,我一句地问:“怎么样了……”“我女儿怎么样了?”“我妻子怎么样了?”“医生你一定帮帮她……”……场面乱作一团。“安静……”医生提高嗓门喊道。“谁是家属?”“我……”全部异口同声地喊道。“我是她妈妈。”“好了,好了,这么说吧,孩子没有事,但是大人情况不是很乐观,现在请家属签字,我们会全力抢救的。”医生说着拿出几页A4纸。此时谁也顾不上医生长什么样,这几页纸里面写了什么,只知道签完字,医生就可以帮忙救人了。门再次被关起来,里面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谁也不知道,大家的心悬在了嗓子眼。
  •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保镖是对社会富有者、权势者的一种保护行为。晋商发达必然要产生镖局镖行。岁时节日庆祝与人生礼仪襄赞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形成的一种非制度化的经验,是一定人群约定俗成的地域文化体现。
  • 乾隆皇帝:夕照空山

    乾隆皇帝:夕照空山

    进入壮年时期的乾隆一改青年时期的风采。为了在文武两方面开创清王朝的辉煌盛世,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勇创大业之中。征讨大小金川的战事,屡战屡败;运往前线的军响,被抢劫一空;追捕白莲教女首领“一枝花”,一次次失利。为编纂《四库全书》征集民间善本、孤版图书,又受到士子们的抵制。再加上富察皇后病势垂危,皇七子病逝。国事家事连连受挫,乾隆仍然壮怀激烈、坚韧不拔、日夜勤政不息。
  • 云之英

    云之英

    我想写一段仙气满满的故事。一个纯粹的仙侠故事。这一切的故事都要从云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