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4100000006

第6章 英法战争(2)

如果特伦特上尉派去修筑碉堡的士兵真的被俘,法国人就可以大吹大擂地说自己走在英国人前面了。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法军指挥官康特勒库尔上尉的确俘虏了那些英国士兵。当时,他命令大约1000名士兵带着野战炮,乘坐快艇直接前往英军正在修筑的碉堡所在地。当他们到达的时候,碉堡的第一期工事还没有完成,摆好阵后,他就要求英军投降。当时负责守卫的英军不足50人,并且指挥官特伦特上尉也不在。由于没有真正的指挥官,守卫碉堡的英军没法给法军一个满意的答复。最后一位名叫瓦德的青年少尉听从了当地印第安首领亚王的建议,前往法军营地谈判。瓦德要求法军放宽投降期限,等到真正的指挥官到来之后再做选择。但是康特勒库尔不依不饶,要求他们立即投降,否则就要武力占领。看当时的情形,如果没有亚王在身边陪护,这位年轻少尉的性命肯定难以保全。无奈之下,少尉只好投降。经过交涉,少尉带领着自己的部下拿着劳动工具离开了碉堡。

这名少尉归来的同时,随行来的还有两位印第安武士。他们不仅带来了亚王坚决效忠英国的决心,还带来了法军的军事部署和武器装备情况。华盛顿分析情况以后,让其中一个印第安武士带着文书前往威廉斯堡,请求德威迪总督的帮助;然后,他又写了一封宽慰亚王的信函,让另一名印第安武士带着它回到亚王身边。

4月29日,华盛顿带领160人向威尔斯溪进发,并很快赶上了修路的先头部队。他们要在这荒野里(野人山以及山那边的森林地区,这个地区后来被叫做“死亡阴影”)修一条宽阔的道路,以便弗赖上校部队的大炮通过。5月9日,华盛顿部队到达了“小草地”,离威尔斯溪不过20英里。这支部队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尤吉奥格尼河畔。他们在那里因为修建过河的桥梁耽搁了几天。

在他们行军途中,一些流动商贩每天都会告诉他们一些从俄亥俄河传来的坏消息。有些消息夸大了法军人数,让人不得不怀疑。但所有的消息都说法国人正拼命建一座大碉堡。根据描述,华盛顿得知,法国人建碉堡的地点正是他过去提到的认为最适合的地方。有一位商贩还提供了有关拉弗斯—一位法国密探的情报。华盛顿出使边疆期间就怀疑拉弗斯是间谍。拉弗斯过去活跃在月桂山那边吉斯特的新居民区,现在又带着四个士兵在这一带东游西串,华盛顿怀疑他在以搜捕逃兵为名义进行侦察活动。还有消息说,法国人对俄亥俄河下游的印第安人大肆赠送物品,以此进行拉拢。除了这些满天飞的不利的传闻,华盛顿还得到一条令人兴奋的消息,那就是亚王正带着50名武士前来同他会晤,商量一起与法国作战的计划。

后来,华盛顿收到亚王的一封信,信上告诉他法军已经行进两天,正前来应战。虽然人数不清楚,但是据说他们有遇到英国人就予以痛击的决心。亚王和其他的酋长们将在5天后赶到与他会合。23日,华盛顿又得知法军兵力不超过800人,而且大约一半已在夜里派去执行秘密任务。战争的脚步越来越近,他对敌军的情况也越来越了解。这位青年军官心里有了自己的作战计划。

晚上,有消息说法军正在大约18英里以外的尤吉奥格尼河渡口渡河。华盛顿连忙命令士兵在一个叫“大草地”的地方准备他所谓的“以利交战的漂亮战场”。他们的营地被森林包围,时刻都有遭奇袭的危险,因此士兵们也格外紧张。在这种严密的警戒状态下,每一个人都可以闻到硝烟的味道。

25日,吉斯特从他的住所赶来,因为他发现自己营地周围有拉弗斯部队的足迹。华盛顿认为要特别提防拉弗斯这个诡计多端又极有野心的人,因此他派出75名士兵,专门搜索拉弗斯和他那神出鬼没的部队。不久,亚王也派信使带来消息,告诉华盛顿法国部队一定在附近埋伏,因为他发现了两个可疑的足迹。

华盛顿连夜冒雨赶到亚王的营地,与他商量具体作战计划。亚王极其友好地迎接了这位年轻军官,并答应与他共同抗敌。接下来,他带着华盛顿去那个发现足迹的地方,并派了两名印第安武士去追踪足迹。武士报告说,沿着足迹,他们在一个岩石与树林包围的低地发现了法国兵营。

他们不久就商量好了一个协同奇袭法军的作战计划:华盛顿和他手下的人在右侧,亚王与他的武士在左侧,分两路包抄敌人。当华盛顿率先带领手下从岩石和树林中向前逼近时,他的行动被发现,双方立刻开火,持续了将近15分钟。华盛顿部队处于极易暴露的位置,形势相当不利,但由于有印第安武士协助,所以最后还是取得了胜利。法军死伤数人,溃散而逃。华盛顿率领部下俘虏了21人,只有一个加拿大人跑了回去,向俄亥俄河边的要塞报告这次失利的消息。

这次冲突中,法方10人阵亡,1人受伤。华盛顿的部下1人阵亡,3人受伤。若不是华盛顿阻止,印第安人会把俘虏都杀绝。华盛顿本人当时在火力最密集的地方,第一次感受到子弹呼啸而过的惊险,他觉得自己死里逃生是个奇迹。

俘虏中有两个重要的人物,一个是名叫德鲁的颇有影响的军官,另一个就是狡猾可疑的拉弗斯。还有一个青年军官,名叫朱蒙维尔,在他身上找到一份指令,暴露了他们前来侦察的意图,这份证据打破了他们的谎言,他们撒谎说是奉命来请求华盛顿离开法国国王的领土。

华盛顿虽然赢得了一场小战役,但处境仍然危险。据说,除印第安盟友外,法军还有将近1000名官兵驻守在要塞里,另有援军在途中前来会合。康特勒库尔也许已经知道大草地的英军营地防守薄弱,因为朱蒙维尔在死之前就已经派出了信使。因此,华盛顿加紧巩固防地,还写了快信要求卧病在床的弗赖上校立即增派援军,并表达了“与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敌军拼死一战,也不愿放弃已经得到的一寸土地”的决心。与此同时,亚王也号召盟友拿起武器,到红石溪与他会合。亚王自己则动身回家,保证要派人到河的下游寻找明戈人和肖尼人,并答应在30日带着34名武士以及他们的妻子和孩子赶回营地。

当时的华盛顿战斗精神极为高涨,已经做好了面对最恶劣局势的准备。他在写给一个兄弟的短信中这样说道:“我们每时每刻都准备着应付优势敌人的进攻。但是,如果他们多克制一天,我们就有更充分的准备来迎战他们。一个士兵牺牲,其余几个受伤。我听见子弹的呼啸声,相信我,那声音里有某种奇妙的东西。”这个青年军官的话传到了英王乔治二世的耳朵里,国王冷淡地说:“如果他听多了,他肯定不会这么说。”

营地内开始出现粮荒,并因为亚王和他的同僚酋长斯卡鲁雅迪以及三四十名武士的到来而加重,当然还有他们的妻儿。华盛顿立即向克罗根发去急信,要求把他手里的所有面粉都送到军营。弗赖上校病故,由一位经验丰富的来自北卡罗来纳的军官詹姆斯?英尼斯上校接任远征军指挥官,但此时他和自己的士兵正驻扎在曼彻斯特,这让华盛顿感到责任越来越重,处境越来越困难。英尼斯在攻打卡塔赫纳时,曾与华盛顿的哥哥劳伦斯在同一个连队。但他的军队从没来过华盛顿营地,更没参加这次战役。如果他们参加了,结果肯定会不一样。

指挥全团的重任落在了华盛顿的肩上。他在弗赖的文件中发现了一张空白的少校委任状,就给了很有气魄的亚当?斯蒂芬上尉。出于其他人事变动的考虑,他写信给德威迪,大加称赞雅各布?范布拉姆:“离开亚历山德里亚以来,他一直担任上尉。他的经验足以胜任指挥重任。”

不久后,前面提到的要塞完工了。由于修筑期间军士们忍饥挨饿,就命名为“困苦堡”。援兵的到来补充了营地兵力。同来的还有荷兰出生的军医詹姆斯?克雷克,这位军医注定要成为华盛顿一生中最忠实和知心的朋友。

10日,侦察员传话说有90名法军正在逼近。华盛顿满心希望能再抓一批法国俘虏作为礼物献给德威迪总督,于是马上率领150名最优秀的士兵出发,让穆斯少校和其余士兵留守碉堡和架设回旋炮。去了之后才发现只是9名法国逃兵而已。又是一场虚惊。但他们却从法国逃兵口里得到有效信息:俄亥俄河岔口的碉堡已建成,为纪念加拿大总督而命名为“杜凯纳堡”。碉堡守军不超过500人,但是还有200人随时可能到来,两周后再有900人到来。此外,拉弗斯一行人的间谍身份也得到证实。

同一天,麦凯上尉率领南卡罗来纳独立连到达。这位上尉彬彬有礼,性情温和,但十分讲究繁文缛节。他持有英王直接发给他的委任状,因此不能承认一名地方军官是他的上司。华盛顿原先担心的矛盾终于出现了。华盛顿慎重行事,避免采用一切可能引起指挥权问题的措施。在对方提出质问时,也心平气和地加以解释。他写信要求总督规定他们的相对级别和权力:“他认为你没有权力颁发对他有约束力的委任状。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可以很自信地说,如果他不来这里,那对公众的利益反倒更好一些。”6月11日,华盛顿继续向红石溪艰苦行军。麦凯上尉手下的士兵要求每天给他们一先令,才愿参加修路。华盛顿只好让上尉和他的独立连留守困苦堡,自己带着手下的士兵去修筑军用公路。7月1日,他们到达大草地。士兵们已经筋疲力尽,不愿意再往前走了。因此华盛顿违背自己原来的意图,决定暂时停在这里,修筑工事,并派出快使,要求赶快从威尔斯溪送来补给品和援军。向大草地撤退丝毫说不上是轻率,因为此时朱蒙维尔的姻兄德列维上尉为了复仇,已经率领部队由杜凯纳堡出发。他们包围了华盛顿的工事,并向里面开火。后来发现里面空无一人,断定英军已撤到居民点,但再追击已经晚了。他正准备返回,却来了一个逃兵,说华盛顿在大草地,兵士们饥饿不堪。上尉立刻率部兼程前进。

华盛顿和他的弗吉尼亚士兵一起加固碉堡,言传身教地激励他们。然而麦凯上尉和他的连队在驻守期间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更糟糕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华盛顿的印第安盟友抛弃了他。他们看到英军在优势敌军面前的防御工事极差,而且亚王认为英军征求他的意见不够,尊重他的意见也不够。真正的原因是,他想把他的妻子和孩子送到安全的地方。因此最后只有很少一部印第安武士留在了营地。

3日清晨,华盛顿正带领士兵加固碉堡,侦察兵带来消息说,法军大举出动,就在大约4英里以外。华盛顿立刻部署士兵,等候法军进攻。11点钟左右,有法军士兵从很高的树丛中用滑膛枪向英军射击。华盛顿疑心这是一种策略,目的是想吸引他的部下到树林中去。他命令士兵们退入战壕,不到敌人出现并走近时不要开枪。整个白天,双方一直在小规模地对射。后来大雨倾盆,士兵在战壕里困苦不堪,许多滑膛枪都淋得无法使用。

夜间8点钟,法方要求谈判。华盛顿犹豫不决,他担心这是法军想派遣侦探进入碉堡的诡计。不幸的是,唯一能说正确法语的团队工程师德佩鲁内爵士受了伤,因此华盛顿不得不派他原来的击剑老师和译员雅各布?范布拉姆上尉前去。华盛顿对上尉带回来的两次守军投降条件都予以拒绝。范布拉姆第三次回来时带来了用法文写的书面投降条款,上尉用蹩脚的英语把条款译出,华盛顿和军官们站在一边听,努力弄清条文的意义。

译出的主要条款是:允许他们返回居民区,法方或印第安人不加干扰,他们可以按照军令堂堂正正地离开碉堡,并带走一切财物和军用物资,但大炮应予摧毁;允许他们把财物放在某一秘密地点,并派人看守,以后再派马匹来运走;他们应保证一年内不再企图在法国国王陛下的土地上修筑或修缮任何建筑物;在伏击朱蒙维尔的战斗中俘获的法军战俘应予放还;在未移交法方战俘之前,范布拉姆上尉和斯托波上尉应留在法方,作为人质。最后双方达成了协议。

第二天早上,华盛顿和他的部下打着团旗,堂堂正正地走出了这个绝望的堡垒。但他们一出来,法军的印第安盟友就开始抢夺行李。华盛顿看出,法国人没有制止,也制止不了。他下令把背不走的行李连同大炮、火药和其他军用物资一起销毁。这样,他们一直耽搁到10点钟才走上凄凉的征途。一直走到离困苦堡3英里的地方,才扎营过夜,掉队的士兵也赶了上来。

在这次交战中,弗吉尼亚军团有12人阵亡,43人受伤。麦凯上尉的连队死伤人数不明。法军和印第安人的损失据说还要大得多。

在第二天的行军中,华盛顿用坚定而愉快的态度鼓励萎靡不振的士兵。在食品供应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华盛顿亲自参加艰苦的劳动。最后他们平安到达了威尔斯溪,在那里,他们找到了足够的粮食。华盛顿把部队留在那里休息,自己和麦凯上尉一起到威廉斯堡向总督作军事报告。

不久,总督府公布,尽管他们出师不利,还是要对华盛顿和他的军官们加以表彰。但有两名军官没得到奖励,一个是穆斯少校,被指责为胆小懦弱;另一个是华盛顿倒霉的击剑老师—蹩脚的译员雅各布?范布拉姆,他被指控为蓄意误译投降条款,犯有叛徒罪。

三、辞职

8月初,华盛顿回到本团。这时,他的团已经通过温切斯特到达亚历山德里亚。德威迪总督多次来信,督促他补充新兵,使全团人数增加到原有的300人,然后把部队开到威尔斯溪,尽快与英尼斯上校的部队会师。同英尼斯上校的部队一起驻在威尔斯溪的还有麦凯的南卡罗来纳独立连和纽约的两个独立连。他们一直在修建一项工程,用来充当边疆的前哨和旗帜。为了纪念英军总司令坎伯兰公爵,这项工程被命名为坎伯兰堡工程。

与此同时,迪凯纳堡的法国人由于新近的胜利,得意忘形,以为目前没有危险了,因而放松了戒备。斯托波在那里是一个自由自在的俘虏。他设法找到一个印第安人帮他秘密带出一封信。发信日期标明是7月28日。信件交给了英军指挥官。信中还附有迪凯纳堡的平面图。他写道:“这里有200人。还有200人随时支援。其余的人都分成小分队出去了,总共1000人,此外还有印第安人。长期在碉堡里面的只有康特勒库尔和卫兵,士兵40人,军官5人。其余的人都住在碉堡周围的用树皮临时搭成的小屋内。印第安人很自由,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假如能选出100名可靠的肖尼人、明戈人和特拉人,他们就可以乘其不备打人碉堡。他们白天可以在栅栏下面藏着,夜晚用战斧干掉卫兵,然后把暗门关住,碉堡就是我们的了。”

同类推荐
  • 刘勰与《文心雕龙》

    刘勰与《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一部讲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专门著作。它总结了齐梁以来各种文体的写作经验,使之上升到文学理论层面,而且还运用这些理论对各个时代和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刻的批评,是一部世界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文艺创作理论集大成之作。它的作者刘勰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
  • 抗战时代生活史

    抗战时代生活史

    本书是“陈存仁作品”之一本,与《银元时代生活史》可以看作是作者自传两部曲。书中描写了上海沦陷后,作者目睹的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残暴行径以及个人跌宕起伏、大喜大悲的生活经历。书中所述情节曲折离奇,曾被美国某大学中国同学会改写为话剧剧本,在美国多所大学上演。这是一部上海版抗战史话,记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可读性强。
  • 福布斯商业五巨子

    福布斯商业五巨子

    美国商界向来以狂乱竞争和高风险著称,只有极少数不遗余力的人才有望登上成功顶峰。本书所述的五位杰出人士是:安德鲁·格罗夫--英特尔公司精力旺盛的首脑;弗莱德·史密斯--拥有联邦快递公司;彼得·林奇--投资巨人、投股天才;普莱森特·罗兰德--普莱森特公司和美国姑娘收藏品公司的发起人;保罗·沃尔克--美联储无可争议、最出名和极具影响力的主席。他们分别与福布斯杂志的资深编辑和记者格莱金·摩根森交流了积压自的洞见和成功体验。本书就是这些精彩无比的对话记录 。
  • 用爱心拥抱世界的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

    用爱心拥抱世界的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

    本书是人物传记故事,生动地记述了美国女作家、演讲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坎坷的一生。海伦出生后19个月就丧失了视力和听力。然而,在80多年无光、无声的孤独岁月中,她却靠着一颗不屈不挠的心,以惊人的毅力去面对困难,终于用自己的努力,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她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投身各种社会活动,经常四处演讲,奔走于世界各地,致力于残疾人事业。她还克服千难万苦,出版了我的一生中流等14部著作,为残疾人找到了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为人们留下了千古传颂的生命之歌。
  • 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

    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

    康之国编著的《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内容介绍:1911年(农历辛亥年)是清廷的多事之秋,这个腐败、专制、卖国的政权正一步一步走向倾覆。这年的6月,四川爆发了反对清政府把铁路专利权出卖给洋人的“保路运动”。为镇压这次运动,清政府命令端方自湖北领兵进入四川,但他怎么也想不到,时隔不久,武昌却爆发了革命党人发动的起义。说起来。清政府对武汉的控制不可谓不严,因为武汉是当时中国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也是革命党人活动的重点地区。但清政府没有想到的是,革命党人在新式陆军中正大量地做着革命工作,新军中正酝酿着反清的武装起义。
热门推荐
  • 摇摇欲醉

    摇摇欲醉

    凤小如只记得,那飞雪,好像柳絮一样,纷飞迷乱得让人睁不开眼。万丈悬崖边,那人右眼角下的泪痣和嘴角的苦笑令人记忆深刻,惨白的肤色似与苍茫融为一体。他将石瓶向前一扔,风雪声掩盖了那人的说话声和小如身后躁动的马蹄声。时间仿若在此刻静默。他纵身向后,身子就像折了翅的燕子,直直坠下崖去。
  • 江湖三女侠

    江湖三女侠

    本书主要讲述了清朝初年以吕四娘、冯瑛、冯琳组成的江湖三女侠的传奇经历。康熙末年,隐居十载的河南武师冯广潮在为孪生孙女冯瑛、冯琳周岁之时,突遭清廷“血滴子”的袭杀。冯广潮之徒弟唐晓澜携师嫂及冯瑛逃亡途中,得关东四侠相助,终逃上氓山,为武林奇人独臂神尼的徒弟吕四娘所救,冯瑛则落入双魔手中。杨之女杨柳青与唐晓澜朝夕相处,暗生情愫,杨仲英也有意将其许配与唐晓澜。但因其娇纵任性不为唐所喜,唐心底钦慕的仍是风姿爽朗、温言笑语的吕四娘,遂留书出走。
  • 永痕游记

    永痕游记

    我,不是为了游历。不想风口浪尖,只想安稳度日。
  • 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

    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凤落梧桐梧寻凤

    凤落梧桐梧寻凤

    害死未婚夫,臭名昭著的漪阳翁主姜梧桐一回京,就被赐婚给了病痨鬼九王爷,全城都在赌,是姜梧桐先作死呢,还是九王爷先病死?姜梧桐淡定的问:“还有第三种选择吗?”**********读者群569205001*************
  • 盛世神侯妃

    盛世神侯妃

    她:阎以凉,曾是雇佣兵团铁血残暴的女教官。一朝穿越,不仅遭遇家破人亡,还得了一个拖油瓶‘小丈夫’。她残暴粗鲁,下手狠辣,眉眼凌厉,无人不惧,教训‘小丈夫’如同训儿子。“我姓阎,阎王的阎!”*他:卫渊,高冷不可碰触的卫郡王,男生女相,寡义薄情。“阎以凉?她应该做男人!”*五行不合,磁场不睦。“想指挥我?行啊,打败我,听你的。”她一只脚踩在椅子上,满脸的唯我独尊。“阎捕头,你还是这么暴力。”他淡漠以对,却一边挽起袖口,磨刀霍霍向‘阎王’。*如鱼得水,万般契合。“阎捕头,咱们要偷偷摸摸到什么时候呢?”红罗帐内,妖冶的男人淡淡的不满。“打败我,随便你怎么公布。”女人一条腿搭在他身上,即便此时,仍旧霸气全开。“刚刚那种打败的方式可行?”男人笑,千树万树梨花开。*他隐忍腹黑,也有忍耐的极限。“本王定给你找一个不会打你的女人做妻子,阎以凉,本王要了!”她的‘小丈夫’,实在难缠。她崇尚武力,极其崇尚。“没错,他是我的男人。谁有意见?打一架吧!”眸如刀锋,无人敢言语。*男强女强,强强联手,强宠无限,欢迎跳坑。听风坑品,有保证,用过都说好~~~*爱上了,我们就要爱到底!
  • 劫修传

    劫修传

    原承天本是昊天界的金仙,因阻止魔界魁神硬闯昊天,失手毁了飞升殿,被贬九世轮回重修仙道的传奇故事。书中,原承天第九世转生的时候,终于有了重修仙道的机会,带着前几世的记忆和修仙的经验开始走上修仙的道路……
  • 生活吧,就像没有明天一样

    生活吧,就像没有明天一样

    很多人总想着明天会怎样怎样,却不知道,即使明天来了,你的这种拖延的心理也会把事情拖延到下一个明天,日复一日,这种心态就形成习惯,难以更改,终究会误了自己一生。而且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个会先来,最重要的是要活在当下。把自己的生命尽情地展示出来。
  • 无极四方

    无极四方

    “不服?来战!”是年少轻狂,还是确有嚣张的资本?“你,是我的!”是懵懂无知,还是霸气侧漏?谜一样的少年,谜一样的经历,谜一样的故事……
  • 零售业十大赢利艺术

    零售业十大赢利艺术

    2005年,中国零售业将全面放开,世界各大零售巨头蜂拥而至。面对这种机遇和挑战,我们自己的零售企业将如何面对。生存还是毁灭?关键在于如何找到自己的赢利点。本书结合最新零售业的发展,全面梳理了零售业的十个赢利关键点,以新鲜、生动的笔触,透彻的分析,给民族零售业指出了生存之路!这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让我国零售业由当初“狼来了”的恐慌转为促动、奋起,大动作的兼并、重组构筑“旗舰”壮大实力与“洋”店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