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3000000008

第8章 《悲剧的诞生》(3)

尼采认为,在这诸种观点里,席勒的观点更有价值。1803年席勒在为其悲剧《墨西那的新娘》作序时,专门谈到了悲剧中合唱队的作用。席勒认为,一切艺术都应给人以愉悦,其最高的愉悦就是人的各种能力在生机勃勃的游戏中获得自由。尤其是人的想象力的自由。人们不仅希望通过艺术想象使人“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实在事物的限制,可他更愿意为可能的事物感到高兴和给他的想象提供空间”。然而,艺术不过是一场空泛的游戏,人在本来意义上只是在欣赏一个梦幻,当他从剧场走出来时,人又会被现实的困境所包围。真正的艺术,“不仅使人进入自由的瞬间梦境,而且使他在活动中实际上得到自由。”席勒认为,“希腊人的悲剧是起源于合唱队的”,而合唱队“肯定是一堵活生生的墙,这堵墙使悲剧围绕着自身进行,以便完全与现实世界隔绝,并且保持它的理想基础,维护它的诗的自由”。尼采对席勒的这篇文章大加赞扬,接受了其中的基本观点。不过,他也与席勒有区别,在尼采看来,悲剧起源于悲剧歌队,萨提儿歌队是悲剧的核心。歌队把理想与现实隔离开来,可这个理想的世界究竟是什么呢?它显然不应该是席勒所谓的人为造就的虚幻境界,而应该是神话世界。在尼采看来,这个悲剧歌队创造出来的神话世界自然有其虚构的成分,但它在“神话和崇拜的批准下,就生活在宗教所认可的一种现实中”。

尼采认为,神话悲剧的直接效果就是使人以“极其强烈的统一感”代替了现实的差别,酒神的兴奋使人“看到自己被一群精灵所环绕,并且知道自己同它们内在的是一体”。这是一种魔变,在这种魔变状态中,“酒神的醉心者把自己看成萨提儿,而作为萨提儿的他又看见了神,也就是说,他在他的变化中看到一个身外的新幻象,它是他的状况的日神式的完成。”这样,狄奥尼索斯的原始冲动在阿波罗理性光辉的照耀下,就通过“一种形而上的慰藉”把自己从绝望和悲伤境地解脱出来,因为希腊人生性有细腻的感受和深邃的思考,当他们面对外在世界的苦难和浩劫,很容易陷入绝望而不能自拔,有时甚至归入佛教的涅盘境界,这时,“艺术作为救苦救难的仙子降临了。唯她能够把生存荒谬可怕的厌世思想转变为使人借以活下去的表象,这些表象就是崇高和滑稽,前者用艺术来制服,后者用艺术来解脱对于荒谬的厌恶。”希腊的悲剧艺术得到形而上的升华,人们意识到:“不管现象如何变化,事物基础之中的每个生命仍然是坚不可摧和充满欢乐的。”艺术拯救了希腊人,生命在生存的渴望和永恒的循环中得到自救。酒神的原始冲动得到日神的规范调教,音乐转化成美丽的梦的景象,希腊的悲剧就这样生成了。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古希腊悲剧,尼采特意把它与近代艺术形式进行了比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萨提儿与近代牧歌中的牧人,虽然都是“怀恋原始和自然因素的产物”。但两者在同时代所处的境遇是不同的,前者受到热烈的崇拜和敬仰,后者则遭到嘲讽和戏弄。这是为什么呢?尼采认为这是由于文明使然。古希腊人处在“知识尚未制作、文化之栓尚未开启的”时代,他们更接近萨提儿自然和生命的本真。萨提儿在醉中的狂热、冲动和生命本能的宣泄,体现的是他在自然界的智慧和力量,希腊人与萨提儿为伍,就是人性本身的复归。而近代牧歌中的牧人,则只是现代文明人描绘成的一幅虚假的讽刺画。他本身就是文明熏染的产物,是建立在人们对自然错误认识的基础上的。有知识的、理性的文明人不是用自己生命的本真去靠近它,而是用理性去分析它,分析的结果自然是失望和嘲讽。

第二,产生的作用不同。萨提儿对希腊人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他使信徒在结队游行、纵情狂欢中发生魔变,个人的差异在幻想中消失了,每个人都融入了这迷狂的幻象中。希腊人当时独特的剧场结构也有一定的关系,“由于观众大厅是一个同心弧升高的阶梯结构,每个人都真正能够忽视自己周围的整个文明世界,在饱和的凝视中觉得自己就是歌队一员。”而现代的剧场,舞台与观众是对立的,观众在观看戏剧时能够把自己与演员、现实与艺术分开来,再加上牧歌中的牧人缺乏萨提儿神话及人本身的魅力,观众也是有知识的文明人,所以,即使有感染力,比起古希腊人,那是极其有限的。

第三,审美方式不同。希腊人用的是直觉、幻想,是持久地观看一种生动的游戏,然后在酒神的兴奋中使自己的身心“逗留于一个异己的天性而舍弃了自己”,这是一种非常原始的、单纯的审美形式。而现代人则不同,他们“喜好把审美的原始现象想象得太复杂、太抽象”。他们不是用原始的生命直接去感悟诗歌,而是喜欢谈一些抽象的原则和方法。他们就像吟诵诗人那样,始终把自己置身于艺术对象之外,这种理性的静观所得到的只是一些生硬的文字符号,是远离人的生命本原的。

第四,歌队不同。古希腊的歌队虽是由一般的仆人组成,但它是悲剧的核心和根本。它比本来的情节更古老、更原始,甚至更重要。悲剧歌队以酒神的方式使听众的情绪激动到迷狂的境地,在迷狂中产生幻象,在幻象中舍弃自我而与整体合一。现代的歌队则不同,它只是整个戏剧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创造情节,而只是情节的说明者和烘托者。它是整齐的、有序的,在人指导下的理性的合作。

通过分析和比较,尼采感到现代人的退化,真正的悲剧精神在现代人那里很难恢复到古希腊人的境地。那样的悲剧,没有了美的艺术的遮掩,现代人的生存是不合理的,难以承受其生存的痛苦,他们注定是要被后现代取代,被超人所超越。

希腊悲剧是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的二元对立,虽然说酒神更原始、更根本,但它仍然需要通过日神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在对白上的单纯、透明、美丽,在灵活丰富的动作中透露着强大的力量。古希腊著名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埃斯库罗斯笔下的英雄形象,大都是在日神的现象中折射着酒神的幻影。他们都有着巨大的力量,很有智慧,集残忍、善良于一身。他们都在尽力用自己的智慧破译自然之谜,用自己的力量与命运抗争。结果,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也导致自己悲惨的结局。如索福克勒斯笔下的俄狄浦斯,本是位高尚的、有智慧、有能力的人,可是他命中注定是要弑父娶母的。他试图用他的善良、智慧和意志抗拒命运,其结果,正是他的美好道德使他离开了养父母的家;又是他的善良和智慧使他破解了狮身人面女妖斯芬克斯之谜,从而合法地继承王位,在一次次阴差阳错中娶了皇帝遗孀(自己的母亲)为妻。他接受神谕力查杀害先王的凶手,以救国民于水火。他的执著终于使真相大白于天下,结果,他无颜面对眼前的事实,刺伤眼睛自我流放,他的母亲则自缢身亡。俄狄浦斯正是在自己的高尚意志和智慧指使下,一环一环地破解命运之谜,结果却一步一步地把自己推向毁灭。他是用非自然的手段反自然,迫使其暴露谜底。他是用弑父娶母的恶德揭示了命运的谜底。结果证明了,“谁用知识把自然推向毁灭的深渊,他必受自然的解体”,智慧在认识自然的同时也刺伤了自己。同样,埃斯库罗斯笔下的普罗米修斯,他相信自己既能造人,也能毁灭神,结果他为自己的英雄壮举付出了永远受苦的代价。他的行为证明了“命运是统治着神和人的永恒正义”,抗拒命运的人终究要被命运所制服。他为人类取火的事实证明,从神的角度看,“凡人类所能享受的尽善尽美之物,必通过一种亵渎而后才能到手,并且从此一再自食其果,受冒犯的上天必降下苦难和忧患的洪水,侵袭高贵的努力向上的人类世代。”尼采通过这些是要说明什么呢?他认为伟大和罪恶总是相伴而生的,抗拒命运、亵渎神灵是为了创造幸福和自由。尼采这里并没怎么涉及人的善恶,但他为神的恶行辩护,就为未来超善恶打下了基础。“悲剧的伦理根据就在于为人类的灾祸辩护,既为人类的罪过辩护,也为因此而蒙受的苦难辩护。”然而,在这诸多冲突的背后,依然隐藏着人的原始的冲突,即酒神与日神的冲突。只不过在这些英雄中,他们的身上都兼有酒神和日神的二重人格,当普罗米修斯以泰坦式的原始冲动奋力向宙斯诸神开战时,那是对神灵的亵渎,更是他内在的酒神冲动对日神的突破。当俄狄浦斯竭尽全力抗拒神灵强加给他的命运时,他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更不明白命运的力量,这是对日神“认识自己”“要适度”理性法则的公然违背,尽管他遭到了命运的惩罚,但他浑身通体都显露着酒神精神。

可是,这种悲剧的传统到了欧里庇得斯那里,却在变样。尽管他想通过改革极力维护悲剧的历史传统,结果却大失所望,在滚滚的世俗化潮流中,他注定成了古希腊悲剧的绝代传人和掘墓人。很清楚,尼采通过对欧里庇得斯的探讨,开始梳理古希腊悲剧从衰落走向消亡的脉络。

在欧里庇得斯以前,希腊的悲剧主要是以酒神为题材的。诸多英雄都是戴着酒神的面具出现的。这正应了柏拉图的“理念”与“偶像”、摹本的说法,千姿百态的英雄都是酒神的显现。而酒神的悲剧则代表着人类共同的命运。当狄奥尼索斯被作为个体生下来时,就经历了被撕成碎片的痛苦,“我们必须把个体状态看做一切痛苦的根源和始因,看做应鄙弃的事情。”然而正是在这野蛮的撕裂中却孕育着新生命的诞生,“秘仪信徒们向这正在降生的第三个酒神狂热地欢呼歌唱。”至此,“我们已经具备一种深沉悲观的世界观的一切要素,以及悲剧的秘仪学说,即:认识到万物根本上浑然一体,个体化是灾难的始因,艺术是可喜的希望,由个体化魅惑的破除而预感到统一将得以重建。”

希腊神话本来是充满活力的,生命本能的原始冲动、音乐的冲击、日神梦幻的美丽、神秘的仪式下的迷狂和幻想,以及在苦难悲伤中迎朱再生的欢乐。这一切本来是鲜活的生命体验,是借着酒神冲动和秘仪来唤醒的。可是,由于文明的发展,希腊人理性能力的加强,人们开始把希腊神话作为一个历史的事实来认识,把“全部神话的青春梦想机智而任性地标记为实用史学的青年期历史。因为宗教常常如此趋于灭亡:在正统教条主义的严格而理智的目光下,一种宗教的神话前提被当做历史事件的总和而加以系统化,而人们则开始焦虑不安地捍卫神话的威信,同时却反对对它的任何自然而然的继续生存的繁荣;神话的心境因此慢慢枯死,被宗教对于历史根据的苛求取而代之”。

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欧里庇得斯肩负起了改革和振兴悲剧的使命。他“把那原始的全能的酒神因素从悲剧中排除出去,把悲剧完全和重新建立在非酒神的艺术、风俗和世界观的基础之上——这就是现在已经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欧里庇得斯的意图”。希腊悲剧在欧里庇得斯的手下消亡了,而且消亡得很彻底,几乎是自杀性死亡。

在欧里庇得斯身上,理智代替了激情、日神代替了酒神,悲剧消失了,音乐也随之而消失。人们不是再用自己的原始生命体验悲剧,而是用自己的理智去认识思考悲剧。结果,谁也理解不了,就连欧里庇得斯本人也如此。在日神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对于理解不了的东西自然是放弃或抛弃。不过,对于希腊人来说,是不会轻易抛弃自己的悲剧文化遗产的,他们要加以重新的改造和利用。于是,他们就用阿卡提新喜剧取代了古希腊悲剧艺术。不过,这种新戏剧中仍然保存着悲剧的衰落形式,这也是新喜剧诗人仍将热烈依附于欧里庇得斯的一个原因。

欧里庇得斯所做的一个大胆的尝试,就是把群众带上了舞台,过去舞台上的英雄神像现在被平民百姓的生活琐事所取代,这样百姓倒是能看懂了,可他在导致悲剧题材大众化的同时,也使其内容更加平庸化和世俗化,柴米油盐醋、吃喝拉撒睡,凡是生活中有的都可以通过舞台艺术来表现。过去舞台上的神话英雄是酒神的面具,而现在舞台上的英雄则成了百姓自己的化身。而且,诗人们为了讨好百姓,还有意丑化过去的神话英雄,把他们写成了一个老百姓可以理解的“老百姓”,这是对古希腊神话的最大的亵渎。悲剧中的语言也生活化了,其中不乏花言巧语、利令智昏的诡辩和卖弄。由于要让百姓看得懂,判断力就不能很高,应该写的是那些普通都有而且人人都能看明白的戏剧,它简直可以成为老百姓模仿生活的“活教材”了。欧里庇得斯把希腊悲剧搞成了这个样子,庸俗、堕落到如此地步,在尼采看来,实在是不能原谅的。他惊呼“悲剧诗人已像悲剧一样死去了”。欧里庇得斯不仅直接导致了希腊悲剧的毁灭,而且,更为可悲的是,他也摧毁了古希腊优秀的文化,他是希腊文化的罪人。

让尼采不能理解的是,希腊的悲剧自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不能为了迎合观众而改变自己的悲剧性质。这里涉及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趋向问题:是艺术适应公众为公众服务,还是艺术指导公众超越于公众。尼采在这里已表现出他的超人思想和贵族思想的价值倾向。他认为,英雄和公众相比,英雄自然要高于公众。因为在尼采看来,公众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实在现实中他们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就一个个个体来比,他们绝不如英雄人物,他们结合起来,若没有英雄人物的领导,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艺术家凭什么承担义务,要去迎合一种仅仅靠数量显示其强大的力量呢?”就连欧里庇得斯本人也从没把老百姓放在眼里,“他总是那样趾高气扬地对待自己的观众。”

由于日神取代了酒神、理性取代了激情、百姓取代了英雄,希腊的文化也在迅速地腐朽和蜕化。没有了悲剧,没有了悲剧诗人,也没有了神话英雄,人们不再有理想、激情和信仰,人们只是埋头于生活,变得务实、麻木、工于算计,“像老人那样粗心怪僻”。希腊文化呈现出一派衰老的景象。“得过且过,插科打诨,粗心大意,喜怒无常,是他们至尊的神灵。第五等级即奴隶等级,现在至少在精神上要当权了。”这样的奴隶“毫无对重大事物的责任心,毫无对伟大事物的憧憬,丝毫不懂得给予过去和未来比现在更高的尊重”。

同类推荐
  • 民族魂:鲁迅传

    民族魂:鲁迅传

    本书是我国著名鲁迅研究专家陈漱渝集数十年研究积累,在考察以往鲁迅研究作品优劣得失的基础上写成的。作者不孤立地看待鲁迅其人其事,而是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身边的亲友入手认识鲁迅,力求做到全面;不夸张、不神化鲁迅其人其事,将其作为一个普通人去观照,力求做到真实;不盲从现有的关于鲁迅的评论,也不轻易下任何判语,对有争议之处不偏袒、不妄议,力求做到客观。本书从多角度、多层面再现鲁迅的经历、生活、思想、作品,值得关注鲁迅、研究鲁迅的人阅读参考。
  • 名人传记丛书:岳飞

    名人传记丛书:岳飞

    名人传记丛书——岳飞——岳飞魂是中华民族魂:“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纵横捭合的外交家(4)》本书分为米·谢·戈尔巴乔夫、鲍里斯·叶利钦、马德琳·奥尔布赖特等部分。
  •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集明清改朝换代诸矛盾于一身,反复无常:先由明入清,助清夺天下,功高震主;后反清自立,威震华夏。他不断改写历史,最终自取灭亡。《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吴三桂降清》是吴三桂丰富多彩的人生翔实记录,是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说到底,就是一部人生教科书,它给人的警示和启迪,不知要用过多少口头说教!
  •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赫尔巴特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赫尔巴特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赫尔巴特》介绍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从赫尔巴特教育名篇入手,结合现实教育问题深入浅出,重在普及世界教育名著的基本思想,增强阅读者的教育理论基本修养。
热门推荐
  • 我怎么可以这么强

    我怎么可以这么强

    张铭获得绝地求生超凡系统,击杀实力越强,奖励越丰厚。别人玩游戏属于玩物丧志,不学无术,自毁人生!而他却越玩越有钱,越玩越牛逼。一不小心,他成了一个强大的人。普通群:344582911【想进就进,这不是VIP群。】
  • 安苏宝藏

    安苏宝藏

    刘大壮出生于四川,后来家中突生变故,逃往东北,之后当兵在一场战斗中故意被俘,后被东北抗联的同志解救,送往河西村一农家养伤,期间结识了苏联红军排长诺夫斯基,俩人“村民的口中得知山上有个满是宝藏的“老虎洞”,并从中得到一份藏宝图,藏宝图上记录四个玉狮子的所在地,集齐后便可以在长白山找到遗失的安苏宝藏,俩人假借抗日为借口,为了发财而开始夺宝,最终虽然寻获宝藏,却付出了惨重代价。
  • 这个快穿也太敷衍了

    这个快穿也太敷衍了

    〖我也没决定好有没有cp的快穿〗纪优优有个系统。一个叫“初世”的系统。它只有三个功能:选择位面,传送剧情和……怼天怼地怼宿主。这是个努力维持人设宿主与垃圾毒舌系统一起穿梭时空的欢脱故事(?????)
  • 北户录

    北户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暖阳下的余晖

    暖阳下的余晖

    无限好文更新中...因为写不来简介,所以见谅(<^O^>)嘻嘻,其实是懒,
  • 老婆可爱到犯规怎么办

    老婆可爱到犯规怎么办

    【女扮男装,1v1爽文宠文】传说中禁欲霸道而血腥的夜阎王夜墨寒第N次被踹出药房时,怒了。“时药,你今晚再不回房,我开直播告诉全世界,你是我的男人。”“你敢!”这是一个重生女扮男装,学渣逆袭,虐渣反攻、狂撒狗粮的故事,欢乐逗比时药+暴躁禁欲夜墨寒+腹黑妖孽夜琰,欢乐无极限,什么,双男主?不不不,我们绝对是1V1,纯洁着呢,为什么?进来一探究竟吧!
  • 豪门重生盛世王女

    豪门重生盛世王女

    前世的顾云汐,爱他爱的要死,却一心想着躲着他,以至于生生错过了那个爱他一生的男人!重生后的顾云汐,依旧爱他爱的要死,却一心想着,如何嫁给他。前世的学霸女神回归,娱乐圈瞬间出了一个超人气天后,医学界多了一个天才神医。本以为此生是孤儿,一生只他一个亲人,却不想,突然冒出八个哥哥,还全都把她当成了宝。当陆大少欢欢喜喜的捧着鲜花向女朋友求婚时,八个大舅哥从天而降,“哥哥还没结婚,你就想娶我妹妹?”陆昊霆顿时懵逼,这么多哥哥?哪儿来的?相宜新文,男强女强,甜蜜互宠,欢迎跳坑!
  • 约翰·博格传

    约翰·博格传

    本书从近距离向我们展示了当代最伟大的投资思想以及整个投资行业的“良知”,向我们展现了博格在行业中的颠覆性行为——在其他共同基金经理们疯狂兜售基金、贪婪地向普通大众攫取管理费用时,博格却开创了以低成本为导向、以普通投资者的利益为先的被动型指数基金之路。博格因其努力构建的指数基金王国而获得了业内外的广泛美誉,被誉为“金融行业的良知”。
  • 台海恩恸录

    台海恩恸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维多利亚的秘密:贝嫂的25堂辣尚幸福课

    维多利亚的秘密:贝嫂的25堂辣尚幸福课

    “万人迷球星贝克汉姆的妻子”、“英国的女歌手”、“时尚设计师”、“前流行组合辣妹合唱团的成员之一”、“英国海外形象推广大使”……这些耀眼的光环降临到了这个的70后女孩身上。维多利亚·贝克汉姆,一个成功实现从平凡到非凡转变的魅力女人。从自卑到自信,成长、成熟,充实自己,从辣妹到贝嫂,从平凡到时尚,从邻家女孩到话题女王。维多利亚一路走来,自有其独特智慧。翻开本书,将给你最全面细致的辣尚、魅力指导,为你的幸福导航,关于智慧,关于心态,关于爱情,关于个性,关于成功,关于家庭;合上本书,你也可以成为与维多利亚一样的辣尚、魅力、幸福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