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3700000007

第7章 常识与习惯(1)

健全人格的三要素

为人处世,无论你的身份地位是高是低,或者你所处的境地是好是坏,最基本的常识都是你所不能缺少的。那么,到底什么是常识呢?

我是这么理解的。

所谓常识,就是指待人接物的时候不矫饰,不顽固,能分清善恶,鉴别得失,语言举止都合乎中庸。如果从学理上来解释,就是“智、情、意”三者保持平衡,平等地发展。也就是说,通晓一般的人情,善于了解通俗的事理,然后加以适当处理的能力就是通晓常识。虽然是依据心理学家的说法而把人的心灵分成“智、情、意”三者,可没有人会认为三者的调和是不必要的。正因为有了智慧、情爱和意志,人类的社会活动才得以进行,才能接触事物,取得成果。因此,我想在下文中谈谈我对“智、情、意”三者的看法。

对于人类而言,“智”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作为人,没有智慧,也就意味着没有对事物最基本的识别能力。如果一个人连一件事是善是恶、有利有害都分辨不出,以善为恶,以恶为善,或是以利为害,以害为利,那他就算有再高的学识又有什么用呢?岂不是白白糟践了自己的学问。认识到这一点,大家也应该能认识到智慧对人的重要性了。

但是,也有人是不推崇智慧的,像宋代的大儒程颐、朱熹就是代表。他们认为智慧会使人远离仁义道德,陷入功利主义。因此,主张疏远智慧。其实,这是一种将活学活用的学问变成死物,认为只要修身养性,坏事就不会发生的极大错误想法。试想一下,这种人会对社会有什么贡献呢?他们对于人生活在世上的目的都没有完全弄清楚。

当然,人是不能做坏事。可是,如果为了避免坏事而什么事都不做,那也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人了。如果给智的活动加上限制,那会怎样呢?虽然不做坏事了,但是人的意识也会不自觉的向消极方面倾斜,真正做好事的人也就少了,这实在令人担忧。朱子主张“虚灵不昧”、 “寂然不动”,讲仁义忠孝,说智近于诈。我认为,他的这种说法会让孔孟之教变得偏激而狭隘,还会让人对儒学产生误解。其实,智慧对人来说,绝对是不可或缺的,我们绝对不能轻视。

我们要尊重和重视“智”,可并不意味着只要有了智慧,人就可以在社会活动。我不得不说,为人处世,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情,不然智的能力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一个聪明绝顶却薄情寡义的人,他一般都会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来,为了谋求自己的利益,他们甚至都不惜以压制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一般说来,有智慧的人都能看清事物发展的前因后果,分析得也十分透彻,这是好事。可如果这种人无情无义,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他会以自我为中心,为了一己私利,不惜以牺牲他人为代价,不管他人死活,变成一个极端可怕的人。这时就需要“情”来调和。

“情”是一种缓和剂,只要有了它,很多事情都能保持平衡,并且得到圆满解决。如果人类的活动中没有了这一重要因素,一切都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最后让人面临无可奈何的境地。因此,“情”

是人类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不过“情”也有它的缺点,那就是人类易被它所困,喜怒哀乐变幻无常,稍有不顺,就情绪激动。因此,这时就需要另一重要因素“意”了。

感情容易激动,这时能控制它的无外乎就是坚强的意志了。意志是精神的本源。有坚强意志的人,也就具备了成为生活强者的潜质。

当然,徒有坚强的意志,而没有必要的“智”和“情”,就会成为一个顽固不化的人。即便自己有错,也不会加以改正,而是麻木地相信自己,坚持自己的意见。当然,这种人也有他的可爱之处,不过,这种欠缺情和智的人仍然是精神不健全的人,不能称之为完全的人。

总之,有了坚强的意志,再加上聪明的智慧,并且用情爱加以调节,三者相辅相成,协调共生,这样的人才能成为拥有健全意识,对社会有用的人。

口是祸福之门

我平日里是一个爱说话的人,经常在各种场合发言,并到处发表演讲。不知不觉,话讲得多了,出错的几率也就高了,这样难免会遭人笑话。不管别人对我是怎么看的,我都坚持表里如一,畅所欲言,从不说假话。所以,我所讲的,绝对没有狂妄之词,都是我自己所确信的事情。

都说祸从口出,可因为害怕惹祸就闭口不言,那会怎么样呢?无论如何都要在必要的场合讲适当的话,如果因为没有表达清楚就糊里糊涂地葬送掉大好的事情,那岂不是会令人惋惜。这样是防了祸,可也没有带来福,要知道福也是能从口出的。虽然多嘴令人讨厌,可是一味的沉默寡言,也不会显得多珍贵。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沉默寡言是不能顺利成事的。

由于我说的话多,虽然招惹过“祸”,可因此也招来了“福”。一味沉默的话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但有时稍一张口就能帮助他人解决困难;或者由于我的伶牙俐齿,经常受托去调和矛盾,也能让事情得到圆满的解决;又或者由于我的善辩,遇到的机会也比一般人多一些。

如果我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相信这些好事是不会自己找上门来的。

所以说口既是祸之门,那它同时也是福之门。松尾芭蕉说过:

“是非只为多开口”,这是把祸从口出文学化了,有点过分消极,说到底就是让人一句话都不说了。真要这样的话,人与人之间就变得愈加疏远了。

总之,口舌既是祸起之门,又是产生福祉之门。对于福祉而言,多说不是坏事,但面对祸起之时,则必须要慎言。我认为,认清口舌引起的祸福之间的区别,这是任何人都应该要牢记的。

因恶而知美

我经常被人所误解,认为我是一个清浊兼容,不分正邪善恶的人。

不久前就有人当面问我:

“先生您把《论语》作为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可是,在先生所影响和帮助的人之中,不乏和您主张相反的人,也就是非《论语》主义者。就算是被社会所责难的人,您却丝毫不顾社会舆论,坦然与之相处。您这样做,难道就不怕有伤您高洁的人格吗?我们都很想听听您的高见。

的确,他们的批评也许是对的,我自己也并不认为我所想的就没有错。不过,我也有我自己的想法。人生在世,除了要立身,同时也要为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多做一些好事。

因此,把个人财富、地位和子孙荣辱放在第二位,而把为国家效力放在第一位。所以我的初衷就变成了为他人谋善事,帮助他人发挥自己的能力。或许,这就是让人误解的主要原因吧!

自我投身实业界以来,所接触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如果这些人都能效仿我的做法,发扬自己的长处为事业而奋斗。即使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可只要所做的行业是正确的,那对国家和社会也都是有利的,那我表示理解并帮助他们达到目的。这个主张不仅是拿来对待工商业界的人士的,而且还用来对待拿笔杆子的人。例如,从事报纸和杂志的人来找我,请我谈谈个人的主张时,我想就算是我只发表部分观点,也能发挥出很大的价值。所以,对于那些出自于真心的请求,我都会欣然接受。之所以这样考虑,不单单是为了满足前来采访的人,也是在为社会利益作贡献。因此,就算我再忙,我也会抽出时间来接受采访。对于来访的人,没有什么陌生和熟悉的区别,只要我方便,我一定会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希望。如果来访者的希望不违背道德、不过分,我一定会尽心尽力地满足他。

然而令我困惑的是,有人却利用我的“开放政策”,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例如,有素不相识而找我借钱的人;有因为父母收入不够,而请我资助学费的人;还有正在做发明,而要我在发明成功之前给予援助的人;更有甚者,竟然是打算做生意而让我来投资的人。类似于 这样有不合理请求的信件,我月月都能收到几十封。因为信上署了我的名字,我个人觉得我有义务一一过目。还有一些亲自上门提出各种希望的,虽然我都会接见,但对于他们不合理的请求或希望我都不是像信件一样默默接受,而是当面指出它不合理的地方,并且予以回绝。

可能,有的人觉得我完全没有必要去看每一封信,接见每一个人。

可如果真这样做了,那就是在违反我自己的主张,所以,我明知这样会增加我的事务,以至于没有空闲,可我还是不能怕这个麻烦。

因此,不管是陌生人的请求,还是熟人的委托,只要是合情合理的,我都会尽力满足。一是为了这个人,二是为了对国家和社会作出一点贡献。当然,这当中肯定有的人不好,以后做错一些事。但是,我们要谨记这世上没有绝对的恶人,也没有绝对的好人,恶人未必就不得善终,而善人也未必不会食恶果。所以,不用那么憎恨恶人,如果可能的话,尽量把他往善的方向引。我也有过开始知道是恶人,但还是给予帮助的情况。

习惯的力量

所谓的习惯,就是人日常的行为举止,不断重复而形成的一种固有性情特性。它对人的心灵和行为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坏习惯多了会使人越来越恶,好习惯多了会使人越来越善,习惯最终会关系到一个人的人格。因此,无论是谁,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件人生大事。

而且,一个人的习惯不单单只与个人有关,它还会传染给身边的人,从而影响到他人。天性使然,人都有模仿他人的习惯,可这种影响力,并不只限于好习惯,也有坏习惯,所以我们要格处警惕。例如,在言行举止上,甲的习惯传染给了乙,乙又传染给了丙,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就举个大家最近能在报上看到各种新词汇这个最明显的例子,甲报刚刚登出了一个新的名词,紧接着,乙报和丙报就会迅速使用上这个新词汇,最后就成为了最普遍的词汇。比如“时髦”、“暴发户”,就样的词汇就是最好的证明。妇女和儿童的用语也有这样的情形,例如近来在女学生们中很流行的“说的是”、“是吗”等口头禅,这种用语就 是某种习惯传播而来的。又如“实业”这个词原本是没有的,可今天也已经成了习惯用语,一提到它,马上就会让人想到工商业。

“壮士”

这个词,字面意思是壮年人,可今天也有把老年人称为壮士的,大家也都见怪不怪了。由此可见,习惯的感染力和传播力该有多强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对于青少年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人小时候的记忆,即便是到了老年也会留在脑海之中。就我个人而言,我现在都能清晰地回想起少年时的好多事。无论是什么书,只要是少年时读过的,一定都会记得清清楚楚,而近几年来读的书,反倒容易忘记。

因此,少年时代是养成习惯的重要时期,一旦养成了,终生都难以再改变。所以这一时期一定要好好珍惜,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曾在少年时代离家出走,四处漂泊,生活上养成了比较放纵的习惯,以至于后来都没法改掉,为此我苦恼不已。时至今日,我还在努力克制这些坏习惯,虽然成效并不大,但是大部分都已经改掉了。

知恶而不改,也就是克己心不足。根据我的经验,即使人到了老年,也还是需要注意保持好习惯的。年轻时养成了坏习惯,只要下定决心改正,即使到了老年也一样能改过来。在今天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必须要具备这种精神,谨慎处世才行。

习惯往往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如果加以重视,是可以改正的。就像一个平日里爱睡懒觉的人,无论如何都不能早起,可一旦遇到战争或危险,相信他也一定能早起了。那么,坏习惯是怎么形成的呢?主要是因为人们平时轻视习惯,认为小事一桩,不值得注意,这样无意间就形成了。所以,不论男女老幼,都有必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健全常识的重要性

史籍上所记载的英雄豪杰,有很多都在智、情、意三者之间失去了平衡。他们之中,有的意志力十分坚强,可智慧和知识却很匮乏;有的意志力和智慧同时兼得,却没有情意。这样的情形,可以说是比比皆是。这样说来,不管是英雄也好,豪杰也罢,都不是具备健全常识的人。的确,从某一方面来说,他们是非常的伟大,超凡出众,为普通人所不能及。但是,我们要清楚,伟人和完人完全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

伟人在人类应具备的一切性格中,即使有缺陷,那也是无足轻重的。因为相较于伟人对社会的贡献而言,那点缺陷足以被无视了。可与完人相比,这可以说成是“非正常人”。完人是智、情,意三方面都圆满的人,也就是说是具备了健全常识的人。

我当然希望社会能伟人辈出,却更希望大多数人能成为完人。伟人的作用并非是无限的,但完人却是不管多少,都是社会所必需的。

在当今这个发达的社会,只有具备健全常识的人才能发挥设施应有的能力。可对于伟人,除某种特定的情况外,其他时候就没有什么作用可言了。

一般说来,人在青年时期,性格不稳定,好奇心强,喜欢做一些古怪的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也会变得越来越沉稳。其实常识本身并不是什么奇特的东西,如果能在喜好奇巧的年纪,去修习这种平凡的常识,好奇心也就不会那么重了。假如让他们当伟人,多数人都会表示赞同,可是要当完人,对于他们来说又痛苦万分,这是年轻人的通病。

不过,政治理想的实现寄托于国民的健全常识,产业的发展进步也有赖于实业家的健全常识。所以,不管你愿不愿意,都要修习常识。

更何况从社会实际来看,无论是政界还是商界,与其说是具有深奥知识的人在起着支配作用,倒不如说是具备健全常识的人在发挥作用。

这样说来,健全常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根据行为动机看人

同类推荐
  • 做最好的干部

    做最好的干部

    中国人相当复杂,所以在中国做干部,就要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复杂情况。在本书中,曾仕强教授从中国人的特点和思维方式出发,逐一剖析在管理过程中,干部如何与上司、平级、下属沟通,如何做人做事,如何修炼自我,最终使自己成为让上司满意的干部,成为公司里的顶梁柱。
  • 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实施方案·决策制定管理

    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实施方案·决策制定管理

    本书主要探讨决策制定管理规范化的实施思路,内容涉及企业如何积聚现自有、可借用、可发展三种资源,如何积累交易收益、基业稳固、投资回报和社会美誉等四大价值,如何明确其要达成的标准、保证决策制定零失误,如何构建决策问题、责任岗位和决策时间这一企业三维决策框架体系,以及如何强化对应于特定决策问题确定分析方法,从而保证决策质量,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将企业做大做强。
  • IT人在路上

    IT人在路上

    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友,从学校毕业后,走上社会,其中有不少人走上了创业之路,其中的一些人创业已经基本成功。我们挑选了11个创业有所成绩的公司作为案例,编写了这本《IT人在路上》,叙述了这些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并从就学、家庭教育、爱好等方面剖析一个创业者成功的奥秘。此书可供IT行业从业者、商界人士,以及准备创业的年轻人阅读,从中获取创业的经验。
  • 李嘉诚教你把生意做大

    李嘉诚教你把生意做大

    提起“李嘉诚”,就会让人想到“财富”。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李嘉诚就是财富的代名词。自从1999年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至今已经连续15年蝉联该榜榜首。在世界富豪排行榜上,李嘉诚排名第20位。他是经商赚钱的天才,也是管理企业、领导团队的帅才,但其实他还是一个出身贫穷的苦难少年。李嘉诚不仅是财富的象征,还是道德上的楷模,更是商业领袖的杰出代表。他的成功充满传奇色彩,但又是一种必然,这是因为他懂得做生意就是做人,坚持以和为贵、分享共赢的经商策略。
  • 松下,你知道多少

    松下,你知道多少

    日本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创建于1918年,创始人是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先生。松下电器跨越了地区和社会,在40多个国家开展着企业活动。其企业活动的范围不局限于生产,还开展包括服务和信息系统等解决方案在内的多种业务。本书介绍了松下的品牌文化、发展历程,讲述了松下的经营理念、选才原则、领导艺术、做人艺术、处世艺术等,这些基础构成了一个成功的跨国大企业。本书旨在为公司管理者提供成功案例,并让人反思,从松下的崛起中,我们可以借鉴哪些经验。
热门推荐
  • 当代女马可波罗日记(意大利文)

    当代女马可波罗日记(意大利文)

    《当代女“马可·波罗”的中国日志》,《当代女[马可.波罗]的中国日志》记录作者唐云,意大利人,在中国生活工作20多年,她热爱中国文化、中国艺术,《当代女[马可.波罗]的中国日志》中记录的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 相府庶女之吾兄妖孽

    相府庶女之吾兄妖孽

    刚出生时因病弱被师父抱上了尼姑庵六年一过不知人间险恶的小尼姑又被踢下了山*相府内,阴谋诡计,阳奉阴违,处处危险。后母姐姐都出手,好生危险有木有!半月一过,回到相府的小尼姑安然无恙依旧活着。阴谋诡计呢?巧计陷害呢?这不科学!*一只小手,忽的从中截断,一下子抓住了他的手,转头一看,正是一个面目干净可爱的小娃娃,小手轻轻的捏着他的手腕却丝毫动弹不得,他挣脱了半天也挣不开小尼姑笑颜可爱,甜甜的开口:“施主,打打杀杀很没有教养的,君子动口不动手,万事皆休,以和为贵才是君子之道,施主您说对么?”小尼姑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大眼眯成月牙状,看起来无害又天真。我佛慈悲,身为佛家弟子,必须心存善念不可杀生,不可害人,切记渡人渡己*小尼姑醒来的时候愣了约莫能有一炷香才从迷茫中回过神来看了看自己纤细修长的五指,她咬着手指努力的回想,才清醒的意识到昨天发生了什么。她的秘密,被发现了…被哥哥发现了!心怀慈悲的小尼姑困扰的想着嗯…灭口吧!*【片段】当小尼姑醒来时,发现自己赤条条的坐在浴桶内抬头,妖孽哥哥笑眯眯的蹲在旁边,将下巴抵在浴桶边缘之上。小尼姑眨了眨眼,妖孽哥哥跟着眨眨眼,笑:“是我救醒你的哦。”小尼姑低头一看,愣住。“啊啊啊啊——”凄惨的叫声响起。门外姐姐和后娘捂脸,娘嘞,作孽哦,被那样的妖孽盯上。*心怀慈悲小尼姑VS妖孽妹控阴险哥哥的故事本应该降妖除魔的小尼姑表示…天下没有比自家哥哥最妖魔的玩意了!!!伪兄妹,不乱伦。群号:85969061
  • The Crusade of the Excelsior

    The Crusade of the Excelsi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长生指要篇

    长生指要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特工傲妃:医女风华

    特工傲妃:医女风华

    她一朝穿越,再睁眼,剧毒攻心,一头银丝白发,就连眼睛也被毒瞎,然而却依然难掩智谋锋芒,光华万丈,人人唾骂的柳家废柴从此破茧成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废柴变天才,她夺目耀眼。家族相争,皇权相迫,她步步惊心,一夜蜕变,脱胎换骨,颠我众生,覆之天下!
  • 龙先生别来无恙

    龙先生别来无恙

    他是商业奇才帝国集团总裁。她问他:“你到底有多强大。”他轻轻的开博唇道:“你可以去试一试。”某人就真的就去试了,有一天保镖来报:“少爷,不好啦,夏小姐把蓝氏集团的大小姐给打了。”他只是轻轻笑了笑的说:“你问她打得过瘾吗?不过瘾的话给她一把刀,让她怎么开心怎么玩,不过千万给,我记住不要伤了她。”保镖又来报:“少爷,夏小姐和萧家少爷一起去看电影啦!”她只是浅浅地说:“把电给我停三天三夜。”保镖又来报:“少爷,不好拉夏小姐她…她…她留信说不想再面对,你………你这个活阎王了,要出去另寻新欢。”某人脸色一沉着脸说道:“那你去把她给我抓回来。”某人又一想,他的小东西他最清楚了又道:“算了,还是我亲自去。”某人被抓回来以后,道:“呜呜呜呜,我不就是开个玩笑吗,你至于让我*******吗?呜呜呜呜!”你给我等着,我总有一天会还回去的。你以为想抓我,就那么好抓吗?如果不是我故意让你抓到,你真以为我有那么好抓吗?
  • 君临天下

    君临天下

    成亲三年尚未圆房,太子妃萧木槿就是皇宫中的一大笑话。可这天底下聪明人往往活不长久,她呆些又何妨?若能倚呆卖呆,跑出太子府玩上几日,又是何等美妙!当然,能够扮猪吃老虎也是件乐事。一直装呆子也太累,对不?
  •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依托商灭周兴的历史背景,以武王伐纣为时空线索,从女娲降香开书,到周武王姬发封列国诸侯结束。《封神演义》充满了扣人心弦的情节和奇谲瑰丽的场面,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搬山移海、撒豆成兵、水遁、土遁、风火轮、火尖枪……展现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其中姜子牙、李靖、哪吒、杨戬、雷震子、土行孙等形象更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是中国最负盛名的神魔小说之一。
  • 四川文学(2015年第9期)

    四川文学(2015年第9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明星校花赖上我

    明星校花赖上我

    【火爆好书】孤儿何天,失踪四年归来,闯荡都市,猎美踹脸,无人能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