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6300000007

第7章

几分钟后,我从街道上透过饭店的一间大房间的玻璃窗,望见了玛格丽特正倚在窗台上一片一片地摘下她那束茶花的花瓣。两个男人中的一个向她的肩膀俯下身去,低声地对她说着什么。

我走进金屋咖啡馆,在二楼的一间大房间里找了个座位,便目不转睛盯住我所关心的那扇窗子。

凌晨一点钟的时候,玛格丽特和她的三个朋友才又坐上马车走了。我租了一辆双轮轻便马车,紧跟在她们后面。她的马车在安丹街九号门前停下来。玛格丽特走下马车,独自一个人走了进去。这无疑是一个巧合,但是这种巧合令我感到万分高兴。

自那天以后,我经常在剧院里,在香榭丽舍大街上遇到玛格丽特。她始终是那样快活,我始终是那样为她着迷。

后来,一连两个星期过去了,我却到处再也见不着她。我遇到了加斯东,就向他打听她的消息。

“那个可怜的姑娘病得可厉害呢。”他回答我。

“她生的什么病?”

“肺病,她过的那种生活是很不利于医好她这种病的。她现在已卧床不起,快要死了呢。”

人心真是奇妙莫测。我听到她生病反倒感到十分高兴。

我每天都去询问她的病情,不过没有讲自己的名字,也没有留下名片。所以,我听说过她后来渐渐好了一点,并动身到巴雷尔去了。

时光在流逝。别说是对玛格丽特的怀念,就连她留给我的那次印象也都从我的脑海里渐渐消失了。外出旅行,新的风流韵事,不同的生活习俗,各种各样的工作等等,都让我没时间想到别的。所以当我回想起那头一次遭遇的时候,我只愿意把它当做年轻人那种感情的一时冲动,过后很快便一笑了之。

此外。我能不去回忆那一次遭遇其实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因为自从玛格丽特去巴雷尔后我就没有再见到过她。所以,就像我对你说过的,当她在歌剧院的走廊里从我身旁擦肩而过的时候,我已认不出她来了。她戴着面纱,这是真的,但是,如果是在两年前,尽管她戴着面纱,我也不用望着她才认得出来,我光凭感觉也猜得出来了。尽管这样,当我知道那就是她的时候,便无法抑制内心的狂跳,似乎那离别的两年和离别带来的种种后果,只要碰一下她的衣衫,刹那间便会烟消云散。

停了一会儿,阿芒又继续说下去:但是,一方面我很清楚自己依旧爱着她,另一方面我又觉得自己比过去自负多了,在我急于重新跟玛格丽特见面的愿望中,也包含着打算让她看看我变得比她更坚强的念头。

人的心灵为了达到它所企求的目的,会给自己想出多少办法,编造出多少理由啊!

这样,我无法再在走廊里傻待下去,因而回到正厅前排的座位上,我向场内四周迅速地扫了一眼,想看看她坐在哪个包厢里。

她就坐在楼下的包厢里,孤零零一个人。正如我对你说过的,她变多了。嘴角上再也看不到那种满不在乎的微笑。她经受了病魔带来的痛苦,现在她的病依然没有全好。虽然已经是四月份了,但她穿的还是冬天的衣服,全身都裹着毛皮。

我紧紧地盯着她,终于用目光将她吸引住了。她朝我看了一会儿,又拿望远镜,想把我看个仔细。她似乎认出我,可是一时又无法断定我是谁。因为当她放下望远镜的时候,嘴唇上掠过女人用以致意的那种妩媚的微笑,好像在回答她向我期待的问好。可是我存心不理会她,以显出自己比她略胜一筹,在她尚在追忆往事的时候,而我却仿佛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她以为认错了人,便把头转了过去。这时启幕了。在演戏的时候,我看了玛格丽特好多次,可是我一次也没有见到过她在专心看戏。我呢,对演出也同样是心不在焉。我只注意地盯着她,同时又极力不让她觉察出来。

接着,我看到她正跟坐在她对面包厢里的一个人交换目光。我朝那包厢望去,认出那是跟我相当熟悉的一个女人。这个女人过去也是一个妓女,还曾经想跻身舞台,没有遂愿,后来仗着她跟巴黎一些时髦女人的关系,便开始经商,开了一家妇女时装店。我在她身上看到了我跟玛格丽特会面的好办法。我趁她朝我这边望的一刹那,向她招手致意。果然不出我的所料,她点头叫我上她的包厢去。

布吕丹丝·杜维诺阿(这就是这个女时装商的吉祥的名字),是那种四十来岁的胖女人,要向这样的女人打听点什么,用不着施展什么手段,她们就会心领神会,尤其是像我打算问她的那样简单的事。

我趁她又对玛格丽特微笑的那一下,问她:“你望的是谁呀?”

“玛格丽特·戈蒂耶。”

“你认识她?”

“认识,她一向是我店里的女主顾,又是我的邻居。”

“你也住在安丹街?”

“住在七号。我们两家的梳妆室的窗子正好对着。”

“大家都说她是一个迷人的姑娘。”

“你不认识她?”

“不认识,但我很想认识她。”

“你愿不愿意让我把她叫到包厢里来?”

“不要,我倒愿意你把我介绍给她。”

“上她家去吗?”

“是的。”

“这可难了。”

“为什么?”

“因为她正受到一个嫉妒心很重的老公爵的监护。”

“‘监护’!真是妙不可言!”

“一点都不错,是监护,”布吕丹丝说,“可怜的老头儿,别的要求倒叫他很为难呢。”

接着,布吕丹丝就把玛格丽特怎样在巴雷尔认识公爵的经过讲给我听。

“就是为了这个原因,”我继续说,“她才孤零零一个人上这儿来的吗?”

“正是这样。”

“可是谁陪她回去呀?”

“他。”

“他要来接她?”

“一会儿就来了。”

“那你呢,谁陪你回去?”

“没有人。”

“我来陪你,怎么样?”

“可是,我想你有一个朋友在一起,是吗?”

“那我们就一起陪你。”

“你的朋友是谁?”

“是个漂亮的小伙子,他非常有趣。他如果能认识你,定会十分高兴。”

“好,就这样一言为定,看完这出戏便走,因为最后那一出戏我已经看过了。”

“那好,我去通知我的朋友。”

“去吧。”

“喂!”我正要走开,布吕丹丝又对我说,“看!那个走进玛格丽特的包厢的人就是那位公爵。”

我朝那边望去,见到一个七十来岁的老人刚刚在那个年轻女人身后坐下来,并递给她一袋糖果,她随即带着微笑从袋里掏出糖果,接着又把袋子伸到包厢前面,向布吕丹丝做了个手势,意思是:“你要不要吃一点?”

“不要。”布吕丹丝也用手势回答。

玛格丽特收回了糖果袋,转过身去跟公爵谈起话来。

我把所有这些琐碎的事儿统统告诉你,也许显得幼稚可笑,但是与玛格丽特有关的一切对我都记忆犹新,所以禁不住便一一地都想起来了。

我去通知加斯东,把我刚才为他和我安排好的事告诉他。他也同意了。我们离开座位,拐弯到杜维诺阿太太的包厢去。我们刚打开正厅的门,就不得不闪到一旁,好让玛格丽特和公爵出去。唉!我真情愿少活十年来换取这个老家伙的位置!

到了林阴大道上,他扶她乘上一辆四轮敞篷马车,还亲自驾车,两匹骏马快步地带着他们俩疾驰而去。

我们走进了布吕丹丝的包厢。戏结束以后,我们走出剧院,乘上一辆普通的出租马车,来到了安丹街七号。到了家门口,布吕丹丝请我们上楼去,还请我们看看她自鸣得意的商品陈列室,好让我们开开眼界。你可以想得到我是多么迫不及待地接受了她的邀请。我感到自己正一步一步地向玛格丽特靠拢。我立刻把话题转到她身上。

“那个公爵此刻在你女邻居的家里吗?”我对布吕丹丝说。

“不在,她很可能是单独一个人。”

“那她可要感到无聊透了。”加斯东说。

“我们多数晚上都在一块儿消磨,要不然她一回到家里就把我叫过去。她从未在夜里两点以前就寝,早了她就睡不着。”

“为什么?”

“她患有肺病,几乎总是在发烧。”

“她没有情人吗?”我问。

“我每次离开的时候,从未见过有人留在她那儿,但是我不敢担保,在我走了以后有没有人来。我晚上常常在她家里遇见一个什么N伯爵,经常在深夜十一点来拜访她,再给她送来一些首饰,她要多少就给多少,他自以为这样就可以逐步博得她的欢心,可是她却对他非常反感。她可错了,这是一个很有钱的公子哥儿呢。我不时地对她说:‘亲爱的孩子,这个人对你正合适哩!’她根本不听。她平常是很听我的话的,但一听到我这样说,便总是转过身去,说他太蠢了。说他蠢,我也承认,可是她总算有个指望吧,而那个老公爵说不定哪一天就要归天的。老头儿都是自私的东西,加之,由于公爵喜爱玛格丽特,他家里人不断责备他,这两个原因都表明公爵不会留给她什么的。我好说歹说,她总是回答我说,等公爵死后再跟伯爵好也有的是时间。像她这样生活并不很开心,要是我呀,我知道得很清楚,我受不了这样的生活,我准会早叫那个老家伙滚蛋了。那个老东西可真乏味,他把她叫做女儿,像摆弄小孩一样照顾她,一天到晚跟着她,碍手碍脚的。我敢肯定,就在此时此刻,准有他的仆人在街上踱来踱去,看有什么人从她家里出来,尤其是看有什么人溜进去。”

“啊!这个可怜的玛格丽特!”加斯东说,同时坐到钢琴前面,弹起了一首圆舞曲,“我对这个情况并不清楚,不过我确实发觉她近来没有过去快活了。”

“别做声!”布吕丹丝侧耳听着。加斯东停了下来。

“我想她在叫我了。”

我们也留神地听。果然有一个声音在叫唤:“布吕丹丝!”

“好啦,先生们,你们走吧。”杜维诺阿太太对我们说。

“哎呀!这就是你对我们的款待呀,”加斯东笑着说,“我们可要高兴走的时候才走呢。”

“你为什么要我们走?”

“我要上玛格丽特家去。”

“那我们就在这儿等你好了。”

“不行。”

“那我们和你一起去。”

“这更不行。”

“我认识玛格丽特,”加斯东说,“我大可以去拜访她。”

“不过阿芒可不认识她。”

“我可以介绍。”

“这做不到。”

我们又听到了玛格丽特叫布吕丹丝的声音。

布吕丹丝奔向她的梳妆室的窗口,我和加斯东也跟了进去。她打开了窗子。我们藏了起来,不让外面的人看得见。

“我叫你都有上十分钟了。”玛格丽特在她的窗口说,口吻很是急切。

“你叫我有什么事?”

“我要你马上过来。”

“干吗呢?”

“因为N伯爵老赖在这儿,真烦死人了。”

“此刻我不能来。”

“什么事让你分不开身?”

“我家里有两个年青人,他们不肯走。”

“你对他们说你要出去。”

“我对他们说过了,没用。”

“那好,就让他们待在你那儿吧,等他们看到你真的离开了,就会走掉的。”

“他们会把一切东西翻个乱七八糟的。”

“那他们想要干什么呀?”

“他们想见见你。”

“他们叫什么名字?”

“其中一位你认识,是加斯东先生。”

“啊,对,我认识他,另一位呢?”

“阿芒·杜瓦先生,是你不认识的。”

“不认识,不过你把他们都领过来吧。随便什么人都比伯爵强。我等着你们。快点来。”

玛格丽特又关上窗子。布吕丹丝也关上了。玛格丽特方才在剧院里曾记起我的面貌,却想不起我的名字。我宁愿她记起了对我的不好的印象,也不愿意她把我忘记得一干二净。

“我早就知道她会高兴见到我们的。”加斯东说。

“她未必高兴吧。”布吕丹丝一面围披肩戴帽子,一面回答道,“她接待你们是为了赶走伯爵。你们要比他知趣一点,不然的话(我是很了解玛格丽特的),她会全都怪我的。”

我们跟在布吕丹丝后面下楼。我浑身哆嗦,仿佛预感到这次拜访将会对我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我比那天晚上被领进喜剧歌剧院包厢时还要激动。当走到你认得的那幢房子的门口时,我的心“怦怦”直跳,脑子也几乎不听使唤了。

我们听到了钢琴声。布吕丹丝去拉门铃。钢琴声停下来了。一个不像侍女而更像女伴的女人给我们开了门。我们走进客厅,再从客厅来到接待室,它那时的陈设与你以后见到的完全一模一样。一个年轻人靠壁炉站着。玛格丽特坐在钢琴前面,任凭手指在琴键上乱按,弹着总是奏不成调的曲子。这个场面看了真叫人不好受,那个男的因为不受尊重而狼狈不堪,那个女的呢,则因为这个令人扫兴的家伙的来访而烦躁不安。一听到布吕丹丝的声音,玛格丽特便站起身,向我们走过来,并用感激的目光望了一下杜维诺阿太太,说:“请进来吧,不胜欢迎之至!”

“晚上好,我的好加斯东,”玛格丽特对我的同伴说,“我很高兴看到你。为什么在歌剧院里你不到我的包厢来?”

“我怕太冒昧了。”

“朋友嘛,”玛格丽特把这三个字拖长了一下,好像是让在场的人都明白,尽管她接待加斯东的态度十分亲密,而加斯东过去和现在都无非是一个朋友而已,“朋友之间是从来不必讲什么冒昧不冒昧的。”

“这样说来,你允许我给你介绍阿芒·杜瓦先生!”

“我已经答应布吕丹丝这样做了。”

“谈到介绍,小姐,”我鞠了一个躬,好容易才从喉头里挤出这句勉强听得清楚的话,说道,“我早就荣幸地让人介绍给你了。”

玛格丽特眨动迷人的双眼,仿佛在记忆中追溯什么,但是什么也没有记起来,或者说装作什么也没有记起来。

“小姐,”这时我又说下去,“我很感激你已经忘掉了那初次介绍,因为我当时太愚蠢可笑了,肯定令你非常讨厌。那是两年前在喜剧歌剧院的事了,当时我和艾尔奈斯特在一起。”

“哎呀!我记起来了!”玛格丽特微笑着说,“那阵子不是你愚蠢可笑,而是我喜欢捉弄人,我现在还有点儿这种坏脾气,不过要好多了。先生,你已经原谅我了吧?”

说着,她向我伸出手来,我吻了一下。

“这是实在的,”她又说,“你要知道,我有一种坏习惯,我喜欢让那些我初次见到的人感到尴尬。这太蠢了。我的医生说这是因为我神经质,一直有病的缘故。请相信我的医生的话吧。”

“不过现在你显得很健康。”

“啊!我曾经病得可厉害呢。”

“我知道。”

“谁告诉你的?”

“每个人都知道。我那阵子还时常来探听你的病情,后来听说你恢复了健康,我很高兴。”

“但从来没有人把你的名片交给我。”

“我从未留下名片。”

“那么,我生病的时候,那位每天来探问我的病情,却从来不肯说出他的名字的年轻人就是你?”

“是我。”

“这么说来,你不仅胸襟开阔,而且心地善良。伯爵,这你是做不到的。”她看了我一眼,这是女人用来表达她们对一个男人总的看法的目光,然后转过身去对N伯爵又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认识你才不过两个月。”伯爵辩解说。

“而这位先生认识我才五分钟。你净讲些蠢话。”

女人总是尖酸刻薄地对待她们所不喜欢的男人。伯爵被弄得面红耳赤,紧紧咬住嘴唇。

我有点可怜他,看来他也像我一样爱上了玛格丽特,而她毫不留情的露骨态度定然令他很难堪,尤其是当着两个生人的面。

“我们进来的时候,你正在弹琴,”我为了改变话题,便说道,“你愿不愿意把我看做老熟人,赏个脸继续弹下去呢?”

“啊!”她说,同时坐到长沙发上,并示意请我们也坐下,“加斯东清楚我的音乐底子。光我和伯爵在一起的时候,弹弹倒还凑合,我可不愿叫你们两位受这份罪。”

“那你是特别优待我?”N伯爵微笑地说,尽力让他的微笑带上自我解嘲的味道。

“你不要怪我,这种优待是我惟一能特许给你的。”面对这样一句话,这个可怜的年轻人只好哑口无言了。他用哀求的目光对这个年轻女人看了一眼。

“喂,布吕丹丝,”她继续说道,“我托你的事办好没有?”

“办好了。”

“那好,待一会儿再告诉我。我们还得商量一下,在我没有跟你谈话之前别走掉了。”

“我们一定来得不是时候,”我说,“现在我们,不如说我已经受到了第二次引见,可以把上一次的引见一笔勾销了。加斯东和我就少陪了。”

“一点也不是这个意思,我这话不是说给你们听的,恰恰相反,我希望你们留下来。”

同类推荐
  • 河流之声

    河流之声

    欧洲数十万读者赞赏,我们这个时代最会说故事的作者,以书写抵抗谎言与遗忘。佛朗哥时代至今的西班牙小镇,一位父亲给女儿写下长信,讲述隐秘的身份与爱情。埃利森达·比拉布鲁夫人是西班牙小镇托雷纳的首富,八十余载岁月随着记忆消逝,美貌悉数化作威严。形形色色的男人围绕在她身边,出没于她的记忆:叛逆的儿子马塞尔、亦敌亦友的镇长巴伦蒂·塔尔加、忠心耿耿陪伴左右的司机和律师、聆听忏悔的奥古斯特神父……她毕生只拥有一段爱情,却早已深埋于墓碑之下。
  • 十点十分

    十点十分

    不知过去多长时间,也许是一分钟,也许是一辈子,她终于停下来,狠狠地抹了一把眼泪,之后把目光移向放在石条上的饼子和大葱上,移向那盘带着绿莹莹葱花的炒鸡蛋上。这时,当她看到那个被咬了一半的饼子和大葱,看到那盘根本没有动过筷子的炒鸡蛋,像真的有一股潮水向她汹涌过来,淹没过来,她一屁股坐下去,坐到了孔科长蹲过的位置上,红肿的眼睛在正午的日光下闪着迷蒙的光……
  • 戊戌喋血记(上)

    戊戌喋血记(上)

    1898年,满清皇朝已风雨飘摇,在内忧外患的逼迫下,年轻的光绪皇帝大胆颁布“定国是诏”,锐意变法维新,谭嗣同作为国家栋梁应诏进京了……这是迄今为止,篇幅最宏富,史料最翔实、叙写最详尽的描写戊戌变法的长篇历史小说,它再现了1898短短一年中,发生在腐朽皇朝的所有大事件:中日海战、公车上书、强学会、百日维新、义和团、八国联军入侵、权贵亡命、自立军起义,塑造了大批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为中文学的艺术画廊增添了无穷的光彩!谭嗣同等人喋血在菜市口,维新变法最终失败了,但谭嗣同那振聋发聩的“今我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的吼声,一直激荡着百年中的所有志士仁人。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两晋演义(下)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两晋演义(下)

    《两晋演义》起自司马炎代魏,终至刘裕代晋,共一百回,真实再现了中原汉政权衰亡时五胡十六国混战下的分裂局面和各少数民族间的交流融合。本书讲述从“第五十一回 诛逆子纵火焚尸 责病主抗颜极谏”到“第一百回 招寇乱秦关再失 迫禅位晋祚永终”的历史。神州陆沉,铜驼荆棘,两主被虏,行酒狄庭,无非是内政不纲所以致此。幸亏淝水一战,大破苻秦,半壁江山,侥幸保全。东晋君臣,稍胜即骄,由骄生惰,毫无起色,于是篡夺相寻祸乱踵起,终致亡国……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创造进化论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创造进化论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热门推荐
  • 我的贵族忠犬男票

    我的贵族忠犬男票

    “喂!朱可可,干嘛躲得那么远?”“……”宫少超:“朱可可,你的发卡又掉了!”“……”平泽西:“哈!小妞儿,我们又见面了!”“……”拓跋磊,宫少超,平泽西:“喂,朱可可,你再跑一步试试!”朱可可:“拜托,我要赶班车!”三个酷帅狂霸拽的大帅哥异口同声:“班车?什么是班车?!别找借口!站住!”
  • 哲学超人:尼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哲学超人:尼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宋朝事实类苑

    宋朝事实类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请你给我道个歉

    请你给我道个歉

    程晓玲好像并不着急,从那次电话里跟何林说要离婚后,程晓玲竟然一次电话也没给何林打。因为两人不在一个系,在校园里遇上的可能性也很小。但有一天,何林下课往家走,在教学楼外花园拐角处就遇上了迎面而来的程晓玲。何林突然有一种想跟她说句话的冲动,可惜的是,程晓玲不是一个人,是和几个女同事在一起走,而且明明看见了对面的何林,却假装没看见,头一扭,就与何林交错而过了。何林站住,回头望着程晓玲远去的背影,有点发呆。他发现,程晓玲烫了发,比以前洋气了许多,腰肢也似乎细了些,摆来摆去的,弄出了一缕从未有过的风情,让何林的心竟然就那么动了一下。何林想,也许自己早该主动去跟程晓玲道个歉了。
  • 简明中国史(新知家庭文明读库)

    简明中国史(新知家庭文明读库)

    从距今170万年前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元谋人”,到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的夏朝: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赢政结束了诸侯纷争的战国时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一一秦,到威名远播的大汉,三分天下的三国,风度翩翩的魏晋,名扬天下的唐宋,软弱无能的清末,再到新中国的建立。 纵观中华五千年,那些人类历史上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那些影响历史演进方向的英雄人物,共同勾勒出了历史长河波折而又蜿蜒向前的轨迹。
  • 倚楼听雨待君归

    倚楼听雨待君归

    "父亲战死,兄长被诬陷,皇后之位被废,仿佛一夕之间,她的整个天都塌了下来。看着当初对她说过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男子抱着别的女人在她面前恩爱有加,她只求与他,再也不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德川家康(新版)2:崛起三河

    德川家康(新版)2:崛起三河

    日本版的《三国演义》,史书、权书、商书“三书合一”,政企商业领袖必读图书!一部日本首相要求内阁成员必须熟读的书,一部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要求松下干部必须研读的书,一部美国驻日大使认为,要了解日本、超越日本,必先阅读的书,一部韩国媒体评为“影响韩国CEO最有价值古典图书。”美国前驻日大使赖世和说:“每一个日本人都是一个德川家康,要了解日本、超越日本,必须先了解德川家康。”德川家康究竟是何许人?德川家康结束了日本百余年的战乱,开创三百年太平盛世,建立了完整意义上的日本国。《德川家康》将日本战国中后期织田信长、武田信玄、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群雄并起的历史苍劲地铺展开来。
  • 紫风剑仙

    紫风剑仙

    中土大陆剑仙紫风剑君在这个法末时代与剑圣对战失败死亡,灵魂被卷进异度空间,穿梭到了异世界蓝岚大陆,看他手中的剑和热血闯出一片天!
  • American Hand Book of the Daguerreotype

    American Hand Book of the Daguerreotyp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僧袍下的皇太子

    僧袍下的皇太子

    唐天复四年。长安,中书令府。现在已经是春天了,春风挥舞着柔若无骨的手轻柔地抚摸着大地,所有尘封已久的事物,都在春风缠绵拘呼唤中复苏过来。中书令府大院中,借着重中外泄的灯光,可以清晰的看见许多花都已含苞欲放,有几枝已羞答答的露出五颜六色的脸庞来。这显然是一个充满着勃勃生机的春夜。但屋中那位仍立于深夜的灯光中的人,仍双眉紧皱,似乎去冬的寒意还紧紧的锁于他的面目间。这人年约六十,身材略瘦,但显出一副精干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