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2100000002

第2章 面临危机:“野蛮制造”(1)

中国制造业管理的种种乱象

当前制造业面临的难题

多年来,“中国制造”是曾让无数国人引以为豪的称呼,而如今却成了众多制造业头上挥之不去的“阴霾”。当前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大体可用四句话概括:小企业长不大,大企业活不长,老企业过不好,新企业爱折腾。

我国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但是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因为融资、管理制度等问题,很难做大、做强;大企业又面临寿命过短的问题,有数据表明,中国制造企业的平均寿命为11.1年,寿命达20年以上的仅为7.9%;所谓“老企业过不好”,多是因为固有体制,使其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无法与时俱进;一些新企业由于经常接触到新型的管理模式,所以为了追求企业发展,不断变更管理方式。

总之,无论哪种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尤其是管理方面的问题。

制造型企业存在的五大不足

1.缺乏标准化

工作没有固定的时间,没有明确可行的步骤,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

发达国家的企业,在建厂之初的6个月内是不会接任何订单的。首先,企业要建立一套能完全适应企业管理与发展的标准,然后,制定培训标准与实施标准,为日后进行高效生产做好充分准备。在中国,很多企业急于求成,建厂之初就要接订单,虽然有新工厂、新设备、新员工、新工艺、新产品,但忽略了标准化建设。结果,粗制滥造、严重浪费、客户抱怨等不良后果比比皆是,给企业管理埋下隐患。

大家都知道,新兵刚到部队,首先是要对其进行军事化训练,从最基本的稍息、立正开始,而不会要求他们直接进行开枪训练。通过训练,让他们养成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习惯,服从组织,步调一致,这也是一种标准化。假如一个新兵,没有进行入伍训练,而是直接奔赴前线,结果可想而知。企业的建立和发展也是一样。

2.组织不良

组织架构不合理,员工的工作职责不清晰,各部门的权利、义务、责任不明确,从而无法有效工作。

组织不良的典型表现有两个。

第一,越级指挥。

越级指挥就是对下级的下级下达指令,在权力的作用下,下级的下级不得不服从这些指令,从而造成企业管理上的混乱,最终影响生产。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

某天,某企业的发电机坏了,生产部经理安排电工班班长一定要修好,以免影响晚上的生产。电工班班长接到指令后,就安排班里的小王去修。

可是小王刚刚把发电机拆开,就接到一个电话,是董事长打来的,说办公室的空调坏了,房间里的客人都热得汗流浃背,让他赶快去修理。小王接到这个电话后,就想:到底是继续修发电机还是去修空调呢?在很多企业中,员工普遍的意识是谁官大就听谁的,董事长是最大的,他的话不敢不听。所以,小王就放下手头的工作去给董事长修空调了。

这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小王去修空调了,自然就没人修发电机了,晚上的生产就不能继续。生产部经理发现发电机还没修好,就找电工班班长,于是电工班班长就去找小王,一个找一个。可是他们找不到小王,这时候,发现小王从董事长办公室出来,满头大汗,双手油渍。生产部经理和电工班班长就问他怎么没修发电机,晚上的生产都耽误了,责任落到了小王头上,要他为耽误生产负责任。小王说,他去给董事长修空调了。知道这个原因后,电工班班长和生产部经理都不吭声了。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越级指挥的后果很严重,这种指挥在企业中非常普遍,这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更可怕的是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

案例中,小王的直接上级是电工班班长,而不是董事长,当然,董事长的直接下属也不是小王,由于跨级指挥不仅会延误生产,还会使企业中的员工不知道应该听谁的,造成混乱。所以,实现组织的逐级管理与垂直指挥至关重要。

要避免越级指挥,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上级可以越级检查,但不能越级下命令;下级对上级可以越级申诉,但不能越级报告。

第二,双头管理。

双头指挥是双头管理的一种,指两个上级管一个下级,导致下级不知道该听从谁的指挥。

在某企业的销售部中,有两个经理,一个叫“红”经理,一个叫“黄”经理(为了增强戏剧性,两位经理的姓用颜色表示)。这两个经理有一个下级叫小李。有一天“红”经理把小李叫到办公室说:“我们销售部准备促销,要做一批宣传画,你去广告公司订做一下。”小李接到指令后刚出门,结果遇到了“黄”经理。“黄”经理就问小李干什么去,小李如实汇报,说销售部要准备促销,做一批宣传画,“红”经理让他去订做。“黄”经理又问,准备做什么颜色的?小李说,“红”经理说做红色的。“黄”经理听了直摇头,说还是做黄色的好。

这下轮到小李犯难了,两个都是上级,都不敢得罪,那这宣传画做什么颜色的呢?于是,他只好回去,跟“红”经理如实说了“黄”经理的建议,说红色难看。“红”经理听后很生气,当着小李的面,骂了“黄”经理一通。小李又跑到“黄”经理面前,跟黄经理说“红”经理是怎么怎么骂他的。两个经理就打起来了。最后宣传画印得怎么样呢?完全没法印,因为颜色都还没定下来。

后来,两个经理轮番请小李的客。“红”经理说,如果“黄”经理在背后说我的坏话,你就告诉我,我不会亏待你的;而“黄”经理说,如果“红”经理在背后说我坏话,你就告诉我,我给你涨工资。

这虽然是个漫画式的故事,却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双头管理。

效率低下,资源浪费,这就是双头管理的危害,是组织不良的典型表现。这种现象在企业中非常普遍,只有进行企业重组,才能建设良性组织、提高效率、促进企业发展。

3.员工素质低

典型表现是工作的态度与意识不强,缺乏敬业精神,没有思想,产品质量意识非常淡薄。

4.缺乏计划性

事先没有对工作进行周密计划,往往都是出现问题了,才发现有些工作没有准备好,终日忙于“救火”,总是事倍功半。

5.控制工作不良

对工作的控制过度或不力,也会引起管理混乱,企业对不该花大力气去抓的事情,控制很严格,容易引起员工的不满;企业对应该给予支持、协助、监督的事情,没有管理到位,则会导致员工更大的怨恨。

企业管理现状堪忧

现场管理乱象种种

多年来,通过对我国制造业的了解和不断走访,我总结了这样一个顺口溜,基本概括了目前制造业现场管理的现状。

任务吃不了,只有加班耗,生产不均衡,能力消耗掉。

销售无预测,只等客户要,旺季忙趴下,淡季员工逃。

单品种太多,数量相对少,交期速度快,无法适应了。

插单经常事,计划总被搅,变化成计划,全程乱糟糟。

物流无依靠,短缺不配套,库存堆又高,资金占不少。

工装布置乱,搬运工耗高,设备无保养,全凭维修了。

九千认证过,标准文本好,实施难度大,堆在柜里瞧。

员工意识弱,质量保不了,返工靠检验,质量成本高。

流程不改进,制程距离遥,生产周期长,效率往下掉。

换模时间久,能效浪费掉,瓶颈现象多,精益找不到。

节约是形式,浪费真的高,成本失调控,盈亏不知道。

5S虽推行,好处看不到,都是大扫除,员工怨声高。

班组基础差,员工士气消,主管方法错,现场无绩效。

技能差异大,员工流动高,新老更替慢,产能得不到。

管理有真空,执行终无效,上情下不达,下情上不晓。

金矿在脚下,务实去寻找,成本不控制,终被淘汰掉!

这个顺口溜概括了生产制造型企业“野蛮制造”的现状。下面我就上面这一顺口溜的内容进行逐条解读。

1.计划管理不完善

(1)生产不均衡的根源是管理不善。

“任务吃不了,只有加班耗,生产不均衡,能力消耗掉。”产生以上情况的原因大致有两个。

第一,企业缺乏正确的订单指导思想。

如果企业没有树立正确的订单指导思想,就会在企业内部形成较大误区:当所接订单不能及时交货的时候,企业会认为任务不能及时完成是生产人员的问题,并让其承担责任。生产人员为了不被指责,又会加班加点、没日没夜的赶活,整个现场就是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因此,如销售部门在接受了技术上难以办到的订单后,会给设计和制造部门增加负担;因接受的订单任务远大于生产能力,不能按期交货,造成延误;或者缺乏订单指导思想,所有订单都要接受。要对客户进行科学化的管理与分类,确立正确的理念——订单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几年前,我去宁波走访一家企业。有天晚上,一个销售部经理打电话给我,说要请我吃海鲜。我说当然可以了,但是我马上想到,他不会白白请我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不会有免费的晚餐。

饭前我跟他声明,如果他找我有事,我能帮他一定帮;如果不能帮他],吃饭也没有用。然后他就跟我说了一句话,这句话反映了企业内部的人事斗争甚至上升到仇恨的程度。他说:“老师你跟老板建议一下,把生产部经理干掉算了。”我问他为什么呢?他说:“每次订单不能及时交货的时候,老板就会骂我,然后客户也会责怪我,其实都是他们生产部惹的祸。把他干掉换个新的,我就不会有那么多问题了。”

这是个误区,互相推诿,主要还是因为责任不够明晰,缺乏真正的规范化管理。企业缺乏规范化管理,会造成很多问题,比如,流程不完善、职责不清晰、组织不科学,等等。这些都不是员工的问题,而是管理上的问题。

第二,部门协调不周带来的困难。

销售部门的协调不周。销售计划频繁变更;计划外任务太多;根据客户的要求,中途变更产品规格;不能按时提出销售计划,延误生产计划的制订和落实;接收不符合生产周期要求的短期交货项目;销售人员直接对现场作业人员下工作指令。

供应部门的协调不周。物料供应延误;库存储备有的过多,有的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因物料不符合要求,给生产带来困难。

设计、工艺部门的协调不周。因生产图纸或工艺技术文件延期交付,使生产安排推迟;因设计方式与工艺频繁变更,给生产带来混乱;因生产图纸或工艺不完整、不统一,造成物料供应和生产安排上的遗漏或误差;因使用特殊材料太多、加工方法复杂,影响生产进度;试制还未结束,就投入正式生产。

生产部门的协调不周。计划和安排延误,计划内容有不周之处,如计划任务与生产能力存在不平衡现象,工序之间的不平衡与不衔接现象等;未制定相应的信息反馈制度或缺少渠道,使管理部门不了解现场情况;现场管理人员能力不足,使员工处于放任状态;车间布置不恰当;管理人员之间、管理人员与生产工人之间联系不密切,甚至处于某种对立状态;管理部门的能力不足,把管理工作和相应责任推给现场执行人员。

领导部门的协调不周。领导部门领导不力造成生产混乱,如销售、设计、物料供应、质量检验等部门之间联系不够,安排上有问题,发现和处理问题不及时;各部门不经过车间而直接向现场发布指令或提出要求,形成多头领导,使生产部门无所适从;出现救急问题时,各个部门不积极配合等。

关于部门协调不周,这里分享一个案例——“企业怪圈”。

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突然断料了,生产部经理知道后,首先想到的是找采购部,因为材料是采购部提供的;生产经理来到采购部,采购经理说不要找我,应该找财务部,因为我们没钱买料才造成断料的;于是生产经理又来到财务部,财务经理说你不要找我,应该找销售部,因为销售部的货款还没有收回来;生产经理又找到销售部,销售经理说你不要找我,你应该找品质部,因为上次出现的质量问题至今还没有解决,客户生气了,所以才无法收回货款;生产经理又找到品质部,品质经理又推给技术部,说工艺总是变更,产品的质量不稳定。

转了一大圈,生产经理终于来到技术部,刚进门正好与技术经理撞了个满怀,技术经理理直气壮地说,我正要找你呢!由于生产部的员工违规操作,所以才出现质量问题。转了一圈又转回来了,这就是“企业怪圈”。

这样,一个问题几乎在整个企业中转了一圈,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就是企业中普遍存在的怪圈,当出现不能及时交货的情况时,往往是生产人员受到指责,但其实很多问题是管理不当造成的。

(2)没有销售预测,后果严重。

“销售无预测,只等客户要,旺季忙趴下,淡季员工逃。”提到销售预测,很多企业没有做过。即使做过,也只是相对简单的“经验预测”。

销售预测是指,对未来特定时间内的全部产品,或特定产品的销售数量与销售金额,做出合理的估计。销售预测是在充分考虑未来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的销售实绩,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销售目标。

销售预测在企业生产组织过程中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了销售计划的制订,销售计划又决定着生产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无论企业规模有多大、销售人员有多少,销售预测都会影响到包括计划、预算和销售额等在内的销售管理各方面。

缺乏销售预测,就意味着企业销售是处于不稳定的交易环境中,完全受客户需求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被客户牵着鼻子走”。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给沃尔玛、家乐福等外国著名连锁机构、特许经营品牌企业做供应商的企业。如果我们仔细思考,就不难发现,这类供货商有着明显的淡旺季。由于市场是多变的,所以大企业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市场有需求,大企业才会有需求;大企业有需求,供货商才有需求。它们卖得好,供货商就有事情做;它们卖不好,供货商就要歇业。

给知名大企业做供应商,要做好两个心理准备:一是要有能承受不断压价的心理能力;二是要有能承受需求不断波动的适应能力。

当然,很多小企业,都是通过与大企业合作,才做起来的。说句笑话,大企业好像就是“奶妈”,奶水充沛,滋润着小企业的成长。由于订单稳定,原先的小企业也逐渐长大了。可是就在小企业长大的同时,市场的需求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产品质量、价格、订单的交货期也不由分说地强加到小企业身上。大企业为了排解自己的压力,对小企业的产品价格一压再压,质量要求越来越严,交货期越来越紧,让一直都没有后顾之忧的小企业连呼吸都很困难。与此同时,订单也相对不稳定,出现饥一顿、饱一顿的情况。饥一顿时员工大量流失,饱一顿时员工大量聘入,员工不稳定,企业就没有发展的希望。

有的企业虽然不依赖大企业的订单,但也一样缺乏操控市场的能力。

(3)精益生产是市场要求。

“单品种太多,数量相对少,交期速度快,无法适应了。”自进入市场经济以来,买方的个性化要求变得很突出。因此,产品就出现了品种多、数量少、交期短的特征。然而很多企业却变得手足无措,无法应对。

几年前,我曾被某协会邀请走访企业,并有幸参加了该企业的产销协调会议。

同类推荐
  • 技术性人力资源管理

    技术性人力资源管理

    2008年是作者进入高校工作的第五个年头。在进入高校前,他先后在两家企业工作十多年,担任过驻外分公司经理、特大型企业集团的办公室副主任和人力资源部经理等职。也正是因为有这些经历,使他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对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书中内容大多都出自亲自操作和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学习心得。
  • 世界著名企业的营销经典

    世界著名企业的营销经典

    本书精选了22家世界著名企业的营销案例,并从中提取了使其成功的营销法则。这些企业无不是本行业中的佼佼者,因此所选案例很具有典范性。每个企业的成功都是众多因素结合的结果,而不是某一个单纯的因素所决定的,本书选取的正是支持这些企业成功的营销精髓。我们努力将市场营销的原理渗透到每一个案例、每一个法则之中,希望每一个法则都能昼通俗地体现营销理论,方便读者朋友的理解和掌握。
  • 家居建材这样卖

    家居建材这样卖

    这是一本简单、系统、实用的家居建材行业店员销售操作指导类书籍。本书包含了大量的实战案例,通过对实战案例的解析,为家居建材行业的店员,导购提供一套具体的解决方案。本书作为家居建材企业内训的完整教材,是家居建材销售中每天都会遇到,却又难以应对的问题系统解决方案,是根据家居建材行业完全量身定做,极具操作性。
  • 部门主管培训手册

    部门主管培训手册

    不管是企业里的事项还是社会上的事务,都要有其诸如企业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上级主管部门,每一个部门都有部门主管,每一个部门主管都有部门主管职责,都有其独特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本书是针对企业各部门主管专门打造和量身定做的培训教程,内容全面、案例新颖、实用性强,适读适讲,曾先后被多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和多家管理培训机构选为学习读本,至今仍为畅销的中层领导、中级主管或部门主管的培训选本。
  • 成功人士99个销售细节

    成功人士99个销售细节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销售员要培养阿基米德这种巧干的“销售技巧”和“销售心态”。重视细节是成功销售的支点,作为一名销售员,应该从多方面进行细节修炼。
热门推荐
  • 温故一九四二(典藏版)

    温故一九四二(典藏版)

    《温故一九四二》是作家刘震云的中篇调查体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饥饿的故事。一九四二年,中国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河南大旱,三千万民众离乡背井去陕西逃荒。“我”重温那段历史,采访了“我姥娘”、“我花生二舅”的记忆,记录了这场几乎已被这个民族淡忘的灾难。小说出版后,王朔几次力荐冯小刚拍成电影,然而从小说到电影,立项、驳回、修改、再立项……经历了十九年的艰辛,《一九四二》才得以公映。剧本中,刘震云以地主老范、长工栓柱、佃户瞎鹿与媳妇花枝一家等灾民的逃荒之路为主线,以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等人的四处斡旋、蒋介石国民政府的不堪境况为副线,比小说更立体生动地再现了河南天灾时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态度。
  • 野马:重返卡拉麦里(戈壁女孩手记)

    野马:重返卡拉麦里(戈壁女孩手记)

    这是作者十余年来在新疆野马繁殖中心亲历的养马故事,这是作者30多万字日记及观察记录整理而成的曲折心路和野马家族的悲欢离合,书中写的都是关于野马非常动人的故事,笔触细腻,在书中,几乎每一匹野马都有名字:“秀秀”、“黑豹”、“小浪荡”……这个家族有悲欢离合,也有生死之恋,其中有不少片断是对野马感情纠葛的人性化的呈现。让我们一同来倾听这荒原野马的动人故事,体味戈壁女孩的内心情感,阅读这潜心原创的生态文学!
  • 大买卖

    大买卖

    张勇虽然是一介草民,但是他有野心,想赚钱,想发财;他通过借贷融资,空手套白狼;豪赌敢拼,兼并重组;合纵连横,大鱼吃小鱼;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运筹帷幄,一步步将小买卖做大,将小公司做强,最终创建起自己商业帝国。
  • 职业刺客

    职业刺客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
  • 七千佛神符经

    七千佛神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冷禅室诗话

    冷禅室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豪门情劫

    豪门情劫

    艾思思在美丽的异国他乡将自己毫无保留的交付给他,只以为他会与她相守一生一世。他却弃她而去,她还傻傻的陷在曾经的感情里无法自拨,背负水性杨花的骂名寂寥度日。三年后再见他,她却成了他弟弟的女友,无端卷入了豪门间的恩怨,是爱?是恨?是错?是对?在阴谋迷局中她又该何去何从......
  • 青梅竹马:呆萌追爱99次

    青梅竹马:呆萌追爱99次

    “唔,鱼哥哥为什么你游泳那么好看?”“因为我帅。”“唔,鱼哥哥为什么那个姐姐要给你这个信呢?”“因为我帅。”“唔,鱼哥哥为什么你是校草呢?”“因为我帅。”“可是,鱼哥哥,我觉得云泽熙更帅一些。”东方煜冒出一丝冷光,把她墙咚在怀里,“嗯?你刚刚说谁帅?”“我说。。。”还未等她说完,他早已吻上她草莓味的小嘴。“鱼哥哥,我饿了。”某只小包子悠闲自得地躺在沙发上看着催泪大剧。“厨房有巧克力蛋糕和柠檬果汁。”“鱼哥哥,我饿了。”“……”“鱼哥哥,我饿了!!!”东方煜把夏晴天壁咚在沙发上,“鱼哥哥,你干什么?”“你不是饿了吗?我来喂饱你。”说完,他就吻上了她的小嘴。本文有些小虐,不喜误喷。
  • 青梅永远是甜的

    青梅永远是甜的

    “相公,我渴了”杉云曦伸出糯糯的手指着紫寒卿道“曦曦,我去给你拿水”“相公,我饿了”“曦曦,那你等一下我,我去给你拿吃的”
  • 唐史论断

    唐史论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