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30600000005

第5章

短暂的梦

我穿过一条碎石小径,来到一扇门前,那是一扇陌生的石头门。这是什么地方?我疑惑地伸出手,推开了那扇石头门。推开门后,我呆了,这不是我的家吗?那红色的布艺沙发,那个按摩椅,还有小坏的小推车……一切是那么的熟悉。

家里一个人也没有,娉和小坏不知道去哪里了,也许他们出去玩了,一会儿就会回来,她们要是发现我突然回家来了,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我不是在川西的山上写作吗,怎么突然就回到家了?

家让我有如释负重的感觉,我心情爽朗地走进了书房,像往常一样,坐在电脑桌前,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上了网。我上网一般就在天涯、新浪、搜狐这三个网站浏览。天涯是我有生以来上的第一个网站,也是花去上网时间最多的地方,这里有我众多的老朋友新朋友,我喜欢它的理由是因为这里民间。新浪是我的博客的所在地,我也常在那里看新闻,首页的社会新闻里总是有很多触目惊心的事情,让我感觉到世界是如此的恐怖。

我打开了天涯社区的网页,一个很大的黑色标题挂在首页上:《谁来救救李西闽》!我骂了一句:“老子还好好的活着呢,干吗要发帖子来救老子,简直是莫名其妙。”

我想在那个帖子下写个回复,告诉朋友们我好好地在家里,什么事情都没有,不要操心救我了。就在这时,我觉得口渴极了,我就想,先去喝点水再说吧。于是我从书房走到了饭厅里,在吧台上拿起一个玻璃杯子,那个玻璃杯子十分古怪,像个漏斗的形状。

我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玻璃杯。

我管不了那么多了,拿起那个古怪的玻璃杯在饮水器上接水。我按下饮水机的开关,水无声地注入了玻璃杯子,可那个玻璃杯怎么也装不满水,我十分诧异,仔细一看,才发现玻璃杯尖尖的底部竟然是漏的,水都无声无息地流到地板上了。等我换了个杯子再过来接水,纯净水水桶里一滴水也没有了。

我往地板上一看,流到地板上的水也没有了,地板干干的。

见鬼了!

我焦渴难忍,便冲进厨房里,拧开了水龙头。

水龙头里竟然没有水流出来!

这是怎么回事?

我听到了水流的声音,没错,水流的声音是从水龙头里传出来的,我惊喜地等待着水流出来。

水流的声音停止了。

我看到水龙头的出口上挂着一滴晶莹的水珠。

对于焦渴的我来水,那一滴水珠也是那么的宝贵,我迫不及待地把嘴巴凑了过去,可我的嘴巴还没有凑近水龙头,那滴珍贵如金的水珠就滴落在了水斗里……

突然又是一阵震动,我清醒过来,原来我做了一个梦,一个短暂的梦。我回到了残酷的现实中——我在废墟底下埋着,不知道还要埋多久。那是我埋在废墟中唯一的一次短暂的沉睡,而且还做了那样一个梦。后来我才知道,成千上万的朋友在网上为了营救我而奔忙。

从梦中回到现实中后,我惊异我还能够醒来,如果我永远也醒不过来了呢?会不会永远做梦下去?

我告诉自己:“你再也不能睡过去了,沉睡就意味着死亡!”

普集镇、北京、汕头及其他

疼痛总是不安分地刺激着我,我只有忍耐,咬着牙忍耐,不让自己因为疼痛而喊出来,我不会因为疼痛而喊叫。疼痛使我的心脏快速地跳动,我担心自己会因为高血压而血管爆裂,12日早上,我还用电子血压仪量过血压,高压是148,底压是98。

不知道为什么,在疼痛中,我会突然想起那些地方……

普集镇,尘土飞扬的普集镇,它坐落在关中平原的一隅,面目清晰而又模糊。它是我当兵后第一个最靠近部队的县城。它很小,只有一条街从县城里贯穿而过,一泡尿也可以撒完。尽管很乱,它却总是热气腾腾的,像是刚刚揭开的蒸笼,高亢的秦腔总是会穿过飞扬的尘土到达我的耳际。那时我才18岁,一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年龄。

在普集镇的时光依然那么的清纯,没有一丝杂质,尽管因为过错而得过部队的处分。我会把天空想象成是一片海洋,把自己当成汪洋之中的一条船。那时,有一个从未谋面的远在杭州的女孩子,感动着我。记得她叫何国婷,是个身有残疾而又坚强地写诗的女孩子,我们通着信,相互鼓励着往前走。她说,她就是汪洋之中的一条船。在许多心灰意冷的日子,她给了我力量,她让我对自己的理想绝不放弃。现在想起她来,无限地感伤。多年来,我们失去了联系,我在这个暗无天日的夜晚,祝福她。

那个时候,我会在傍晚时,坐在营房后面的围墙上,目光穿过大片的麦地,一直眺望着尘土弥漫的普集镇,想象着一场牺牲。就在我眼前的这片麦地,坠毁过我们空军的战机,那战机的飞行员身体都被烧毁,最后只剩下一颗烧焦的头颅,战友们找到那颗头颅,把它抱了回来……他让我在漫长的军旅生涯中,一次一次地审视着牺牲的涵义。

普集镇,你是中国最平凡的县城,却是那么地让我挂念。此时想能够坐在街旁边路边肮脏的小摊上,吃上一碗凉皮或者一碗泡馍,是多么幸福的事情,那种平凡的幸福多么宝贵,可它们此时离我是那么的遥远,不可企及。

第一次进入北京,是在1988年夏天,经谢平伟的介绍,我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昆仑》杂志社去帮助工作。我是在傍晚时分到达北京的,偌大的北京城让我兴奋而又莫名地惊恐。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踏入这个城市,这个父亲向往了一生的都城。我在迷茫中按谢平伟写的地址,找到了空军大院里乔良的家。那时,乔良已经是蜚声军内外的大作家了,他热情地接待了我。在乔良家里,我第一次喝了红酒,那一杯红酒许多年后才品出味来。第二天,乔良把我送到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把我交给了海波他们。

在《昆仑》杂志社,我学到了许多,我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大门,我突然发现这个世界是多么的奇妙和新奇,可以说,我的文学之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白天,我看着来稿;晚上,我修改自己的第一部中篇小说《红火环》。海波一遍一遍地让我修改,一次一次地给我提意见。他是个完美主义者,对每一篇小说都是那么的苛刻,近乎残忍。也是因为如此,他赢得了军内众多作家的尊重。《红火环》我改了二十多遍,那时没有电脑,是用笔写在稿纸上的,每改一遍,都是重新抄写一遍,三万多字的小说,最后修改完就等于写了六十多万字。它尽管没有在《昆仑》上发表,但却让我明白了小说应该怎么写,那也是我最有效的文学训练。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是部队作家的摇篮,它培养了我。那时,很多作者都在这里帮助过工作,其实是在这里学习怎么写作和做人。许多在这里帮助工作的人,来到北京,都要来这里看看,把这里当作娘家。记得有一次,刚刚转业不久的诗人马合省在一个晚上突然闯入了编辑部,在这里打开一张行军床住下了。那天晚上,我们找了个小酒馆,喝了些酒,听他说了很多关于他在《昆仑》编辑部帮助工作的事情。说这些事情时,他的眼中散发出金属般的光泽,他一直希望自己能够调进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工作,却没有如愿,这成了他一生最大的遗憾。

北京,这个每粒沙尘里都充满文化味儿的城市,这个大得毫无规则的城市,让我这个懵懵懂懂的山里人备感温暖。想起北京,我就会想起那些夜晚,我一个人站在西什库茅屋胡同,呼吸着微熏的空气,想象着自己是一尾误入大海的小鱼,自由而又茫然的情景;有时,我也会站在西什库教堂的门口,感觉到一种力量在召唤我,我不知道那是不是神的力量,我一直想踏进教堂的门,可我内心有种恐惧,最终没有踏进那扇门。我也会想起那些关爱着我的师长们:丁临一、郭晓晔、程步涛、李晓桦等。

汕头在我的记忆中永远充满了海腥味儿。

那种浓烈的海腥味让我在这种情境下忧伤。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个地方,我在那里度过了军旅生涯中最长的一段时光。许多个早晨,我会在明晃晃的阳光和飞机的轰鸣声中走向机场,和战友们一起体验着辛苦和快乐,汗水肆意地从头脸上滑落,畅快淋漓……

那个地方有快乐也有伤痛。很多时候,自己给予别人的,永远没有别人给予自己的多,包括友情和爱。想起郭作哲、陈跃子、庄奕龙、王亚、刘桂书他们,我内心总觉得对不住他们,因为他们的淳朴善良,因为他们总是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我、安慰我。在那个物欲横流的地方,我有那么多真诚的朋友,是我的幸运。现在,我想起那个地方、那些人,犹如梦境。我还想起了那个叫“利宝”的酒吧,那时,我经常一个人坐在一个靠窗的位置,迷茫地看着窗外大街上的情景,希望有一个女孩子穿过街道的斑马线,来到利宝酒吧……那一切都在我的疼痛中变得那么的不真实了……

同类推荐
  • 三峡交响曲

    三峡交响曲

    这是一首表现三峡工程建设的长诗。诗人将长诗置于广阔而深远的历史背景上,经过精心选择,择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件、人物、场景和画面,歌吟了三峡工程的宏伟与壮丽,描绘了三峡工程建设者的英雄群像, 现出他们朴实的品质和献身精神,使长诗涵蕴工程可歌可泣的场景、人物和故事,从而使长诗具有了深远的历史感和浑厚的文化意蕴。
  • 私窥江湖

    私窥江湖

    江湖文化在中国社会有深远的影响。中国人几乎人人都认为自己“身在江湖”,必须遵循一些江湖规矩,却又普遍将江湖想象为一种遥远的武侠社会,对它的神秘和快意恩仇欣羡不已。本书作者认为江湖是一个游离于皇权统治的主流社会之外的体系,有自己的江湖规矩、江湖习气和江湖仁义。它隐身在传统社会的灰暗角落,依靠自己固有的逻辑,潜行在黑白之间,影响着主流社会的走向。
  • 先知(纪伯伦全集)

    先知(纪伯伦全集)

    《先知》一直被视为纪伯伦一生的巅峰之作,自出版以来赞美始终不绝,被人誉为“小圣经”“东方赠送给西方最好的礼物”等。纪伯伦因此书声名大振,被世界认识、关注。此书收录了《先知》、《先知花园》、《先行者》等多部散文诗集,讨论了爱、婚姻、施予、悲欢、自由、时光、善恶、美、死亡等多个世界之源问题,承载了纪伯伦最厚重也是最成熟的思想,而散文诗中的语言优美绝伦,因此《芝加哥晚邮报》称:“真理在此,用黎巴嫩式的美、音乐和理想主义表现出来的真理。”
  • 一个人也要优雅前行

    一个人也要优雅前行

    记忆是难弃的影子、伴着生命前行,思绪从一片萌芽开始,走过岁月的春天。不问天涯路多远、光阴里的浅吟低唱在须弥间已经失声。结于内心的茧在柔软的心海浸泡多久才能破开,而一旦回忆融入内心的温度,眼前闪烁的还是一张明亮的天空。当你从岁月深处走来,谁也不会把天涯望断,我们聆听生命的回声,朱颜未改,青春已逝。缠绕在心尖的红线是染透的相思血,当岁尾的风迎着寒冬的叹息,命运的果核被无情敲开,再也看不到青春的暗记清风吹散离别,阳光铺满小径,或者TA一直刻在记忆,刻在攀望不到的悬崖。
  • 第四极(下)

    第四极(下)

    这是公元1912年早春的一天,以英国上尉罗伯特·斯格特为首的五人南极探险队,经历了数月地狱般的旅程,终于成功到达了南极点。就在他们准备欢呼胜利的时刻,却突然发现:挪威人阿蒙森已于四周前在这里插上了他们的旗。在一场冲击南极点的较量中,斯格特失败了。“最糟糕的事情发生了。”既愤怒又悲伤的斯格特在日记中写道:“再见了,我所有的梦想。我的上帝!这真是个可怕的地方,我们使尽了全力,却无法得到第一人的荣誉……现在我们要回家了,这将是场艰苦的斗争,我不知道我们能否回去。”他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热门推荐
  •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是一个多年项目的成果,旨在探讨如何根据当代中国急剧的社会变动,特别是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的经验事实,从理论的角度认识文化与社会转型间的关系,转型的性质和动力,特别是实现转型的机制和未来走向,足资借鉴。
  • 麻醉安全与质量管理

    麻醉安全与质量管理

    该书提供了麻醉相关技术,麻醉临床争议与进展 ,危重、疑难患者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麻醉实践中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介绍。该书结合临床麻醉实践情况,论述了对手术麻醉的安全和风险等方面情况的认识,提出了加强手术麻醉质量管理的建议,进而有效减少医疗纠纷,从而保证手术麻醉的安全及质量管理。
  • 泰拳(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泰拳(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泰拳是一种运用拳、肘、腿、膝进行实战对搏的功夫,注重功力纯至和技术精细,其中“铁肘、钢膝、千金腿”被誉为泰拳的“三大杀手锏”,在擂台上曾令许多的功夫高手俯首称臣。
  • 上品丹法节次

    上品丹法节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萧先生的一往情深

    萧先生的一往情深

    【新书《春闺锦谋》已发~请多支持】俗话说得好,老婆是用来宠得,孩子是用来坑的。关于衣服:萧承宇:“老婆穿什么都好看。”“真的吗?”云霏霏害羞得低下头,耳边又响起某人暗哑的声音:“不穿最好看。”云霏霏:“……”关于孩子:盼盼:“粑粑粑粑,如果我和妈妈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萧承宇头都未抬:“救你妈妈。”盼盼哭唧唧:“我是你亲生的吗?”萧承宇:“你会游泳。”盼盼:“这就是你从小逼着我学游泳的原因?”“不是。”萧承宇对上自家娃愤怒的眼睛,继续说:“为了避免将来有人问你,你妈和你女朋友同时落水,而你不会游泳的尴尬。”盼盼被安抚了:“粑粑,你真好。”萧承宇抬眸问道:“所以,你先救谁?”盼盼:“……”我才五岁,为什么要给我这种送命题?
  • 大领导的小妻子

    大领导的小妻子

    安雪被另结新欢的丈夫郑余所抛弃,偶然与邻居雷从光发生了交集,她的命运就此改写的故事。高干家庭出身的雷从光开始根本看不起安雪,但在一个个啼笑皆非的遭遇里,终于认清了自己的内心,并爱上了安雪。一个是步步高升的高官,一个是扎在人堆里半点不打眼的离婚女人,排除高干与寒家的贵贱、高级知识份子与普通工人的家庭背景、雷家长辈的不接受、未婚青年童远和多金总裁樊达对安雪的追求等曲曲折折,他们开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谁说领导就天天开会、检查工作了?谁说领导就不能恋爱了?雷从光这个领导就恋爱了,还跟一个“弃妇”!
  • 一个人的故事会

    一个人的故事会

    这些故事每每回想起来,总有那么点飘渺的意味,像是梦里得来的故事,却在醒来后觉得更真实。
  • 狂妃出没

    狂妃出没

    她是花家有名的花痴女,三岁被花家老爷捡回养大,只是花家人却不知她是一只猫妖……被打回原形,再次睁眼的她,花痴女成了狂傲王妃,嫁的还是一个死去多年的病王爷,她更是被这洛城的王爷当着众人的面被骂成不知廉耻,一夜之间臭名昭著!可是,好好的,偏生多出一个面具神秘人来,没事要她再嫁,没事要她保护,没事要她出头……终于在某日,她才知道他竟然就是……当她遇到了面具神秘人。男子勾起一抹笑,茶色眼眸里竟是玩味笑意,虽看不清模样却风华绝代,“娘子,你是来助为夫一臂之力的吗?”说话间靠近某女,却不料喉前抵住一把锋利匕首。她瞬间化身冷血鬼魅,“说,你到底是谁?”某男淡定从容,“孩子他爹!”
  • 至尊师道

    至尊师道

    穿越大陆,进了群,收了几个徒弟!本来以为自己是当保姆的命,谁想到……几个徒弟都成为一方大佬了!
  • 名门家训

    名门家训

    陶清澈编著的《名门家训》精心挑选了古今二十四篇名门家训,既有诸如孔子、孟子等先贤圣人的家训,又有当代诸如傅雷、唐英年等名家的家训,从古及今,一脉相承。作者又从中去粗取精,抽离出其中的经典家训名言,进行了独到而细致的分析,得出了新颖而富有实效的家训心得,《名门家训》义理深邃,解读浅显,相信能帮助家长培育出全面发展、才能出众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