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8200000004

第4章 助燕复仇,苏秦入齐设下连环计(4)

魏厓以为,秦国和齐国的联合要得到进一步加强,必须在形式上有所突破,最好的办法是给对方上一个尊贵的称号,见面互相喊几句万岁,甭提多亲热了。至于上什么称号,“王”肯定不行,当时天下各国都已先后称王,连宋国都给自己上了个王号,王已经不值钱了。一定要比王更为尊贵才行。魏厓想来想去,最后决定,那就让齐、秦二君并称为帝吧。秦称为西帝,齐称为东帝,东成西就,共治天下,岂不快哉!

对于齐闵王而言,齐国和秦国结盟,他是欢迎的。但结盟不是结婚,一旦他接受这个东帝的称号,齐国和秦国就牢牢绑在同一辆战车上,要白头偕老、生死与共了。这是他不能草率答应的。更何况,秦国还有一个附加条件,称帝之后,两国推动齐、秦、韩、魏、燕五国联合,共同讨伐赵国,瓜分其土地,那就更要慎重考虑。

齐闵王正在为难,苏秦来到了临淄。齐闵王顾不上听燕王的道歉,那不过是双方的一点小摩擦,能有多大个事呢?称帝才是大事。他拉着苏秦的手,急切地问道:“秦王派魏厓来,要我称帝,您认为怎么样?”

“原来是这样啊!”苏秦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这是一个全新的介入。他一边整理思路,一边说道:“您提出这个问题太突然了,我完全没有准备……称帝是大事,必须全面分析利弊。”

齐闵王:“对,您说得对。”

“如果不同意秦国的请求,就会与秦国发生矛盾;如果答应了秦国的请求,那就会得罪其他诸侯。”

齐闵王:“啊,为什么?”

“您想想看,连周天子都不过是王,你们却称了帝,这不是把大伙都比下去了嘛(齐闵王皱了皱眉头)。当然,以齐国的实力,称帝也未尝不可。再说了,您的先祖陈氏,本来就是舜的后裔,血统高贵,非一般王侯可比(齐闵王笑了)。下臣的意见是,您不如答应称帝以应付秦国,但是又不马上举行仪式,等到秦王举行了仪式后,看诸侯们的反应再说。诸侯如果都没意见,那么大王也称帝;诸侯如果意见很大,大王就不称帝。至于进不进攻赵国,到时视情况再定,如何?”

齐闵王连连点头称好,心里想:不愧是苏秦,三言两语便将问题分析得如此透彻,提出的解决办法也是可进可退,大有回旋的余地。

会谈结束的时候,齐闵王突然提出:“齐国的相国吕礼因为身体原因,正准备退休,如果先生不嫌弃齐国弱小的话,便兼任齐国的相国如何?”

这正是苏秦所盼望的。他谦虚了两下,接受了齐闵王的好意。在《史记》的记载中,苏秦曾经佩六国相印,当然是夸张的描写。事实上,苏秦确实佩过齐、燕两国相印,这是不含糊的。

魏厓得到齐闵王肯定的答复,兴冲冲地回到咸阳复命。

公元前288年十月,秦昭王驾临宜阳,在那里自立为西帝,并且邀请天下诸侯前往观礼,结果可以想象,响应者寥寥无几。

当时孟尝君已经到了魏国。魏昭王接到邀请,曾经问孟尝君的意见。孟尝君冷冷地说了一句:“您难道忘了楚怀王的下场吗?”吓得他不敢再提。后来,在孟尝君的引导下,魏昭王反倒是去了一趟邯郸,进行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

在这次访问中,魏昭王先是送了两座城给赵惠文王作为“养邑”,又将河阳、姑密(均在今河南省孟县)两城献给李兑,作为他儿子的封邑。

河阳是黄河中段的主要渡口,曾经一度被秦国攻占,后因不便坚守而归还魏国。魏国将河阳献给李兑,其用意很明显,就是要造成秦国对赵国的更大不满,从而将赵国彻底推向秦国的反面。

种种信息反馈到临淄,当齐闵王再来咨询苏秦的时候,苏秦便给了三点意见。

第一,果断放弃帝号,使得“天下爱齐而憎秦”,占领道德制高点;

第二,解除齐、秦联盟,迅速向赵国靠拢,并发动诸侯讨伐秦国;

第三,从过去的经验看,齐国讨伐秦国,山长水远,每次都是一无所获。所以,讨伐秦国仅仅是个借口,目的是趁机出兵进攻宋国,一举将宋国吞并。

“如若吞并了宋国,大王的霸业就建立起来了,即便没有东帝的名号,实际上也就是东帝了。”苏秦绕来绕去,最后还是回到宋国这个话题上。

只要齐闵王敢咬钩,即便他是条一千八百斤重的大海鱼,苏秦也能把他钓上来。

齐闵王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苏秦的建议。

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计划。从一开始,齐国就欺骗了秦国,诱使秦王称帝,使之成为全民公敌;接着齐王放弃帝号,取悦天下诸侯,并发动诸侯伐秦;最后,齐国的目标并不是秦国,而是宋国。整个计划环环相扣,深得《孙子兵法》中“以迂为直”的精髓。但是,如果齐闵王足够睿智的话,他应该不难发现这个计划存在一个致命问题:如果实施,齐国将失信于天下。

同年十一月,齐闵王邀请赵惠文王到东阿会面,双方约定“攻秦去帝”,并由苏秦担任联络员。

秦昭王在宜阳称帝,矛头直指赵国,赵国一度十分紧张。齐闵王这一表态,让赵惠文王心里一块大石头落地,庆幸之余,不由得对苏秦极为感激,便也给了苏秦一个武安君的封号。

同年十二月,齐闵王宣布废除帝号,号召天下诸侯“共诛暴秦”。

第二年(公元前287年)夏天,齐、赵、韩、魏、燕五国军队开始会合,准备讨伐秦国。苏秦作为联军的总调度,来往于燕、魏、赵、韩各国宫廷,督促各国快速进军。

奇怪的是,苏秦越是督促,各国的行动越慢。

韩、魏二军动作最快,但是由于大雨连绵,未能如期抵达指定位置。赵国答应征发全国壮丁,但是奉阳君李兑公开怀疑齐国和楚国暗中勾结,想要和秦国讲和,因而需要齐国拿出进一步的诚意(说白了,就是想要齐国承诺将陶地划给他当封邑)。燕国又派出两万军队,自备干粮到齐国,但是因为上次张库这件事,齐、燕双方心里都有点疙瘩,指挥起来不怎么灵光。

作为联军统帅的齐闵王,对这一切并不在意,反倒是下了一道命令给魏国,要魏国关闭魏、宋边境,断绝两国之间的交通。

魏国接到这道命令,立马猜出了齐国的用意——有孟尝君在,这点雕虫小技岂能逃过他的法眼?魏昭王明确拒绝了齐闵王,而且将消息及时反馈到邯郸。

赵国迅速做出反应,向齐国发出战争威胁。魏国也陈兵魏、宋边境,随时准备争夺宋国。孟尝君抓住这个机会前往赵国活动,游说赵国与魏国、燕国联合,共同讨伐齐国。一时之间,联盟内部形势汹汹,所有的矛头都直指齐闵王。

齐闵王无奈,只能求助于五国合纵伐秦的总设计师苏秦。

苏秦开出药方:“欲得宋国,必先安抚赵相奉阳君和魏相孟尝君。不如做一笔交易,私下里将宋国的陶地许给奉阳君作封邑,将平陵许给孟尝君作封邑。”

这个药方本身显然是没问题的,但是实际效果大有问题。

奉阳君李兑收到齐闵王的承诺,喜上眉梢,很快答应了齐国的要求,甚至表示愿意和齐国联合共同攻宋。孟尝君田文则对此不屑一顾,三言两语将齐国的使者打发走了。

孟尝君还不知从哪里得到了李兑与齐国勾结的情报,于是亲自跑到赵国,与历来主张联秦抗齐的将军韩徐接上头,提醒韩徐要注意李兑的动向。

这样一来,赵国内部就出现了两种声音。韩徐主张赵国与魏国联合,拉拢燕国共同攻齐;李兑主张赵国与齐国联合,共同瓜分宋国。奇怪的是,李兑也得到了孟尝君与韩徐密谋的情报,并且在朝堂上公开揭露出来,认为韩徐这是吃里扒外,没有站在国家利益的立场上想问题。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都说对方是“赵奸”,自己才是真正的爱国者,而且不约而同地在宋国问题上主张采用强硬立场,好撇清自己与“境外势力”的关系。

最后的结果完全出乎齐闵王的意料——赵国决定与魏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齐国。韩国历来与魏国同呼吸共命运,也将矛头调转来对准齐国,由此出现了“天下之兵皆去秦而与齐争宋地”的局面。齐闵王见势不妙,于当年八月宣布解散五国联军,将齐军撤回国内。

闹闹腾腾的五国伐秦,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无功而返了。但也不能说完全是无功而返,至少秦国被吓了一跳。秦昭王赶紧取消了帝号,把以前掠夺的温(今河南省温县)、轵、高平(均在今河南省济源)等地归还给魏国,又向赵国归还了坙(jīng)分、先俞两城。

只有齐国还是像以往一样,不但一无所获,还惹上了一身骚。

同类推荐
  • 虎口拔牙

    虎口拔牙

    在明朝嘉靖年间,浙江省淳安县有位县令,名叫海瑞,字汝贤,号刚峰,乃广东琼山人。海瑞后来官升御史巡抚,为人一世廉洁,两袖清风,刚直不阿,兴利除弊,抑制豪强,扶植贫弱,颁行“一条鞭法”。可谓“徇私枉法用鞭刑,王子犯法与民同”。据史记载和民间传说,海瑞背过纤、罢过官……还没听说他在虎口里拔过牙。
  • 武当一剑

    武当一剑

    本书是梁羽生武侠小说的封笔之作,小说以一宗十五年的悬案为线索展开情节,讲述了明末武当派门下耿玉京的传奇经历。明朝末年,关外后金兴起,虎视关内大明江山。而明廷腐败,两湖大侠何其武为首的武林侠士成为抗击后金的一股重要力量。女儿何玉燕却爱上他的二弟子耿京士而于一年前与耿私奔辽东。这天深夜,离家一年的耿京士、何玉燕准备回家待产,不料变生不测,何其武被人害死,而一切嫌疑均指向耿京士。戈振军收养了耿玉京,并将其交托于朋友蓝靠山夫妇而改名蓝玉京,而后孤身上武当山,被武当掌门无相真人收为关门弟子,道号不歧。同时将玉京收为义子,带在身边学艺。
  • 挽歌行

    挽歌行

    抱琴很清楚地记得,那一年,她六岁,由老仆宁妈妈带着,去江南拜师学艺。那一天,江南下了特有的霏霏细雨。抱琴倚在乌篷船舱里,任蚕丝般柔嫩的雨屑轻盈无声地从她的双颊滑落。透过舱壁不规则的窗口,抱琴第一次看见了江南的景致:水泽中一洼又一洼细而连绵的涟漪;高傲地伫于屋甍瓦尖的短腿鸟雀;掩映于斑斓油纸伞下,隐隐行走的红袖……真如画师飘逸且又凝重的一笔,怎一个心醉了得?过了浑圆的半月形石拱桥,一橹至岸。到了,到了。抱琴踩着湿腻腻的船板,仰头凝视牌匾上三个大字——游雪斋。“真是好名字呀!”抱琴喃喃道。
  • 天国的月亮

    天国的月亮

    那是初秋的一天上午,我正坐在《卫南晚报》记者部里,思考着今天该找什么新闻线索,以确保完成每月见报十五篇的采写任务,这时桌上的电话响了,我接听后话筒里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请问,这是《卫南晚报》吗?”“是的。”“请帮我找一下郁松记者吧。”“我就是,” 我闻听一愣,“请问您是哪位?”“啊,那太好啦,我写了一篇稿子,想送给你看看,请等我一会儿,我马上赶过去。”
  • 沙苑人家

    沙苑人家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陕西关中东部沙苑地区农妇刘东霞在生活困苦的压力和重男轻女思想的驱使下,将自己病重的年幼女儿春草丢弃在黄沙窝窝里。春草被执行任务回来的派出所民警宋大成捡拾回家并抚养长大。小说围绕刘东霞长达三十五年的丢亲、思亲、寻亲、见亲的故事,塑造了十多位个性鲜明、命运多舛的人物形象,演绎了农村家庭三代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和非亲家庭成员之间的生活矛盾和感情纠葛。小说浓缩了中国陕西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刻画了陕西农民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生生不息的精神,赞扬了人性之美和人性之善,揭示了人们只有选择大爱和包容,才能获得美满和幸福。
热门推荐
  • 杏香劫

    杏香劫

    凌驾盛世后宫的皇贵妃,不得已被迫毒杀其身。为情重生,却阴差阳错,重生于破落的下马皇帝家。破落艰辛的败位皇家,掩盖着太多的秘密和杀戮……一切必须重新来过……包括爱与恨!
  • 带我走,去远行

    带我走,去远行

    世界上有一些人走遍了万水千山,可是有些人,他们只留守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从出生到死亡,始终不曾离开过。有时候,我们对一个城市有所留恋,不仅仅是因为城市本身,还因为这里的人。
  • 重生之古代农家生活

    重生之古代农家生活

    林舒重生在了同名同姓的村妇身上,睁眼面对的就是三餐不继的窘境。至于丈夫生死不明,孩子不是自己的,这些都不在林舒的考虑范围之内,当务之急就是要先找到吃的,填饱自己的肚子。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前世不过用来消遣的游戏竟然也随着而来。且看林舒如何求得生存,带着两个包子找到自己亲爹。
  • 天下为公:孙中山思想家剪影

    天下为公:孙中山思想家剪影

    本书对孙中山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思想资源、知识构成以及孙中山为实现其思想所进行的学术探索和革命实践,做了全面的论述,勾勒了孙中山伟大的革命先行者的形象,其中的挖掘了海外文献以及档案材料,提出了创新性的学术见解。作者认为,孙中山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充分吸收了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近代以来的思想、科学等资源,形成了以三民主义为核心的“天下为公”思想,彰显了博爱的精神。
  • 幻之狱

    幻之狱

    锲子古道红棺青州古道,百年沧桑,路边落满了枯叶。一道冷冽寒风吹来,树叶随风飘向黑色古道的深处,深处渐渐有一辆驴车而来,驴子瘦得只剩下皮包骨,耷拉着脑袋毫无生气。驴车迟缓,车旁跟随着一个男子,长发挡住了他半张脸,但仍可看到他左眼至嘴角一道狰狞的青色胎痕。他背上有一个奇形怪状的长包袱,男子每行一步包袱便随之轻微颠簸一次,如同成为了男子的一部分。寒风夹杂枯叶袭来,吹开了驴车遮帘。帘后露出了一个三十多岁妇人的面容,神情憔悴,在她身旁竟有一副四尺红棺。红馆散发丝丝寒气,妇人不由打颤,但仍然咬牙坚持。
  • 幔亭集

    幔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木传说

    神木传说

    神秘的金丝楠木,复杂的人物情感,令人匪夷所思的奇幻场景,桃源、洞葬、汉墓、尸坑、木棺、异兽、苗蛊……一切皆因神木而起。
  • 异界游戏之旅

    异界游戏之旅

    这是系统文,也是修炼文,主角虽拥有系统但并不无敌,系统只是辅助成长的工具而已,按照任务一步步变强,让剧情从平淡慢慢的走向高潮这样才会有意思。(第二本小说,写的不好,不喜勿喷。)简介:罗阳在玩网游时,灵魂被一个系统带到了异世界,他这个携带着系统的外来者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他在不熟悉的世界中又该如何生存呢?小说的内容会给你答案。
  • 错惹腹黑上司

    错惹腹黑上司

    她是年纪轻轻便声名远扬的高冷大夫,他是纵横商场的腹黑男人。她无意间救了他,他却有意的赖上她。每个人都有难言的秘密,当他们渐渐看懂理解彼此……“可我不会喜欢人。”乔玖恩有些茫然的看着眼前英俊多情搂着自己的男人。他在她耳边呢喃:“没事,我教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醒在末世前

    醒在末世前

    当从梦境醒来,睁开双眼,秦汉已经踏上了一条救世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