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3300000026

第26章 初露锋芒

“岂止是瞧不上我等,就连大总管,恐怕也没被他放在眼里!”赵君用终于找到了盟友,狠狠瞪了朱大鹏一眼,落井下石。

再看朱大鹏,一时间,竟然被委屈得两眼通红。原本可以活活将赵君用气死的嘴巴里头,除了反复强调“我没有”这三个字之外,再说不出任何词来。

“好了,此事到此为止!”芝麻李又拍了下桌案,制止了赵君用的借题发挥。“没有就没有罢,况且即便有了,也很正常!谁年青时候不是这种鸟样子,比起我当年那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德行来,朱兄弟已经稳重多了!”

“呵呵呵!就是,就是。我们这么大的时候,天天觉得自己能上天摘星星!”彭大、潘癞子等人赶紧插科打诨,谁都不想让矛盾继续激化下去。

芝麻李却比在场任何人都磊落,先给替朱大鹏找足了台阶下。然后又清清嗓子,继续对他吩咐道,“你如果觉得赵长史的话里有纰漏,就赶紧说出来。事关几万人的命,千万不要有所避讳,,知道么?!”

“是!”朱大鹏感激地看了芝麻李一眼,小声答应,“末将刚才的确觉得赵长史的话里,有很多不妥当的地方。怎么说呢,就是,就是太空洞。只顾着高屋建瓯了,却忘了打地基!”

“哈哈哈哈.....”众人闻听,又是一阵不管不顾的大笑。都觉得这朱八十一是傲气也好,是不会做人也罢,至少,这小子有傲气的本钱。就像这种盖房子不打地基的比方,大伙可能一辈子都说不出来!

“赵长史勿怪,小子说得也是一家之言,未必见得完全正确!”眼看着赵君用又要在笑声里暴走,朱大鹏汲取先前教训,低声出言安抚。

“哼!”赵君用以一记冷哼作答,强行压住心头邪火,避免再当众与此人冲突。

“小弟接下来的话有些刺耳,诸位兄长勿怪!”吃足了刚才差点犯众怒的亏,朱大鹏又四下拱了拱手,提前打起了预防针。

然而,他接下来的话,却又锋芒毕露了,丝毫不给众人留任何脸面,“咱们徐州军全歼来犯的朝廷兵马,威震天下,固然是朱某所盼。沿运河北伐,直捣大都城,捉了狗皇帝来给大伙刷马桶,听起来也非常痛快。可要做到这些,首先咱们得击败城外来犯的鞑子。如果做不到这一条,今天在这里哪怕说出个花来,照样是在做白日梦!”

“那倒也是!”有人觉得他说得在理,轻轻点头。

但大多数将领,心中先前被赵君用给鼓动起来的热情还没褪去,挥挥胳膊,豪气万丈地说道:“击败鞑子有什么难的?莫非带着十倍的兵力,还会打败仗不成?你小子也太涨别人志气了吧!”

“不是小子涨别人志气。如果打仗人多一方必定会胜,自古以来,就没什么名将了。大伙都拼命招兵,到时候,站在面对面数人头就是!”朱大鹏毕竟是论坛上泡出来的,不管懂还是不懂,斗嘴却轻易不会输给任何人。笑呵呵一个比喻,就将大伙的错误想法,给放大了十倍,摆在了桌面上。

“这,这话也对!”众人无法反驳他,呲牙咧嘴,很不情愿地承认。

“还有!俗话人一过万,成堆成片。命令如何往下传达就是个麻烦。不信大伙自己想想,平时练兵时,最多可以让多少人听见你在喊什么?都说鸣鼓则进,鸣金则退,鼓敲一通是什么意思,敲两通是什么意思,大伙提前约定过么?底下的弟兄们又知道么?如果换成令旗的话,大总管这边怎么挥令旗,什么颜色的旗帜挥几下表示什么意思,大伙能看得懂么?”

二十一世纪论坛上打嘴仗,最为重要一点是,我自己虽然不懂,但却可以把你问得瞠目结舌。按照上辈子的习惯,朱大鹏今天火力全开,登时,令所有包括芝麻李、赵君用两个在内的所有将领,全都变成了哑巴。

“还有,临阵时谁冲在最前面?谁打第二波?谁侧面接应?谁绕道敌军背后去偷袭?都得有个说法吧?”既然已经把话题说到这份上了,朱大鹏索性一刀子捅到底,“还有,还有各兵种的协调配合。长枪兵站在什么位置,刀盾手站在什么位置,弓箭手又站在什么位置,也必须要有个安排。要知道两军交战,只要对方阵形不乱,咱们即便人再多,能于对方接触上的,也只有前面几排。连两个打一个都未必能做到,更甭说十来个人一拥而上了!”

“这.......”众人开始越听越惊诧,越听心里越发虚,额头上的冷汗淋漓而下。包括赵君用自己,虽然眼神依旧尖锐得能杀死人,内心深处,却不得不叹息着承认,姓朱的小子想得的确比自己深一些,说得这些东西,也句句都敲在了点子上。

然而佩服归佩服,他却不能容忍被一个后生小子,当众拆了自己台。于是没等朱大鹏把话说完整,就撇了撇嘴,大声打断,“这个,大伙的确都不知道,事先也没做过相应训练。既然朱兄弟你提出来了,能教教我等,具体该怎么做么?!”

“我也不清楚!”若论知识面的广博程度,融合了二十一世纪灵魂的朱八十一,绝对占据了先天优势。但一涉及到某个点的深入探讨,他便立刻现出了原型。想了片刻,无可奈何地承认,“末将今天将这些疑问提出来,只是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咱们大伙今天群策群力,总能将具体细节补充完整!”

“嗤!我当你无所不能呢,原来也是个卖嘴的货!”赵君用立刻找到了机会,冷笑着嘲讽。

“行了,老赵,朱兄弟现在能把问题提出来,是件好事!”唯恐二人再起冲突,芝麻李及时出言打断。“咱们大伙现在就想,看看能不能临阵磨枪。那鞑子的大队人马即便今天赶到,也像你说得那样,早已筋疲力竭。不可能立刻就开始攻城。咱们就让他们多活几天,等把朱兄弟说的这些安排清楚了,再出城决一雌雄!”

后半句话,是对在场所有人说的。众将闻听,又齐声称是。然而答应得虽然痛快,具体商量事情时,他们却变成了泥塑木雕。谁都指望同伴们替自己拿主意,谁都希望坐享其成。

随后的讨论进行了整整一个上午,大部分时间里,都是芝麻李、赵君用、朱大鹏三个人在说话,偶尔加上个毛贵,则是只言片语,只能起到锦上添花作用,无法和其他三人步调一致。但艰难归艰难,徐州军今后出战的大致阵形和各军位置,以及号角和令旗所代表的涵义,倒也讨论出来了个基本雏形。

其他,各兵种配合暂时不用考虑,眼下徐州军中最多的兵器是长枪和朴刀。弓箭不足三百,马匹也只在百位数。复杂的阵形变化也不用考虑,十几万兵马都没经过严格训练,能把队伍站整齐了就已经非常不易。此外,顶多再加一个各军主将的认旗识别,眼下算得上核心的将领只有十几位,把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按人头分派一下,倒也没多大麻烦。

在讨论过程中,赵君用的贡献,大伙有目共睹。此人虽然心胸有些狭窄,做事也有些眼高手低。但头脑的灵活程度,却绝对是一等一。朱大鹏提出来的那些问题,只要多花一点儿时间和精力,他总能找出个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来。即便有些脱离实际,被朱大鹏再次挑出毛病之后,也能尽快找到修正办法。到后来,干脆二人一个只负责提出问题,一个只负责寻找解决办法,倒也配合得相得益彰。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下午未时,也就是朱大鹏在后世的两点左右。芝麻李看看手里厚厚的一叠子纸,伸了个懒腰,叹息着说道:“唉,早知道这样,真该把老赵和朱小舍早点弄到一起去,让他们俩互相搭配着干活。也不至于明天就要跟鞑子开战了,今天才发现这么多事情都没有干!行了,就这样吧,也不用弄得再细了。再细,我这个大总管都晕头转向了,更何况底下的弟兄们!”

“嗯,再细,末将也无能为力了!”朱大鹏想了想,轻轻点头。

赵君用也累得脸色煞白,靠在椅子背儿上直喘粗气。半晌,才抬起头,有气无力地看了朱大鹏一眼,低声说道:“你小子是个有真本事的,老赵先前看错你了!今天先当着大伙的面儿先给你赔个罪,等打退了鞑子,再摆酒认错!”

“不敢,不敢!”经历了一上午的磨合,朱大鹏对赵君用的印象已经改善了许多。此刻听对方说得诚恳,连忙站起来,用力摆手。

见二人又有了客气起来没完的趋势,芝麻李站起身,大声打断,“好了,这些废话以后再说,都是自家兄弟,偶尔红一次脸,谁都别往心里头去!”

随即,他又将手里的纸张拍了拍,冲着所有人说道:“这东西,我今天下午就找人誊写几十份出来。你们这些家伙,不管认不认字,都给我拿一份回去背熟了,谁也不准偷懒。不但这次杀鞑子用得上,今后再跟鞑子打仗,也一样缺不了!滚吧!现在都滚回各自的营房去激励弟兄们。老子今天不管你们的饭,改天杀光了鞑子,咱们再一起痛饮!!”

“是!”众将齐声答应着,站起身,大步走出府衙。

因为劳累过度的缘故,朱大鹏和赵君用两人走在了最后。芝麻李将大伙的讨论结果交给了心腹请人去誊抄,自己也跟在后边送了出来。还没走到府衙门口,就听见外边传来一阵纷乱的嚷嚷声,“这是谁的兵,谁的兵,好生齐整?!”“是左军,没看排头兵举的旗子么,是朱八十一那小子手下的儿郎。这小子,真的有一手!”

“坏了,光顾着讨论战事,把他们给忘了!”朱大鹏先是愣了愣,迅速想起来,自己跑到府衙议事前,曾经吩咐徐洪三去召集亲兵和战兵。自己在里边忙忙碌碌地跟赵君用等人讨论了两个半时辰,这些弟兄们,也在府衙门外站了整整两个半时辰!

怀着几分愧疚,他加快脚步往外赶。一出大门,就看见五百多名弟兄,行列分明地站在正对大门口的空地上。虽然其中大部分人手里只有一根长矛,身上没穿任何甲胄。却个个抬头挺胸,身体竖得如标枪一样笔直!

同类推荐
  • 第21次是国家公祭

    第21次是国家公祭

    1994年12月13日,南京创新性地在历史上首次举办悼念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仪式,此举开创了如何举办群众性纪念抗战期间遇难同胞活动的先河,在全国抗战类博物(纪念)馆范围内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此后的20年时间,江苏省暨南京市先后用佛教、文艺、烛光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还曾经把纪念活动办到美国旧金山,并且多次邀请国际友好人士来宁参加和平集会,在海内外产生一定的正效应和积极影响。从2014年开始,连续20次的12月13日地方性纪念活动,将演变为国家公祭。本书详细介绍这一活动个中经历,揭示由量变到质变的全过程,披露其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 重生大宋之一手遮天

    重生大宋之一手遮天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这是每一个男人的梦想。江山在手,美人我有。写江山战争的多了,就来写写美人,写写武功与江湖,来一次艳说。一觉醒来,本是太子的赵桓换了了千年后的灵魂,拥有了千年后的思想,他要改变命运,不想做那个倒霉短命的宋钦宗,于是,武功来了,美女来了。金国来了,要抗争与征服;西夏还存在,要灭掉;吐蕃也要收复;还有小小的大理,也要收归版图。高丽还在叫嚣,倭寇竟然横行,这让拥有超越时代千年思想智慧的他怎么忍受得了!这里有才华横溢又昏庸无能的宋徽宗,有艳名流传千古的李师师,有尊贵艳丽的皇后,有权倾天下的宰相蔡京,有流芳千古的文人骚客,有精忠报国的岳飞诸将。*********************************以下是书友群,欢迎大家加入,对本书有建议的可以和我提。加了一个的请不要重复加。群1:45193340
  • 贞观萌国公

    贞观萌国公

    作为混混,最会审时度势,察言观色,一朝穿越,为了讨口饭吃在帝王面前装傻卖萌,没想到竟混得风生水起。满朝文武谁不知道傻儿是个福将,最得皇帝信任。
  • 波澜壮阔的世界近代史

    波澜壮阔的世界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在200多年的时间洪流中逐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并向帝国主义过渡。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到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世界近代史可以说是一部改革史、一部战争史。以史为镜,在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才能让我们更好的前行。
热门推荐
  • 我爱你就如我热爱生活一般

    我爱你就如我热爱生活一般

    我热爱着生活,却不知怎样才算热爱;就如我深爱着你,却不知怎样爱你!希望回首,谁都不会有后悔的念头。
  • 浮沉劫之缠恋

    浮沉劫之缠恋

    当爱已成执念,唯有牵手,才有好的结局。当我独立流泪委屈求全时,他默默地陪在我身边逗我开心;当我陷入绝境万念俱灰时,他勇敢地拉住我的手带我脱离;当我背负过去黯然疗伤时,他坚定地跟在我背后给我鼓励;当我正视阴谋绝地反击时,他果断地冲在我前面替我还击。他说每个受过伤的女人都有一次再爱的权利,他的爱已成执念,唯有给我幸福,才有好的结局,我相信了,他让我有了再次被爱的勇气,那么,我愿与他并肩携手,缠恋到底。
  • 花朵盛开的灵魂

    花朵盛开的灵魂

    文学创作应是心灵的磨炼与净化过程。如果说作家是采矿者,编选作品集则是淘金的事业。这套《香城文丛》从征稿到出版,历经三次选稿,从两百多万字中精选了五本约一百万字予以出版。前前后后屈指算来,有四年多的时间,真可谓天地悠悠了。望着一大堆书稿,不禁产生对生命与人生的深沉感悟。脚下的土地曾经有过苦难,而又春光明媚,孕育着更大的希望。人们常说,这是一片热土,地灵人杰,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让世人瞩目。《香城文丛》在此诞生,实是一种幸运。
  • 穿越之公主我不傻

    穿越之公主我不傻

    出身军人世家的古云熙战死沙场之后,穿越成了古代一位傻子公主。原本金尊玉贵,却因父亲被堂兄篡了位,而变得有名无实。皇帝为表仁慈,将她赐婚给了心爱的侯爷谢家铭。原本满心欢喜,确实刚入虎穴又入狼窝,侯爷宠妾灭妻,原主被毁容含恨而死。既然来此一遭,古云熙绝不委曲求全。斗绿茶,灭渣男,加在她身上的伤害,她势要一一讨回!
  • 四世同堂(套装共2册)

    四世同堂(套装共2册)

    全本纪念版,完整包括《惶恐》《偷生》《饥荒》三部近百万字,八年创作,全本出版历经四十年。老舍半生心血之作。本书原稿毁于十年动乱,部分内容根据英文版本回译补齐。入选《亚洲周刊》评选出的“20世纪华文小说100强”,教育部新课标推荐书目,北京高考语文必读名著。家园沦陷的凄惨,亲人离散的悲哀,浴火重生的坚忍,重整河山的激愤……老舍先生以充满了责任感和慈悲心的文字,将整个中华民族的那段灰色记忆,浓缩在了一个小胡同十几户居民的悲惨遭遇与忍辱负重之中。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是怎样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度过难关?每一代人又会有怎样的命运。
  • 李明聪作品小辑

    李明聪作品小辑

    早就听说绥宁县城郊区一个名为坪溪村的地方有一座寺院,颇为有名,但一直未曾探访。最峰寺,这一处佛门圣地,身处尘世,却超然物外。您来与不来,它的灵气不生不灭;您信与不信,它的慈悲不增不减。它有幸欣逢盛世,注定不会平凡,犹如养在深闺的美人,天生丽质,难以自弃;它宛若酿在深巷的美酒,虽不自扬却香自飘。因为丽质,它必将成为人们的休闲胜地;因为清纯,它必将成为人们的精神港湾。这里,不仅仅是人间乐土,它更是佛国,是天堂,如千叶宝莲,一蕊之外,层层花开!
  • 煤老板自述30年:煤老板眼中的世道与人生

    煤老板自述30年:煤老板眼中的世道与人生

    煤老板老五用纸和笔记录着自己这个阶层的所思所想、大小事件、艰难险阻以及诸多段子。现在,他将这些私人档案公之于世,让我们有这次前所未有的机会了解煤老板波澜跌宕的人生。
  • 放声歌唱(上篇)

    放声歌唱(上篇)

    那还是个早晨,油绿的草尖上露水还没有干透,邓玉春的裤管被趟过的草弄得湿漉漉的贴在腿上。她放的一大群羊正把嘴巴埋在半尺多深的洼草里,“沙沙”的吃草声像一阵清凉的风。忽然羊群“咩咩”地叫起来,它们像是受了什么惊动,停止了吃草,一起把头转向袁家村的方向使劲地叫唤。邓玉春手搭在眉上往小路上张望,她看见一溜飞腾起来的尘土正追着一个奔跑的孩子,孩子手里还挥动着什么,在已经升高的太阳底下白得刺眼。那孩子大声叫唤着:“娘——娘——”来的是邓玉春十四岁的儿子袁佳梦。他跑得时常捂住肚子弯下腰去,在飞扬的沙尘里大声咳着。
  • 我的王妃不思归

    我的王妃不思归

    未知国度,未知朝代,她一朝穿越化身无家可归的流浪儿。而他,是暗夜中的王者,是一人之下的王爷。呼风唤雨,只手遮天,却独独栽在了她的手里,“王爷,王...王妃...去了清倌,找人去了”
  • 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语录

    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