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7500000090

第90章 用人不疑任翱翔

襄阳城,牧守府邸。甄宓轻柔地自奶妈怀里抱过瞪着清亮的双眼手舞足蹈的孩子,眼神中满是怜爱。

自小蔡夫人去世之后,蔡氏对于甄宓的态度忽然转变,不但首肯了甄宓抚养孙子之事,还极力提高甄宓在府里的地位,处处维护她。

前些日子有那爱搬弄口舌的下人,暗地里说了些很是难听的话。什么甄氏命硬,一来就克死了主母,什么甄氏是扫把星,孤煞星,甚至狐媚惑主的话都出来了。

还有不知死活的,跑到蔡氏面前故意说起这些,蔡氏听了笑吟吟的问,这些话都是从哪儿来的,还有何人说过。那老婆子不知蔡氏对甄宓的态度已有改变,当下将那一帮子人都说了出来,心中还很为自己拉扯了老姐妹们而自得。

谁知道说完之后,蔡氏立刻冷了脸,派了数十个健妇把这一伙人全都捆了过来,亲自问过之后,全都赶出府中。这下府中上下才知道,蔡氏原来如此维护甄氏。

个中原因,蔡氏只对弟弟蔡瑁说过。

“我看那甄氏心善,又是个极有才,懂事理的。先前与侄女儿相好,我还想不明白其中的缘故。这些日子冷眼看过去,倒越发觉出她的好处。”蔡氏用帕子擦拭着眼角,叹道:“侄女儿福薄,年轻轻的便丢下个婴孩儿去了。我看琮儿也不是个薄情寡义的,既然是派人千里去接过来的人,以后只怕就是琮儿的正妻了,现在想想,或者也是天意如此。”

蔡瑁扼腕道:“谁说不是呢?那依着姐姐的意思,又将如何?”

“既然无法阻止,不若顺水推舟。甄氏年纪小,又是孤身在此,没有家族可以依靠,我呢以后尽力促成此事,想来以甄氏的性子,也当明白我的苦心。况且琮儿是个做大事的人,若是后宅不宁,想必嘴上不说,心里也是着恼的。何苦为此疏远了两家的情分?”蔡氏双手搁在膝前,将自己这番苦心一一道来。

蔡瑁点头道:“姐姐考虑的极是!”

有了蔡氏的支持和帮扶,甄宓这些日子便好过许多。何况她本就不是那种不明事理的人,所以虽然因刘琮在外领兵的缘故而未定名分,但府里上下都已经将她视作刘琮未来的正妻了。

对此甄宓并没有得意忘形,每日除了照顾小公子,便只是在府中读书,偶尔做做女红,并不出去招摇。

令她有些意外的是,刘琮的院子里有个专门的书房。对,就叫书房,这名字她头次听说,便没来由的喜欢上了。书房并不很大,四壁却摆满了书籍,几案旁的大瓮里,满满当当的插了许多卷轴。

书房里的木地板油光水亮,几案后的篾席上,却有两处被磨的几乎穿透,显然是有人常在此跪坐,膝盖顶出来的。

闲暇时,甄宓便会到书房,一来此处外墙上爬满青藤,整个书房显得尤为清爽,二来书房位于院中一角,幽静安谧,很适合读书。受甄宓的影响,小叶子也喜欢陪她来这里,有时候甄宓教她认字书写,有时候甄宓读书,她便安安静静地在一旁,支着小脑袋,只顾盯着甄宓看,似乎总也看不够。

书房里的书籍很多,但甄宓却发现刘琮经常看的,只有那么几卷,好奇之下,她便跟着翻阅。原本在她看来,刘琮定然是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可现在才发现,刘琮原来也是读书的。只是他读的书不是儒家学说,而是法家和墨子的书多一些。

对此甄宓有些不解,或许这只是刘琮的爱好?然而当她无意中看到刘琮写的批注之后,才发现刘琮不仅仅是看书那么简单。

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怀着这样的好奇,甄宓对于旁人谈论刘琮的话,便从最初的抗拒,变的认真倾听起来。

不过牧守府里的侍女也好,粗使婆子也罢,毕竟见识少,说起二公子,无非是那些人尽皆知的事,而且还专捡好的说。甄宓听了,反倒有些疑惑,他有这么好?

及至后来认识了赵云的妻子张氏,甄宓才从她那里知道了许多关于南阳的事情。

张氏前几年随父母亲族自河北避难到了南阳,正赶上刘琮就任南阳太守,开始推行新政。那一年夏天还遭遇了蝗灾,若是在别处,只怕又要饿死不少人,可在南阳却因刘琮调集了许多粮食赈灾,同时派军队帮助灭蝗,使得此次受灾之后,南阳郡没有像往年和别处那样,产生大面积的饥馑饿殍。

因同为河北人的缘故,甄宓很快便与张氏亲近起来,她虽然没有直接问起过关于刘琮的事,但从张氏口中,还是听说了许多令她颇为意外的事情。

“听我夫君说,前次兵围许都的时候军中有个司马,因克扣部下的口粮被告发之后,被都督下令砍了脑袋。要说这都督心肠也真够硬的,据说那司马是很早就跟随他,做过他的亲卫的。”张氏说着,叹了口气:“不过我夫君说,都督杀了这人之后,又让人将其好生安葬,还派人给他家里送了一批粮食,原来那人家中人口太多,粮食早就不够吃了。”

“那后来呢?”甄宓鬼使神差的追问道,她隐隐觉得,此事当不会就这样结束。然而为什么会这么想,她却也说不出来,只是女性特有的直觉罢了。

张氏凝神想了想,笑道:“你不说,我还差点忘记了。我夫君说后来都督又收了那人的弟弟做亲卫,如今一直跟在他身边。说起来,上一次都督回来时,就带的有他。”

亲卫什么的,甄宓身在内院自然是无法见到,只是她无法想象,杀了人家的哥哥,还用弟弟做亲卫随时留在身边,难道他就不怕吗?

这样的疑问甄宓自然不会问出口,而且看张氏的神态,仿佛对这种事觉得很寻常,并不特别担心似的。

甄宓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命运的改变,就是因为张氏当初那一句话。

其实张氏对于甄宓的心思,多少也有些了然。毕竟是富贵人家的女儿,突然就被人强行接到这千里之外的异乡,能对刘琮有好感才怪呢。也因此她才会主动寻上门,时常来找甄宓说话。

从张氏的口中,甄宓了解到南阳郡的流民是怎样被官府组织起来屯田,从而熬过了那些可怕的天灾。非但如此,那些因为家中贫困而请不起先生的孩子,还有了官办的学校,据说在这种学校在南阳每个县城里都有,在校中的先生有不少还是非常有名的名士。至于修建水利,兴建道路这些事,更是因为对百姓有许多好处,而被张氏赞不绝口。

这些事,都是他一力促成的吗?

渐渐的在甄宓心中,刘琮的形象越来越丰满,甚至有时候显得颇为复杂和矛盾。

她无法想象,那个痛失爱妻,像个孩子似的哭的那么无助的人,会是个在战场上冲杀在前,冷血而又冷酷的将军。有时候抱着尚未取名的小公子,她会不自觉的仔细端详,试图从他的脸庞上,寻找出刘琮的影子。

鼻子像蔡姝,有点儿翘,眼睛或许是像他吧?明亮清澈,似乎能从中看到自己的身影,嘴巴还是像他多一些,笑起来的时候真好看……

前些日子府里的那些流言,甄宓也有所耳闻。说实话她最初听到时,心中还有些隐隐的担忧,觉得自己真是个不祥之人,三岁时父亲便撒手人寰,去年颇为痛爱的自己二哥也得病亡故,留下二嫂孤儿寡母。莫非真是因为自己的缘故,才使得蔡姝姐姐?每当想到这儿,甄宓便觉得心痛如绞,眼前浮现出那天刘琮依着柱子坐在廊下无声痛哭的模样。

好在这些天经过蔡氏和张氏的开导,甄宓的心情平复了许多也坦然了许多。甚至有一种影影倬倬的想法,那就是替蔡姝姐姐好好照顾小公子,和他……

有时候甄宓看着刘琮在书中留下的笔迹,便会有些恍惚的想,他这时候,在做什么?

刘琮这时候,已经率兵前往柴桑了。因一年多与甘宁等人不见的缘故,他是乘坐楼船随同水军顺流而下的。陆路方面魏延和黄忠两部加之夏口的两千步卒,直扑柴桑。

就在数日之前,密报穿来消息,刘勋自八月初出兵海昏之后,当地宗帅得知消息,席卷粮草财物逃走,弄的刘勋一无所获。孙策见刘勋主力滞留海昏,便让堂兄孙贲、孙辅领八千人驻守彭泽以防刘琮。自己与周瑜率兵二万突袭,攻下刘勋根据皖城。

此役孙策俘获了刘勋、袁术妻子及军士三万余人。孙策表李术为庐江太守,率兵与所获人众返回。刘勋回军至彭泽,被孙贲、孙辅截击,败逃浪沂。

还不到一个月的功夫,刘勋丢城失地,损兵折将,可以说被孙策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其麾下千艘战船,两千水军,也尽为孙策所得。

“哼,不做死就不会死。”对此,刘琮冷冷的评价了一句。

见贾诩疑惑的眼神望过来,刘琮叹道:“我军还是来晚了啊。”

“未必。”贾诩言简意赅,起身扶着窗沿,向大江岸边的山峦望去,思索片刻后,转头对刘琮说道:“都督取彭泽、柴桑,当以陆路为主,为何偏要随同水军?”

刘琮笑道:“甘兴霸远离我一年多,如今又如何?有些人譬如鲲鹏,唯有任其展翅,才能翱翔于九天之上!”

贾诩眼前一亮,微微颔首。心中对于刘琮敢于如此用人,愈发佩服。

只是不知魏延和黄忠二将,能否不负都督所托,顺利夺取彭泽和柴桑呢?

同类推荐
  • 帝王将相论时事

    帝王将相论时事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风流一时的英雄人物都已“俱往矣”。但他们所留给后人的功过是非与政治智慧却投有因时代的流逝和朝代的更替而消失。相反,正是随着时间的流失和朝代的更替,我们对这些帝王将相的一些精辟言论所透露出来的智慧谋略才倍加折服。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身为天子、将相他们有责任和义务维持社会的秩序,保持国家的安定,而这前提就是要对其统治下的国家,当时的时事要具有深刻的认识,这关乎国家的兴亡,社会的治乱。因此,他们对时事的论断往往准确而又精辟。
  • 中国灾害通史·清代卷

    中国灾害通史·清代卷

    本书内容包括:明清和清末自然灾害群发期、清代自然灾害分论、清代自然灾害总论、清代救灾措施与实践、自然灾害与清代社会等。
  • 当代女马可波罗日记(意大利文)

    当代女马可波罗日记(意大利文)

    《当代女“马可·波罗”的中国日志》,《当代女[马可.波罗]的中国日志》记录作者唐云,意大利人,在中国生活工作20多年,她热爱中国文化、中国艺术,《当代女[马可.波罗]的中国日志》中记录的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 治蜀要览

    治蜀要览

    我们生活在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新情况与新问题层出不穷。回答历史与现实提出来的难题,为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不断探求新的答案,是我们这一代史学工作者的责任。《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出过“新世界需要新史学”的著名主张。他认为“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这在变化速度成指数级增长的今天是不言自明的。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部提出新的疑问并给出新的答案的历史。”从历史提供的经验中汲取于现实有用的智慧和知识,这始终是每个时代的史学和中心母题。
  • 文人遭遇皇帝

    文人遭遇皇帝

    中国文人,有一种奇特的品质,无论其为大名人,还是小名人,无论其 为好死者,还是赖死者,应该说百分之九十点九,都以维系数千年的中华文 化自任,绝不敢让这一线香火断绝在自己手中。对中国文人来说,功名,财富,声望,褒誉,是暂时的,只有闪烁着你 的壑智,活跃着你的思想,当然,还有流露着你的才华的作品,才是永久的 。这也是软弱的中国文人,最终能够在精神上胜于强大的秦始皇、汉武帝、 朱元璋、康雍乾这些帝王的原因。《文人遭遇皇帝》保持了李国文“直抒胸臆”的一贯特点,文笔犀利、开阖纵横,畅 快淋漓地抒发着作者对皇权、地位、荣誉的别样诠释。
热门推荐
  • 五相智识颂

    五相智识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赌石

    赌石

    棒槌山挖出一块巨大的玉料,与欧洲商人成交,换回了一套先进的牛奶生产线,从此棒槌镇及周边老百姓喝上了新鲜的瓶装奶。棒槌山山峰连绵,主峰上竖有一块巨石,上粗下细,远远望去犹如一根斜立的棒槌,仅此而已,并无奇松异石的陪衬,因而形不成开发旅游资源的气候。自从玉料出土,传说纷纭,最后竟说出了楚人卞和怀抱的璞玉(玉料)也是出自于棒槌山。虽然说得离谱,但棒槌山出了一块巨大的玉料却是真的,棒槌镇人喝上鲜奶却是真的,于是引来了无数的淘金者,挖山不止,竟也时不时地挖出些优质玉料来。棒槌镇在棒槌山南,依山而得名。
  • 咽喉脉证通论

    咽喉脉证通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凰追妻

    神凰追妻

    原书名《邪王盛宠:逆天狂傲妃》她是苏府三小姐天生废材无法修炼,就连下人都可以随意打她、辱骂她。凌虐致死,一朝重生,再度为王,嗜血无情,铁血杀伐,手段更是狠辣。他是世人皆知的战神,心如冰雪,强势霸道,天赋卓越。唯独对她情有独钟,他愿为她,倾覆天下,上穷碧落,下黄泉。当王者对上王者,谁掳获了谁的心……
  • 农门皇后:卦定乾坤

    农门皇后:卦定乾坤

    现代风水师叶琼丹一朝穿越,成为了备受压迫的农家女。家庭关系复杂?想办法分家!饥寒交迫?想办法致富!小人当道?那就虐渣!会医术、会做菜、还会算婚姻、爱情、事业前程,人生一路开挂,农女也能逆天,携手落魄皇子,步步生辉,俯瞰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冬日夏恋

    冬日夏恋

    前世的孽缘,今生的债,一段奇妙的VR虚拟世界之旅,他的第三项任务到底是什么?他是凛冬的寒冰,冷漠并孤独。她是夏日的阳光,火热并璀璨。前世奇缘,高科技幻想,甜宠上天。
  • 王妃嫁到,腹黑王爷求放过

    王妃嫁到,腹黑王爷求放过

    一场阴谋,被誉为夺魂的国际特工魂穿异世。一纸赐婚,将军之女和冷血王爷连在一起下嫁当天就被关进地牢,从此开始暗无天日的人生直到被打死,才得以解脱而当现代的特工穿到那个苦命的王妃身体时,一招催眠术就顺利离开了地牢。王妃苦命?她扶额,往后一撇,追的人太多,不知道应该选谁?
  • 你的余生我陪你走完

    你的余生我陪你走完

    时光如花,记忆如水。秦潇潇本以为这一生再也遇不上青春所爱,但经年后,秦潇潇竟然再次遇见了程煜,这一次,换成秦潇潇来守护程煜,她欠他的,只能用后半生来偿还。“程煜,如果我说我爱你,你还会相信我吗?”秦潇潇用低到尘埃里的声音对着站在面前的人说。下一秒,她被紧紧地拥入怀中,回应她的是细长绵柔的吻。耳边苏苏地响起那个熟悉又好听的声音:“秦潇潇,后半辈子,我要把你牢牢拴在身边,别想再逃出我的手掌心。”
  • 明末之君临天下

    明末之君临天下

    1643年的深冬,北方流贼肆虐,鞑虏铁骑无人可挡,整个大明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风雨飘摇的大明即将迎来它的末日。就在这一年,朱志明穿越明末,附身在大明永历帝朱由榔身上,由此拉开了一场驱除鞑虏、兴办工业、发展科技,带领大明重新走上世界之巅的大幕。
  • 鹤唳华亭(罗晋、李一桐主演)

    鹤唳华亭(罗晋、李一桐主演)

    热剧《鹤唳华亭》原著小说,罗晋、李一桐主演。吴绫蜀锦,绮年玉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幼失所恃,兄弟阋墙,父子相忌,君臣倒戈。权力之下,何枝可依?离恨之间,何情可托?遇上你,并非我之所愿。既已遇上,就请你点一盏灯来,为我照亮这丛锦绣地狱。到那时,也许我可以同你,在暮春时节,携手登上南山。 去看杂花生树,去看群莺乱飞。去听那鹤唳的声音,看它们蹈碎琉璃般的水面,振翅飞入青天。